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高山茄子栽培技术规程(DB50-T 1345-2023).pdf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3000276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60.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食品高山茄子栽培技术规程(DB50-T 1345-202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绿色食品高山茄子栽培技术规程(DB50-T 1345-202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色食品高山茄子栽培技术规程(DB50-T 1345-202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食品高山茄子栽培技术规程(DB50-T 1345-2023).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CS 67.120.20CCS X 18DB50重庆市地方标准DB50/T 13452023绿色食品 高山茄子栽培技术规程2023-01-15 发布2023-04-15 实施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0/T 13452023I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武隆区高山蔬菜研究所、奉节县农业农村委员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陶伟林、郑阳、胡

2、燕、周娜、陆景伟、杨忠武、程邦、汝学娟、郭进。DB50/T 134520231绿色食品 高山茄子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绿色食品高山茄子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储藏和运输,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重庆海拔 800 m1400 m高山地区绿色食品茄子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6715.3瓜菜作物种子 第3部分:茄果类NY/T 391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NY/T 393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

3、准则NY/T 394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NY/T 655绿色食品 茄果类蔬菜NY/T 1056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NY/T 2118蔬菜育苗基质NY/T 2119蔬菜穴盘育苗 通则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产地环境选择坡度小于 25,前茬作物为非茄科作物,土层深厚疏松,pH值中性或微酸,光照、排灌方便及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耕地。符合 NY/T 391 的规定。5栽培管理5.1品种选择选择抗病性好,果形直、果色亮、产量高、耐贮运、口感好的早中熟品种。严禁使用转基因品种。5.2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16715.3 的规定。5.3播种DB50/T 1345202325.3.1播

4、种时间采用大(小)棚冷床育苗,适宜在 3 月中旬5 月上旬播种。采用嫁接育苗,砧木宜提前 20 d30d 播种。5.3.2培育壮苗5.3.2.1场地选择育苗场地应选地势开阔,背风向阳,干燥、无积水,前茬为非茄科作物的地块。环境质量应符合NY/T 391 的规定。5.3.2.2育苗方式采用基质穴盘育苗。基质选用应符合 NY/T 2118 的规定。设施和育苗盘选用应符合 NY/T 2119 的规定。5.3.2.3种子处理种子先用 55 60 热水恒温浸泡 15 min,再进行 30、8 h 和 20、16 h 变温催芽,每天用清水洗种1次,70%以上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5.3.2.4苗床管理播种前

5、对基质进行物理或化学消毒,使用的化学药剂应符合 NY/T 393 的规定;播种后浇足底水,苗齐后及时补苗;苗床土壤(基质)湿度控制在 60%70%,夜间温度不低于 12。若采用嫁接栽培,宜在苗龄 30 d 左右,植株 5 片6 片真叶时嫁接。定植前 7 d10 d 炼苗;注意预防猝倒、立枯等苗期病害。5.4整地施肥冬前选择前茬为非茄科作物的地块深翻炕土。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394 的规定。定植前 10 d15 d,每 667 撒施腐熟农家肥 4000 kg、硫酸钾型复合肥 50 kg,混匀耙细。按 1.2 m 包沟作厢,沟宽 30 cm40 cm,沟深 15 cm20 cm,覆膜待用。5

6、.5定植5.5.1定植时期植株 6 片8 片真叶,地温稳定在 12 以上后及时定植。定植前 1 d2 d,用 65%代森锌500 倍液或 50%多菌灵1000 倍液喷施秧苗。5.5.2定植密度嫁接苗单行单株定植,株距 0.5 m,每 667 定植 1000 株1200 株;自根苗双行单株定植,株距 0.6 m,每 667 定植 1800 株2000 株。5.6田间管理5.6.1水分管理定植后 1 d3 d,根据天气情况及土壤墒情及时浇水,促进幼苗成活。以后视土壤墒情浇水或排水,保持土壤含水量约 70%。DB50/T 1345202335.6.2追肥缓苗后追施一次提苗肥;门茄“瞪眼期”(果实直径

7、 2 cm 以上)和膨大期,各追施一次膨果肥,每667 尿素 10 kg15 kg 混合腐熟人畜粪水;“四门斗”茄生长期,叶面喷施 0.2%磷酸二氢钾;“四门斗”茄收后,每 667 施复合肥 15 kg20 kg。肥料选择应符合 NY/T 394 的规定。5.6.3搭架整枝植株 30 cm 时搭架,并在晴天露水干后进行双秆整枝,只保留两个主枝,摘除门茄以下所有侧枝,以及主枝全部侧芽、附花及老、黄、病叶。5.6.4中耕除草视田间杂草情况,及时中耕除草。严禁使用化学除草剂。6病虫害防治6.1防治原则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从整个菜地生态系统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运用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

8、,配合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措施,生产安全、优质的绿色茄子产品。6.2农业防治实行轮作倒茬,选用抗(耐)病(虫)品种,嫁接育苗和培育无病虫适龄壮苗,做好田园清洁,测土配方施肥,增施充分腐熟有机肥,高厢覆膜,合理灌溉。6.3物理防治6.3.1银灰膜驱避采用银灰膜覆盖栽培驱避蚜虫。6.3.2色板诱杀距植株顶端 15 cm20 cm,每 667 间隔悬挂黄板(柱)和蓝板各 25 块30 块,诱杀蚜虫、斑潜蝇和蓟马。6.4生物防治6.4.1释放天敌田间释放瓢虫防治蚜虫:蚜虫发生初期,按 1:100 的瓢蚜比释放瓢虫低龄幼虫或成虫,隔 10 d再释放 1 次。田间释放丽蚜小蜂防治斑潜蝇:将丽蚜小蜂养殖瓶放置

9、在斑潜蝇发生的辣椒植株下部,开启瓶口,放置 3 d,放蜂量 0.5 头/,每 7 d 释放 3 次4 次。6.4.2生物农药推荐使用白僵菌、枯草芽孢杆菌等植物源、生物源农药防治茄子病虫害,具体详见附录 A。6.5化学防治DB50/T 1345202346.5.1药剂使用原则药剂选择应符合 NY/T 393 的规定。针对茄子主要病虫害,坚持科学用药,推荐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和致畸、致突变农药。交替使用农药并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6.5.2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绿色食品高山茄子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详见附录 B。7采收、储藏和运输7.1采收开花坐果后

10、 20 d25 d,果实与萼片连接处呈白绿色即可采收上市,门茄可提前 5 d10 d 采收。产品质量应符合 NY/T 655 的规定。7.2储藏和运输应符合 NY/T 1056 的规定。8档案管理8.1档案建立建立完整的生产管理档案,记载主要管理技术措施,病虫害及重要农业灾害发生与防控情况,产品收获日期等;建立投入品台账,记载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日期。8.2档案保存档案实行专人负责,保存 3 年以上。DB50/T 134520235附录A(资料性)绿色食品高山茄子栽培病虫害生物农药防治方法病虫害名称病虫害名称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剂型剂型使用剂量使用剂量(g/667g/667 或或

11、ml/667ml/667)使用方法使用方法安全间隔期安全间隔期(d d)蓟马150 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WP160200喷雾7红蜘蛛、茶黄螨0.5%藜芦碱SL120140喷雾7黄萎病10 亿芽孢/g 枯草芽孢杆菌WP300400灌根7DB50/T 134520236附录B(资料性)绿色食品高山茄子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病虫害名称病虫害名称药剂名称药剂名称剂型剂型使用剂量使用剂量(g/667g/667 或或 ml/667ml/667)施用方式施用方式安全间隔期安全间隔期(d d)猝倒病(苗期)、立枯病(苗期)30%精甲.噁霉灵AS3050喷雾7绵疫病80%甲基硫菌灵WP80100喷雾564%噁霜.锰锌WP170200喷雾7斑潜蝇80%灭蝇胺WG1518喷雾7蓟马10%溴氰虫酰胺SE4050喷雾7红蜘蛛、茶黄螨43%联苯肼酯SC2030喷雾7蚜虫10%溴氰虫酰胺OL2040喷雾740%噻虫啉SE20喷雾73%高效氯氰菊酯FU600喷雾70.5%啶虫脒EC30喷雾7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地方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