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综合检测(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综合检测(二).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综合检测(二)(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的工商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 下列相关的表述不确切的是()A.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B.不满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权C.要求改变平民的处境D.反对进行激进的社会变革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藏有i块占雅典公共帐目碑,它上面刻录有管理雅典卫城祭祀活动的 十名司库官组织节庆所支出的款项。根据梭伦的立法,有权担任司库官职的是()第一等级第二等级 第三等级 第四等级A.B.C.D. 3 .右图是为纪念在塞浦路斯举行的国际会议而发行的梭伦纪念邮票,上面印有梭伦的名言 “避免极端”(Not
2、hinginexcess)。梭伦改革的措施最能体现他这一主张的是()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B.恢复公民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C.建立公民陪审法庭D.禁止粮食出口并坚决抑制粮食涨价4 .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实质都是要()A.建立地主阶级专政B.发展封建经济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D.消灭奴隶制残余5 .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 直接损害旧贵族利益的是()A.重农抑商B.统一度量衡C.迁都咸阳D.按军功授爵6 .北魏孝文帝以前的统治者对汉制总的态度是()A.不屑一顾,嗤之以鼻B.持怀疑态度,对于是否学习犹豫不决C.逐渐受其影
3、响,有限地学习、接受D.对其大加赞赏,决定全面学习7 .某班同学在对右图中文官俑研究后得出了如下四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北魏文官俑A.鲜卑族是一个善于骑马作战的民族B.北魏确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官制度C.文官俑体现了北方民族融合的特点D.孝文帝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鲜卑风俗8 .北宋出现“积贫积弱”局面,改革也积重难返,这从反面带给我们的教训是()A.兵越多,战斗力越弱B.官越多,工作效率越高C.当时加强中央集权利小弊大D.政治改革要统筹全局,重视精兵简政9 .刘安世元诚语录载:“得君(王安石)之初,与人主若朋友,一言不合己志,必面 折之,反覆诘难,使人主伏弱乃己。”这表明王安石()A.对上级趋炎附
4、势B.意志坚强,性情执拗C.对下级刚愎自用D.能够容忍下级的诘难10 .王安石以“三不足”精神推行新法,遭到反对派的强烈抨击。王安石变法中触及大 地主、大贵族利益的有()青苗法 募役法 农田水利法 方田均税法A.B.C.D.11 .马丁路德在宣传他的“信仰得救”思想时说过这样的话:“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 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该话的思想从本质上()A.指出了基督教教徒的信仰途径B.找到了基督教的正道C.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D.升华了欧洲启蒙运动的精神12 .加尔文在阐述自己的宗教观点时提出了宗教精神,他认为真正的宗教精神包括()自由平等服从个人主义A.B.C.D.1
5、3 .加尔文宗教改革和英国宗教改革的相同点是()从原因上看,都深受文艺复兴运动和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都反对罗马教皇权威 都主张圣经是信仰的根据改革的领导者都是国王(或君主)A.B.C.D.14 .右图中拿破仑采取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拿破仑赦免被捕的埃及人A.维护埃及的独立B.拉拢埃及人,巩固在埃及的统治C.扶植马木路克势力D.让埃及人自己管理自己15 .穆罕默德,阿里在经受了西方文明的洗礼时,认识到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下列 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引进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 进行医疗改革 培养新型军官 选派了大批埃 及青年去欧洲留学A.B.C.D.16 .彼得一世曾允许私营企业主购买整个村
6、庄的农奴,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客观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事实上是强化了农奴制度C.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D.有利于俄国工场手工业的发展17 . 1876年,一位封建地主说:“街上到处是热烈的气氛。成群的农民和绅士都站在宫 殿前,大声呼喊着万岁!万岁!直到激动的人群追着他的马车跑过去,沙皇都没有露面。 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有天生的好脾气,天 性淳良;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逝得无影无踪。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 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假设这位封建地主所说是真实的,那么农民发生这一变 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奴在法律
7、上获得人身自由B.农民可以高价赎买到一块份地C.农奴摆脱了农奴主控制,归村社严格管理D.农民彻底摆脱了封建束缚18 .为使沙皇专制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亚历山大二世还在司法制度方面进行了改革。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改革B.城乡司法制度一致C.废除了原来按照等级进行审理的制度D.建立了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19 .下列是生活在德川幕府统治时期的一名武士,他可能从事的活动有()在京都杀死一名平民,但没受惩罚 他迫于生计,不得不经商 他参与了 “尊王 攘夷”活动他被废除了佩刀的特权A.B.C.D.20 . 1868年,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指出要“破历来之陋习”。以下日
8、本明治 维新的内容符合这一誓文的有()废藩置县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剪去武士头上的发 结,解除腰刀A.B.C.D.21 . “我要对诸位说,你们都拥有相同的一件法宝,那就是自由权。”这是19世纪70 年代一位日本思想家提出的制定宪法的理念。但1889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根本没有体 现这一理念,该宪法仍规定()A.贵族院享有立法权B.众议院享有立法权C.天皇享有立法权D.内阁享有立法权22 .甲午战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产品内销时免纳内地税的要求,美国“门户开放” 政策要求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的现行税率纳税。这两种要求的共同点是()A.为列强商品输出创造平等条件B.为列强资本输出创
9、造有利条件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以获取高额利润D.列强联合起来压低中国关税23 .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这种 做法的实质是()A.托占改制容易让人接受,不担风险B.主张托占改制,反对布衣改制C.认为改革是惊人的大事D.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24 .光绪帝说:“国家振兴庶政,兼采西法,咸以为民立政,中西所同。而西人考究较 勒,故可以补我所未及。”这说明光绪帝()A.要挽救民族危亡B.要为人民改革政治C.要向西方学习D.要利用民众的智慧25 .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一成一败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 革的内部条件而言,主要是由于(
10、)中国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 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 从旧营垒中分化出一支革新力量中国的维新变法缺乏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配合中 国的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而进行的,未发生权力中心的转移26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高祖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迂 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魏书李冲传(迁都洛阳后)高祖日:“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魏书卷二十二材料二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各种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 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
11、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 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 将及万人。朝野宸骇梦蕉亭杂记皇太后不愿将法尽变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保,何况其他?光绪大事汇鉴卷九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高祖”是谁?高祖为了 “定都洛阳”作出了哪些努力?反映了怎样的 实质问题?(5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5分)(3)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改革成败原因的认识。(6分)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都是在时代呼唤下的伟大
12、社会实践活动。请回答:材料二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篮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 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1)在下表中填写中国古代的改革(各举两例)。(4分)类型改革社会内部调整政策、富国强兵促进新旧社会制度变革(2)依据材料二,分析指出中国维新变法失败的客观原因有哪些?你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成 功的真正“要义”是什么?(11分)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燧罕默德阿里统治之前,埃及的教育十分落后,全都是宗教性的,缺乏世俗 教育。阿里执政以后,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在各
13、地新建许多专科学校,如工程学校、炮兵学 校和农学院等,用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他还创办了世俗学校和中学,实行免费教育。派遣 留学生出国学习。阿里还开办了一所语言学校,培养埃及本国翻译人员,把大批军事和科技 书籍翻译成阿拉伯文和土耳其文。材料二208040(明治三十三年)实行肉制实行6年制义,教砂8?年)义务,育。907年)8595 l4oo 0510男子平均女子1876年(明治八年)明治维新时期小学的数学课明治时期教育普及率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阿里教育改革的措施。(6分)(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的措施。(6分)(3)近代这两个国家的教育改革有哪些相似之处? (7分)【答案解析
14、】综合检测(二)1. C 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关心的是自身的利益,争取自身的权益,他们并没有提出改变 平民处境的要求。2. A 根据财产等级制度,第一等级可担任一切官职,第二等级可担任除司库以外的 一切官职。因此,只有第一等级才能担任司库官职。3. A “避免极端”也就是梭伦在改革中坚持的“中席”原则,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贵族的势力虽有所削弱,但仍享有比平民更多的政治权利,这充分体现了其“中腐”原则。4. C 这两次赋税改革都发生在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的改革是在维护奴隶制度的前提下 进行的,属奴隶主阶级的改革,没有改变社会性质,没有废除奴隶制度,因此,改革不可能 消灭奴隶制度残余,建立地主阶级专政,
15、发展封建经济。据以上分析,便可排除不符合题意 的A、B、D三项。5. D 商鞅变法前,秦国的贵族世世代代享有政治和经济特权,他们贪图享受,不思 进取。商鞅在新法中规定,贵族没有军功不再授爵,这就废除了 “世卿世禄制度”,直接损 害了贵族的利益。6. C 由于汉制的进步性,孝文帝改革以前的统治者如拓跋珪就进行改革,学习汉族先 进文化,不过学习是有限的,没有全而学习。7. C 图中文官俑身披长袍,与汉族服饰无异,这是民族融合的产物。8. D 要结合宋初改革造成的“三冗”进行分析。9. B “入主”是指宋神宗,“反覆诘难”是指性情执拗。10. D 以上四项内容都触犯了大地主、大贵族的利益。11. C
16、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掀起了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推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反封建 斗争,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势力,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要求。J12. D 加尔文强调个人主义,但反对服从。13. B 端士加尔文宗教改革的领导者不是国王,英国宗教改革的领导者是国王亨利八 世。所以排除,it Bo 14. B15. A 解题关键要了解阿里改革措施哪些是向西方学习而采取的。16. C 彼得一世的措施强化了农奴制度,并非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7. A 本题材料主要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后获得人身解放的喜悦心情,但明显存在夸大 和粉饰的成分。解题时正确理解材料中反映的农民的变化,再根据法令内容,即可选出正确 答案。18.
17、 B 改革后的司法制度,学习西方,废除了按等级审理的制度,增设了陪审制度和 律师制度,但是在广大的农村仍按旧制度审理案件。19. B 本题以一名武士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注意题干中时间限制“德 川幕府统治时期”,是明治政府时期的。20. C 分别从政治、经济方面“破历来之陋习”。21. C 日本帝国宪法规定议会可以参与制定法律,天皇也可以颁布具有法律效力 的“敕令”。22. C 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要求对外揄出资本和扩大商品揄出,以便攫取高 额利润,甲午战后提出在华设厂、产品内销时免纳内地税就反映了这种要求。19世纪末,美 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首位,急于扩大海外市场和寻求资本输出
18、的场所,“门户开放”政策就 是这种要求的反映。美、日都是要为本国资本家获取高额利润,绝非为其他列强谋取利益。23. D24. C 从材料中的“兼采西法”、“补我所未及”等内容可以看出,光绪帝接受了向 西方学习的主张,但从定国是诏可以看出,光绪帝所学习的内容与维新派的要求有较大 的差距。所以,光绪帝主张学习西方的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并非是为人民改革政治。25. C 当时已有代表资产阶级的维新派产生:从康有为上光绪帝书中提到的“揭竿斩 木,巳可犹危”可以看出;当时农民起义已在酝酿之中,只不过维新派因其自身的局限性没 有发动和利用。因此不正确。26. (1)孝文帝拓拔宏;以南征为借口,行迁都之实,为
19、了稳定迁都之后的人心,将太子 贬为庶人;改革面临很大的阻力,不是一帆风顺的。(2)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反对派势力强大;变法措施操之过急,影响社会稳定;依靠没有 实权的皇帝,政令无法真正实行;维新派自身局限性和顽固派的抵制。(3)改革的目标和指导思想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改革的领导集团是否拥有足够的智慧 和力量,改革的策略是否得当并且实施到位,改革是否获得足够的社会支持等都关乎改革的 成败。27. (1)表格1:管仲改革、王安石变法。表格2: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2)原因:中国封建势力强大;帝国主义要瓜分中国,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要义:推 翻旧的幕府统治,建立新的天皇政权,大刀阔斧地推行切
20、实可行的变法措施。解析第(1)问要注意改革性质特色的分类。第(2)问要归纳原因和比较中分析提炼出“要 义”。28. (1)建立各类专业学校,为改革和建设培养人才;创办世俗学校;派遣留学生;开办 语言学校,培养翻译人才。(任答三点即可)(2)确定“国民皆学”的方针,推行义务教育,改革教育内容。(3)工业文明的冲击;向西方学习;实行免费教育,扩大教育范围;促进近代文化教育的 发展;推动近代化进程。解析 本题通过两个材料考查了在迈向近代文明的过程中,东西方所出现的两个具有代 表性的改革推行的教育改革措施。题目比较简单,解题的关键在于要切实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归纳。另外,在对两国教育改革进行比较的时候,尤其要注意两国改革性质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