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管理员实用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安全管理员实用手册.doc(26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和主要负责人的两个主体责任,全面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和不断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结合企业安全生产特点,指导企业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企业安全管理员实用手册。 第一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下列职责一、 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协助主要负责人建立、健全本企业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参与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
2、、强化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安全生产体制是生产经营单位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经营单位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同时也是生产经营单位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各职能部门、各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做到全员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安全生产职责并与相应的职务、岗位匹配。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包括企业法定代表人等其他主要负责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负总责。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
3、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把安全生产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领导企业建立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和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保证安全投入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隐患;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履行安全监督与指导责任;定期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汇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大力推进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分管负责人要认真履行本岗位安全生产职责。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加强江苏省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和睐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提升企
4、业安全生产水平,促进江苏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省政府办公厅颁布(苏政办发201581号)通知:决定在我省重点行业领域试行安全总监制度。其试行范围:从业人员在100人及以上或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矿山、建筑、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金属冶炼等行业,以及粉尘涉爆、涉氨制冷、船舶修造等领域的企业应当试行安全总监制度;人数偏少、组织机构简单但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化工企业应当赋予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安全总监的职责;鼓励其他有条件企业实行安全总监制度。 安全总监任职程序:企业结合实际选拔安全总监,发文任命并报具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的主管部门;安全总监享受本企业总工程师、总会计师
5、待遇。各级管理人员要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不强令从业人员冒险作业,对本岗位安全生产负责,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要立即组织处理或者人员疏散。岗位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不违章作业、不违反劳动纪律;有权拒绝违章指挥,有权了解本岗位的职业危害;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和撤离危险场所。企业要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建立检查监督和考核奖惩机制,以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能够得到有效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定期向安全监管部门和企业员工大会通报安全生产工作情况,主动接受全体员工监督;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在
6、安全生产中的作用,鼓励并奖励员工积极举报事故隐患和不安全行为,推动企业安全生产全员参与、全员管理。编制参考:根据企业的组织机构图编制各级各层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例:图一主要负责人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以文件形式下发,要有颁发令,文件中要有: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1)、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所有制度中的核心,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健全本单位各级各层各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本单位的行政组织机构图建立,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2)、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价的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因此负有下列职责: 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
7、全生产责任制;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4)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5)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6)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及时、如实报各生产安全事故。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报告安全生产情况,接受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接受工会、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的民主监督。(3) 、安全总监任职条件 1)应当具有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 2)熟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8、 3)掌握岗位工作专业知识。熟悉本单位设备设施、工艺流程、操作规程等,业务精、能力强,有较高的安全专业技术知识和管理水平; 4)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勤奋敬业,勇于担当,思想敏锐,顾全大局,有团队协作精神; 5)熟悉安全管理体系,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善于沟通协调,能积极主动解决安全生产各类问题,科学果断处置突发事件。 (4)安全生产法第十九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内容和考核要求,形成
9、包括全体人员和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责任体系。 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协助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分管其他工作负责人在各自分管业务职责范围内协助主要负责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对各自分管业务的安全生产负领导责任。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内容和考核要求,形成包括全体人员和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责任体系。做到“一岗双职”。企业应当定期组织开展对全体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履行情况的考核。(5)、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生产经营单位中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内设机构,其工作人员都是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6)、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与各职能机构工作人员在
10、本人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安全生产工作。(7)、各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对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例如:某公司的安全教育培训的职责在人事部,安全教育培训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要落实在人事部。(8)、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包括班组长和员工:班组长(领班):搞好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班组长全面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员工:岗位员工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必须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要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不违章作业,不违反劳动纪律;有权拒绝违章指挥,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职业危害,防范措施
11、及事故应急措施;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和撤离危险场所。员工每班应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并制定在员工的岗位操作规程中。 提示:根据单位的行政机构图来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要符合本单位的实际,要有针对性。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要落实到人和各职能部门。做到:“有人必有岗,有岗必有责”;或“有岗必有人,有人必有责”。“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5)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形成网络。根据各级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状),做到一级对一级负责。2、参与设置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根据安全生产
12、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一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一百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确保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人员的设置的职责。安全管理人员要协助主要负责人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做到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有部门管。按照安全生产法,符合设置安全管理机构要求的法人单位,必须要设置,做到一个单位一个机构,不能兼管其他法人单位的安全工作。根
13、据“图一:某单位的行政组织机构图”就显示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在此基础上组建公司“安全管理网络”,完善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公司的安全生产委员会或者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本质是一个联席会,不是安全管理机构,是安全生产的协调机构。通过定期开会履行职能,在研究重大的安全生产决策外,还应协调解决安全管理部门因权限不够无法解决的事项,安委会的主要会议内容是监督检查上次会议布置工作的落实情况,研究当前安全生产情况,并进行工作布置安排。 3、建立和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责任和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地方政府的法规和标
14、准为依据,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地方政府的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安全规章制度是一系列法律法规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具体贯彻落实的体现。同时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安全规章制度的建设,其核心就是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控制。通过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有效提高规章制度建设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保障生产安全。同时,企业要积极借鉴相关事故教训,及时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防范同类事故的重复发生。以国际、国内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为依据。随着安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安全生产风险防范和控制的理论、方法不断完善。尤其是安全系统工程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为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
15、了丰富的工具,如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风险评估、安全性评价体系的建立等,都为企业安全规章制度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因此,企业要主动识别和获取与本企业有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企业安全生产实际、特点,将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和标准的有关要求转化为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安全操作规程的具体内容,规范全体员工的行为。企业要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针对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特性,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及时完善操作规程,规范从业人员的操作行为,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至少每一年修订一次,发生重大变更应及时修订。修订完善后,企业要
16、组织相关人员及专家进行评审。要及时组织相关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培训学习,确保有效贯彻执行。应建立至少包含以下内容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的要求,各行业有不同的规章制度要求,企业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制度;职业安全卫生制度;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设备、设施操作规程和岗位、工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根据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第11条的规定,有包括
17、以下八个内容: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配备的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根据安监总管三2010186号文的要求企业应建立至少包含以下内容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例会;工艺管理;开停车管理;设备管理;电气管理;公用工程管理;施工与检维修(特别是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起重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破土作业等)安全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变更管理;巡回检查;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干部值班;事故管理;厂区交通安全;防火防
18、爆;防尘防毒;防泄漏;重大危险源;关键装置与重点部位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承包商管理;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奖惩等。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要求还应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安全生产制度评审和修订管理制度、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等。组织制定、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主要负责人要以文件形式下发,要有颁发令,文件中要有: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编制日期企业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地方政府的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根据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操作全过程的记录就是原始记录(原始凭证),把原始记录统一汇总登记到台账上,台账的记录要符合法规的要求。图示如
19、下:规章制度原始记录法律法规台帐登记 图示4:安全生产制度操作程序图以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为例:安全科/部()等部门负责检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保障措施及跟踪事故隐患的治理,做好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原始记录,隐患治理后要及时进行信息反馈,由原排查组(人员)进行隐患复查,并将隐患治理整改销号记入台帐且汇总统计,形成隐患治理工作的闭环。(如图6事故隐患排查追踪统计图,在后面P15页) 形象的讲,原始记录就象是到财务部门去报销的凭证,财务部门把报销的凭证登记到帐册上汇总,帐册就是台帐。企业每一个制度必须至少有一本台帐,如企业有12个安全管理制度,必须至少有12本台帐。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20、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16号令)的制度应当建立4本台帐。 安全生产管理台帐的登记者应是各安全管理部门的安全管理人员或其他管理人员,设备管理台帐登记者应是设备管理人员,财务部门要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帐。台帐制作的形式可以电脑制作也可以直接登记在有关安全主管部门规定格式的台帐上。综上所述:企业按法规要求、编制规章制度,根据规章制度进行操作的原始记录,再统一登记到台帐上,台帐的记录要符合法规的要求,形成闭环,做到一一对应。(二)、督促有关部门及时制定、完善操作规程 安全管理人员要督促有关部门及时制定、完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有关部门制定、完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要根据各岗位的实际;制定、完善岗位安全操作规
21、程的依据是公司的工艺规程、设备规程和安全规程,同时要吸收有操作经验的老员工参加制定。 参考如下: 1、基于岗位生产特点中的特定风险的辨识,编制齐全、适用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根据本岗位辨识特定危险源制定适合本岗位的操作规程,才能控制本岗位危险源对操作人员的伤害,避免事故的发生。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当涵盖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和全体从业人员。主要要求: (1)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中应有岗位主要危险源的辨识内容和危险源的分布情况说明,并应包括企业的各个岗位以及主要设备设施等; (2) 企业应根据各个岗位的生产特点,在进行危险源辨识与评估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控制措施,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规范从业人员的操作
22、行为,避免事故的发生。 (3)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与控制源风险相匹配,另外还要关注紧急情况下的处置方案。不宜由咨询人员越俎代庖,编制操作规程。 (4)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主要要求: 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应覆盖每个岗位、每个有人活动的生产区域;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制、发放和管理与安全生产规章的要求基本相同;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根据公司的工艺规程、安全规程和设备维护规程,可以组织熟悉岗位作业的操作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按照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的作业顺序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编制,方便员工掌握和执行; 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投产和使用前,组织编制新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企业应保证各岗位
23、相关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是最新的有效文件。 2、危险源风险较大的生产岗位,在编制岗位操作规程的基础上,编制“岗位应急救援卡”,作为紧急(事故)情况下的应急处置。 (1) 向员工下发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主要要求: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要下发到各个岗位,有发放记录;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可以上墙张贴; 要对员工进行培训,看其是否能够熟练掌握自己所在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并有培训和考核记录如考试试卷等; 员工应能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现场操作不允许有违章现象。 (2) 编制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完善、适用,员工要严格按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执行。主要要求: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内容全面完整、
24、具有可操作性; 员工熟悉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无违章行为; 现场记录应严格按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来记录。某公司参考事例XXX公司电气设备维修安装岗们安全操作规程 1)维修部分(1) 工作前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具,不准喝酒,上班不准玩笑、打闹,要精神集中。(2) 电工检修任何电器设备时,一律禁止带电工作。(3) 检修电器线路时,应在此线路的刀闸处挂上明显的停电标志牌,并上锁。检修完毕后应由检修负责人清点人员、工具、质量并撤去停电牌、去锁方可送电。(4) 检修完毕后必须戴好手套,穿好绝缘鞋,方可试车。(5) 取保险丝和安装保险丝时必须停电。(6) 各种电器设备检修完毕后,需要进行耐压试验及绝缘试验(
25、1伏工作电压在1000欧以上)并按其容量配好保险,方准使用。(7) 各种电气设备检修完毕后,确保接地良好,并测地线电阻(小于4欧)。(8) 凡是新拆除的电气设备的导线,电源线必须用胶布包好,不得有裸露部分。(9) 砂轮冲床试车时,必须注意相序是否正确,以免伤人发生机器事故。(10) 电机检修后,必须把皮带轮上紧,上罩,方可试车。(11) 试验电动机、电钻等设备时,不得放于高处,须放稳后方可试车。(12) 使用电器仪表,应遵守仪表使用规则。(13) 电工所使用工具的绝缘手把,每次使用时必须检查。(14) 维修电工在维修机器设备后必须和使用机械设备工作人员共同试车,严格禁止单独试车。(15) 凡是
26、有配电室的车间,应遵守配电室内有关规程进行。(16) 所有维修电工必须持有安监局颁发的操作证,并持证上岗。(17) 发生事故,保持现场,立即报告有关部门。(18) 拆机械时,应首先切断电源,将保险取下(或在线路刀闸处上锁),再将电源线头包上胶布。(19) 吊运电机和其他电器设备时,必须用钢丝绳,不得用电线、皮带等物。(20) 在运输中要注意电气各种部件如开关等不得碰砸,要设专人监视。(21) 各种机械设备在安装后、检修后、运行前必须作电气试验,绝缘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地线和零线是否可靠,通电后再用试电笔检查是否有电方可使用。在本单位运行的电气线路及电气设备应定期安排清扫及检修,但每年不得少于2次
27、。(22) 车间内外不准乱拉临时线,必须安装时要办证、采取可靠安全措施,用后立即拆除,一般不得超过15天,特殊情况不应超过一个月。 2)安装部分(1) 高低压电器装置的区别:对地电压在250伏以上为高压;在250伏以下为低压;在36V以下为安全电压;在12V以下为绝对安全电压。(2) 一切电气线路和设备未经检查注明无电时,一律按有电处理。(3) 在高压电气设备及附近工作时应按照变配电部分执行。(4) 接地线操作手则:a. 接地线前应检查工作现场及线路确无电压后再接地线,地线应接在潮湿的地方,并将地线针打入地下1.2深,接地线不得有线头,断股和背花,不应小于7/1.68MM。b. 接地线时,可将
28、地线一端先接好,另一端必须带好防护用具后与导体各线相接,不准再接一条,拆卸时顺序相反,不得用缠绕法连接。 c. 在工作电路有双路及备用电源的,在工作地两端接地后,并在于工作线路的交驻叉点接地,支线也应接地。(5) 绝缘手套、绝缘鞋、安全带在每次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发现有漏洞、硬脆、脱离、断线、割裂等现象时一律不得使用。(6) 安全带必须每年试验一次,负重250 kg试五分钟,其它绳索不许当安全带使用。(7) 使用高压验电器应带电导体验明良好后再用。使用时应渐渐的接近电源,不可直接碰触电源。(8) 拉杆长度室内不得小于1米,室外不小于1.5米,使用前应接好地线,并每年需经过试验合格再用。(9)
29、一切手持临时灯不准使用220伏,需用36伏以下的电压,对于潮湿工作场所和金属容器内应采用12伏电压,严禁用金属丝栓挂电线。(10) 钳子、扳子不许当锤子用,改锥不许当凿子用,刀子使用后合上,不准伸出带在身上。(三)、组织或参与拟订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七十八条的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预案相衔接,并定期组织演练。 企业要建立健全本企业应急体系,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应急响应水平。要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建立、健全应急组织和专(兼)职应急队伍,明确职责。鼓励企业与周边其他企业签
30、订应急救援和应急协议,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企业应依据对安全生产风险的评估结果和国家有关规定,配置与抵御企业风险要求相适应的应急装备、物资,做好应急装备、物资的日常管理维护,满足应急的需要。企业应完善应急预案管理。企业应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及标准(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要求,规范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发布、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等环节的管理。企业的应急预案要与周边相关企业(单位)和当地政府应急预案相互衔接,形成应急联动机制。要针对重大危险源和危险目标,做好基层作业场所的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要简明、可操作,应针对岗位生产、设备及其次生灾
31、害事故的特点,制定具体的报警报告、生产处理、灾害扑救程序,做到一事一案或一岗一案。赋予生产现场的带班人员、班组长,在遇到险情时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提高突发事件初期处置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或避免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 二、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32、安全教育培训是一种多样性、多层次、多形式的继续教育培训,目的是达到更新知识、深化知识,提高才干和本领,加快员工安全价值观的形成。“三违”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安全知识缺乏,而知识贫乏必然会带来行动的愚昧,因此应大力抓好安全教育、不伤害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班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监察员和劳动保护监督员的教育培训,一方面提高员工现有安全技能和安全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也引导员工注意熟悉与自己职业相关的安全科学知识。员工自觉遵章守纪,自觉地规范安全行为,创造安全文化环境。 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既是员工应履行的义务,又是员工的合法权利。企业各级管理部门都应积极参与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工作,维护和保障员工受安
33、全教育培训的权利。企业安全管理员要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完善宣传教育培训体系,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自救互救能力;要制定安全培训教育管理制度,编制年度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制定全员安全培训教育方案,建立培训档案,实施持续不断的安全培训教育,使从业人员满足本岗位对安全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要求。企业安全管理人员重点对以下几个安全教育进行落实、督促、检查。 明确安全教育主管部门,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各类人员的培训计划。安全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是安环部,人事部,或者办公室,负责安全培训的计划制定和实施。强化企业一线操作人员安全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百分之百。强化
34、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企业必须对新录用的员工(包括临时工、合同工、劳务工、轮换工、协议工等)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教育,经过公司、车间、班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保证其了解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权利和义务;掌握安全生产基本常识及操作规程;具备对工作环境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的能力;掌握应急处置、个人防险、避灾、自救方法;熟悉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对转岗、脱离岗位1年(含)以上的从业人员,要进行车间级和班组级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应当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统一管理,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
35、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生产经营单位接收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学生实习的,应当对实习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学校应当协助生产经营单位对实习学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新建企业要在装置建成试车前6个月(至少)完成全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聘用、招工工作,进行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近年来企业招工困难,碰到用工荒的实际问题,文化和技术素质相对较高的人员更是难觅,只能降低上岗门槛,使许多素质较低的外来人员进入企业,给安全生产带来较大隐患,各企业要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生产经营
36、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3号令)的要求加强对新员工的入厂安全教育和培训,要保证足够的培训时间和确保培训质量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方法投用前,要按新的操作规程,对岗位操作人员和相关人员进行专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主动接受安全管理资格培训考核。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考试(考核),取得安全管理资格证书。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掌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掌握风险管理、隐患排查、应急管理和事故调查等专项技能、方法和手段。特种作业人员须参加由具有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资质的机构举办的培训,掌握与其所从事的特种作业相应的安全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
37、能,经相关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持证上岗。对安全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并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要求培训主管部门落实安全教育培训计划,但不要走形式,而是要对安全培训结果进行检测,效果不大或者起不到培训目的要改进,以达到培训的目的,同时对培训和检测过程要有相应的记录,建立档案,以备查询。比如对操作规程的培训,可通过试卷考试,看看员工掌握情况,并根据考试结果不断改进培训方法,进一步使员工掌握本岗位的操作规程。做好培训记录,主要是培训时间、培训内容、主讲人员以及参加人员(可以做成签到表),或者这些内容已表格形
38、式完成,有培训记录,所有这些收集在一起,建立专门档案。 三、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重大危险源是指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标准辨识确定,生产、储存、使用或者搬运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本单位是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其主要
39、负责人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并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所必需的安全投入。 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要协助主要负责人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1、 按照标准,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装置、设施或者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并记录辨识过程与结果;2、 进行安全评价或单独进行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确定重大危险源的分级;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应当客观公正、数据准确、内容完整、结论明确、措施可行,并包括下列内容:(1)评估的主要依据;(2)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3)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4)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值(仅适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5)可能受事故影响的
40、周边场所、人员情况;(6)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的符合性分析;(7)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技术和监控措施;(8)事故应急措施;(9)评估结论与建议。单位以安全评价报告代替安全评估报告的,其安全评价报告中有关重大危险源的内容应当符合要求;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已满三年及有改变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辨识、安全评估及分级。3、 单位应当建立完善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其得到执行;4、单位应当根据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种类、数量、生产、使用工艺(方式)和相关设备、设施等实际情况,按照下列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监测监控体系,完善控制措施: (1)重大危险源配备温度、压力、液位、
41、流量、组份等信息的不间断采集和监测系统以及可燃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检测报警装置,并具备信息远传、连续记录、事故预警、信息存储等功能;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具备紧急停车功能。记录的电子数据的保存时间不少于30天;(2)重大危险源的化工生产装置装备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装备紧急停车系统;(3)对重大危险源中的毒性气体、剧毒液体和易燃气体等重点设施,设置紧急切断装置;毒性气体的设施,设置泄漏物紧急处置装置。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SIS);(4)重大危险源中储存剧毒物质的场所或者设施,设置视频监控系统;
42、(5)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5、通过定量风险评价确定的重大危险源的个人和社会风险值,不得超过个人和社会可容许风险限值标准;超过个人和社会可容许风险限值标准的,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采取相应的降低风险措施;6、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进行检测、检验,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有效、可靠运行。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7、单位应当明确重大危险源中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责任人或者责任机构,并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难以立即排
43、除的,应当及时制定治理方案,落实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8、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和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使其了解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特性,熟悉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措施;9、单位应当在重大危险源所在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写明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办法;10、单位应当将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和应急措施等信息,以适当方式告知可能受影响的单位、区域及人员;11、单位应当依法制定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及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物资,并保障其完好和方便使用;配合地方人
44、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所在地区涉及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对存在吸入性有毒、有害气体的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配备便携式浓度检测设备、空气呼吸器、化学防护服、堵漏器材等应急器材和设备;涉及剧毒气体及液氨的重大危险源,还应当配备两套以上(含本数)气密型化学防护服;涉及易燃易爆气体或者易燃液体蒸气的重大危险源,还应当配备一定数量的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设备;12、单位应当制定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并按照下列要求进行事故应急预案演练:(1)对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2)对重大危险源现场处置方案,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
45、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并及时修订完善;13、单位应当对辨识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逐项进行登记建档;重大危险源档案应当包括下列文件、资料:(1)辨识、分级记录;(2)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3)涉及的所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4)区域位置图、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和主要设备一览表;(5)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6)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措施说明、检测、检验结果;(7)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意见、演练计划和评估报告;(8)安全评估报告或者安全评价报告;(9)重大危险源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责任人、责任机构
46、名称;(10)重大危险源场所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情况;(11)其他文件、资料。14、危险化学品单位在完成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或者安全评价报告之日起15日内,应当填写重大危险源备案申请表,连同本规定第十三条规定的重大危险源档案材料(其中第5项规定的文件资料只需提供清单),报送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重大危险源涉及有改变的,单位应当及时更新档案,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重新备案;15、单位新建、改建和扩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应当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完成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安全评估和分级、登记建档工作,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四、组织或
47、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要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应急救援演练要制定演练方案:例:应急演练1 制订计划1.1 演练课题1.2 演练方案1.3 演练时间及地点1.4 参加人员 (邀请人员、专家)1.5 经费测算清单2 编制脚(剧)本3 实施计划3.1 演练目的一、提高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水平,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科学、高效的应急指挥、保障和防范体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