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水体卫生总结.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3150184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卫生学水体卫生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环境卫生学水体卫生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卫生学水体卫生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卫生学水体卫生总结.docx(3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四章水体卫生【把握】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卫生学特征;水质物理性状指标,化学性状指标.生物学性状评价指标;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及其对水体的污染特征;水体自净的过程.生物放大在水体污染物转归中的作用;水体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汞污染危害及水俣 病的发病机制-水资源的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一)水资源种类:降水、地表水、地下水1降水卫生学特征Q)水质较好,含矿物质少(2 )水量无保证,受季节地域影响较大(3)不同地区降水组成不同(4 )反应大气物质组成,易被污染(如大气质量好,则可作为饮用水,相反假如大气 受S02和NOX等污染,降水为酸雨)2地面水卫生学特征(根据水源特征可分为:封闭型:即死水

2、开放型:即活水)(1)水质较软,含矿物质较少生物的生存,藻类及其他生物残体在腐烂过程中,又把生物所需的磷、氮等养分物质释放 到水中,供新一代藻类采用,一旦发生,再截断外界含氮磷元素的废水,也不能阻挡其进 程。消失在湖泊时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湾时称为赤潮(三)地下水污染特点1、污染过程及其缓慢2、污染渠道多:除污染源直接排放外,地表水污染物下渗过程中,与其他物质作用形 成新的污染物3、自净力量差:DO含量低,微生物较少4、污染难以治理:一旦地下水受到明显污染,地下水水质仍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 这是由于被地层阻留的污染物还会不断释放到地下水中,且污染难以治理(四)海洋污染特点1 .海洋的污染源多而简

3、单。各种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注入海洋,污染物很难再转移出 去,不易分解的污染物便在海洋中积累起来,或者被海洋生物富集,形成海洋的持续性污 染2 .污染范围大二、水体污染物的自净1水体自净(self-purification ):水体污染后,污染物在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 作用下,使污染成分不断稀释、集中、分解破坏或沉入水底,浓度渐渐降低,水质最终又 恢复到污染前的状况。影响因素:受纳水体的地形、水文条件微生物种类与数量水温柔复氧力量污 染物性质和浓度2水体自净的机制物理净化作用:包括稀释、混合、集中、挥发、吸附沉淀等过程。(沉入底泥的污染 物可因降雨流量增大或其他缘由搅动河底泥而使已沉入底泥的

4、污染物再次悬浮于水中,造 成水体二次污染。)化学净化作用:a.纯化学作用b.有生命的物体及其酶系统引起的化学反应(如氨转 变为亚硝酸盐,再氧化成硝酸需细菌参加)c.光化学作用(光解反应和光氧化反应)生物净化作用:水体中的细菌、真菌、藻类、水草、原生动物、贝类、昆虫幼虫、 鱼类等生物,通过它们的代谢作用分解水中污染物,使其数量削减,直至消逝的过程。水 体自净的主要途径,作为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加以采用水体复氧过程: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消耗DO的同时,空气中的氧可通过水面不断溶 解补充到水中,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的氧也补充到水体的过程。水中DO含量即为耗 氧与复氧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可把DO作为水

5、体自净的一个指标。水体有机污染物自净过程中,DO变化可用氧垂曲线表示。若Cp点DO含量大于地表水卫生标准数值(4mg/L ),表明水中耗氧有机物的排 放未超过水体自净力量;若Cp点DO含量4mg/L ,表明耗氧有机物污染严峻,超过河流 的自净力量,此时水中厌氧菌对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甲烷等,水质严峻恶 化、变黑发臭。溶解氧最低点,此点之前,耗氧作用大于复氧作用,水中溶解氧渐渐降低,水质渐 渐恶化;Cp点以后,复氧作用大于耗氧作用,溶解氧渐渐恢复,水质渐渐好转三、水体污染的转归指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空间位移和形态转变1、污染物的迁移:污染物从某一地点转移到另一地点,从一种介质转移到另一

6、种介质 的过程随水流迁移在重力作用下沉降通过固体颗粒和胶体物质吸附和分散而转移或 沉淀水生生物汲取代谢及食物链传递生物蓄积(bioaccumulation ):生物体对某物质的摄入量大于排出量,使该物质在体 内的肯定量不断增加生物富集(bioenrichment):生物不断从环境中摄取浓度极低的金属元素或难分解的 化合物在体内聚集起来,使该物质在生物体内达到相当高甚至引起其他生物(或人)中毒 的浓度。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 ):因生物个体的富集作用,使得高位养分级生物体内的浓度比低位养分级生物体内的浓度增加的现象2污染物的转化:污染物在水体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光化学和

7、生物学作用,转变 了原有的形态或分子结构,以至转变了污染物固有化学性质、毒性及生态学效应。五、水体污染的危害一、生物性污染的危害1 .肠道传染病与寄生虫病2.水体富养分化与藻类毒素富养分化使藻类大量繁殖,影响水的感观性状。藻类产生的粘液粘附于水生动物的 腮上,导致窒息死亡消耗水中的DO ,使水生生物大量死亡藻类产生的生物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可致水生动物中毒或死亡影响水体处理和饮用水质量贝类(蛤、蛆、蚌等)能富集藻类毒素,人食用后可中毒甚至死亡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 , MC )由铜绿微囊藻产生,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藻类毒素之 -,MC为一肝毒素,被认为是继肝炎病毒、黄曲霉毒素之后,又一导

8、致肝癌的主要危急 因素。MC能破环肝细胞,为迄今发觉的同时最强肝癌促癌剂;与AFB1具有协同促癌作 用二、化学性污染的危害1、汞和甲基汞水俣病特点:从0岁到70岁的人都可发病,无年龄和性别差异;发病主要为打渔为生的渔家,并有肯定的家族聚集性;当地猫和水鸟也有类似病症的发生;病人集中在水俣湾沿岸的渔村;流行病学调查此病与食鱼有关,不是传染病采用从水俣湾所产鱼、贝类中提取的氯化甲基汞结晶进行的毒理学试验,获得了典 型的水俣病模型;鱼汞测定表明,鱼体内汞含量可比水中的汞高出上万倍2酚类化合物:芳香烧中苯环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所生成的化合物。酚类化合物的对人的危害多为事故性的急性中毒使水产生异臭异味,与

9、水中游离氯结合可产生氯苯酚臭(0.002mg/L )使鱼贝类水产品产生异臭异味;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存高浓度酚抑制水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影响水体自净内分泌干扰作用:干扰女性正常内分泌功能;动物试验显示五氯酚干扰甲状腺素的 功能及具有致畸胎作用3多氯联苯(PCBs ):氯置换联苯分子的氢原子而形成的化合物,具极好的稳定性, 主要随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进入水体,全球性的环境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米糠油大事中的男性生育的后代中,男孩占46%免疫毒性致癌性皮肤和内脏器官受损三、物理性污染的危害1.热污染(thermal pollution ):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热所造成的环境污 染危害:水温每提升1

10、0化学反应速率约增加1倍水中有毒物质、对水生动物的毒性也随之增加(富化物、锌离子) 水温提升致水中DO含量降低;厌氧菌大量繁殖 水温提升影响某些鱼产卵和孵化,致原有鱼类的种群转变 某些藻类和水生植物生长繁殖加快,加剧原有水体富养分化 某些水草过度生长可阻碍水流和航运 加快水分蒸发2.放射性污染(radioactive pollution )六、水环境标准我们国家的水环境标准体系,可概括为“六类三级1 .水环境质量标准(1)我们国家制订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原则:派防止通过地表水传播疾病防止通过地表水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及远期危害保证地表水感官性状良好保证地表水自净过程能正常进行(2 )地表水环境质

11、量标准的讨论方法:试验讨论流行病学调查地表水水质卫生 标准的计算方法经济、技术可行性讨论(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主要指标及制定依据水温直接影响水体的自净力量,统一规定为周平均最大温升wrc,周平均最大温降4 2PH值 水PH值6或9时,可影响地表水自净过程及鱼类生长繁殖,故规定为6-9 B0D5溶解氧:为保证地表水正常自净过程,限制有机性污染物的排放,并保证鱼类生存 条件而规定。水饱和溶解氧约为7.5mg/L粪大肠菌群:水质受粪便污染的重要指示菌。表征水体受病原体污染的程度。检出 表明饮水已被粪便污染,有可能存在肠道致病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的危急有害物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

12、值规定了 80项有害物质 的最高限量值。(4)水环境功能区划2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七、水体卫生防护一、水体卫生防护推行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是防止水污染根本性措施。加大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采用和处理,是爰护和改善水体水质卫生状况的重要措 施1 .工业废水的回收与采用中水:对污水进行处理后,达到肯定水质要求,可在肯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再生水, 是相对于上水(自来水)和下水(污水)而言的,它可以满意城市绿化、道路喷洒等市政用水, 也可以作为热电厂和化工厂的冷却用水等工业用水,达到节省水资源,削减环境污染的目 的2 .工业废水的处理一级处理:预处理,从废水中去除漂移物和大部分悬浮污染物;调整废水pH值

13、, 以减轻腐化程度和后续处理工艺负荷,一般不能达到排放标准二级处理:化学、生物处理,处理有机废水的主体工艺,能去除废水中大量有机污染 物,BOD 一般可去除80%90%三级处理: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包括微生物未能降解的有机物, 及磷、氮和可溶性无机物处理方法有:物理处理:一般用于污水的一级处理化学处理:采用化学反应去除废水中溶解物或胶体物质的处理方法物理化学处理:通过物理和化学的综合作用使废水得到净化处理生物处理: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a.需氧处理:需氧微生物在水溶解氧充分条件下,废水中有机污染物逐步分解为二氧 化碳、硝酸盐和硫酸盐等,包括

14、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b.厌氧处理:采用厌氧微生物在缺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产物是甲烷、硫化氢、氨、 氢和二氧化碳等,主用于处理污水的沉淀污泥及高浓度有机废水3 .生活污水的处理:常用物理处理(筛网、沉淀池等)和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生物 滤池法),其原理设施同工业废水处理4 .医疗机构污水的处理:常用消毒方法氯化消毒,消毒剂主要有液氯、漂白粉等,排 入水体之前要进行脱氯处理,使总余氯0.5mg/L二、水体污染的调查目的:把握水污染源的污水排放状况及污染物特性,找出其时空变化规律及对居民健 康的可能危害,为讨论水污染治理对策供应科学依据1 .污染源调查2 .水体污染状况的调查(2)浑浊度大,细菌含

15、量高(3)水中溶解氧含量高,利于净化(4)不易防护,易污染3浅层地下水的卫生学特征(1)水质物理外形较好(2)细菌较地面少(3)水质较硬(4)溶解氧较低,不利于水体净化4深层地下水卫生学特征(1)水质较好,水量较稳定(2)不易受污染恪田菌数很少(3 )盐类含量多,硬度大(4)溶解氧很少,自净力量很差基础调查(了解水体的基本状况)监测性调查(据基础调查结果,选择有代表性的水体断面,进行长期定时调查,了 解水中污染物变化规律)专题调查(为深化开展某一课题讨论进行的特地调查)应急性调查(水体发生严峻污染事故时对事故的缘由、时间、可能造成的危害等进 行调查)3水体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的调查三、水体污染的

16、监测1 .地表水水质监测监测断面的布设与采样点的选择监测断面:具代表性(污染断面,对比断面,自净断面),要反映所在区域环境的污染特征监测断面一般设置为:背景断面、对比断面、掌握断面、消减断面、入海口断面、入 境断面、出境断面采样时间和次数: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至少应在平水 期、枯水期和丰水期各采样一次,每次连续2 3天。采样前数日及采样时应避开雨天水体底质监测底质:江河、湖泊、水库等水体底部的淤泥监测意义:底质中有害物质(特殊是重金属)含量的垂直分布一般能反映水体污染历 史状况。有些污染物水中含量低不易检出,而底质中含量有时比水中高出许多倍,故底质 监测对了解有害物质对

17、水体的污染状况及其对水体可能产生的危害具重要意义水生生物的监测水质监测项目2 .地下水水质监测3 .海水水质监测四、水体的卫生监督与管理1 .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卫生学特征2 .水物理性状指标、化学性状指标、生物学性状评价指标3 .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及其对水体的污染特征4 .水体自净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5 .生物放大在水体污染物转归中的作用6 .水体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7 .汞污染的危害及其水俣病的发病机制8 .我们国家制订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原则第五章饮用水卫生【把握】饮用水生物学污染与介水传染病的相关学问、饮用水化学污染与中毒的相关 学问;饮用水氯化消毒以及消毒副产物与健康的相关

18、学问;饮用水卫生标准及其制定原则 和依据、我们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各项指标的卫生学意义;集中式给水水源选择的原则 和卫生防护、集中式给水水质处理的原理和方法。【熟识】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污染与健康的相关学问;集中式给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 监督的基本方法;饮用水水源污染应急大事的调查处理原则;氯化消毒技术以外的水质消 毒技术;水质的特殊处理和深度处理方法。其次节饮用污染与疾病饮用水污染与疾病1.介水传染病: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或食用被这种水污染的食物而传 播的疾病,又称水性传染病(1)病因:水源受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污染后,未经净化消毒或净化消毒 不彻底,直接饮用处理后的饮用水

19、重新被病原体污染(2)流行特点:水源一次严峻污染后,流行呈爆发型;若水源常常受污染,则发病者终年不断,病 例呈散发 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全都,绝大多数患者都有饮用同一水源的历史 一旦对污染水源实行有效措施(水的净化与消毒)后,流行能快速得到掌握(3 )病原体:隐胞子虫卵囊具感染性,对外界反抗力强,最具抗氯性病原体之一,水 受粪便污染和水处理不当可引起隐泡子虫病流行。主要症状:腹部痛苦和大量的水泻(霍 乱样水泻,是艾滋病的主要致死缘由之一)2.化学性污染中毒(1)急慢性中毒:氟化物(Cyanide )来源:多来源于炼焦、电镀、选矿、化工等工业废水理化性质:毒性大小取决于在人体内是否生成游离氧基(C

20、N-)毒作用机制:氧化物经口进入人体 氢氧酸,游离氧离子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 Fe3+结合,形成氟化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使Fe3+失去传递电子的力量,中断呼吸链, 阻断细胞内氧化代谢过程。VB12中的羟钻素可与富化物反应,能消退氧化物毒性,故VB12 缺乏者对氧化物敏感性高危害:主表现:CNS缺氧症状。CNS对缺氧最敏感氧化物在体内酶作用下可转变成硫氨酸盐,后者抑制甲状腺聚碘功能,阻碍甲状腺素 的合成,因而可引起甲状腺肿大尿液和唾液中硫氟酸根是评价外源性氟化物中毒的重要指标(2 )致癌作用:硝酸盐(nitrate )污染来源:除来自地层外,主要来源于:a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b大气中的硝酸盐沉 降

21、c施肥后的径流和渗透d 土壤中有机物的生物降解等作用机制与危害:a.硝酸盐摄入后在胃肠道被某些细菌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 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而而造成缺氧,甚至引起窒息而死亡b.透过胎盘进入胎 儿体内,致畸作用c.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后易与胺合成亚硝胺,亚硝酸盐在胃肠道酸性 环境中也可转化为亚硝胺,其有很强致癌性,即硝酸盐在自然界可转化为亚硝酸盐,后者在 胃内酸性条件下,正常菌群参加下易转化为亚硝胺,亚硝胺经P450作用生成烷基偶氮羟 基化合物,对DNA产生烷基化(3)饮水氯化副产物的危害氯化消毒副产物(CDBPs ):指在氯化消毒过程中氯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所产生 的卤化煌类化合物

22、。包括:a.挥发性卤代有机物(如三卤甲烷类(Trihalomethanes , THMs),包括氯仿、漠仿等)b.非挥发性卤代有机物(卤代乙酸类(haloacetic acids, HAAs),包括氯乙酸、漠乙酸等)影响CDBPs形成的因素(简答)a.有机前体物的含量 水中能与氯形成CDBPs的有机物称为有机前体物(organic recursor ),如腐殖酸(humic acid )、富里酸、藻类、蛋白质与有机污染物等。 一般 取自地表水做水源的自来水THMs的产生量较高b.加氯量、浪离子浓度以及pH等因素aa.有机前体物含量肯定时,投氯量越大,接触时间越长,THMs生成越多。bb.溪离子

23、浓度较高时,会生成各种溪代THMscc.pH增加,THMs生成量增多,HAAs生成量削减削减CDBPs的措施a.采纳生物活性炭法除去或降低有机前体物含量;b.通过混凝沉淀和活性炭过滤等净化措施来降低或除去氯化副产物;c.转变传统氯化消毒工艺,如避开折点氯消毒,而采纳中途加氯法d.采纳其它消毒方法,如采纳二氧化氯或臭氧做消毒剂,或改用氯胺消毒等,以削减 氯化副产物形成(4)其他:铅、镉、碑、汞等重金属,饮水中内分泌干扰物与健康二.饮用水的其他健康问题1 .藻类及其代谢产物与健康藻类是典型的CDBPs前体物质,在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可与氯作用生成THMs等多 种有害副产物富养分化水体中生长的优势藻在代

24、谢中产生藻毒素,其中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 ) 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藻类毒素之一2 .饮水硬度与健康水硬度指水中多价阳离子数量的总和,通常指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饮水硬度凹凸 和健康息息相关:软水对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危急因素,硬水对心血管疾病是一种有利因素硬度过高对健康的其他不利影响:不适应的人可引起临时性肠道功能紊乱,如消化不 良、腹泻等对皮肤敏感者,沐浴后还可有不舒适感动物试验和现场调查结果提示,硬 水对泌尿系统结石的形成可能有促进作用对日常生活的不利影响硬水泡茶使茶水变味用以烹调食物,会降低养分价值洗 衣会增加肥皂消耗,并影响纺织物的色泽和松软性硬水煮沸在水壶和锅炉内沉积水垢,增

25、加燃料消耗;易积水垢使水管管腔变窄,甚至堵塞爆炸3 .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污染与健康问题高层建筑二次加压供水又称二次供水(secondary water supply ),指供水单位将来 自集中式供水或自备水源的生活饮用水,贮存于水箱或贮水池中,再通过机械加压或凭借 高层建筑形成的自然压差,二次输送至水站或用户的供水系统二次供水水质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污染的来源及污染物的性质。生物性污染、 化学性污染:水箱材质不佳如Pb、As、Cd、Fe等含量过多,往往可导致慢性危害第三节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及用水量标准一、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概况2006年卫生部修定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为(GB5

26、749-2006厅2007 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准中的指标数量由35项增至106项二、制定标准的原则L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防止介水传染病流行2.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无害不能引起急慢性中毒,不能产生远期危害,不能影响子孙后代的健康。4 .保证水的感官性状良好人们乐于饮用,不影响人们生活5 .在经济上可行选择指标,确定标准限量时,要经济、技术合理三.我们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及其制定依据I.常规指标(42项)各地统一要求须检定的项感官性状及一般化学指标(17项):保证感官性状良好毒理学指标(15项):保证水质对健康不产生毒性和潜在危害放射性指标(2项):保证水质对健康不产生毒性和

27、潜在危害:总a放射性(Bq/L ) 不超过0.5Bq/L ,总0放射性不超过IBq/L微生物学指标(4项):保证水质流行病学上的平安:总大肠菌群(total coliforms) 一群在37培育24h和48h后,能发酵乳糖并产 酸产气的G-无芽胞杆菌,不仅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粪便,也可来自植物和土壤,每100ml水 样中不得检出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数的凹凸,表明白粪便污染的程度,也反映了对人体健康危害性的大小耐热大肠菌群(thermotolerant coliforms)即粪大肠菌群,是一群在44.5培 育,24h内能产酸产气的细菌。来源于人和温血动物粪便,是推断饮用水是否受粪便污染的 重要微生物学指

28、标,检出耐热大肠菌群还预示可能存在肠道致病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的危 急。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 E. Coli)习惯称为大肠杆菌,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 中,在自然界中生命力很强,能在土壤、水中存活数月,是推断饮用水是否存在粪便污染 的重要微生物学指标。菌落总数:是评价水质清洁度和考核净化效果的指标。每ml水不得超过100个, 菌落总数增多说明水受到微生物污染,但不能识别其来源,必需结合总大肠菌群指标来推 断污染来源及平安程度饮用水消毒剂常规指标(4项):考虑了不同消毒方式对供水平安的影响氯气及游离氯制剂(游离氯,mg/L 1 一氯胺(总

29、氯,mg/L 臭氧(03 , mg/L 二氧化氯(CI02 , mg/L2 .水质特别规指标(64项)第四节集中式给水集中式给水:通常称为自来水,由水源集中取水,经统一净化处理和消毒后,通过输 水管送到用户的供水方式。一、水源选择的原则3 .水量充分4 .水质良好二水质的性状和评价指标一、物理性状的指标1 .色清干净水无色,自然 水呈现各种颜色,多是环境有机物的分解及所含无机物造 成的2 .水温可影响水中生物、水体自净和人类对水的采用。随日照、气温及排污状况变化3 .臭和味清洁水无任何臭气和异味,水体受到污染后,可呈现不同的臭气和异味,其 主要来源:水生动植物或微生物的繁殖和衰亡;有机物的腐败

30、分解;溶解的气体如硫化氢等;溶解的矿物盐或混入的泥土 (含Fe过多带涩味;MgS04过多带苦味,NaCL过多 带咸味)4 .浑浊度:指悬浮于水中的胶体颗粒产生的散射现象,表示水中的悬浮颗粒和胶粒对 光线透过时的阻碍程度,清洁水应是透亮的,浑浊度提升表示受到胶体物质的污染定量:1L蒸储水中含lmg标准硅藻土所形成的浑浊状况,作为一个浑浊度单位,简 称1度。3 .便于防护(宜优先考虑地下水。选用地面水时,应将取水点设在城镇和工业企业的 上游)4 .技术经济合理二、水源卫生防护1 .地表水水源卫生防护取水点100米半径水域内,严禁可能污染水源的一切活动取水点上游1000米和下游100米水域内,不得排

31、入污水,不准设污染源,不得进 行污水灌田、施用危害大的农药及放牧等取水点上游iooo米以外的地区,确定为水源爱护区,应严格掌握污染物的排放作为饮用水水源的水库湖泊,应据不同状况将取水点四周水域及沿岸划为水源爰护 区,并根据规定进行对生活饮用水水源的输水明渠、暗渠,应重点爱护,严防污染和水量流失受潮汐影响的河流,其生活饮用水取水点上游及其沿岸的水源爱护区范围应相应扩2 .地下水水源卫生防护饮用水地下水水源爱护区及影响半径,应据水源地地理位置、水文地质条件、供水 的数量、开采方式和污染源的分布,由有关部门共同讨论确定单井或井群影响半径范围内,不得使用污水浇灌和施用难降解或剧毒农药;不得修建 渗水厕

32、所、渗水坑;不得堆放废渣或铺设污水渠道;不得从事破坏深层土层的活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严禁排入渗坑或渗井人工回灌的水质应符合饮用水水质要求三、取水点和取水设施(-地表水的取水点和取水设施:取水点位于城镇和工业企业的上游水深在2.5-3m 的地段(二)地下水的取水点和取水设施:深层地下水选用不透水层较厚的地点;浅层地下水应 选在城镇工业企业污染源的上游四、水的净化和消毒1 .常规净化:混凝沉淀澄清-过滤-消毒2 .深度净化3 .特殊净化(Fe、F、Mn)(-)混凝沉淀:自然水中难以自然沉降的细小颗粒,特殊是胶体颗粒,是水浑浊的主要根源,故需加混凝剂进行混凝沉淀,才能加以除去的过程1.混凝原理:电中

33、和作用压缩双电层作用吸附架桥作用2混凝剂的种类和特性混凝剂:用化学物质来澄清浑水称为混凝,所加入的物质为混凝剂金属盐类混凝剂:铝盐和铁盐高分子混凝剂: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助凝剂3.影响混凝沉淀的因素(选择)/水中微粒的性质和含量“水温/水PH,水中有机物和溶解盐的含量,混凝剂的种类和用量、投加方法、搅拌强度和反应时间(二)过滤1.功效有:使水的浊度达到标准要求去除水中大部分病原体:阿米巴包囊和隐抱 子虫卵囊主要靠过滤去除,因对消毒剂的反抗力很强使残留微生物失去悬浮物爰护,为 滤后消毒制造条件2过滤原理:筛除作用接触分散(吸附作用)3.分期:成熟期过滤期清洗期(三)消毒杀灭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

34、方法。目的: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和流行,我们国家饮用水消毒方法主要有:氯化消毒、二氧化氯消毒、紫外线消毒、臭氧 消毒、碘消毒1氯化消毒:用氯或氯制剂进行饮水消毒的一种方法,饮用水大多用液氯消毒有效氯:含氯化合物中氯具有杀菌力量的有效成分,即氯化物分子团中氯的价 数大于-1者均为有效氯。氯化消毒的基本原理氯溶于水后水解生成次氯酸和次氯酸根,漂白粉和漂白粉精在水中均能水解成次氯酸,主因氯制剂溶于水后生成的次氯酸(hypochlorous acid )所致。次氯酸体积小,电荷中性,易于穿过细胞壁/次氨酸是强氧化剂,能损害细胞膜;并影响多种酶系统(病毒抗氯力较强)而使细 菌死亡;氯

35、对病毒的作用在于对核酸的致死性损害/此外氯加入水可产生氯胺,也有杀菌作用,杀菌原理仍是次氯酸作用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论述)加氯量和接触时间/加氯量:加入水中的总氯量。它除了满意需氯量外,尚应有肯定的剩余氯量加氯量=需氯量+余氯量/需氯量:杀灭细菌和氧化水中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需要的氯的总量/余氯:为保证消毒效果,加氯量必需超过需氯量,使氧化有机物和杀菌后还能剩 余一些有效氯,包括游离性余氯即自由性余氯(HOCI和OCI ).化合性余氯(NH2cl.NHCI2)/加氯量与余氯关系:加入氯先氧化水中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随着加氯量增加, 余氯量渐渐提升。/水中有氨时:化合性余氯开头下降,由于氯与氨

36、已全部形成氯胺,而氯胺在过度氯 作用下渐渐分解,水的pH值/次氯酸:PH值降低,HOCL量增加,OCL-量相应削减,HOCI的杀菌效率比05 高约80倍! PH低利于消毒,一般为7 ,但PH值也不宜过低,因水酸度大会腐蚀输水管 道/氯胺:pH值7.0 , NH2CI生成量较多、pH值 6.5 ,主要生成NHCI2 , NHCI2 杀毒效果好于NH2CI ,三氯胺几无杀菌作用。但NHCI2很臭,故消毒以NH2CI为好/消毒效果:次氯酸次氯酸跟氯胺水温、水的浑浊度、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和数量a水温高,杀菌效果好。水温每提高10 ,病菌杀灭率约提高2-3倍b水浑浊度高,悬浮物质较多,细菌多附着在悬浮颗

37、粒上,氯的作用达不到细菌本身, 降低杀菌效果c大肠杆菌反抗力较低,病毒次之,原虫包囊反抗力最强氯消毒方法a 一般氯化消毒法:水质较好、水的浑浊度低,基本上无氨、无苯酚时,b氯胺消毒法c折点氯消毒法d过度氯消毒法加氯地点和加氯设施(1)滤前加氯(2)滤后加氯,最常用(3)中途加氯,2二氧化氯消毒:灭菌原理:强氧化剂3紫外线消毒:UV-C具有较强杀菌力量,以253nm的紫外线杀菌力量最强4臭氧消毒5碘消毒四、水的净化和消毒1 .常规净化2 .深度净化 活性炭吸附法、膜过滤法、臭氧氧化3 .特殊净化:海水与苦咸水淡化、除氟、除铁和除镒、除藻和除臭(硫酸铝硫酸铜可五.配水管网的卫生要求/与污水管垂直距

38、离40.5m ,水平距离41.53m,供水管设在污水管上方,给水管埋设深度应在当地冻结线以下/生活饮用水管网不应同非饮用水管网连接/常常检查送水管,定期冲洗积垢和死水管段/管线过长应采纳中途加氯;管道检修后,应充分消毒/维持肯定水压保证用户给水龙头取水第五节分散式给水直饮水:对自来水进行深度处理后,再将符合直接饮用标准的自来水通过优质输水 管送入用户第六节涉水产品的卫生要求涉水产品:饮用水生产和供应过程中与饮用水接触的有关产品:管材.管件,防护 涂料.水处理剂,除垢剂.水质处理器及其他新材料和化学制剂等。加强对涉水产品 的监测管理,对提高水质和保障人体建康有重要意义第七节饮用水卫生的调查.监测

39、和监督水质监测每2万人设一个采样点,超过100万可酌情削减采样点数目;当供水人口少于20万时,需适当增加采样点数目采样点分别设在水源取水口,出厂水口及居民常常取水点处A全部采样点中应有肯定点数选在水质易受污染的地点和管网系统陈旧部分必测项目:细菌学指标,感官指标讨论土壤元素背景值的意义是评价化学污染物对土壤污染程度的参照值;是制订土壤中有害化学物质卫生标准的重要依据;是评价土壤化学环境对居民健康影响的重要依据;是土地资源开发采用和地方病防治工作的科学依据。悬浮物具有吸附污染物和细菌、病毒等影响水质,是饮用水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指标二、化学性状的指标l.pH值 自然水的PH值一般在6.58.5之间。

40、(有机物污染:经微生物有氧代谢生 成C02 , pH下降。富养分化:光合作用消耗C02 , pH提升。大量酸性或碱性污水排入 水体,pH发生不同转变)2 .总体(total solid )水中溶解性固体与悬浮性固体的总称,指水样在肯定温度下蒸发至干后的残留物总量,以mg/L表示 卫生学意义 总固体越少,水越清洁3硬度溶于水的钙、镁等盐类的总量,以CaC03(mg/L)表示(地表水受硬度高的工 矿废水污染时,或排入水中的有机物分解释出C02,使地面水的溶解力增高时,均可使水 的硬度增高)4.含氮化合物(三氮指标: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有机氮与蛋白氮:增高表明水体新近受到有机性污染氨氮:水中

41、氨氮增高在排解自然缘由干扰(如流经沼泽地、地层中硝酸盐还原的氨 氮等、雷雨干扰及受植物分解氮等)后,表示有人畜粪便污染亚硝酸盐氮:氨硝化过程的中间产物,增高表示水中无机化过程尚未完成,污染危害 仍旧存在硝酸盐氮:含氮有机物氧化分解的终产物,表示水中无机化过程完成5.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 ,DO):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氧,水中DO与空气氧分压 和水的温度有关,空气中氧分压越高,水温越低,水中DO含量就越高反映水的清洁度(是否有有机物污染),反映水体自净力量的间接指标DO是地表水有机物氧化分解,水体自净和水生生物生存的必需条件,是水质好坏 的重要标志之一。地下水的DO一般很低,故不

42、宜采纳DO评价其水质6、化学耗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 COD ):指在肯定条件下,强氧化 剂(如高镒酸钾、重铭酸钾等)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单位:mg/L。(高镒酸钾指 数、重珞酸钾指数),间接反映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COD越高,间接说明有机物越多,有 机污染越严峻缺点:代表水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的总量;故COD只是测定水中 有机物含量的间接指标有的有机物降解主要靠生物降解作用,不能反映水中有机物的化 学稳定性及其在水中降解的实际状况.7 .生化需氧量(Biological Oxygen Demand , BOD ):水中的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

43、 被微生物分解时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单位mg/L0是评价水体有机污染状况的一项重要指 标。水中有机物越多,BOD越高8 .氯化物(水中氯化物含量突然增高,表明可能受到人畜粪便、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 的污染。)9 .硫酸盐(水中硫酸盐含量突然增加,表明水可能受到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或硫酸铉 等化肥等的污染)10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指每升水中全部有机物的含碳量,可相 对表示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单位mg/L,是评价水体需氧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之一, 不能说明有机污染的性质总需氧量(total oxygen demand,TOD)指IL水中还原性物质(有机物和

44、无机物)在 肯定条件下氧化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是评定水体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数值越大, 污染越严峻。11.有害物质:主要指水体中重金属和难分解的有机物,如汞、镉、碑、铭、酚、氧化 物、有机氯和多氯联苯等。三、生物学性状的指标指示菌:具有代表微生物污染总体状况的微生物。在肯定程度上反映全部病原微生物 的污染状况1、细菌总数:指1ml水在养分琼脂培育基中经37 , 24小时培育后所生长的细菌 菌落总数。水体受生物性污染越严峻,细菌总数越多缺点:人工培育基上的细菌菌落,只能说明在该试验条件下相宜生长的细菌数,不 能表示水中全部的细菌数。不能指示出有无病原菌的存在,只能作为水被微生物污染的 参考

45、指标,反映地表水受微生物污染的总体状况.2 .总大肠菌群:包括人及温血动物粪便内的大肠菌群和其它环境中的大肠菌群。限值为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可作为粪便污染的指示3 .粪大肠菌群:是水质粪便污染的重要指示菌。检出表明饮水已被粪便污染,有可能存在肠道致病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的危急。限值为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所以地表水的指示菌是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前者反映地表水受微生物污染的总体状 况,后者反映受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状况。4 .其他指示微生物:蓝绿藻毒素;粪链球菌;大肠杆菌噬菌体:四、放射性指标常以测定1L水中总a放射性和总防攵射性含量作为水质的放射性性状指标。三.水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水体

46、污染: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其数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力量,使水 及水体底质的理化性质和水环境中的生物特性、组成发生转变,从而影响水的使用价值, 造成水质恶化,乃至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一、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废水:世界范围内水污染的主要缘由特点:水质和水量因生产工艺和规模的不同而不同含污染物种类多、成分简单,在水中不易净化,处理困难(二)生活污水人们日常生活的洗涤废水、粪尿污水、医院污水,由于水体受含磷、 氮等污水污染是造成湖泊水质富养分化的主要缘由。特点:成分简单多样、来源多、分布广。通常含有多种有机物、病原微生物、寄生虫 卵和大量无机物(氯化物、磷酸盐、硝酸盐等)(三)农业污水:主要含有氮、磷、钾等化肥、农药有机物(有机氯、有机磷、有机 碑、有机汞)及人畜肠道病原体等。(四)其他: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城市垃圾、海上泄漏事故造成水体 污染二、水体污染物物理性污染物、化学性污染物、生物性污染物四、水体的污染、自净和污染物的转归一、各种水体污染特点(-)河流污染特点1 .污染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