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曲靖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1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曲靖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1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云南曲靖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0年)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1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1)往之女家 (2)与民由之 12.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父命之 鹏之徙于南冥也B.以顺为正者 不以物喜C.一怒而诸侯惧 窥镜
2、而自视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惧有伏焉13.把下面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14. 下西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观是( )(2分)A.这篇驳论文,开篇摆出景春的观点,然后针对其“论点 ”和“论据”展开批驳。B.作者运用排比句,增强文意的气势和感染力,搞示了大丈失的内涵。C.古代读书人的理想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与文中“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意思相近。D. 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丈夫之冠”为举例论证;“广居”“正位”“大道”为道理论证;“得志”与“不得志”为对比论证。15.谈谈“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何现实意
3、义?(3分)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句意为:到了你丈夫家里。女:通假字,同“汝”,你。句意为: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由:遵循。(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即可。 A第一个“之”,代词;第二个“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选项加点词意义不同。B第一个“以”,把;第二个“以”,因为。选项加点词意义不同。C两个“而”都是连词,表示承接。选项加点词意义相同。D第一个“焉”,怎么;第二个“焉”,在那里。选
4、项加点词意义不同。故选:C。(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居,居住;立,站立;行,行走;大道,最宽广的道路。句意为:(大丈夫应该)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ABC分析正确。D“广居”“正位”“大道”分别喻指“仁”“礼”“义”,运用了比喻论证;分析不正确。故选:D。(5)本题为阅读
5、启示题。此类题目,一般不设统一答案,只需言之理,符合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本题时,可围绕爱国重义来表述,观点明确,语意清晰,语序合理即可。答案:(1)女:同“汝”,你;由:遵循。(2)C(3)(大丈夫应该)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4)D(5)这句话出自孟子,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而对金钱利益的诱惑,我们不能迷惑乱心;在危及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时候,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参考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
6、就会平安无事。”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2019云南曲靖)记承天诗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
7、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念无与为乐者()(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答案:(1)考虑、想到(2)只是12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欣然起行然则何时而乐耶B念无与为乐者莲,花之君子者也C遂至承天诗寻张怀民遂与外人间隔D相与步于中庭皆以美于徐公答案C(A项中“然”分别是“的样子”“这样”;B项中“者”分别是“的人”“判断句的标志”;D项中“于”分别是“在”“此”;C项中“遂”是“于是,就”,意思相同)1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8、)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译文:答案: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14下列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文中“起”“至”“寻”“步”等词,精约简洁,把作者夜游的过程交代得清楚明了。B文章虽写“夜游”,却紧扣“闲”字着笔,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C“闲人”即指具有闲情工雅致的人,又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之情。D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写出了院中积水清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月下美景。答案D(文章写的是月光的澄澈透明,而非积水的清澈)15结合文意,请简要分析作者夜游的“乐”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9、答:答题示例:作者虽遭贬谪,内心悲凉,但面对如此月色,醉在其中,乐从心生。(景色之乐,1分)更有友人相伴,漫步的悠闲,孤寂之情倾消,喜从心来。(友人之乐,1分)如此“闲人”尚能乐以忘忧,以豁达乐观的心胸来欣赏月下美景,更能突出其情趣的高雅。(情趣之乐,1分)(2017云南曲靖)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
10、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略无阙处阙: 虽乘奔御风奔:【答案】阙:通“缺”,空缺。奔:奔驰的快马。12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B虽乘奔御风小大之狱,虽不能察C春冬之时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不以疾也属予作文以记之【答案】B【解析】A项中“自”分别是“在,从”“如果”;C项中“之”分别是“的”“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D项中的“以”分别是“认为,如”“来”;B项中“虽”是“即使”,意思相同。1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11、回清倒影。译文:【答案】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激流,比率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各1分)14下列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B第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突出山的高峻,第段则只用正面描写突出江流的汹涌。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D结尾引用渔歌,既突出三峡山高岭长的地形特点,又渲染三峡秋天凄凉的环境特点。【答案】B【解析】第段也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15你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还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请说说理由
12、。(3分)【答案】示例一:我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郦道元的三峡文笔绚烂,语言清丽,描写了三峡优美的自然风光,很多游客都是通过文章才了解并关注三峡,慕名而去,尽兴而归。所以,我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点1分,点2分)示例二:我认为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因为三峡风景优美,四季景色各异。到过的游客无不惊叹于三峡自身的神奇秀美。美景不用大肆宣传,喜欢游玩的人会想方设法寻找美景观赏。所以我认为三峡的闻名是靠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点1分,点2分。观点鲜明,言之有理即可)(2016云南曲靖)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
13、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节选自出师表)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 值:(2)以彰其咎 彰:1
14、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汉语。(4分)(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 (2)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13.先帝为何会对桓、灵之事叹息痛恨?(2分) 14.先帝遗诏中曾说“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2014云南曲靖)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
15、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目,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1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初极狭,才通人北通巫峡,南极潇湘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忠之属也,可以一战C林尽水源,便得一山二者不可得兼D遂与外人间隔奉命于危难之间12下列句中加点字与“具答之”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C何陋之有?D愿陛下亲之信之13把下面
16、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14“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3分)15在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家乡的今天,请描述你理想中的“桃源”景象。(3分)【参考答案】11、【答案】B。12、【答案】D。13、【答案】译文:(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久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14、【答案】示例:“如此”是指代词,指上文所说。渔人见太守的目的是告诉他武陵郡中有此“绝境”,希望他派人去探个究竟,因此他一定会谈到:发现桃源村的经过;村中的生活情状;归途中做标记的事。(答对一点给1分,共3分。)15、【答案】示例:我理想中的
17、“桃源”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自然环境优美,人人安居乐业,人与社会和谐相处,每一个公民都能分享到社会文明成果的美好社会。(开放性试题,扣紧题意,文从句顺即可。)(2013云南曲靖)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
18、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2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舍生而取义者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皆以美于徐公C行道之人弗受是以谓之“文”也D万钟于我何加焉牺牲玉帛,弗敢加也13分别选出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共4分)(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9、。()(2分)A不是贤德的人有这种想法,人人都有这种想法,(只不过)贤德的人有能力不丧失罢了。B非常独立且贤德的人有这种心态,人人都有这种心态,(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C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2)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2分)A这种(做法)不也已经可以了吗?这就叫做失去了(自己的)本意。B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自己的)本性。C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完成了吗?这就叫做改变了(自己的)心意。14分析第段画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3分) 15孟子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
20、义”的观点。在当今社会,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如何处理好“合生取义”和“珍爱生命”的关系?请举例说明。(3分) 【参考答案】12(2分)答案B。A项“而”分别表并列和转折;C项“之”分别作结构助词“的”,人称代词“他”。D项“加”的意思分别是“好处”,“虚夸,谎报”。13(共4分)(1)(2分)答案C。(2)(2分)答案B。14(3分)答题示例: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用“鱼喻“生”,用“熊掌”喻“义”,通过类比,形象生动地提出了“舍生取义”这一论点。15(3分)答题要求:倡导正确的生死观和价值取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人生。答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答题示例:(1)生命诚可贵,正义价更高
21、。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我们应该舍生取义。如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面前,决不吐露党的秘密,用青春传承了舍生取义,用无畏谱写了英雄赞歌。(2)生命只有一次。面对诱惑和考验,我们既需要珍爱生命,同时应该用智慧去维护“道义”。如鲁迅先生,用100多个笔名,与敌人斗智斗勇,既保全了自己,又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捍卫了正义和真理。湖北青年周冲,为了营救被卡悬空的女童,急中生智,巧妙借助防护栏,冒着生命危险,用顽强的毅力托举女童,展示了平民英雄的义举。(2012云南曲靖)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2、,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1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入则无法家拂士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B人恒过,然后能改然则何时而乐耶C舜发于畎亩之中皆以美于徐公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1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文:(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13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3分)(1)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位古代圣君贤臣,他们经历艰苦磨难后都成
23、就了不平凡的事业。在历史长河中,这样的事例还很多,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再列举一例。(2分)(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句论证了论点中的“”。(1分)14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理解与认识。(3分)【参考答案】11(2分)答案B。A项中“则”的意思分别是“如果”,“就是”;C项中“于”的意思分别是“在、从”,“比”;D项中的“而”分别表顺接、转接。12(4分)(1)译文: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忍,增加他所没有的才能。(2)译文:这样,就知道忧愁祸患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13(3分)(1)(2分)答题示例:(1)司马迁
24、在遭受腐刑后,忍辱负重,发愤著书,最后完成了惊世之作史记。(2)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离退后独守荒山20多年,离世前把价值3亿多元的林场无偿捐献给国家。(写出人名、成就1分;写出磨难经历1分)(2)死于安乐(1分)14(3分)答题示例:“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常常会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1分)。我认为一个人犯错是难免的,但犯错后并不可怕,只要知错、认错,就能改错。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2分)。(或围绕“成才离不开主观努力”作答亦可)(2011云南曲靖)论语十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5、。”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于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_ (2
26、)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图:_ (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之:_ (4)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而:_1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3。文中有很多语句都己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三个。( 3分)14。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则,次谈对你的启示。(3分)【参考答案】11、(2分)答案:(1)信:诚实。 (2)图:料想。 (3)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4)而:然后,表顺接。12、 (4分)(1)译文:读书人不可以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险的道路还很长。(
27、2)译文:看见德行优秀的人要向他看齐,看见不优秀的人也要(对照着)检查自己。13、( 3分)见贤思齐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任重道远 成人之美 (答题要点:写出一个给1分,增字减字不得分)14、 (3分)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答题示例:“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入”说的是自己不喜欢的言行,不要施加给别人。它告诉我们要学会宽容,不要强人所难。(2010云南曲靖)【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
28、可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不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昔有大长者子,共诸商人入海采宝。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方法,若入海水漩洑洄流矶激之处,当如是捉,如是正,如是住,语众人言:“入海方法我悉知之。”众人闻之,深信其语。既至海中,未经几时,船师遇病,忽然便死。时长者子即便代处,至漩洑洄流之中,唱言当如是捉,如是正。船盘回旋转,不能前进。至于宝所,举船商人没人而死。注:大长者子:富商人家的儿子。漩洑洄流矶激之处:水流湍急的地方。捉:驾驶。住:停止。唱言:高声说。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虽有千里之能
29、()(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善诵入海捉船方法()(4)入海方法我悉知之()10、翻译下列句子。(3分) (1)策之不以其道。 (2)唱言当如是捉,如是正。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11、“大长者子”的悲惨结局给你什么启发?(2分) 12、甲文强调了“按规律办事”的道理,乙文则突出了“生搬硬套规律”的恶果,这两方面相矛盾吗?谈谈你的理解。(2分) 13、假如你身边也有像“大长者子”一样爱说大话的人,你应该怎样指出他的毛病呢?(3分) 【参考答案】9、(1)即使 (2)等同 (3)擅长 (4)都10、(1)驱赶它不按照赶它的正确方法 、(2)大声说应当像这样驾船,像这样校正方
30、向 (3)养马的人不知道它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去喂养它11、凡事只重视理论学习(或只空洞教条地套用规则),而不重视亲自去实践,其结局必定是害人又害已。任何理论的学习都要重视与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任意一方面只要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直至满分)12、不矛盾。按规律办事才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应用知识和规律时,一定要重视与实践紧密结合,不可生搬硬套,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答出一点给1分)13、:你敢说敢做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但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不能一味地套用规律,应该让规律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述符合语言实际应用的要求,言之有理即可给分直至满分)【参考译文】【乙】从前
31、有一个显贵有德的老人的儿子, 与一些商人一起到大海中寻宝。这位老人的儿子擅长背诵入海驾船的方法, 回流、礁石的地方,应该怎样驾驶怎样校正方向怎样停靠。他就对大家说:“入海驾船的方法我全都知道。”大家听了都相信他的话。 船行驶到了大海后没有多久,船师生病忽然死了,这时老人的儿子就代替死去的船师驾船。当船行驶到有漩涡的急流中,他大声说:“应当这样掌舵,这样校正方向航行。”可是船只是在漩涡中打转,无法继续前进到达寻宝的地方。满船人最终都落水而死。(2006云南曲靖)【甲】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动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
32、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其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耶?”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乙】师经鼓琴,魏文侯起舞,赋曰:“使我言而无见违。”师经援琴而撞丈侯不中,中旒(li)溃之,文侯谓左右曰:“为人臣而撞其君,共罪如何?”左右曰:“罪当烹。”提师经下堂一等。师经曰:“臣可一言而死乎?”丈侯曰:“可。”师经曰:“昔尧舜之为君也,唯恐言而人不违;桀封之为君也
33、,唯恐言而人违之。臣撞桀纣,非撞吾君也。”文侯曰:“释之!是寡人之过也,悬琴于城门,以为寡人符,不补旒,以为寡人戒。” 注:中旒溃之:把帽子上的穗带撞断了。烹:古代酷刑,即煮杀。 9、下列加点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或说处杀虎斩蛟 (劝说) B实冀三横唯其一(希望) C是寡人之过矣(过错) D何忧令名不彰邪(你的) 10、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B始知为人情所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C且人患志之不立 昔尧舜之为君也 D悬琴于城门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11、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周处为什么能改正自己的错
34、误? 13、阅读甲、乙两段选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参考答案】9、D 10、B 11 1周处年轻时,凶暴强悍,争强好斗,被乡里人认为是祸患。2周处从此改过自勉,最终成为忠臣孝子。3做人臣的却敢打他的君主,该怎样治他的罪。12(1)乡人违反常情的举动,给了他心灵极大的震撼,使他认识到了年轻时自身行为的危害,于是有了改过自新之意。(2)清河对他的说服教育,使他有了改过自新的勇气和信心。13我们要关于听取他人的意见,接受别人批语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参考译文】【甲】周处年少时,为人蛮横强悍,打架斗殴,为当地一大祸害。此外,义兴水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百姓将他们并称为“三害”,三害
35、当中属周处最为厉害。于是有人便问周处:既然你这么有本事,何不去杀死猛虎蛟龙,证明一下你的实力呢?实际上是希望三害相拼,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听后立即上山击毙了猛虎,又跳入水中与蛟龙搏斗,蛟在水中或浮或没,漂流出数十里远。经过三天三夜,百姓们都以为蛟龙和周处一并死了,纷纷出来庆祝。结果周处杀死蛟龙,提着它的脑袋从岸边爬起。闻听乡人以为自己已死,表示庆贺的事,才知实际上大家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不禁满面泪流,萌生悔改之意。遂往吴郡寻找陆机、陆云这两位当时东吴的名士。恰巧陆机不在,只见到陆云。周处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他,并说:“自己想改正错误,可岁月皆已荒废了,怕最终没有什么成就可言。”陆云说:“古人珍
36、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上明白了道理,晚上死去也便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并努力去做,又何必担忧好名声得不到传扬呢?”周处听后决定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代忠臣孝子。【乙】乐师经(人名)演奏(古)琴,魏国的文王(因是诸侯国,故称侯)随音乐而舞蹈,(并依旋律)和道:“让我的话没有人违抗。”乐师经拿琴撞文王,没撞到;撞到了帽子,(帽子)破了。文王对左右的人说:“作为臣子而撞他的国王,他的罪是什么?”左右说:“罪该受烹煮(刑法)。”抓乐师经到堂下第一级台阶。乐师经说:“我可以说一句话再死吗?”文王说:“可以。”乐师经说:“过去尧舜当国王的时候,唯恐自己的话别人不反对;桀纣当国王的时候,唯恐自己的话别人违抗。我撞的是桀纣,不是我的国王。”文王说:“放了他,是我的过错。将琴悬挂在城门上,用以作为我错误的凭证;(破的)帽子不要补,用以警示我改正。”(2005年云南曲靖中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