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下册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四年级下册优秀教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数学四年级下册优秀教案数学四年级下册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发现,掌握加法交换律的意义。 2.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初步感知代数思想。 3.会运用加法交换律验算加法。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加法交换律的发现过程,体验观察比较,举例论证,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 2.经历加法交换律的应用过程,体验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和它的广泛应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在计算式灵活应用加法运算律。 教学工具 多媒体、
2、板书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李叔叔准备骑车旅行一星期,他今天上午骑了40 km,下午骑了56千米,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1)理解题意 求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就是求上午和下午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用加法:40+56或56+40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加法运算的定律。 板书:加法运算定律 (2)解决问题 40+56=96(km)或56+40=96(km) (3)观察算式,发现定律 两道算式的得数相同,所表示的都是李叔叔今天一天骑的路程,因此两道算式之间可用等号连接,即40+56=56+40 观察40+56=56+40,发现,等号左、右两边的加数相同,只是交换了位置,但结果
3、不变。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验证定律 是否所有的加法算式交换加数的位置,和都不变呢?可以举例验证。如: 0+200=200 ; 200+0=200所以0+200=200=0 11+78=89 ; 78+11=89所以11+78=78+11 发现: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的交换律。 (5)用字母表示定律 在数学当中通常用字母表示定律,若用a,b分别代表两个加数,则加法交换律就可以表示为a+b=b+a(a,b代表任意数)。用字母表示更加直观、方便。 板书:加法交换律:a+b=b+a 归纳总结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
4、+a。 随堂练习: 小红有24支水彩笔,小刚有16支水彩笔,小红和小刚一共有多少支水彩笔? 答案:24+16=40(支)或者16+24=40(支) 探究新知2:加法结合律 情境导入: 问李叔叔这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1.理解题意 师:要求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就是求第一天所骑的加上第二天再加上第三天所骑的所有路程是多少,列式:88+104+96 2.解答: 方法一:按从左往右的顺序: 88+104+96 = 192+96 = 288(千米) 方法二:观察算式中96+104正好等于200,所以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加起来,再加上他们的和。 即:88+104+96 = 88+(104+96) = 88
5、+200 = 288(千米) 答:李叔叔这三天一共骑了288千米。 3.发现规律 观察两种解题方法,发现:一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方法二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他们的计算结果相同,因此, 可以写成等式(88+104)+96=88+(96+104) 归纳总结2: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个叫加法结合律。 4.用字母表示定律 如果用a,b,c表示任意三个数,那么加法结合律可以表示为:(a+b)+c=a+(b+c) 板书:加法结合律(a+b)+c=a+(b+c) 活学活用: 有三块布,第一块长68米,第二块长59米,第三块长41米,那么
6、三块布一共有多长? 68+(59+41) = 68+100 = 168(米) 答:三块布一共有168米 探究新知3:加法中的简便运算 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 1.理解题意 师:要想求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只要把后四天所有的路程加起来就行了,列式为:115+132+118+85 2.观察算式特点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发现,115与85能凑成整百数,132与118能凑成整数,因此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就能把式子改写为: 115+132+118+85 = 115+85+132+118 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 加法结合律 = 200+250 = 450 3.解答
7、115+132+118+85 = 115+85+132+118 = (115+85)+(132+118) = 200+250 = 450(千米) 归纳总结: 在加法算式中,当某些数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数或者多个相同数时,运用加法交换率或者加法结合律改变式子的运算顺序,可以使运算更方便。 活学活用: 丁杰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62页,第二天看了93页,这时还剩下138页没有看,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 答案:62+93+138 =(62+138)+93 = 200+93 = 293(页) 答:这本故事书一共有293页。 探究新知4:连减的简便运算 情境导入 一本书一共有234页,还有多少页没看?
8、 1.理解题意 师:已知总页数是234页,减去昨天和今天看的,就是剩下的。 2、列式子 解法一:(1)今天看的66+34=100(页) (2)剩下的234-100=134(页) 解法二:从总页数中减去今天看的34页,再减去昨天看的66页, 剩下的就234-34-66=134(页) 3.比较发现 比较以上解法得数是一样的,可知: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两个数,也就相当于从被减数中减去两个减数的和,在连减算式中任意交换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即:a-b-c=a-(b+c) ; a-b-c=a-c-b 活学活用: 妈妈拿100元去超市购物,买蔬菜花了26元,买水果花了24元,还剩多少钱? 答案:100-26
9、-24=50(元) 拓展提升: 1、计算:1+2+3+4+5.+48+49+50 师解析: 方法一:观察这组数据发现,1+50=51,2+49=51,3+48=51.25+26=51 50个数相加,两两结合为25组,每组的和都为51,这样可以算出答案:5125=1275 方法二:如果把50个数倒过来写,分别相加,就是50个51相加再除以2,即是答案。 即:1+2+3+4.+48+49+50 = (1+50) (502) =1275 归纳总结:解决问题要动脑,这样会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解答时要选择一个最简便的方法。 举一反三: 用简便方法计算:199999+19998+1997+196+95
10、 答案:199999+19998+1997+196+95 = 200000+20000+20xx+200+100(1+2+3+4+5) = 22230015 = 222285 归纳小窍门:当算式中的数字较大时,可以利用估算的思路,把它们都看做是和它们最接近的整百、整千、整万.的数,计算出结果后,再减去多加的部分。 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 a.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运算律和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为a+b=b+a; a+b+c=a+(b+c) b.数学运算时要选择简便运算方法,在加法算式中,当某些数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数或者多个相同数时,运用加法交换率或者加法结合律改变式子的运算顺序,可以使
11、运算更方便。 课后习题 1、计算下列算式 138+227+173 69+406+94 答案:138+227+173 69+406+94 = 138+(227+173) = 69+(406+94) =138+400 =69+500 =538 =569 2、一根钢丝,第一次用去187米,第二次用去145米,这时还剩下113米,这根钢丝全长多少? 答案:187+145+113 = (187+113)+145 = 300+145 = 445(米) 答:这根钢丝全长445米 板书 加法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a+b=b+a; a+b+c=a+(b+c) 善于发现简单法,计算准确快又好 数学四年级下
12、册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1、将十进制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2、会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和质量等。 教学重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难点: 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法学法: 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讲练结合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尺子。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你能说一说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吗? 2、把下面的数改写成对应的小数或分数。 二、展示交流。 1、提出自己的疑问供小组成员讨论。 2、每组根据任务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学展示学案的活动一至
13、活动六的内容,同学认真听,认真评,并提出置疑。 3、教师精讲。 三、探究新知 1、说一说课本第6页上得每一个2分别表示什么? 2、小数点后面的每一位都表示什么? 3、自学提示。学生自学后独立完成括号内的题目。 4、精讲例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当堂训练。 1、填空。 4分米( )米 52厘米( )米 450克( )千克 69克( )千克 5元6角7分=( )元 1米5分米 ( )米 2、(1)0.4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单位。 (2)0.36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单位。 (3)0.1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 )份,有这样的( )份。0.4米里有
14、( )个0.1米。 (4)0.5元表示把1元平均分成( )份,有这样的( )份。 六、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四) 数学四年级下册优秀教案3 教学内容: 课本第45页中的例3, 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购物的情境,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z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购物情境,掌握混合运算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 例3的教学情境挂图。 教学过
15、程: 一、前题诊测 1、提问:不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2、计算 244806=答案 20558=答案 4322355=答案 2518400=答案 先指名口答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班反馈、矫正。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3。 出示例3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意。 问:从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 (2)引导解决问题。 先让学生用分步式独立解决儿童衣服多少元一件这个问题,组织全班交流,说说分步式中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问题,组织讨论213-783这个算式是否符合解决此题的顺序,进而探讨出用小括号()来帮忙。 引导归纳出:有
16、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式题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2、练习。 让学生完成课本第4页中的议一议。 先指名学生口答运算顺序,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进行全班反馈矫正。 三、巩固深化 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 四、全课小结 提问: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 五、作业布置 第6页第5题。 数学四年级下册优秀教案4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一、二级运算单列式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 2、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1、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发现并总结概括出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
17、境,导入新课 冬天你最喜欢什么运动?(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滑雪)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认识有关滑冰场情况。(出示“冰雪天地”主题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图。 根据主题图和提示提出问题。 1、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引导学生回顾和本节内容相关的旧知识。 2、出示信息,多媒体展示问题。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天山滑雪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雪? A: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下午有多少人? 生:滑雪场一共有多少人? 师:你能有什么解决办法? 师:引导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B: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独立列算式,然后求解,师
18、生共同总结。 C:表扬表现积极的学生,多媒体展示问题二:“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D:请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相互讨论。 E:强调算式的多样化,帮助学生理解。例如:问题二中算式9873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再乘以6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他们的现实意义是相同的,所以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 3、结运算规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4、请学生做书中的小练习。 (三)总结与反思,布置思考题 1、检查学生练习情况,请同学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再做适当补充。 2、教师进一步强调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请学生
19、反思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并谈谈收获和体会。 3、布置思考题及课后作业。 思考题: 如果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应如何计算? 课后作业: 练习一第1、2、5题 课后习题 练习一第1、2、5题 数学四年级下册优秀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体会小数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数的意义。 2.通过练习理解和掌握小数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小黑板 教法学法: 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小黑板出示) 2角5分 ( )元 9分米
20、 ( )米 7分 ( )元 135克 ( )千克 3元4角 ( )元 3分米2厘米 ( )分米 二、自学后完成下面问题 1.一个小数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小数部分最高位是( ),计数单位是( ),这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 2.0.78的计数单位是( ),它含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3.由2个十、7个0.1和5个0.001组成的数写作:( ), 读作:( ) 4.连线题: 0.008 0.8 0.08 零点八 零点零八 零点零零八 5.判断 (1)8.76读作:八点七十六。( ) (2)4.32是三位小数。( ) (3)5.961中的6在百分位上,表示6个0.01
21、。( ) 6.一个小数,它的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2,其余各位都是零,这个小数写作( ) 7.0.0302用分数表示是( ) 8.下面几个数字中的9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9.26 ( ) 0.926( ) 0.296( ) 0.269( ) 三、作业布置。 1、作业本做练一练2、3题 2、完成相应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二) 数学四年级下册优秀教案6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2.5+1.5= 7.8-1.8= 3.5+2.5= 6.4-1.4= 100-84= 3.3+6.7= 85+15= 45+35= 4.5+2.6= 0.49-0.27= 2计算 3.54+5.26 368-269
22、 18.32+27.57 二、目标实施 出示挂图 1、在歌手大赛的情境中,抽象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模型,探究算法同学们,在电视里看到过歌手大赛吧?出示挂图:这是一次歌手大赛的比赛现场,来看看选手们的得分情况吧,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2、 估计谁的总分会比较高呢? 小组交流。 3、高多少分呢?我们还需要来算一算。能用算式说明你的想法吗? 4、怎样列式? (1)865-855=0.1 0.88-0.40=0.48 0.48 大于0.1 (2)9.43-(8.65+0.40) 8.65+0.40=9.05 9.43-9.05 (3)9.43-8.65-0.40 这样的小数加减混合题,同学们会一步一步
23、计算出得数吗?请你选择一种方法试算一下。 组内交流 刚才在与同学们交流的过程中,你觉得谁做得比较好,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或者,在计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也可以给大家提个醒。 5、练习 试一试1 6、小结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有什么异同吗? 三、重点探究小数混合运算中的简算问题 整数的运算定律一样适用于小数的加减法,在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时候,我们应该尽量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法运算。 完成19页2 四、运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 出示购物清单-从这张购物单上,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西部超市购物清单 20xx.10.14 15:41 商品名称 数量
24、单价 小计 面包 1(个) 5.40元 5.40元 酱油 1 (瓶) 4.5元 4.5元 醋 1 (代) 1.5元 1.5元 应收:11.4元 客付额:20元 找零:8.6元 请你任意提三个问题和同学一起解决一下。 2、完成18页2,19页134 五、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小数连加、连减和家建好后计算,那么你有什么收获呢?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数学四年级下册优秀教案7 教材分析 3.学生试着追问。(预设:怎样饮食才科学?) 2.能根据营养专家的建议,运用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调配成科学、合理的午餐菜式。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 2.出示食堂师傅
25、推荐的三种菜式。 3.出示检验结果。 4.出示菜谱,及其营养成分。 小组互评对“不低于”“不超过”的理解是否正确。 学生依据专家提供的两条基本的营养标准,判断食堂师傅推荐的三种菜式,是否符合营养标准,并说明理由。 学生互评相互的发现,并提出不同看法。教师对学生讨论结果的合理性予以评价。 学生小组内互评方案,评出最佳方案。 设计意图 这个活动过程的设计我力图充分地把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把探究、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从而让学生在有效的探究过程中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让学生经历信息的选择与处理的过程,经历观察、猜想、探索、比较、选择、判断、调整、统计等数学活动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自己主动参与此活动,并且自
26、己喜欢去验证自己搭配营养午餐的实践活动。 活动三 回顾总结、引申问题(3分钟) 懂得科学、合理的饮食的重要性,使学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1.学生自由对老师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 2.先相互交流对自身饮食习惯的评价,再全班交流。 1.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给老师提一点合理化的建议吗? 2.能再对自己的饮食习惯或身材做个评价并提出改进的措施吗? 学生对老师、同学或自身的身材及饮食习惯进行自评或互评,并提出建议。 设计意图 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学会评价自己和评价别人,通过小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个总结式的提高,进一步明确学了知识后自己心中迸出的感悟与想法,自己今后努力的方
27、向是什么。 活动四 拓展提高、实践应用(2分钟) 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学生课后独立完成作业 教师口头布置课外实践作业。 出示实践作业: 1.将全班最喜欢的 5种搭配方案,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2.给父母设计一份科学、合理的午餐或晚餐菜谱。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学以致用,体会数学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实践是数学知识的延伸,也是数学知识的。 板书设计 营养午餐 热量不低于2996千焦 脂肪不超过50克 () () 荤 素 搭 配 数学四年级下册优秀教案8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能根据
28、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小组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讲解定向运动,导入新课。 定向运动就是借助地形图和指南针,按照标绘在地图上的方向线,在野外环境中自行选择行进路线,不断地判断并纠正前进的方向,依次通过赛会预先放置的各个检查点,以最短时间到达所有点标并到达终点者为胜的一项体育运动。定向运动是一项健康的户外运动、是一项人与自然融合的运动、是一项挑战自我的运动。在运动中人们有回归自然、身心放松的良好感觉。定向运动通常在森林、郊外和城市公园里进行,也可在环境优美的校园里进行。 二、板书课题位置与方
29、向 师: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挑战一次公园定向越野赛。 自己探究:这次探究公园定向越野赛,第一赛段是从起点到1号点,那我们如何去找1号点呢?生:1号点在起点东北方向,我们从起点向东北方向走。 师:只知道向东北方向走,能又快又准的找到号点吗? 生:我认为不行。从起点到东北方向有很多路线可以走。 师:对啊!我们只知道方向,但怎样才能很快到1号点呢? 生:我认为找起点到1号点路程最近的方法最好,这样才能很快到1号点。 师:现在我们同学有两种方法,一种只看方向,另一种只看两地的距离,那么,大家想一想:这样能准确描述1号点吗? 师:那怎样才能准确地找到1号点呢? 生:只知道方向或距离是不行的,要同时知道这两个
30、条件才行。 师:那怎样利用已有的方向和位置来确定1号点的位置? (分组讨论)生:1号点在起点东偏北30的方向,大约要走1000米。 生:1号点在起点北偏东60的方向上,大约要走1000米。 师:提问:确定任意一点,应从哪几个方面描述? 生:从方向、距离来描述。 师:同学们能否指出教室的东南西北方向? 一生指出东南西北方向。 师:你能根据自己所在的位置指出东偏北30的方向吗?(学生指出了) 小结:同学们,平时我们在生活中描述位置方向,一般以夹角较小方向上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就说偏向那个方向。 三、拓展练习: 1、图上练习:教材第18页“做一做” 2、实践活动:分组交流描述学校里各个建筑物的所在
31、位置方向。 四、总结:你在本课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数学四年级下册优秀教案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用小括号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 2.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口算 120+30-60 8510 20+303 12035 125-402 150-10054 100(38-31) 二、学习新课 1.出示挂图及例4(板
32、书后) 1.引导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意。(尤其是每30位游人需一名保洁员,师可问:60位游人需几名?90位游人呢? 2.分析题中数量关系,从问题入手,先要求什么,再求什么的思路独立思考。 3.交流解题思路(引导说出第2种解法)。 4.如何把上式列成一个算式呢?(板书后) 问:每步算式表示的意义。 对含有小括号的运算,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练习P11做一做。 3.出示例5.(板书后) 请生在书上的算式里标出运算顺序号。两名学生板演,同桌互评后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师问:观察两小题有什么相同地方?有什么不同地方?两题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最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每小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33、? 师:给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以小组合作形式总结四则运算顺序。 师整理板书四则运算顺序。(板书后) 4.练习P12做一做1、2题。 5.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数学四年级下册优秀教案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等,小数的值扩大(或缩小)10 倍、100倍、1000倍等。 2.掌握一个数乘以(或除以)10、100、1000等,只要把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等。 3. 熟练运用规律解决问题,解决移动小数点时数位不够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计算等活动,熟练运用规
34、律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 通过利用多种形式进行训练,让学生理清思路,熟练规律,并渗透归纳、整合的数学思想,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 1.口算: 0.1810= 4.310= 0.18100= 4.3100= 0.181000= 4.31000= 2.利用小数点移用的规律计算 计算 结果 93.0710 930.7 93.07100 9307. 这里的小数点能省略。 93.071000 93.0710000 93.0710 9.307 93.07100 0.9307 小数点前无其他数时,应补上0。 93.071000 93.0710000 总结:一个小数乘10、100、1000只要
35、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注意:(1)小数点向左移动时如果位数不够,要在左边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整数部分还要添一个0。 (2)小数点移动的方向不能搞错。 在小数点移动规律的运用中解决移动小数点时数位不够的问题 3.下面各小数和8.73相比较,大小有什么变化? 8.73 87.3 0.873 0.00873 8730 10 8.73 87.3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是这个小数乘10。 10 0.873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是这个小数除以10。 总结: 1判断小数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如果是向右移动,就是
36、8.73乘10、100、1000如果是向左移动,就是8.73除以 10、100、1000 2观察小数点移动几位,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就是乘(除以)10,100,1000,(移动的数位和0的个数相同)。 经过二部分的对比训练和比较,使得规律得到了进一步的理解 4.在( )里填写适当的数。 10 1000 30.07 ( ) 0.062 ( ) 10 100 3.732 ( ) 37.32 ( ) 5.填空: (1)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 )。 (2)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 )。 (3)把21.3( )是2130,把( )除以10就是0.72。 6.在 内填、,( )填适当
37、的数。 3.8 10=38 47 100=0.47 0.0081 100=8.1 17.5 10=1.75 62.7 1000=0.0627 0.084 100=8.4 5.27 ( )=527 10 ( )=0.01 3210 ( )=32.1 0.063 ( )=63 7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应注意什么? 【通过对比练习和综合练习的设计使得知识点得到了强化,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解程度,又增强了实践运用中的对知识的感性认识。】 数学四年级下册优秀教案11 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所以一开始创设了跳高和跳远比赛的生活情境,使学生马上投入到学习中来,在这个
38、具体的情境中,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空间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 在学习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原则,以学生合作探究为主线,并借助一些图示,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小数数位顺序表 直尺 教学过程 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教材9页例题情境图。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获取数学信息。 师:运动会上学生们正在进行跳高和跳远比赛,让我们去看看吧。说一说你们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 生1:谁跳得高? 生2:谁跳得最远? 师:下面请同学们来当小裁判,评出谁是第一名。(板书课题:比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发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有了主动学习的热情,并且初步感知了小数有大有小,体会比较小数大小在生活中的意义。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学习比较整数部分是“0”的两个小数的大小。 (1)大胆猜测。 师:在跳高比赛中,王红跳了0.69米,李娜跳了0.8米。她们谁跳得高一些呢? (生各抒己见) (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师:你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