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少有大志》2014年江苏南通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含答案与翻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范仲淹少有大志》2014年江苏南通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含答案与翻译).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4年江苏南通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仲淹少有大志,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无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创之。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扣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守杭之日,子弟知其有退志,乘间请治第洛阳,树园圃,为逸老地。仲淹曰:“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吾今年逾六十,生且无几,乃谋治第树园圃,顾何待而居乎!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艰退,不患退而无居也”及卒,谥文正。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仲淹为政主忠厚,所至有恩。其卒也,羌酋数百
2、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选自续资治鉴卷五十二,有删节)【注】矫厉:振奋。重肉:两种以上的肉。义庄:一种慈善救国机构,由范仲淹开创。治第:建府宅。逸老:安享晚年。形骸:形体、身体。8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一 时 士 大 夫 矫 厉 尚 风 节9.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每感激论天下事: (2)吾今年逾六十: (3)乃谋治第树园圃: (4)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艰退: 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译文: 11.文章结尾写范仲淹死后君、民的反应,用意何在?(4分)答: 1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
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请说说范仲淹的“仁人之心”在上文中的具体表现。(4分)答: 【参考答案】8 一 时 /士 大 夫 /矫 厉 尚 风 节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语句的停顿。完成时,在理解语句含义的基础上,把主谓宾分开,同时注意划分两处。9.(1)有所感而情绪激动 (2)超过(3)种植 (4)担心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字词含义的理解。完成时可联系已学知识。比如(1)“感激”可联系出师表中的“由是感激”;(2)“逾”可联系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不敢稍逾约”;(4)“患 ”可联系送东阳马生序 中的“无冻馁之患矣”。10.人如果有道义的快乐,身体都可以不要,何况是住的房子呢?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
4、言文语句含义的理解和把握。完成时,应抓住句中关键词“苟”“况”“乎”。11.运用侧面描写,描写范仲淹死后君、民的反应,突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古仁人之心。 【解析】此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把握,此文描写范仲淹死后君、民的反应,意在表现范仲淹。12.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自己的志向;把衣食施舍给别人,设立义庄赡养族人;不愿意为颐养天年而修建住宅。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完成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具体”两字,在文中找出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事迹。【参考译文】范仲淹年少时(就)有非凡的志向,对于(个人的)富有、贫贱、赞美或
5、诋毁、快乐或忧愁,一点都不动心,而是慷慨激昂有志于天下,经常自己诵读:“士人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每当慷慨激昂讨论天下事的时候,不在意自己的身份,一时之间士大夫风气大大振奋,纷纷崇尚风格品节,这是范仲淹首先倡导的啊。(范仲淹)性情极其孝顺。因为母亲在世时家中贫穷,以后虽然显贵,没有宾客就不吃两种以上的肉食。妻子儿女的衣食仅仅能够自足。喜欢施舍给予别人,在里巷中设义庄,来赡养族人。他做杭州知府的时候,家中的晚辈就知道他有退隐的理想,趁着空闲的时候请求在洛阳建住宅,栽种树木花圃,作为他安享晚年的地方。范仲淹说“人如果有道义 的快乐,身体都可以不要,何况是住的房子啊?我现在超过六十风度,生命将没有几年了,竟然考虑建住宅种植园中的树木,但肯定住不上了。我所担心的是在高位上很难退下来,而不是退下来没有住的地方”等到他死后,谥号文正。安葬以后,皇帝亲手在他的墓碑上写着“褒贤之碑”。范仲淹为政主张忠厚,所到之处皆有恩义。他死后,羌族首领几百人,为他恸哭如推动父亲,斋戒三天才离去。(2014江苏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