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竞赛重点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竞赛重点知识点归纳.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中生物竞赛重点学问点归纳初中生物竞赛学问传染病和免疫常见传染病:流行性感冒、非典、水痘、结膜炎、 蛔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肝等。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1. 传染病是由某种特别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所引起的,能在人和人之间或人和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2. 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依据致病的病原体不同,传染病可分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寄生虫传染病等。3. 传染病流行的根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1)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2)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安康人所经受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
2、物媒介传播等。(3)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简洁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4. 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 HIV。5.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掌握传染源:如隔离、建立特地的传染病医院。(2)切断传播途径:如照紫外线,在教室喷洒消毒液。(3)保护易感人群:如接种疫苗或熬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其次节 免疫与打算免疫1. 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其功能:(1) 第一道:皮肤和黏膜,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和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 的黏膜上还有纤毛,随着纤毛的摇摆,病菌等异物能被清扫出去
3、。(2) 其次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破坏很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融解。分布在血液,淋巴结,脾脏,肝脏等组织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3) 第三道: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2. 第一、二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渐渐建立起来的自然防范功能;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范作用,叫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3. 第三道防线是人体诞生以后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范功能;特点是诞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叫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抗体
4、: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别蛋白质。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抗原进入体内促进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肯定的抗体能与肯定的抗原结合, 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去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抗体对抗原的反响具有特异性,肯定的抗体只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如同钥匙与锁的关系)。4. 免疫的功能:(1)去除体内年轻,死亡和损伤的细胞。(自身稳定) (2)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防范保护) (3)监视,识别和去除体内产生的特别细胞(如肿瘤细胞)。(免疫监视)6. 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
5、,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7. 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时,进入人体内的某些食物或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响。找出过敏原,并且尽量避开再次接触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响的主要措施。8. 打算免疫意义:依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依据科学的免疫程序,有打算的给儿童接种,以到达预防、掌握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打算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安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养,造福子孙后代,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初一生物根底学问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类群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其中前三种植物生长到肯定的时期会产生一
6、种叫做孢子的生殖细胞。由于通过孢子进展生殖,所以又称为孢子植物(没有种子植物)。2、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如 淡水:水绵,衣藻 海水:紫菜、海 带), (1)形态构造:没有根、茎、叶的分化。(2)养分方式:藻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展光合作用,养分方式为自养。(3)生殖方式:用孢子进展生殖。3、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1)生物圈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2)水生生物的食物来源(如 鱼类饵料)(3)供食用(如 海带 紫菜)(4)药用4、苔藓植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葫芦藓、地钱、树干苔藓)。(1)形态构造: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格
7、外简洁,称为假根(只起固定植物体作用)。(2)养分方式:苔藓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展光合作用(3)生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展生殖。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5、蕨类植物多数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如 里白、贯众、满江红)。(1)形态构造: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特地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 织。 (2)养分方式:蕨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展光合作用,养分方式为自养。(3)生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展生殖。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可供食用,如蕨菜。(2)可供药用,如卷柏、贯众等。(3)作为绿肥和饲料,如满江红。(4)煤的来源6、种子植物的
8、分类:依据子叶数目分为(1)双子叶植物:胚里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叶脉网状),养分都储存在子叶中。如 蚕豆、大豆、花生。(2)单子叶植物:胚里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叶脉弧形),养分大局部储存在胚。如 水稻、小麦、高粱。7、种子的构造:(1)种皮:保护作用。(2)胚(包含胚芽、胚轴、胚根、子叶)是植物的幼体,将来能发育成一个植物体。(3)只有单子叶植物有胚乳。子 叶、胚贮存的养分物质是胚发育成幼苗时养料的来源。8、种子和孢子的比较:种子中含有丰富的养分物质,具有适应环境的构造特点,假设环境过于枯燥或严寒,它可以处于休眠状态。孢子只是一个细胞,只有散落在温和潮湿的环境中才能萌发。9、种子植物的分类:依
9、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分为裸子植物(如:松、银杏、苏铁、红豆杉、水杉、圆柏、侧柏)被子植物10、被子植物成为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缘由:被子植物一般都具有格外兴旺的输导组织,从而保证了体内水分和养分物质高效率地运输;它们一般都能开花和结果,所结的果实能够保护里面的种子,不少果实还能帮助种子传播。初中生物试验学问点一、显微镜使用1、取镜:右握左托略偏左;即: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试验台偏左的位置。2、对光:三转三找;即:一转转换器,找低倍镜;二转遮光器,找大光圈; 三转反光镜,找光源。3、观看:放压降升调;即:在载物台上放上标本用压片夹压住标本把物镜降到最低处(侧视物镜)缓缓上升物镜
10、(上视目镜)调整准焦螺旋4、移动标本时可概括为:偏哪往哪移;即:在使用显微镜观看物像时,假设物像不在视野中心,偏什么方向就向什么方向移动标本。二、制作临时玻片标本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过程:净滴取浸涂(或展)盖染即:擦净玻片滴上水滴取出材料浸入水滴展平(或涂匀)材料盖盖玻片染上颜色三、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可概括为:浓度谁大谁吸水;即:两种液体接触时,哪种液体的浓度大,它就会把另外一种液体中的水分吸取过来。四、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1、促进光合作用(农产品丰收):三增(增光、增水、增二氧化碳)2、抑制呼吸作用(农产品保存):三低(低温、低氧、低含水量)即:通过适当增加光照,增加植物体内含水量,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来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产量;通过适当降低温度,降低空气中的含氧量,降低农产品中的含水量来抑制呼吸作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五、人体心脏构造和血液循环1、房连静,室连动(血管);2、左动右静(血液);3、肺反体同(两循环中血液与血管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