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也谈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pdf

上传人:c****4 文档编号:93065532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60.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也谈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也谈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也谈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也谈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也 谈 初 中 历 史 课 堂 提 问 的 有 效 性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4 也谈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摘要:课堂提问是历史教师教学活动中最主要,最常见的形式。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迅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知识内容上,引起学生追忆、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同时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调控教学程序,实现教学目标。本文拟从五个方面去分析历史课堂提问中的缺憾与不足,进而探寻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提问;有效性 美国教学法专家特林 G 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

2、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的确,在历史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更重要的能开启学生的心灵,激起学生思考,促使学生探索,从而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鉴于此,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反思,探索课堂提问性的有效性,对于初中历史教师来说,不失为一项有意义的工作。下面是笔者几点心得,有待专家指正。一、围绕课标,精心设问 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新教材摒弃了以往按朝代顺序编写的方式,代之以按专题形式进行编写。这看似内容减少、结构简单了,其实对教师的要求却提高了。初中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相对贫乏,抽象思维能力薄弱,对专题与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更需要

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的补充、讲解。因此,在一堂课有限的时间内,教师对提出的问题务必有的放矢、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和质量,不能凡事都问个为什么,克服提问中的随意性。正确做法是,围绕课标,把握重难点,精心设问。从教学角度而言,每堂课都有一个中心内容,即教学重难点,提问的设计应围绕其展开,或在核心处提问,或在热点处提问,寻找问题的良好切入点,及时点拨,指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以下同)第 18 课三国鼎立时,围绕课标,应在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方面精心设计问题,而对于三国统治者如何注意发展生产方面就不应有过多纠缠。再如八年级上册第 6 课洋务运动,

4、在完成基础内容的教学后,可提出这样的问题:“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难道它就真的没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4 有成绩可言吗?那么中国该怎么办,谁能站在时代的前沿为中国寻找出路?假如我们把自己置身于历史当中,我们会思考些什么,做些什么?”。这样的提问,体现了本课的重点(洋务派、洋务运动的目的、内容和失败原因)、难点(洋务运动及对洋务人物如曾国藩、李鸿章的评价),从而达成了教学目标,又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二、把握节奏,适时提问 著名学者韦志成先生认为,提问应“适时”,要“抓住时机,相机诱发,使提问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若没有抓住

5、时机,或者错失时机,提问就可能导致学生思维阻塞”,达不到提问的预期效果。历史课堂教学效果不在于课堂气氛的热烈,如果教师不顾节奏、时机,一直问个不停,那么整堂课也就在提问中度过了,教学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目的。因此,课堂提问要把握好节奏,适时提问。什么时候是提问的最好时机呢?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看,课堂提问应使学生处于求知的最佳心理状态。如七年级下册第 15 课明朝君权的加强教学中,我在讲解完明朝建立后,接着播放了一段唐、宋、明三个朝代大臣与皇帝对话的视频,问道:“不知同学们是否注意到,唐朝的大臣与皇帝对话是坐着的;宋朝的大臣与皇帝对话是站着的;明朝的大臣与皇帝对话是

6、跪着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起来。学生议论纷纷,极大的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从中可看出,历史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教师若能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及教材的具体内容,适时的提出相关问题,对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确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我的心得是: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定要先预测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抓住学生的疑难点、兴趣点、模糊点。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时,恰当提出问题,从而将新旧知识与学生已有经验巧妙结合,引起学生的共鸣,激起学生思考探求的强烈愿望。三、创设情境,激趣作问 富有趣味的提问往往能激起学生产生一种强烈探索愿望,以愉

7、快的心情去积极思考。兴趣是学生内在的重要驱动力,学生对问题产生了兴趣,自然会提高思索的主动性、自觉性,对历史教师在课堂中提及的问题,就会积极地开动脑筋,踊跃发言。教师具体可从以下两点加以激趣:(一)、采用形象的语言创设情境,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4 增加提问的趣味性。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 20 课明清的经济发展与“闭关锁国”时,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在某个朝代,一个冬天的夜晚,北方一个家庭,全家人围着火炉烤火,墙上挂满了收获的玉米,两个小孩蹲在火炉旁烤甘薯吃。请问这种生活情景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你的根据是什么?对这样的提问,学生颇有兴趣。如果这样问

8、: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粮食作物在什么朝代传入中国?这样的提问对学生无疑说是枯燥、平淡,味如嚼蜡,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二)、用趣味性的知识提问。如在讲述“清朝文字狱”时,可播放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的镜头:乾隆一次微服出巡看到街上所有的店铺、饭馆的招牌、寺庙的匾额,门前悬挂的灯笼所有与清朝犯忌的字都被贴住了;行人见面后不说话,只是打哑语手势;刘罗锅奉旨修改四库全书,却把全书几乎涂没了,乾隆问其原因,他也打哑语手势,急得乾隆龙颜大怒这时提问:“这些镜头与我们本节课学习的什么内容有关?此事件给当时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危害?”这样既把课本内容同日常接触到的情况联系起来,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又可以让

9、学生深刻体会到清朝“文字狱”给当时社会造成的恐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使教学由被动变成主动。再如学习八年级下册第 9 课改革开放时,老师一般会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改革在农村推行什么政策?但若改成这样提问:改革开放后,安徽凤阳农民咏唱新生活“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别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这得益于我党哪一项政策的实施?无疑气氛、效果会更好。四、给予期望,尝试等待 我们经常会发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马上就请学生作答,甚至还有先点名后提问。在提问与回答之间,学生几乎没有“等待时间”。美国心理学家罗伊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如果增加“等待时间”,学生的回答将变长;不回答的次

10、数将减少;学生回答问题时更有信心,敢于对其他同学的回答进行挑战或加以改进;学生会提出更多其他的解释。因此,在历史课上,我们的历史教师应根据所提问题的类型和难易度,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酝酿与思考。即使学生对所提的问题一时回答不出时,老师也不应急于包办代替,而应以适当的方式点拨、启发,引导学生作答。如在教学九年级上册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分析爱迪生成功的秘诀时,学生在回答出爱迪生勤奋好学、动手能力强,爱动脑筋,保持好奇心等内容,却没有回答出创造性才能和集体力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4 量时,有的老师无奈的自己给出补充。其实老师

11、可举出爱迪生工作中体现出的创造性事例以及他的公司和助手等情况,再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既丰富了学生对爱迪生的了解,又起到了点拨的效果,一举两得。的确,一堂课时间有限,初中历史周课时少,教学内容又较多,但这不能作为我们减少提问“等待时间”的借口。那种为了赶时间,违背学生认知规律,“连珠炮”似的提问,还真不如不问。五、尊重见解,问评结合 当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对老师的提问作出自己的一番见解后,他们是迫切想得到老师评价的。事实上,我们的历史老师恰恰忽视这一点。往往是:答对了,坐下,讲下一节内容;答错了或不够准确,再叫下一位同学,接二连三,一直追求到满意为止。这样的做法,极大的挫伤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

12、极性,或者造成课堂气氛的紧张。较好的做法是,在学生回答时,老师认真倾听,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回答。答完后,老师应针对学生的答案,作出适当合理的评价以表示对学生思考结果的尊重和重视。首先肯定其正确之处,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动机。同时,对其不正确、不全面之处给予纠正或补充,并且说明你对他的评价的理由,使学生从反馈信息中获得新的学习。即使学生的回答完全错误,也不要给以严厉的训斥,避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回答时,允许学生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培养他们开放、发散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积极补充,相互评价,在师生、生生互评中求进步、促发展。总之,课堂提问是历史教师教学活动中最主要,最常见的形式。一个精彩的提问能够迅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知识内容上,能够引导学生追忆、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同时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调控教学程序,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反思历史课堂提问中的缺憾与不足,积极优化历史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主动探寻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必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