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1对1教学设计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1对1教学设计6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初中数学1对1教学设计6篇 初中数学1对1教学设计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六三学制)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多边形内角和。 二、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了解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2、数学思索:通过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体会转化思想在几何中的运用,同时让学生体会从特别到一般的熟悉问题的方法。 3、解决问题:通过探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目标:通过猜测、推理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布满着探究以及数学结论确实定性,提高学生学习热忱。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多边形内角和。 难点:探究多边形内角和时,如
2、何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 四、教学方法:引导发觉法、争论法 五、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三角板、量角器 六、教学媒体:大屏幕、实物投影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师:大家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你知道吗? 活动一:探究四边形内角和。 在独立探究的根底上,学生分组沟通与研讨,并汇总解决问题的方法。 方法一:用量角器量出四个角的度数,然后把四个角加起来,发觉内角和是360。 方法二:把两个三角形纸板拼在一起构成四边形,发觉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相加是360。 接下来,教师在方法二的根底上引导学生利用作帮助线的方法,连结四边形的对角线,把一个四边形转化
3、成两个三角形。 师:你知道五边形的内角和吗?六边形呢?十边形呢?你是怎样得到的? 活动二:探究五边形、六边形、十边形的内角和。 学生先独立思索每个问题再分组争论。 关注: (1)学生能否类比四边形的方式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 (2)学生能否采纳不同的方法。 学生分组争论后进展沟通(五边形的内角和) 方法1:把五边形分成三个三角形,3个180的和是540。 方法2:从五边形内部一点动身,把五边形分成五个三角形,然后用5个180的和减去一个周角360。结果得540。 方法3:从五边形一边上任意一点动身把五边形分成四个三角形,然后用4个180的和减去一个平角180,结果得540。 方法4:把五边形
4、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然后用180加上360,结果得540。 师:你真聪慧!做到了学以致用。 沟通后,学生运用几何画板演示并验证得到的方法。 得到五边形的内角和之后,同学们又仔细地争论起六边形、十边形的内角和。类比四边形、五边形的争论方法最终得出,六边形内角和是720,十边形内角和是1440。 (二)引申思索,培育创新 师:通过前面的争论,你能知道多边形内角和吗? 活动三:探究任意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思索: (1)多边形内角和与三角形内角和的关系? (2)多边形的边数与内角和的关系? (3)从多边形一个顶点引的对角线分三角形的个数与多边形边数的关系? 学生结合思索题进展争论,并把争论后
5、的结果进展沟通。 发觉1:四边形内角和是2个180的和,五边形内角和是3个180的和,六边形内角和是4个180的和,十边形内角和是8个180的和。发觉2:多边形的边数增加1,内角和增加180。 发觉3:一个n边形从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分三角形的个数与边数n存在(n-2)的关系。 得出结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2)180。 (三)实际应用,优势互补 1、口答:(1)七边形内角和() (2)九边形内角和() (3)十边形内角和() 2、抢答:(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260,它是几边形? (2)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440,且每个内角都相等,则每个内角的度数是()。 3、争论答复:一个多边
6、形的内角和比四边形的内角和多540,并且这个多边形的各个内角都相等,这个多边形每个内角等于多少度? (四)概括存储 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1、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2、运用转化思想解决数学问题 3、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 (五)作业:练习册第93页1、2、3 八、教学反思: 1、教的转变 本节课教师的角色从学问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与共同讨论者,在引导学生画图、测量发觉结论后,利用几何画板直观地展现,激发学生自觉探究数学问题,体验发觉的乐趣。 2、学的转变 学生的角色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本节课学生不是停留在学会课本学问层面,而是站在讨论者的角度深入其境。 3、课堂气氛的转变 整节
7、课以“流畅、开放、合作、隐导”为根本特征,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削减干预,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比拟流畅的特征。整节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对话”、“争论”为动身点,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在一个比拟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获得胜利的方向,推断发觉的价值。 初中数学1对1教学设计篇2 我在这次国培中学习了“初中数学概念课堂教学设计”。虽只有短短的时间,却让我受益匪浅。 数学概念是数学命题、数学推理的根底,数学学习的真正开头是从对数学概念的学习开头的,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也经常在思索,如何进展概念教学?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45分钟,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通过这次国培,给我们今后的数学概
8、念教学供应了一种可以借鉴的教学模式:即“创设问题情景,归纳共同特征建立数学模型,抽象出概念在沟通中深化概念,辨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稳固、应用与拓展。”概念教学留意以下几点: 1、注意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亲身经受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展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的每一个概念都是一个数学模型,教师们从学生实际动身,创设了很多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现实背景与材料,极大的鼓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概念的得出注意了探究过程、分析过程,表达了活动主题。 通过一组实例,分析共性,找共同特征。 3、铺垫导入恰当,让预设与生成合情合理。 课堂教学的优秀与否,既要看预设,又要看
9、生成。做到了新知不新,新概念是在旧概念的根底上滋生和进展出来的,她们这样的引入,符合学生的最近进展区需要,教师适时搭建了一个新旧学问的桥梁,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观看,学生就会印象深刻。 4、注意了数学陷阱的设置。 把学生对概念理解中的易错点、易混淆点列出来,让学生推断、讨论可以让学生对概念理解更深刻。 5、注意了学科间的渗透。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形成数学概念,正确的理解和把握概念是极为重要的,这是学好数学的根底之一。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要把握好以下三点:一要注意联系生活原型,对概念作通俗解释,体验探究数学问题的乐趣;二要注意提醒概念的本质,精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三要注意概念的实际应用
10、,实现学问的升华。 初中数学1对1教学设计篇3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问题 1、母亲26岁结婚,其次年生个儿子,若干年后母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到3倍,此时母亲的年龄为几岁? 解法一:设经过x年后,母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3倍。 由题意得 26+x=3x 解法二:设母亲的年龄为x岁。 由题意得 x=3(x26) (二)精选讲例,探求新知 例 2、某班有45位学生,共有班费2400元钱,预备给每位学生订一份报纸。已知作文报的订费为60元/年,科学报的订费为50元/年,则订阅两种报纸各多少人? 稳固练习 小明和小李两人进展投篮竞赛,规章:小明投3分球,小李投2分球,两人共投中2
11、0次,经计算两人得分相等,问小李和小明各投中几个球。 (三)变式训练,激活学生思维 问题 3、小明和小李两人进展投篮竞赛,小明投3分球,小李投2分球,两人共投中100次,小明投中率为40%,小明投中率为40%,经计算两人得分相等,问小李和小明各投中几个球。 问题 4、已知某电脑公司有a型、b型、c型3种型号的电脑,其价格分别为a型6000元/台、b型4000元/台、c型2500元/台,我校规划将100500元钱全部用于从该公司购进其中两种不同型号电脑共36台,请你设计出几种不同的购置方案供学校采纳。小红的方案:她认为可以购进a型和b型电脑,请你推断小红提出的方案是否合理,并通过计算说明。 (四
12、)课堂练习,稳固新知 1、a、b两地相距36千米,甲从a地动身步行到b地,乙从b地动身步行到a地,两人同时动身,4小时候相遇。若6小时后,甲所余路程为乙所余路程的2倍,求甲乙两人的速度。 2、某班借来一批图书,分借给同学阅览,假如每人借6本,那么会有一个同学没书可借,假如每人借5本,那么还剩5本书没人借,问该班有多少人,有多少书。 (五)拓展 1、变题训练问题2中,若学校要购置a、b、c3种型号的电脑,有如何安排? 2、某中学新建一栋4层的教学大楼,每层楼有8间教室,进、出这栋大楼共有4道门,其中两道正门大小一样,两道侧门大小也一样。安全检查中,对4道门进展测试,当同时开启一道正门和两道侧门时
13、,2分钟内可以通过560名学生,当同时开启一道正门和一道侧门时,4分钟内可以通过800名学生。 问平均每分钟一道正门和一道侧门各可以通过多少名学生。 检查中发觉,紧急状况时因学生拥挤,出门的效率将降低20%,安全检查规定,在紧急状况下全大楼的学生应在5分钟内通过这4道门安全撤离。假设这栋大楼每间教师最多有45名学生,问建筑的这4道门是否符合安全规定。 初中数学1对1教学设计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悉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了解字母表示数是数学的一大进步; 2.了解代数式的概念,使学生能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3.通过对用字母表示数的.讲解,初步培育学生观看和抽象思维的力量; 4.通过本
14、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刻体会从特别到一般的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建议 1. 学问构造:本小节先回忆了小学学过的字母表示的两种实例,一是运算律,二是公式,从中看出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进而引出代数式的概念。 2.教学重点分析:教科书,介绍了小学用字母表示数的实例,一个是运算律,一个是常用公式,上述两种例子应用广泛,且能很好地表达用字母表示数所具有的简明、普遍的优越性,用字母表示是数学从算术到代数的一大进步,是代数的显著特点。运用算术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小学学生的思维方法 ,现在,从详细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渗透了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在熟悉上是一个质的飞跃。对代数式的概念课文没有直接给出,而是用实例形
15、象地说明白代数式的概念。对代数式的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 (1)从详细的数到用字母表示数,是抽象思维的开头,表达了特别与一般的辨证关系,用字母表示数具有简明、普遍的优越性。 (2)代数式中并不要求数和表示数的字母同时消失,单独的一个数和字母也是代数式。如:2,m都是代数式。 等都不是代数式。 3.教学难点分析:能正确说出一个代数式的数量关系,即用语言表达代数式的意义,肯定要理清代数式中含有的各种运算及其挨次。用语言表达代数式的意义,详细说法没有统一规定,以简明而不引起误会为动身点。 如:说出代数式7(a-3)的意义。 分析 7(a-3)读成7乘a减3,这样就产生歧义,毕竟是7a-3呢?还是
16、7(a-3)呢?有模棱两可之感。代数式7(a-3)的最终运算是积,应把a-3作为一个整体。所以,7(a-3)的意义是7与(a-3)的积。 4.书写代数式的留意事项: (1)代数式中数字与字母或者字母与字母相乘时,通常把乘号简写作“”或省略不写,同时要求数字应写在字母前面. 如3a ,应写作3.a 或写作3a ,ab 应写作3.a 或写作ab .带分数与字母相乘,应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数字与数字相乘一般仍用“”号。 (2)代数式中有除法运算时,一般根据分数的写法来写。 (3)含有加减运算的代数式需注明单位时,肯定要把整个式子括起来。 5.对本节例题的分析: 例1是用代数式表示几个比拟简洁的数量关
17、系,这些小学都学过.比拟简单一些的数量关系的代数式表示,课文安排在下一节中特地介绍。 例2是说出一些比拟简洁的代数式的意义.由于代数式中用字母表示数,所以把字母也看成数,一种特别的数,就可以像对待原来比拟熟识的数式一样,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只是另外还要考虑乘号可能省略等新规定而已。 6.教法建议 (1)由于这一章学问大局部在小学学习过,讲授新课之前要先复习小学学过的运算律,在学生原有的认知构造上,提出新的问题。这样即复习了旧学问,又引出了新学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肯定要留意发挥本章承上启下的作用,搞好小学数学与初中代数的连接,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2)在本节的学
18、习过程中,要使学生理解代数式的概念,首先要给学生多举例子(学生比拟熟识、贴近现实生活的例子),使学生从感性上熟悉什么是代数式,理清代数式中的运算和运算挨次,才能正确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从而熟悉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普遍性、简明性,也为列代数式做预备。 (3)条件比拟好的学校,教师可选用一些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力量。 (4)教师在讲解第一节之前,肯定要对全章内容和课时安排有一个了解,留意前后学问的连接,只有这样,我们教师才能教给学生系统的而不是一些零散的学问,久而久之,学生头脑中自然会形成一个完整的学问体系。 (5)由于是新学期代数的第一节课,教师肯定要给学生
19、一个好印象,好的开端等于胜利了一半。那么,怎么才能给学生留下好印象呢?首先,你要尽量在学生面前展现自己的才华。比,英语口语好的教师,可以用英语做一个自我介绍,然后为学生说一段祝愿语。其次,上课时尽量使用多种语言与学生沟通,其中包括情感语言(眉目语言、手势语言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怀。 7.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难点: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及正确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教学设计例如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构造提出问题 1在小学我们曾学过几种运算律?都是什么?如可用字母表示它们? (通过启发、归纳最终师生共同得出用字母表示数的五种运算律) (1)加
20、法交换律 a+b=b+a; (2)乘法交换律 ab=ba; (3)加法结合律 (a+b)+c=a+(b+c); (4)乘法结合律 (ab)c=a(bc); (5)乘法安排律 a(b+c)=ab+ac 指出:(1)“”也可以写成“”号或者省略不写,但数与数之间相乘,一般仍用“”; (2)上面各种运算律中,所用到的字母a,b,c都是表示数的字母,它代表我们过去学过的一切数 2(投影)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15千米,步行要3小时,骑车要1小时,乘汽车要0.25小时,试问步行、骑车、乘汽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3若用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表示速度,你能用s与t表示吗? 4(投影)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厘米
21、,则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用i厘米表示周长,则i=4a厘米;用s平方厘米表示面积,则s=a2平方厘米) 此时,教师应指出:(1)用字母表示数可以把数或数的关系,简明的表示出来;(2)在公式与中,用字母表示数也会给运算带来便利;(3)像上面消失的a,5,153,4a,a+b,s/t 以及a2等等都叫代数式.那么毕竟什么叫代数式呢?代数式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这正是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 三、讲授新课 1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单独的一个字母以及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代数式.学习代数,首先要学习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明确代数上的意义 2举例说明 例1 填空:
22、 (1)每包书有12册,n包书有_册; (2)温度由t下降到2后是_; (3)棱长是a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_立方厘米; (4)产量由m千克增长10%,就到达_千克 (此例题用投影给出,学生口答完成) 解:(1)12n; (2)(t-2); (3)a3; (4)(1+10%)m 例2 说出以下代数式的意义: 解:(1)2a+3的意义是2a与3的和;(2)2(a+3)的意义是2与(a+3)的积; (5)a2+b2的意义是a,b的平方的和;(6)(a+b)2的意义是a与b的和的平方 说明:(1)此题应由教师示范来完成; (2)对于代数式的意义,详细说法没有统一规定,以简明而不致引起误会为动身点如第(
23、1)小题也可以说成“a的2倍加上3”或“a的2倍与3的和”等等 例3 用代数式表示: (1)m与n的和除以10的商; (2)m与5n的差的平方; (3)x的2倍与y的和; (4)的立方与t的3倍的积 分析:用代数式表示用语言表达的数量关系要留意:弄清代数式中括号的使用;字母与数字做乘积时,习惯上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四、课堂练习 1填空:(投影) (1)n箱苹果重p千克,每箱重_千克; (2)甲身高a厘米,乙比甲矮b厘米,那么乙的身高为_厘米; (3)底为a,高为h的三角形面积是_; (4)全校学生人数是x,其中女生占48%?则女生人数是_,男生人数是_ 2说出以下代数式的意义:(投影) 3用
24、代数式表示:(投影) (1)x与y的和; (2)x的平方与y的立方的差; (3)a的60%与b的2倍的和; (4)a除以2的商与b除3的商的和 五、师生共同小结 首先,提出如下问题: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2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是什么? 3什么叫代数式? 教师在学生答复上述问题的根底上,指出:代数式实际上就是算式,字母像数字一样也可以进展运算;在代数式和运算结果中,如有单位时,要正确地使用括号 六、作业 1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分别的a,b,c,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2张强比王华大3岁,当张强a岁时,王华的年龄是多少? 3飞机的速度是汽车的40倍,自行车的速度是汽车的1/3 ,若汽车的速度是千米
25、/时,那么,飞机与自行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4a千克大米的售价是6元,1千克大米售多少元? 5圆的半径是r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6用代数式表示: (1)长为a,宽为b米的长方形的周长; (2)宽为b米,长是宽的2倍的长方形的周长; (3)长是a米,宽是长的1/3 的长方形的周长; (4)宽为b米,长比宽多2米的长方形的周长 初中数学1对1教学设计篇5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2、学会求出某二元一次方程的几个解和检验某对数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3、学会把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另一个未知数的一次式来表示;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类比的思想方
26、法,并渗透德育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难点: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比拟,加强学生的类比的思想方法; 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熟悉数学是依据实际的需要而产生进展的观点。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新闻链接:x70岁以上老人可领取生活补助。 得到方程:80a+150b=902 880、 2、新课教学: 引导学生观看方程80a+150b=902 880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异同? 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含有两个
27、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做一做: (1)依据题意列出方程: 小明去探望奶奶,买了5 kg苹果和3 kg梨共花去23元,分别求苹果和梨的单价、设苹果的单价x元/kg , 梨的单价y元/kg ; 在高速大路上,一辆轿车行驶2时的路程比一辆卡车行驶3时的路程还多20千米,假如设轿车的速度是a千米/小时,卡车的速度是b千米/小时,可得方程: (2)课本p80练习2、判定哪些式子是二元一次方程方程。 合作学习: 活动背景爱心满人间记求是中学“学雷锋、关爱老人”志愿者活动。 问题:参与活动的36名志愿者,分为劳动组和文艺组,其中劳动组每组3人,文艺组每组6人、团支
28、书拟安排8个劳动组,2个文艺组,单从人数上考虑,此方案是否可行? 为什么? 把x=8,y=2代入二元一次方程3x+6y=36,看看左右两边有没有相等? 由学生检验得出代入方程后,能使方程两边相等、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并提出留意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书写方法。 3、合作学习: 给定方程x+2y=8,男同学给出y(x取肯定值小于10的整数)的值,女同学立刻给出对应的x的值; 接下来男女同学互换、(比一比哪位同学反响快)请算的最快最精确的同学讲他的计算方法、提问:给出x的值,计算y的值时,y的系数为多少时,计算y最为简便? 出例
29、如题:已知二元一次方程 x+2y=8。 (1)用关于y的代数式表示x; (2)用关于x的代数式表示y; (3)求当x= 2,0,3时,对应的y的值,并写出方程x+2y=8的三个解。 (当用含x的一次式来表示y后,再请同学做嬉戏,让同学体会一下计算的速度是否要快) 4、课堂练习: (1)已知:5xm2yn=4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n=; (2)二元一次方程2xy=3中,方程可变形为y= 当x=2时,y= ; 5、你能解决吗? 小红到邮局给远在农村的爷爷寄挂号信,需要邮资3元8角、小红有票额为6角和8角的邮票若干张,问各需要多少张这两种面额的邮票?说说你的方案。 6、课堂小结: (1)二元一次方程
30、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留意书写格式); (2)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定性和相关性; (3)会把二元一次方程化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7、布置作业: 初中数学1对1教学设计篇6 一、案例实施背景 本节课是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第七周笔者在长青中学的多媒体教室里上的一节公开课,课堂中数学优秀生、中等生及后进生都有,所用教材为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 二、案例主题分析与设计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科学记数法,它是在学习乘方的根底上,讨论更简便的记数方法,是其次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重要组成局部。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
31、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进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是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沟通的学习形式是培育孩子积极参加、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本节课将以“生活数学”、“活动思索”、“表达应用”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以学生看得到、感受得到的根本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活动,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仔细思索、积极探究,主动猎取数学学问,从而促进学生讨论性学习方式的形成,同 时通过小组内学生相互协作讨论,培育学生合作性学习精神。 三、案例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把握科学记数法的方法,能将一些大数写成科学记数法。 2、过程与方法:在查找科学记数法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
32、经受观看、比拟、联想、分析、归纳、猜测、概括的全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科学记数法的总结,使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学问的迁移力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案例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2、难点:正确把握10的幂指数特征,将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写成原数 五、案例教学用具 1、教具:多媒体平台及多媒体课件、图片 六、案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兴趣导学: 1、展现学生收集的特别大的数,与同学沟通,你觉得记录这些数据便利吗? 2、展现课本第63页图片,现实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比拟 大的数,如世界人口数、地球的半径、光速等,读写这样大的数有肯定的困难
33、。 师:(展现刚刚演示过的3个大数)我们能不能找到更好的记数方法使以下各数更加便于读、写?请同学们六个人一组,分组进展争论。 (1) 1 370 000 000 (2) 6 400 000 (3) 300 000 000 生1:答:13.7亿,640万,3亿。 师:答复正确。这是数字加上单位的记数方法,在小学已经学过,是比拟常用的一种方法,可是它有肯定的局限性。假如我在3亿后面再加上好多个0,那么这种记数方法还好用吗? 生:不好用。(让学生意识到以前所学的方法不够用了)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究新的记数方法。 分析:在读写大数时使学生感觉到不便利,从实际生活的需要,自然引入课题,需要查找一种更
34、简洁的方法记数,为新课创设了良好的问题情境。 二、尝摸索索,讲授新课: 1、探究10n的特征 计算一下102、103、104、105、1010你发觉什么规律? 102=100103 =1 00010 4 =10 000105=100 0001010 =10 000 000 000 (观看并思索,小组争论) (1)结果中“0”的个数与10的指数有什么关系? (2)结果的位数与10的指数有什么关系? 2、练习:将以下个数写成只有一位整数乘以10n的形式。 (1)500(2)3000(4)40000 师:(学生完成之后)可见这种表示方法不仅书写简短,同时还便于读数。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讨论的内容科学记数
35、法。 分析: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小组争论,合作探究,胜利地找到表示大数的简便记数方法科学记数法。 4、科学记数法: 像上面这样,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 a10n的形式(其中1a10,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思索,小组争论) 10的指数与结果的位数有什么关系? 分析:这是本节课的重难点:10的幂指数n与原数的整数位数之间的关系。从特别数据动身,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符合“特别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活动表达了“化繁为简”、“分析归纳”的数学思想。 三、稳固新知,学问运用: 1、将以下各数写成科学记数法形式。 (1)23 000 0
36、00(2)453 000 000(3)13 400 000 000 000 000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多少米? 分析:学生的仿照力量强,在分析争论10的指数与结果的位数有什么关系时,会与前面曾经争论过的10n联系起来,也可以对学问进展迁移和回忆。再加上学生奇怪心都特殊强,很想将自己总结出来的结论加以应用,针对以上学生特点,给出相应的练习题。这样学生能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观看并思索,小组争论) 5、如何将一个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写成原数? a10n将a的小数点向右移动n位原数 分析:这是本节课另一个重点,也是学问的逆向稳固,学生通过查找写出原数的方法,更加明白在写科学记数法时,如何确定10的指数,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写出原数。 练习:人体内约有2.510 5个细胞,其原数为多少个? 七、教学反思: 数学课要注意引导学生探究与猎取学问的过程而不单注意学生对学问内容的熟悉,由于“过程”不仅能引导学生更好 地理解学问,还能够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索,更好地感受学问的价值,增加应用数学学问解决问题的意识;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