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9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

上传人:悠远 文档编号:93293096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包头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9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内蒙古包头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9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包头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9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包头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9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内蒙古包头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0年)论语八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子张)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8.(2分)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博学而笃志 (2)即之也温9.(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1)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10.(2分)找出文中与“人不知而不愠”意思相近的一章,说明此章中君子具有怎样的品德?11.(2分)阅读、章,概括“君子”与“小人”有哪些不同?【参考答案】8.(2分)(1)坚定 (2)接近(走近,靠近)9.(4分)(1)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2)君子说话要谨慎寡言,但是做事要敏捷。10.(2分)第章中说明君子注重提高自身修养而不重名望。11.(2分)君子安于贫困,坚守道义;小人则看重利益,会因私利而胡作非为。(2020内蒙古包头)【甲】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

3、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节选自(礼记学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节选自(礼记学记)【注和】道:引导。强:劝勉。庸:功劳,说:通“脱”,解脱。(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故君子之教喻也所以师逸而功倍闲适,轻松(2)翻译下面的句子。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3)说说【乙】文是怎样阐明“进学之道”的?(4)我们学过的虽有嘉肴也出自礼记学记),你如何理解其

4、中”教学相长”这一观点?【参考答案】(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句意:所以君子教育和诱导学生。故:所以;句意:老师费力小,而自己收到的效果却很大。逸:闲适,轻松。(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教,教育。兴,兴盛。句意:君子已经知道教育之所以兴盛的方法。重点词:弗,不。

5、牵,引导。则,就。和,和谐。抑,压制。引导而不牵制能使师生关系融洽,劝勉而不压制能使学生学习时容易接受,启发而不说就能使学生思考。(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述内容的理解能力。文章先以“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与“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进行对比,强调善学者自我努力的重要性;再以“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设喻,强调善问者发问应先易后难,循序渐进。(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观点的理解能力。【甲】分析了教育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乙】分析了增进学问的方法。虽有嘉肴则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观点,关键是正确理解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围绕它们互相促进的关系来谈即可。答案:(1

6、)所以;闲适,轻松。(2)君子已经知道教育之所以兴盛的方法。引导而不牵制能使师生关系融洽,劝勉而不压制能使学生学习时容易接受,启发而不说就能使学生思考。(3)先以“善学者”与“不善学者“对比,强调善学者自我努力的重要性;再以“攻坚木”设喻,强调善问者发问应先易后难,循序渐进。(4)“教学相长”是指学与教相互促进,通过学习,丰富学识,促进教学;在教学中,发现不足,又会促进自己深入学习。【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引用原文句子回答;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参考译文】【甲】君子既然知道了教育获得成功的原因,又知

7、道了教育失败的原因,然后才可以作别人的老师。所以君子教育和诱导学生,靠的是引导而不是强迫服从,是勉励而不是压制,是启发而不是全部讲解。引导而不是强迫,就会使师生关系和谐;勉励而不是压制,学习就容易成功;启发而不是全部讲解,学生就会善于思考。能使师生关系和谐,使学习容易成功,使学生善于思考,就可以说是善于诱导了。【乙】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小,而自己收到的效果却很大,这要归功于老师教导有方。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大,而自己的获却很小,学生会因此埋怨老师。善于提问的人,就像加工处理坚硬的木材,先从容易处理的地方下手,然后对对节疤和纹理不顺的地方,时间长了,问题就愉快地解决了。不善于提问的人与此相

8、反。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就像撞钟一样,轻轻敲击则钟声较小,重重敲击则钟声大响,等钟声响起之后,让它的声音响完。不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与此相反。这些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2019内蒙古包头)不食嗟来之食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与可去,其谢也可食。”【注释】黔敖:人名。袂:袖子。屦(j):麻鞋。8(2分)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以待饿者而食之 (2)从而谢焉9(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1)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2)

9、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10.(2分)请你结合孟子的鱼我所欲也,简述对这个故事所含道理的认识。11(2分)从“施与者”的角度谈谈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参考答案】 8.(2分)(1)给吃 (2)道歉9.(4分)(1)黔敖左手端着吃的,右手拿着喝的。 (2)人家叫喊着让你吃,当然可以走掉;人家道歉了,就可以吃。10.(2粉)示例:鱼我所欲也中谈到“舍生而取义”饿者”不食嗟来之食,所取之“义“即是一种世人的尊严和骨气,所以宁愿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这个故事生动地说明气节比生命更为珍贵。11(2分)扶助别人要顾及对方的尊严,否则即便是做善事也不会被接受,甚至有可能给对方造成更大的伤害。【参

10、考译文】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无力地拖着脚步,莽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吃食,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扬眉抬眼看着他,说:“我就是不接受那种带有侮辱性的施舍,才落地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终于饿死了。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恐怕不该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则可以去吃。”(2018内蒙古包头)宋初古文往岁士人多尚对偶为文,穆修、张景辈始为平文,当时谓之“古文”。穆、张尝同造朝,待旦于东华门外。方论文次,适见有奔马践死一犬,二人各记其事,以较工拙。穆修曰:“马逸,有

11、黄犬遇蹄而毙。”张景曰:“有犬死奔马之下。”时文体新变,二人之语皆拙涩,当时已谓之工,传之至今。【注释】穆修、张景:北宋初年人,提倡散文,对后来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欧阳修等都有影响。平文:即散文,是区别于当时骈体文的一种文体。8(2分)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1)往岁士人多尚对偶为文( )(2)穆、张尝同造朝( )9(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1)适见有奔马践死一犬。译文: (2)二人各记其事,以较工拙。译文: 10(2分)穆、张二人描述“逸马毙犬”的用语,后人认为“拙涩”,为何当时“谓之工”?答:11(2分)穆、张二人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答:【参考答案】8.(2分)(1)崇尚 (2)到去9.

12、 (4分)(1(他们)恰好看到有一匹奔跑的马踏死条狗。(2)两人各自记述这件事情,来比较谁写得好谁写得差。10. (2分)因为当时文体新变,可供参照的范例少,人们的评价标准还不够高。11.(2分)珍惜时间。在上朝之前的空暇还在探讨写作问題。关注生活。把生活看作写作的源头活水。【参考译文】以往士人多喜欢用对偶句写文章,穆修、张景等人开始写散文,当时称为“古文”。穆修、张景曾一起上朝,在东华门外等天亮,正议论文章时,恰好见到一匹奔跑的马踩死了一条狗,两人各自记述这件事情,来比较行文的优劣,穆修说:“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张景说:“有犬死奔马之下。”当时文体刚有所变化,张景和穆修的行文都还呆板生硬

13、,那时已很认为出色了,一直是传诵到现在。(2017内蒙古包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作者 彭端淑节选自为学一首示子侄)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迄乎成()(2)可恃而不可恃也()9翻译下面的句子。(1)为之,则难者亦易矣。译文

14、:(2)吾材之庸不逮人也。译文:10本文第段是如何论证“为学”的重要性的?答:11清举一个事例,论证“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这一观点。答:【答案】8(1)迄:到(2)恃:依移9(1)做它,那么难的也就容易了。(2)我的才能平庸赶不上别人。10通过对比论证了人最终的成就不是取决于资质,而是取决于能否坚持学习。11示例:在伤仲永一文中,仲永幼时“指物作诗立就”,因其父“日扳仲水环渴于邑人。不使学”,最终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充分证明了“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解析】8试题分析:先要梳理文字,读懂文章,根据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

15、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9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为” “则” “亦” “材” “庸” “逮”,翻译后要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0试题分析:仔细阅读第二段文字,疏通文意,抓住“吾材之庸不逮人也”“吾资之聪倍人也”两句,分析本段两层内容,即可了解本段对比论证的方法。【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11试题分析

16、:结合全文内容,理解“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此句的意思,即指一个人再聪明而不学习也会自己招致损害,此由自然想到伤仲永一文中的例子。【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参考译文】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做了,那么困难也变得容易;不做,那么容易也变得困难。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去学,那么困难也变得容易;不学,那么容易也变得困难。我天资愚笨,赶不上别人;我才能平庸,也赶不上别人。我每天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等到学成了,也就不知道自己愚笨与平庸了。我天资聪明,超过别人一倍;能力也超过别人一倍,却不努力去发挥,即与普通人无异。因此,聪明与敏捷,可以依

17、靠但也不可以依靠;自己依靠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的人,是自己毁了自己,愚笨和平庸,可以限制又不可以限制;不被自己的愚笨平庸所局限而努力学习的人,是靠自己努力学成的。(2016内蒙古包头)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来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选自说苑敬慎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

18、分)(1)冠白冠,后来吊 吊:(2)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恶: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子独后来吊,岂有说乎?译文:(2)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译文:10读完此文,你认为孙叔敖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答:11文本老父所讲三点,从现实角度看,有哪两方面的借鉴意义。(2分)答:【参考答案】8(1)对不幸表示安慰(2)厌恶(厌弃)9(1)只有你来得晚并且是来慰问,难道是有什么说法吗?(“说”1分,句意1分) (2)俸禄已经优厚却不知足的人,祸患就要和他相伴了。(“患”,“处”各0.5分,句意1分)10在众人恭贺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头脑清醒。能虚心接受别人的劝诫(或忠告)。(每点1分)11位高权

19、重者施政应谨慎小心,杜绝官气。待遇优厚的为官者更应知足,戒贪。(每点1分)【文言文译文】孙叔敖担任楚国的宰相,全国的官吏百姓都采祝贺,有一个老人,穿着粗麻布制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最后来慰问。孙叔敖整理好农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知道我没有贤德,让我当了宰相。人们都来祝贺,只有你来得晚并且是来慰问,难道是有什么说法吗?”老人说:“是有话说,身份已经很高贵但是待人骄傲的人;人民会离开他;地位已经很高但是擅弄职权的人,君主会厌恶他;俸禄已经优厚却不知足的人,祸患就要和他相伴了。”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聆听并接受您的命令,愿意听您余下的教诲。”老人说:“地位越高,态度越要谦

20、恭;官职越大处事越要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索取分外财物;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足够把楚国治理好了。”(2015内蒙古包头)孔子相卫,弟子予皋为狱吏,跀人足,所跀者守门。人有恶孔子于卫君者,曰:“尼欲作乱。”卫君欲执孔子。孔子走,弟子皆逃。子皋从出门,跀危引之而逃之门下室中,吏追不得。夜半,子皋问跀危日:“吾不能亏主之法令而亲跀子之足,是子报仇之时,而子何故乃肯逃我?我何以得此于子?”跀危日:“吾断足也,固吾罪当之,不可奈何。然方公之狱治臣也,公倾侧法令,先后臣以言。欲臣之免也甚,而臣知之。及狱决罪定,公憱然不悦,形于颜色,臣见又知之。非私臣而然也,夫天性仁心固然也。此臣之所以悦而德公也。

21、”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注释】跀(yu):古代一种酷刑,把人的脚或脚趾砍去。 恶(w):痛恨,引申为说坏话,诬陷。 倾侧:这里是反复推敲之意。 僦(c):脸色改变,表现不安的神色。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2分) (1)及狱决罪定 (2)非私臣而然也9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1)人有恶孔子于卫君者。 (2)此臣之所以悦而德公也。10.跀危为何会放掉处罚过他的法官子皋?(3分)11读了本则小故事,你认为怎样的法律惩处才有最好的效果?(2分)【参考答案】8。(2分) (1)狱:案件 (2)私:偏袒,偏爱9(3分) (1)有一个向卫君讲孔子坏话的人。(1分,语序不当者不得分) (2)这就

22、是我欣慰并感激您的原因。(所以:的原因,德:感激。每字1分)10.(3分) (1)自己确实有罪,应该受到处罚。 (2)子皋在断案时,反复对照法令,想找出轻判的理由。 (3)依法处罚了犯人之后,子皋又显出不安和同情的神色。11.(2分) (1)不偏袒,不严苛,依法惩处。 (2)对被惩处者予以应有的人文关怀。【参考译文】孔子要在卫国当相国,他的弟子子皋做了管理监狱的官员,他砍掉了犯人的脚,让这人去守门。有个在卫君面前中伤孔子的人,说:“孔子想作乱。”卫君想捉拿孔子。孔子逃走了,弟子们都跟着逃跑。子皋跟随着跑出大门,那个被他砍脚的守门人引着他逃到大门边的地下室中,差役们没有追捉到子皋。半夜时分,子皋

23、问断腿人说:“我不能损害君主的法令从而亲自砍掉你的脚,这时正是你报仇的时候,而你为什么缘故肯帮助我逃跑?我凭什么从你这里得到这样的报答?”断腿人说:“我被砍断脚,本是我的罪行应受到这样的处罚,这是没有办法的事。然而当您在公堂上审理我的时候,尽量在法令规定的范围内争取从轻处理,并指导我按照从轻处理的法令来申诉,您这番心意我是知道的。等到案子已经定罪,您皱着眉头很不高兴,悲伤的心情表现在脸色上,我看见也知道了您的心意。您并不是偏袒我才这样做的。而是您天生的本性中的仁爱之心使您这样做的。这就是我之所以喜爱您而报答您的原因。”(2014内蒙古包头)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

24、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禨。可长有者,其唯此也。” 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选自吕氏春秋)注释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荆:楚国的别称。禨(j):迷信鬼神和灾祥。 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1)孙叔敖疾(2)王数封我矣 9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1)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2)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 10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至今不失”的原因是什么?(2分) 11“孙叔敖之知”表现在哪两件事上?你

25、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参考答案】8(2分)(1)疾:生病(或生重病) (2)数:多次(或屡次)9(3分)(1)这个地方的土地贫瘠(或不好),而且地名十分凶险(或不好、不吉)。(1分)(2)孙叔敖的智慧,在于知道(或懂得、明白)不把世俗利益看作为利益(或不把一般人认为好的看成是好的)。(注意两个“知”的准确翻译)(2分)10(2分)因为“荆人畏鬼,越人信禨”,(1分)选择地名不吉的封地就不会被楚人惦记抢夺。(1分)(或: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禨。)11(3分)“孙叔敖之知”表现在两个方面:楚王多次封赏他,他却不受;让儿子不受利地,而“请寝之丘”。(2分)让我们明白了:做

26、人不可贪心不足(或做事要有远见;吃亏是福;别人看不上的东西才能长久保有等)。【参考译文】孙叔敖患了(重)病,临死的时候告诫他的儿子说:“大王多次赐给我土地,我都没有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赐给你土地,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富饶的土地。楚和越国之间有个寝丘,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而且地名很不吉利。楚人長惧鬼,而越人迷信鬼神和灾祥。所以,能够长久占有的封地,恐怕只有这块土地了。”孙叔数死后,楚王果然把肥美的土地赐给他的儿子,但是孙叔敖的儿子谢绝了,请求赐给寝丘,所以这块土地至今没有被他人占有。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不把世俗心目中的利益看作利益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当作自己所喜爱的东西,这就是有智慧的人不同

27、于世俗的人的原因。(2013内蒙古包头)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表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日:“善。”使内勿服,逾月,而国莫之服。 (选自吕氏春秋)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 好: (2)公使吏禁之 之: 9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1)公何以不使内勿服?译文: (2)逾月,而国莫之服。译文: 10.划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

28、手法?这句话用今天的熟语怎样表述?(2分) 11你从这则小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3分) 【参考译文】灵公喜欢妇女穿扮男人服饰,全国(女)人全都穿男人服装灵公派官吏禁止她们,(并且)指出:“穿扮男人服饰的女子,撕破她的衣服,扯断她的衣带”(虽然人们都)看见有人被撕破衣服,扯断衣带但还是不能禁止晏子进见时,灵公问道:“我派出官吏禁止女子穿扮男人服饰,撕破她们的衣服,扯断她们的衣带,都亲眼看见还是止不住为什么啊?”晏子回答说:“您让宫内(妇女)穿扮男人服饰,却在宫外禁止它,就如同在门口挂牛头却在里面卖马肉,您为什么不让宫内(女人)不穿扮(男人服饰),那么外面也就没有人敢了”灵公说:“好”令宫内不要

29、女穿扮男人服饰,过了一个月,全国就没有女穿扮男人服饰了(2012内蒙古包头)宁越,中牟之鄙人也。苦耕稼之劳,谓其友曰:“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其友曰;“莫如学。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宁越曰:“请以十五岁。人将休,吾将不敢休;人将卧,吾将不敢卧。”十五岁而周威公师之。矢之速也,而不过二里,止也;步之迟也,而百舍,不止也。今以宁越之材而久不止,其为诸侯师,岂不宜哉? (10分) (选自吕氏春秋)【注释】中牟:地名。矢:射出的箭。舍:古代度量单位,三十里为一舍。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1)苦耕稼之劳 苦: (2)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 达: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1)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

30、?译文: (2)十五岁而周威公师之。译文: 9文中划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2分)答: 10从选文看,宁越身上有哪些优点?(2分)答: 11小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对你有何启发?(2分)答: 【参考答案】7(2分)(1)以为苦 (2)显达8(2分)(1)怎样做才能够免除这种辛苦呢?(2)学了十五年,周威公拜他做了老师 9(2分)对比。通过对比突出坚持不懈的意义。10(2分)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勤奋刻苦。(或认准目标,坚持不懈)11(2分)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我们要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参考译文】宁越是中牟这个地方的草野之民,整天在田间耕作,觉得十分辛苦,就问他的朋友:“怎样才能脱离这样的艰

31、辛呢?”朋友答道:“学习 ,苦读三十年就可以发达。”宁越说:“让我用十五年走完这段路程吧。别人休息,我不休息;别人睡觉,我不睡觉。”就这样,他苦读十五年,周威公拜他做了老师。箭飞行的速度很快,但射程超不过两里地,因为它会停下来;人用双脚走路的速度很慢,却可以到达几百里以外,因为脚步没有停下来。如今宁越凭着自己的才能,再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诸侯的老师,难道不应该吗?(2011内蒙古包头)君不侮臣刘向赵简子上羊肠之坂,群臣皆偏袒推车,而虎会独担戟行歌不推车。简子曰:“寡人上坂,群臣皆推车,会独担戟行歌不推车,是会为人臣侮其主;为人臣侮其主,其罪何若?”虎会对曰:“为人臣而侮其主者,死而又死

32、。”简子曰:“何谓死而又死?”虎会曰:“身死,妻子又死,若是为死而又死。君既闻为人臣而侮其主者之罪矣!君亦闻为人君而侮其臣者乎?”简子曰:“为人君而侮其臣者何若?”虎会对曰:“为人君而侮其臣者,智者不为谋,辩者不为使,勇者不为斗。智者不为谋。则社稷危;辩者不为使,则使不通;勇者不为斗,则边境侵。” 简子曰:“善。”乃罢群臣推车。为士大夫置酒与群臣饮,以虎会为上客。 (选自新序杂事【注释】坂:bn,山坡,斜坡。使:动词,充当使节。使:名词,使者。这里指外交关系。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身死,妻子又死( ) (2)智者不为谋,则社稷危(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33、(1)为人臣侮其主,其罪何若? (2)简子曰:“善。”乃罢群臣推车。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2分)答: 10从选文看,赵简子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答: 11自古以来,君贵臣贱,本文却指出君侮臣对国家的严重危害,你认为其中包含着什么思想?(2分) 答: 【参考答案】7(2分)(1)妻子和儿女;(2)危险 8(2分)(1)做人臣的侮辱他的君主,该当何罪? (2)赵简子说:“好吧。”于是停止了让群臣推车。9(2分)排比。增强语势,强调了人君侮辱人臣的严重后果。10(2分)善于纳谏,知错就改。11(2分)君臣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或君敬臣,臣才愿为君效命;国家利益重于个人权威)。

34、 【参考译文】赵简子乘车上羊肠坡,大臣们都露出膀子给简子推车,惟有虎会扛着戟,边走边唱歌,不推车。简子说:“寡人上坡,大家都推车,惟有你扛戟,唱歌,不推车,这就是作臣子的侮辱自己的君主。臣子侮辱君主,该判什么罪?”虎会回答道:“作臣子的侮辱自己的君主,犯双重死罪。”简子问:“什么叫双重死罪?”虎会答道:“自己被处死,妻子儿女也处死,这就叫双重死罪。不过,您既然已听说臣子侮辱君主的罪,也愿听听君主侮辱臣子的罪吗?”简子问:“君主侮辱了臣子会怎么样呢?”虎会说:“当人君的侮辱了臣子,有才智的人不给国君出谋划策;能言善辩的人不愿替国君充当使节;勇敢的人不愿为国君战斗。显然,有才智的人不出计谋,国家就

35、有危险;有辩才的人不当使节,外交关系就不顺利;勇敢的人不愿战斗,边境就会被侵犯。”简子说:“这意见很正确。”便不再要大臣推车。事后还设酒席和群臣同饮,把虎会尊为上宾。(2010内蒙古包头)【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乙】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

36、曰:“亡,更言之。”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阴,奚以薛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君曰:“善。”乃辍城薛。 【注释】薛:靖郭君的封地。谒(y):引宾客进见。言:字。如七言诗就是每句七字的诗。亡:同“无”。荡:放肆、任性。阴:同“荫”,荫庇。 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今齐地方千里地方( ) (2)益一言,臣请烹益( ) 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1)皆以美于徐公: (2)臣请三言而已矣: 9“正之蔽甚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结合甲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述。(2分)答: 10前人在评论乙文时对“海

37、大鱼”三字连连称“妙”,通读全交,你认为妙在何处?(2分)答: 11两文都讲劝谏术,简要说明甲文的邹忌与乙文的“客”在劝谏方法上有何不同?(2分) 答: 【参考答案】7(2分)(1)土地方圆 (2)增加,增添8(2分)(1)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2)请允许我只讲三个字9(2分)由于“私王”、“畏王”、“有求于王”,导致王身边的人对王从不讲真话。10(2分)(1)造成悬念,使靖郭君对客所讲内容产生了兴趣。(2)打破了进谏的限制。11(2分)邹忌是从生活中的事例,推己及人去进谏;客是通过打比方讲后果的方式去进谏。【参考译文】【乙】靖郭君田婴准备在封地薛修筑城防工事,(因为会引起齐王猜疑)不少门客去谏

38、阻他。田婴于是吩咐传达人员:“不要为劝谏的门客通报。”有个门客请求谒见田婴,(他保证)说:“我只说三个字就走,多一个字,我愿意领受烹杀之刑。”田婴于是接见他。那门客小步快走到他跟前,说:“海大鱼。”然后转身就走。田婴赶忙说:“这位门客请留下来!”那门客说:“我可不敢拿性命当儿戏!”田婴说:“没有(超过三个字就受烹刑的那回事),再说下去。”客人(这才)回答道:“你没听说过海里的大鱼吗?鱼网钓钩对它无能为力,摇荡而离开了水,那么蝼蚁也能随意摆布它。(以此相比,)齐国也就如同殿下的水,如果你永远拥有齐国的庇护,要了薛地有什么用呢?而你如果失去了齐国,即使将薛邑的城墙筑得跟天一样高,还是没有用啊。”田

39、婴称赞说:“对。”于是停止了筑城的事。(2009内蒙古包头)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街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项。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

40、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到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那?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l0分)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 分)( l)予观失巴睦胜状 胜状: (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庙堂: 8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9第 段末尾“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与 两段构成了 关系。(1分)10读 两段,用原文或自己的话填写下表。(2 分)第段第段景色特点观者心情11结合全文谈谈作者写“迁客骚人”在不同景观中不同心情的用意。

41、(3 分)答: 【参考答案】7 、( 2 分)( l )胜景,好景色 (2 )朝廷8 、( 2 分)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9 ( l 分)总分10 、( 2 分) 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 春和景明 其喜洋洋者矣(或“心旷神怡” )11 、( 3 分)用来反衬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进而歌颂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的高尚人格。(2008内蒙古包头)【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