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工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水工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10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部分 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 绪论1.1 设计项目目的、背景、意义1.1.1 项目目的经过这次毕业设计,使学生熟悉并切能够掌握排水工程的设计内容、设计原理、方法以及步骤,能根据所给的原始设计资料正确的选择设计方案,掌握一以往的污水厂设计的基本流程及各构筑物的设计方法,熟悉设计计算书和设计说明书的编写内容和编制方法,并能够独立学会绘制工程图纸,且合乎规范。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有关参考工具书,资料充分发挥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积极创新,所选择的工艺流程应体现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在保证出水水质符合排水规定的条件下,节省投资,安全、可靠、管理方便。为了改善桐梓市当地的污水处理状况以及远期的规
2、划拟建一座污水处理厂,并将当地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进行适当的处理使污水经过一定的物理化学的一级生化方法处理后,达到设定的某些标准排入水体、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并结合当地的生活水平、土地资源以及材料设备的供应维修情况选择一套适用的污水处理工艺。1.1.2 项目背景 (1) 工程概况桐梓县,贵州省遵义市辖县。位于贵州省北部,与重庆市接壤,素称“黔北门户”、“川黔锁钥”。是“中国方竹笋之乡”。地理坐标北纬2757-2854,东经10626-10717,南北最长处81公里,东西最宽处52公里。国土总面积3202平方公里,川黔铁路、210国道和渝湛高速公路纵贯县境,县城至贵阳、重庆行车时间2小时左右
3、,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桐梓县位于黔北山地与四川盆地的衔接地带,由于构造体系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冰川作用显著,溶蚀、侵蚀并存,形成了独特的地貌景观,属黔北中山峡谷区。全县地势呈东北高、西南低形状,羊磴河、松坎河、桐梓河将全县切割为三个各具特征的地貌单元。县境内兼有山原、中山、丘陵、山间盆地、河流阶地等多种地貌形态,且岩溶广布,石峰林立,暗河、溶洞比较发育。全县平均海拔1100米,最高峰为狮溪镇柏枝山南牛角寨海拔2227米,最低点为坡渡镇渝黔界河面,海拔310米,相对高差达1917米。桐梓县山脉均系大娄山山脉的支脉,大娄山山脉呈东北-西南向。蒙山山脉系娄山山脉的支脉,主脉由娄山山脉中部西行横亘于县境
4、中部后再向南、北向延展,南至十二茅坡,北达尧龙山。主脉凉风垭呈东南向,是县境南北分异的分水岭,其南为浅切割的中山、坝子,其北为深切割的中山峡谷。(2) 自然资料1) 气象 桐梓属中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性气候区,四季不甚分明,水热同季,雨量充沛,干、湿季明显,无霜期长,春暖风和,时有倒春寒,初夏多雨,盛夏多旱,热而不酷,秋温陡降有绵雨、秋风,冬无严寒,多云寡照,偶有凝冻,垂直地域分布差异大,立体气候显著。桐梓多年平均阴天数245天,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091.6小时。1978年中央气象局整理的全国气候之最中列出桐梓年平均总云量8.4,年平均低云量7.2,冬季低云量8.5,均名列全国第一。桐梓年均温1
5、4.6,最冷月-5,最热月24.5。极端最高气温有37,极端最低气温-7。由于海拔高差大,气候垂直变化差异显著,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桐梓属全省少雨区,年平均降雨量1038.8毫米。夏季降水量最多,冬季降水是最少,呈冬干夏湿现象。常年水位5米,最高水位8米。2) 水文 桐梓县内河流均属长江水系,分属长江上游干流区赤水河、綦江河和乌江水系,计有大于20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的河流57条,总长度831.48公里,河网密度0.26公里/平方公里。河流等级为:干流7条,一级支流32条,二级支流18条。主要河流桐梓河、松坎河、羊磴河集雨面积2919.45平方公里。3) 地形地貌桐梓县位于黔北山地与四川盆地的
6、衔接地带,由于构造体系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冰川作用显著,溶蚀、侵蚀并存,形成了独特的地貌景观,属黔北中山峡谷区。全县地势呈东北高、西南低形状,羊磴河、松坎河、桐梓河将全县切割为三个各具特征的地貌单元。县境内兼有山原、中山、丘陵、山间盆地、河流阶地等多种地貌形态,且岩溶广布,石峰林立,暗河、溶洞比较发育全县平均海拔1100米,最高峰为狮溪镇柏枝山南牛角寨海拔2227米,最低点为坡渡镇渝黔界河面,海拔310米,相对高差达1917米。桐梓县山脉均系大娄山山脉的支脉,大娄山山脉呈东北-西南向。蒙山山脉系娄山山脉的支脉,主脉由娄山山脉中部西行横亘于县境中部后再向南、北向延展,南至十二茅坡,北达尧龙山。主
7、脉凉风垭呈东南向,是县境南北分异的分水岭,其南为浅切割的中山、坝子,其北为深切割的中山峡谷。(3) 城市规模 根据桐梓县总体规划要求,桐梓县污水处理厂服务人口近期2020年城市人口为28万人,远期:2030年为38万人。平均日综合生活用水指标为280L/capd。工业污水量近期为3.0104m3/d,远期为4.0104m3/d,其中包括工业企业内部生活淋浴污水。(4) 市政给排水条件 桐梓县各片区现状均为雨污分流排水体制。污水水质如下: 表1.1-1 进水水质项目CODBOD5SSNH3-NTP数值490mg/L250 mg/L270 mg/L28 mg/L4.2mg/L污水经过处理后排入河中
8、。1.1.3 项目意义 随着现在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以及污水排放标准的提高以往的处理工艺已经不达标。并且现在城市工业生产的发展城市人口的递增城市规模的扩大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出量日益增多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周围河流致使城市周围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不但直接污染了市区的地下饮用水而且对河流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危害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同时水生态系统体现了人与水的和谐共存与协调发展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关键因素与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因而城市污水治理已成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1.2 设计要求和内容1.2.1 设计要求通过毕业设计,使学
9、生熟悉并掌握排水工程的设计内容、设计原理、方法及步骤,能根据原始设计资料正确选择设计方案,掌握污水厂设计的基本流程及各构筑物的设计方法,熟悉设计计算和设计说明书的编写内容和编制方法,并绘制工程图纸,且合乎规范。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有关参考工具书接资料充分发挥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积极创新,所选工艺流程应体现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在保证出水水质条件下,尽量节省投资,安全可靠,管理方便。设计说明书的书写格式负荷学校和土木建筑学院毕业设计细则中的相关规定。1.2.2 设计内容(1) 设计方案要有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设计方案的比较,最终确定设计方案。(2) 设计计算 1) 确定污水厂的处理工艺流
10、程及处理构筑物(或设备)的类型和数量。 2)进行处理构筑物及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 3)进行污水厂各构筑物、建筑物以及各种管渠等总体布置。(3) 设计图纸设计图纸一套(折合1#图12张以上,手绘图不少于1张。):包括泵站、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布置图、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图、单项处理构筑物施工图、大样图、污水处理厂内部给排水(含雨水)管线布置图等。(4) 设计说明书、计算书至少四万字(约合80页)以上。1.3 设计的依据和原则1.3.1 设计的依据 依据是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的设计手册的等: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版. 2、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手册第二版,化学工业
11、出版社,2011. 3、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五册,城镇排水第二版. 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 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7、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GJJ3025-93). 8、给水排水工程实用设计手册排水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9、新型城市污水处理构筑物图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0、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1、城镇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11)1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13、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0-1999)14、泵站设计规范(GB/T
12、50265-2010)15、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TJ36-2010)16、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JT7162-2001)17、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1.3.2 设计的原则 设计主要是保证受纳水体的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的水环境;保障当地人民群众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同时要加快建设桐梓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全面快速发展。设计中,要参照几个不同的原则,确保选取高效、合理、经济的工艺流程和处理方案。(1) 在桐梓市环境保护局及政府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依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的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相关规定,选择并设定了污水排放标准,确定排放标准在国家一
13、级B标准这一范畴。根据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选取处理方案对桐梓市污水进行一级和二级生化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2) 处理方案的选择时,尽量选取运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高效的工艺流程,尽可能降低基建投资和运行管理以及设备购买费用,其次最大可能性的优化使用占地面积,降低用电的电能能耗。(3) 在设计的中尽量考虑到国内外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引进,致力于在经过采用节能、高效、简便易行的污水处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以及污水和污泥的综合利用技术,提高处理技术含量和效果。适应国家规定的不断上升的污水排放标准。(4) 在运行处理工艺的过程中,污水处置和处理这些过程中要考虑到产生的栅渣和污泥的妥善处理,
14、尽可能做到资源的回收利用,以充分利用资源。为了规避处理过程中出现二次污染,要保障生产以及运输过程的整齐和清洁。(5) 做到生产管理和控制的信息化水平、自动化,做到技术便于管理、可靠、出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受纳水体标准,使处理流程中经济合理。(6) 既要做到污泥和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合理经济,又要做到水厂的环境绿化满足设计规范要求。根据上面所说的,在进行处理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污水以及污泥的处理效果,以达到各项处理达到并且符合标准:其次是尽量节省水厂、管网和基建的投资、占地面积和运行费用,使各个水处理和污泥处理构筑物安全高效的运行,避免处理过程出现的二次污染事故的发生,达到设备和当地的土地资源以及
15、其他的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性。以保护环境为最大的目的和目标,保护市民的饮用水体不被污染。 第二章 总体的工程设计2.1 设计的题目 桐梓市污水处理工程2.2本设计的规模 1 生活污水水量 近期:=6.3万m/d 远期:=8.5万m/d 2 工业污水量 近期:Q3=3万m/d 远期:Q4=4万m/d 3 规模近期:Q=6.3+3=9.3万m/d远期:Q=8.5+4=12.5万m/d同时,所采用的暴雨计算公式为: 为0.5,重现期P为3,集流时间=10min。2.3 管网设计根据设计地方的地形特点和桐梓市的所要排入的河流,该市的污水和雨水排放处理后的水考虑到受纳河流的流向和分布,从而来确定桐梓市的排水
16、管道的设计与布置。本设计要求的排水体制为:桐梓市各片区现状均为雨污分流制体制。2.4 污水厂进出水质 依照城市污水特性,考虑排放水体,以此来确定污水厂进出水水质:查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标准(GB18918-2002)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以及本设计所给出的进水指标,确定污水厂排放的水体为类地表水域,海水水域,执行级B标准。根据原有的设计资料和级B排放标准污水厂设计进水水质、出水水质及处理程度见下表2.4-1所示:表2.4-1 污水厂进出水水质项目CODBODSSNH3-NTP进水(mg/L)490250270284.2出水(mg/L)60.020.020.08.01.
17、02.5 污水处理程度2.5.1 各项指标去除率1 BOD的去除率入水的BOD为250mg/L,出水20mg/L 去除率: =(187.5-14.9)/187.5 =92% 2 COD的去除率 入水的COD为490mg/L,出水60mg/L 去除率: =(490-60)/490 =87.8%3 SS的去除率入水的COD为270mg/L,出20mg/L 去除率: =(270-20)/270 =92.6% 4 氮的去除率 出水氮为8mg/L,原水中的氮28mg/L。 总氮的去除率为: =(28-8)/28 =71.43% 5 TP的去除率 进水TP为4.2mg/L.如果TP以最大可能成Na3PO4
18、计。则P为4.2*0.189=0.794mg/L 去除率: =(0.794-0.3)/0.794 =76.19% 具体的详细数据可参照污水的二级生化处理后的排放标准,本设计的污水处理程度见表2.4-2:表2.4-2 污染物处理程度项目CODBODsSSNH3-NTP处理效率(%)87.769292.5171.4376.192.6 流量的设计 主要在设计中会出现以及要用到的流量,下面几种: (1)平均流量Q(m3/d),通常是表示污水厂的规模,并用以计算污水厂每年的抽升等耗药量、电耗、处理总泥量、处理总水量等。 (2)最小设计流量Q,以m3/d、m3/h、L/s、m3/s等表示。是构筑物工作期间
19、所能够收到的最小流量Q。 (3)最高日最高时流量Q、最高日平均时流量Q,以m3/h、m3/d、m3/s等表示。用于计算管管道和构筑物尺寸时所要必须用到的采用的流量q。 桐梓市污水厂设计流量以下表2.6-1:表2.6-1 设计流量项目近期(m/s)远期(m/s)最高日最大时流量Qmax1.401.88平均日平均时流量Q11.081.45 第三章 设计排水系统3.1 综合概述3.1.1 排水的设计原则(1) 排水管道的规划必须适应相应企业和城市的总体规划,并且应该与城市工业企业中其他单项工程建设密切配合、相互协调。本设计的桐梓市的建筑限界、设计的水量规模、道路的设计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对排水系统的设计
20、; (2) 排水管网的设计还要与附近的相近区域的污泥、污水处置和处理相一致; (3) 污水要考虑到的分质、集中、分散处置; (4) 需考虑排水区域内给水工程与污水排水问题的协调性,用以节省管网的总投资,避免超出预算太多; (5) 在排水工程的设计时,原有管道系统使用的可能性要考虑到;(6) 排水工程的规划安排设计应该全面不能片面的实施,按远期考虑近期设计发展实行; (7)在规划设计排水工程时,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制定的现行有关规定、标准及规范。3.1.2 比选排水的体制应根据城市及环境保护的要求、工业企业的规划、原有排水设施、污水利用的情况、水量、地形、排水水质等条件确定排水系统
21、体制。(1) 环境保护方面来进行设计假如采用合流制全部截流雨和污水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然后再排放,从防止和控制水体的污染成都来对待,合流制体制的运用是较好的,但是也会有一定的缺点,会造成污水厂处理水量过高,排水干管管径DN过大,管网和污水厂的基础建设费用会相应大幅度的的递增。同时在采用合流制处理污水和雨水时,污水混合雨天时雨水部分通过溢流井以溢流方式受进入到受纳水体,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分流制排出污和雨水,初期未加处理雨水径流就直接排入水体,对城市水体造成一定的污染,但是它比较灵活,可以顺应当下社会主流发展的处理需要,故本次设计应采用分流制。(2) 从技术考虑, 混合制把雨水和生活污水、
22、工业废水混合排放,增加了处理污水的难度,加大了处理费用。(3) 造价考虑 根据相关的国外经验认为合流制管道的造价比分流制要减少2040%,但是,其他方面,合流制的污水厂和泵站却比分流制的造价要高很多。根据所写的以上几个方面,综合该城市的地形地貌和分布情况来考虑,决定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可以降低污水厂的运行负荷,更有效的处理污水,相对比较经济合理。3.2 污水管道设计3.2.1 管道设置根据所给的城市规划图可知该区地形从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斜,比例:1:500,坡度变化小,虽然水域分线特别的明显,但排水流域的集中并不会被河流在城市的东部所严重的影响,因此全部都可以划分一个排水流域。生活排水管网的设计
23、,最好主为以重力流的形式,少设或不设中途提升泵站。当重力流不经济或无法采用重力流时,可采用使用了中途泵进行提升的压力流。排水管网系统应分期建设,根据城镇总体规划和建设情况统一布置。排水管网的断面尺寸应按最高日最高时的远期规划设计流量设计,按近期设计水量复核,并注意城镇远景发展的考虑需要。3.2.2 街区编号划分以及面积污水排水面积及其街区分区编号见附表3.2-1,其中街区的污水排出方向见污水面积划分图,注意图中带有箭头所示的。3.2.3 管段划分、设计流量计算1、设计管段及其划分 1) 设计管段划分:之所以需要在一定的距离处设置检查井,是为了在直线管段上为了疏通管道,就可以划作为一个设计管段,
24、可以通过采用同样管径和坡度的连续管段。在每一个设计管段的起止点都标上序号。2) 设计管段:采用的设计流量不变的两个检查井之间的管段,且采用同一个坡度和管径,为设计管段。但在划分设计管段时,不需要把每个检查井都作为设计管段的起讫点,这样可以简化计算。2、 确定管段流量各个段的污水设计流量在设计管段的可能均会出现包括以下几种流量:1) 本段流量是从沿线街坊管段流来的q;2) 转输流量是从旁侧管段和上游管段的q;3) 集中流量是工业园区排放的污水量,比较时间段集中,划分街区面积的时候不能划入。某一设计管段对于他自己本身而言,是变化的沿线流量,也就是说从管段起点的零增加到终点的全部流量,但为了方便的计
25、算,通常假定本段流量全部都会集中在起点的检查井中进入设计管段。这个检查井能够接受本段服务街区面积的全部污水量。本段设计流量的计算公式:=F式中:本段流量,L/s; F设计管段计算的街区面积,ha; 生活污水量变化系数; 单变化系数, 本设计取1.3 比流量q(L/(s.ha))的计算公式为:=式中:n居民区污水定额, (L/(cap.d)); P人口密度 ,(cap/ha)。平均流量也就是从上游管段和旁侧管段流来的以及工业园区的集中流量对本设计的管段是没有影响的。在本设计的初步设计时,只计算了主干管和干管的流量,本设计中,该县城远期人口密度为160cap/ha,平均日综合生活用水指标为280L
26、/(cap.d),排污系数为0.8,则每ha街区的比流量即生活污水平均流量为:选取的某一个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可以用下面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式中:设计流量,(L/s); 本段流量,(L/s); 转输流量,(L/s); 总变化系数。由室外排水规范GB50014-2006(2014版)查到,可根据当地实际综合生活污水水量变化资料,从而确定综合生活污水水量总变化系数Kz,。没有或者是测定资料不完全时,可按室外排水规范GB50014-2006(2014版表3.2-1的规定取值表3.2-1 Kz的取值范围平均日流量(L/s)51540701002005001000 Kz2.32.01.81.71.61.51
27、.41.33.2.4 管段水力计算设计流量在确定后,一般常列表进行计算。便可以从上游管段开始依次进行主干管各管段的水力计算。管网的水力计算步骤如下: (1) 每一个设计管段的长度从管道平面布图上量出,并列入表格中。 (2) 在表格列入中各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 (3) 在表格列入设计管段起讫点检查井的地面标高。 (4) 计算每一设计管段的地面坡度()。 (5) 确定起始管段的管径D以及设计坡度I、设计流速v、设计充满度h/D。 (6) 确定其他管段的设计流速v、管径D、设计充满度h/D、设计坡度I、。 (7) 计算各管段下端、上端的水面、埋设深度及其管底标高。 (8) 进行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污水
28、管道水力计算结果见附表3.2-2。3.3 雨水管道系统设计3.3.1 雨水管道布置根据所给的城市规划图可知该区地形从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斜,比例:1:500,坡度变化小,显然可以看出水域分线特别的明显,在河流的东边没有规划设计人口以及居住区。所以,虽然整体来说是一个特别大的区域,但是实际来说可以很细致的划分成,将整个划分为上下两个大一点的区域。两个街道的支管布置,在地势较高一侧的道路下,管道的雨水排出口均在东边。雨水管道的布置方式为采用正交方式布置。3.3.2 街区编号并计算面积见附表3.3-1可以详细知道雨水面积及其街区分区编号,图中见箭头所示,其中箭头的方向为街区的污水排出方向,更加详细的见污
29、水面积划分图。3.3.3 管段的划分和流量计算1、管段设计及其划分(1)设计管段:采用同样的管径和坡度,且两个检查井之间的管段采用的设计流量不变,称为设计管段。(2)设计管段的划分:之所以需要在一定的距离处设置检查井,是为了在直线管段上为了疏通管道,就可以划作为一个设计管段,可以通过采用同样管径和坡度的连续管段。都要为每一个设计管段的起止点都标上序号。 2、确定管段的设计流量雨水设计流量用下列计算公式式:F式中:Q流量,(L/s); F汇水面积,(ha); 设暴雨强度,(L/(cap.ha)); 径流系数,一般都是1。 根据室外排水规范GB50014-2006(2014版)中规定,汇水面积F的
30、综合径流系数应按地面种类加均平均计算,参照表3.3-2取值。表3.3-2 综合径流系数区域城镇建筑密集区0.600.70城镇建筑较密集区0.450.60城镇建筑稀疏区0.200.45 根据桐梓市的人口密度,以及差上述的表格,采用=0.5桐梓市的暴雨强度参照设计资料和以往的经验,应按下列计算公式:式中:暴雨强度,(L/(cap.ha)); 重现期,(a); 降雨历时,(min)。根据室外排水规范GB50014-2006(2014版)规定,桐梓市的当前雨水管渠重现期设计为P=3年。 按照以往的设计和数据资料经验,一般在地形较陡、雨水口分布较密、建筑密度较大的街区或地区内设置雨水暗管,采用较小的较为
31、适宜,就一般而言可采取=58min左右。反而在地形较平坦、汇水面积较大、雨水口布置较稀疏、建筑密度较小的地区,采用较大值比较好,一般取=1015min。本设计选用=10min。降雨历时t的计算公式为: 按下式计算:式中:t降雨历时,(min); 地面集水时间,(min),视地面距离长短,坡度和敷设情况而定,一般采用515min; 管道水流的流动时间,(min); m折减系数,取1。再者来说,在本次工程中取10min,m取1,则暴雨强度公式为:所以,雨水设计流量为:按照线性内插法求得各管段的雨水总变化系数,应列表计算各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见附表3.3-3就能知道各管段设计流量的具体计算方法。3.
32、3.4 管段水力计算设计流量在确定后,一般常列表进行计算,便可以从上游管段开始依次进行主干管各管段的水力计算。如下步骤进行水力计算: (1)通时在表格中列入从管道平面布图上量出每一个设计管段的长度,。 (2)表格中列入各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 (3)将起讫点检查井的地面标高也就是是各个设计管段的,列入表格。 (4)计算每一设计管段的地面坡度()。 (5)确定起始管段的设计坡度I以及管径D、设计流速v、设计充满度h/D。 (6 )确定其他管段的管径D、设计流速v、设计坡度I、。 (7)计算各管段上端、下端的水面、埋设深度及其管底标高。 (8)进行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见附表3.3-4就能知道污水管道水
33、力计算结果。 第四章 设计污水厂的方案比较4.1 概述污水处理工艺主要的目的是使水资源在自然界中健康的循环,实现排水系统的社会功能,使受纳水体不会受到排水水量和水质的不良影响。为实现达到这一目的,尽可能有效的利用城市污水,将其作为稳定的淡水资源,使其成为城市的第二水源,进而减少自然水体的排放的污染负荷和被使用量。依照物质循环和水循环的基本原理,有如下原则考虑处理污水的工艺流程的:(1)经全面技术比较好优先确定,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应根据处理规模、受纳水体的环境功能、水质特征、及当地的要求和实际情况,。(2)结合当地地方条件充分考虑到污水处理水的有效利用。(3)尽可能的节省能源,节省资源、节省占地面
34、积。(4)在满足出水水质和处理程度的条件下,选择工艺成熟、由运行经验的先进技术。(5)应切合实际的确定污水进出水水质,优先工艺设计参数必须对污水的现状、水质特征、污染物构成进行详细调查和测定,做出合理的分析预测。(6)应切合实际的确定污水进出水水质,优先工艺设计参数必须对水质特征、污水的现状、污染物构成进行详细测定和调查,做出全面合理的分析预测。4.2 处理工艺流程比选 污水处理的污水以有机物为主,BOD/COD=0.51,可生化性较好,重金属及其其他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毒有害污染物一般不超标。 针对以上特点,以及出水要求,现有城镇污水处理技术的特点,宜采用生化处理最为经济。由于N超标,处理工艺用
35、消化除P。根据处理规模,进水水质(一般是生活污水)和出水水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污水厂既要求有效的去除BOD,有要求有效的去除N、P,由于新兴的工艺尚待完善,某些方面的技术尚不成熟,因此本设计选择典型的工艺流程,有两种可供选择的工艺:(1) 普通A/A/O法处理工艺: (2)厌氧池+氧化沟处理工艺。4.2.1 两种工艺的介绍 1 厌氧池+氧化沟的工艺特点 (1)简化了预处理。氧化沟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龄比一般生物处理法长,悬浮有机物可与溶解性有机物同时得到比较彻底的去除,排出的剩余污泥已经得到高度的稳定,因此,氧化沟可不设初沉池,污泥不需要进行
36、厌氧消化。(2)占地面积小。因为在流程中省略了沉淀池,污泥消化池,使污水厂总占地面积减小。(3)具有推流式流态的特征。氧化沟具有推流特点,使得溶解氧浓度在池方向可形成浓度梯度,形成厌氧、缺氧、好氧条件,通过对系统合理的设计和控制,可以取得较好的脱N除P的效果。(4)简化工艺。将氧化沟和二沉池合建为一体式氧化沟,以及近年来发展的交替工作的氧化沟,可不设二沉池,从而使处理流程更为简化。氧化沟的技术特点:(1) 构造形式多样性。养护狗的基本形式是沟渠型,而沟渠的形状及构造多种多样,沟渠可以成圆形和椭圆形,也可以是单沟或多沟,多沟系统是一组同心的互相连通的沟渠,也可以互相平行,尺寸相同的一组沟渠,有与
37、二沉池分建的氧化沟,也有与之合建的氧化沟。(2) 氧化沟的曝气设备的多样性。常用的曝气设备有转刷,转盘和微孔曝气等。(3) 曝气强度的可调节性。氧化沟的曝气强度可以调节,其一是通过出水堰调节堰的高度改变沟渠内水深,进而改变曝气装置的淹没深度,改变氧量以适应运行的需要。二是通过曝气器的转速进行调节,从而调节曝气强度。2 工艺流程图 3 A/A/O工艺特点 优点:该工艺为最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 ,总的水力停留时间,总产占地面积少于其它的工艺 。在厌氧的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丝状菌得不到大量增殖,无污泥膨胀之虞,SVI值一般均小于100。污泥中含磷浓度高,具有很高的肥效。运行中无需投药,两个A段只用
38、轻缓搅拌,以保证充足溶解氧浓度,运行费低。缺点:除磷效果难于再行提高,污泥增长有一定的限度,不易提高,特别是当P/BOD值高时更是如此 。脱氮效果也难于进一步提高,内循环量一般以2Q为限,不宜太高,否则增加运行费用。对沉淀池要保持一定的浓度的溶解氧,减少停留时间,防止产生厌氧状态和污泥释放磷的现象出现,但溶解 浓度也不宜过高。以防止循环混合液对缺反应器的干扰。4 A/A/O工艺流程图 图2 A/A/O工艺流程图4.2.2 方案选择 两种工艺经过比较,从占地面积来看,氧化沟的占地面积比A/A/O法要小:从能耗来看,A/A/O工艺由于污泥回流量大,因此,能耗要比氧化沟高:由于本设计为中型水厂,从费
39、用来看,同样用于中型污水厂时,A/A/O法工艺所用费用偏低,而且,氧化沟工艺适用于小型污水厂,所以本设计选择A/A/O法处理工艺。工艺流程图如下: 图3 A/A/O工艺流程图4.3 污泥处理的工艺选择1 几种污泥处理介绍方案一:工艺流程 图4 方案一污泥处理方案二:工艺流程 图5 方案二污泥处理方案三:污泥处理流程 图6 典型污泥处理流程2 污泥处理的阶段污泥处理的典型工艺包括4个阶段:第一阶段浓缩,使污泥初步减容,;第二阶段消化,使污泥趋于稳定;第三阶段脱水,使污泥进一步减容;第四阶段处置,将最终的污泥给予消纳和处置,通过利用适宜的途径。3 本设计选择的工艺本设计二级处理利用A/A/O法,剩
40、余活性污泥是主要,这种生化处理方法本身的脱氮除磷的效率就比较高,所以不需要再设置消化池,只需要严格控制好水中的氧含量就行,不然控制在不好的话,就会造成磷的释放,造成除磷效果变差,否则这些磷将重新回到污水处理系统,导致除磷效率下降。因此常用的控制方法有: 不采用污泥消化,应经浓缩后直接脱水 当必须采用消化工艺时,可向消化池投加适量石灰或者无机混凝,达到磷的消化封闭。 浓缩工艺最好采用离心浓缩。絮凝机械浓缩或好氧的气浮浓缩。 污泥脱水的调质最好采用无机混凝剂或者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与无机混凝剂同时使用。 综合上面所说的, 本水厂设计采用的污泥处理工艺为方案一。 第五章 污水厂设计说明5.1 构筑物的设
41、计5.1.1 格栅G格栅按形状,可分为平面格栅和曲面格栅两种;按栅条净间隙,可分为粗格栅(50100mm)、中格栅(1640mm)、细格栅三种(310mm);按清渣方式,可分人工清除格栅和机械清除格栅两种。栅距小于1mm的超细格栅,一般用于膜生物反应器(MBR)。设计依据: 表5.1-1 格栅设计设计计算的公式:格栅设备格栅除污机设备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三个类型:除污齿耙设在格栅前清除栅渣的为前置式或前清式、除污齿耙设在格栅后,耙齿向格栅前伸出清除栅渣的为后置式或后清式和无除污齿耙,格栅的栅面携截留下来的栅渣一块运到上面,栅片之间相互差动和变位,自行将污物卸除。 表5.1-2 格栅除污机类型1
42、 粗格栅的参数设计参数:本设计采用4组粗格栅栅前水深h=1.0m 过栅流速为0.6m/s 每日栅渣量0.04m(每1000m污水) 栅条间隙b=0.04m 格栅倾角=60 栅条间隙数为 n=20个 栅槽宽度 B=1.3m 进水渠道宽度: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 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 水流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栅后总高度 H=h1+h2+h3=1+0.02+0.3=1.32m 栅槽总长度 格栅除污机的选型 FH1100旋转式格栅除污机2 细格栅的设计参数 设4组细格栅 格栅间隙b=0.01m 栅前水深h=1.0m 过栅流速v=0.8m/s 栅条宽度S=0.01m 进水渠道宽度B1=1.08m 栅前超高h2=0.3m 每日栅渣量0.04m/10m 栅条数的计算n 55个 格栅栅槽宽度 B=0.39m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 L1=0.43m 进水渠道渐窄部分长度 L2=0.22m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h2=0.21m 栅后总高度 H=1.51m 格栅总长度 L=2.85m 每日栅渣量W=6.48m/d 格栅除污机的选型 GSC1000回转式细格栅除污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