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球仪》参考教案1(地球和地球仪的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和地球仪》参考教案1(地球和地球仪的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地球和地球仪参考教案1【3篇】(地球和地球仪的教案)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外形及大小;熟悉地球仪,并能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把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 2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究地球外形的困难历程,培育学生的科学思维力量及培育勇于探究、深入钻研的精神,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的外形熟悉及用数据表示地球的大小;经纬线的意义及特点。 难点:经纬线的含义;经纬度的概念;运用经纬同确定地理位置。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叙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许多同学曾
2、经或现在都会提到这些问题:地球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熟悉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探究地球。板书: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外形的吗? 学生答复:圆形、椭圆形? 教师补充说明: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风光貌,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外形和大小是一个难解之谜。 一、熟悉地球的外形和大小 学生活动:将学生分为四大组,每一组分别规定不同的时期(由远古到现代),结合课本,先争论两分钟,然后各组派12名代表说出那一时期人们对地球外形的熟悉。 教师活动:分好四个组,将课本上四幅图用多媒体或挂图
3、根据挨次展现出来,学生争论完后,请各组代表上台边指示图片边叙述。 图1:“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图2:“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图4:地球卫星照片 学生分小组争论并派代表答复。第一组叙述: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教师补充小结并引导:在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学生答复) 教师总结:同学们都特别聪慧,不像古代人一样完全凭借直观的熟悉世界简洁地熟悉天空是圆的,大地是平的。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渐渐发觉大地并不是那样平坦。比方: 海遥远方驶过来的航船,先观察船桅,后见船身;月食时,地球的影子边缘
4、总是弧形的。其次组叙述: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教师引导提问:对于这样的说法,同学们能否提出质疑?(学生活动) 教师总结:从海边看帆船到发生月食看到地球影子,人们对地球外形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提出了地球可能是球体的假想。为了证明这样的假想,人类需要到地球的另一端去看看,为此,许多探险家进展了屡次全球性的航行。你能说出历史上都有哪些闻名的环球航行?(学生答复) 教师叙述并引导:最闻名的就是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进展的环球探险航行。下面请第三组同学叙述麦哲伦航海的故事。第三组同学代表答复 教师总结: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巨大意义就是充分的证明白地球的外形是个球体。那么现在我们对地球外形的熟悉
5、状况又是怎样的呢?请第四组的代表上来为我们叙述。第四组同学代表答复 教师叙述:现在我们进入了太空可以在空中看到完整的地球并为地球拍了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教师提问:刚刚,我们四个组的同学把我们人类熟悉地球探究地球的过程给演示了一遍,从“天圆地方”到“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再从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地球卫星照片,人们对地球外形的熟悉经受了由简洁熟悉到猜测到实践,由错误的现象到真理的漫长岁月,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人类探究地球外形的过程中,同学们都有哪些感想?我们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学生答复) 教师总结:我们要学习先辈,对待任何事物要科学,要坚持严谨、仔细的态度和为探究真理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
6、神。我们还要细心观看、勤于思索、擅长总结、勇于实践,这样才能发觉真理,取得胜利。教师承转:我们熟悉了地球是球型的,那么她是不是真的是一个标准的球体呢?(可参加学生争论)我们现在不仅熟悉了地球的外形,而且准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一般来说,人们往往用外表积、周长、半径等数据来说明球体的大小。大家看到课本第3页图12,说明地球毕竟有多大? 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现有关地球大小数据的图或挂图,然后让学生答复。(学生答复) 教师叙述:准确的测量说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因此,精确地说,地球应当是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固然,这些差异同巨大的地球来比,还是微缺乏道的。例
7、如:赤道半径只比北极半径长21千米,假如把地球缩小成地球仪大小,这个差异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板书:1地球的外形: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启下;下面我们一起形象地看看地球 板书: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教师活动:出示地球仪并展现给同学们看。学生活动:认真观看地球仪并动脑筋思索,地球仪与真实的地球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学生答复)教师补充说明: 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不存在的,比方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3地球仪是有地轴的,而现实中并没有
8、地轴。 教师提问:依据自己对地球仪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试着给地球仪下个定义。(学生答复) 教师归纳:地球仪是人们根据地球的外形,并且以肯定的比例把它缩小而制成的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外形、大小和名称。地球仪可以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整个地球的全貌,还能帮忙我们了解地球外表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今后,我们常常要借助地球仪来学习地理学问,所以,同学们应当学习有关地球仪的学问。教师总结:今日,我们学习了有关地球和地球仪的根本学问,了解了人们熟悉地球外形的过程,初步地熟悉了地球仪。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地球仪的一个重要图示-纬线和
9、经线。 作业设计:参照课本的活动,回家制作一个小地球仪,下节课带来,并比比看谁做的最好。 其次课时 复习上节课内容教师提问:1地球的外形是什么? 2怎样描述地球的大小? 3什么是地球仪? 4地球仪与地球的区分。导入新课,教师叙述:通过地球仪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全貌,讨论地球外表地理事物的位置及分布状况。上节课请大家回家制作一个简易的地球仪,请大家拿出来,并在小组中沟通展现。学生活动在小组中展现自制的地球仪。 教师活动:选出两到三个制作较好的地球仪并向全班展现,随后进展鼓舞性评价,并拿出教具地球仪。 教师提问:大家看看你们做的地球仪与教师的地球仪除了大小外还有什么一样和不同呢?一样之处:地轴、南极
10、、北极。不同之处:大家有没有发觉教师的地球仪上面有许多点和线?这些线就是纬线和经线,今日,我们一起学习地球仪上的一个重要的图示纬线和经线。板书: 一、纬线和经线 教师活动:(展现经纬仪)在经纬仪上指示纬线但不说出定义,请同学们概括什么是纬线。 学生概括,教师补充说明:与地轴垂直并围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活动:1分别请几位同学上台用预备好的细绳在地球仪上标示出几条纬线; 2请同学们在自己制作的小地球仪上,用彩色水笔画出两到三条纬线。教师到各小组巡察,辅导同学。(评价活动结果) 教师提问:大家有没有发觉这些纬线有什么特点?(展现经纬仪并提示:纬线的外形、长度的变化规律、指示方向等)学生思索并
11、答复。板书:1纬线 (1)定义:与地轴垂直,并围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特点:指示东西方向(与地轴垂直) 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圆 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请同学们画出最大的纬线赤道,并观看所画的纬线是否符合以上特点。 过渡:大家根据刚刚的方法看看什么是经线,经线有什么特点,经线和纬线有什么不同? 活动:1分别请同学上来用细绳标示出两条经线; 2在自制的模型上画出两条经线。学生与教师共同归纳: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教师引导:与纬线相比,经线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答复。板书:2经线 (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特点:指示南北方向(与赤道垂直)
12、 每条经线都是半个圆 经线的长度全部相等 知道了纬线、经线的定义及他们的特点后,请问同学们:在你们自制的地球仪上可以画出多少条经纬线(很多条),为了区分这些经纬线,我们给他们确定了不同的度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纬度和经度。板书: 二、纬度和经度 我们先来了解纬度。 教师引导:首先我们要找到一条0纬线,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那么0纬线在哪里,它常常被人们叫做什么名字? 学生观看地球仪或课本第5页,图17并答复。师生共同归纳:0纬线就是我们早已熟悉的赤道。 教师活动:展现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市郊赤道纪念碑的图片或课件。学生活动:在地球仪上查找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市,并在自制地球仪上标示出基多市。 教师提问
13、:纬度是从0纬线开头的,其度数变化有什么规律?最大的纬度是多少度?它在什么地方? 学生观看地球仪或课本第5页,图17并答复。 教师小结:纬度是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增的。最大的纬度是90,它们在北极和南极。 承转:细心的同学会发觉纬度沿赤道呈两边对称,那么怎样区分两条度数一样的纬线呢?(学生思索并答复)教师小结:我们把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字母“N”表示,也就是英文北方“North”的开头字母;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做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就是英文南方“South”的开头字母。 学生活动:在地球仪上找出30N、30S的纬线,同桌之间一方任意指示一条纬线,请另一方读出或写出该纬线的纬度(强调纬度的正
14、确写法)。 教师引导提问:假如我们要选择一条纬线把地球平均分为两个半球,选择哪条纬线作为南北半球的分界限最为适宜?为什么?(学生思索并答复) 教师小结:同学们真聪慧,和科学家们的想法完全全都。我们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学生活动:教师手拿若干标有纬度的卡片,每组两位同学任意抽取一张。同学们依据卡片上注明的纬度,按规律站成一排(教师可自标明赤道的那张卡片,帮助同学一起完成这个活动),站好后,每位排队的同学说出自己所在的半球名称。 地球和地球仪参考教案12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公布者:叶红红 公布时间:2023-09-20 11:17:12
15、教学思路 新课程改革的特点之一是培育学生以自主学习、合作沟通、共同探究为根底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转变过去的死记硬背、机械承受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节课程设计特殊留意学生主动参加、积极思索,抓住学生对地球和地球仪的奇怪心理,让其在自觉的“动手”和“动口”过程中把握学问要点,在“发觉”中获得地理兴趣从而不断地主动学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外形及大小;熟悉地球仪,并能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把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 2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究地球外形的困难历程,培育学生的科学思维力量及培育勇于探究、深入钻研的精神,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16、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的外形熟悉及用数据表示地球的大小;经纬线的意义及特点。难点:经纬线的含义;经纬度的概念;运用经纬同确定地理位置。 教学预备 教学帮助材料:地球仪、经纬仪、东西半球分布图、南北半球分布图、有关课程课件(自制)等 教学帮助媒体:投影仪、幻灯机、计算机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叙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许多同学曾经或现在都会提到这些问题:地球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熟悉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探究地球。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外形的吗? 学生答复:圆形、
17、椭圆形? 教师补充说明: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风光貌,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外形和大小是一个难解之谜。 一、熟悉地球的外形和大小 学生活动:将学生分为四大组,每一组分别规定不同的时期(由远古到现代),结合课本,先争论两分钟,然后各组派12名代表说出那一时期人们对地球外形的熟悉。 教师活动:分好四个组,将课本上四幅图用多媒体或挂图根据挨次展现出来,学生争论完后,请各组代表上台边指示图片边叙述。 图1:“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图2:“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图4:地球卫星照片 学生分小组争论并派代表答复。 第一组叙
18、述: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教师补充小结并引导:在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学生答复) 教师总结:同学们都特别聪慧,不像古代人一样完全凭借直观的熟悉世界简洁地熟悉天空是圆的,大地是平的。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渐渐发觉大地并不是那样平坦。比方: 海遥远方驶过来的航船,先观察船桅,后见船身;月食时,地球的影子边缘总是弧形的。 其次组叙述: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教师引导提问:对于这样的说法,同学们能否提出质疑? (学生活动) 教师总结:从海边看帆船到发生月食看到地球影子,人们对地球外形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提出了地球可能是球体的
19、假想。为了证明这样的假想,人类需要到地球的另一端去看看,为此,许多探险家进展了屡次全球性的航行。你能说出历史上都有哪些闻名的环球航行? (学生答复) 教师叙述并引导:最闻名的就是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进展的环球探险航行。下面请第三组同学叙述麦哲伦航海的故事。 第三组同学代表答复 教师总结: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巨大意义就是充分的证明白地球的外形是个球体。那么现在我们对地球外形的熟悉状况又是怎样的呢?请第四组的代表上来为我们叙述。 第四组同学代表答复 教师叙述:现在我们进入了太空可以在空中看到完整的地球并为地球拍了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教师提问:刚刚,我们四个组的同学把我们人类熟悉
20、地球探究地球的过程给演示了一遍,从“天圆地方”到“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再从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地球卫星照片,人们对地球外形的熟悉经受了由简洁熟悉到猜测到实践,由错误的现象到真理的漫长岁月,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人类探究地球外形的过程中,同学们都有哪些感想?我们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学生答复) 教师总结:我们要学习先辈,对待任何事物要科学,要坚持严谨、仔细的态度和为探究真理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还要细心观看、勤于思索、擅长总结、勇于实践,这样才能发觉真理,取得胜利。 教师承转:我们熟悉了地球是球型的,那么她是不是真的是一个标准的球体呢?(可参加学生争论)我们现在不仅熟悉了地球的外形,而
21、且准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一般来说,人们往往用外表积、周长、半径等数据来说明球体的大小。大家看到课本第3页图12,说明地球毕竟有多大? 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现有关地球大小数据的图或挂图,然后让学生答复。 (学生答复) 教师叙述:准确的测量说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因此,精确地说,地球应当是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固然,这些差异同巨大的地球来比,还是微缺乏道的。例如:赤道半径只比北极半径长21千米,假如把地球缩小成地球仪大小,这个差异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板书:1地球的外形: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
22、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启下;下面我们一起形象地看看地球 板书: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教师活动:出示地球仪并展现给同学们看。 学生活动:认真观看地球仪并动脑筋思索,地球仪与真实的地球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学生答复) 教师补充说明: 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不存在的,比方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3地球仪是有地轴的,而现实中并没有地轴。 教师提问:依据自己对地球仪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试着给地球仪下个定义。 (学生答复) 教师归纳:地球仪是人们根据地球的外形,并且以肯定的比例把它缩小而制成的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人们用
23、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外形、大小和名称。地球仪可以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整个地球的全貌,还能帮忙我们了解地球外表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今后,我们常常要借助地球仪来学习地理学问,所以,同学们应当学习有关地球仪的学问。 教师总结:今日,我们学习了有关地球和地球仪的根本学问,了解了人们熟悉地球外形的过程,初步地熟悉了地球仪。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地球仪的一个重要图示-纬线和经线。 作业设计:参照课本的活动,回家制作一个小地球仪,下节课带来,并比比看谁做的最好。 地球和地球仪参考教案13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第一章 地球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教学目标 1使学生
24、把握地球的外形、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2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3通过对地球形态熟悉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对事情的熟悉是一个不断进展的过程,培育学生仔细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神秘的志趣。 教学重点 地球的外形、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难点 地球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方法 谈话法和讲授法。 教学媒体 教学挂图、地球仪和学生用小型地球仪,自制投影片:地球的外形和大小、经线和经度与东西半球的划分 教学过程 【引入新】 人类居住和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地球的外形是个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呢?我们今日就来学习这些学问 【板书】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外形和大小 引导学生阅读本“读一
25、读”,思索人类对地球的熟悉经受了几个阶段?举诞生活中的实例,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人类对地球的熟悉愈来愈正确。特殊是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的准确测量,发觉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圆形球体。引导学生观看本中的“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图,计算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少多少千米?假如我们将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么大小,这个差值还有多少? 学生活动:经过计算得出,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少21米,假如缩小到地球仪那么大小时这个差异几乎就看不出来了。由于差异很小,通常人们仍将地球看成圆球体。 【板书】 1地球是一个非常接近圆球体的不规章球体 运用本的“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
26、图,让学生观看地球的赤道半径、极半径,并计算地球的平均半径,运用地球的赤道半径,计算赤道的周长,它约为4万千米。 【板书】 2赤道半径、极半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我们知道了地球的外形和大小,再来观看地球仪,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外形,根据肯定比例缩小而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板书】 二、地球仪-地球的模型 【提问争论】(1)地球仪是由哪几局部构成的? (2)地球仪的球面上有那些地理事物? (3)在地球仪上找到南北极点。 (4)南北极点是如何确定的? 学生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仪由底座、固定架、旋转轴和球面共同组成。 (2)球面上绘着地图,地图上标有南北极和经纬度,颜色、符号、文字、表示
27、陆地、山脉、河流、海洋、湖泊等地理事物。 (3)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外表相交于两点。 (4)指向北极星四周(即北方)的一点为北极;与北极相反一点为南极。 【板书】 三、地轴和两极 【教师演示】 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指导学生转动自己的小型地球仪,让学生领悟“一轴两点”并领悟地球上东西方向确实定。 【板书】 四、经线和纬线 引导学生观看地球仪,提问: (1)地球仪上连接南北极的线称为什么线?(经线)在地球仪上沿着东西方向,围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称为什么线?(纬线) (2)观看地球仪,经线和纬线,哪个是半圆,哪个是圆? (3)全部经线长度是否相等?全部纬线长度是否相等? (4)纬线自成纬线圈,那么,经
28、线如何组成一个经线圈? ()经线和纬线各指示什么方向? 学生小组争论以后,代表发言,全班总结。 学生填表: 经 线纬 线 定 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在地球仪上,沿着东西方向,围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圆弧状况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长 度每一条经线长度都相等就半球来说,每一条纬线长度都不相等;就全球来说,纬度一样的纬线,长度相等 指示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 【板书】 五、经度和纬度 连续观看地球仪,引导学生观看地球仪上有多少条经线?学生说有很多条。为了区分出每一条经线,人们给经线规定了不同的度数,即经度。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地球仪,找到0度和1
29、80度经线,由0度经线向东西各划分出180度。分别称为东经度和西经度。观看0度和180度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同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哪一个经线圈穿过的陆地面积大?哪一个小?(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线组成的经线圈穿过的陆地面积小)。 【教师讲解】 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组成的经线圈,将地球分成东西两个半球。 学生活动:观看地球仪,找到赤道,由赤道向南向北各划分90度,分别成为南纬和北纬。观看本“低、中、高纬度的划分”图,说出它们各自所占的纬度范围。依据自己学校所在的纬度,说出它大致位于哪个纬度带。观看本“南、北半球的划分”图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图,南、北美洲和南极洲在哪个半球?亚洲主要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中哪个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东西半球中哪个半球的海洋面积大? 学生活动 学生依据下表供应的内容,分小组争论,完成下表: 经 度纬 度 度数起点线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赤道(0度纬线) 度数划分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度向南、向北各分作90度 代 号东经(E)、西经()南纬(S)、北纬(N) 半球划分西经20度,东经160度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限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