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名校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名校版.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沈阳市郊联体 2018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文综历史 24.西周早中期,大量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战国中晚期,大量青铜器风格朴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这反映了 A.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 B.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 C.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 D.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 25.从秦汉的三公九卿制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不仅保持了政府官员的皇家仆从性质,更把它正规化、政权化。这主要体现出 A.宗法制度逐渐完善 B.权力中枢决策的规范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家国一体政治的发展 26.罗马法规定,必须宣明奴隶、动物或不动产的缺陷,否则受损的购买者可以取消买卖
2、。这反映罗马法 A.尊重社会契约 B.强调商业道德 C.保护居民财产 D.遵循市场机制 27.下表是德国三大产业劳动力比例变化(1882-1907 年)。据此可知,当时德国 三大产业人口比例的变化 1882 年 1907 年 农业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 42%35%工业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 39%42%服务业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 19%23%A.农业人口的流失导致了农业衰退 B.城市化与工业现代化的进程缓慢 C.经济结构得到了重大调整和完善 D.工业和服务业已与英国并驾齐驱 28.据记载,18 世纪初英国国王常用赏赐官联俸禄的方式拉拢下院议员,得到职位和年金的下院议员通常对国王唯命是从,被称作“宫廷党
3、”。由此可知 A.英国政党政治基本形成 B.英王权力日益趋向膨胀 C.英王操纵了议员的选举 D.君主立宪体制尚未完善 29.佃农在魏晋时又叫“佃客”,是指世家豪族荫庇下的农民;在唐朝以后,佃农指完全失去土地,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宋代以后佃农编人国家的户籍,不再是地主的私属,须交纳丁税和负担徭役。据此可知,古代佃农 A.一直都是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B.对地主的依附关系明显加强 C.始终未摆脱地主的压迫和剥削 D.身份和地位有所改善 30.1935 年 8 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各州在条件许可的情况,特别在农村及正处于严重经济贫困的地区,扩大和改善促进妇幼保健设施。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4、A.成立联邦储蓄保证公司 B.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C.建立养老保险制度 D.规定最高工时标准 31.路德认为宗教信仰的基石是相信,基督教信仰是一种情操,宗教行为完全是个人的事情。所以路德说,“基督徒的自由存在于这种信念 我们的虔诚和得救无需借助于机构实现。”这表明路德 A.维护上帝权威 B.主张因信称义 C.认可宗教信仰自由 D.认为王权高于教权 3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事实上,20 世纪 80 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可以说与 20 世纪 30年代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很相似。”俄罗斯有关组织民调显示,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有密切关系的 2011 年为 42%,2013 年为 31%。
5、这说明 A.认识角度会影响对历史的评判 B.全球史观能客观、公正评价历史 C.阶级立场影响对历史的评价 D.史学家专著更接近历史真实 33.右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汉画像石纺织邮票。此邮票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可用于研究中国古代的 A.官营丝织业生产状况 B.家庭手工业生产状况 C.家庭棉纺织生产状况 D.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 34.随着经济地位的提升,明末工商阶层急于改变自身的社会现象、身份和地位,他们积极结交文人士大夫,摹仿其文明、优雅的生活方式。面对此种社会情形,下层知识分子利用自己在文化方面的优势,为其提供文化方面的服务。这种互动 A.实现了工商业者白身的优雅化 B.改变了当时的阶级结构 C.推
6、动了文化的商业化、世俗化 D.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35.1917 年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颁布土地法令,把地主的田庄及一切皇室、修道院和教堂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等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这一举措 A.标志着十月革命取得了彻底胜利 B.使临时政府赢得了农民的支持 C.有利于俄国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 D.建立起农民土地所有制度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材料一 西周以的民本思想、儒家的仁爱学说、佛教的慈悲观念和因果报应理论,加上一系列社会因素,推动了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兴起与发展。商汤时期即有“饥者食之,寒者衣之,不资者振之”的举措。此后几千年间
7、,历代政权均采取种种措施救助鳏寡孤独贫病废疾之人。自南北朝以后,政府常设有恤养老幼贫疾的机构。唐代设有福田院与悲田院,收容老病孤寡之人。宋代广设福田院、广惠仓、居养院等,救助收养老疾孤穷丐者。明清时期,养济院成为政府设立的主要救济机构,民间慈善团体也日益兴起。这些团体首先接济孝子、节妇等无靠之人,其次便是养济院不收,但又不愿沦为乞丐的贫老病人。摘编自梁庚尧中国社会史等 材料二 步入近代以后,在冯桂芬、陈炽,郑观应等人的宣传推动下,西方社会教养并重慈善理念的影响越越大。清政府因此也对传统慈善事业进行了变革,在慈善机构内附设工艺厂或独立设置工艺所。1907年以后,收养贫民及残疾之人或其子弟、教养“
8、除老弱废疾不堪劳动者,其余俱兼施的慈善机构,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这些机构,施以相宜之训诲工作”。同一历史时期,与传统慈善活动有着明显区别的公益机构,如阅报会、阅书会、戒烟会、不缠足会、新学堂等,纷纷设立。这些公益机构“是面向大众,甚至是面向整个社会”,而不是如传统慈善活动那样“仅仅是面向特定范围的一部分人”。摘编自王卫平、黄鸿山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特点。(5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古代慈善事业相比,近代中国慈善事业出现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和影响。(20 分)42、(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9、 在技术变革和使之成为必需的社会变革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造成这个时间差的原因在于 技术变革能提高生产率和生活水平,所以很受欢迎,且很快便被采用;而社会变革则由于要求人类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调整,通常会让人感到受威逼和不舒服,因而也就易遭到抵制。社会变革滞后于技术变革一直是人类许多灾难的根,人类作为一个种群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自身知识的不断增长与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的智慧相对滞后的矛盾。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技术变革与社会变革”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45、(15 分)【历史-选修
10、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路德说)“我呼吁每一个人应该善待犹太人,同时教他们研读圣经这样做,我想我们可以争取他们到我们这边。”但当路德发现犹太人并不相应地转向新教时,他失望了,他曾经说“我不允许任何人批判我的主张,即便是天使,凡不接受我的主张者就不能得救。”他开始仅仅反对放高利贷的犹太人,后发展到反对一般的犹太人。1735 年,当选帝侯约翰在萨克森驱逐犹太人时,一个犹太人曾经请路德出面调停,但他竟一口拒绝。他在桌边细谈一书中把“犹太人与教皇信奉者”视为“一丘之貉”的不敬神的坏蛋。晚年的路德要是公开指责犹太人,说他们是“一个僵颈、不信神、骄傲、邪恶、可厌的民族”,并声称 他们的学校及教堂应被付
11、之一炬。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马丁路德所领导的德国宗教改革在客观上有反封建的意义,因为他所反对的天主教会是封建统治的强大的支柱。而且,与僵化了的天主教神学不同,路德的新教容许个人在教义解释上有更大的自由,因而蕴藏着自由主义及个人主义因素,带有资产阶级倾向。但是,路德的新教仍未完全摆脱中世纪经院思想的影响。他反对叛乱,他说“叛乱不是正当的,不管它如何合乎正义;它的结果从都是损害大干利益。因为叛乱发生后必然造成损失和流血。”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1)阅读材料一,概括指出马丁路德思想认识的变化并分析原因。(10 分)(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5 分
12、)46、(15 分)【历史-选修 战争与和平】1938 年 7 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对中国抗战将面临的国际形势做过预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苏俄不会单独出兵;英国将在远东进行妥协外交;美国不会单独干涉远东问题;国联无力干涉。据鹿锡俊国民政府对欧战及结盟问题的应对(1)分别说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做出上述预测的依据。(12 分)(2)概括指出当时苏、英、美三国的政策对远东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 分)47、(15 分)【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早在辛亥革命时张之洞即被“妖魔化”了,翻开 1903 年至 1905 年期间革命党人在日本办的刊物上,张之洞是一概的汉奸、封建卫道
13、士形象。张之洞与康梁维新派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合到分的过程变法方式的缓行和激进之分最终使二者分道扬镳。张之洞的劝学篇集中体现了他这个时期的政治观点 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过去我们通常认为这是为了维护纲常名教,也就是说,这一取向的重心是在“中学为体”。但如果细心考虑当时的变革需要和张之洞的思想背景,就会明白这一理念的提出其实是在强调“变革”的一面,而非固守的一面。人们往往只看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却不愿意去看紧跟在它后面的“西艺非要,西政为要”一句,如是,不是对劝学篇的内容进行断章取义的解释,可以看到张之洞对西方的感知程度还是相当深刻的。摘编自李刚张之洞 手握经卷的坚定改革家(1)根据材料并结
14、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在革命党人眼中张之洞是“汉奸、封建卫道士的形象”的原因。(6 分)(2)概括材料对张之洞及其“中体西用”思想的看法。(9 分)一、选择题(48 分)24-28:BDBCD 29-33CCBAB 34-35 CC 二、材料题 41 题.(25 分)(1)特点:深受传统思想影响;(或其思想基础于传统的“民本”思想、儒家仁爱学说、佛教慈悲观念和因果报应理论)(或指导思想体系庞杂而丰富)历史传承久远;官方主导,民间逐渐参与;(或慈善主体多元)(或由政府慈善到以政府慈善为主,民间慈善为重要补充)主要方式是收养、救助和济贫;(慈善对象为)救助特定人群;设立专门机构或组织;带有“人治”色
15、彩。(答任意 3 点得 5 分)(2)变化:引入了近代西方慈善理念;由专事收养发展为教养并重;慈善组织(或机构)多样化 或一系列新型慈善组织(公益组织)纷纷建立;救济内容主要有慈善救济和慈善教育两大类;慈善家群体形成;由面向特定人群发展为面向大众或整个社会。(答任意 4 点得 8 分)原因:西方慈善理念的影响;政府的推动;慈善家的推动;社会变革的影响(或剧烈的社会变迁);近代经济发展的影响。(答任意 3 点得 6 分)影响:促进了慈善事业由传统到近代的转型,加速了慈善事业走向近代化的进程;促进社会治理体系的近代化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推动新型社会风气的形成;有利于思想的启蒙和解放。(答任意 3 点
16、得 6分)42 题(12 分)示例一 论题:社会变革滞后于技术变革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3 分)阐述:工业革命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社会财富空前增加。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没有进行相应的社会变革,工人阶级没有政治权利,经济上受到资本家残酷剥削,19 世纪上半期出现了三大工人运动。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重大变化。但苏联固守僵化的斯大林模式,导致严重的经济衰退及苏联解体。由此可见,社会变革滞后于技术变革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9 分)示例二 论题:科技革命和社会革命互相促进、互相影响。(3
17、分)阐述: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成为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可靠的政治保障。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1832 年议会改革适应了工业革命需要,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度。19 世纪英国科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不仅出现了进化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而且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体系。综上所述,科技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关系是辩证的关系,科技革命为社会革命的发生、发展起推动作用,而社会革命反过推动科技革命新发展。(9 分)选考题 45.【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回眸】(1)先:主张善待犹太人。(1 分)原因:
18、争取犹太人支持新教。(2 分)后:指责(或排斥)犹太人。(1 分)原因:部分犹太人放高利贷;犹太人不支持路德教;路德自己的认识趋于偏激狭隘。(6 分)(2)进步:客观上有反封建的意义;路德的新教蕴藏着自由主义及个人主义因素。(4 分)局限:他反对革命(或他强调人民服从政府)。(1 分)46.【历史选修:战争与和平】(1)的依据:苏联担心德国东侵,将战略重心放在欧洲。(3 分)的依据:英国为维护自身利益,对法西斯国家推行绥靖政策。(3 分)的依据:美国为避免卷入国际争端,实行“中立政策”。(3 分)的依据:从“国联制度设计缺陷”、“英法控制国联,实行绥靖政策”、“国联不能制止战争的具体事例”。(3 分,任一角度作答均可)(2)纵容了日本在中国的侵略,恶化了远东局势。(3 分)47.【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原因:在革命党人的眼中,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和儒家纲常名教的;其思想得到慈禧太后支持和认可;1901 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6分,每点 2 分)(2)看法:材料认为张之洞是坚定的改革家,其与维新派的区别在于变法方式的缓行与激进之分;认为人们对“中体西用”思想存在误解,其重心是强调变革而非固守,西学不仅包括西方科学技术(西艺),而且包含西方的制度(西政);认为张之洞对西学的感知程度相当深刻。(9 分,每点 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