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品供给资金的财政保障机制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公共品供给资金的财政保障机制研究.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农村公共品供给资金的财政保障机制研究篇一:农村公共品供应资金的财政保障机制探讨 内容摘要: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农村公共品的供应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首先结合农村公共品的性质,分析为什么要建立农村公共品供应资金的财政保障机制,以及建立一个怎样的财政保障机制。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公共品供应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目前农村公共品供应资金财政保障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公共品,供应,财政保障机制 一、农村公共品的理论分析 农村公共品是指在农村地域范围内,用于满意农业生产和农夫生活公共须要的一类物品。对于农村公共品而言,政府必需充分发挥其
2、财政保障作用,通过肯定的机制,保障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应,这是由农村公共品的性质确定的。 (一)农村公共品具有一般公共品的性质 1.农村公共品具有非排他与非竞争的特性。由于存在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在农村公共品的供应中,基于市场的资源配置将会出现“搭便车”现象,从而不行避开地造成供应不足,难以达到帕累托最优。而政府的强制性融资方式能够很好地解决该问题,实现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应。 2.大多数农村公共品具有外部性。外部性的存在将导致私人的边际效益与成本偏离社会的边际效益与成本,无法达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所以农村公共品的市场供应是无效的。为了保障其有效供应,政府须要建立财政保障机制,通过矫正性的税收、财
3、政补贴等手段,调整私人边际效益或成本,矫正外部性。 3.部分农村公共品具有规模效应。部分农村公共品的单位成本会随着供应规模的增加而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如就农村科技推广这一公共品而言,小村庄的分散供应是低效率的,但是当土地相对集中后,可以更好地运用新技术、推广机械化,产生规模效应。这类农村公共品的市场供应同样是无效的,会出现私人收费成本过大、奢侈性重复建设等问题,所以应当由政府通过肯定机制保障其有效供应。 (二)农村公共品具有区分于一般公共品的特性 1.农村公共品具有生产分散性。农村公共品的生产分散性是指农夫能够用于公共品供应的资金较为分散,这是由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农村分散的经营方式确定的。由于存在
4、这种生产分散性,一些在城市中可以由私人供应的公共品,在农村中只能由政府通过发挥财政资金的保障作用,保障其有效供应。 2.农村公共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农村公共品的受益范围相对较小,因此农夫就能够通过肯定的渠道反映其实际需求,上级政府也可以通过这些渠道,了解农夫的需求意愿,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的供应决策。而且在多数状况下,农村公共品是否有效供应,干脆关系农夫的受益程度,因此农夫也情愿表达其需求意愿。基于这一特性,政府的财政保障机制,应以满意农夫需求为基础,使上级政府的供应决策能够反映农夫的需求意愿。 3.农村公共品具有边缘性。所谓边缘性是指农村社区处于中国行政区划的最底层,乡镇以上各级政府供应的
5、全国性或地方性公共品都有可能覆盖到农村,这就使得农村公共品供应具有多层次性。这一特性要求各级政府的财政资金保障机制,应当以供应资金均衡为目标,通过合理确定其供应决策,保证公共品在农村分布的数量和质量。 二、现行农村公共品供应资金财政保障机制的缺陷 (一)基层政府财政收入有限 在农村公共品的供应中,地方财政收入,特殊是基层财政收入,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的财政体制下,中心财政收入主要由一些税源广泛、税收收入稳定、征收成本较低的税种组成。但是,相比之下,基层财政收入则主要依靠一些小额、零星的税种,基层财政缺乏支柱财源。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化,特殊是农业税和特产税取消后,基层财政空间被进一步压
6、缩, 预算赤字缺口比较大。为了支持农村税费改革的巩固与完善,2022年起财政每年将支配1010亿元以上的资金,其中中心财政每年将通过转移支付补助地方财政780亿元,但这与税费改革之前政府和农村社区组织通过各种形式每年实际收缴的1500亿元1600亿元相距甚远。税费改革使得基层财力受到影响,减弱了其能够用于农村公共品的财力保障。 (二)基层政府支出范围不合理 在分税制的财政体制下,基层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之一就是供应辖区范围内的公共品。但是,目前基层政府的支出范围偏大,挤占了原本应当用于公共品供应的一部分财政资金,导致公共品供应的财政投入不足。目前,我国县乡两级的人员经费支出增长大大超过财政收入增
7、长,尽管近几年对乡镇进行了合并或撤销,但也存在减机构不减人员的问题。行政体制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政府运行成本上升。 (三)转移支付难以体现对农村公共品供应的资金扶持 1.专项拨款难以体现中心政府的政策意图。在各项转移支付中,专项拨款应当能够促进基层政府农村公共品供应的主动性。但目前专项拨款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资金范围太宽,用于支持准区域性公共品供应的资金所占比例较低,数额较少;另一方面,在确定拨款额和配套资金的配套率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各地区的实际状况,在肯定程度上拉大了地区间公共品供应水平上的差距,而且简单诱使一些地方政府伪造配套资金,调取专项拨款。 2.转移支付资金运用效率低下。目前财
8、政部门只管拨款、不问资金运用去向的现象仍旧相当普遍,这使得中心拨付的资金在运用中存在严峻的挤占、挪用、截留、沉淀等问题。而这些资金经过层层截留,下拨到农村后,基层政府往往还要设立特地的机构负责资金、项目运作,这些机构和行政人员也占用了大量的资金,这都影响了资金的运用效率,导致能够真正用于农村的项目资金很少。 三、完善农村公共品供应资金财政保障机制的对策 (一)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合理界定基层政府的职能范围 1.应变更现有基层政府的财政体制,借鉴先进省份阅历,全面推广“乡财县管”。乡镇的财政可以由县级政府负责管理,这样可以利用县级政府的财力,有效供应农村公共品,同时利用县级财政的约束力,防止腐败现
9、象、资金挪用现象的发生。 2.乡镇作为一级政府仍有必要存在。截至2004年底,我国县级单位共有2862个(其中县级市仅374个),而村民委员会共有652738个,不行能由县级单位干脆面对行政村,在二者之间应当有一级乡镇政府,并逐步将其发展为社区公共事务活动的中心,这将更加有利于农村的发展。 3.基层乡镇政府的职能应当有所转变。即从现在的全能型、多功能的政府向有限功能的政府转变。其首要职能应是保障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应,满意辖区范围内居民的公共须要,其职能范围应当被界定为接受县级政府的托付,负责农村公共品的详细供应过程,并向县级政府负责,保证农村公共品的数量和质量。 (二)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供应决
10、策权,稳定供应资金来源 基层政府对农村公共品的财政保障实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与政府间供应决策权的混乱有关,因此,合理划分中心与地方在农村公共品供应中的决策权,才能稳定农村公共品的资金来源,确保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应。详细而言,中心政府应当负责供应全国性公共品,如义务教化、安排生育等,并确保其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匀称分布。对于地方性公共品,应依据受益范围,由地方各级政府供应。对于准区域性公共品,如农村病虫害防治、农村职业教化等,在地方政府供应的同时,中心应适当干预地方的供应决策。通过明确的制度支配,确定各级政府的供应决策权,稳定农村公共品的资金来源,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公共品资金的供应问题。 (三
11、)完善地方税体系,壮大地方政府供应农村公共品的财力 取消农业税之后,地方财政尤其是基层财政的负担比较大,假如不实行相应的措施,会在 肯定程度上影响农村公共品的供应。为此,必需加强地方税体系的建设。 1.在合理界定地方收入规模的基础上,明确地方税的主体税种,建立地方流转税(包括营业税)和地方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为主体的双重主体税种的地方税体系。主要措施是改革城市维护建设税,将其由附加税改为特地的地方流转税,从而保证地方税税基的广泛、收入的稳定、征管的便利。 2.完善协助税种。财产税是地方税收的重要税种,具有税基稳定、税收收入保障性好的特点,结合我国国情,在规范地方税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完善财产税、资
12、源税及一些行为目的类税收,并将其作为地方税收的协助税种。 3.在全国统一税收政策的前提下,中心下放部分税收的管理权限,地方依据状况确定税种,确定详细税收制度,确定开征或停征,即地方对一部分税种具有相对较完全的税收管理权限。 (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1.建立促进地区公允的转移支付制度。为了保证农村公共品供应资金的均衡分布,应通过促进地区公允的转移支付制度,调整地区之间的既得利益,逐步缩小地区之间财政保障实力存在的差距,实现财力水平的相对均衡。特殊是对目前财力不足的贫困地区,应提高无条件转移支付所占的比重。 2.注意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逐步缩小辖区内地区间财力的差距。加大省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
13、,充分利用转移支付制度来平衡地区间财力差距,保证不同地区农村公共品供应的均衡,特殊是对存在辖区外部性的农村公共品(如环保和教化)应当通过转移支付,对供应方做出肯定的补偿,实现外部性的内在转移。 3.调整现行转移支付的结构,充分发挥专项拨款对农村公共品供应的保障作用。对专项拨款进行合理分类,同时在确定地方政府配套比率时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保证专项拨款的合理安排,同时加强对专项拨款资金的管理,争取实现转移支付资金的“一步到位”,避开资金的再安排。 (五)完善其他配套措施 1.农村金融扶持。考虑到我国农村发展的实际状况,仅仅依靠有限的财政投资明显是不够的,因此,政府应适当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农业信贷的资金
14、总量。首先,赐予支农贷款税收政策实惠,对支农贷款赐予合理的补偿,如建立贷款利息补贴制度,通过补贴贷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水平;其次,建立农业贷款的保障机制,如通过建立农业贷款担保基金、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以及向农业倾斜的信贷激励机制,对主动支持农业发展而使经济效益受到影响的农业金融部门赐予必要的嘉奖,从利益上激励金融部门增加农业信贷投入的有效供应。 2.简化政府层级,推广省直管县。我国基层政府财政困难、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等都和我国政府级次过多有着亲密的关系。我国目前有五级政府,实行“一级政府,有一级财政”,而且每一级政府又都要求机构健全,并与上级政府部门相对应,这无疑会导致基层政府机构臃肿,财
15、政供给人员增多。为此,应借鉴国际阅历,简化政府层级,推广省直管县,将市级政府与县级政府改成平级政府,市级政府只管理城市自身,县级政府改由省级政府干脆管理,取消市级财政与县级财政的结算关系,从而削减财政资金的流转环节,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财政资金的运用效率。 篇二:财政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财政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2022年) 1、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成效、问题及对策 2、完善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探讨 3、乡镇财政面临的困难及对策分析 4、论影响消费需求的财政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 5、促进我国城乡义务教化均衡发展的财政政策探讨 6、宪政视角下的我国财政改革 7、财政支农效果的成因及建议 8、谈
16、政府财政监督的信息化建设 9、我国公共产品供应制度分析及改革 10、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地方财政投入模式探讨 11、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衡的财政政策 、取消农业税后乡镇财政分析 13、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政策探讨 14、中国自然灾难救助财政投入体制探讨 15、公共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主要方向 16、由税费改革看我国财政分权的法制化 17、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探讨 18、促进人力资本增长的财政政策 19、我国的财政风险的法律限制探讨 20、对当前政府预算的法治性研讨 21、公共财政农业支出政策的国际阅历与启示 22、对我国现行出口退税制度的思索 23、促进中部崛起协调
17、区域发展的财税政策 24、当前我国财政农业补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5、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探讨 26、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路径选择 27、试论我国建立高绩效政府的路径选择 28、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建议 29、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的公共财政政策探讨 30、经济转轨时期财政政策对农夫收入增长的影响 31、提高农夫收入的财政支持政策选择 32、发展人力资本的财政政策选择 33、建设中国式财政政策性投融资体系的探讨 34、论引导消费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的财税政策 35、财政政策视角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36、现代预算理念与中国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37、小城镇建设及公共财政
18、体制改革的思索 38、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财政制度与政策 39、加强新时期财政监管问题的探讨 40、财政科技投入模式的框架建议 41、财政紧约束下有效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选择 42、对外商开放我国政府选购的市场浅析 43、推动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的探讨 44、公共财政框架下开展财政绩效评价工作的思索 45、促进企业海外投资财税政策的国际比较及借鉴 46、借鉴国际阅历完善财政监督体制 47、财政支农资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48、中国支付结算体系缺陷及改进构想 49、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50、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的国有资本财务监管探讨 51、农村公共品供应资金的财政保
19、障机制探讨 52、农村公共品供应资金财政保障机制探讨 53、我国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4、构建我国农村教化财政体制的思索 55、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机制优化 56、深化收支分类改革 推动透亮度绩效评价 57、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政策选择 58、可持续性发展与财政政策选择 59、新形势下中国财政支农政策选择 60、试论促进就业的财政对策 61、最低生活保障与财政支出结构调整 62、乡镇财政负债的成因和对策分析 63、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思索 64、构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65、加强财政性投资项目评审工作初探 66、公共财政医疗卫生投入问题分析 67、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监督 防范和
20、化解债务风险 68、绩效预算的实施思路和难点分析 69、关于推动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改革的建议 73、我国地方财政支出规范化管理探讨 73、论协调区域发展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创新 73、关于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若干思索 73、高等教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问题初探 74、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探析 75、论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基础教化供应 76、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财政支出监督 77、面对就业形势困难的财税对策探讨 78、文化事业的财政资助探讨 79、财政投资项目全过程评审监督的思索及建议 80、非税收入规范化管理探讨 81、地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浅议 82、发行地方公债的必要性及制度约束 83、加强地方行
21、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监管的几点思索 84、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 85、主动财政政策对地方政府财力的影响及对策 86、试析城市建设规模扩张可能引发的财政风险 87、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财税政策探讨 88、资源型城市财政补偿机制探讨 89、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现状、问题及对策 90、化解当前流淌性过剩的财税政策支配 91、进一步规范职务消费的对策探讨 92、环保投融资应由政府财政主导 93、建立有效的灾难预算问题思索 94、财政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几点思索 95、统筹区域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 96、财政支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01、西方绩效预算理论与实践对我国财政管理的启示 10
22、1、地方国债投资项目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101、现代服务业发展与财税政策选择 101、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公共财政政策的选择 101、我国基础设施投入现状及改革建议 102、构建我国地方公债制度框架初探 103、财政竞争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及其规范 104、关于社会保障基金平安运用的若干思索 105、财政透亮度探讨 106、我国公益慈善事业职业化发展探析 107、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思索 108、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财政政策选择 109、财政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探讨 110、构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系的探讨 111、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12、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限制的实践探究 11
23、3、我国国债规模及其风险防范 114、关于我国发行地方公债的若干思索 115、我国分税制体制面临问题及应对策略 116、我国财政农业支出与农村消费的探讨 117、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财税政策探析 118、公共财政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 119、强化财政审计监督 120、论城乡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 121、提高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的途径探讨 122、我国当前出口贴息政策最优化策略探究 123、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爱护的财收手段分析 124、建立新型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体系问题探究 125、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思索 126、公共财政与中小企业自主创新 127、我国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分析
24、128、加强对中国土地的财政调控探讨 129、论我国地方政府财政竞争效率 130、制约西部贫困地区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缘由及对策探讨 131、公共服务型政府构建模式探讨 132、关于农村义务教化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的调查与思索 133、政府选购中寻租行为的治理 134、国外政府绿色选购的阅历及启示 135、我国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构建问题 136、部门预算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37、现阶段我国政府选购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138、政府非税收入进一步规范化改革探讨 139、城乡统筹发展与财税制度改革探讨 140、缩小城乡财政地位差距的对策探讨 141、现阶段财政支农制度缺陷及其改进 篇三:农村公共物品供应
25、探讨综述 中国农业高校现代远程教化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公共管理学 论文题目:农村公共物品供应探讨综述 学生姓名 专 业公共管理 层 次 批 次 学 号 学习中心 2022年 3月 中国农业高校网络教化学院制 摘要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着经济体质转型的重要发展时期,农村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稳定,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应对农村的发展起着确定性的作用,为农村供应必要的公共物品是各级领导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建设覆盖广阔农村、惠及农夫的农村公共物品供应体系甚至可以说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就是农村公共物品供应与完善的过程。面临当前卷
26、席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冲击,有效的农村公共 物品供应是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不维护农村平安稳定、提高农夫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所以从政府管理角度探讨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应对策是完善详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从宏观视角对农村公共物品供应进行探讨。探析农村公共物品供应的演进、方式及困难与成因提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大环境下构建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应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公共物品供应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 书目 一、农村公共物品供应特点.5 二、农村公共物品供应探讨的主题 .5 2.1农村公共物品供应制度探讨5 2.2农村公共物品供需冲突问题5 2.3农村公共物品供应制度的不足5 三、我国农村公共
27、物品供应现状.6 3.1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应现状6 3.2农村公共物品供应低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有待提高6 3.3“自上而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应决策机制.6 四、建设新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应的对策完善.7 4.1农村的经济发展前景.7 4.2完善教化制度提高农村人口素养7 4.3农村公共事业的基本保障供应7 五、结论与建议.7 参考文献.8 一、农村公共物品供应特点 农村公共物品是用于满意农村区域内社会须要和公共消费需求的公共物品或者公共服务,具有一般公共物品的基本特点既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不行分割性,同时,农村公共物品还具有基础性消费功能和剧烈的外溢性经济特征,它通过对农夫的生产、生活和外部环境条
28、件的改善,干脆或间接地增加农夫基本收 入改善农夫的生活质量。 二、农村公共物品供应探讨的主题 1农村公共物品供应制度探讨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应制度大体可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建国初期(1949-1957)新中国建设初期面临社会重建、复原生产等问题,而当时广阔农村普遍存在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极度缺乏,而劳动力肯定过剩问题。因而,政府为帮助缺少基本生产资料的农户维持正常生活,提倡将分散弱小的个体农户自愿组合,走农村合作化道路。因而,作为基层组织形式的农村合作社就成为当时农村公共物品供应的组织形势,其通过“插犋换工”和“变工”等互助形式,把极为稀有的生产工具和牲畜作为农户共同的生产资料
29、,从而满意当时条件下的农户正常生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复原和发展,同事农村社会保障也通过农村合作社加以实施。农夫创建开展了合作互助等医疗形式来解决居民病有问题,这一过渡期农村公共物品供应制度主要是农夫通过自愿组成的组织行事,实现了农村居民对公共物品需求的自我供应。其次阶段:人民公社时期(1958-11018)农村社会组织的形式是以乡为单位的人民公社,它在实行:“政社合一”的组织体制。人民公社即使一个基层政权,又是一个集体经济组织。在这一时期里,农村公共物品供应形成了制度内供应和制度外供应渠道,且制度外供应在农村公共物品供应中发挥主导作用。在这一时期里,农村公共物品供应于城镇公共物品供应逐步形成城
30、乡分割“二元化”供应体制,城镇的供应主要供应由政府包揽,所需资金主要由财政部预算支配,既制度内供应;而农村公共物品供应的主要供应主要通过任命公社这一集体经济组织筹集,既制度外供应为主制度内为辅。同时农村公共物品供应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 2农村公共物品供需冲突问题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宏大成就,约7亿农夫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制约农村发展的深层次冲突照旧存在,其中农村公共物品有效的供应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成为制约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瓶颈问题。公共物品的有效供应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基础是
31、农村政策得意实施的保障,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夫日益迫切要求政府能够为他们供应基本而有保障的共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3农村公共物品供应制度的不足 在不同历史时期,政府实行的了多种形式的供应对策,详细包括供应政策的颁布与实施、供应职能的设置、供应模式的选择、供应机制的建立和供应管理的完善等一系列制度设计与支配,农村公共物品共计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我们也清晰相识到,新形势下政府保障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应过程中照旧存在着对策缺失:长期存在不公允的城乡二元分割供应制度、缺位的政府供应职能、以政府为主的单一供应渠道、行政吩咐式的强权供应决策失范的财政资金管理等诸多缘由导致了农村公共物品供应不足,影响了农夫对公共物品的弹性需求阻碍了农夫主观意愿的表达,滞后了农夫脱贫致富的进程,降低了农村公共物品的供应效率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农村建设的发展。主要缘由其一是公共物品供应 第20页 共20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