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咨询保密制度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咨询保密制度4篇.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咨询保密制度4篇 书目 第1篇y学校心理询问室隐私保密制度 第2篇x学校心理询问保密制度 第3篇x学校心理询问室隐私保密制度 第4篇心理询问保密制度(范文) 心理询问保密制度(范文) 心理询问老师保密制度 爱护个人隐私,是心理询问工作者一项特别重要的责任,除特别状况外,任何心理询问老师和询问员均应遵守保密制度: 1、心理询问老师(员)在询问工作中收集的个人资料,包括个案记录、测验资料、信件、录音、录像和其它资料,均属于专业信息,应在严格保密的状况下进行保存,除司法机关凭介绍信可以借用外,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泄露。 2、心理询问老师(员)在询问工作的起先就应向询问者说明心理询问与治疗工
2、作的保密原则,以及这一原则在应用时的限度。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集体心理治疗。 3、只有在来访者同意的状况下才能对治疗或询问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在因专业须要进行案例探讨或进行教学、科研、写作等工作时,引用案例时均需隐去那些可能会据此分辨出询问者有关信息的资料。得到来访者书面许可的状况可不受此限制。 4、心理询问老师(员)在工作中发觉来访者有危害自身或危及他人及社会平安的行为时,必需实行必要措施以防止意外事务的发生,必要时应通知上级主管部门或公安机关,此状况可不受保密原则限制。 心理询问保密制度 1、心理询问员有责任一直访者说明询问工作的保密原则,以及应用这一原则的限度。 2、心理询问工作中的有关信
3、息,包括个案纪录、测验资料、信件、录音、录像和其他资料,应在严格保密的状况下,作为档案,刚好送档案室进行保存。 3、除了心理询问员和档案管理员以外,任何其他人员都无权查看心理档案室档案材料。 4、心理询问员只有在来访者同意的状况下,才能对询问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因专业须要进行案例探讨、教学引用和科研写作时,应隐去那些可能据以分辨出来访者的有关信息。 5、在心理询问工作中,一旦发觉来访者有危害自身和他人的状况,必需实行必要措施,防止意外事务发生(必要时应通知有关部门或家属),但应将有关信息的暴露程度限制在最小范围内。 6、心理询问员接受卫生、司法或公安机关法律规定的询问时,不得做出虚伪的陈述或报
4、告。 心理询问的保密原则: 1.心理询问过程中来访者暴露的内容。 2.心理询问过程中与来访者的接触过程。 在没有征得来访者同意的状况次,心理询问师不得随意透露上述信息,心理询问师也不得随意打探来访者与询问无关的内容。 保密例外是在特别条件下,不能接着为来访者保密的状况: 1.来访者同意信息透露。 2.司法机关要求心理询问师供应保密内容的信息。 3.出现针对心理询问师的伦理或法律诉讼。 4.心理询问中出现法律规定的保密问题限制,如虐待老人、儿童等。 5.来访者有可能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人身损害时。 6.来访者患有危及生命的传染病。 当遇到以上6个请款时,心理询问师应当将泄密程度限制在最小范围内。
5、y学校心理询问室隐私保密制度 1、 要敬重学生的人格和爱护学生的隐私,为学生保守隐私。 2、 妥当处理学生的询问来信,特殊是学生的隐私信件。 3、保管好询问记录,不得借人翻阅。 3、 不得向外人透露学生的智力、情感纠纷等隐私状况。 4、 不得将学生的隐私作为教化案例,在教化学生的场合公开传播。 5、 不得将学生心理的某些缺陷作为笑话或起外号。 6、 不得将学生的家庭经济、父母婚姻感情等隐私状况透露给任何人。 8、不能随意在文章中引用学生的隐私,确须要时必需隐去真实姓名。 x学校心理询问保密制度 学校心理询问保密制度 1.严格遵循保密原则,未经当事人许可,不泄露会暴露当事人隐私的信息,在团体询问
6、中,关于团体成员的自我揭露,心理询问员必需事先设定守密标准。 2.对当事人的测试资料必需保密。 3.询问时的记录,包括笔录、测验资料、信函、音像资料等均应作为专业资料予以保密。只有在当事人同意之后,才能供应给他人运用。 4.询问记录资料若用于询问人员的训练或学术探讨,记录内容必需改动,以保障当事人不被识别出来。 5.对外界供应有关当事人的信息时,有责任对当事人的姓名予以保密,并确定信息内容不对当事人构成侵扰或损害。 6、假如当事人的行为可能对自己或他人的生命造成损害时,心理询问员必需实行行动或告知相关机构或人员,并尽可能与其他专业人员会诊,紧急状况处理过后,应设法让当事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 zz学校心理询问室 x学校心理询问室隐私保密制度 1、 要敬重学生的人格和爱护学生的隐私,为学生保守隐私。 2、 妥当处理学生的询问来信,特殊是学生的隐私信件。 3、保管好询问记录,不得借人翻阅。 3、 不得向外人透露学生的智力、情感纠纷等隐私状况。 4、 不得将学生的隐私作为教化案例,在教化学生的场合公开传播。 5、 不得将学生心理的某些缺陷作为笑话或起外号。 6、 不得将学生的家庭经济、父母婚姻感情等隐私状况透露给任何人。 8、不能随意在文章中引用学生的隐私,确须要时必需隐去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