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教案.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教案.学案.doc(19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学生情况分析:我班学生思维较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但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还是不太重视,协作精神差,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
2、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3能用普通话正确、
3、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
4、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1、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
5、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
6、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人教版教科书有着自己的教科书话语表述系统,这是不同于教师教学的话语系统,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人教版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教版教科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
7、的导入学习活动,有的指导学习活动,有的提出学习目标,有的提示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努力把对学习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教科书通过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学生应该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第一单元单元
8、内容:本单元包括四篇课文、词语盘点和语文园地三大板块。主要内容由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和火烧云四篇课文组成。每一篇课文都像瑰丽壮美的图画,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是那样的美妙、神奇。观潮展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雅鲁藏布大峡谷描绘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景观;鸟的天堂描写了“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火烧云描绘了火烧云那绚丽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词语盘点”安排的是要求学生掌握的词语和学生认识的词语。“语文园地”安排的是“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等知识。学情分析: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具备一定的自学生字词的能力,生字词的教学应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检查
9、自学情况。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也学过大量的写景文章,知道一些写景的常用方法,如移步换景法、定点观察。运用已有的知识,再通过本单元几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写景文章的学习方法,了解祖国的壮丽河山,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单元目标:知识与技能:1、 本单元要求会写的生字有27个,会认的字有27个,要求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积累、认识生字,在掌握生字的基础上,积累相关的词语。2、 学习本组课文,要求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自然景物的方法。3、 “口语交际.习作”要先让学生讲清要介绍的自然景观的奇特之处,然后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围绕自己浏览过或了解到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要注意按一定
10、的顺序写,写出自然景观的奇特之处。过程与方法:1、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文中的情感。2、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3、 运用理解重点词句、读懂课文的方法,了解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单元策略:本单元教学可以按搜集相片、课文图片、初步感知课文具体解读读练综合运用的思路来组织教学。单元课时安排:11课时1观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生字新词,会认7个生字,重点理解“天下奇观、横卧、水天相接”等词语的意思。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过程与方法:感受钱塘江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之后的景象,学习作者有顺
11、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教学重难点】重点:在图片的帮助下,通过反复朗读重点词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难点:在学生的合作探计及老师点拨下,由浅入深,理解作者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掌握观察事物的规律。【教学策略】师:点拨教学与朗读教学生:朗读、讨论、朗读【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生字新词,会认7个生字,重点理解“天下奇观、横卧、水天相接”等词语的意思。过程与方法:感受钱
12、塘江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之后的景象,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教学重难点】在图片的帮助下,通过反复朗读重点词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教学过程】(一)吟诵古诗,导入新课:1.同学们,古代诗人王在晋曾经在望江台中写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也曾经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去钱塘江观潮。(设计意图:古诗的引入,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人赞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知道钱塘江大
13、潮这一天下奇观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颂,同时,为学生营造出了一种浓郁的学习语文的氛围,让孩子们能够在一点一滴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2.课件出示:引导学生体会“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观”字各是什么意思?(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是不一样的,从而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夯实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二)自主读文,探究识字:1自由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新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争取做到把字音读准确。3全班齐读生字和新词。4全班共同交流生字中比较复杂的字形和容易读错的字音。教师重点强调“卧”字的第六笔是“竖折”。5朗
14、读全文,力争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设计意图:要充分发挥学生识字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识字,重视对学生自主识字的引导和交流,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三)指名读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全班纠正读错的字音。(四)默读课文,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请你用铅笔做个标记。(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创造质疑问难的机会,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能够在读中生疑,并最终达到在读中释疑。)(五)变换身份,释疑解惑1同学们,你们在课前都搜集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现在就请大家来做一名“小小地理勘探家”,结合你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和老师下发的资料(见附文),看看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你能解决哪一个
15、,想想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被称作天下奇观?2学生结合资料,认真研读,充分交流。(设计意图:变换身份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一种乐趣和新奇,同时也有效地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学习是主动的,充满了探究,利用资料来解决课文当中的问题,也会让学生感觉到适当地搜集一些课外资料对于了解课文的内容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他们主动搜集资料的兴趣。)3同学们,你们真是一个个成功的地理勘探家,看来,学习课文的时候,适当地搜集一些课外资料对于了解课文的内容很有帮助啊!(六)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3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
16、自然段。过程与方法:感受钱塘江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之后的景象,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教学重难点】重点:在图片的帮助下,通过反复朗读重点词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难点:在学生的合作探计及老师点拨下,由浅入深,理解作者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掌握观察事物的规律。【教学过程】(一)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播放课件中潮来时的声音教师:听!这是什么声音?你听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设计意图:课件中播放潮来时的声音,将学生带
17、入到情景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调动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2深入学习课文3、4段,体会钱塘江大潮(1)教师:潮来时的壮观景象,课文中也有描写,现在请你认真默读课文3、4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以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注。(学生边默读,边画批)(2)小组内交流,边读边想象,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3)全班交流,深入体会。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以下的内容: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在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
18、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重点体会:人声鼎沸教师:怎么沸腾的,能表演一下吗?学生表演:跳着叫着,挥手喊着:潮来了,潮来了教师:刚才的场面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人声鼎沸,人们说话的声音就好象开了锅的水一样。(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进入情境,入情入境地去读书,这样,课文中的一些词语的意思就自然地理解了。)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重点体会:横贯江面、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同学们,这时你们的心情怎么样?激动,读出这种感受,读到这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面对这么壮观的潮水,
19、你还有什么样的心情?吃惊、惊喜体会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引入范仲淹的诗句: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潮来临时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的心情,受到感染和熏陶,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了文本当中,实现了与文本的深层次的对话。)比较句子A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B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C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小组讨论:体会潮来时声音之大,形态之壮观。)(设计意图:通过句子的对比,让学生充分地品味课文中的精彩语言,感受课文中的精彩描写,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体验,并且在不断地朗读比较中,把课
20、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把语言文字的训练真正地落到实处。)(4)引入文字资料:钱塘江大潮来临时,另外一位作家这样写到(课件出示文字资料):潮头已经带着雷鸣般的声响铺天盖地的来到眼前,后浪推着前浪,前浪引着后浪,浪拍着云,云吞着浪,云和浪绞成一团,水和天相撞在半空,好象千万头雪狮踏江怒吼,乱蹦乱跳,撕咬格斗你撞我,我撞你,一起化为水烟细沫,付之流水,波涛连天,好象要和九天银河相汇,大浪淘沙,好象要淘尽人间的污染,潮水腾跃,好象要居高临下,俯瞰风云变幻的世界。(自己读,并说说体会到了什么?)(设计意图: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时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不要就教材而讲教材,应该把视野投向更加广
21、阔的语文天地,适时地给学生补充一些语文学习的内容,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长此以往,学生将受益终生。)(5)播放录像。(快看,钱塘江大潮来了!)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假如你是一个游人,你会怎样赞叹?教师: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成千上万的游人来到钱塘江观潮,这观潮的人山人海当中有老人,有小孩,有中国人,有外国人,有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有国家的元首,有胆大的人,有胆小的人,有走遍世界的旅游者,也有很少到外面的乡下老奶奶,他们看到了这伟大的钱江潮,会发出怎样的赞叹?(教师随机采访学生)(设计意图:录像的播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这种视觉的冲击会让
22、学生的心灵感到震撼,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师及时地抓住学生情感体验的高峰,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人观看钱塘江大潮之后的不同感受,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地理解进一步深化。)(6)教师:是啊,不论是谁,当看到了钱江潮的壮观景象后,无不发出赞叹。请你把自己的感受送入课文之中再来读一读。(7)同学们,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潮来时的情景的呢?(远近)3潮过后,还能称作是奇观吗?(学习第五段:重点体会“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语)4那么潮来之前又是什么景象呢?是否也能算作是天下奇观呢?(学习第二段,体会:平静、人山人海)(设计意图:第二段和第五段略处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选准重点,防止面面俱到。)小结:钱
23、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正像诗人苏轼所说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二)内化语言,拓展延伸教师:同学们,这么壮观的景象,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现在,就让我们再来完整地感受一下钱塘江大潮吧!请大家看完之后做一次小导游,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介绍给更多的人。(放录像)1.教师:你觉得作为导游应该怎样介绍呢?2.出示小组活动建议:(1)可以选择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中的任意一部分进行介绍。(2)介绍时可以用课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加J=-自己的一些感受或运用资料中的知识,可以一个人介绍,也可以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介绍。(3)介绍的语言要符合导游的身份。3.小组活动,教师巡视。4.小组
24、汇报,教师相机点拨,并组织语言,适时评价学生。小结:听了你们的刚才介绍,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前往观潮。希望同学们下课以后,继续关注钱塘江大潮,同时也可以关注更多的天下奇观。(设计意图:学生再一次变换身份,作为导游来介绍钱塘江大潮,实际上是让学生学以致用,进一步将课文中学到的语言内化,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对学生是一个挑战,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孩子们在愉悦、欢快之中得到了能力上的提高。) 板书设计:观潮 潮来前:风平浪静 人山人海 观潮 潮来时:齐头并进 山崩地裂(远近)潮来后: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三)教学反思:2雅鲁藏布大峡谷【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
25、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合作学习,进行交流反馈。这既体现了教师“导”的作用,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认读本课7个生字。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3 学习收集资料。(课前查找有关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读课文,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6、,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挂图和录像创设情境,间接税发性的语言如:“你最喜欢“,使学生的感情自然流露,从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学习课文,了解大峡谷壮丽、奇异的景观,通过感情朗读,突破难点。【教学策略】师:读议法生:自读,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读本课7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读课文,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重点:
2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挂图和录像创设情境,间接税发性的语言如:“你最喜欢“,使学生的感情自然流露,从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学习课文,了解大峡谷壮丽、奇异的景观,通过感情朗读,突破难点。【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还有令人向往的西藏,提起西藏你想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1(教师放歌曲喜马拉雅山)同学们,在课前先请大家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2学生汇报(会出现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等)3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
28、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作者的,一同去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板书:雅鲁藏布大峡谷)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2检查生字词。3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奇)4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再次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纲:读一读,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奇”在什么地方?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做标注。5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三、交流汇报1交流自读疑难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2、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四、自主学习,精读感悟1师:雅鲁藏布大峡谷真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观,
29、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观?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生自由发言。2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教师出示自学提纲:1)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2)读一读,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3)读一读,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学生按自学提纲分组自学,教师指导。3学生分组汇报,教师点拨指导。(同时理解重点词句。)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相应地点拨:第二自然段帮助学生理解大拐弯的“神奇”,关于这个大拐弯还有一个传说呢,默读,谁能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将这个传说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第三自然段用三个字可以概括大峡谷的特点:长、深、窄。它全长496、
30、3千米,最深处达5328米,宽度仅21米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比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长46、3千米”(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指导朗读,强调气势。第四自然段抓住“自然博物馆”学习。第五自然段结合课后第二题学习。这一段作者用了几个“最”?可不可以换成“非常”?为什么?五、拓展实践教师放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录象片,要求学生自由配加导游词,适当加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六、 作业布置:1、掌握生字词2、熟读课文3、将雅鲁藏布大峡谷介绍给父母亲人听。七、 板书设计2雅鲁藏布大峡谷奇:最长
31、:504千米最深:平均深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水:千姿百态(从固态温泉,从涓涓江水)山:神来之笔(从遍布热带雪山)同一坡面有九个自然带 景色奇异生物多样性 壮丽 有各种动植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收集资料。(课前查找有关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谈话上节课我们欣赏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知道它无愧于“世界第一壮丽景观”这个美称。二、尝试运用1尝试练笔。师:你能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其中的一个景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吗?生练笔,
32、师巡视学情。2班级交流。师再次播“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片,并让学生装扮成导游,向游人介绍最熟悉的某方面的内容。三、学写提纲四、教师总结(略)教学反思:3鸟的天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2 领悟作者抓信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过程与方法:抓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从理解课文内宾,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1通过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
33、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2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没有加呢?3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难点:1大榕树为什么长得那么奇特,学生了解不多,可能会有疑问,要讲清楚。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策略】师:朗读教学法生:读文、读句相结合【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过程与方法:抓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从理解课文内宾,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从不同角
34、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通过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过程】一、谈话1什么是天堂?(指名回答)2板书“鸟的天堂”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二、按照要求读书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想想自己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在旁边写上批注。3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三、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课文,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2谈自己读的感受。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互相
35、交流。四、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巴金 本文是1933年作者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鸟的天堂”后写下来的。“鸟的天堂”实际是写什么呢?“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500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五、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作者是怎么去“鸟的天堂”的?去了几次?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第几次才真正见到“鸟的天堂”?2那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笔画下来。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感情。六、学习生字1指名读词读字。2指导书写难写的字。3抄写生字词语。 板书:18鸟的天堂 第一次 大榕树 第二次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领悟作者抓信景物特点进行静态、
36、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过程与方法:抓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从理解课文内宾,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1通过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2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没有加呢?3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难点:1大榕树为什么长得那么奇特,学生了解不多,可能会有疑问,要讲清楚。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
37、欢的部分。【教学过程】一、引入:同学们,你们紧张不紧张?看到这么多老师坐在这里肯定紧张。老师今天让大家一个个都变成快乐的鸟,一起来学习鸟的天堂(出示课件:群鸟图)这节课,现在,你们就是这一只只小鸟,那你们还紧张吗?这节课我们就从鸟的角度来感受”鸟的天堂”。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第二次看到了什么?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真正的“鸟的天堂”)二、首先我们进入到真正的鸟的天堂,也就是你们的天堂去看一下:1出示课件(12-13自然段的内容) 2自由读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写出了“鸟的天堂”什么特点?(活泼可爱、鸟多)你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的?(自由发
38、言)3当学生读到“应接不暇”一词时,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出示课件“群鸟纷飞”图帮助理解。 4这一段主要应读出它的什么特点来呢?(热闹)对,这就是它的动态美,这一段主要写出了鸟的天堂的动态,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它的动态美。(引导读“有的有的有的”和“一只画眉鸟那歌声真好听”读出鸟的可爱;引导读“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和“眼睛应接不暇”读出鸟的多。)5 学生读完后问:这一只小鸟在兴奋地叫着,它可能在说什么呢?(可能在说,我在这里真快活。)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鸟,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呢?让我们将自己的视角往小鸟生活的环境大榕树身上聚集。三、出示课件,学习第一部分:(课文7-8自然段的内容)1自由
39、读这部分,找出小鸟会喜欢这个地方的理由。(在7-8自然段有关句子旁边写上批注)。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2小组讨论交流,小鸟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3班级交流。(树大、美) A、当学生讲到树大、美的特点时,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B、当学生讲到“不可计数”和“卧”字时,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C、你还有哪些不能理解的地方吗?说出来讨论讨论。D、假如你没有,那老师想提出一个问题,出示课件:“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呢?1学生讨论;(联系上下文理解。原因可能是:树叶多,小鸟扑翅膀时动;“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
40、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有风吹过。)2出示课件理解。E、这么美,这么大的树,我们怎么才能读出来呢?指名读7-8自然段。评价:读得怎么样?想不想听老师读。教师读,读得怎样?读第12-13自然段时我们要求读出鸟的天堂的动态美,这两个自然段应该怎样读呢?(读出它的静态美)齐读。四、同学们读得很好,假如你是一只小鸟,看到这么美的一棵大榕树,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想不想把这种感受告诉给你的同伴呢?现在,老师想让你以小鸟的身份,给大榕树写一句或几句广告词,让你的同伴知道这里很美。学生写广告词。(互相交流)五、同学们写的广告词真美,让老师有一种成功的幸福感。但是,你们看,老师这节课黑板上忘记写什么
41、了?如果你们不想让老师有一种缺陷的话,出示桂林山水一课的板书,根据这个请大家为老师设计板书。学生设计,组织交流。六、这么美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么美呢?学生自由发言。联系环保意识谈。七、小结课文。板书设计: 3鸟的天堂一株大榕树第一次经过 枝干不计其数(“鸟的天堂”没有一只鸟)(静态)枝上生根,垂到地上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第二次经过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动态)有的有的有的课后反思:4火烧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信事物的特点和变化进行观察和注意积累材料的方法。过程与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采用
4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读自悟,感受火烧云的美妙奇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朗读、讨论,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难点:通过学生自学、合作探究和教师的点拨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教学策略设计】师:设疑、引导生:朗读、讨论、解疑【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或火烧云挂图【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
43、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讨论,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或火烧云挂图【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简介作者、出示课题。自然界里有许多奇丽的景象,引动了无数的作家、诗人去描绘它们,赞美它们。今天我们学习的火烧云是已故的优秀女作家萧红的作品。谁来简单介绍一下萧红。(萧红是三十年代的青年女作家,曾受到过鲁迅先生的关怀和帮助。)二、读课题,自学课文。1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2按“上来了、变化极多、下去了”给课文分段。板书:上来了(1-2)变化极多(3-6)下去了(7)三、指名按段读文,并请同学思考问题。1人们为什么将一种云称为“火烧云”?课文中的哪句话点明
44、了题意?(第一段第2节)出示: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2自由反复朗读这句话,从词入手,请你谈谈你读懂了什么?(同桌讨论)从这句话看出火烧云有什么特点?(红)“烧”的意思和作用?(“烧”字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速度(动态)、范围以及“火烧云”名字的由来。)除了“烧”字写出了火烧云的特点,这句话中还有哪些词也表现了火烧云的红?(红彤彤、一直、烧、好像着了火)3边朗读边体会这些词的作用。四、导学第一段。1个别朗读第一节、思考:红红的火烧云的形成需要怎样的条件?你从哪里看出来?(傍晚晚饭过后;夏季乘凉)2引读: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大白狗变成,红公鸡
45、变成,黑母鸡变成,小白猪变成了,老爷爷的胡子变成。(1)它们的颜色为什么都变了?(2)出示:“紫檀色”注意“檀”的右下字形。(3)为什么黑母鸡变成了“紫檀色”?(黑+红=紫,紫檀木就是那样的颜色,看彩图左上角。)(4)出示课后题3: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排比句的作用:霞光照得动物的颜色都变了。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像这样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紧密关联的短语或句子连成一串的修辞手法,叫“排比”。指名一人读第一句,一人读二、三、四句,比较、体会。(突出了地面上的景物在霞光映照下颜色变化的奇妙。)3人们对火烧云的出现是什么态度?(“笑盈盈”)4请你带着笑意朗读第一段。五、小结、读文。1今天我们读通了课文,给课文分了段,并且学习了第一段。2朗读全文。六、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家默词语。第二课时【教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