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区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全区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要点.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全区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要点2022年,全区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 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把握全区农业农村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农 村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聚焦 高质量发展主题,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以“四推进、四加强” 为重点,对标对表,完善农村经营管理,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 代化提供强劲动能。1、积极推进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坚持问题导向,顺应发 展趋势,聚焦示范创建、电子记账运用、扶持政策创新、录入 率稳定、荣誉争取等“五个关键”。一是聚焦示范创建。争创 省级示范1家、区级示范5家、县级示范22家。二是聚焦电子 记账模式推广运用。用好随手记APP,强化
2、财务收支管理。全 区正常运用电子记账模式记账的家庭农场数量稳定在150家以 o三是聚焦创新政策扶持。梳理已有的扶持政策,同时根据 家庭农场主生产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响应他们 的政策期盼,制定一条普惠性、含金量高的扶持政策意见。四 是聚焦录入率稳定。继续壮大家庭农场群体规模,注意把有长 期稳定务农意愿的普通农户发展成家庭农场,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录入率均稳定在100%。五是聚焦荣誉争取。选树典型, 力争3家以上入选全国和全省典型案例。2、深入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提质发展。以组织好服务好农 民为目标,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提升,坚持“五个下功夫”, 促进合作社内强素质、外强能力。一是在工
3、作指导上下功夫。 强化部门沟通合作和信息共享,统筹指导、推进合作社建设和 发展。二是在示范引领上下功夫。健全示范社名录,推进国家、 省、市、区级示范社四级联创。全区区级以上示范社率达20% 以上,省级以上示范社率达27%以上。三是在规范管理上下功 夫。引导合作社完善章程制度,健全组织机构,加强财务管理, 合理分配收益。积极推进档案规范化建设,力争每个乡镇培育 一家可学习借鉴的档案规范建设典型。推进财会电算化,鼓励 推广使用合作社财务管理软件,实现区级以上示范社全覆盖。 四是在强化服务上下功夫。大力增强农民合作社服务带动能力, 支持农民合作社延伸产业链条,拓展服务领域,为农户提供低 成本、便利化
4、、专业化的生产经营服务。支持农民合作社依法 自愿组建联合社,扩大合作规模,提升合作层次。积极参加省 第十五届农民合作社产品展销(云展)会。五是在优化政策上 下功夫。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支持农民合作社建设冷链、仓储、 加工等设施装备,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增强生产经营能力。加强基层农民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培训力 度,强化人才支撑。3、加快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着力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思 路单一、手段不足的难题,以“资源利用、债务化解、资金奖 补、村企联建、典型培育”为主要抓手,营造全区村级集体经 济不断壮大的良好态势。一是抓资源利用。统筹考虑各地区位 条件,加大优质资源的整合力度,让沉睡
5、的资源变成农民致富 和乡村发展的源头活水,发展融合、绿色、服务、“飞地”等 经济,着力打造一批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示范带动作 用明显的典型乡村,引领全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5%以上、经济强村达26%以上。二 是抓债务化解。按照“控制新债、摸清旧债、分类处理、逐步 化解”的总体要求,积极稳妥地化解村级债务。以开发区、镇 (街道)为单位,2022年村级总债务下降15%,非经营性债务 稳定清零,无债村占比100%。严格执行新增债务集体决策、申 报审批和责任追究等制度,严禁举债兴办公益事业、严控新增 债务。三是抓村企联建。加强“百企联百村共走振兴路”联席 会议各
6、成员单位间协同合作,持续推进联建工作。按照“一年 打基础、两年有发展、三年见成效”的要求,将工作重心转移 至见成效上,重点关注各村经营性收入增长情况,确保各村切 实通过联建获得收益,村均收益达10万元以上。四是抓典型培 育。开展村企联建典型村“回头看”,重点关注典型村奖补资 金到位及使用情况,完成奖补资金绩效评估。开展村企联建典 型村再培育,面向全区打造接地气、有特色、前景好的联建项 目。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激励各地紧靠典 型、争做典型,吸引有能力、善经营的人才返乡创业,推动村 企、村村、村社联合发展。4、加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巩固产权制度改革成果 的同时,积极探索农村集
7、体经济组织成员权能拓展,逐步构建 科学明晰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一是消化吸收先进地区经验。 赴苏南等地区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对标先进找差距,将 考察学习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举措。二是深化“政经分开” 及“股份继承”试点。协同民政、财政等相关部门,继续开展 “政经分开” “股份继承”试点工作,总结经验、发现问题,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三是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 重点加强镇级产权交易实体市场规范化建设,进一步丰富农村 产权交易品种,督促组级产权、小微工程进场交易,确保“应 进必进”。四是推进线上交易。全力推进线上交易,实现农村 产权线上申请、审核、竞价、签约、贷款等全流程“不见面” 交
8、易服务,尽快完成全区线上交易村级全覆盖。不断加强从业 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努力提升线上交易业务水平。5、加强农村集体财务与“三资”管理。健全监管机制,用 “五个监管”确保村级资金使用全程留痕可追溯,推动村集体 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监管“三资”系统使用。 推广使用农村集体资金收付系统,实现监管平台与收付系统对 接,确俣村级资金全部入账,及时跟踪问效、跟进审计,督促 各地及时处置各类预警。二是监管“村务卡”使用。规范村集 体资金非现金结算,继续推行“村务卡”制度,严禁村务卡用 于个人消费支出或套取现金,实时将资金流向推送给村“两委” 等相关责任人,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滋生。三是监管集体合同
9、。 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合同管理,全部及时录入“三资”管理 系统,按时收缴合同资金,规范资金管理,杜绝账外账、小金 库等现象。四是监管财务公开。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按 时进行民主理财,利用橱窗式公开栏、“三资”管理信息系统 公开平台、“e阳光”手机APP进行财务公开,及时接受群众 监督。加强线上和线下督查,强化数据比对,堵塞财务管理、 农村产权交易漏洞。五是监管基层财务人员。定期开展业务培 训班,学习民法典会计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 度等法律法规、“三资”管理平台操作流程、会计账务处理 等业务知识,全面提升财会人员的法律意识与职业素养。完善 村主办会计异村交流模式,保障村主办会计权益。6
10、、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 制度,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充分保障农民 土地承包权益,重点做到“五个到位”:一是土地流转引导到 位。稳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落实集体所有权, 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市场集 中流转土地,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平等保护的格局,促 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让农民成为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积 极参与者和真正受益者。二是纠纷仲裁覆盖到位。建立健全乡 村调解、区级仲裁、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 裁体系,确保调解仲裁工作范围覆盖所有涉农镇(街道)、村。 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工作,规范仲裁
11、程序,健全案 件受理、立案、庭审、调解、裁决和送达等环节的操作流程, 依法开展调解、仲裁工作,提高调解仲裁案件的数量和质量, 提升调解仲裁工作在农民群众中的威信和社会影响力。三是信 访调处到位。关注信访情况,分析信访成因,逐案进行风险评 估,及时指导调处,将矛盾化解在乡村基层。按照信访条例 规定,开展信访调处,切实维护交易双方、集体经济组织及其 成员的合法权益。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 依法、及时、就地解决信访问题。四是政策宣传到位。组织开 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土 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 法等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的法律法规、政策
12、,营造良好社会氛 围。组织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的培训或学 习交流活动,全面提升乡村调解员化解矛盾的能力、仲裁员调 处纠纷的能力和仲裁委员会指导服务的能力,切实提高农村土 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五是督促检查到位。 针对土地承包管理,开展专项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切实进行 整改,有效化解风险隐患。围绕重大活动、重点时段,集中开 展风险隐患大排查,分层分类落实化解措施,强化应急处置, 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7、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改革。重点“四个注重”:一是注 重摸清底数。组织开展农村宅基地和农房现有情况调查摸底工 作,自下而上,对农村村民建房情况进行全面普查,及早摸清
13、农村宅基地规模、布局和利用情况同时,结合自规部门开展房 地一体确权登记工作,进一步调查、核实相关数据,全面核准 全区农村宅基地和农房底数。二是注重审批管理。指导涉农镇 (街道)建立一个窗口对外受理、多个部门内部联动运行的工 作机制,依法办理农村村民建房手续。三是注重压实责任。按 照农村宅基地管理“市县主导、乡镇主责、村级主体”的要求, 推动监管重心下移。统筹建立宅基地管理和规范村民建房管理 体系,建立健全“部门协同,区、镇、村三级联动”的工作机 制。压实镇级直接责任,推动镇级实施村民建房有关行政审批 和综合执法,按照权责一致原则,落实镇域范围内宅基地管理 责任,做到谁审批、谁监管、谁执法、谁担责。压实村组责任, 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将宅基地管理纳入村规民约,坚持民事民 议民管民办。四是注重盘活利用。鼓励镇村进行闲置宅基地和 闲置住房盘活利用试点,重点在宅基地有偿退出、拆旧建新、 村集体内部流转、闲置再利用等方面,因地制宜探索出一些可 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开,争创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