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摘要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社会成员的必备素质,也是大学生毕业以后生 存与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能力。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具备一定的信息素 养,成为信息社会对人才最基本的要求。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来自甘 肃省内高校的690名大学生为样本展开实证研究,调查了当前阶段大学生信息素 养的现状,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力求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为提升大学生的培养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信息素养;大学生;信息意识;信息知识技能;信息伦理一、引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从生活方式到学习方式多维度、 多层次的历史性变革。树立终
2、身学习理念,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信息时代教育教 学的核心内容,所以信息素养成为现代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必备素质。1信 息素养不仅是衡量个体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它还是信息社会个人生存技能的体 现。可以说,信息素养的培养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在信息化社会中的立足与发展。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对社会成员的信息素养培养,并将其 列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加入各类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中,使之成为评价人才 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日本是亚洲较早重视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国家,对信 息素养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很早就重视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教育部于1984年就提出各高校应开设文献检索课,
3、教授大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 培养文献检索的能力。然而受“重技术轻素养,的观念以及缺乏科学系统的培养模 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远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 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存在很大差距。2信息素养是现代人文素养的一部分,是信息社会中人的综合能力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信息素养最早于1974年由美国信息 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提出。他当时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 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后来又将其解释为“人们在解 答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3然而,由于技术的发展和各国历史文化 之间的差
4、异,国内外学者对信息素养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因此,不同学者、团 体从各自的视角出发,给出了许多界定。例如,美国图书馆协会把信息素养定义 为“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拥有寻找、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 4国内有学者提出,信息素养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指基于网络获 取、分析、生成、使用和创造信息的综合素质”。5也有研究者提出,“从技术视 野看,信息素养应定在信息处理;从心理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问题 解决;从社会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交流;从文化学视野看,信息素 养应定位在信息文化的多重构建能力。6综合借鉴国内外学者对信息素养的理 解,笔者将信息素养界定为:能够恰
5、当理解信息,并能准确查找、分析、加工、 利用和评价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包括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搜索能力和信 息处理能力,如文献检索技能、信息加工技能等。二、大学生信息素养概况大学生被视为国家建设的“后备军”。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开放性的逐步 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网络化、虚拟化成为高校教育的主要潮流。因此,提 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高质量人才成为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 养的重要目标之一。综合国内外已有文献,信息素养的结构大体可以分为信息意识、信息知识、 信息技能、信息伦理四种。由于在实践中知识与技能很难剥离对待,因此,本研 究将信息素养在结构上划分为信息意识、信息知识技能和信
6、息伦理三个维度。(一)信息意识信息意识从哲学层面可以将其理解为行为主体在信息活动中通过与客体相 互作用而产生的对客体的认识、理解和需求的总和。所以可将信息意识按照行为 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深度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对信息有一定的敏感程度或认知 程度,在这一层次上,行为主体能够意识到所处的信息环境,并能排除干扰信息, 有意识地利用信息解释自己所处的环境,但不能有效地利用信息解决问题;二是 能够有意识地利用信息及技术手段满足自己的某些需求,并能够积极地利用信息 技术手段处理生活中的问题;三是具有很强的信息敏感度,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 术实现自我的价值。笔者依照信息意识的划分层次,对所在大学生的信息意识进
7、行了广泛的调 查研究。图1反映的是大学生在第一个层面上的分布情况,也就是大学生对自己 所处的信息环境的敏感或认知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5.94%的大学生对自 己所处的信息环境比较了解或非常了解,而绝大多数(81.86%)的被调查者对自 己所处的信息环境根本不了解或不太了解。从数据反映的情况看,在信息高速发 展的今天,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并没有跟上信息化的步伐,甚至处于封闭状态。这 反映了当前阶段大学生信息意识培养的紧迫性。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信息意识水平,笔者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学 生利用信息和技术手段解决自身问题的情况作了研究,研究结果如图2所示。图 中反映的情况可以看出,只有9.34%
8、的被调查者总是能够主动地利用信息技术工 具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绝大数被调查者(79.67%)多数时候能够利用信 息技术工具解决遇到的问题,还有10.99%的被调查者从不主动或很少主动地利 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遇到的问题。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当前阶段,大学生的信息意识的总体水平偏低,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二)信息知识技能信息知识技能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可以进一步将其分为信息 知识和信息技能两个部分。信息知识是个体所拥有的一切关于信息的认识、理论 和方法。从国内外对信息知识的理解来看,信息知识通常包括社会文化素养、信 息基本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等几个方面;7信息技能是指个体在已有信
9、息 知识的基础上,有效利用信息工具获取、存储、加工、传递、评价和创造信息的 技能和手段。信息技能是个体信息素养最为核心的部分,是信息社会个体生存技 能的基本要求。当今社会,信息以海量的方式呈几何指数式增长,根据其存储介 质的差异又存在多种的形式,如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面对如此纷 繁复杂的信息,大学生如何有效地选择和合理地利用信息而不迷失在信息海洋 中,是当前大学生信息知识技能培养的重点,也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关键。根据笔 者对高校大学生信息知识技能的调查研究发现,在当前阶段,大学生对信息知识 技能的掌握并不乐观。为了解当前阶段大学生对信息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笔者根据当前 社会对大
10、学生信息知识技能的要求,深入地调查了高校大学生信息知识技能的相 关情况,图3反映的是当前大学生对常用的信息处理软件的熟练操作程度。为使 调查更能反映学生的信息知识技能水平,笔者就普通大学生必备的一些信息知识 技能如对“Word (打字软件)、“PPT (文稿演示)入“Excel (制图、制表)” 等软件的理解和操作程度展开调查。由图中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被调查 者对几种常用的信息处理软件只是处于基本会用的水平,而操作非常熟练的人员 所占比例太低。例如,能够熟练使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人数只有14.75%,能 够熟练使用PPT文稿演示软件的人数只有10.99%,而熟练使用Excel制图、
11、制 表软件的人仅仅是5.52%;对常用的这几种信息处理软件完全不会用或不太会用 的人数比例较高,例如,对Word、PPT、Excel完全不会用或不太会用的人数分 别占有效样本的11.47%、26.37%、38.12%。从以上结果反映的情况看,当前阶 段大学生所掌握的基本信息知识技能相对薄弱,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三)信息伦理如辩证哲学所讲,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信息知识和信息技术的 高度发展为社会带了全新的发展机会,促进了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但它是一把 “双刃剑”,在产出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甚至威胁了传统的社 会伦理道德,如对信息安全的威胁、个体隐私的泄露、违法犯罪
12、信息的传播、知 识产权的保护等问题。面对信息化发展带来的问题,国家在做好立法的同时,也 要求社会成员具有较好的信息伦理。所谓信息伦理是指具有正确的信息道德修养,能够依法或依据社会主流价 值观对相关信息进行判断和选择,不违法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侵害社会、组织或他 人合法权益,自觉地选择对个体或社会发展有益的信息,抵制不良信息。当前阶 段,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社会教育的部分缺失,致使一些社会成员信息伦 理缺乏,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在这些人群中,不乏高学历人员,更有甚者, 一些大学生也参与信息违法犯罪活动。为此,大学教育中,有必要加强大学生的 信息伦理教育,做到防微杜渐。为了解大学生的信息伦理状况
13、,笔者通过两项重要的信息伦理指标调查了 大学生的信息伦理的基本状况。图4反映的是大学生的信息伦理道德情况。从图 中反映的情况看,大多数大学生能够严格地要求自己,具有较高的信息伦理, 67.78%的学生能够抵制不良信息,78.02%的学生不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危害 他人正常利益。但是,还有29.44%的大学生不能够很好地抵御不良信息,有 20.88%的大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从事不法活动。止匕外,还有极少数的大学 生信息伦理严重缺乏,对不良信息和违法行为不能有效地抵制。从调查情况看, 大学生的信息伦理整体较好,但也存在不足,因此,在信息素养的培养中,大学 生信息伦理的培养是必要的,也是不可或缺
14、的。三、讨论与建议综合前文对当前阶段大学生信息素养在各个维度上的调查研究来看,当前 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与技能相对较为薄弱,需要引起学校的重视。而信 息伦理尽管相比其他两个维度较好,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学生比较经常或 极为经常浏览不良网站以及通过网络对他人发表带有人身攻击言论的情况,这需 要引起高校的重视并加强学生信息伦理道德教育。2001年1月18日,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协会(ACRL)审议并通过了“美国 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其中包括五大标准:8标准一: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能决定所需要信息的种类和程度。标准二: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能有效且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标准三:具有信息素
15、养能力的学生能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及其来源,并能把 所筛选出的信息与原有知识背景和评价系统地结合起来。标准四: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无论是个体还是团体一员,能有效地 利用信息达到某一特定目的。标准五: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能懂得有关信息技术的使用所产生的经 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并能在获取和使用信息中遵守公德和法律。根据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结合国外先进的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现 提出一些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建议:(一)紧跟信息化发展潮流,建立健全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课程体系学校重视专业课程和基础学科的教学研究,对信息素养教育没有引起足够 的重视,这不利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9相关的研究表明,高
16、校对大学生 信息素养的培养并没有足够的重视,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对信息素养培养的需求 和当前高校信息素养培养中的不足,笔者对大学生进行了随机的调查。从调查结 果看,有89.08%的大学生认为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是非常必要的,有51.44% 的学生表示当前所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太陈旧,不能紧跟信息化发展的潮 流。调查结果说明当前大学生对自身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有很高的认识,并且 对此有很大的需求,但由于高校在课程开设上相对滞后,导致学生的需求得不到 满足。因此,学校应认识到当前阶段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迫切性和不足,根据 信息社会对个体信息素养的要求,紧跟信息化发展的潮流,开设有针对性的信息 技
17、术课程,建立系统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健全信息素养的培养机制。(二)建立明确的培养目标,设计差异化的培养方案信息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工具性学科,这就决定了信息技术课的内容 是丰富且复杂的,况且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任何一个人对 信息技术的发展状态都很难以了如指掌、面面俱到。10因此,为提高大学生的 信息素养,各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信息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建立明确的 培养目标。根据笔者的调查,目前各高校的信息技术课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如“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语言”等;二是具有一定实用 价值的信息类实践课程,如“文献检索课程”、“信息检索课程,“多
18、媒体信息处 理课程”及信息知识的专题讲座。然而,这类课程在各高校开设并没有具体的针 对性,开设目标不明确,没有与大学生的专业及年级特征相结合,缺乏科学性, 且绝大多数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没有实质的作用。根据以上现状,我们认为在高校开设信息技术类课程时,必须根据不同专 业和年级设计培养方案。比如对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信息技术类课程的开设 应以高层次的操作类课程为主;而对文史类学生,应把焦点放在基础性知识上。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也应设计差异化的培养方案。比如对大学一年级新生信息 素养的培养,重点应放在学生信息意识的提升和信息伦理的教育方面;对大学二 年级、大学三年级的学生
19、,信息素养的培养应更多地注重对其信息知识和技能的 培养上;对大学四年级的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重点应放在对信息的评价和利用 方面。总的来讲,在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应设立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避免“一 刀切”的现象。(三)构建良好的环境氛围,创设和谐的校园信息文化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大学生的必备能力和素质,要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化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大学校园中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包括高校图书馆和学校 的文化氛围。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对促进大学生信息素养教 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1因此,首先要加强图书馆的自身建设,完善馆藏结 构,建立数字图书馆,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便利性,拓展图书
20、馆资源,建立多 样化的图书信息资源库,设计流畅的图书检索通道,以方便各类学生对相关信息 的检索;其次,建立多样的信息获取通道,合理利用有形图书资源和无形数字资 源,建立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联动机制,从学生入校到毕业,利用丰富的电子 数据库,全方位地培养大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学习、生活、科研等方面的能 力;第三,利用校园网络系统、多媒体技术及虚拟现实技术,创设和谐的网络校 园文化,开展丰富的网络文化活动,在宽松的网络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四)结合专业特点,改善信息类课程教师队伍结构,提升专业教师的信息 素养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目前在大多数高校中,信息类课程的教学工作基
21、本由 学校某一专业人群担任,比如目前较为普遍的是绝大多数信息类课程的教师由计 算机相关专业的人员担任,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 但它的不足在于信息类课程不能有效地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最终导致信息类课程 丰富多彩却华而不实,专业类课程内容扎实但枯燥无味,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和整体素质的提升。因此,笔者认为,在当前阶段,一方面,应该改善信息 类课程教师队伍的结构,多培养或吸纳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担任信息类课程的 教学工作;另一方面,积极提升专业教师的信息素养,大力倡导信息化教学改革, 改变专业课堂教学中单一的“PPT+口授”的“电灌”模式,在专业课教学中充分利用 现代媒体技术和先进教学思想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要从根本上克服专业课 教学的缺点,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