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丰市梦巴黎游乐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丰市梦巴黎游乐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5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东丰县梦巴黎游乐园项目建议书东丰县梦巴黎游乐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东丰县梦巴黎游乐园1.1.2 承办单位东丰县梦巴黎游乐园有限公司1.1.3 法人代表*1.1.4 建设性质 新 建1.1.5 项目投资人简介本项目投资人*是辽宁盘锦市人,在盘锦市经营娱乐、餐饮和地产业多年,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也积累了雄厚经济基础。近几年由于房地产业低迷,杨老板准备跳出原行业,瞄准阳光产业,开辟新领域。经过近三年的考察、论证,终于下决心与朋友合伙投资建设大型娱乐园项目。1.1.6 项目建设地址该项目选址于东丰县南大桥东南侧,项目东北临绕盈河,西临公路,南临林场
2、树苗基地,总建设用地面积38000平方米。1.1.7 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建设接待服务区、儿童游乐园区、体育健身区、大型游泳馆、水上乐园、极限运动区等六大功能分区组成。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一个供市民体育健身、文化交流、休闲娱乐的公共活动场所。项目具体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项目区有超级太空船,旋转木马,三维太空杯,双人飞天,旋转飞椅,迪斯科转盘,大摆锤。海盗船,豪华飞马,海底漫步,魔幻登月飞车,旋转小蜜蜂,星球大战等一批惊而不险,悬而不惧的现代游乐项目,和卡通人物,动物等静态型的儿童游乐器材,儿童城内有室内攀岩室,游艺厅,充气娱乐设施等一批集强身健体,寓教于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游乐
3、设施。拟建成吉林中南部地区旅游首选地。表1-1 项目主要的建设内容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总用地面积m2380001园区m2380001.1管理综合用房m224961.2大型游泳馆m245001.3水上乐园m262001.4广场及绿地m2119001.5构筑物(景点)m258001.6变配电房m2241.7门卫m2441.8锅炉房m23401.9室外公厕m24401.10超市m23001.11车库m23001.12蓄水池M33502道路m252002.1主干道 m232002.2次干道 m220003建筑密度m222.6%4绿化率m221%1.1.8 项目建设工期本项目从2014年2月开始进行前
4、期准备工作,拟于2014年4月开始建设,用12个月时间完成施工,2015年3月投入使用。1.1.9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经估算,该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5267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用9352万元,设备购置费3365万元,设备安装调试费50万元,征地等其他费用23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00万元。本项目投入资金全部为自筹资金。1.1.10 环境影响及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本项目建设将会大大改善了东丰县南郊的生态环境,为东丰县东丰镇居民提供了一个体育健身、文化交流、休闲娱乐的室外活动场所,将为东丰县的文化环境、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为东丰镇的城市建设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从而促进东丰县的生态环
5、境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所以,本项目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1.2 编制依据1、东丰县总体规划(2005 年2020 年)2、东丰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3、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4、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5、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1.3 结论与建议1.3.1 主要结论本项目建设以东丰县总体规划(2005 年2020 年)、东丰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为依据,在统筹规划区域文化资源、优化文化发展环境的同时,积极发展体育文化事业,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并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依
6、托西城区新城建设的发展机遇,促进东丰县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之,本项目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项目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1.3.2建议为了规范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的管理,建议项目建设单位要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保证政府投资资金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议项目承办单位尽快完善办理各项批复手续,在项目实施阶段要统筹安排处理好投资、质量、进度、安全关系,节约和合理使用资金。本工程建设完成后,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委托专门部门,对项目进行正常的维护和运行管理。建设单位应尽快取得本工程的环保、交通、规
7、划、土地等部门的意见。 16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2.1.1 东丰县规划为项目建设提供了直接依据东丰县总体规划(2005 年2020 年)指出:东丰县的城镇建设要“逐步实现各级规划公园绿地、居住绿地、附属绿地,形成系统完整、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的中心城点状绿地布局。实现居民出行500米见绿地,消除公共绿地服务盲区”和“继续增加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建设功能完备、风格多样、布局合理的群众健身设施,形成群众体育组织健全、活动普及、设施完备的新格局。加强新城和边缘集团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实现人均0.60.7平方米公共体育设施用地的目标”。在东丰镇南大桥东南侧建大型游乐园,项目建成后
8、,及时向省旅游局汇报,争取将东丰县南照山公园、河堤休闲广场、江城森林公园、农民画馆、那丹伯影视基等景点整合到一起,开一条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新线路。项目所在地也属于东丰县南郊的生态保护带,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战略区位优势将日益突显。强调了生态环境发展策略,指出要加强半山区生态林地的保护和建设;划定限制建设地区,有效保护森林、河流、湿地等生态敏感地区,积极进行绿化隔离地区、森林公园、生态廊道、城市公共绿地等生态环境建设。2.1.2 东丰县规划为项目建设指明了方向东丰镇南郊是东丰县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也是现代制造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重点培育地区。东丰县南郊游乐园的新建将会给
9、东丰县的发展带来了很大机遇。以“战略发展节点、新兴产业基地、东丰绿色新城”的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宜业城市的典范,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切实保障合理配置各级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并进行人性化的细节设计,力争将东丰镇南郊建成宜居、宜业的绿色新城,并与全县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相衔接,构建“中部一体、东西两翼、产业集群、城镇组团、生态融合”的城乡空间格局。2.1.3项目建设符合东丰县的总体规划的要求要强化东丰镇的发展,在对绿地景观系统规划中指出要以城镇周边生态绿地为依托,强化城镇组团之间的绿化廊道联系,营造城在绿中绿在城中的氛围。在各组团规划中心、并安排组团绿地和多处社区绿地,以城镇公共广场为
10、重点,与城镇内部的公园,街头的小绿地和绿化率较高的附属绿地,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城镇绿地系统。在组团之间的开敞地带依托水系安排郊野公园,成为城镇生态绿心和城镇居民就近体会绿色气息的休闲空间。2.1.4 东丰镇南郊游乐园的新建对城镇化建设水平提出新的要求西城区新城的建设,给东丰镇的发展带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对东丰镇南郊的用地布局及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东丰镇南郊紧邻东丰县县区,为了落实新定位,贯彻新理念,促进东丰县的可持续、集约、协调发展,促进东丰县周边城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强化东丰镇南郊建设,促进城市发展,高标准营造集中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吸引力、有经济活力的城市,加强公共绿地
11、、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和其他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各项设施整体水平,逐步实现绿化建设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城镇化及农民安置的联动,发展绿色产业,促使更多的城镇居民向东丰镇南郊集中,以适应东丰镇产业化、城镇化的要求。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扭转东丰镇南郊缺少大型公益性公园的局面,满足当地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场地需求近年来,随着东丰县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东丰镇的经济发展持续快速发展。加强东丰镇南郊的基础设施及精神文化建设,是实现东丰镇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东丰镇近些年的发展速度、工业化进程、第三产业调整的步伐虽然较快,虽然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好,但是中心周边没有大面积的公益性绿
12、地景观;现有的群众游憩健身场地分布零散、设施简陋,并且缺乏统一的布置和管理,与城市高标准的规划存在较大的差距。随着东丰镇的品牌建设和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大,越来越多的外来企业和高素质人群将来到东丰镇安家落户。东丰镇人口增加、人均收入提高,物质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当地群众的业余娱乐文化活动的需求越来越丰富。原有村镇简陋的文化体育设施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严重滞后于东丰镇的经济发展水平。所以,建设一个能让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均可健身休闲、愉悦身心的公共空间将刻不容缓。本项目的建设对扭转东丰镇缺少大型体育文化场所的局面,满足当地群众日益增加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2.2.2
13、城镇建设水平的提高,对环境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是促进东丰镇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该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出路所在。东丰镇作为东丰县政府所在地,人口和产业的截流能力将有所增强,随着城镇建设的推进,西城区新城建设的完成,东丰镇配套设施逐步完善,镇区的居住条件会明显改善,必将会吸引来此工作的人口就地居住生活。城镇建设应遵循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以高品质文化创意产业为依托,把东丰镇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适宜居住的绿色城镇。把东丰镇建设成为“环境优美、适宜居住、配套设施完善”的中心城镇将是现阶段东丰镇发展的首要目标。2.2.
14、3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绿色宜居城市的需要东丰镇南郊位于东丰镇中轴延伸区域,是东丰镇总规明确要求建设并保护好的重要绿色开敞空间。负有带动辐射中部区域发展的重要任务。本项目充分利用现有生态、文化资源,形成绿化、文化与水系风景圈的共融和谐;拓展公园绿地的功能;重视建设小型绿地,提高人均园林绿地配置标准,努力打造绿色宜居城市。第三章 建设选址和建设条件3.1 建设地点3.1.1 项目选址该项目选址于东丰县南大桥东南侧,项目东北临绕盈河,西临公路,南临林场树苗基地,总建设用地面积38000平方米。3.1.2用地性质本规划地块为东丰镇农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3.1.3 项目用地现状本项目用地形状为
15、长方形地块,用地范围内主要是荒地,农田等。3.2 建设条件3.2.1、自然条件东丰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辉发河上游,大柳河左岸。地处东经1253-12550,北纬4218-4314。现有城区面积7.6km2,规划区面积21.7km2。现有人口为10万人。东和梅河口市毗邻,南与辽宁省清原县接壤,西与东辽县、辽宁省西丰县以山为界,北与伊通县隔河相望。四梅铁路贯穿境内,集锡县四平至白山国家一级公路,东丰至长春高速公路,吉林至沈阳高速公路等多条干线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全县总面积2521.5平方公里。是五山一水四分田的低山丘陵区。全县辖14个乡镇,229个行政村,总人口40.6万人,其中县城人口10万人。
16、东丰县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以其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成为交通和商贸重镇。3.2.2、气候东丰县地处松辽平原,海拔高度200米以下,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全年无霜期约140天,年降水量4001000,极值最低气温-36.3,最大冻土深度1.5m,极值最高气温45。年平均降水量672.9,最大日降水量达111,最大积雪厚度为25。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3.2.3、水文、地质根据项目区域地质资料,建设区场地内未发现新构造运动层以及活动性断裂板块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是稳定和安全的。地表水:根据东丰县水文站多年实测资料推算,该地区年平均径流深为383.5毫米;年平
17、均径流量为8.6亿方方米,枯水年为5.6亿立方米,特大干旱年为2.3亿立方米。此外,过境客水年平均38.8亿立方米。地下水:全区地下水质较好,经化验分析,地下水的矿化度一般小于0.5克/升,符合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标准。场区内地下水对混凝土不具腐蚀性,但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县城南部多高丘陵,中、北部多为低丘陵。丘陵浑圆,坡缓土薄,甚至岩石裸露。土陵上多为稀疏的次生杂木林或人工林,坡麓下为冲积洪积台地,经多年侵蚀风化,多呈波状或梁状,俗称“鸡爪岗”。台地上有密集的干谷和冲刷沟,地面破碎,林田交错、水土流失严重。黄泥河、桦树河、柳河、秀水河中下游等地,坡度10左右,耕地居多,荒山荒地较少。3.2.
18、4、社会经济条件近年来,东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2012年,东丰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20000万元,增长20.7。农业总产值完成481600万元,增长11。规模工业产值完成2030000万元,增长52.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20000万元,增长37.3。全口径财政收入预计完成65000万元,增长24.8。社会消费品零售完成287000万元,增长2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5588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7310元,增长14.9。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统筹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一中两翼”的城市发展格局突显。西城区建设成果显著。东丰县是吉林省重要的粮
19、食和特色农产品主产区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总人口40.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6万人,东丰县现有耕地面积110万亩、农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东丰县还被命名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3.2.5、交通运输条件东丰县区位优越,交通发达。距长春机场仅158公里,距沈阳机场268公里,四梅铁路贯穿境内。长梅高速、吉沈高速公路在东丰境内通过;四平至白山,东丰至草市,东丰至西丰等多条公路干线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交通便利。3.2.6、地质条件与施工条件地震基本烈度6度最大冻土深度1.8m基本风压50kg/承载力8-30t/3.2.7市政基础设施条件1、电力项目区内均已通入供电线路,由供电局统一供电,能够满足园
20、区内的用电需要。2、给排水项目用地范围内为东丰县自来水公司供水,项目用水直接接入附近用水管道即可。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规划的污水管线位于东风路上,项目污水经过统一收集后,接入东风路市政污水管网。规划的雨水管网接入东风路市政雨水管网。3、通信项目区内均已通入固定电话线路和闭路电视网络,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无线通信网络可覆盖项目区内。4、热力城市供热系统已通至项目区内,住宅区的取暖均依靠城市热力公司热力管网供热。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本项目建设方案是根据规划用地的现状、地势、地形、地貌、周边发展要求等方面因素来分析、拟定的确实可行的园区规划。设计意在创造一个阳光、休闲、运动、健康、生态的休闲娱乐空
21、间。4.1 现状分析土地使用现状:用地范围内土地性质为规划绿地,总用地面积38000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6200平方米;广场及绿地面积11900平方米;市政道路面积5200平方米;建筑物面积8600平方米,构筑物(景点)面积5800平方米。游乐园规划用地内的现状非建设用地是规划绿地和绕盈河水系,在规划时应确保生态系统的延续性。尊重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尽可能减少对地貌的破坏,尊重以当地原生态植被和林带等田园风光为代表的文脉特征。游乐园规划其南侧与高压走廊防护林相邻。从安全性与美观性考虑周边以微地形草地和疏林植被为主,形成幽闭空间,交通与园区隔离,景观相融合。规划中依地形走势和景点分布进行重新调整
22、,综合解决现状所存在的问题,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地形地貌:游乐园规划用地为平原地貌,地势较为平坦、绿化率高、生态环境较好,规划用地内东北侧的绕盈河水位常年稳定,较利于规划建设的发展。4.2 规划思想设计理念:尊重历史、尊重文脉、满足民众健康生活的多重需要。设计立意:根据理念,我们对在城市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内容与原乡土文化的沉淀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得出以下结论:在前进中得到了城市生活的紧张充实,但失去了田园生活的闲适与随意;得到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失去了先民们深厚的文化积淀;得到了匆忙的高层办公空间,失去了自身的健康;得到了城市紧凑规则的景观肌理,失去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主题定位:在此基础上,针对以
23、上几点和规划现状对综合类体育文化空间的缺失,我们力求在公园建成后确保这些因素得以保留。将项目做成以体育、文化为主题的运动休闲、历史教育、文化交流、生态延续的公园。4.3 规划原则1、维护原貌: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把新建景观融入自然景观中,尽可能减少对地貌的破坏,尊重以当地原生态植被和林带等田园风光为代表的文脉特征。2、珍惜水体:保持水质自然、古朴、纯净,提高水体景观质量。充分保护现有河水状态,游泳馆用水则通过净化水装置,循环使用减少耗水量,利用生物净化减少水中杂质。3、保护田园景观特征及其可延续性:地段为社区共享的空间,与东南两侧未来的田园风光结合,层层过渡,相互借景,利用交通线路在不同景区间提
24、供便捷和启示性的联系。4、减少车流:引导车流直接进入目的地,减少场地内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过境交通。在入口处设停车场,以便尽早分流,使部分游客和工作人员尽早换乘园区内的电瓶车。4.4 规划目标1、把游乐园西部区域建成镇区的“休闲型文化中心”和“田园生态展示链”,展示田园文化特点。2、南区建设成为以“体育运动发展,精神传承”为主题的体育健身区。3、北侧滨水区建成以水为背景的开阔景观区域,丰富生态文化。4、为市民旅游者提供宜人空间的同时,考虑到为高新区的“白领”工作人员,企业高管人员提供午间休憩空间、交流空间、健身娱乐空间。5、为青少年,儿童提供历史文化教育、娱乐、野外拓展、课外课堂学习的空间。4.
25、5 规划方案4.5.1功能分区规划根据场地性质、主体功能的不同将园区分为六个功能区。即:接待服务区、儿童游乐园区、体育健身区、大型游泳馆、水上乐园、极限运动区。接待服务区是公园用地的主入口,硬地面积宽阔、附属服务设施齐备,同时设有露天剧场、集散广场,交通线路发达,可以为游客提供安全、完善的休息、餐饮、娱乐、集会场所。其内部规划设有服务中心、停车场、休息亭和体育精神展壁等景观。该区位于中轴路两侧,交通便捷又远离市区主干道,是一个安全、幽静而又风光怡然的区域。休闲运动区位于规划园东区临近东路的次入口,由自由滑草场、休憩草坪、舞林广场、儿童娱乐场地组成,不同的场地引领不同的活动。舞林广场由次入口直接
26、进入,疏植樱花树,硬铺平整并衔接下沉花园,为市民提供休闲运动的幽静场地;自由式滑草场为娱乐型运动场地,由舞林广场台阶路直接进入,也可通过园内环线进入,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可以给人们带来不同趣味的滑行体验;休憩草坪紧邻滑草场,地势相对平缓,为人们提供一个绿色的有氧空间,可以乐在其中地做各种休闲运动;儿童娱乐场紧邻东区主入口服务中心,专门针对青少年、儿童的早期教育和培训方式,结合娱乐的形式设置不同场馆,通过智力游戏、团队配合、独自探险等活动营造全新娱乐环境,特别针对目前国内缺乏的专业性灾难逃生项目开发基地软硬件设施,形成一定别具风格的游玩场地。体育健身区是针对俱乐部、运动员和有特殊需求人群设立的较
27、专业的体育运动区域,位于空气清新的水系南侧,有利于身心健康。该地块地势平坦、视野开阔,较适合安排需要固定活动场地的运动形式,项目有足球、篮球、羽毛球、排球、网球、门球等。为专项运动的严谨风格添上一笔随意色彩,从而丰富了空间构成。极限运动区位于规划园西区西侧,可由次入口直接进入。穿过喷雾广场可进入极限运动场地,场地内各类设施齐全,为都市工作者提供一个挑战自我、放松心情的体验基地,也可由广场直接进入水上极限区体验别具特色的水上运动。野战营位于场地西南侧,其中设碉堡战、丛林战、定向运动场地等项目,让人们在挑战极限的同时回归自然,放飞的心情,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滨水景观区位于规划园区南侧,是一平
28、缓的开放空间,亲切迷人、富有现代气息,视野开阔,可与对面市政林相借景。委婉优美的滨水轮廓线,小巧精致的构筑物景点,到处都是风景无限的视觉走廊。4.5.2交通系统规划规划园区内交通系统由道路、停车场、休憩场地三部分构成。道路分六种形式:公园主干路、公园次干路、专项道路、水上游览线路、环水线路、市政道路。 公园主干路连接场地各出入口,宽4-6米,主要为人车混行系统,满足观光与后勤服务的需求;公园次干路为步行系统,宽1-3米,穿越景点与主干路相接;专项道路主要为运动健身步道,宽2米,隐于西区主入口疏林场地,设施完善、便于运动;水上游览线路主要分布于湖区,以水上交通工具为依托,联系水上景点;环水线路滨
29、水前行,简洁干净,为水边景致所铺设;市政道路为贯穿场地南北的路,是场地的中轴交通线,连接游乐园东西两区。 各线路与停车场、休憩场地完美衔接,为各景点提供便捷交通,达到“移步换景”、“景随步移”的效果。4.5.3景观系统规划公园的景观规划主要是以景点建设性质为依据,以植被、小品、水域、建筑为内容,由两条景观主轴线、三条景观次轴线和三个陆地景观组团、两个水域构成。规划区以贯穿场地东西为中心景观主轴,它依次连接两个地块的三条景观次轴线,形成别具特色的南北景观带,主要展示道路绿化和通过视线透景观赏到的两侧园区内的景观;另一条以都市休闲景观桥为核心,将东西两大地块的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东西走向的景观带,主
30、要展示规划园区内部景观,包括含乔木、灌木、花卉、草坪等在内的综合性绿地景观、林区景观、水面景观、构筑物景观、建筑景观、园路景观、小品景观等。景观轴充分将场地内的所有景观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大的景观结构网络,使的园区景观成为一个完整有序又能贴近市民生活的系统,从而提升城镇的休闲价值,丰富居民的生活。4.5.4建筑风格园内建筑在与地基、地形、地势、地貌结合的基础上,以小型、低层为主,风格多样,外观简约;在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处理上力求活泼、富于变化;在功能使用上突显安全、便捷、经济。同时把建筑作为一种风景要素来考虑,使之与周围的山水、岩石、花草树木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优美景色。4.5.5停车场和公共卫
31、生间规划园区设一个停车场,布置在出入口地带,与出入口广场相连。场地铺设透草防滑地砖,空间宽阔、流线清晰、为不同的车辆预留不同的停靠区域,避免车辆之间的碰撞、刮擦。植物以阔叶乔木为主,配以常绿灌木,形成大面积绿荫空间。停车服务以“人性化”为标准,控制程序专业,为游客提供一个安全、便捷、环保的停车氛围。公共卫生间:公共卫生间是园区的基础设施之一,各区域在游人的步行范围之内均有设置,并有明显的指引标志。外型与所处环境协调、材料环保、设施齐全、设计人性化。第五章 环境影响评价5.1项目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5.1.1对交通的影响及治理措施施工期间,由于土方、建筑材料等的运输将增加项目周围路段
32、的车流量,施工车辆尽量避免在主要干道通行,并尽量避开行车高峰时间。5.1.2扬尘对施工工地周围的影响及治理措施施工车辆的进出携带泥土抖落在道路上,施工现场裸露的土堆、地表,在遇风吹扬和遇雨的情况下,将造成泥污污染。在施工方案中,要对这种影响加以考虑,保持车轮清洁,春冬多风季节注意对裸露地表洒水,降低飞尘影响,实行保洁制度。5.1.3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为减少施工期运输车的喇叭声、发动机声、混凝土搅拌机声及打桩机声等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一方面工程承包商应尽量采用低噪声的机械和采取降噪声措施,另一方面在夜间少开或不开噪声大的机械。5.1.4现场防水和排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在施工
33、期间始终保持工地的良好的排水状态,修建临时排水渠道,并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连接,避免引起淤积和冲刷。针对可能出现的冲刷与淤积:(1)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防止施工场所占用的土地或临时使用的土地受到冲刷。(2)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防止从本工程施工中开挖的土石材料,对河流、水道、灌溉或排水系统产生淤积或堵塞。(3)施工中的临时排水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及对水文状态的改变。(4)不得干扰河道、水道或现有灌溉或排水系统的自然流动,以免导致冲刷与淤积的发生。5.1.5施工渣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施工期固定废弃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渣土及损坏或浪费的各种建筑装饰材料。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
34、弃物将会对其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削减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应采取以下措施处理:(1)施工期生活垃圾和其他废弃的土方、灰渣应设置固定存放点,并按环卫部门要求运到指定地点消纳处理。(2)施工期间产生的可回收废料如钢筋弯头、废木板等应尽量由施工单位回收利用。(3)施工期将产生大量渣土,在运输过程中易引起二次扬尘污染。因此,渣土运输应采用封闭式运输。5.1.6其他防护措施(1)保护植被1)尽量保护建设用地范围之外的现有绿色植被。若因修建临时工程破坏了现有的绿色植被,负责在拆除临时工程时予以恢复。2)保护建设项目两旁的树木,即使处在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有可能时也要尽量设法保护。3)工程施工期间破
35、坏植被的面积应严格控制,除了不可避免的工程占地、砍伐以外,不再发生其它形式的人为破坏。(2)土地资源的保护1)妥善处理废方,沿河弃土应避免壅塞河道、改变水流方向和抬高水位而淹没或冲毁农田、房屋。重视弃土堆的复垦,有条件时,在弃土堆顶面绿化,或整平成为耕地。2)在河床采砂砾材料时,防止对河流状态的改变,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规定,即:“在行洪、排涝河流和航道范围内开采砂石、砂金,必须经河道主管部门批准,按照批准的范围和作业方式开采,涉及航道的,由河道主管部门会同航道主管部门批准”的规定。3)对施工人员加强保护自然资源及野生植物的教育,在雇用合同中规定严禁偷猎和随意砍伐树木。5.2项目运营期对
36、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项目运营期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固体垃圾、生活污水以及厕所恶臭。5.2.1固体废物影响评价及治理措施(1)主要来源本项目所产生的固体垃圾主要是运营期间的生活垃圾,此类垃圾一般不含特殊有毒有害物质,垃圾分为两类,一类是干垃圾,主要成分是废纸、垃圾袋、清扫垃圾、废包装物等;另一类是湿垃圾,产生于餐厅,主要成分是蔬菜、水果、肉类等,含水分较多。(2)治理措施垃圾分类收集是推行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的第一步,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将使垃圾处理提高一个档次,对周边环境保护也起到较大的积极作用。建设单位加强物业管理,做好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分类垃圾从每个游客做起,加强垃圾堆放管理,及时清运
37、处理,为旅游提供一个清洁、舒适的游玩环境。5.2.2污水影响评价及治理措施本项目生活污水很少,可经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经地下暗沟排入规划的污水管道;雨水主要植物自然吸收。5.2.3厕所恶臭影响评价及治理措施(1)垃圾收集点垃圾收集点采用垃圾桶储存收集来的垃圾,并用塑料袋密封,然后放置在密闭的收集点内贮存。装车时将垃圾桶内用塑料袋密封的垃圾直接倾倒入垃圾运输车。因此,从收集到装车转运的整个过程,垃圾不外露,几乎没有恶臭污染物的泄漏。所以,各收集点不会对周围环境保护目标造成恶臭污染。(2)垃圾转运站根据对国内现有垃圾转运站污染物排放情况调查,转运站的废气主要来自于转运车间垃圾倾倒和压缩过程,
38、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粉尘、H2S 和NH3。转运车间采用密闭式建筑,减少垃圾的恶臭污染物散发;在每个转运车间内设立1 套除尘除臭系统,通过抽风系统在转运车间内形成负压,将臭气吸走并处理,将臭气污染降到最低。经处理后,对外环境影响不大。(3)公厕本项目公厕均按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CJJ1487)中一类标准建设,全部为水冲式公厕,卫生条件好,功能完善。本项目做到管理到位、保持厕内清洁,地面无积水、无纸屑,大便器内无积粪,小便器内不积存尿液,无尿垢、杂物,墙壁、顶棚整洁,公厕内基本无臭味。因此,本项目拟建的各公厕如能按国家有关的卫生要求,保持厕内清洁,则公厕排放的H2S 和NH3 等恶臭污染物
39、极少,公厕外H2S 和NH3 的浓度低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二级标准,恶臭污染物经扩散、稀释,不会对公厕周边环境造成恶臭污染。第六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6.1劳动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章规定,用人单位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6.1.1施工安全项目建设过程中,机械传动设备易发生机械性伤害事故;起重机检修等高空作业点、平台、梯子、坑、井、沟等处易发生人体坠落。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将裸露的设备旋转部件均设安全罩等防护措施。起重机设有检修平台和安全走道。梯子、坑、
40、井、沟等处分别设有安全栏杆或盖板,并设有警示标志。6.1.2建筑安全本项目按抗震6度设防,施工中将有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公共卫生间采取防滑措施。6.1.3防火本项目有关防火措施应严格按建筑防火规范设计。6.1.4电气安全本工程采用TN-S接地系统,各种建构筑物采用等电位联结,洗手盆及其管道等装置进行辅助等电位联结。为减少接地故障引起电气火灾危险而装设的漏电电流作用保护器,其额定动作电流不应超过0.5安。游客服务用房内一般场所的插座配电采用三相五线制,并加漏电保护开关。本工程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按规范要求分别设有负荷保护和短路保护,对插座及照明器具等采用标准电压不超过12伏的安全超低压供电。对走廊
41、等处安装高度较低的照明灯具加装防护设施或采用安全电压供电。6.1.5防雷设施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规定,本建筑物设防直击雷、感应雷和防雷电波被浸入的措施,以及防侧击的保护措施。6.2卫生防护6.2.1生活给水对生活用水加装紫外线消毒设施。6.2.2排水盥洗污水、粪便污水、生活污水、绿化用水及雨水采用分流系统。6.2.3噪声控制本工程采用整体性较好的结构体系,为此经常产生撞击、振动的部位(如设备管道等)采取了防止结构声学传播的措施。本工程内的水泵等均设置在单独的房间内,并采取了一定的隔声减噪措施。6.3消防6.3.1火灾隐患分析 (1)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的堆放、储存以及
42、运输过程中都存在火灾隐患,有可能引起火灾。(2)配电室等服务用房极易引起火灾。(3)项目建成后,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厚厚的落叶加上干燥的气候,极其容易引起火灾事故。6.3.2防火等级本项目各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均为三级。6.3.3消防设施(1)火灾报警系统本建设项目设置火灾报警系统,当发现火灾异常现象时自动报警系统启动,警告人们火源的位置。使用火灾监测仪能够实现火灾的早期发现,早报警、早灭火,减少火灾损失。(2)灭火系统1)窒息法。隔断空气的流通,造成无氧状态停止燃烧。2)冷却法。降低燃烧物质温度到燃点以下,可停止火势蔓延。3)隔离法。中断燃烧物的供给,火势无法蔓延。为了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有各种类
43、型的灭火剂,如:水、泡沫、惰性气体、卤代烷烃、化学干粉和固体物质,根据不同的消防对象选用不同的灭火剂。(3)建立消防水源本拟建项目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消防用水量及水压,根据装置大小、高度及灭火能力,建立合适的消防水池,保证30min用水量。第七章 节能分析7.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036-2006;3、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5、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14-2004);6、国家颁布的有关节能的政策、法规。7.2节能措施 7.2.1建筑节能技
44、术措施(1)围护结构节能措施墙体采用聚苯乙烯塑料这种新型高效保温绝热材料以及复合墙体,降低外墙传热系数。采取增加窗玻璃层数、窗上加贴透明聚酯膜、加装门窗密封条、使用低辐射玻璃,改善门窗绝热性能,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热传导。(2)能源系统节能控制技术采暖空调系统的控制技术是对既有热网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实现优化运行节能控制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三种方式:VWV(冷水量)、VAV(变风量)和VRV(变容量),其关键技术是基于供热、空调系统中的“冷(热)源-输配系统-末端设备”各环节物理特性的控制。(3)采暖末端装置可调技术主要包括末端热量可调及热量计量装置,连接每组散热器的恒温阀,响应的热网控制
45、调节技术以及变频泵的应用。可实现30%-50%的节能效果,同时避免采暖末端的冷热不均问题。(4)新风处理及空调系统的余热回收技术新风负荷一般占建筑物负荷的约30%-40%,变新风量所需的供冷量比固定的最小新风量所需的供冷量少20%左右。通过全热式换热器将空调房间排风与新风进行热、湿交换,利用空调房间排风的降温除湿,可实现空调系统的余热回收。(5)采用节能产品购买和使用符合国家能效标准要求的高效节能照明器具、风机、水泵等,降低建筑物能耗。7.2.2机电设备节能措施采暖、供电、供气系统采用合理的工艺流程,尽可能降低途中的消耗。按要求配装能源计量表。本项目所选用机电设备的负荷率必须达到国家节能设计规
46、范要求,提高设备利用率。电气系统选用节能变压器,装设低压电力电容器补偿无功功率。各类设备及器材的选型应采用国家现行技术标准中的高效节能设备的器材。7.2.3照明系统节能措施(1)合理的选择照明线路:照明线路的损耗约占输入电能的4%左右,影响照明线路损耗的主要因素是供电方式和导线截面积。大多数照明电压为220V,照明系统可由单相二线、两相三线、三相四线三种方式供电。三相四线式供电比其它供电方式线路损耗小得多。因此,本项目照明系统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2)合理的选择控制开关和充分利用天然光:天然光是免费的光源,应充分的利用,合理的设计照明开关。充分利用自然光,正确选择自然采光,也能改善工作环境,使人感到舒适,有利于健康。充分利用室内受光面的反射性,也能有效地提高光的利用率,如白色的墙面的反射系数可达7080%,同样能起到节电的作用。(3)合理的选择照明方式:在满足标准度的条件下,为节约电力,应恰当地选用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混合照明三种方式。(4)合理的选择照度值:选择照度是照明设计的重要问题。照度太低,会损害工作人员的视力,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不合理的高照度则会浪费电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