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调研报告【优秀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调研报告【优秀7篇】.docx(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企业调研报告【优秀7篇】城市调研报告 篇一 广场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就是一种标志一种象征!在中国,将广场的作用应用的最好的无非只有成都了,现在每个城市好像都在效仿成都的城市模式,但是只有将城市的内涵与广场的形制真正的结合起来那才叫成功! 文化,是广场的灵魂,没有文化的广场,就像一个没有演员的舞台,是文化赋予广场以生命。上海图书馆门前的广场,在设计中突出了以“知识”为主题的广场文化,广场中富有文化知识意味的雕塑各具形态,铺地新颖别致,来到这里人们会感到和谐、素雅的文化氛围,即使不到图书馆内,你也可以来知识广场欣赏雕塑,用自己的理解去感受书籍的妙处。广场文化重在特色,现代文化学者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
2、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场文化日益成为城市文化中最活跃的娱乐与休闲方式,丰富多样的广场文化活动增添了城市的动感,彰显出地方的个性。 从城市设计角度分析,曾经用自己的话总结过广场在城市中有如下的功能: 1、是城市特色的有力表述 2、是联系建筑群体并使之成为区块整体的核心空间; 3、弘扬地方文化、展示城市活力; 4、是城市居民、游客休憩、交往的公共空间; 5、是城市重要交通枢纽和城市形象的窗口; 6、组织城市动态交通、建立有效的交通秩序。 我调查的是成都市温江区的位于温江体育馆旁边的五环广常该广场处在两条路的交汇处。环境优美。该广场面积大约为4000平方米。绿化面积约50%。 广场的景观主要有:喷
3、泉。坐凳。下层小广常花池。健身器材。观景树等。 文化,是广场的灵魂。五环文化广场是一个有特色的文化广常以奥运五环为特色的文化广常广场结合了奥运的文化特色进行设计,突出了奥运精神。具有独特的魅力。广场中心的下层广场以奥运五环为标志性,造型构成了广场的视觉焦点,成为广场精神内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场设有方型的喷泉。成阶梯一层一层递减。广场还设有健身器材。可供附近的居民健身。广场环境优美。有几颗大的古树。旁边还有供游人休息的坐凳。总体看来,五环广场结合了人文地理条件设计。 当然,广场也有一些不足。是不可避免的。广场应该更多的与周围的街道交通想融合。应该加强环境的保护。 文化是特色的灵魂。一个没有特色的
4、广场必定是没有文化性的广常城市广场的设计要结合当地自然景观和地势地貌特点,突出地方文化。因此,广场的建设要适合大多数人的需要,广场的文化应该是一种大众文化,要立足于本地、能够为广大市民所理解和接受。 企业调研报告 篇二 转眼时光飞逝,不知不觉第一学期就过去了,调研部在本学期顺利进行了三项特色调研,圆满开展了以“我与祖国共成长”为主题的第六期团日活动,并成功完成了创新基金09年的结题工作,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调研工作: (一) 09新生思想调研 为全面配合我院的学生工作,协助和加强学院领导对09级新生的进一步管理,在开学初,我部门针对我院09级新生开展了关于新生思想调研,此次调研主要围绕大一
5、新生对刚步入大学校园,在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变化而展开。 在整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此次调研顺利完成。通过这次调研更全面了解我院09级新生的思想状况,为我院更好地加强和改进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提供原始依据。 (二)“我与祖国共成长”信息学院关于建国60周年调研 喜迎建国60华诞,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使人民群众深入了解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建国60周年之际,我部门开展了关于建国60周年的调研。此次调研与团日活动同时进行,使之与团日活动的主题紧密结合。通过这次调研,宣传了祖国60年发展成就,我们更加了解了我院学生对建国60年来取得成就的原因的
6、看法,达到增强同学们的爱国精神,提高自我认识的效果,同时为进一步增强我校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励大学生立志成才、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三)关于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调研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日益成为高校学生重要课题,为了解我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心理状况,信息学院团总支调研部决定面向我校学生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调研,通过本次调研及时发现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帮助同学们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从而促使同学们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希望能从中发现问题,从而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有了充分的就业信息服务,才能有效缓解学生们的焦虑。 二、第六期“活力在基层”团日活动: 应校团
7、委的要求,结合学校党委工作部署,结合我院的实际,本学期继续开展团日活动。此次团日活动的主题是“我与祖国共成长”。 活动紧跟校团委步伐,展现团员青春活力,创新地充分地利用网络平台来提高团日活动的质量。不过既然是创新,那肯定就会遇到障碍,但是我们会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吸取经验,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团员基层建设道路。 三、创新基金: 顺利完成08年创新基金结题工作;和根据校团委的通知,及时通知了09年通过立项的创新基金的项目负责人。 四、干事培训: 在本学期中后期,调研部为充实部门成员实力,提高成员素质,组织开展了一次干事培训: (1)组织并开办干事培训会议,对各成员进行关于调研工作各项要领(包括问卷的设
8、计、报告的格式、注意事项等等)的培训。 (2)要求各成员分小组设计一份调研问卷。 (3)各成员上交培训心得。 调研部怀着拓展创新、不怕苦、不怕累、负责任的精神去开展关于我院学生生活、学习等方面状况的调研,并及时反馈给学院开展工作,为团务工作开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科学的建议,为实现和谐校园献一份力量。 市场调研报告 篇三 为了准确掌握社会库存,把握市场动态,了解市场真实需求,收集客户对市局卷烟投放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更好地培育全国性卷烟重点骨干品牌;同时总结今年“两节”期间县卷烟销售市场存在的利与弊,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从而优化卷烟销售市场,提高卷烟的销售水平,以及客户的盈利水平。山西偏关县营销
9、部按照市局的要求,对辖区范围内各零售户的卷烟 结构、品牌、库存等展开了调查。 一、卷烟销售分析 1、2月份偏关县共销售1027.792箱,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15%,其中一、二类烟增长幅度最大,分别销售78.644箱和5.752箱,同比增长60.18%和358%。三、四类烟的销量最大,占1、2月份总销量的近73.4%,分别为213.976箱和540.156箱,同比增加15.82%和12.55%。只有五类烟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销售189.264箱,同比下降13.22%。而条均价从去年的54.28元/条增加到62.82元/条,增加了15.73%。这一可喜的成果无论从销量还是从条均价来讲都为
10、刚刚来临的20xx年取得了开门红。 对偏关县所有零售客户社会库存的调查显示,2月底社会库存共计80.53箱,其中库存主要集中在四类烟,共46.35箱,占总库存量的57.56%。一、二类烟库存较少,分别为5.54箱和0.26箱,占总库存的6.8%和0.32%。三类烟库存15.25箱,占18.94%。五类烟13.13箱,占16.30%。户均条数为57.36条。而从各业态库存条数来看,由于偏关县主要以食杂店为主,因此食杂店库存占了社会库存的绝大多数,库存量为71.99箱,占总库存的89.40%,其他业态的零售户库存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烟酒店、其它、超市、便利店、娱乐服务、商场。 从调查结果看,在1、2月
11、份偏关县实现了20xx年的开门红,总销量从20xx年的933.108箱增加到1027.792箱。从销售卷烟的结构看,主要集中在三、四类烟,与去年同期相比,一、二类烟呈现出较大涨幅,三、四类烟也都增加了10%以上。只有五类烟出现了下降,降低13.22%。出现这一结果有两方面的原因: 1、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渐渐改善了,消费者对卷烟的需求档次也逐渐提高了,因此,呈现出一、二类烟大幅增加,三、四类烟增加10%以上,只有五类烟销量下降的现象。 2、为了培育全国性卷烟重点骨干品牌,市局对各个品牌卷烟的投放量的差异,同样也造成了上述现象的产生。 从社会库存看,偏关县社会库存主要集中在三
12、、四类烟上,占了总库存的75%以上,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客户对消费者对卷烟的需求档次了解不够。在“两节”期间,消费者与往年相比对卷烟的消费档次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年轻消费者,大多数选择“芙蓉王”、“云烟(福)”、“云烟(紫)”作为节日用烟,而那些烟龄较大,以前消费四类烟的消费者也在节日期间提高了档次,因此造成了上述现象。 社会库存较大的五个品牌分别是“芙蓉王”、“云烟”、“红旗渠”、“红金龙”、“庐山”。其原因主要是平时这五个品牌的卷烟都是市场上畅销的品牌,而又加上正逢“两节”期间,客户对这几类卷烟的需求预测太大,造成了大量库存的产生。而库存最大的业态客户主要是食杂店,这主要是由于偏关县业
13、态类型主要以食杂店为主。从销售数据可以看出:辖区老营、水泉一带的客户卷烟销售波动明显,客户由原来的中、小型客户大都数变成了大、中型客户。波幅明显,卷烟购进明显加大。 二、客户满意度调查 通过调查,客户对烟草公司的服务大都很满意,主要包括货源供应满意度、对“四员”服务满意度、投诉处理结果满意度及客户盈利情况。 根据市局要求,客户经理每月对辖区客户进行满意度调查,辖区零售户满意度综合评价为98.41%。其中客户感到最满意的是偏远客户送货服务周到,送货人员能及时把货源送到客户手中;感到最不满意的是部分偏远农村客户对电子结算不满意。 三、当前销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笔者认为,当前工作中,销量完成和
14、培育品牌均有一定程度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外出打工人数日渐增多和节前的需求两旺市场造成节后的惨淡经营。 面对这些现状,我们应借助“品牌效应”,加大对品牌的宣传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让消费者进一步了解品牌的优点和亮点。 结合本辖区情况,笔者认为应该对本地政府拉动内需所采取的措施(如修建高速路、改造机场以及拟投资开工的大型工程项目等)和行业政策导向对销售卷烟的影响,并根据有关情况对今后的销售前景做出预测与分析。 企业调研报告 篇四 福利企业是我国为安置残疾人就业而兴办的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特殊企业,是稳定、扩大残疾人集中就业的重要平台。发展福利企业对帮助残疾人、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有着积
15、极的作用。为此,针对我镇福利企业近期出现的问题,开展调研活动,进一步摸清情况,争取找到改进措施,促进福利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一、我镇福利企业的基本情况 我镇共有福利企业9家,主要集中在等行业,共安置残疾人314人,上岗239人,挂靠不上班75人。上岗人员已由挂靠企业帮交4金并且同工同酬,企业未另外给钱,月平均工资元。20xx年上半年福利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万元,实现增值税万元,增值退税万元,人均退税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福利企业积极性降低 福利企业本身就是比较特殊的企业。它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当局扶持政策特别是税收优惠政策的扶持保护。自20xx年开始新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出台后,福利企业可享
16、受的税收优惠就已大幅下降。加上现在劳动力、资金、原材料、土地、资源环境成本的不断攀升,大大压缩了福利企业的利润和生存空间。目前,我镇大多数福利企业的生产经营处于艰难维持阶段。 但税务部门没有充分考虑福利企业的特殊情况,严格执行税收政策,并且要求残疾职工必须100%上岗。有的企业则无法达到要求。因此,这些诸多因素导致福利企业积极性逐渐下降。现在已有4家福利企业都提出要退出福利企业,其中3家正在清退残疾职工。 (二)残疾职工情绪不稳定 我镇很多残疾人员本身家庭条件就差,文化程度较低,就业能力弱,且不同程度存在心理障碍。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对他们来说是十分不易的一件事。这次被挂靠企业清退,面临着失业,生
17、活无保障的困境,普通人都难免有情绪。何况是残疾职工,他们想到今后的生活,难免会情绪化。部分人员还有过激的行为,但都及时被制止。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由当局引导,加大对福利企业的扶持力度 首先,要切实将现有的各项扶持措施落实到位,让福利企业享受到当局对它们实实在在的扶持。然后,在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加大财政方面的扶持力度。鼓励福利企业愿意参与并吸纳更多的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同时,我们要对残疾人集中就业工作成效显著的福利企业、企业家及自强不息的残疾人进行表彰、奖励,起到树立典型、扩大宣传的作用。 (二)继续加大国家对福利企业减免税力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一方面要尽快将现行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
18、策进行适度调整完善,重点是要取消3。5万元的退税封顶,建立退税额度自然增长机制。在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方面加大减免力度,进一步为企业减轻负担。特别是针对企业中部分残疾人的特殊情况,不能100%上岗的,希望税务部门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放宽条件。这样,就不会让福利企业有挫败感。 (三)切实提高福利企业自身综合素质 福利企业生存发展,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其自身。如果它们自身素质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也就提高了,也就能够不断壮大发展。这样,也能吸纳更多的残疾人员就业。要引导和扶持福利企业不断增强体质、提升实力、超越自我,加快转型。一方面要通过技术升级、结构调整、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来赢得市场竞争力。
19、另一方面,要引导和帮助福利企业加强企业在职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工作。通过各种渠道为残疾职工提供充分的培训和受教育计划,不断提高职工素质。特别是要注重培养专业技能方面的人才。最后,要引导和支持福利企业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努力让现代企业的契约文化、法治精神、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诚信商德、人文情怀、在每个福利企业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同时,要引导和鼓励福利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大力营造关爱残疾职工的氛围,切实维护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职工对企业的向心力。 企业调研报告 篇五 根据供销社关于开展全社有企业调研的通知精神,我社高度重视,并对县供销社社有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认真总结和分析,
20、现将我社社有企业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社有企业基本情况 县供销社社有企业共1家。20xx年经县政府批准同意由供销社全额出资成立县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注册资金70万元,主要经营范围:边销茶批发、烟花爆竹、农业生产资料、中药材收购、野生菌收购、废旧物品回收、干杂果品、日用百货、花茶、烟草专卖等。目前,该公司目前由供销社职工经营管理。 二、理顺联合社与社有企业关系情况 按照中央、省、关于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改革的有关要求和安排部署,县供销社坚持为农服务宗旨,以增强活力与强化监管相结合,明确联合社与社有企业各自职责定位,实现联合社机关和社有企业各司其职、协调运转,充分发挥好联合社在把握社有企业
21、为农服务方向、社有资产监管、促进社有资产保值增值方面的监督职能作用,推动社有企业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加快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推进资源整合、业务拓展、产业升级和品牌培育,推进社有企业改革发展,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实现企业做强做优。 (一)明确联合社职责定位,科学界定联合社与社有企业的权责边界。县联社是本级社有资产的所有权代表和管理者,完善社有资产管理办法,搭建社有资产经营管理平台,落实社有资产出资人代表职责,探索对社有企业的多种管理方式。尊重社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让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二)完善组织架构,搭建起县本级的“联合社+社有企业的组织架构。建立
22、完善社有资本监督管理制度体系。构建多方参与的监督机制,完善县本级社有资产管理办法,建立企业“三重一大”制度,加强对本级社有企业资产监督管理。 (三)做实做强社有企业方向发展。社有企业要实现授权范围内的社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和高效运营,优化社有资产结构,实现社有企业提质增效。通过资本整合、企业合作、注册品牌等方式广泛开展联合与合作,加大为农服务领域的投资力度。 (四)县本级企业实行经营管理预算制度。联合社机关采取以管资本为主的方式加强对社有资产的监管,履行出资人职责,规范资本收益和使用管理。 (五)逐步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通过公开选拔、个别引进、高薪聘任等形式,加快推进企业管理人员的职业化、市场化、
23、专业化,建立留住优秀人才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实行股权期权等中长期激励制度。 三、社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县供销社紧紧抓住供销综合改革机遇、按照“因地制宜、寻找突破、发展特色、壮大自己”的思路,进一步创新经营机制,改进服务方式,把社属公司建成了布局合理、产权清晰、功能键全、运作规范的新型企业。 (一)构架为农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上下贯通、双线运行”的经营管理模式。结合实际,以县-中心乡镇-集中村为主线,对已建成的农资经营服务网点6个和再生资源回收网点11个,在运行和管理机制上,积极在县城建设有一定规模、设备较为齐备的再生资源回收站为主体、带动基层再生资源回收点开展经营和回收服务,探索
24、出一条由联合社+基层社之间的行业指导管理和由“贸易公司+基层服务网点或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完成经营服务职能的“上下贯通、双线运行”的经营管理模式。 (二)以项目建设为引领,推动农特产品产业发展。积极争取浙江援建资金240万元,建成高原生态野生菌供销一体化项目。项目建成后,至少带动1500户农牧民参与到该产业中来,实现公司+基地+农户和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有利于带动农牧民采集、销售、务工等增收,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多措并举,打造“壤巴拉”品牌。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依托县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正在申请办理将已注册的qs质量安全生产许可向食品安全生产许可sc转换过度。 筹措资
25、金6万余元,注册了食用菌类“壤巴拉”商标2类、申请并受理保护9类,图形商标保护5类,申请设计著作权1个;申请注册中英文网络域名4个,壤巴拉手机域名1个。争取并获得第一批“净土”商标授权。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近年来,我社尽管在社有企业改革发展上做了一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困难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 (一)社有企业规模偏小,缺乏市场竞争力。社有企业经营规模偏小、带动能力不强、抗御市场风险能力低,而且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经营模式单一,经营方式落后,扭亏增盈的根基不稳固,发展后劲不足。 (二)社有企业机制还比较落后。社有企业经营观念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思路不广,依然保持
26、传统经营理念和固守传统的经营方式。 (三)资金投入不足,企业融资困难。社有企业由于自身资本积累速度慢、能力弱,且流动资金季节性需求突出,企业资金投入不足和融资困难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有企业发展。 (四)缺乏专门管理人才。目前供销社干部职工队伍的状况与新时期发展社有企业的要求不相适应,缺乏专门管理社有企业人才,成为社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一大“瓶颈”。 五、下一步打算和对策建议 供销合作社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脱贫攻坚进程中,也应该担负起一定的任务和使命,我们也要有决心和信心,不断更新观念,努力克服困难,推进社有企业的改革发展。 (一)坚持体制创新,推进社有企业改革。要以“建立科学的决策机
27、制,高效的经营机制,开放的用人机制,灵活的分配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为目标,采取合作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实现社有企业产权多元化。积极实施开放办企业,民主办企业,广泛吸纳承认公司章程的社会经济组织等加入企业,请贤才、引能人,让社有企业真正活起来,真正发展起来。 (二)利用农村合作组织平台,切实做好服务工作。要联合一切愿意加盟供销社的经商大户和自然人,互利互惠,结成为农服务的联合体,形成开放式的经营服务氛围。利用专业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社等平台,将社有企业的服务阵地前移,网点下伸,拉长服务链条,在完善物资供应功能的同时,强化产品销售服务,通过产品包装注册,打造社有企业品牌,积极创造条
28、件,培育龙头企业。 (三)引进现代流通模式,改造社有企业传统经营网络。要围绕日用消费品、农资商品两大重点以基层供销社和村级综合服务站为末端,建设村级店、农家店,积极发展连锁网络,扩大销售诚信服务,为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提供服务。 (四)坚持以人为本,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培养和造就一支务实能干,吃苦耐劳,敢于奉献的团队。要打破供销社过去用人上种种条条框框的限制,打破身份、资历限制,树立开放意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经营管理能人,使供销队伍有一个大的提升。 城市调研报告 篇六 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随着加快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我市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逐年提高,在经
29、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文化产业初具规模 我市现拥有安美文化艺术中心、合肥国家动漫产业基地等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2个,省级文化产业基地4个,1个市级文化娱乐试点街区,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产业分布行业广泛,新闻传媒、出版物流、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和体育产业等初具规模,多种所有制文化产业竞相发展。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显著增强,据统计,XX年我市文化产业拥有固定资产92.5亿元,比上年净增10.15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2%,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省、全国1.9个和1.7个百分点,分别高于郑州、南京0.1个和0.9个百分点,增速达
30、29%,快于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11.5个百分点,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7%。XX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5.23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4.34%。 2、产业结构逐步改善 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三个层次看,我市文化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分量明显突出。据XX年普查,合肥市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增加值之比为60.5:9.0:30.5,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业占绝对主导地位(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各行业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30.99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近七成,为69.5%,比上年增长26%;提供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
31、活动的“相关文化服务”业(文化产业的相关层)增长明显较快,各行业实现增加值13.64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5%,比上年增长38%。合肥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中了一批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核心层文化产业,在全省文化产业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引领优势明显。 3、文化企业实力增强 国有文化企业发展迅速,广电系统近3年来经营创收平均增幅达15%以上,XX年经营创收总额达2亿元,比XX年净增4000万元,增幅达25%,在安徽省地市广电行业中稳居第一;文化系统截至XX年底,国有资产达3亿元;合肥晚报XX年经营总收入1.47亿元,广告收入9900万元,发行收入3
32、440万元,总资产已达2.2亿元。 民营文化企业充满活力,新的文化业态不断出现,涌现出“琴港演艺”、“璀璨明珠”、“阿里巴巴”、“安美文博”、“杏花印务”、“中设会展”、“儒林书业”等一批龙头文化企业。截至XX年12月,我市网吧、音像、歌舞娱乐等社会文化经营户近3000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印刷、打复印、出版物批零等经营户1100多家,从业人员2.2万余人,年产值38.8亿元;各类体育经营场所700多家,从业人员5000多人,固定资产投入8.5亿元。 4、文化事业持续发展 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布局初步完善。一批文化体育场馆和重点文化设施兴建
3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XX年XX年,合肥市市级财政投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超30亿元。文艺创作精品迭出,一批作品在全国、全省获奖。文化活动惠泽民众,形成了“广玉兰”艺术节、文化新春庙会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成功举办了第16届世界美术大会、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选活动、“两博会”、“文博会”等文化会展、文化活动。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规模逐步扩大,获得了XX年全国体育大会举办权。 5、体制改革不断推进 近年来,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相继推出一系列举措:一是成立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进一步理顺了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实现了政企、政事分开,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得到切实转变;
34、二是完成了宣传文化系统5家经营性事业单位的“事转企”改革和四家电影放映单位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启动了文博图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专业艺术院团目前正按照“出人、出戏、出效益”的思路积极推进改革。这些举措进一步激发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形成了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快速崛起的良好局面。 二、我市文化产业发 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还处于起步、探索、培育阶段,相对于合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XX)中提出的到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8%以上的目标,相对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任重道远,一
35、些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 1、管理机构有待加强和理顺 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目前我市尚未成立专门的、统抓统管的文化产业管理机构,致使一些政策和项目的落实乏力推进。从政府管理部门来说,XX年市政府机构改革,经有关部门批准,市文化局作为全市文化块面的管理机关,单独设立了文化产业处,指导、协调全市文化产业工作,有独立的人员编制和财政经费,XX年文化和广电合并后,取消了独立的文化产业处及相应的编制和财政经费,相关工作纳入局科技处(文化产业处),在处室工作职能中,百分之九十是原广电局科技处工作职责,涉及到文化产业的职能大大削弱,和现在各级领导对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及市场
36、的迅猛发展势头极不相称。 2、文化产业总量和比重偏低 我市文化产业虽然门类较齐全,但主体“小、弱、散”,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比较薄弱。与长沙和昆明两城市相比,XX年长沙、昆明文化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171.56亿元和84.4亿元,占gdp的比重分别是9.5%和6.1%。而我市实现增加值为44.6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2%,明显低于长沙和昆明。因此,不论是从产业规模还是从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来看,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尚显滞后。 3、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不均衡 虽然我市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迅猛,但是总体实力弱小。以公有资本为主体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艺术等传统文化服务业增加值(核心层)占据了大半壁江山,而
37、在已经处于一般竞争性和完全竞争性、国家已经向非公有资本完全放开的文化创意、网络游戏、广告会展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以及文化旅游、文化休闲娱乐、文化经纪等高成长性新兴文化服务业(外围层)方面,我市与文化产业发达城市长沙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从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增加值的比例看,XX年我市为60.5:9.0:30.5,长沙为35.6:39.1:25.3,全国平均为42:18:40,合肥的三层次结构与长沙乃至全国有明显的差异。相比之下,以新兴文化服务业为代表的外围层,占有比重低于长沙30.1个百分点,增加值比长沙少63.04亿元,我市新兴文化产业仍处于弱小的产业发展阶段,透视出我市文化产业结构不均衡,新兴
38、产业发展空间亟待开拓。 4、文化产业和产品存在特色危机 合肥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科教人才资源丰富,三国名城、包公故里、科教基地、滨湖新城已成为“合肥名片”。同时,作为省会城市,合肥还有着融汇安徽各地文化的优势地位。但是,合肥的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整理挖掘和开发利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业态尚未形成。现有的文化产品多处于粗放型经营,缺乏文化产品的宣传推广和后续的配套经营。大多数文化产品缺乏创意和创新,缺少能够体现合肥地域特色和人文风情的文化精品。 5、配套扶持政策有待完善 近年来,政府支持和鼓励文化产业的决策受到文化企业的普遍认同和欢迎,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如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服务
39、业发展的意见(合发XX22号)、市政府关于印发合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合政XX89号),特别是合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XX)等,对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未出台具体的、专门的文化产业发展配套政策;文化产业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没有建立,许多统计数都是XX年的普查数据;政府扶持、政策倾斜、税收及土地优惠的力度还远远不够;文化市场、行业规范和投融资等体系还不健全;在为文化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信息咨询、市场拓展、人才培训等方面还没形成完整、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平台,特别是民营文化企业的待遇尚待提高。 6、文化产业精英人才缺乏 一是缺乏文化创意人才
40、。文化创意人才是文化产业最核心的生产要素,是夺取文化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决胜因素。文化产业需要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尤其需要既通晓文化产业内容、又具有自主创作能力的本土人才,既懂产品研发又懂艺术创作的实用专业人才,以及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高层次文化领军人才,而现有的人才储备远远不够;二是缺乏文化经营人才。文化经营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军人物,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我市的文化经营人才屈指可数。 三、发展我市文化产业的建议 xx大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
41、国际竞争力”。这为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可以说,没有文化的发展繁荣,就难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因此,针对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促进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确立文化产业的支柱地位 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即进入到文化消费的快速启动阶段;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即进入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阶段。XX年,合肥人均gdp达到3853美元;XX年,合肥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这预示着合肥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阶段已经到来,文化
42、产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战略期。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用大的气魄,把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性、战略性产业加以推动,确立文化产业在全市的支柱产业地位,力争到XX年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增加值占全市gdp8%以上的支柱产业,成为经济结构优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2、设立专门机构,推动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现有的工作机构已经适应不了产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协调不了各种关系,必须建立健全新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议成立合肥市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宣传、文广、财政、规划、国
43、土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可参照芜湖的经验,定期召开协调会和企业家座谈会,协调重点项目的推进落实,听取意见,改善投资及政策环境。在政府职能部门设立文化产业办公室,具有独立的人员编制和财政专项经费,具体实施和落实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行使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日常协调推进和统一调控、监管职能。 3、修订完善规划,扎实有力推进 我市的文化产业规划目前还停留在行业规划和部门规划层面,缺乏权威性、持久性和可操作性,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建议在xx规划制定中,将文化产业真正放到支柱产业的战略地位,作为全市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合理布局,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
44、层次。同时,强化规划的贯彻力度,由市委、市政府来推动落实,用规委会、土委会的工作力度来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4、培育龙头骨干,做大做强文化企业 文化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既要有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又要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建议政府对我市各类文化企业有重点、有阶段、有针对的扶持。一是对特色鲜明、实力较强、成长性较好的文化企业如“樱艺缘”动漫、综艺、“音谷”(与中科院声学所合作)等科技含量高,有较长产业链,能够形成企业集群的好项目,通过出台土地、税收、规划、金融等相关优惠政策,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将其打造为上市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及股份制方式运作,形成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文化企业;二是对一些由于历
45、史原因造成体制不顺、竞争乏力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行必要的经营体制改革。例如三个专业演出团体,如果还在“国”号概念上兜圈是走不出困境的,必须转变思想和机制,通过产权交易、共同投资、公司化运作等形式,挂大靠强,实施重组,实现新生,及至做活做强。 5、实施大项目战略,发挥项目带动作用 强化项目带动,发挥大项目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一是借助外力,积极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特别要吸引具有雄厚资金、经营策略和营销人才优势的外来文化投资企业落户合肥,有重点地打造象芜湖方特这样的产业。二是确定重大项目,实施定向招商。结合老城区改造,将桐城路打造成文化戏曲休闲一条街;将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的类似于“合钢”
46、这样的老企业,其所闲置的部分厂房,可以作为合肥早期工业文明遗址保留下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文化产业开发,改造成为具有文化、艺术特色的创意产业集聚区,等等。可采取政府先投入,做大做强后,再退出方式,如无锡尚德公司那样,政府投入的资金可以逐步退出。这部分资金可以循环使用,支持新的企业发展。通过大项目的实施,既能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也能带动周边传统餐饮业、商业、旅游业的繁荣,形成文化搭台,多方唱戏,各方共赢局面。我市应抓住XX年举办全国体育大会的契机,有力带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6、设立专项基金,成立文化产业投资公司 设立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使其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参与骨干文化企
47、业的组建和发展。尽快组建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像城建投资公司那样对基金进行管理和运作。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可多渠道筹措,一是帮助骨干企业尽快上市融资;二是大项目、大工程可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融资;三是可以广泛动员社会资本投资于文化产业;四是可以通过财政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项目补贴、贷款贴息、奖励、融资担保等方式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同时,加大对文化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各类风险投资机构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成立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公司、小额贷款担保公司以及风险担保公司,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采取政府引导、资本运作、扶优扶强的模式,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投资结构,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 7、建立和完善扶持政策体系 目前我市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还不完善,没有出台专门的、具体的文化产业政策。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