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省306线米林(南伊桥)至朗县公路改建整治工程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说明文本--大学毕设论文.doc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92912306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118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省306线米林(南伊桥)至朗县公路改建整治工程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说明文本--大学毕设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道省306线米林(南伊桥)至朗县公路改建整治工程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说明文本--大学毕设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省306线米林(南伊桥)至朗县公路改建整治工程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说明文本--大学毕设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省306线米林(南伊桥)至朗县公路改建整治工程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说明文本--大学毕设论文.doc(1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西藏交通实业西藏自治区省道306线米林(南伊桥)至朗县公路改建整治工程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 总 述一、编制依据1、西藏自治区省道306线米林(南伊桥)至朗县公路改建整治工程(三级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K189+750K214+000)(2006.7);2、计划文件及有关合同;3、工程勘察和技术经济资料;4、西藏林芝地区米(林)朗(县)公路建设项目典型示范工程实施细则;5、西藏交通实业发展总公司对本项目的进度要求;6、拟投入本工程的机械设备、人员、主材及资金计划;7、现行国家、交通部,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公路工程的技术规范、标准和法律、法规。二、工程概况1、地理位置西藏自治区省道306线

2、米林(南伊桥)至朗县公路改建整治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路线起点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米林县南伊桥东南方K75+700处的省道306线上,高程2939.35米,终点位于朗县出城桥头K237+113处,高程3090.18米。我合同段起点位于朗县金东曲与雅鲁藏布江的入江口,起点桩号为K189+750,高程3029.44米,终点桩号为K214+000,高程3087.07米,全长24.240811公里,途经朗县扎西塘村、20道班、卓村、洞嘎镇及21道班。2、平面、高程设计及控制情况我合同段共设平曲线交点90个,平均每公里3.630个,平曲线最小半径35 m /1处,平曲线最大直线长9

3、76.829m,最小长度63.635m,平曲线长占路线总长的40.463%;纵曲线平均每公里纵坡变更次数3.053,最大纵坡6.8%/1处,最短坡长130m,最小半径480m/1处,坚曲线长占路线总长的23.431%。全线复测后设导线点56个,IVGPS点1对,平均每公里2.393个;水准点58个,平均每公里2.393个。3、工程规模及主要工程数量我合同段路线里程为K189+750K214+000,短链9.189 m,总长度24.240811km,均为三级公路,设计速度30km/h,路基宽度7.5m,路面为沥青砼路面,路面宽度为6.5m,单边车道宽3.25m。主要工程数量有:路基土石方:挖土方

4、103497m3,挖石方168177m3,填土方102165m3,填石方77039m3,弃土方1322m3,弃石方91138m3。防护工程:7.5号浆砌片块石挡土墙63266.24m3, 7.5号浆砌片块石护肩1351.8 m3, 7.5号浆砌片块石护坡258.1m3,SNS柔性防护5300m2。桥梁:大桥111m/1(m/座);中桥125.04m/2(m/座);小桥73.2m/4(m/座)其中半边桥7.06m/1(m/座)。涵洞:543.75/60(m/道)(钢筋砼盖板涵);22.5/3(m/道)(电喷锌波纹管涵)。路基、路面排水工程:6060cm盖板矩形边沟5205m,4040cm矩形边沟

5、4547.25m,土质截水沟800m。病害治理:治理沙害140m。绿化工程:种草籽44500m2。三、设计规范及技术标准1、设计规范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1.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1.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1.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1.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1.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2、技术标准本标段根据实际地形地貌按三级山岭重丘区标准改建整治,主要技术指标为:2.1、设计行车速度:30公里/小时2.2、路基宽度:7.5米2.

6、3、路面宽度:6.5米2.4、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I级(汽-15,挂车-80)2.5、设计洪水频率:大桥1/100,中桥1/50,小桥及涵洞1/252.6、桥梁宽度:净7.0+20.5米2.7、地震基本烈度:度四、自然、地理概况1、地形、地貌本项目位于林芝地区米林县与朗县境内,其地形东西狭长,地势西高东低多宽谷。地理坐标为东经92009513,北纬28502921。主要地貌为:河谷(阶地)地貌、冲积扇地貌和风积沙地貌。1.1、河谷(阶地)地貌本项目为宽阔的河谷(阶地)地貌,江北岸的阶地多较窄,江南岸的阶地则较为宽阔,多分为三级,除第三级地势稍高外,一、二级阶地之间高差较小,总的地势平坦。公路

7、穿行于南岸阶地上,高差起伏较小。该河谷(阶地)地貌的土壤主要为雅鲁藏布江流水搬运沉积而成的冲积物,大部分地段土质均能满足施工要求,是良好的路基填料。1.2、冲积扇地貌该类地貌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河谷宽谷地段沿江两岸大小沟谷入江口附近,主要土质为洪积物及少量洪-冲积物,本段里两处较大沟谷原路线采用绕线通过,本次新建桥梁直接跨越通过,即K189+850(4-20m)中桥和K198+720(5-20m)大桥。1.3、风积沙地貌该类地貌分布在雅鲁藏布江河谷沿岸山麓坡折线附近地带及一些江心洲上,以河流急转弯处两侧的山麓地带多见,主要由河床中的粉、细沙风积而成,常在河漫滩及山前凹地堆积成新月状沙丘,堆积于

8、公路时形成沙害。本段受沙害影响的地段有K190+100K190+200、K190+580K190+900、K194+950K195+120。2、地质、地震由于区域地质构造与构造运动,造成地质稳定性差。区域地质构造错综复杂,大地构造体系甚多,断裂褶皱发育,岩层破碎,深大断裂密布,地层褶皱、扭曲变形大。在各断裂带影响范围内岩体结构十分破碎,滑坡塌方、泥石流较为发育。受新构造运动影响,青藏高原的地震活动集中分布在雅江缝合带和高原周边地区,活动性强,分布密集成带状,多为浅源地震。根据地震区划图,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全线工程构造物按度区设防。3、气候、水文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气候比较湿润,雨水充沛

9、。除暴雨连阴雨天气可造成洪涝灾害外,有冰雹,高寒地带有时有雪灾发生。年平均气压为714.2毫巴,年平均气温为8.3 ,最热月出现在7、8 月份,月平均气温为15.6 。最冷出现在1 月份,月平均气温为-0.2 。极端日最高气温为28.8 ,出现在7 月份。极端日最低气温为-15.8 ,出现在2 月份。年较差气温为16.0 ,日较差气温为11.9 。年平均降雨量为701 . 4 毫米,年最多降雨量为890.2 毫米,年最少降雨量为544.7 毫米。雨季从4 月中旬开始,9 月终止,是年降雨量的85 % ,日最大降雨量可达到66.7 毫米。全年无霜期日数最长为187 天,一般年平均为142 天。日

10、最大积雪深度为16 厘米。冰雹一般在35 月份出现,可造成灾害。大风多出现在25月份,多为西南风向,风速可达17 -23 米/秒,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443.8小时。日照时数量长,多在11、12、元月份,月平均日照时间165 -186 小时,月平均最短时数为111.9 小时,在9 月份。有记录以来,连续雨天数可达29 天,洪涝灾害非常严重。主要水系为雅鲁藏布江,我合同段水文特征为:主要有沟谷河流及溪水,以及灌溉沟渠水流,水质均能满足施工要求,部分段落施工用水需从雅江抽取或水车运送。五、沿线筑路材料1、石料沿线分布岩性为花岗岩和复理岩,石质坚硬,可开采作为片块石料,但储量不足、分布不均,部分段落施

11、工用料需远运,同时开采粗料石较为困难。主要料场有K197+300、K202+020、K208+300、K209+660K209+890、K212+300、K214+600K214+900。2、砂、砂砾砂料位于路基左侧分布,料干净、储量丰富,可满足施工需求。主要料场有K192+280、K201+333.521。砂砾位于雅江沿岸河漫滩上,储量丰富、质量合格,可基本满足施工要求。主要料场有K189+800、K195+400及K205+640处(不可用,经项目办、设计及监理单位现场核实,取消该两处砂砾料场,新增K198+720砂砾料场)。3、钢筋、水泥钢筋、水泥在拉萨采购,通过公路运至工地。4、水、电

12、本工程施工用水以取用地表水为主,项目区内分布有雅鲁藏布江,水质分析表明区内地下水、地表水对任何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和砂浆均无侵蚀性,是良好的工程用水;生活饮用水经净化处理后可饮用。部分段落采用水车远运。因沿线缺乏网路电源,采用内燃发电机作为施工动力、照明电源。5、运输条件各类外购材料主要自拉萨方向运输。由于改建公路沿线有施工干扰、便道通行条件不佳,材料运输应做到提前计划、早做储备。六、其它相关影响1、我合同段沿线部分段落存在光缆、电力线路的影响,施工准备期间已作了详细调查,部分需拆迁,已与相关单位取得联系和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2、我合同段雅鲁藏布江沿岸分布有雅江巨柏,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施工准备

13、期间作了详细调查,以做到尽量避免损伤或破坏。第二章 施工总体部署一、施工组织机构本工程为典型示范工程,为使本工程达到“优质、高效、安全、和谐、舒适、环保”的预期目标,我公司将实行项目法施工,选派具多年丰富的施工经验、懂技术、懂成本、善管理,长期从事公路施工的人才组建“西藏自治区省道306线米林(南伊桥)至朗县公路改建整治工程D合同段项目经理部”,全权代表我公司行使管理职能,负责本项目的组织、实施及管理,确保本工程按期、优质、环保、安全地完成。根据工程规模、工程特点、工期要求,项目部由项目经理1名,项目总工1名,项目副经理1名,项目副总工兼副经理1名,下设4个部室组成,配备主要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

14、14名,4个部室分别为: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财务室、综合办公室。项目部按业主要求如期进场,并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合理安排人力、材料、设备、资金,确保工程的圆满完成。项目部组织机构见附件一西藏自治区省道306线米林(南伊桥)至朗县公路改建整治工程D合同段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投入到本工程的人员见附件二西藏自治区省道306线米林(南伊桥)至朗县公路改建整治工程D合同段项目经理部进场人员名单。二、施工资源组织及需要量计划1、劳动力组织根据工程特点和工期要求,我合同段划分为6个施工段落,成立6个工区。一工区为桥梁工区施工K189+850(4-20m)中桥及K195+107(1-8m)小桥;二工区为

15、桥梁工区施工K198+720(5-20m)大桥和K204+508(1-20m)中桥、K205+519.5(1-16m)小桥、K207+328(1-10m)小桥、K209+623(1-6m)半边桥;三工区施工K189+750K196+000段落内的路基、涵洞、防护、排水等工程;四工区施工K196+000K201+000段落内的路基、涵洞、防护、排水等工程;五工区施工K201+000K208+000段落内的路基、涵洞、防护、排水等工程;六工区施工K201+000K208+000段落内的路基、涵洞、防护、排水等工程。各工区在项目部统一领导和指挥下,独立施工又相互协作,确保工程顺利施工。施工队技工采用

16、跟随我公司多年施工的人员,为带活当地经济,普工主要采用当地劳动力,并对其进行施工技术技能培训。2、材料、设备组织根据工程规模、工程特点、工期要求及工程实际情况,项目部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安排所需材料、设备进场。为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及完好率,施工中应做好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及检修工作。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材料、设备详见附件三西藏自治区省道306线米林(南伊桥)至朗县公路改建整治工程D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主要材料数量及计划表和附件四西藏自治区省道306线米林(南伊桥)至朗县公路改建整治工程D合同段拟投入的主要机具设备表。三、临时设施根据工程施工现场特点及其施工需要,本着“以人为本、文明施工、安全第一、注重

17、效率、便于管理、与自然和谐”的原则进行生产生活设施及施工场地的布置,做到施工现场整洁有序。临时设施具体安排如下:1、临时用房临时用房包括生活用房及生产用房,项目经理部租用原部队营房(位于K206+520右侧),用于办公、生活及住宿。施工队临时用房以租用民房为主,自建为辅,自建临时用房主要布设在各自施工段内公路旁边,地势宽阔,且无泥石流、无滑坡、无碎落、无河流冲刷等不良地质、不破坏环境及无交通危险处,为美化环境,自建临时用房均采用帐蓬搭设,施工队自建驻地建设位置以项目部现场调查、报监理、业主批准后搭建。2、施工场地施工队施工场地在保证通车及文明施工、环保的前提下,平整场地堆放设备、机具及材料,所

18、有场地均不得超出红线范围。3、施工便道、便桥进场道路采用原公路。施工过程中,为保证道路畅通,场内施工便道、便桥根据实地情况修建。4、临时用水、电场内水源主要采用地表溪河水、雅江水,用水采用30mm塑料软管输送至各工点。部分段落采用水车运送。沿线电力缺乏,我单位以自备发电机供电为主,局部地段与当地有关部门协商,搭接沿途电网供施工和生活用电。5、施工通讯设施项目经理部安装座机电话两部,宽带网已开通,经理部位置移动通信畅通;配备无线对讲机十台,以实时进行工程施工生产指挥和道路保通工作。6、施工总平面布置见附件五西藏自治区省道306线米林(南伊桥)至朗县公路改建整治工程D合同段项目经理部施工总平面布置

19、图。第三章 施工工期及进度计划一、施工总工期 我合同段合同工期为14个月,于2006年8月25日开始至2007年10月25日完工。根据合同要求及公司与工程的实际情况,我项目部先遣人员于2006年8月1日进场作场内准备工作,主体工程计划从2006年9月21日开工至2007年7月31日完工,日历工期为314天,其中预计2006年12月16日至2007年2月28日停工,有效工期为239天(扣除停工时间后工期作为有效工期)。根据工程特点,项目部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各施工协作队紧密配合, 主体工程计划2007年7月31日前完成,计划2007年8月1日至2007年8月31日完成场内清理、路容路貌的整修、工

20、程质量缺陷整补、环保整治、项目部和施工协作队全部退场等工作,比合同工期14个月提前近2个月。二、总体施工进度计划1、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包括组建项目部和选派施工队伍、施工队伍及设备进场、平整场地、租用民房或搭建生产生活临时设施、修建便道和便桥、建设临时工地试验室及进行试验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标定、工程测量控制网复测加密、中线恢复、复核结构物、完成征地拆迁、进行图纸会审、准备前期施工用的材料、与相关单位进行协调和办理各种手续等工作内容,计划在51天内完成,即计划2006年8月1日2006年9月20日完成。2、路基土石方工程2.1、路基挖方包括清理与掘除、土石方开挖及运输、清刷边坡等内容,计划于20

21、06年9月21日开工至2007年6月20日完工,日历工期273天,有效工期为198天。2.2、路基填方包括清理与掘除、土石方运输、路基填筑及压实、清刷边坡等内容,计划于2006年10月1日开工至2007年7月20日完工,日历工期293天,有效工期为218天。3、路基防护工程3.1、浆砌片、块石路肩墙、路堤墙、护肩、护坡,挡沙木栅栏。计划于2006年9月21日开工至2007年6月20日完工,日历工期273天,有效工期为198天。3.2、浆砌片、块石上挡墙。计划于2006年10月21日开工至2007年7月10日完工,日历工期263天,有效工期为188天。3.3、SNS柔性防护。计划于2007年5月

22、1日开工至2007年7月31日完工,日历工期92天,有效工期为92天。4、路基、路面排水工程路基、路面排水工程主要包括各型边沟和截、排水沟。计划于2006年10月21日开工至2007年7月31日完工,日历工期284天,有效工期为209天。5、桥梁工程桥梁工程包括桥梁钻孔灌注桩、基础、现浇墩台、预制安装预应力砼梁(板)、桥面铺装等内容。5.1、小桥:计划于2006年10月1日开工至2007年5月31日完工,日历工期243天,有效工期为168天。5.2、K204+508中桥:计划于2006年10月1日开工至2007年6月15日完工,日历工期258天,有效工期为183天。5.3、K189+850中桥

23、:计划于2006年10月1日开工至2007年6月30日完工,日历工期273天,有效工期为198天。5.4、K198+720大桥:计划于2006年10月1日开工至2007年6月30日完工,日历工期273天,有效工期为198天。6、涵洞工程涵洞工程包括钢筋砼盖板涵、金属波纹管圆管涵,共63座,约合计566.25米。计划于2006年10月1日开工至2007年6月30日完工,日历工期273天,有效工期为198天。7、绿化工程绿化工程包括撒播草籽等,44500平方米。计划于2008年4月1日开工至2008年4月30日完工,日历工期30天,有效工期为30天。我合同段共需人工约14.85万个,平均每天需安排

24、人工621个,高峰期人工数达到875人。施工总体计划见:附件六西藏自治区省道306线米林(南伊桥)至朗县公路改建整治工程D合同段总体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附件七西藏自治区省道306线米林(南伊桥)至朗县公路改建整治工程D合同段旬施工组织进度计划、附件八西藏自治区省道306线米林(南伊桥)至朗县公路改建整治工程D合同段总体施工进度计划曲线图。第四章 施工准备一、资源组织1、项目部根据劳动力计划,组织施工人员分批按时进场,负责做好与业主、监理及地方政府的协调工作,办理各种施工证件,与地方协商解决用地、水、电、通讯管线架设等问题。2、工程根据设备进场计划,组织首批机械设备进场,首先做好施工场地的平整以

25、及临时工程的修建。3、项目部提前安排人员并请监理参加,调查材料供应厂家,确定材料供应方,签订材料供应合同,组织首批材料的进场与检验。二、内业准备1、组织主要管理及技术人员学习招投标文件、合同文件、设计文件、设计图纸,充分理解设计意图,熟悉施工技术规范;2、组织图纸会审;3、进行技术交底;4、编制开工报告及特殊工序的作业指导书;5、根据各种机械设备操作规程、安全规程、制度,对特殊工种人员进行培训,做到持证上岗;6、做好项目部应备检测、试验设备的安装、调试、标定,进行原材料试验、砼及砂浆配合比试验等。三、外业施工准备1、进场后,首先解决“四通一平”,确保工程如期全面开工;2、测量控制点交接及复测,

26、以及护桩的埋设;3、进行施工放线,复核路基断面、中线及结构物位置和高程;4、修建临时排水设施;5、完善征地拆迁工作;6、设立各种安全、警告标志,完善信号指挥系统。第五章 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一、路基土石方1、工程概况本合同段全长24.240811Km,路基宽度为7.5m,路拱横坡为2%。路线所经地段地形东西狭长,地势西高东低多宽谷。路基挖填工程量大,路基中心最大填方高度为13.85m,最大挖方深度为13.48m。2、路堤填筑2.1、路堤施工前准备工作2.1.1、熟悉设计文件和规范、规则,复核设计图纸。2.1.2、勘察现场,复测导线点和水准控制点,恢复中桩,完成征地拆迁工作。2.1.3、确定填料压

27、实控制标准。根据设计选择的取土场,对不同填料分别进行重型击实试验,得出各类填料最大干密度,确定填料压实控制标准。2.1.4、编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1.5、修建临时便道和临时排水设施,组织人员机械上场。2.1.6、选择有代表性的一段路基作为试验段,进行压实工艺试验。通过土工试验和现场工艺试验,确定适于路基填筑的材料,选择合适的碾压机械,确定不同填料松铺厚度、最佳含水量、静压及振动碾压遍数、碾压速度等,从而确定一套合理的路堤填筑施工工艺参数。2.2、路基填筑施工顺序路基填筑分层进行,按照“四区段、八流程”流水作业。“四区段”即:测量放样和基底处理段、装运填土段、推平整理段、碾压作业段;“八流

28、程”为:测量放样、基底处理、取土(石)装运、道路运输、分层填筑、推平整理、洒水压实、检查记录。以便提高施工过程的连续性,充分发挥大型机械的生产效率。详见附件填土路堤施工工艺流程图、填石路堤施工工艺流程图、土石混填路堤施工工艺流程图。2.3、路基填筑施工方法路基填筑分四个作业面,平行作业。施工拟采用2台小松200、2台日立220挖掘机取料,4台夏工ZL50F配合挖掘机装料,10台8t东风自卸汽车和20台15t康明斯自卸汽车运料,3台天工180平地机、4台日立D-80推土机,并铺以人工进行摊铺、找平作业,4台8000L 洒水车对含水量不够的填料进行洒水,4台三明重机YZ18振动压力机进行压实作业,

29、对局部不能用大型机械压实处,采用8台HW-40夯土机进行夯实。路堤填前原地面清除表层土层不小于30cm,原地面压实度不小于85%。填筑时画线布料,挂线摊铺,土方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石方不超过50cm,石方填料粒径要小于摊铺厚度的2/3,并应均匀分布。对于石方填料粒径不符合要求的,先进行解小处理。路床顶面以下50cm内不得采用石块填筑。路基每层摊铺宽度应大于设计宽度,左右超宽不小于30cm。结构物的回填按设计要求的材料和断面尺寸分层夯实,每层松铺厚度不超过15cm。严格控制压实度,要求自下而上压实度均不得小于95%。压路机不能压到的边角处,采用夯土机夯实。位于沟谷处的路基填方,先做好临时防排

30、水设施,疏导路基地表、地下水,再填筑路基,以保证路基填筑质量。2.3.1、试验路段施工为确保路基填筑质量,在路基正式填筑前,用合格的路基填料铺筑长度不小于100m的试验路段。2.3.1.1、试验目的2.3.1.1.1、确定上路床及其以下部分路堤大面积施工的施工工艺和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填料的松铺厚度及最佳含水量等施工参数。2.3.1.1.2、考核评价运输、摊铺和碾压等关键机械设备配置的合理性。2.3.1.1.3、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将试验资料报监理工程师作为施工控制的依据。2.3.1.2、试验准备2.3.1.2.1、填筑材料室内试验2.3.1.2.1.1、细粒土:(a)颗粒分析试验(b)天然含

31、水量、天然密度和颗粒比重试验(c)液、塑限试验(d)击实试验。2.3.1.2.1.2、粗粒土:(a)天然含水量、天然密度(b)颗粒分析试验(c)最大密度和最小密度试验。2.3.1.2.1.3、岩块(填石):(a)颗粒分析试验(b)单轴抗压强度试验。2.3.1.2.2、科学选择运输、摊铺和碾压等关键机械设备2.3.1.2.3、场地的选择和平整在大面积路堤分层压实施工前,选择一块上路床底层及上路床下部已严格按有关工艺规则碾压,并已达到了设计要求的宽度为路基宽度与超填宽度之和,长250m的试验场地。在试验填料铺筑之前,对场地表面进行平整和清理,使其达到压实工艺规则规定的标准。2.3.1.3、工艺试验

32、土工试验的方法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执行。2.3.1.3.1、细粒土或粗粒土的填筑工艺试验2.3.1.3.1.1、填料的铺筑将试验选用的填料,运到已准备好的试验场地,材料堆卸后,按照压实工艺规则要求,用推土机推平,采用的虚铺厚度不大于30cm,并使表面平整。用这种方法,在试验场内铺成5块长度均为50m的依次连续的填料试验段,各个试验段以铺填晾晒的时间来控制其天然含水量的数值,必要时采用人工处理方法,使五条试验段具有自低到高五种不同的含水量数值。路堤宽度要加宽,以避免填料横向挤出。2.3.1.3.1.2、填料的压实和检测在填料按照要求铺填完毕后,用选定的碾压机械进行碾压,机械行

33、走速度控制在23 km /h。在前四遍中,各试验段每压完一遍,进行一次密实度和含水量检测,并作好记录;在第五遍至第八遍时,每两遍进行一次测试。经密实度检测后,如果测试的密实度不再提高时,则停止该层的碾压试验。2.3.1.3.1.3、第二层填料的铺填要求和第一层一样,要分出不同的含水量试验段,按照第一层的做法进行细粒土的碾压和密实度、含水量的测试或粗粒土的碾压和相对密度、含水量和地基系数K30的测试,并作好记录。2.3.1.3.1.4、(a)细粒土:对前两层测试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确定合理的施工控制含水量范围。根据前两层的测试资料,求得填料干密度和含水量的关系,并结合填料的击实特性,确定后面压实试

34、验填料含水量的允许范围,即施工控制含水量的上下限的数值。(b)粗粒土:对前两层测试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绘制不同碾压遍数下含水量和相对密度关系曲线,确定合理的施工控制含水量范围。根据前两层的测试资料,求得填料相对密度和地基系数K30与含水量的关系,并结合填料的击实特性,确定后面压实试验填料含水量的允许范围,即施工控制含水量的上下限的数值。2.3.1.3.1.5、试验资料的分析和整理试验结束后,对试验资料进行认真地分析整理得出用于大面积填筑碾压施工工艺参数,提出试验报告。2.3.1.3.2、岩块(填石)填筑工艺试验2.3.1.3.2.1、填料的铺筑将开挖合格的岩块,运到已准备的试验场地,按计算的布料

35、间距堆卸,用大功率推土机平整,个别不平地段配合人工用细颗粒料找平,第一层虚铺厚度为3040cm,石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较大石块予以解小,水平分层填筑,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边坡使用较大岩块砌面,大面朝下,摆放稳固。泥岩或其他易风化的软石填料,岩块间空隙用小石块、石屑等充填塞满。2.3.1.3.2.2、填料的压实与检测在填料按要求铺填完毕后,用选定的振动碾压机械进行碾压,机械行走速度控制在2.53km/h,当压至无明显轮迹时为止。2.3.1.3.2.3、第二层填料的铺筑,将虚铺层厚度加至4050cm,碾压与检测方法与第一层相同。2.3.1.3.2.4、试验资料的分析和整理试验结束后

36、,对试验资料进行认真地分析和整理,得出用于大面积填筑碾压施工的技术参数,提出试验报告。2.3.2、基底处理路堤施工中的基底处理,应按基底的土壤性质,基底地面所处的自然环境状态,同时结合设计对基底的稳定性要求等,采取相应的方法与措施予以处理。2.3.2.1、首先进行地质调查,测定天然地基密实度和承载力。 2.3.2.2、路基填筑前应先清除地表草皮,清表土层厚度不得小于30cm。2.3.2.3、施工前将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砍伐或移植清理,除当填方高度大于1m时充许保留树根但根部露出地面不得超过20cm外,其余情况必须将树根全部挖除。2.3.2.4、路堤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

37、种植土,在深耕地段,必要时,应将松土翻挖,土块打碎,然后回填、整平、压实。经过水田、池塘、饱和粉细砂等松软地基时,应根据设计文件规定采取排水疏干,挖除淤泥,抛填片石,或填砂砾石及其他土等加固措施,保证基底坚固。2.3.2.5、加宽旧路堤所用填土宜与旧路相同或选用透水性较好的土,清除地基上的杂草,并沿旧路边坡挖成向内倾斜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2.3.2.6、路堤修筑范围内,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用原地的土或砂性土回填,并按规定进行压实。2.3.2.7、基底土密实,且地面横坡不陡于1:10时,路堤可直接填筑在天然地面上。2.3.2.8、在稳定的斜坡上,路堤基底应按下列要求处理:2.3.2

38、.8.1、横向坡度为1:101:5时,路堤可直接填筑。2.3.2.8.2、横向坡度为1:51:2.5时,原地面应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台阶高度不小于0.5m,且不得大于2m。对基岩面土的覆盖层,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予保留,即在原地面挖台阶。2.3.2.8.3、横向坡度大于1:2.5或基底下有松软地层时,处理时应进行滑动检算。施工中按照设计文件规定办理。2.3.2.8.4、半填半挖和陡坡地段路堤,或基底有地下水影响路堤稳定时,应做特殊处理,施工中按照设计文件要求,采取拦截引排措施,将地表水引排至基底范围以外,并根据情况采取防渗加固措施。2.3.2.9、对基底进

39、行压实处理,一般压实度不得小于85%,当路堤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时,本公路压实度不得小于95%。2.3.3、土方路堤施工2.3.3.1、施工方法采用机械分层填筑、整平、压实。填料采用挖掘机和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配合自行式平地机(辅以人工)按照确定的松铺厚度摊铺平整,振动压路机压实。填筑面上要形成纵横坡度;雨季施工时,下班前必须碾压封面,以利排水,严防雨水浸泡路基。2.3.3.2、施工工艺施工按照三个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a、填料选择:填料按规定选用,如需利用不适合填料,则应按设计及规范要求采取改良土质,加强压实等措施。b、分层填筑: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即按照横

40、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每200m或两结构物之间划为一个施工区。路基填料在同一施工段落内尽量采用相同的土质。当有多种土质,需混合填筑路堤时,为便于击实参数取得及控制压实度,以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下层时,应做成4%的双向横坡,如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上层时,除干旱地区外,不应覆盖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土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不同性质的土应分别填筑,不得混填,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度不宜小于0.5m;凡不因潮湿或冻融影响而变更其体积的优良土应填在上层,强度较小的土应填在下层。为保证每一水平层全宽采用同一种填料,取料按不同类型土层分层开挖,如同一类型土层厚度大于2.5m,为便于挖掘机作业并保证作业安全,按每

41、层22.5m厚度分层开挖。填筑虚铺厚度按照试验段确定的参数进行控制,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cm。自卸车卸土,应根据车容量计算堆土间距,以便平整时控制层厚度均匀。为了保证边坡压实质量,填筑时路基两侧应各加宽50cm左右,最后削坡。c、摊铺平整:填料摊铺平整使用推土机或装载机进行初平,再用自行式平地机(辅以人工)进行终平。每层虚摊厚度采用水平仪测量标高,在路基中线、路基左右侧打钢筋挂线、划标记进行控制。d、洒水晾晒:细粒土和粘砂土填料碾压前应控制在施工允许含水量范围内。当填料含水量较低时,应及时采用洒水措施,加水量可按一般规定中加水量公式计算,洒水可采用取土场内提前洒水闷湿

42、和路基内洒水搅拌两种方法;当填料含水量过大,可采用取土场挖沟拉槽降低水位和用松土机松土晾晒相结合的方法,或将填料运至路堤摊铺晾晒。e、碾压:碾压前应向压路机司机进行技术交底,其内容包括碾压起讫范围、压实遍数、压实的速度等。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曲线地段先内侧后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碾压按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先弱振后强振的操作程序进行。若填方分几个作业头施工,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地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若两个地段同时填,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纵向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横向接头压实重叠不得小于0.4m。非绿化区边坡压实采用小型夯土机进行边坡夯实,对于设计有绿化要求的坡

43、面采用人工夯实与种植植被相结合的方法进行。f、质量检测试验人员在取样或测试前必须检查填料是否符合要求,碾压区段是否压实均匀,填筑层厚是否超过规定厚度。填料复查验标规定的试验项目及频次执行。路基填土压实的质量检验应随分层填筑碾压施工同时分层检测。施工控制中,按照工艺试验确定的有关参数(例如虚铺厚度、含水量、碾压遍数、机械组合、振动碾压能量等)达到要求后,由项目部试验组进行跟踪检测,待检测达到规定标准后,再报请监理进行抽检,抽检合格后,再进行下一层填筑施工。路基每层填筑压实质量经按规定检验达到设计及验标、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施工,否则应下达质量不合格通知单,要求重新压实,对重新压实的土的

44、检测点数量应增加一倍,直到合格为止。每填筑一层,应将边桩翻到施工高度。每填筑2m高度或到上路床底部时,必须恢复中线,重放边桩,以保证路堤结构尺寸,避免超填或欠填。路基填土最佳含水量采用重型击实仪试验确定。填土路基压实度采用灌砂法进行检测。砂砾填筑路基压实采用辗压遍数检测。路基填筑到路床顶面后(按规范及设计规定预留沉降量)按规定进行弯沉值测定。g、路基整修包括路基面的排水横坡、平整度、边坡等整修内容。路堤填筑到设计标高后,用挖机配合人工对路堤边坡进行刷坡,按设计要求将边坡刷齐整,达到线型顺直、圆滑,坡面平整。路基整修应严格按照设计结构尺寸进行,对于加宽部分应在整修阶段人工挂线清刷夯拍,路基整修达

45、到验标、规范的要求。2.3.4、填石路堤施工2.3.4.1、施工方法石方采用挖掘机及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先用装载机或推土机初平初压,将大粒径的填料压碎,尽量采用自行式平地机整平,然后用振动压路机碾压。2.3.4.2、施工工艺填石路基填料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级配较好的硬质岩块,易风化者不得用于路堤浸水部分,填石路堤中的石料强度不小于15Mpa(用于护坡的不小于20Mpa),且石料的最大粒径不超过层厚的2/3;用强风化石料或软质岩石填筑路堤时,应按土质路堤施工规定先检验其CBR值是否符合要求,CBR值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填石路堤以水平分层填筑压实施工的方式为主,对于部分山坡陡峻施工特困难或大

46、量爆破以挖作填的施工地段,采用倾填的方式将石料填筑于路堤下部,但倾填路堤在路床底面下不小于1.0m范围内仍采用分层填筑压实的方式施工。填石路堤按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具体施工及检测程序:铺填石方推土机推平水准仪检查松铺厚度先轻后重碾压观测沉降量路床顶层土方填筑。a、划分区段:在验收合格的地基上划分作业区段,各区段依次循环作业,达到要求标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作业。b、边坡码砌:填石路堤倾填前,路堤边坡坡脚应用粒径大于30cm的硬质石料按直角梯形分层码砌,并与中间石方填筑同时进行。边坡使用较大石块砌面,大面朝下摆放稳固。填石路堤高度小于或等于6m时,其码砌厚度不应小于1m;当高度大于6m

47、时,码砌厚度不应小于2m。c、分层填筑: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松铺厚度不大于50cm,具体层厚由工艺试验确定,较大石块予以解小。逐层填筑时,安排好石料运输线路,专人指挥,按水平分层填筑,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卸料,用推土机推平,个别不平处配合人工用细石块、石屑找平。当石料级配差、粒径较大、填层较厚、石块间空隙较大时,可于每层表面的空隙里扫入石渣、石屑、中粗砂,使空隙填满。人工铺填粒径25cm以上的石料时,应先铺填大块石料,大面向下,小面向上,摆平放稳,再用小石块找平,石屑塞缝,最后压实;人工铺填块粒径25cm以下石料时,可直接分层摊铺,分层碾压。填石路堤的填料如其岩性相差悬殊,则需将不同岩性的填料分层或分段填筑。 d、摊铺平整:卸下的石质填料用推土机整平,使石块间无明显的高差,个别不平的地段配合人工用细颗粒料找平,个别尖角用8磅大锤人工砸掉。e、布测点:沿线路纵向每隔20m设一断面,在每一个断面上由路基中心开始向两侧每隔5m设一个测点。测点要设在一整齐而且坚硬的块石上,防止破坏。本次填层的测点位置与上一填层的测点位置相同。f、检查松铺厚度:用水准仪测出点的高程,此数值与上次该位置处的高程之差,即为本层的松铺厚度。g、压实:采用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碾压速度 2.5km/h,碾压遍数按工艺试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