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课堂小练.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3000223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鱼我所欲也》课堂小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鱼我所欲也》课堂小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鱼我所欲也》课堂小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我所欲也》课堂小练.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鱼我所欲也课堂小练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牛, 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 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 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 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 妻

2、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 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 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L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万钟于我何加焉/大王加惠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皆以美于徐公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呼尔而与之D.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使内外异法也 【答案】D【解析】B项“于”分别是“超过”“比”的意思。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得一人之使B.故不为苟得也/苟全性命于乱世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上至,又不得入D.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

3、于我何加焉 【答案】B【解析】B项“苟”理解“苟且偷生”。3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 贵一样。B.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不应该丢失自己的“本 心”。C.孟子认为只有“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够保有恻隐 之心。D.孟子指责贪官污吏“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也提醒后人应该时时警惕和反 省自己。【答案】C【解析】C项把“恻隐之心”改为“羞恶之心”。4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孟子认为一个人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

4、关头,也能经受住考验。B.孟子所倡导的重“义”之心,只有圣贤才能具有,普通人是难以拥有的。C.孟子告诫那些接受优厚奉禄的人,应该警醒自己讲礼仪,不可丧失“本心”。D. “一策食,一豆羹”看似微不足道,但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答案】A【解析】略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鱼,我所欲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万钟于我何加焉/因使唐雕使于秦 C.故患有所不辟也/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吾妻之美我者 【答案】A【解析】D中“美”的意思分别为“华美”以.为美”6.下列对文段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孟子善用比喻手法,以具体

5、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 巧妙地比喻“舍生取义”,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B.孟子善用排比手法,把“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 乏者得我而为之”分成三句排比起来,加强了气势。C.孟子善用对比手法,如把生与义对比,把贪生怕死的人与贪利忘义的人对比, 把“乡为”与“今为”对比,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D.孟子的散文节奏感强,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 凛然的个性,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答案】C【解析】C中是把“舍生取义”之人和“贪利忘义”的人作对比。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便舍船 B.

6、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C.万钟于我何加焉/既加冠D.所欲有甚于生者/躬耕于南阳 【答案】A【解析】略8.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先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B.作者接着提出新的命题:人人都有“是心”(即本心),只是“贤者”能够保有 它。C.乞丐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都有“本心”,“本心”赋予人极大的 力量。D. “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表明失去“本心”的可耻,反面论证了 “舍 生取义。【答案】B【解析】B中只是“贤者”没有丧失它。9 .下列文言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使人之所欲

7、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译文:。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 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B.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译文:没有礼貌的 吆喝着给别 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译文: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心情,人人都 有,只是贤人能够不沮丧罢了。D.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译文:这样看来这种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 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答案】c【解析】C项“沮丧”改为“丧失”。10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

8、)A.在第一段里,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B.作者用一般的人和乞丐都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普通的人也有羞恶之心,宁可 饿死也不失义。C.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讲的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反面论证;“不辩礼义” 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正面论证。D.孟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人性是善的,本文正是从这种思想出发,论述了怎样 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问题。【答案】c【解析】c项先正面举例再反而举例。11 ,下列说法不属于孟子散文特点的一项(A.善用排比,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孟 子雄辩、善辩的才

9、华。B.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富有浪漫主义特色,语言汪洋恣肆,跌宕跳跃,节奏鲜明。C.喜欢使用比喻,能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D.大量运用对比手法,互相比较,道理说得更加清楚,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加强了文章的 说服力。【答案】B【解析】B项不是孟子散文的特点。1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13 . A.二者不可得兼 兼:同时14 . B.蹴尔而与之蹴:踩踏15 . C.万钟于我何加焉 力口:施加16 .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恩【答案】C【解析】C 加”解释为“好处”17 .指出翻译有误的一项()18 . A.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你吃19 .

10、B.为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20 . C.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21 . D.贤者能勿丧耳(只不过)贤者能不丧失它罢了【答案】A【解析】A 你”改为“他”。1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文章围绕“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立论,从正面论述生死与“义”的关系,指 出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从反面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人的本心,从而再次重申文 章论点.结构严谨,层层深化。B.本文先以鱼和熊掌为喻,引出“义,比生命重要,人应该保持本心,舍生取义。 认为那种不顾礼义,只求私欲的行为,是可耻的。C.孟子认为人的本能固然是求生而恶死,但世上还存在比生命更宝贵的

11、东西,也 存在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那就是“义”与“不义”.“义”是人类最宝贵的一种 品德,为了 “义气”人们可以不避祸患,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D.熊掌是美味,人人可食:鱼也是美味,且不易得,因此舍鱼而取熊掌。孟子以 鱼喻“义气”以熊掌喻“生”,形象地区分了 “义”与“生”的价值高下。【答案】D【解析】D中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15 .下列对画线的两处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生与义都是后天培养的。贤者之所以成为“贤者,是因为他们在两者对立的时候,化 解了矛盾,形成了一个统一体。B.生与义都是与生俱来的。贤者之所以成为“贤者,是因为他们在两者对立的时候,保 持住了 义的本性。

12、C.作为世俗之人,求生也求义”,但在两者对立的时候,常常达不到贤者的境界。D.作为贤者,在生与义不对立的情况下,也希望两者保全。【答案】A【解析】A中.生与义都是与生俱来的。16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c.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D.此之谓/失其本心。17 .对文章第一段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B./c./D./【答案】D【解析】D按照“提出论点一分析论点-总结论点”划分。18 .对第一段画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比喻论证,形象生动地提出了舍生取义的观点。B.举例论证,用鱼和熊掌的例子来说明义,

13、最重要。C.比喻论证,用熊掌和鱼生动地说明选择之难。D.对比论证,通过对比指出熊掌比鱼要珍贵得多。【答案】B【解析】B项为比喻论证。19 .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为什么贤者不怕死?因为他们把义看得比生命都宝贵。B.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德我都是动摇本心的力量。C.普通人虽然没有义,但可以通过向贤者学习而获得。D.乞人不屑蹴尔而与之的救命食物,是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答案】C【解析】c普通人有有“义”。20 .对文章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A.本文运用了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B.文中大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把鱼与熊掌对比,把生与义对比,把重义轻生的 人与见利忘义的对比,把乡为与今为对比,这样互相比较,使道理说得更加清楚,给 人的印象更加深刻,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c.在孟子看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人人都有这种重义之心,人人在生与义不可 兼得之时都应舍生取义。D.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的直接原因是生亦我所欲死亦我所 恶”。【答案】D【解析】D直接原因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