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成本管理资料试题及答案讲解.pdf

上传人:c****4 文档编号:93250510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成本管理资料试题及答案讲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八章成本管理资料试题及答案讲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成本管理资料试题及答案讲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成本管理资料试题及答案讲解.pdf(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第八章成本管理资料试题及答案讲解 1 第八章 成本管理 01/成本管理概述 02/量本利分析与应用 03/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 04/作业成本与责任成本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近三年的平均分值 10 分。本章题型涉及客观题和主观题。主要考点集中在目标利润下各相关指标的计算、作业成本法下相关的概念、直接人工成本差异计算与分析、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的评价指标含义、计算分析。第一节 成本管理概述 成本管理的意义 成本管理的目标 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成本管理的意义 1.成本管理的目的:力求以最少的生产耗费取得最多的生产成果。2.成本管理的意义(1)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2)增加企业利

2、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3)帮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抗压能力;二、成本管理的目标 总体 目标 成本领先战略中,成本管理的总体目标是追求成本水平的绝对降低;差异化战略中,成本管理的总体目标则是在保证实现产品、服务等方面差异化的前提下,对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进行管理,实现成本的持续降低。具体 目标 主要包括成本计算的目标和成本控制的目标:成本计算的目标是为所有内、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成本控制的目标是降低成本水平。三、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成本规划 成本规划是进行成本管理的第一步,主要是指成本管理的战略制定,主要包括确定成本管理的重点、规划控制成本的战略途径、提出成本计算

3、的精度和确定业绩评价的目的和标准。(二)成本核算 1.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环节,是指对生产费用发生和产品成本形成所进行的会计(新)第八章成本管理资料试题及答案讲解 2 核算,它是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的信息基础。2.成本核算分为财务成本的核算和管理成本的核算。财务成本核算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而管理成本核算则既可以用历史成本,又可以用现在成本或未来成本。成本核算的关键是核算方法的选择。(三)成本控制 1.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核心,是指企业采取经济、技术、组织等手段降低成本或改善成本的一系列活动。2.成本控制的关键是选取适用于本企业的成本控制方法,它决定着成本控制的效果。3.成本控制的原则:全面控制

4、原则、经济效益原则、例外管理原则;(四)成本分析 1.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利用成本核算,结合有关计划、预算和技术资料,应用一定的方法对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比较,了解成本变动情况,系统地研究成本变动的因素和原因。2.成本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对比分析法、连环替代法和相关分析法。(五)成本考核 1.成本考核是定期对成本计划及有关指标实际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对成本控制的效果进行评估。2.目的在于改进原有的成本控制活动并激励约束员工和团体的成本行为,更好地履行经济责任,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3.关键是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和评价结果与约束激励机制的衔接。考核指标可以是财务

5、指标,也可以是非财务指标。上述五项活动中,成本分析贯穿于成本管理的全过程,成本规划在战略上对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进行指导,成本规划的变动是企业外部经济环境和企业内部竞争战略变动的结果,而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则通过成本信息的流动互相联系。(新)第八章成本管理资料试题及答案讲解 3 第二节 量本利分析与应用 量本利分析概述 单一产品量本利分析 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 目标利润分析 利润敏感性分析 量本利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一、量本利分析概述(一)量本利分析的含义 量本利分析(CVP分析),也叫本量利分析,它是在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计算模式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企业

6、在一定期间内的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为企业预测、决策、规划和业绩考评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二)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1.总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组成;2.销售收入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3.产销平衡;4.产品产销结构稳定;(三)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原理 1.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关系式 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2.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又称为边际利润、贡献毛益等,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1)边际贡献总额=销

7、售收入-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2)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边际贡献率(3)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单位边际贡献单价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总额销售收入=单位变动成本单价 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提示】根据量本利基本关系,利润、边际贡献及固定成本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企业的边际贡献与营业利润有着密切的关系:边际贡献首先用于补偿企业的固定成本,只有当边际贡献大于固定成本时才能为企业提供利润,否则企业将亏(新)第八章成本管理资料试题及答案讲解

8、 4 损。【例题】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售价为 60 元/件,单位变动成本 24 元,固定成本总额 100000元,当年产销量 20000 件。试计算单位边际贡献、边际贡献总额、边际贡献率及利润。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60-24=36(元)边际贡献总额=单位边际贡献产销量=3620000=720000(元)边际贡献率=3660100%=60%【例题单选题】某企业生产单一产品,年销售收入为 100 万元,变动成本总额为 60 万元,固定成本总额为 16 万元,则该产品的边际贡献率为()。A.76%B.60%C.24%D.40%【答案】D【解析】边际贡献率(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销售收入

9、(10060)/100 40%。二、单一产品量本利分析 (一)保本分析 保本分析,又称盈亏临界分析,是研究当企业恰好处于保本状态时量本利关系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是量本利分析的核心内容。1.保本点 概念 保本点,又称盈亏临界点,是指企业达到保本状态的业务量或金额,即企业一定时期的总收入等于总成本、利润为零时的业务量或金额。公式 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保本销售额=保本销售量单价 =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 降低保本点的途径(1)降低固定成本总额(2)降低单位变动成本(3)提高销售单价 (新)第八章成本管理资料试题及答案讲解 5【例题】某企业销售甲产品,单价为

10、100 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 50 元,固定成本为 130000元,要求计算甲产品的边际贡献率、保本销售量及保本销售额。2.保本作业率 概念 保本作业率是指保本点销售量(额)占正常经营情况下的销售量(额)的百分比。保本作业率表明企业保本的销售量在正常经营销售量中所占的比重,该指标也可以提供企业在保本状态下对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的要求。公式 保本作业率=保本点销售量正常经营销售量100%=保本点销售额正常经营销售额100%【例题】沿用上例的资料及有关计算结果(单价=100,保本销售量=2600,保本销售额=260000),假定该企业正常经营条件下的销售量为 5000 件。要求:计算该企业的保本作业

11、率。保本作业率=26005000100%=52%或保本作业率=260000(5000100)100%=52%(二)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原理 1.基本分析图 基本的量本利分析图表达的意义:(1)固定成本与横轴之间的区域为固定成本,它不因产量增减而变动,总成本线与固定成本线之间的区域为变动成本,它随产量而成正比例变化。(2)总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是保本点。(3)在保本点以上的总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相夹的区域为盈利区,保本点以下的总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相夹的区域为亏损区。因此,只要知道销售数量或销售金额信息,就可以在图上判明该销售状态下的结果是亏损还是盈利,易于理解,直观方便。(新)第八章成本管理资料试题及答

12、案讲解 6 2.边际贡献式量本利分析图 边际贡献式量本利分析图表达的意义:此图的主要优点是可以表示边际贡献的数值。边际贡献随销量增加而扩大,当其达到固定成本值时(即在保本点),企业处于保本状态;当边际贡献超过固定成本后企业进入盈利状态。(三)安全边际分析 1.安全边际 概念 指企业实际(或预计)销售量与保本销售量之间的差额,或实际(或预计)销售额与保本销售额之间的差额。它表明销售量、销售额下降多少,企业仍不至于亏损。一般来讲,安全边际体现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风险程度大小。由于保本点是下限,所以,目标销售量(或销售金额)和实际销售量(或销售金额)两者与保本点销售量(或销售金额)差距越大,安全边际

13、或安全边际率越大,反映出该企业经营风险越小。公 式 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保本点销售量 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保本点销售额 =安全边际量单价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100%=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100%2.保本作业与安全边际的关系(1)保本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 (新)第八章成本管理资料试题及答案讲解 7 保本销售量+安全边际量=正常销售量 保本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2)安全边际与企业利润 只有安全边际才能为企业提供利润,而保本销售额扣除变动成本后只为企业收回固定成本。安全边际销售额减去其自身变动成本后成为企业利润,即安全边际中的边际贡献等于企业利润。利润=

14、边际贡献-固定成本=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保本销售额边际贡献率=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 若将上式两端同时除以销售收入,便得到: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 【例题】沿用上例的资料(甲产品单价为 100 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 50 元,固定成本为130000 元,正常经营条件下的销售量为 5000 件),计算甲产品的安全边际及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实际销售量-保本销售量=5000-2600=2400(件)安全边际额=实际销售额-保本销售额=5000100-260000=240000(元)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实际销售量=24005000=48%或=安全边际额实际销售额=240000(5000

15、100)=48%公式总结 1.基本公式 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边际贡献-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2.边际贡献与变动成本 边际贡献率=单位边际贡献单价=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 变动成本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变动成本总额销售收入 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边际贡献率 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 3.保本销售量(额)与安全边际量(额)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安全边际量=正常销售量-保本销售量 保本作业率=保本销售量正常

16、销售量=保本销售额正常销售额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正常销售量=安全边际额正常销售额 保本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 保本销售额=保本销售量单价=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 安全边际额=正常销售额-保本销售额=安全边际量单价 4.安全边际与企业利润 利润=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新)第八章成本管理资料试题及答案讲解 8【例题多选题】根据单一产品的量本利分析模式,下列关于利润的计算公式中,正确的有()。A.利润保本销售量单位安全边际 B.利润安全边际量单位边际贡献 C.利润实际销售额安全边际率 D.利润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答案】BD 三、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 目前,进行多种产

17、品保本分析的方法包括加权平均法、联合单位法、分算法、顺序法、主要产品法等。(一)加权平均法 1.加权平均法的概念 加权平均法是指在各种产品边际贡献的基础上,以各种产品的预计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权数,确定企业加权平均的边际贡献率,进而分析多品种条件下保本点销售额的一种方法。2.计算公式 某产品保本额=综合保本点销售额该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 某产品保本量=该产品保本额单价【例题】某公司生产销售 A、B、C三种产品,销售单价分别为 20 元、30 元、40 元;预计销售量分别为 30000 件、20000 件、10000 件;预计各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 12 元、24 元、28 元;

18、预计固定成本总额为 180000 元。要求:按加权平均法进行多种产品的量本利分析。计算加权平均贡献率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2030000-1230000+3020000-2420000+4010000-2810000)(2030000+3020000+4010000)=30%计算综合保本销售额 综合保本销售额=18000030%=600000 计算各产品销售收入比例 销售总额=2030000+3020000+4010000=1600000 A产品销售收入比例=(2030000)1600000=37.5%B产品销售收入比例=(3020000)1600000=37.5%A产品销售收入比例=(40

19、10000)1600000=25%计算各产品分摊的保本销售额和销售量 A产品保本销售额=60000037.5%=225000 B产品保本销售额=60000037.5%=225000 C产品保本销售额=60000025%=150000(新)第八章成本管理资料试题及答案讲解 9 分别除各自的单价即为保本销售量【例题多选题】如果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综合保本点,下列各项中,将会影响综合保本点大小的有()。A.固定成本总额 B.销售结构 C.单价 D.单位变动成本【答案】ABCD【解析】综合保本点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销售结构、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都会影响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二)联合单位

20、法 1.联合单位法的概念 联合单位法是指在事先确定各种产品间产销实物量比例的基础上,将各种产品产销实物量的最小比例作为一个联合单位,确定每一联合单位的单价、单位变变动成本,进行量本利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联合单位是指固定实物比例构成的一组产品。例如,企业同时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且三种产品之间的销量长期保持固定的比例关系,产销量比为 1:2:3。那么,1 件甲产品、2 件乙产品和 3 件丙产品就构成一组产品,简称联合单位。2.计算公式 联合保本量=固定成本总额(联合单价-联合单位变动成本)某产品保本量=联合保本量该产品的销售量比重 联合单价等于一个联合单位的全部收入,联合单位变动成本等于一个联

21、合单位的全部变动成本。【例题】某公司生产销售 A、B、C三种产品,销售单价分别为 20 元、30 元、40 元;预计销售量分别为 30000 件、20000 件、10000 件;预计各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 12 元、24 元、28 元;预计固定成本总额为 180000 元。要求:按联合单位法进行多种产品的量本利分析。联合单价=203+302+401=160 联合变动成本=123+242+281=112 联合保本销售量=180000(160-112)=3750 A产品保本销售量=37503=11250 B产品保本销售量=37502=7500 C产品保本销售量=37501=3750 (三)分算

22、法 1.分算法的概念 分算法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全部固定成本按一定标准在各种产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确定每种产品应补偿的固定成本数额,然后再对每一种产品按单一品种条件下的情况分别进行量本利分析的方法。2.该方法的关键是要合理地进行同定成本的分配。在分配固定成本时,对于专属于某种产品的固定成本应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对于应由多种产品共同负担的公共性固定成本,则应选择适当的分配标准(如销售额、边际贡献、工时、产品重量、长度、体积等)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鉴于固定成本需要由边际贡献来补偿,故按照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比重分配固定成本的方法最为常见。(新)第八章成本管理资料试题及答案讲解 1 0 【例题单选题】对

23、于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而言,如果能够将固定成本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则比较适用的综合保本分析方法是()。A.联合单位法 B.顺序法 C.加权平均法 D.分算法【答案】D【解析】分算法是在一定条件下,将全部固定成本按一定标准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确定每种产品应补偿的固定成本数额。【例题】某公司生产销售 A、B、C三种产品,销售单价分别为 20 元、30 元、40 元;预计销售量分别为 30000 件、20000 件、10000 件;预计各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 12 元、24 元、28 元;预计固定成本总额为 180000 元。要求:按分算法进行多种产品的量本利分析。计算各产品边际贡献

24、总额 各产品单位边际贡献分别是 830000、620000、1210000 将固定成本按边际贡献比重分配 A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180000(240000/480000)=90000 B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180000(120000/480000)=45000 C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180000(120000/480000)=45000 计算各产品保本销售量 A产品保本销售量=90000(20-12)=11250 B产品保本销售量=45000(30-24)=7500 C产品保本销售量=45000(40-28)=3750 (四)顺序法 1.顺序法的概念 顺序法是指按照事先确定的各品种产品销售顺序

25、,依次用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补偿整个企业的全部固定成本,直至全部由产品的边际贡献补偿完为止,从而完成量本利分析的一种方法。2.计算方法(1)该方法通常以事先掌握的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和销售收入计划数为前提,并按照各种产品边际贡献率的高低来确定各种产品的销售顺序。(2)确定补偿顺序:一种是乐观的排列。即按照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由高到低排列,边际贡献率高的产品先销售、先补偿,边际贡献率低的产品后出售、后补偿;另一种是悲观的排列,即假定各品种销售顺序与乐观排列相反。【例题】某公司生产销售 A、B、C三种产品,销售单价分别为 20 元、30 元、40 元;预计销售量分别为 30000 件、20000 件、

26、10000 件;预计各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 12 元、24元、28 元;预计固定成本总额为 180000 元。要求:按顺序法进行多种产品的量本利分析。乐观排序 各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分别为 40%、20%、30%,即乐观排列应为 A、C、B;A产品边际贡献=30000(20-12)=240000 B产品边际贡献=20000(30-24)=120000 C产品边际贡献=10000(40-28)=120000(新)第八章成本管理资料试题及答案讲解 1 1 顺序 销售量 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补偿额 累计固定成本补偿额 A 30000 240000 180000 180000 C 10000 12000

27、0 0 180000 B 20000 120000 0 180000 保本点与 BC产品无关 企业保本点销售量=180000(20-12)=22500 保本点销售额=2250020=450000 悲观排序 顺序 销售量 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补偿额 累计固定成本补偿额 B 20000 120000 120000 120000 C 10000 120000 60000 180000 A 30000 240000 0 180000 保本点与 A产品无关 B产品保本销售量=120000(30-24)=20000 C产品保本销售量=60000(40-28)=5000 企业保本销售量需要 B产品 20000

28、 件,C产品 5000 件 (五)主要产品法 1.适用条件 在企业产品品种较多的情况下,如果存在一种产品是主要产品,它提供的边际贡献占企业边际贡献总额的比重较大,代表了企业产品的主导方向,则可以按该主要品种的有关资料进行量本利分析,视同于单一品种。确定主要品种应以边际贡献为标志,并只能选择一种主要产品。2.主要产品法的依据 主要产品必须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因此,固定成本应主要由该产品负担。这样分析的结果往往存在一些误差,但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就不会影响决策的正确性。主要产品法计算方法与单一品种的量本利分析相同。四、目标利润分析(一)目标利润分析 目标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29、 目标利润销售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位边际贡献 目标利润销售额=(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位边际贡献率 =目标利润销售量单价【例题】某企业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产品的单价为 50 元,单位变动成本为 25 元,固定成本为 50000 元。如果将目标利润定为 40000 元,则有:40000=(50-25)目标销售量-50000 目标销售量=3600 目标利润销售额=360050=180000(新)第八章成本管理资料试题及答案讲解 1 2 或目标利润销售量(5000040000)/(5025)3600 目标利润销售额360050180000【提示】目标利润销售量公式只能用于单种产品的目标利润控

30、制;而目标利润销售额既可用于单种产品的目标利润控制又可用于多种产品的目标利润控制。上述公式中的目标利润一般是指息税前利润。其实从税后利润来进行目标利润的规划和分析,更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如果企业预测的目标利润是税后利润,则上述公式应作如下调整。由于:税后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1-所得税税率)因此,(二)实现目标利润的措施 1.目标利润是量本利分析的核心要素,它既是企业经营的动力和目标,也是量本利分析的中心。2.通常情况下企业要实现目标利润,在其他因素不变时,销售数量或销售价格应当提高,而固定成本或单位变动成本则应下降。【例题】某企业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产品的单价为 50 元,单位变动

31、成本为 25 元,固定成本为50000元。如果将目标利润定为58000元(原目标利润为40000,对应销售量为3600,对应销售额为 180000),则影响目标利润的四个基本要素要做如何调整。【提示】单个因素分析应假定其他因素不变。(1)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a(50-25)a-50000=58000 a=4320(2)实现目标利润的单位变动成本 b(50-b)3600-50000=58000 b=20(3)实现目标利润的固定成本 c(50-25)3600-c=58000 c=32000(4)实现目标利润的单价 d(d-25)3600-50000=58000 d=55 五

32、、利润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性分析,就是研究本量利分析的假设前提中的诸因素发生微小变化时,对利润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新)第八章成本管理资料试题及答案讲解 1 3 (一)各因素对利润的影响程度 敏感系数反映各因素对利润敏感程度的指标为利润的敏感系数,其计算公式为:敏感系数=利润变动百分比因素变动百分比 【例题】某企业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计划年度内有关数据预测如下:销售量 100000件,单价 30 元,单位变动成本 20 元,固定成本为 200000 元。假设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分别增长了 10%,要求计算各因素的敏感系数。预计的目标利润=(30-20)100000-200000

33、=800000(元)(1)销售量的敏感程度 销售量=100000(1+10%)=110000(件)利润=(30-20)110000-200000=900000(元)利润变动百分比=(900000-800000)/800000=12.5%销售量的敏感系数=12.5%/10%=1.25 可见,销售变动 10%,利润就会变动 12.5%,当销售量增长时,利润会以更大的幅度增长,这是由于企业固定成本的存在导致的。对销售量进行敏感分析,实质上就是分析经营杠杆现象,利润对销售量的敏感系数其实就是经营杠杆系数。(2)销售单价的敏感程度 单价=30(1+10%)=33(元)利润=(33-20)100000-2

34、00000=1100000(元)利润变化的百分比=(1100000-800000)/800000=37.5%单价的敏感系数=37.5%/10%=3.75 可见,单价对利润的影响很大,从百分率来看,利润以 3.75 倍的速率随单价变化。涨价是提高盈利的有效手段,反之,价格下跌也将对企业构成很大威胁。经营者根据敏感系数分析可知,每降价 1%,企业将失去 3.75%的利润,必须格外予以关注。(3)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程度 单位变动成本=20(1+10%)=22(元)利润=(30-22)100000-200000=600000(元)利润变化百分比=(600000-800000)/800000=-25%单

35、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25%/10%=-2.5 由此可见,单位变动成本对利润的影响比单价小,单位变动成本每上升 1%,利润将减少 2.5%。但是,敏感系数绝对值大于 1,说明单位变动成本的变化会造成利润更大的变化,仍属于敏感因素。(4)固定成本的敏感程度 固定成本=200000(1+10%)=220000(元)利润=(30-20)100000-220000=780000(元)利润变化的百分比=(780000-800000)/800000=-2.5%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2.5%/10%=-0.25 这说明固定成本每上升 1%,利润将减少 0.25%。由上例可以看出,将四个因素按敏感系数的绝对

36、值排列,其顺序依次是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也就是说,影响利润最大的因素是单价,然后是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和固定成本。上述各因素敏感系数的排序是在例题所设定的条件下得到的,如果条件发生变化,各因素敏感系数的排序也可发生变化。(新)第八章成本管理资料试题及答案讲解 1 4 (二)目标利润变化时允许各因素的升降幅度 当目标利润有所变化时,只有通过调整各因素现有水平才能达到目标利润变动的要求。因此,对各因素允许升降幅度的分析,实质上是各因素对利润影响程度分析的反向推算,在计算上表现为敏感系数的倒数。因素变动率 利润变动率 【例题单选题】某企业本月固定成本 10000 元,生产一种产品,

37、单价 100 元,单位变动成本 80 元,本月销售量为 1000 件。如果打算使下月比本月的利润提高 20%,假设其他的资料不变,则销售量应提高()。A.12%B.10%C.8%D.15%【答案】B【解析】本月的利润1000(10080)1000010000(元),提高后的销售量1000010000(120%)/(10080)1100(件),即销售量提高 10%。六、量本利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1.生产工艺设备的选择【例题】某公司在原有生产线使用年限到期之后,面临着更换生产线的选择。可以选择购买与原来一样的生产线,也可以购买一条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线。原有生产线的价格为150000 元,而新

38、的生产线的价格为 300000 元,两种生产线的使用年限均为 5 年,无残值。两种生产线生产出来的产品型号、质量相同,市场售价 50 元/件。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项目 原来生产线 新生产线 直接材料 15 15 直接人工 12 10 变动制造费用 10 10 固定制造费用(假设只包括折旧)30000 60000 年销售费用 固定部分 10000 变动部分 5 年管理费用(假设全部为固定费用)10000 项目 原来生产线 新生产线 单位产品售价 50 50 单位变动成本 15+12+10+5=42 15+10+10+5=40 单位边际贡献 8 10 年固定成本 30000+10000+10000

39、=50000 60000+10000+10000=80000 保本销售量 500008=6250 8000010=8000 假设年产销量为 X,则两种生产方式下的年利润分别为:原来生产线利润=8X-50000(新)第八章成本管理资料试题及答案讲解 1 5 新生产线利润=10X-80000 有 8X-5000=10X-80000,得到 X=15000。当年产销量=15000 时,新旧生产线利润相等;当年产销量15000 时,旧生产线利润大于新生产线利润;当年产销量15000 时,新生产线利润大于旧生产线利润。2.新产品投产的选择【例题】某公司在原有生产线使用年限到期之后,面临着更换生产线的选择。

40、可以选择购买与原来一样的生产线,也可以购买一条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线。原有生产线的价格为150000 元,而新的生产线的价格为 300000 元,两种生产线的使用年限均为 5 年,无残值。两种生产线生产出来的产品型号、质量相同,市场售价 50 元/件。假设该公司通过对产销量的估计决定采用新的生产线。并对原有产品进行了研发,开发出新产品 A和新产品 B。原有产品的产销量为 20000 件。企业面临投产决策,有以下三种方案可供选择:方案一:投产新产品 A,A产品将达到 9000 件的产销量,并使原有产品的产销量减少 20%;方案二:投产新产品 B,B产品将达到 4000 件的产销量,并使原有产品的

41、产销量减少 15%;方案三:A、B两种新产品一起投产,由于相互之间的影响,产销量将分别为 10000 件和2000 件,并使原有产品的产销量减少 50%。另外,投产新产品 B还需要增加额外的辅助生产设备,这将导致每年的固定成本增加10000 元。其他相关资料如下表所示。项目 原有产品 新产品 A 新产品 B 年销售量 20000 9000 4000 售价 50 60 75 单位变动成本 40 45 50 单位边际贡献 10 15 25 年固定成本 80000-10000 项目 投产新产品 A 投产新产品 B 投产新产品 A和 B 年销售量 9000 4000 10000 2000 单位产品边际

42、贡献 15 25 15 25 边际贡献总额 135000 100000 150000 50000 原有产品减值损失 200001020%200001015%200001050%增加的固定成本 0 10000 10000 投产新产品 增加的税前利润 95000 60000 90000 以上可知,只投产新产品 A带来的利润较多,因此,该公司应选择投产 A产品。第三节 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新)第八章成本管理资料试题及答案讲解 1 6 相关概念 标准成本的制定 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一、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的相关概念(一)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的经营管理条件下,企业经过努力应

43、达到的产品成本。理想标准成本 正常标准成本 含义 在生产过程无浪费、机器无故障、人员无闲置、产品无废品的假设条件下制定的成本标准。理论标准,现有条件下的最优成本。正常情况下,企业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标准,这一标准考虑了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失、故障和偏差等。特点 要求异常严格,很难达到 具有客观性、现实性和激励性,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常来说,正常标准成本大于理想标准成本 (二)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 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又称标准成本管理,是以标准成本为基础,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揭示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和责任,进而采取措施,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管理方法。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标准成本包括

44、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两部分;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用量差异的主要责任部门是生产部门;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一般由采购部门负责,直接人工的价格差异一般由人事部门负责,制造费用的价格差异一般由生产部门负责。【例题】某企业 A产品耗用甲、乙、丙耗用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计算如下表所示(新)第八章成本管理资料试题及答案讲解 1 7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项目 标准 甲材料 乙材料 丙材料 价格标准 45 元/千克 15 元/千克 30 元/千克 用量标准 3 千克/件 6 千克/件 9 千克/件 标准成本=135 元/件

45、90 元/件 270 元/件 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495 元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项目 标准 月标准总工时 15600 小时 月标准总工资 168480 元 标准工资率=10.8 元/小时 单位产品工时用量标准 1.5 小时/件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6.2 元/件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项目 标准 工时 月标准总工时 15600 小时 单位产品工时标准 1.5 小时/件 变动制造费用 标准变动制造费用总额 56160 元 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3.6 元/小时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5.4 元/件 固定制造费用 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总额 187200 元 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12 元/小时

46、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18 元/件 单位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23.4 元 三、成本差异的计算及分析 (一)基本公式(新)第八章成本管理资料试题及答案讲解 1 8 成本差异是指一定时期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与相关的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实际成本大于标准成本的称为超支差异;实际成本小于标准成本的称为节约差异。总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实际用量实际价格-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实际用量实际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用量差异+价格差异 用量差异=

47、(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老王卖身 标价十两 (二)变动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用量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效率差异(用量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工资率差异(价格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 3.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效率差异(用量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耗费差异(价格差异)=(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 【例题】某企业 A产品标准

48、成本与实际成本如下,计算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变动制造费用差异。A产品甲材料的标准价格为 45 元/千克,用量标准为 3 千克/件。假定企业本月投产 A产品 8000 件,领用甲材料 32000 千克,其实际价格为 40 元/千克。材料用量差异=45(32000-80003)=360000(超支)材料价格差异=(40-45)32000=-160000(节约)直接材料成本差异=360000-160000=200000(超支)或直接材料成本差异=3200040-8000345=200000 A产品标准工资率为 10.8 元/小时,工时标准为 1.5 小时/件,工资标准为 16.2 元

49、/件。假定企业本月实际生产 A产品 8000 件,用工 10000 小时,实际应付直接人工工资 110000元。效率差异=10.8(10000-1.5 8000)=-21600(节约)工资率差异=(1100001000010.8)10000=2000(超支)直接人工成本差异=-21600+2000=-19600(节约)或直接人工成本差异=110000-800016.2=-19600 A产品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为 3.6 元/小时,工时标准为 1.5 小时/件。假定企业本月(新)第八章成本管理资料试题及答案讲解 1 9 实际生产 A产品 8000 件,用工 10000 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

50、用 40000 元。效率差异=(10000-80001.5)3.6=-7200(节约)耗费差异=(4000010000-3.6)10000=4000(超支)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7200+4000=-3200(节约)或变动制造费用差异=40000-80001.5 3.6=-3200 (二)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预算产量下标准总工时 实费-两标=耗费 两标-两实=产量 两实-实标=效率 两标-实标=能量=产量+效率 【例题】A产品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 12 元/小时,工时标准为 1.5 小时/件。假定企业 A产品预算产量为 10400 件,实际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