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育种学资料 (2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产动物育种学资料 (23).pdf(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4 4科学养鱼 2 0 1 1.7栏目编辑 宋迁红新品介绍种种1.暴发性出血病(1)病原体:主要有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2)治疗:每千克鱼用氟苯尼考5 1 5 毫克制成药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用2 3 天。全池泼洒二氧化氯可有效杀灭细菌病原,剂量为0.2 0.3 毫克/升。2.细菌性肠炎病(1)病原体:主要为肠型嗜水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细胞菌。(2)治疗: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浓度为0.2 0.3 毫克/升;饲料中添加大蒜素,每千克鱼体重0.1 克,连续投喂4 5 天。3.细菌性烂鳃病(1)病原体:柱状嗜纤维菌。(2)治疗:全池泼洒含氯消毒剂,含有效氯2 5%3 0%,重症
2、隔日再用一次。生石灰来源比较方便的地区可以全池泼洒生石灰3 5 4 0 克/米3水体,化水后全池泼洒,对烂鳃病效果显著。配合内服氟苯尼考2 3 天,剂量为每千克鱼体重1 0 1 5 毫克。4.鱼池泛塘定期施用生石灰调节水质,每2 0 天用一次,亩用量2 0 3 0 千克,现泡现用,条件允许时可加注新水,减少投饵并对投喂的青饲料进行消毒。发现浮头及时增氧,包括机械增氧与化学增氧措施。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曾令兵邮编 4 3 0 2 2 3一、品种来源乌鳢俗名黑鱼,属于名贵淡水鱼类,素有“鱼中珍品”的美誉。由于黑鱼市场前景好、潜力大,因此各地的养殖规模在不断扩大。近年来,由于种质、病害
3、、面源污染、产品安全等问题的凸显,制约了乌鳢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改变这一现状,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水产研究所运用鱼类杂交育种技术,利用杂种优势,获得在生长速度、抗病力、品质等生产性状方面比亲本更优的新品种杂交鳢“杭鳢1 号”。杂交鳢“杭鳢1 号”,是以浙江杭州钱塘江野生群体乌鳢(C h a n n a a r g u s)为父本、以广东珠江水系斑鳢(C h a n n a m a c u l a t a)为母本,获得杂交F1代,并在杂交基础上通过深入选育研究,不断改良品种,获得的最优杂交F1代,在生长速度、抗病力、品质等生长性状方面都优于亲本,取名杂交鳢“杭鳢1 号”(或称“杭鳢1号”)。于2
4、 0 0 9 年1 2 月2 2 日在江西南昌全国水产原良种委员会议上通过审定,作为适合推广养殖的全国性水产新品种,品种登记号为G S-0 2-0 0 3-2 0 0 9。二、品种优势1.形态体色介于亲本之间“杭鳢1 号”在形态上与乌鳢更为接近,而体色花纹上与斑鳢较为相似。2.经驯化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杭鳢1 号”经驯化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可改变传统乌鳢养殖只投喂冰鲜鱼的养殖模式。3.可有效改善水质,减少养殖污物污水排放“杭鳢1 号”采用投喂人工饲料的养殖模式,减少养殖水体自身污染,池塘水质相对较为稳定,整个养殖过程换水次数显著减少,“杭鳢1 号”养殖试验塘平均换水1 次,而乌鳢对照塘换水1
5、0 1 2 次。同时“杭鳢1号”养殖塘水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水体污染程度显著降低,总磷、总氮、化学耗氧量等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减排总量达9 0%以上,极大地减少了乌鳢养殖对环境的污染问题。4.抗病力强,成活率高“杭鳢1 号”与本地乌鳢养殖的模式及所用的饲料不同,其养殖过程的水质及发病率差异较大,传统乌鳢养殖成活率一般在6 0%,而“杭鳢1 号”养殖成活率达8 0%以上。5.肌肉营养成分高“杭鳢1 号”的肌肉中水分、粗脂肪、粗灰分、镁含量介于斑鳢与乌鳢之间,而粗蛋白和氨基酸总量两个指标均高于斑鳢和乌鳢。6.产品的安全性高本地乌鳢投喂冰鲜饲料大部分源自近海海区捕获的小杂鱼,使用冰鲜鱼投喂易造成对
6、自然资源的严重破坏,同时部分冰鲜鱼产品的重金属往往超标,从而直接影响养殖产品的安全质量,甚至造成病害的加速暴发。使用冰鲜鱼投喂,养殖环境较差,使用和储存也极为不便。乌鳢养殖新品种杂交鳢“杭鳢1 号”品种介绍4 5科学养鱼 2 0 1 1.7 栏目编辑 宋迁红新品介绍种种“杭鳢1 号”使用人工配合浮性饲料,正规饲料厂商使用的原料质量达标,饲料的安全质量可得到保障;同时由于使用饲料后,饲料浪费少、水质好、病害少,减少了药物的使用,也减少了产品中渔药的残留。因此“杭鳢1 号”产品的安全性大大提高。7.抗寒力强“杭鳢1 号”抗寒性能优于母本斑鳢,经浙江和杭州地区4 5 年的养殖,在浙江地区自然条件下能
7、顺利越冬。三、养殖反馈1.生长速度快在相同养殖条件下,当年放养早期的乌鳢至年底平均规格一般为3 5 0 4 0 0 克/尾,而“杭鳢1 号”的平均规格为5 5 0 克/尾以上,生长快,可大大缩短养殖周期。经过2 0 0 7 2 0 1 0 年的生长比较显示,“杭鳢1 号”较乌鳢在体重、体长上均体现出显著优势:体重增长百分比分别为:2 9.6%、2 8.9%、3 0.5%、2 8.6%;体长增长百分比分别为:1 5.6%、1 1.0%、1 6.7%、9.6%。2.养殖产量高“杭鳢1 号”专养模式,放养密度5 0 0 0 6 0 0 0 尾/亩,根据2 0 0 7 2 0 1 0 年“杭鳢1 号”
8、养殖示范点养殖情况统计:平均养殖成活率达到8 5%,专养平均亩产达2 9 6 7.2 千克/亩(三年平均数值)。在相同养殖条件下,“杭鳢1 号”较传统乌鳢养殖产量提高2 6.7%4 3.1%。3.养殖成本低,养殖效益高“杭鳢1 号”饲料系数1.1 1.2,按饲料成本8 元/千克计算(2 0 0 8 2 0 1 0 年平均饲料价),加上苗种、药物、人工、水电等,养殖杂交鳢成本在1 0.4 元/千克左右。而本地乌鳢饲料系数4.5,按冰鲜鱼饲料单价3 元/千克计,加上苗种、药物、人工、水电等,养殖本地乌鳢成本在1 5 元/千克左右。因此养殖杂交鳢相比养殖本地乌鳢养殖成本下降3 0.7%。根据2 0
9、0 7 2 0 1 0 年“杭鳢1 号”养殖示范点养殖效益情况统计,“杭鳢1 号”平均亩效益达到9 0 0 0 元以上,相比传统本地乌鳢亩增效益5 0%以上。四、养殖技术人工驯食和“分筛过级”是苗种培育过程中的关键技术。1.驯食“杭鳢1 号”初孵鱼苗为黑色,形似蝌蚪,称为乌仔,乌仔培育与传统乌鳢基本相似,以浮游动物作为开口饵料,至鱼苗体色转黄,此时,可开始进行人工驯食。驯食方法:先用死、活枝角类各一半投喂,1 2 天后投喂死枝角类;随后用枝角类掺鱼糜投喂,鱼糜量逐步增加直至全投喂鱼糜;再在鱼糜中掺开口饲料,饲料量逐步至全饲料投喂。整个驯食过程7 1 0 天。一般在人工驯食完成后,鱼苗体色由黄色
10、转变至类似成鱼的斑纹,经短期人工饲料巩固培育后,即可进入成鱼养殖阶段。2.分筛苗种培育阶段完成,由于杂交鳢苗种摄食强度较高,极易造成个体间规格差异,因此,在整个苗种培育阶段必须伴随“分筛过级”操作。一般全长2 厘米后即会出现个体生长差异,因大小不一而自相残杀,故必须及时过筛分养,分小留大。在2 厘米后视生长及差异情况每隔7 1 5 天过筛一次。随着过筛和分养的进行,原池的培育密度也会不断降低。商品鱼养殖按照鱼体规格选择不同颗粒人工配合饲料,直至养成商品鱼规格。3.病害防治鳢鱼疾病常年可发生,病害种类较复杂,主要有以下易发病种:3 4 月的水霉病、5 7 月的车轮虫病、69 月的出血性败血症等。
11、常见疾病防治措施如下:(1)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清除池塘中的病原生物;(2)苗种尽可能就地繁育,减少鱼体长途运输受伤;(3)放养的鱼种规格要基本一致,并保证饵料充足,避免因饵料不足互相咬伤;鱼种放养前,用硫酸铜或福尔马林浸浴处理;(4)拉网、分筛等养殖操作时,尽量避免鱼体受伤;(5)发生车轮虫病时,可用0.5 克/米3硫酸酮全池泼洒治疗,隔1 2 日后再用二氧化氯0.2 0.3 克/米3水体全池泼洒,防止细菌性疾病继发感染;(6)发生水霉病时可用食盐、小苏打各4 0 0 克/米3水体全池泼洒治疗;(7)出血性败血症发病季节每隔1 5 2 0 天全池泼洒生石灰一次,每次用量为1 0 1 5 克/米3。五、适宜养殖区域根据“杭鳢1 号”特性,该良种适合在长江中下游各黑鱼养殖区域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