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法律基础知识讲义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法律基础知识讲义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法律基础知识税务版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吴国平前言一、全国税务人员税收执法资格考试指定参考用huangshangl9801219 huangl98012191 .税收基础知识2.法律基础知识税务版二、全国税务人员税收执法资格考试合适的内容及复习重点(一)税收基础知识部分(二)法律基础知识税务版部分第一章:考试重点合适的内容,重点掌握法律关系、法的体系、法的创制、法的适用。第二章:考试合适的内容,理解性掌握第一节,重点掌握第二节、第三节。第三章:大体了解税务行政许可概念。第四章:考试重点合适的内容,重中之重,掌握税务行政处罚概念和种类、税务行政处罚的实施(项目案例分析)、 主要税收违法行为及
2、其法律责任。第五章:了解第一节、第三节,掌握第二节,特别是阻止出境、纳税担保和代位权。第六章:掌握第三节,其它章节了解,不为考试重点。第七章:掌握“偷税罪”修改为“逃避缴纳税款罪(逃税罪)”的相关合适的内容。第八章:考试重点,需认真掌握。第九章:掌握第二节,其它章节通读,不为考试重点。提醒:考试重点合适的内容肯定要考,通读合适的内容及了解合适的内容并不是不考,这个请各位应考人员学习 时注意,不要存在有侥幸心理。三、全国税务人员税收执法资格考试(国税卷)题型(-)命题指导思想及原则大部分为税务人员执法应知应会的知识,不考偏、难、怪、冷僻业务知识,试题难度介于入门级与水平级之间, 简单题占60%左
3、右,中等难度题占30%左右,较有难度题占10%左右。(二)试卷考核业务知识构成总体来讲,两科目合并成一张试卷,不分开命题;全是客观题型,税收基础知识即各税种知识占60%左右(55 -60分),法律基础知识税务版即法律知识占40%左右(40 45分)。(三)试卷题型L单选题(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共25题,每题1分,计25分。2 .多选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共4个备选项,至少有1个错项。有错选项本题不得分; 少选,所选正确的选项每个得05分),共20题,每题2分,计40分。3 .判断题(不是对就是错,二者必居其一,不需改正错误),共15题,每题1分,计15分。4 .
4、综合(计算、项目案例)分析题,2 3个项目案例题,每间2分,共10问,计20分。第一章第一节法的基本范畴一、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合适的内容、体现国家意志并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人们行为规范的总 称。法的特征(一)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1.规范性的含义:针对的对象是不特定的大多数人;规范制定生效后发生的行为有效;在其有效期限内,针对同样的情况反复适用。条例律(3)地方政府规早军事规章(2) 济特 法规经 区制 定 机 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省级人大及其常 委会、较大的市 的人大及其常委 会自治区、 自治州、 自治县人 大特别行 政区立 法会(1)国务院;(2) 国务院组
5、成部 门、直属机构;(3)省级人民政 府、较大的市的 人民政府(1)中央 军委;(2) 解放军各 总部、军 兵种、军 区(1 )全 国人大 及其常 委会授 权国务 院;(2) 全国人 大授权 经济特 区所在 的省、市 的人大 及其常 委会合 适 的 内 容(1)国家主权的事项;(2)各级人大、政府、 法院、检察院的产生、 组织和职权;(3)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 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 治制度;(4)犯罪和刑 罚;(5)对公民政治权 利、人身自由的限制与 剥夺;(6)对非国有财 产的征收;(7)民事基 本制度;(8)基本经济 制度以及财政、税收、 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 本制度;(9)诉讼和仲
6、 裁制度(1)执行法律、 行政法规;(2) 地方人大及其常 委会职权事项。(3)国家尚未制 定法律或者行政 法规的,可以先 制定地方性法 规。在国家制定 的法律或者行政 法规生效后,地 方性法规同法律 或者行政法规相 抵触的规定无 效,制定机关应 当及时予以修改 或者废止自治条例 和单行条 例可以对 法律、行 政法规进 行变通特别行 政区自 治范围 内的事 项行政法规:Q) 执行法律(2)国 务院职权的事 项。部门规章:执行 法律、行政法规、 国务院的决定、 命令地方政府规章: (1)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 性法规;(2)地 方政府职权事 项。全大常制律权的法部。经区可法政地法行 1 )人其
7、会法授定政全止2)特规对行麒性进ffiO 1国及委定屁制行规废济法以必涉方规变注意,1第一栏中的(4)、(5)、(9)属于绝对法律保留【例题.单项选择题】狭义上的法律,是指由()依法制定,规定和调整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中某一方面带根本 性的社会关系或基本相关问题的法的统称。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B.国务院C.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D.国务院各部委【例题.单项选择题】根据立法法规定,有关税收的基本制度应当由()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B、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C、国家税务总局制定部门规章D、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地方性规章【例题.多项选择题】以下属于立法权限中的法律绝对保留的
8、事项是()有关犯罪和刑罚事项;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及处罚事项;有关国家主权的事项;有关司法制度的事项。二、立法程序立法的含义1 .立法是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及认可法律的活动,2 .立法是将一定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活动,3 .立法对社会资源、社会利益进行第一次分配的活动。4 .立法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我国的立法体制:1 .立法体制的性质与国家的性质相一致,立法体制的形式与国家的结构形式和管理形式密切联系。2 .我国的立法体制是一元性的立法体制,中国只有一个立法体系,但是立法体制又是多层次的。.我国立法程序(-)提
9、出法律议案1.向全国人大:两团(全国人大主席团+全国人大一个代表团或者30名以上代表);两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 各专门委员会);两央(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两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专门委员会+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两央(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两高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二)审议法律议案;1 .全国人大对列入会议议程的法律案的审议(立法法第12-23条)(1)审查讨论的形式有:各代表团审议;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各代表团团长会议讨论;代表团推选的有关代表讨论;法律委员会进行统一审议。全国人大代表众多,因此不采用全体会
10、议的形式对法律案进行审议。(2)全国人大对列入会议议程的法律案审议的结果因撤回而终止审议。授权常委会处理。交付表决。2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列入会议议程的法律案的审议(1)审议的形式及程序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列入会议议程的法律案审查讨论的形式包括:分组会议审议;联组会议审议;全体会议审议; 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法律委员会进行统一审议。“三读”审议程序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三读”审议程序,是指列入常委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一般应当经三次常委会会议审议后再 交付表决。“三读”审议程序的例外:(2)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列入会议议程的法律案审议的结果因撤回而终止审议。暂不付表决。因搁置审议或暂不付表决经过两年而终止
11、审议交付表决(三)表决和通过法律法律案,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四)公布法律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它是法律生效的前提。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制定程序【例题,单项选择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案,一般几次审议才交付表决()A、1次B、2次C、3次D、4次【例题.单项选择题】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法律须经()A、到会代表的过半数同意B、全体代表的过半数同意C、到会代表的2/3多数同意D、全体代表的2/3多数同意【例题,多项选择题】以下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程序四个阶段的是()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通过法律案的公布法律案的起草【例
12、题,判断题】法律一经通过,就具有法律效力。()【例题.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地方性法规,说法不正确的是( )oA、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B、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制定C、地方性法规不得同宪法、法律相抵触,但行政法规除外D、地方性法规效力不得超出本行政区域范围、地方性法规是一种规范性文件【例题.多项选择题】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制定()A、行政法规B、地方规章C、自治条例D、单行条例三、税收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管理(一)概念注意三个不是(二)税收规范性文件的制定1 .制定主体 县级以上税务机关注意三个不是2 .制定
13、原则:公开、统一、效能三个原则3 .制定程序:起草、审查、决定并签署、公布、生效。第四节法的适用一、法的适用的概念与原则(-)法的适用的概念税收执法就是法的适用的一种o执法司法主体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人民检察 院和人民法院)合适的内容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比司法广泛案件程序性不如司法严格严格是否主动性是主动性和单方面性否(二)法的适用原则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3、实事求是,有错就改原则。二、法的适用的模式三、法的适用的具体原则(一)新法与旧法的适用原则(二)上位法与下位法的适用原则(三)一般法与特殊法的适用原贝!I【例题.单项选择题】
14、在处理利税案件时,税法与同位阶的其它部门法律规定不一致,如果此时适用了其它部门法律 规定,这种适用情况的原则被称为() A、法律保留原则B、法律优位原则C、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 D、税收救济程序优于税收实体原则 【例题,判断题】现代社会的法律都没有溯及力。()【例题,单项选择题】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的效力关系为()oA、部门规章高于地方政府规章B、部门规章低于地方政府规章C.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具有同等效力D.两者不可比【例题.单项选择题】下列关于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oA、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一般不溯及既往B.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
15、政府规章C.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一般规定D.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例题.单项选择题】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政庖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制定的规范性法文件是()。A.地方性法规B.政府规章C.部门规章D.自治条例第二章行政法基础行政法的总体结构:官管民一民告官官 管 民行政管理 行政主体-相对人:行政行为S S S民告官行政复议申请人T被申请人:行政行为行政诉讼原告-被告:行政行为行政赔偿 请求人一义务机关:行政行为立法权一立法机关一立法法国家|行政权行政机关T行政法1 .宪法(控权法,司法权一司法机关一诉讼法一公民权rI行政立法权2 .行政=公共行政=|行政机关|行使
16、|行政权|行政执法权I行政司法权L行政实体法(事前控权)3 .行政法(控权法)1 行政程序法(事中控权)行政诉李去(事后控权)行政组织法(行政主体)二总则(一般行政法, 行政行为法(抽象行为、具体行为)4 .行政法I行政监督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分则(部门行政法)第一节行政法概述一、行政的涵义行政法上所说的“行政”是指“公共行政”,即指国家行政机关或依法享有行政权的组织对国家或公共事务的决 策、组织、管理和控制。它具体包括四层意思:1 .行政活动的实施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或其他依法享有行政权的组织;2 .行政活动的范围逐步扩大,现代行政已不限于管理国家事务,还越来越广泛地管理公共事务
17、;3 .行政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国家与公共事务的组织管理;4 .行政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是决策、组织、管理和调控。正是以上这些方面,使行政与立法、司法存在着原则的区别。【例题.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行为的是()。A.税务机关征税行为B.全国人大制定法律行为C.选举人大代表的行为D.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例题.多项选择题】下列哪些行为不属于行政行为:()A.税务机关购买办公设备一批B.司法机关举办职工运动会C.人民法院审理税务行政诉讼案件D.全国人大常会创建征管法的活动【例题,判断题】国家行政机关的活动都属于行政范畴()二、行政法的概念及其地位(一)行政法的概念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力的授予、
18、行使以及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和对其后果予以补救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基本内涵P32 (二)行政法的特征:特征形式没有统一的法典;数量多合适的内容广泛;易于变动;包括实体和程序两类规范【例题.多项选择题】行政法具有()的特点。A. 一般具有统一的行政法法典B.拥有的行政法规范数量多C.易变 D.合适的内容广泛三、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一)行政合法性原则注意:合法行政原则讲的是“无法律无行政”的相关问题,即“法无授权即禁止”。与此相比,公民权叫“法无禁 止即自由”。(二)行政合理性原则【例题.单项选择题】()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之一。A.强制性 .B.无偿性 C.执行性 D.合法性【例题.多项选择题】行
19、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oA.合法性 .B.合理性 C.应急性.D.强制性四、法制、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一)法制与法治的含义(1)法制,是指法律制度的总称。核心是依法办事。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社会主义法治,是指社会主义国家的依法治国的原则和方略,即与人治相对的治国理论、原则、制度和方式 方法。(3)社会主义法制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区别第一,法治一词明确了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最高权威。在国家治理的方式上,有一个基本的区别,就是法治与人 治的区别。人治指统治者的个人意志高于国家法律,国家的兴衰存亡,取决于领导者个人的相关能力和素质,人治不可能实 现国家
20、的长治久安。法治是众人之治,是与民主相联系的。在社会主义国家,法律是在党的领导下,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是党 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因此,社会主义法治是指一切国家机关、各政党、武装力量、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单位 和全体公民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凌驾于法律之上。在所有对人的行为有约束 力的社会规范中,法律具有最高的权威。第二,法治一词显示了法律介入社会生活的广泛性。1 .法制主要强调法律和制度及其实施。2 .法治一词的涵义比较明确,就是在全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必须依法办事。法治要求法律更全面地、全方 位地介入社会生活。第三,法治一词蕴涵了法律调整社会生活的
21、正当性。1 .法制所包含的法律和制度,其涵义从字面看是中性的。历史上,法律长期被少数人用作镇压人民,维护自己统 治地位和腐朽政权的工具;法律和制度也曾经被德国纳粹政权作为种族暴行的工具。2 .法治一词则蕴涵了这种正当性。首先,法治是与专制相对立的,又是与民主相联系的,可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当家做主的要求。其次,法治要求社会生活的法律化,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社会生活中强制性社会规范过多、过滥的弊端,维护 公民的自由。、再次,法治符合社会生活理性化的要求。使人们的社会行为和交往活动具有了可预测性和确定性,也使人们的正 当要求有了程序化、制度化的保证,增强了社会成员的安全感等。(二)法治国家与社
22、会主义法治国家1 .法治国家的含义法治国家或法治国是一个德语中最先使用的概念。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是德国资产阶级宪政运动的产物,其 基本含义是国家权力,特别是行政权力必须依法行事。2 .法治国的条件和标准主要有(1)通过法律保障人权,限制公共权力的滥用;(2)良法的治理;(3)通过宪法确立分权与权力制约的国家权力机关;(4)赋予广泛的公民权利;(5)确立普遍的司法原则,司法独立等。3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志(1)制度条件完备的法律和相关系统的法律体系;相对平衡和相互制约的符合社会主义制度需要的权力运行的法律机制;一个独立的具有极大权威的司法相关系统和一支高素质的司法队伍;必须有健全的律
23、师制度。(2)思想条件法律至上:法律在社会规范中具有最高权威;权利平等:所有的社会成员法律地位平等;权力制约:所有的公共权力的运行必须受到其他公共权力的制约;权利本位:在国家权力和人民权利的关系中人民权利是决定性的,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中权利是决定性的。(三)依法行政重要意义、愿景基本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例题.多项选择题】“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依之“法”包括但不限于( )o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宪法党规党法各种规章制度【例题.多项选择题】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包括()A.合法行政B.合理行政C.程序正当D.权责统一2 .
24、法律调整的对象:仅仅是人们的行为,而不涉及离开行为单纯的人的内心世界、思想、灵魂。不是单个的人的行为,而是人们的交互行为。3 .法与自然法则、相关技术规范、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法律是以公共权力为后盾的、具有特殊强制性的社会规范。而习惯、宗教、道德、政策等社会规范则建立在人们 的信仰和确信的基础上,大体上通过社会舆论、传统的力量、社团内部的组织力或人们的内心发生作用。(二)法是由国家公共权力机构制定或认可的具有特定形式的社会规范(三)法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1 .在一国主权范围内,法具有普遍效力,所有人都要遵守;2 .在民主法治国家里,法律对同样的事和人同样适用,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 .近代以来
25、,法虽是一国主权范围内的事,具有地域性、民族性。但一国法的合适的内容与人类的普遍要求相一 致。(四)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合适的内容的社会规范【注意】宗教、道德等社会规范,其合适的内容主要是对主体的义务性要求,这是它们与法律规范的重要区别之O(五)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通过法律程序保证实现的社会规范(六)法是可诉的规范体系,具有可诉性【例题.单项选择题】1 .法与其他社会规范不同,法是由()制定或认可的。A.法院B.行政机关C.社会团体D.国家2 .法是依靠()保证实施的。A.暴力B.法院C.自觉D.国家强制力3 .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丰富的合适的内容,其核心合适的内容是()oA.自由 B.
26、民主 C.责任 D.权利和义务4 .法是以()的名义创制的。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议会 C.社会集团D.国家【例题.多项选择题】1 .法是一种国家意志,国家创制法的方式方法由()。A.制定 B.投票 C.认可 D.解释二、法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基本观点(1)法的正式性(官方性、国家性)一一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正式的官方确定的 行为规范。(2)法的阶级性一一法主要体现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国家意志)。判断1:法是社会的公共意志的体现。判断2:法律有时候也是被统治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结果。(3)法的物质制约性一一法的合适的内容受社会存在(经济关系、生产关
27、系、生产力)的制约,最终受一定社会 物质生活条件的决定。【例题.单项选择题】1、法是国家创制,体现某种社会集团意志的社会行为规范。法之所以成为法,就其本质而言,它所体现的意志是()A、国民意志13、社会意志C、国家意志D、人民意志2 .最终决定法的因素是()A、物质生活条件B、政治力量对比C、国家权力性质D、阶级力量对比【例题.多项选择题】当代中国法学理论对法的本质的认识包含以下几个层次()o法律是国家意志法律是阶级意志法律是人民意志法律是公共意志【例题.判断题】L法的本质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社会集团或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2.法是统治集团或人民统一意志的体
28、现,但这种意志并不一定是国家意志。()三、法的作用首先应当了解法具有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法的这两种作用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手段和目的的关系:规范作用是 手段,社会作用是目的。【例题.单项选择题】法的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是(A )A、手段和目的关系B、理论和实践的关系C、目的和本质的关系D、理论和价值的关系规范作用社会作用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强制阶级统 治执行社会公 共事务对 象本人他人一般人人们的相 互行为违法 者被统治 阶级社会全体方式规范性指弓I (确定性指引和不确定性指引) 权利模式对人们行为的指引是有选择的指 引即不确定的指引示范和 示警L规范作用:即法自身表现出来的、对人们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
29、可能影响,也称为“法的功能”。【例题.多项选择题】法的规范作用体现在()oA.指引B.评价 C.预测 D.教育E.强制【例题.多项选择题】法的指引作用可以分为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下列哪些表述属于有选择的指引?A.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B.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C.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D.民法通则规定,公民对自己的发明或者其他科技成果,有权申请领取荣誉证书,奖金或者其他奖励2.社会作用:即法为实现一定的社会目的而发挥的作用。(1)法的社会作用的领域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思想文化生活领域(2)法的社会作用的方向政治职能,即通常说
30、的阶级统治的职能;社会职能,即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例题.单项选择题】法的社会作用主要体现在()oA.强制作用B.告示作用C.执行社会公共职能D.归化作用补充:正确认识法的作用和法的作用的局限性。既要反对“法律无用论”,又要防止“法律万能论”。【例题.多项选择题】20世纪90年代初,传销活动在中国大陆流行时,法律法规对此没有任何具体规定。当时,执法 机关和司法机关对这类案件的处理往往依据民法通则第7条。该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 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这说明法律原则具有哪些作用?A.法律原则具有评价作用B.法律原则具有裁判作用C.法律原则具
31、有预测作用D.法律原则具有强制作用法的价值自由正义(平等公正)秩序(主要是社会生活利益的形式方面)(效果)地位最本质的价值,人性最 深刻的需要。法律是保障自由得到实 现的手段,反过来自由 不能超过法律的约束范 围正义是法的基本标准,是 法的评价体系基本价值一般价值,离开了利益,法 既无从产生,也无以存在。作用衡量国家的法律是否是 “真正的法律”衡量法律是不是真正的 法律,是“良法”抑或“恶 法”,推动着法律的进化。秩序是法的其他价值的 基础。现代社会,秩序 要受到正义的控制利益表达、利益平衡(主要 通过法律原则)【例题.多项选择题】法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可以体现出多重价值,这些价值构成了现代法律
32、的理想和目的。一部良 法其价值主要体现在()oA.对正义的实现作用 B.对自由的保障作用C.对秩序的维护作用D.对效果的促进作用注意,价值冲突的解决办法:(1)价值位阶;在先的价值优于在后的价值(2)个案平衡;同一位阶的价值发生冲突。(3)比例原则。.【例题.判断题】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因此法应对自由和民主进行限制。()四、法的关系(掌握)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法律关系是一种合法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的分类(一)按照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执行的职能和实现规范的合适的内容不同,法律关系可以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和 保护性法律关系。产生根据
33、执行的职能实现规范的合适的内容是否需要制裁调整性法律关系合法行为调整职能行为模式无需保护性法律关系违法行为保护职能否定的法律后果需要(-)按法律主体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一一纵向(隶属)的法律关系和横向(平权)的法律关系法律主体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法律主体权利义务的强制性程度举例纵向法律关系地位不平等,存在管理关系、服从 关系或监督关系具有强制性,不能随意转让,也不 能任意放弃刑事法律关系横向法律关系地位平等具有一定程度的任意性夫妻关系、民事合同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三)按照法律主体的多少和权利义务是否一致为根据一一单向(单务)法律关系和双向(双边)法律关系和多向(多边) 法律关系。2,双向法律关系
34、是指在特定的双方式方法律主体之间,存在两个密不可分的单向权利义务关系,其中一方主体的 权利对应一方主体的义务,反之亦然。3.多向(多边)法律关系,又称“复合法律关系”或“复杂的法律关系”,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关法律关系的复o(四)按照相关的法律关系作用和地位不同法律关系可分为:第一性法律关系(主法律关系)和第二性法律关系(从法律 关系)(一)法律关系主体所谓法律关系的主体指法律关系的参加人,即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人,享有权利的一方是权利人, 承担义务的一方是义务人。这部分的详细合适的内容,参考民法的相关理论。(1)公民(自然人);(2)法人和其他组 织;(3)国家教材项目案例P6县地
35、方税务局|某公司(二)法律关系的客体(1)物;(2)人身;(3)精神产品;(4)行为(结果)说明:(1)物:法律认可、为人类所认识和控制、具有经济价值、具有独立性。活人的人身不能成为物、人身的 部分只有脱离人身时才能成为物。客体所承载的利益才是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联系的中介。(三)法律关系的合适的内容权利、义务的关系:结构上,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数量上,总量相等;产生和发展上,两者经历了从浑然一体 到分裂对立再到相对一致的过程;价值上,在历史上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同,在不同的国家地位有主次之分。(四)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主要条件有两个:一是法律规范;二是法律事实。法律事件(社会事件+自然事
36、件)、法律行为。【例题.多项选择题】法律事实包括()。法律事件法律责任法律关系法律行为【例题.多项选择题】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D.法律事实A.主体B.客体 C.合适的内容补充:五、法律责任1 .法律责任的含义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承受的某种丕利的法律后果。与道义责任或其 他社会责任相比,法律责任有两个特点:(1)承担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是法律;(2)法律责任具有国家强制性。【注意】引起法律责任的原因有三:违法行为违约行为基于法律的规定。如民法通则第106条第3款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 责任二有违法行为一定有法律责任
37、,但是法律责任不一定都是由违法行为引起的。2 .法律责任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律责任作不同的分类:.(1)以责任的合适的内容为标准,可以分为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2)以责任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3)以责任的人数不同为标准,可以分为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4)以是否以行为人有无过错为责任构成要件为标准,可以分为过错责任与严格责任;(5)以引起责任的行为性质为标准,可以将法律责任划分为: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违宪责任。最后一种 分类尤其应当引起注意。.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违宪责任国家赔偿责任结构犯罪人向国家违法者向受害人行政主体、行政相对 人向国家国家
38、机关及其领导 人向国家国家向受害人性质惩罚性救济性(有时也有 惩罚性)产生 原因犯罪违法、违约、法定违法、法定合适 的内 容财产责任过错推定补充:法律制裁法律制裁是被动承担法律责任的一种主要方式,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 措施。法律责任是法律制裁的前提,法律制裁是结果或体现。法律责任不等于法律制裁,有法律责任不等于一定有法 律制裁。(免责分为:1时效免责、(督促法律主体行使权利,提高司法效果,稳定社会生活秩序)2不诉及协议免责3 自首、立功免责、4因履行不能而免责)法律制裁可依不同标准分为不同的种类,最常见的分类是依据刑事责任、民事 责任、行政责任和违宪责任,将
39、法律制裁分为刑事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税务行政处罚和税务行政处分)和违 宪制裁。刑事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违宪制裁主体司法机关法院行政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合适 的内 容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改变或撤销、罢免第二节法的体系一、法的体系的基本单位(现在的)法律规范二法律原则+法律规则(原来的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是法律条文的合适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例题.单项选择题】法律条文与法律规范的关系是()A、法律规范是法律条文的载体B、一个法律规范就等于一个法律条文C、一个法律规范不能包括在几个法律条文中D、一个法律条文可以包括几个法律规范(一)法律规范(法律规则)的结构“新三
40、要素说”认为,任何法律规范(法律规则)均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部分构成。所谓假定条件,指法律规范中有关适用该规则的条件和情况的部分,即法律规范在什么时间、空间、对什么人适 用以及在什么情境下法律规范对人的行为有约束力的相关问题。它包含两个方面:(1)法律规范的适用条件;(2)行为 主体的行为条件。有时可能会省略。所谓行为模式,指法律规范中规定人们如何具体行为之方式或范型的部分。它可以分为三种情况:(1)可为模式; 应为模式;(3)勿为模式。.所谓法律后果,指法律规范中规定人们在做出符合或不符合行为模式的要求时应承担相应的结果的部分,是法律 规规范对人们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的态度。它分
41、为两种情况:(1)合法后果,又称肯定式的法律后果;(2)违法后果, 又称否定式的法律后果(法律责任)。.(二)法律规范(法律规则)的分类分类标准类另U举例规则的合适的内容 规定(主要是行为 模式)不同授权性规 则职权性规则有职权权利性规则有权,享有的权利;可以义务性规 则命令性规则有义务,须得,要,应,必须禁止性规则禁止,不准,不得,不应当,严禁,不 要规则合适的内容的 确定性程度不同确定性规则无须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委任性规则由其他机关制定规则准用性规则把规则的合适的内容指向了其他规则,参照对人们行为规定和 限定的范围或程度 不同强行性规则合适的内容具有强制性,不容许更改任意性规则允许自行选择
42、、协商确定行为的模式【例题.单项选择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这一规则是(.)A、授权性规则B、调整性规则.C、强行性规则D、任意性规则【例题.单项选择题】下列对法律规范分类正确的是()A授权性规范、命令性规范、强制性规范B授权性规范、强制性规范、禁止性规范C强制性规范、任意性规范D授权性规范、命令性规范、任意性规范【例题.多项选择题】一般而言,刑事法律规范大多数是()。确定性规范强行性规范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例题.判断题】规定人们不为一定行为的,是命令性规则。() 二、法的部门体系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法律部门,也称为部门法,是按一定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划分
43、标准(1)主要标准是法律所调整的不同社会关系,即调整对象;(2)其次是法律调整方式方法。当代中国法律体系民法经济法商法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宪法 行政法 刑法 诉讼法公法、私法与社会法(1)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最早是由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提出来的:“公法是关于罗马国家的法律,私法是关于私人 利益的法律,(2)私法是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确立财产所有权,保障自身利益的追求,如民法、商法。(3)公法是利用国家权力,宏观调整社会财富分配,调整国家与公民的关系的法律,如行政法、刑法、诉讼法。(4)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社会化现象的出现,又形成了一种新的法律即社会法,如社会保建法。(5)公
44、法、私法与社会法在调整方式方法、调整方式、法的本位、价值目标等方面存在不同。【例题.多项选择题】我国部门法划分的标准主要有()o法律调整的对象法律调整的方式方法法律调整的层次法律调整的体系三、法的效力体系(一)法的效力层次和效力范围L法的效力层次:指规范性法律文件之间的效力等级关系。根据我国立法法的有关规定,我国法的效力层次 可以概括为:(1)上位法的效力高于下位法;(2)在同一位阶的法之间,特别法优于一般法;(3)在同一位阶的法之间,新法优于旧法。(同一机关)(4)当遇到同一位阶的法中新法是一般法旧法是特别法,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或者其他特殊情况时,依法由有关国家机 关裁决。2 ,法的效力范围:分为四种情况:对人的效力、对事的效力、空间效力、时间效力。在这四个效力范围中,对人和对事的效力范围先于空间与时间的效力范围,后两个范围只是一个人应遵守某种行 为所在的地域和所处的时间。确定法律对人效力的原则1 .属人原则,即一国法只适用于本国公民,只要是本国公民,不论其在国内还是国外,均受该国法的约束,但对于 外国人,即使在该国境内,也不适用该国法律。2 .属地原则,即一国法只适用于本国主权范围,不论是否为该国公民,只要其身在该国境内,都适用该国法。3 .保护主义原则,即一国法的适用以保护该国利益为依据,任何人不论其是否为该国公民,也不论其身居国内还是 国外,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