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_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科学教案_3.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大班科学教案大班科学教案 篇1 【内容与要求】 1、情愿玩沉浮的材料,能和同伴合作,大胆尝摸索索使沉下去的物体出现来的方法。 2、尝试用自己宠爱的方式进行记录,体验生活中的沉消失象。 【活动重点】 尝摸索索使沉下去的物体出现来的方法 【活动难点】 理解记录表的内容,能够用适合的方式进行记录,两人能够合作试验并进行记录。 【材料与环境创设】 1、 各种沉浮材料(塑料小碟盘、硬币、橡皮泥、瓶盖、弹珠、吸铁石、塑料勺子、乒乓球),标有“ 沉 ”、“浮 ”标志的篮筐若干,水槽若干,大碟盘、毛巾若干。 2、记录表(幼儿和老师用),记录笔,教学呈现板。 【活动流程】 激趣导入试验探究活动延长 【活动过程】
2、 一、激趣导入 1、故事引入。 t:“小伴侣,你们都看过喜洋洋与灰太狼的动画片吗?,今日李老师就来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故事。有一天啊,在森林里,灰太狼正追赶着喜洋洋,它们跑啊跑啊,跑到了一条小河边。前面已经没有路了,可是喜洋洋一点儿都不怕,它灵机一动,抓起旁边的一块大木头就跳进了河里,慢慢地游向了河对面。灰太狼也紧追不舍,来到了河边,它对喜洋洋大声喊道:我这就追上你!于是,它抱起一块大石头跳进了河里,你们猜结果会怎么样呢?” 2、引出沉浮话题。 t:“喜洋洋可聪慧了,它知道木头在水中是可以浮起来的,而灰太狼却不知道石头在水中是会沉下去的。” 重点提问:“你们知道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
3、东西在水中是会浮起来的,哪些东西在水中是会沉下去的呢?” 3、幼儿沟通表达,老师视幼儿的回答状况做相应的小结、归纳。 二、试验探究 (一)第一次试验 1、介绍操作材料。 t:“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材料,它们分别是塑料小碟子、硬币、橡皮泥、瓶盖、玻璃弹珠,还有小铁块。这些材料,有的会在水中浮起来,有的会在水中沉下去,待会你们可以去试一试。” 2、理解记录表。 t:“在玩之前,我们先来熟识一下这张记录表”,老师讲解记录表,幼儿观看。 3、提出试验要求。 t:“每个小伴侣找一个好伴侣组成一组,两个人合作去试一试,看看哪些材料在水中是会浮起来的,哪些材料会沉下去?然后把你们的发觉记在记录表上。做
4、完之后,把水槽里的材料依据在水中会沉下去的和会出现来的物体分别放在有沉浮标志的两个篮筐中。” 4、幼儿试验操作,老师个别化指导。重点关注:幼儿能否与同伴合作进行试验和记录以及在试验过程中能否具有良好的操作习惯。 5、沟通争辩。重点提问:“你们发觉哪些材料在水中是会沉下去的,哪些材料会浮起来?” 6、小结。硬币、橡皮泥、弹珠、铁块在水中会沉下去;塑料小碟盘、瓶盖、乒乓球和积木在水中会浮起来。 (二)其次次试验 1、过渡环节。 t:“刚刚你们都发觉了在水中会沉下去和会出现来的物体,接下来,我们要把一种会沉下去的物体让它浮起来,这可不是那么简洁的事情了,你们有信念去尝试吗?” 2、介绍试验规章。 重
5、点讲解:“每个小组从在水中会沉下去的物体中选择一种材料,然后想方法让它出现来。做完试验后,也要记得把你们的探究发觉登记来。” 3、再次熟识记录表。老师将折叠部分的记录表翻开进行介绍。开放阅读全文 4、幼儿试验操作。老师进行个别指导,重点关注:幼儿能否大胆尝摸索索让沉下去的物体出现来以及与同伴合作试验。 5、沟通表达。重点提问:“你们组选择了哪种会沉的材料?用什么方法让它浮起来的?” 6、小结。借助其他会浮起来的物体可以关怀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转变沉下去物体的形状,把它捏成中间是空心的或做成小船的模样,也可以让沉下去的物体出现来。(视幼儿现场操作状况,老师可做补充示范) 三、活动延长 1、其实,
6、在我们生活中利用沉浮的现象可以关怀人们做很多事情呢,比如,小伴侣想去游泳,可是自己不会游,有什么东西可以关怀他呢?人们还可以借助一些能漂移在水中的物体在水上游玩。把会沉的铁块做成很大的轮船,它也会浮在水面上,运载客人或货物。这是潜水艇,它能浮在水面上,还能沉到水里下,这是怎么回事? 2、原来,沉浮有这么多的隐秘,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便利和奇妙。那就让我们之后再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和好伴侣一起再去探究发觉沉浮的更多好玩的隐秘,好吗?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折叠报纸的方法来感知物体的形变会产生弹力。 2.在探究中了解弹力大小与报纸折叠次数的关系。 3.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7、 活动过程: 一、出示报纸:这是什么?报纸有什么用?你玩过报纸吗?是怎么玩的? 二、感知物体变形会产生弹力 第一次探究:自由探究 1.报纸的玩法可真多,今日我们来尝试一种新玩法:请你动动脑筋让水果玩具在报纸上弹起来。现在每个人拿一张报纸和一个水果玩具去试一试。 2.幼儿探究:尝试让水果玩具在报纸上跳起来。 3.沟通活动状况:你是怎么玩的?把你的玩法介绍给大家。 其次次探究:感知报纸折叠后会产生弹力 1.你们的.玩法都很棒,可是我知道报纸折叠后会变成大力士,不用你用力,报纸自己就会把水果玩具弹出去,不信你折折试试。 2.幼儿探究,老师引导幼儿多折几次。 3.你成功了吗?你是怎么做的?请几名幼儿分
8、别上前边讲边示范。 4.小结:把报纸多次对折后就会产生弹力。 三、探究弹力大小与报纸折叠次数的关系 1.弹力有大小吗?怎么样可以让报纸的弹力更大?我们再来试一试? 2.幼儿第三次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3.沟通操作结果:现在把你的发觉告知大家 4.争辩:为什么折的次数多的水果玩具弹的远,折的次数少的弹的近。 四、结束部分: 老师总结: 今日我们发觉了报纸原来还是大力士,多次折叠后会产生弹力,而是弹力的大小和报纸折叠的次数有关系。卡纸听说后很不服气,要来和报纸比谁的力气大,你认为谁的弹力大? 活动反思: 活动开头我示范用弹力把水果弹出去后孩子便被今日的活动内容深深的吸引住了,之后的一切回答都是孩子
9、们自己想出的答案,比如说:报纸要对折,是报纸把物体弹出去的等等。首先,当然是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来让报纸变得有弹力,由于之前的环节已经引导过孩子们,所以这环节基本上每个孩子都能成功,并且让报纸产生弹力。成功后引导孩子们竞赛,孩子们热忱高涨但整个活动次序尽然。竞赛最终我特意让报纸折得次数多的孩子与折得次数少的孩子进行竞赛,并让孩子说说看为什么?这样“折得次数多,弹力大“的道理孩子们就亲眼观看了。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材料连接腰带,并能表述连接方法;了解连接在生活中的运用。 2.情愿动手操作,努力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活动预备: 1.皮带、腰带若干。 2.橡皮筋、回形针、扭扭
10、棒、柳条、夹子、磁铁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回忆生活阅历,谈话导入。 1.(出示皮带):这是什么?(皮带)你见到谁用过皮带呢?怎么用呢? 2.系皮带。 二、运用生活中的材料尝试连接腰带。 1.自主选择材料,尝试连接腰带。 (1)师:今日我也给你们预备了一根腰带,看看这根腰带是什么样的?怎样把腰带的两头连接起来呢? (2)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尝试连接腰带。 (3)提问:你用了什么材料把腰带连接起来了?是怎样连接的?(依据幼儿回答,进行记录) (4)小结:刚才你们发觉用柳条、夹子、扭扭棒可以把腰带的两头连接起来:有的用柳条、回形针“穿”过洞把腰带连接起来,还有的用夹子“夹”、磁铁“吸”、回形针“别
11、”也把腰带连接起来,方法都很不错! 2.自主选择多种材料,尝试多种方法连接腰带。 (1)师:等会儿请小伴侣把刚才没玩过的材料,去试一试,这些材料能把腰带连接起来吗?已经玩过的材料,还可以动动脑筋想一想,有没有更多的连接方法? (2)幼儿自主选择多种材料,尝试多种方法连接腰带。 (3)提问:这次你们确定有新的发觉了吧,说一说你们都选了什么材料,用了哪些方法把腰带连接起来?(依据幼儿回答,进行记录) (4)小结:你们真能干,又发觉了更多的连接方法。(依据幼儿操作沟通状况,进行小结) 3.玩耍:腰带上的“结”。 (1)提问:小伴侣,想一想在这么多的材料和方法中,哪一种材料、哪一种方法连接腰带最结实又
12、最便利呢?(幼儿争辩) (2)幼儿玩耍。 (3)小结:今日我们自己动手,用6种材料把腰带的两头连接起来,发觉:有的材料连接起来很便利,但不是很结实;有的虽然很结实,但是连接起来不是那么便利;还有的材料连接腰带又便利又结实,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选择比较合适的材料和方法来进行连接。 三、了解“连接”在生活中的运用。 1.师: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连接,你能找出来吗? 2.幼儿查找,并沟通。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一、活动背景: 我班幼儿爱提问,可发觉问题后又缺乏探究精神,遇到问题不愿深究,常常这个来问:“为什么”,那个来问“为什么”。我觉得:大班幼儿不但应当发觉问题,更应当把握解决问题的本领探
13、究。因此,我设计了此活动,以激发幼儿对探究活动的爱好。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自己动手尝试了解筛子的作用,发觉筛孔的大小与被分别物的关系。 2、对探究活动产生爱好。 (二)活动预备: 1、 操作台上预备: (1)黄豆与芝麻混和物1份,小勺、镊子、筷子、中孔筛子各1 (2)米和面粉、绿豆和玉米、蚕豆和赤豆混合物各1盆,空盆2个,筛孔不一的筛子3个 2、为幼儿预备: (1)各种工具2人1份,芝麻和黄豆混合物及空碗每人1个 (2)中孔筛子10个 (3)每2人1个托盆,内装:米和面粉、绿豆和玉米、蚕豆和赤豆混合物各1盆,空盆3个,筛孔大小不一的筛子3个 3、录像2段,内容为: (1)建
14、筑工地上,工人们用筛子选择细沙 (2)农村里,农夫用筛子筛出干净的稻谷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课题 (1)师:今日,老师不当心把一盆芝麻大翻在黄豆里了。(出示混合物)现在,我想请小伴侣帮我一个忙:把芝麻和黄豆分开。老师为小伴侣预备了一些工具,(一一出示工具)有勺子、镊子、筷子、筛子。任凭你用哪一种方把它们分开,分别放在两个碗里,看谁分得又快又好。 评析:设置问题请幼儿回答,有效地调动了幼儿的乐观性。2、初次尝试:发觉筛子的作用 (1)师:你是用什么方法分的?分完了吗? 幼A:我用勺子把黄豆舀出来,还没分完。 幼B:我是用筷子把黄豆夹出来的,还没分完呢。 (2)师:谁已经分完了?你是用什
15、么方法分的?(巩固词:筛子)请用筛子的幼儿进行示范,然后大家都来尝试。 评析:此环节通过幼儿自己的尝试、比较,发觉了筛子能分别混合物而且速度很快。3、二次尝试:发觉筛子为什么能把东西分开 (1)师:你知道筛子为什么能把东西分开吗?(幼儿边操作边争辩) (2)师:你觉得用筛子分东西有什么好处? 幼A:很快。 幼B:很便利。 评析:此环节幼儿在操作、争辩中得出筛子能分开东西的缘由:筛子上有许多筛孔,它能把比孔小的东西漏下去,比孔大的东西留在上面,这样就把两样东西分开了。4、三次尝试:发觉筛孔与被分别物大小的关系(增置物品操作:每2人米和面粉、绿豆和玉米、蚕豆和赤豆混合物各1盆,筛孔大小不一的筛子3
16、个) (1)师:这些东西你们是不是用一种筛子来分的? (2)师:米和面粉你是用哪种筛子分的?用其他的行吗?我们来试试。老师演示用大孔的筛子分,结果两样东西都漏了下去。 (3)师:为什么会这样? 幼:米和面粉都比筛孔小,所以都漏下去了。 (4)师:蚕豆和面粉你是用哪种筛子分的?用别的行吗?老师演示用小孔筛子分,结果两样东西都留在上面。 (5)师:为什么会这样? 幼:蚕豆和赤豆都比筛孔大,所以都漏不下去。 评析:此环节通过老师的演示,使幼儿明白了分东西时要选择合适的筛5、四次尝试:选择合适的筛子来分 师:再请小伴侣把这些东西用合适的筛子来分一遍,看谁分得又快又精确。 评析:幼儿通过选择合适的筛子来分别混合物,从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6、观看录像,了解筛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师:在日常生活中,筛子还有很多用处呢,你们有没有看到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录像) (四)活动延长: 把三样、四样东西混在一起,请幼儿想方法分开。三、活动评析:科学活动有用的筛子转变了以往单纯教与学的形式,将学问传授与探究活动相结合,淡化了教与学的界限,使幼儿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仆人。递进式的活动环节使幼儿“跳一下,够得到”,从而获得了成功的体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