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pdf(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人 体 解 剖 学 实 验 教 学 大 纲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4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供检验技术、卫生检验检疫、临床药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应用心理等 40 学时各专业用)编写者:刘绍壮 审定人:徐飞 教研室主任:隋鸿锦 大连医科大学 2012 年 4 月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4 第一次 实验 一、实验内容:骨总论、躯干骨、附肢骨、颅骨 二、重点要求:1、解剖学标准姿势,轴、面和方位术语。2、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和理化特性。3、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4、肋的概念和
2、真、假、浮肋的划分。5、胸骨的形态分部,胸骨角的概念。6、躯干骨重要的骨性标志的位置及意义。7、上、下肢骨的组成、分部和排列。8、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髋骨、股骨、胫骨、腓骨的位置 和主要形态结构。9、上、下肢骨的重要骨性标志:肩胛冈、肩峰、锁骨、肱骨内、外 上髁、尺骨鹰嘴、桡骨和尺骨茎突、髂嵴、髂前上棘、髌骨、胫 骨粗隆、内踝和外踝等。10、颅的分部,脑颅和面颅的组成。11、颅底内面的三个颅窝及其重要结构。12、骨性鼻腔的主要结构及鼻旁窦的开口。13、颅的骨性标志的位置和重要性。三、教学安排:(一)强调实验室规章制度,安排值日制度。(二)简述 1、以带教形式,利用托盘中的示教标本,引导学
3、生观察 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和理化特性。2、以带教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椎骨的一般形态、骶骨的形态。3、四肢骨的配部(结合骨架);4、脑颅和面颅的组成(三)示教 1、髋骨:髋臼、髋臼切迹、闭孔 髂骨:髂嵴、髂前上棘、耳状面、弓状线 耻骨: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耻骨联合面 坐骨:坐骨结节、坐骨棘、坐骨大、小孔 2、整颅: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筛孔、视神经管、垂体窝、眶上裂、圆孔、卵圆孔、棘孔、破裂孔、内耳门、颈静脉孔、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4 舌下神经管、枕骨大孔、眶下裂、梨状孔、翼点、颧弓、关节结节、下颌窝、外耳门、乳突、枕髁(四)巡回指导学生自
4、学:(此部时间应在 1 小时以上)1、各部椎骨的特征 2、肋骨 3、胸骨 4、肩胛骨:喙突、关节盂、肩胛冈、肩峰 肱骨:肱骨头、大小结节、桡神经沟、内外上髁、滑车、肱骨小头 尺骨:鹰嘴、冠突、滑车切迹、桡切迹、尺骨茎突 桡骨:桡骨头、环状关节面、桡骨粗隆、尺切迹、桡骨茎突 股骨:股骨头、股骨头凹、股骨颈、大小转子、粗线、内外侧髁 胫骨:内、外侧髁、胫骨粗隆、内踝 腓骨:外踝(五)小结 1、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2、胸骨角的位置及意义。四、复习思考:1、骨在形态上有哪些类型?其构造和功能怎样?2、椎骨有哪些共同特征?各部椎骨又有哪些各自的特点?3、比较上、下肢骨的异同,并分析原因。4、颅骨的分部,
5、各部由哪些骨组成?5、在活体上可摸到哪些骨性标志?有何临床意义?第二次 实验 一、实验内容:全身骨连接 二、重点要求:1、滑膜关节的结构、分类及运动形式。2、椎骨间连结各结构的位置、形态结构及功能。3、脊柱的组成、生理弯曲和功能。4、骨性胸廓的组成及功能。5、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结构及运动。6、胸锁关节的组成及特点;肩、肘和桡腕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 运动;拇指腕掌关节的运动。7、骨盆的组成、界线及分部;髋、膝和踝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4 运动;足弓的构成。三、教学安排:(一)复习提问(二)巡回指导学生自学 1、椎骨间连结
6、:重点观察黄韧带、椎间盘(纤维环、髓核)、前纵韧带、后纵韧带。2、颞下颌关节和胸锁关节:注意观察关节盘。3、肩关节:注意观察特点及关节盂缘、肱二头肌长头腱。4、肘关节:注意观察桡骨环状韧带。5、桡腕关节:注意观察关节盘。6、骨盆:注意观察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坐骨大、小孔。7、髋关节:注意观察股骨头韧带、髋臼唇。8、膝关节:注意观察髌韧带,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半月板。(三)示教:示教上述主要内容。(四)小结:1、椎骨间连结的形式(结合骨连结总论)。2、颞下颌关节的组成与脱位的关系。3、上、下肢六大关节的对应比较。四、复习思考:1、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有哪些?各有何功能?2、脊柱和胸
7、廓各由哪些骨构成?其运动如何?3、椎间盘的位置、构造、功能和临床意义。4、试比较上、下肢六大关节形态结构的异同。5、骨盆在连结和组成上有何特点?6、为什么膝关节在急骤伸直时和旋转时有可能造成半月板损伤?7、为什么足跖屈时容易发生踝关节扭伤?第三次 实验 一、实验内容:全身肌 二、重点要求:1、骨骼肌的形态结构。2、头肌的分部,各咀嚼肌的位置。3、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背阔肌、胸大肌、肋间肌的位置和形态。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4 4、膈的位置、形态、运动及三个裂孔。5、腹肌的层次、名称、作用;腹直肌鞘、白线、腹股沟韧带及 腹股沟管的概念。6、四肢肌
8、的分部、各部的分群。7、上、下肢带肌、臂肌和大腿肌的配布、主要肌的名称、位置 及作用。小腿三头肌的位置及作用。8、前臂肌、手肌和小腿肌各群的作用。三、教学安排:(一)复习提问(二)示教 1、头颈肌:咀嚼肌,胸锁乳突肌 2、躯干肌: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胸大、小肌,前锯肌;膈;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直肌鞘 3、上肢肌:上肢带肌,臂肌 4、下肢肌:髂腰肌;臀大、中、小肌,梨状肌;大腿肌;小腿三头肌(三)巡回指导学生自学(四)小结 1、全身主要肌的作用 2、前臂肌各群的作用 3、小腿肌各群的作用 四、复习思考:1、腱膜与筋膜有何区别?2、何谓腱鞘和滑液囊?3、膈的起止、形态、孔裂和
9、通过的结构。4、试述腹股沟管。5、在脐上经腹直肌切口要经过几层才能到达腹膜腔?6、说明上肢肌和下肢肌的分部与分群。前臂肌各群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第四次 实验 一、实验内容:消化系统、腹膜 二、重点要求:1、胸腹部的标志线和分区。消化系的组成及上、下消化道的划分。2、咽峡的构成;牙的形态、构造和牙式;舌的形态和粘膜特征;颏舌肌的作用;口腔腺的位置和其导管的开口部位。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4 3、咽的位置、分部、主要结构及交通;食管的形态和狭窄部位。4、胃的位置和形态分部;十二指肠的位置、分部;空回肠的划分。5、大肠的分部、盲肠和结肠的形态特点;阑尾
10、根部的体表投影;结肠的分部;直肠和肛管的主要形态结构。6、肝的位置和形态结构;胆囊的位置、形态和功能;输胆管道的组成及胆汁的产生和排出途径。胰的位置。7、腹膜的概念和分部、腹膜腔的概念。腹膜被覆脏器的关系;腹膜形成的重要结构(网膜、系膜和韧带)的概念。三、教学安排:(一)复习提问 1、复习上次课内容 2、提问消化系理论内容(二)示教 1、舌的乳头;咽的位置、分部及主要结构(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圆 枕、咽隐窝、梨状隐窝);胃的形态、结构;十二指肠分部。2、回盲部结构;结肠的特点;肛管的内部结构。3、肝的形态;肝外胆道的组成。(三)巡回指导学生自学 注意指导学生观察腹膜模型。(四)小结 1、牙式的应
11、用 2、咽的交通 3、咽淋巴环的概念 4、胆汁的产生和排出途径 5、以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为例,小结:(1)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2)腹壁的层次结构(3)如何区分大肠和小肠(4)如何寻找阑尾 四、复习思考:1、说明牙的排列、形态及构造 2、舌粘膜有几种舌乳头,哪些含有味蕾?3、简述口腔腺的组成、位置、形态和腺管开口部位 4、咽的分部及交通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4 5、食管的分部、狭窄部位及其临床意义如何?6、阑尾根部和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在何处?7、在临床上,如何区分大肠和小肠?8、试述肝外胆道的组成和开口部位以及胆汁的产生部位和排泄途径。第五次 实
12、验 一、实验内容:呼吸、泌尿、生殖系、会阴 二、重点要求:1、呼吸系的组成,上、下呼吸道的划分。2、鼻腔的分部及主要形态;鼻旁窦的开口位置。3、喉的位置、软骨,喉腔的形态结构。4、气管的位置、结构特点,左右支气管的差别。5、肺的形态、位置和分叶。6、胸膜及胸膜腔的概念。7、泌尿系的组成。肾的位置、形态和结构。8、输尿管的形态和狭窄位置;膀胱的位置、形态,膀胱三角的概念。9、男性生殖器的分部及各部包括的器官。10、输精管的形态和行径;精索的概念;前列腺的形态、位置。11、阴茎的构成;男性尿道的分部和形态结构特点(狭窄、弯曲等)。12、女性生殖器的分部及各部包括的器官。13、卵巢、子宫的位置、形态
13、和固定装置。14、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及各部形态结构;阴道穹的概念。15、乳房的位置、形态和结构特点。16、会阴的概念、界限和分区;盆膈的构成。三、教学安排:(一)复习提问 1、复习上次课内容 2、提问呼吸、泌尿、生殖系理论内容(二)示教 1、鼻腔外侧壁的结构;喉软骨及其连结(弹性圆锥),喉腔的结构;气管 及其分叉;肺的形态。2、肾的外形、肾窦及内构;输尿管;膀胱三角。3、睾丸;附睾,输精管,精索;前列腺,精囊;男性尿道的特点。4、卵巢及其韧带;输卵管的位置及形态结构;子宫的位置、形态结构及韧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4 带;阴道穹;5、盆膈,坐骨
14、肛门窝,尿生殖区。(三)巡回指导学生自学(四)小结 1、鼻旁窦的开口。2、男性尿液自肾排出体外需经过哪些主要的狭窄和弯曲。3、精子的产生及排出途径。4、卵细胞的产生及移动途径。四、复习思考:1、鼻旁窦的开口部位 2、易患上颌窦炎的形态学因素。3、喉腔分为几部分?其最狭窄部位在何处?4、气管异物易坠入哪侧肺,为什么?5、输尿管的狭窄部位有何临床意义。6、试述精子的产生部位及排出体外的途径。7、试述输卵管的分部、各部的结构特点及意义。8、试述子宫的位置、形态、分部及固定装置。第六次 实验 一、实验内容:内分泌系、心 二、重点要求:1、内分泌的概念及结构特点;主要内分泌腺的名称和位置 2、脉管系的组
15、成;心血管系的组成,大、小循环的概念 3、心的位置、外形,各腔及房、室间隔的形态结构 4、心传导系的组成和机能;5、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行径、主要分支(前室间支、旋支、后室间支、窦房结支、房室结支)及主要分布 6、冠状窦的位置和开口 7、心包及心包腔的概念 三、教学安排:(一)复习提问 1、复习上次课内容 2、提问内分泌系、心的理论内容(二)示教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4 1、心的外形,各腔及房、室间隔的形态结构、心传导系及心的血管 2、心包及心包腔(在尸体上)(三)巡回指导学生自学(四)小结 心内各腔的出入口和瓣膜的活动情况 四、复习思考:
16、1、为什么静脉口周围没有静脉瓣,但当心房收缩时血液不会倒流入静脉?2、为什么心室的肌层比心房的厚,而左心室的肌层又比右心室的厚?3、心房肌与心室肌是否连续?有何意义?4、乳头肌与房室瓣尖在联系上有何特点?第七次 实验 一、实验内容:动脉、静脉、淋巴系 二、重点要求:1、肺动脉干及左右肺动脉的行径;动脉韧带的位置 2、主动脉的起止、行径和分部;升主动脉的起止、位置和分支 3、主动脉弓的起止、位置和分支;(1)左右颈总动脉的起始、行径和分支;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的概念(2)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5 支)(3)锁骨下动脉的起止和上肢动脉的延续;掌浅弓和掌深弓的组成 4、胸主动脉的起止、行径 5、腹主动
17、脉的起止、行径 6、腹腔干、肠系膜上、下动脉的起始、主要分支和分布 7、髂总动脉的起止、行径和分支;髂外动脉和下肢动脉的延续 8、静脉系的组成及静脉的结构特点 9、上腔静脉、头臂静脉的组成、起止和行径;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的起止、行径;奇静脉的起止、行径及主要属支;上肢深静脉的延续;上肢主要浅静脉的行径 10、下腔静脉、髂总静脉、髂外静脉、髂内静脉的起止、行径;下肢深静脉的延续;大、小隐静脉的起始、行径、交通、主要属支及其注入;肝门静脉的组成、属支、收纳范围、特点及主要的门腔静脉侧支吻合途径 11、淋巴系的组成和配布特点,局部淋巴结的概念 12、九条淋巴干的名称;胸导管、右淋巴导管的组成、收集
18、范围和归属 13、脾的位置和形态 三、教学安排: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4(一)复习提问 1、复习上次课内容 2、提问动脉、静脉和淋巴系的理论内容(二)示教 1、动脉韧带 2、主动脉各段;主动脉弓的分支 3、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上颌动脉、颞浅动脉);4、锁骨下动脉的主要分支(椎动脉、甲状颈干甲状腺下动脉、胸廓内动脉)5、上肢各动脉干 6、腹腔干、肠系膜上、下动脉的主要分支 7、髂内动脉的分支 8、下肢各动脉干 9、上腔静脉、头臂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奇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 10、下腔静脉、肾静脉、
19、肝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髂总静脉、髂外静脉、髂内静脉、股静脉、大隐静脉、小隐静脉 11、脾(三)巡回指导学生自学(四)小结 1、胃的动脉供应 2、自贲门至肛门消化管各段的动脉供应 3、口服药物吸收后,经何途径到达胆囊(阑尾或身体其它各处)四、复习思考:1、供应上下肢的起始动脉是什么,是如何向下延续的?2、腹主动脉不成对的脏支动脉有几条,其分支分布如何?3、静脉在结构上与动脉有何区别?4、四肢静脉的配布有何特点?5、肝门静脉是如何形成的,它收集哪些脏器的静脉血,其属支有哪些?6、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的收集范围如何,其注入部位在何处?第八次 实验 一、实验内容:视器、前庭蜗器、
20、脊髓、脑干、小脑 二、重点要求:1、眼球壁的分层,各层的分部,各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4 2、眼球内容物及房水的循环途径 3、结膜的分部及结膜囊;泪器的组成,泪液的产生和排出途径;眼外肌的名称 4、前庭蜗器的分部;外耳、中耳、内耳的分部 5、外耳道的分部;鼓膜的位置和形态分部 6、鼓室的形态、内容和交通;小儿咽鼓管的特点 7、骨迷路和膜迷路的组成;内耳各感受器的名称及功能 8、神经系统的分部;神经元的结构和分类;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9、脊髓的位置和外形;脊髓节、终丝、马尾的概念 10、脊髓灰、白质的配布形式;灰质的分部及主要
21、核团;白质的分部及各索 内主要上、下行纤维束的名称、位置和功能 10、脑干的组成和外形;IIIXII 对脑神经进出脑部位 11、脑干内脑神经核的名称、性质和位置概况;主要非脑神经核的名称、位置和功能;脑干内主要传导束的名称、交叉和功能 12、小脑的位置、外形与分叶;小脑的主要核团;小脑的功能 三、教学安排:(一)复习提问 1、复习上次课内容 2、提问感觉器、神经系统总论、脊髓、脑干、小脑、的理论内容(二)示教 1、在眼球标本上示教眼球各壁及分部、晶状体、玻璃体 2、鼓室各壁;骨半规管及耳蜗的大致外貌和在颞骨中的自然位置 3、示教内耳迷路模型 4、脑干外形 5、小脑外形(三)巡回指导学生自学(四
22、)小结 1、如何调节视近物和远物 2、泪液的产生和排出途径 3、内耳各感受器的名称及功能 4、声波传导途径及在临床中的应用 5、脊髓节与椎骨的对应关系及临床应用意义 脊髓白质内主要纤维束(薄、楔束,脊髓丘脑束,皮质脊髓束)的功 6、脑干各部的脑神经核 7、小脑功能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4 四、复习思考:1、眼球壁的结构有哪些,各结构有何特点?2、眼的折光装置有哪些?3、请说明青光眼、白内障、老花眼和近视眼的解剖学基础。4、小儿为何易患中耳炎,中耳炎如不及时治疗造成感染可能蔓延至何处?5、声波传导途径有几条?请用箭头表示出来。6、绘脊髓典型横切
23、面图,注明灰质的主要核团和白质各索内主要传导束的名称和功能。7、延髓、脑桥和中脑各部内的脑神经核的名称和性质。8、脑干内有哪些主要传导束?在何处交叉?延髓损伤在锥体交叉、丘系交叉水平以上或以下,其感觉或运动障碍各有何不同?第九次 实验 一、实验内容:间脑、端脑、传导通路、中枢辅助结构 二、重点要求:1、间脑的位置与分部;丘脑特异性核团的名称及其主要纤维联系;下丘脑的位置及主要核团 2、大脑的分叶、主要沟回和机能定位;3、基底核的组成,纹状体的组成和新、旧纹状体的概念;4、大脑髓质的分部及各部的主要结构;内囊的概念、分部及通过各部的主要传导束 5、侧脑室的概念及分部 6、边缘系的概念 7、脑和脊
24、髓被膜的名称、层次和形成的腔隙 8、硬脑膜的形成物,硬脑膜静脉窦的名称和联通,海绵窦的位置、内容及交通 9、脑动脉的来源、主要分支和分布;大脑动脉环的组成和位置 10、脑脊液的产生与循环途径 11、主要的感觉传导通路(躯干、四肢痛、温、触觉传导通路和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头面部痛、温、触觉传导通路,视觉和听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各主要传导束的位置、交叉部位及在大脑皮质的投射区;瞳孔对光反射途径 12、锥体系(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的组成,上、下神经元胞体部位,传导束的名称、起止、位置及交叉部位 三、教学安排:(一)复习提问 1、复习上次课内容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25、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4 2、间脑和端脑、传导通路、中枢辅助结构的理论内容。(二)示教(利用模型)1、丘脑主要核团 2、大脑分叶、主要沟回 3、硬脑膜大脑镰,小脑幕,上矢状窦,直窦,窦汇,横窦,乙状窦,海绵窦,蛛网膜粒(三)巡回指导学生自学(四)小结 1、大脑机能定位 2、内囊的概念与损伤后的表现 3、利用模型理解各传导通路 四、复习思考:1、下丘脑的分部、主要核团及其与垂体的联系。2、大脑半球如何分叶?各机能中枢分别位于何叶?试归纳总结。3、新、旧纹状体及其机能意义。4、内囊的概念及分部;内囊不同部位的损伤,其临床表现有何不同?为什么?5、试比较浅、深感觉传导通路的异
26、同点。6、锥体系的上、下运动神经元的位置及其损伤后的不同表现。7、大脑动脉环的组成及意义 8、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途径。第十次 实验 一、实验内容:脊神经、脑神经、内脏神经 二、重点要求:1、脊神经的组成、区分和分布规律 2、颈丛的组成和位置,皮支的浅出部位,膈神经的组成、行径和分布 3、臂丛的组成和位置,5 大分支的来源、行径和分支分布 4、胸神经前支的行径和分布 5、腰丛的组成和位置,股神经、闭孔神经的行径和分布 6、骶丛的组成和位置,坐骨神经及其分支胫神经与腓总神经的行径、分布 7、脑神经的名称、顺序、附脑部位、进出颅部位及性质 8、各感觉性脑神经的功能;各运动性脑神经的纤维成分、行程特点
27、和分布 9、各混合性脑神经的纤维成分、行径、主要分支及分布 10、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主要区别,节前和节后纤维的概念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4 11、交感神经低级中枢及交感神经节的位置,交感干、灰白交通支的概念,节前纤维的去向和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 12、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及副交感神经节的部位,颅部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的行径,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 13、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三、教学安排:(一)复习提问 1、复习上次课内容 2、提问周围神经的理论内容(二)示教(利用模型)1、脊神经:膈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腋神
28、经、胸 长神经、胸背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坐骨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 2、脑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节、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 神经、舌神经、下牙槽神经、颊神、展神经、面神经及颅外分 支、迷走神经、喉返神经、舌下神经 3、内脏神经:交感干、内脏大神经(三)巡回指导学生自学(四)小结 此次为最后一节课,请根据教学情况小结。四、复习思考:1、上、下肢各群肌的神经支配及手皮肤的神经分布。2、舌的神经分布。3、眼球的神经分布;眼外肌的神经分布。4、管理 3 对唾液腺分泌功能的神经。5、植物性神经与躯体神经的主要区别。6、交感干的节间支、内脏大小神经、灰白交通支各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还是节后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