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的巨大贡献与2023年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工程”)经验会议发言稿【两篇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万工程”的巨大贡献与2023年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工程”)经验会议发言稿【两篇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千万工程”的巨大贡献与2023年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工程”)经验会议发言稿【两篇文】“千万工程”的巨大贡献“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03年6月,习近平同志作出了实施“千万工程”的重大决策: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应运而生。20年来,“千万工程”先后经历了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深化提升、转型升级等四个阶段,经历了从温饱型生存需求向小康型发展和共富型发展需求的演变,实现了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向“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向“千村未来、万村共
2、富”的迭代升级。20年来,“千万工程”贡献巨大,意义深远,不仅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而且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取得了明显成效。2018年9月26日,“千万工程”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2020年5月,浙江成为中国首个生态省。20年的“千万工程”实践与迭代升级,“千万工程”的内涵和意义已不断深化和升华,“千万工程”改变的已不仅仅是乡村的人居环境,而且还触及了乡村发展的方方面面,深刻地改变了乡村的发展理念、产业结构、公共服务、治理方式以及城乡关系。因此,“千万工程”不仅是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改善的乡村建设工程,而且也是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和共富工程,是乡村振兴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性、枢纽性工程。
3、20年来,“千万工程”对浙江的乡村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农民收入等方面带来了显著的正向效应,其中对乡村带来最直接、最显性的变化是人居环境的改善。随着“千万工程”的不断迭代升级,乡村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能力大大提高,村庄文化礼堂的建立,不仅让村民活动有稳定去处,而且也使乡村文化与历史有了承载和显示的空间,有的还成为农文旅产业的组成部分。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了数字乡村的快速发展,浙江乡村数字化水平高于全国乡村近30个百分点,不仅带动了乡村居民的数字消费,促进了乡村一二三产的数字化发展,而且大大促进了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治理体系的数字化、乡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共建与共享、村与村的联盟化发展
4、。“千万工程”改善了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实际上也改善了乡村的营商环境,优化了乡村产业发展空间。最明显的是,经过20年的“千万工程”建设与深化,许多传统的村庄演变成了宜居宜业宜游的发展空间,而不仅仅是村民居住的生存空间。这大大促进了浙江乡村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多功能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使许多美丽乡村蝶变为美丽经济,使村庄既要建设、更需要经营的理念成为浙江乡村发展的重要共识和趋势。浙江“千万工程”在乡村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效应,反映在广大乡村居民身上,就是他们生活环境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个人与家庭收入的不断增长。2022年,浙江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7
5、565元,连续38年居全国省区第一。浙江正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尽管仍存在城乡、地区、收入等方面的不平衡和差距,但是相对而言,这些差距并不是很大,这不能不说是与20年的“千万工程”所产生的多重效应有关。2023年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工程”)经验会议发言稿2750字范文2018年9月,浙江“千万工程”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近日,中央有关部委下发了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
6、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对此,学习中获得以下认识:一、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意义重大1、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浙江经验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多举措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多渠道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多形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才能实现农村生态美与百姓富的统一。2、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浙江省在推进“千万工程”中,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和
7、健康水平。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才能持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3、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浙江省通过“千万工程”,创新升级、与时俱进建设美丽乡村,走出了一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城乡融合发展协同推进的新路子。深入学习浙江经验,下大力气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补齐农村建设这块突出短板,切实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才能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4、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的重要保障。浙江省坚持循序渐进,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千万工程”,治理农村垃圾、污水,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改造村容村貌,
8、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大改善、大提升。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借鉴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和方法,先点后面、先易后难,从规划示范到全面推开,才能确保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二、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有七大要点1、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15年来,浙江省通过深入学习和广泛宣传教育,让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推进“千万工程”的自觉行动。把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各阶段各环节全过程,扎实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绿色产业,为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奠定基础,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注入动力。2、始终坚持高位推动
9、,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每年都出席全省“千万工程”工作现场会,明确要求凡是“千万工程”中的重大问题,地方党政“一把手”都要亲自过问。浙江省历届党委和政府坚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把手”责任制,成立由各级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一次全省高规格现场推进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到会部署。全省上下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省委省政府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为群众办实事内容,纳入党政干部绩效考核和末位约谈制度,强化监督考核和奖惩激励。注重发挥各级农办统筹协调作用,发展改革、财政、国土、环保、住建等部门配合,明确
10、责任分工,集中力量办大事。3、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浙江省注重规划先行,从实际出发,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历史性与前瞻性相协调,一次性规划与量力而行建设相统筹,专业人员参与与充分听取农民意见相一致,城乡一体编制村庄布局规划,因村制宜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注意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程度、推进速度与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的关系,不搞千村一面,不吊高群众胃口,不提超越发展阶段的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和阶段性工作任务。不照搬城市建设模式,区分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分区域、分类型、分重点推进,实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11、、协调发展。4、始终坚持有序改善民生福祉,先易后难。浙江省坚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做起,到改水改厕、村道硬化、污水治理等提升农村生产生活的便利性,到实施绿化亮化、村庄综合治理提升农村形象,到实施产业培育、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美丽乡村创建提升农村生活品质,先易后难,逐步延伸。从创建示范村、建设整治村,以点串线,连线成片,再以星火燎原之势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子,实现了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再到美丽乡村升级版的跃迁。5、始终坚持系统治理,久久为功。浙江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
12、接着一年干,充分发挥规划在引领发展、指导建设、配置资源等方面的基础作用,充分体现地方特点、文化特色,融田园风光、人文景观和现代文明于一体。坚决克服短期行为,避免造成“前任政绩、后任包袱”。推进“千万工程”注重建管并重,将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同步抓实抓好。坚持硬件与软件建设同步进行,建设与管护同步考虑,通过村规民约、家规家训“挂厅堂、进礼堂、驻心堂”,实现乡村文明提升与环境整治互促互进。6、始终坚持真金白银投入,强化要素保障。浙江省建立政府投入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相结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省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市级财政配套补助、县级财政纳入年度预算,真金白银
13、投入。据统计,15年来浙江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超过1800亿元。积极整合农村水利、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各类资金,下放项目审批、立项权,调动基层政府积极性主动性。7、始终坚持强化政府引导作用,调动农民主体和市场主体力量。浙江省坚持调动政府、农民和市场三方面积极性,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配合、社会资助、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建设机制。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做好规划编制、政策支持、试点示范等,解决单靠一家一户、一村一镇难以解决的问题。注重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从“清洁庭院”鼓励农户开展房前屋后庭院卫生清理、堆放整洁,到“美丽庭院”绿化因地制宜鼓励农户种植花草果木、提升庭院景观。完善农民参与引导机制,通过“门前三包”、垃圾分类积分制等,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贴近农村、贴近农民优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市场主体参与。同时,通过宣传、表彰等方式,调动引导社会各界和农村先富起来的群体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