《地铁车站龙门吊轨道基础施工方案备课讲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车站龙门吊轨道基础施工方案备课讲稿.pdf(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地 铁 车 站 龙 门 吊 轨 道 基 础 施 工 方 案 龙门吊轨道基础施工方案 编 写:审 核:批 准:目录 1 编制依据.5 2 工程概况.5 3 龙门吊基础设计.6 3.1 龙门吊设计说明.6 3.2 设计荷载.6 3.3 材料性能指标.7 3.4 标准段基础梁设计.7 3.4.1 标准段基础梁几何特性.7 3.4.2 标准段基础梁配筋计算.8 3.4.3 标准段混凝土板配筋计算.9 3.4.4 侧向土压力验算.10 3.5 端头井基础梁设计.12 3.5.1 端头井基础梁几何特性.12 3.5.2 端头井基础梁配筋计算.12 4 基础梁施工技术控制要点.14 4.1 测量放样.15
2、 4.2 开挖沟槽.15 4.3 人工清理基地.15 4.4 钢筋及钢板加工与安装.15 4.5 混凝土施工.16 5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7 5.1 制度保证.17 5.2 保证质量的控制措施.17 6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8 6.1 安全生产责任制.18 6.2 安全技术措施.18 6.3 消防保证措施.18 6.4 安全交底培训.19 6.3 防止机械伤害.19 7、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9 8、附图.20 1 编制依据(1)广州市轨道交通 XXX 土建工程设计施工图图纸;(2)起重机设计规范 GB/T 3811-2008(3)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 6067.5-2014;(4)通用门式
3、起重机 GB/T14406-2011;(5)起重机 车轮及大车和小车轨道公差 第 1 部分:总则 GB/T10183.1-2010(6)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8-2010(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8)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JGJ145-2013(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0)平沙站围护结构施工图(11)平沙站主体结构施工图(12)有关现行施工与设计规范、规程、标准等。2 工程概况 平沙站施工位置示意图 本标段为广州市轨道交通 XXX 土建工程。平沙站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石槎路下方,区间线路以聚龙站为起点,主要石槎路下
4、方由南向北方向前进,止于小坪站。平沙站位于石槎路下方,与石槎路平行设置,呈南北走向。车站起点里程为DK23+675.600,车站终点里程为 DK23+906.600,车站全长 231 米,标准段外包总宽20.1 米。车站类型为明挖地下二层岛式车站,车站主体采用明挖顺做法。车站共设2 组风亭、4 个出入口(其中号风亭组与号出入口合建)。3 龙门吊基础设计 3.1 龙门吊设计说明 为满足施工需求,现将在平沙站施工场地内采用两台龙门吊作为垂直运输工具,龙门吊型号为吊钩门式起重机 MH10T-24.4m+6/1m,额定起重量 10 吨、跨度 24.4 米,单边悬臂 6.0 米,设计起升高度为 7.0
5、米。其它构件参数详见吊钩门式起重机 MH10T-24.4m+6/1m 总图。龙门吊采用 38Kg/m轨道,轨道下设 400mm 4001000mm 钢筋混凝土基础梁,梁顶绝对标高 8.40m 平沙站龙门吊平面布置 3.2 设计荷载 根据龙门吊厂家提供资料显示:10t 龙门吊自重为 35t,单侧两个轮压为 17.5+10=27.5t,单个轮压为 13.75t;施工过程中施工安全系数按 1.2 考虑,故取计算轮压为 1.2 13.75t=16.5t(即165.0 KN);动荷载系数按 1.4 考虑,故区计算轮压为 1.4 16.5t=23.1t(即 231 KN)所以取 PO=231KN 砼自重按
6、 25.0KN/m3 计,土体容重按 20KN/m3计。3.3 材料性能指标(1)C30 混凝土 轴心抗压强度:MPa fc3.14 轴心抗拉强度:MPa ft43.1 弹性模量:MPa Ec410 0.3(2)钢筋 HPB300 钢筋:MPa fy 270,MPa fy270 HRB400 钢筋:MPa fy360,MPa fy360(3)地基 地基土层按人工填土来计算,根据探勘资料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fa100,地基压缩模量:MPa Es0.6,基床系数m/20 MPa K。3.4 标准段基础梁设计 3.4.1 标准段基础梁几何特性 地梁断面形式:宽 400mm,高 400mm 截
7、面惯性矩:4 300213.0 b121m h I 基础梁大样图(高程单位为 m,其他单位为 mm)3.4.2 标准段基础梁配筋计算 按照文克勒地基模型计算本工程地基梁,一工区地基梁长 108.97m,二工区地基梁长 109.26m,取梁的计算长度为 108.97m,根据地基与基础计算公式:;地基梁为无限长梁。对于无限长梁 当 时,M、V、P 均取得最大值时 地梁配筋计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 50mm,采用 C30 混凝土,计算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0.81+fy0.0033Es=0.81+3600.00332.0105=0.518 44EIkb m/42.000213
8、.0 10 0.3 4400 10 2442 m 97.108 L 77.45 97.108 42.0 Lx)xsin cos x0 e4(PMx xcosx0 e D4 PVx)sin x cos x0 e4(Ppm 1 x m 5.13742.0 423140 KNPMKNPV 75.57423140 kpa 28.1214.0 242.0 231b 20 Pp20.0400 350 350 14.310 5.137620s b h fMc518.0 225.0 20.0 2 1(1 2 1 1 b s)(2 0 1 mm 25.1251360225.0 350 400 3.14 0.1s
9、 ycfbh fA 实际配筋率: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 故基础梁下部配 4 根 HRB400 直径 20mm 钢筋(实配钢筋 AS1=1256mm),上部配筋 4 根 HRB400 直径 20mm 钢筋 验算可否按构造适配箍筋 故构造箍筋采用 钢筋 截面验算 抗弯承载能力计算 抗剪计算 参照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中混凝土抗剪公式进行计算:3.4.3 标准段混凝土板配筋计算 由于 P1=POm轮跨=2315.9=39.2KN/m G1=Ar=0.4 0.4 25=4KN/m 所以混凝土板上部线荷载:F=P1+G1=39.2+4=43.2KN/m 设计混凝土板底宽 0.6m,高度 0.25m 板截面惯性矩
10、:I=112b1h13=0.0008m4=kb4EI4=0.0260043.01040.00084=1.68/m L=108.97m L=1.68 108.97=183.07;可按无限长梁计算。当 时,M、V、P 均取得最大值时 混凝土板配筋计算%15.0%782.0400 00 41251.25bhs Amm 200 10 N N bh ftk 14.30 k 14.140 350 400 43.1 7.0 7.00 mm 0.70 350 20.0 x0 h m 5.137 m k 43.142)270350(1256 360)2(M0 1 kN Nxh A fs ykN N bh fc7
11、5.57 k 14.140 400 350 3.14 07.0 07.0 Vc0 KNPV 8.10443.24 0 kpa 48.606.0 268.1 2.43b 2 0 Ppm 43.668.1 42.434 0 KNPMm 0 x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 50mm,采用 C30 混凝土,计算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0.81+fy0.0033Es=0.81+2700.00332.0105=0.568 所以混凝土板按最小配筋率配筋,s A=bh 0.15%=600 250 0.15%=225mm2 故混凝土板受压区配置 310,横向分部筋 10250(实配钢筋 AS2=2
12、35.5mm)。KPa fa100 又 P1+G1+G2b=43.2+0.60.25250.6=78.25KPa KPa fa100 满足承载力要求。为保证混凝土板与基础梁的整体性,在交接位置设置 2 根 HRB400 直径 12mm插筋,间距 300mm。标准段基础梁及板配筋图 3.4.4 侧向土压力验算 019.000 6 0 0 2 00 2 14.310 43.6620s b h fMc568.0 019.0 003.0 2 1(1 2 1 1 b s)(2 0 1 mm 76.1202700019.0 200 600 3.14 0.1s ycfbh fA%15.0%08.050 2
13、600120.76bhs Akpa 48.606.0 268.1 2.43b 2 0 Pp将集中荷载换算为等量土柱高 ho=pBL=231201.3.1=8.88m h0 为荷载换算等量土柱高;取土层平均重度;B 为龙门吊集中荷载距基坑边缘距离 1.3m;L 取 1m;根据郎肯土压力理论计算粘性土被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成三角形分部。侧向土压力:土摩擦角取各土层摩擦角平均值 P1=23Htg2(45o2)=23 20 17.6 tg2(45o25.1o2)=94.88KN C30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 14.3N/mm2 参照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中纯混凝土抗剪公式进行计算得:VC=0.07fcd24
14、=0.07 14.3 3.14 80024=5.03 105KN 94.88KN 满足要求。档土墙 基础梁与轨道关系图 3.5 端头井基础梁设计 3.5.1 端头井基础梁几何特性 地梁断面形式:宽 800mm,高 1000mm 截面惯性矩:4 30666.0 b121m h I 基 础梁大 样图(高程 单位为 m,其 他单位 为mm)3.5.2 端头井基础梁配筋计算 按照文克勒地基模型计算本工程地基梁,取梁的计算长度为 16.5m,根据地基与 基础计算公式:;地基梁为无限长梁。对于无限长梁 当 时,M、V、P 均取得最大值时 地梁配筋计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 50mm,
15、采用 C30 混凝土,计算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0.81+fy0.0033Es=0.81+3600.00332.0105=0.518 实际配筋率:基础梁按最小配筋率要求配筋:AS1=800 1000 0.15%=1200mm 44EIkb m/21.00666.0 10 0.3 4800 10 2442 m 5.16 L 465.3 5.16 21.0 Lx)xsin cos x0 e4(PMx xcosx0 e D4 PVx)sin x cos x0 e4(Ppm 1 x m 27521.0 423140 KNPMKNPV 75.57423140 kpa 64.604.0 221.0 231
16、b 20 Pp025.0800 950 950 14.310 275620s b h fMc518.0 03.0 025.0 2 1(1 2 1 1 b s)(2 0 1 mm 67.90536003.0 950 800 3.14 0.1s ycfbh fA%15.0%113.0000 1 00 8905.67bhs A故基础梁下部配 4 根 HRB400 直径 20mm 钢筋(实配钢筋 AS1=1256mm),上部配构造架立筋 4 根 HRB400 直径 20mm 钢筋,腰部 8 根 HRB400 直径 12mm 钢筋。验算可否按构造适配箍筋 故构造箍筋采用 钢筋,拉结筋采用 截面验算 抗弯
17、承载能力计算 抗剪计算 参照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中混凝土抗剪公式进行计算:端头井基础梁配筋图 4 基础梁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mm 200 10 N N bh ftk 75.57 k 76.760 950 800 43.1 7.0 7.00 mm 75.23 950 025.0 x0 h m 275 m k 18.424)275.23950(1256 360)2(M0 1 kN Nxh A fs ykN N bh fc75.57 k 76.760 950 800 3.14 07.0 07.0 Vc0 mm 400 10 龙门吊轨道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图 4.1 测量放样 测量放样要求严格按照技术准备(交
18、底)放样。4.2 开挖沟槽 沟槽施工作业平台小,工序衔接紧密。开挖沟槽时,考虑到机械开挖的方便及立模板要求,用石灰洒好边线后用挖机进行开挖,开挖的深度应低于混凝土板底标高 50mm。4.3 人工清理基地 沟槽开挖完成,及时测量基底标高,确定应清理的高度后,安排施工人员清理基底,依次清理到位,当基底标高不够时,组织进行同级土回填。以保证设计要求埋置深度,然后对基底位置进行复测,检查基底偏位情况。基底检测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4.4 钢筋及钢板加工与安装(1)钢筋弯制前必须除锈,钢筋的表面应该洁净,油渍,漆垢和铁锈应立即清楚干净。在焊接前,水锈应清除。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成盘的和弯曲的
19、钢筋均应调直。(2)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焊,焊接接头与钢筋弯曲除距离不应小于 10d。同一区段范围内主筋搭接焊数量不超过主筋数量的 50%,所有焊工必须持证上岗。预埋基础梁钢板 测量放机械开挖沟槽 人工清理基底 混凝土板及基础梁钢筋立模 拆模 养护 浇筑混凝土 钢筋进场检验 钢筋制作(3)钢板加工需保持钢板表面的洁净,切割钢板严格安装设计要求尺寸 300 150 5mm 进行切割作业,钢板与埋入基础梁钢筋焊接位置采用双面施焊。(4)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对已安装好的钢筋检查,填写检查记录,如有误差应及 时纠正,报监理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5)基础梁钢筋加工严格按照施工图加工。(6)
20、钢筋制安实测项目和容许偏差:序号 检验项目 规定值或容许偏差 检验方法和频率 1 受力钢筋间距(mm)20 检查 2 个断面 2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间距(mm)10 检查 5-10 个间距 3 钢筋骨架长度(mm)10 总数 30%抽查 4 钢筋骨架宽高(mm)5 总数 30%抽查 5 保护层厚度(mm)20 沿模板周边检查 8处(7)钢板制安实测项目和容许偏差:序号 检验项目 规定值或容许偏差 检验方法和频率 1 中心线偏差(mm)3 检查 3 个断面 2 平整度偏差(mm)2 检查 5-10 处 3 钢板间距(mm)10 总数 30%抽查 4.5 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采用 C30 商品砼,基
21、础梁尽量一次浇筑完成。浇筑前对沟槽内杂物进行清除,用清水冲洗模板并对钢筋与预埋螺栓再次进行检查。浇筑砼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并保持水平分层,当卸落砼的高度大于 2 米时,应设置溜槽设备,以防止降落高度较高而造成离析。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棒,分层厚度为 10cm。振捣棒插入的距离以直线行列控制,间距不超过作用半径的 1.5 倍。振捣棒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更不能放在钢筋上。振捣棒开动后方可插入砼内,振捣完成后应徐徐提出,不得过快或停转后才拔出机头,以免留下孔洞。振捣棒应稍插入下层时两层结合成一体。振捣合格的要求:砼停止下沉,无气泡上升,表面平坦、无翻浆。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停歇不应超过允许间歇
22、时间,以免在前层砼初凝前将本层振捣完毕。砼面初凝后立即用粗抹光机抹光。边角等局部抹光机打磨不到之处可用木抹子抹 光,将凸出石子或不光之处抹平。最后用靠尺板检查砼面平整度,符合要求后用钢抹子 人工抹光。砼养护采用塑料布或土工布覆盖洒水养护,保证湿润养生时间不少于 7 天。基础梁实测项目和容许偏差:序号 检验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和频率 1 混凝土强度(MPa)30MPa 按验收标准 2 尺寸(mm)15 尺量:长宽高检查各 2 点 3 顶面高程(mm)20 水准仪:检查 5 处 4 轴线偏位(mm)15 全站仪或经纬仪:测 2 点 5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5.1 制度保证(1)建立开工前
23、的技术交底制度 本工序开工前,必须由技术主管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讲清该项工程的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定位方法、几何尺寸、功能作用、施工方法、注意事项以及与其它工程的关系等,使全体人员在彻底明了施工对象的情况下投入施工。(2)建立“五不施工”、“三不交接”制度“五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桩和资料未经换手复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者不施工;工程不经检查签证不施工。“三不交接”即: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3)建立质量自检制度 施工过程中自觉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并定期不定期地组织质量检查,严格奖罚
24、制度,确保创优目标的实现。任何一项工程完工后,都要进行质量检测,验收检测在项目部内部分两级进行,先由施工队进行全面检测,并认真作好记录,确认质量合格后交项目部审查,并由项目部进行“复检”或“抽检”,确认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复检”或“审批”。5.2 保证质量的控制措施(1)施工操作控制 施工操作者必须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特别是重点部位工程以及专业性强的工种,操作者必须具有相应工种岗位的实践技能,必须做到考核合格、持证上岗;按已明确的 质量责任制检查操作者的落实情况,各工序实行操作者挂牌制,促进操作者提高控制施 工质量的意识;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到施工操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贯穿工前有 交底、工
25、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操作管理方法,确保工程质量。(2)施工过程控制 原材料的验证、配合比设计等标准试验及定线测量工作;特殊材料或工艺的试验、研究、论证及报批;施工准备情况的自检自查。进行工序及工艺过程的试验检验控制。纠正不良操作方法,改进和提高落后的工艺 水平、控制工程的质量标准;记录、整理施工原始记录;形成自检记录,对自检合格的 工程提交转序申请报告;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影响施工和工程质量的情况、问 题及时进行协调、改正和处理。6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6.1 安全生产责任制 本工程制定以项目经理为主,安全负责人为辅,各级工长及班组为主要执行者,保卫、安全员为主要监督者,医务人员为保障者
26、的安全生产责任制。6.2 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机具的安全防护:现场所有机械设备必须合理有序的布置和停放。消防保卫管理:施工现场必须设置畅通消防车道,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消火栓,进水主管务必满足消防要求。各分项工程,各分管辖地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雨季施工阶段的防护措施:加强机械检查、安全用电,防止漏电、触电事故。下雨天尽量不安排作业,如因工程需要必须施工,则应采取防滑措施,并系好安全带。6.3 消防保证措施 工地内的易燃物品仓库内严禁烟火,动用明火实行严格的用火证管理,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乙炔和氧气两瓶使用时其间距在 5m以上,存放时必须封闭隔离。使用电气设备、易燃物品,严格执行防
27、火措施,指定防火责任人,配备灭火器材,确保施工安全。6.4 安全交底培训 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进行入场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合格安全帽,系好下颚带,锁好带扣;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振捣设备安全可靠;泵送砼浇注时,输送管道头应紧固可靠,不漏浆,安全阀完好,管道支架要牢固,检修时必须卸压;砼振捣时,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防止触电;雨季施工要注意电器设备的防雨、防潮、防触电;振捣棒使用前检查各部位连接牢固,旋转方向正确,清洁;作业转移时,电机电缆线要保持足够的长度和高度,严禁用电缆线拖、拉振捣器;振捣工必须懂得振捣器的安全知识和使用方法,保养
28、、作业后及时性清洁设备;振捣器接线必须正确,电机绝缘电阻必须合格,并有可靠的零线保护,必须装设合格漏电保护开关保护;插入式振捣器应 2 人操作,1 人控制振捣器,1 人控制电机及开关,棒管弯曲半径不得小于 50cm,且不能多于 2 个弯,振捣棒自然插入、拔出,不能硬插拔或推,不要蛮碰钢筋或模板等硬物,不能用棒体拔。6.3 防止机械伤害 新进场的作业人员,必须首先参加入场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未经教育培训或考试不合格者,不得上岗作业;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禁止操作与自己无关的机械设备;施工现场禁止吸烟,禁止追逐打闹,禁止酒后作业;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防护设施
29、、安全标志等,严禁随意拆除和挪动。发现机械运转异常等现象,应立即停机检修。作业中严禁进行机械检修、加油、更换部件,维修或停机时,必须切断电源,锁好箱门。7、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文明施工是一个建筑施工企业形象最直接的反映,在本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我司将 按照有关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规定的内容及相关文件进行布置及管理,避免对周围环境 的影响,树立我司的企业形象。具体措施:(1)设立现场保洁员制度,设保洁员,全面负责施工现场及车辆路过的现场外主 要道路的打扫;(2)现场材料分类标识,堆放整齐;(3)建筑垃圾分类围挡堆放,及时清运;(4)大门两侧内有专人清扫,保证无建筑、生活垃圾和污染;(5)防火组织健全,在施工过程中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义务消防队,定期训 练,并保证消防设施齐全有效,所有施工人员均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材;(6)现场施工人员登记成册,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大门口昼夜值班,所有人员均 三证齐全有效;(7)加强施工现场用电管理,严禁乱拉乱接电线,并派专人对电器设备定期检 查,对不符合规范的操作限期整改。8、附图 附图一:平沙站龙门吊平面布置图 附图二:平沙站龙门吊基础梁布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