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版(实用必备!).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2871861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9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版(实用必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版(实用必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版(实用必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版(实用必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精编版目录第一单元坚持宪法权威第1课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党的领导、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人权+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设置国家机构、规范权力运行第2课 保障宪法实施坚持依宪治国:宪法地位、宪法权威+加强宪法实施:宪法监督制度+宪法意识第二单元权利义务第3课权利内容+如何行使第4课义务内容+如何履行第三单元制度、机关第5课 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第6课 权力机关、国家主席、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第四单元 法治精神第7课自由平等第8课公平正义(1)原因:这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2)内容(3项):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包括维护国家

2、的主权通士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 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国家荣誉:维护国家荣誉包括维护国家的尊光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利益包括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三、依法服兵役P48-49: 填空1 .原因: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 光荣义务。2 .我国兵役制度: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2个相结合)。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3 .要求:现役军人必须遵守军队的条令和条例,忠于职守,随时为保卫祖国而战斗。预备役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军事训练,随时准备参军参战,保卫祖国

3、。四、依法纳税P50填空L原因: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2.违法表现:偷税、欠税、骗税、抗税。五、其他义务P50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 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4. 2依法履行义务一、如何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P52-53问答1 .表现:.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 利的实现。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如受教育权和劳动权。2 .要求(4不,2增强):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

4、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4不)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2增强)二、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P54-55填空 1.原因: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2 .要求:一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三、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 P55-571 .含义一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都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2 .违反法定义务须只承担责任的类型: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第三单元

5、人民当家作主第五课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5.1根本政治制度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P64问答L地位: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基本内容(4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 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二、人大代表P65 (2方面)填空1 .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有权依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审议权)、表决各项决定(表 决权)、提出议案(提案权)和质询案(质

6、询权)。(P65)2 .义务: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 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P66-671 .原因(2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 安排。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2 .做法(4点)问答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 成为国家意志;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

7、,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扩大人 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国家各项 工作法治化;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机关既有合理分工又有相互 协调,保证国家统一高效组织推进各项事业。5. 2基本政治制度一、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有哪些?(3项)问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6题)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P68-711 .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所依靠的力量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

8、,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长期的 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 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 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2 .多党合作的方针(16字方针)问答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填空,3方面(1)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 组织。主题:团结和民主。(3)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o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

9、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义(4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民主);它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3民);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矛盾);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分裂)。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71-73L我国形成的民族关系 填空,8字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哪些地方自治)。填空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力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 会和人民政府是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

10、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自主 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自治地方分级、自治机关自治权)。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 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3结合1促进):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P74-75L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由居民或

11、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 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4自我)。填空2.自治组织: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2委会)。4 .管理形式居民委员会(3点):由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2)村民委员会(3点):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村民制定 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规范村委会和村民的行为。4 .基层群众自治委员会的职权(4点):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

12、委员会。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5 .基层群众自治的意义(2点):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5. 3基本经济制度一、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3项)?它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P61 问答1 .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 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 .决定因素: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P61填空题1 .公有制(4题)(1)经济成分:现

13、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 成分和集体成分。(2)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在我国,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经济的生产资料 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集体经济的生产资料属于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3)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4)政策: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2 .非公有制(3题)(1)形式:我国还存在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外商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2)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3)政策: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3 .意义在

14、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地位)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 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作用)三、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填空题,2方面1 .按劳分配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在作了必要的扣 除后,以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 少得。2 .多种分配方式(2点)(1)在我国,还存在多种分配方式。例如,让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

15、 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2)在一定条件下,人们还可以取得社会保障收入,获得社会公益事业的帮助。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 .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填空题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 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行科学宏观调控,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 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供保障。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6.1 国家权力机关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性质、地位P77 填空1

16、.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2 .地位: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三、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P78)1 .地位:地方各级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 机关。2 .关系: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四、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P78-80, 4项)1 .立法权(关于法律的立、改、废)。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 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 根据宪法和法律行使地方立法

17、权。2 .决定权(决定国家和社会的重大事项、方针、政策、规划等(将来要做)。各级人大和 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3 .任免权(国家机关干部(人)选举、任命、罢免等)。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 会依据宪法和法律享有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定连免的权 力。4 .监督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有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县级以上人大及其常 委会有权监督本级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工作。6.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性质、产生、任期P81-82 (填空)1 .性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差,中华人民共和国

18、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元首, 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使宪法赋予的职权。2 .产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 年满四十五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3,任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二、国家主席的职权P81-82 (填空,4项)公布法律、发布命令。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 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任免权。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任免国务院 总

19、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外事权。国家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授予荣誉权。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注意:除了外事权中的“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不需要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常 务委员会决定,其他各项职权均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常务委员会决定。6.3 国家行政机关1 .行政机关的含义P83:行政机关是依据宪法设立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国家机关。2 .行政机

20、关的组成P83:我国行政机关由国务院及其领导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都设若干 工作部门,这些部门分工不同,分别在各自职权范围内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它们又相互配 合。3 .行政机关的目的P83:共同致力于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4 .行政机关与国家权利机关的关系(P84, 2点):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 决议和决定。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本级 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5 .行政机关与人民的关系P84: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1、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授予。行政机关的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6 .行政机关的职权P85-86(1)内容:我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要管理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 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2)如何行使职权(从行政机关自身来讲):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 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从外部来讲):为了防止工作人员出现履职不力、监管缺失、失职渎职、徇私

22、枉法等问 题,必须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 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赔偿。6.4国家监察机关L国家监察机关的性质p88: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 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2 .国家监察机关的监察对象p89:依照法律规定,监察委员会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3 .国家监察机关的体制(p88, 3方面):(1)组成:我国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2)关系: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领导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3)责任范围:上级

23、监察委员会领导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负责本 行政区域内的监察工作。4 .国家监察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P89, 3点):国家监察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国家监察委员会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由本级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同时还对上一级 监察委员会负责,受它监督。5 .国家监察机关与社会团体的关系P89: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6 .国家监察机关与审判、检察机关、执法部门的关系(P90, 2点):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

24、关、执法部门互相配 合,互相制约。监察机关在工作中需要协助的,有关机关和单位应当根据监察机关的要求依法予以协助。7 .国家监察机关的职责(P90-91, 3项):(1)监督职责。监督职责的地位:监督是监察委员会的首要职责。监察委员会依照宪法、监察法和有关法 律法规,监督所有公职人员行使公权力的行为。监督的对象:监察委员会依照宪法、监察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监察所有公职人员行使公权 力的行为。监督的目的:确保权力不滥用、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2)调查职责。调查职责的地位:调查公职人员涉嫌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是监察委员会的一项经常性工 但(3)处置职责。处置职责的内容(5方面)

25、:A.对有职务违法行为但情节较轻的公职人员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者予 以诫勉。8 .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决定。C.对履行职责不力、失职失责的领导人员进行问责。D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将调查结果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E.对监察对象所在单位廉政建设和履行职责存在的问题等提出监察建议。6. 5国家司法机关一、人民法院P92-931 .人民法院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邈送。2 .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我国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中级 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军事法院、海事法院

26、等)。3 .人民法院的职权:人民法院的基本职权是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通过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 解决民事和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秩序,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4 .人民法院的行使职权的要求(2点):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 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人民法院对公民权利提供有效救济和保障,捍卫社会公平正义。二、人民检察院P93-94L人民检察院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5 .人民检察院的组成体系:我国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 专门人民检察院。6 .人民检察院的

27、职权: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扭追诋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维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 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维护公平正义,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 严和权威,保障社会注意建设的顺利进行。7 .人民检察院的行使职权的要求: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必须忠实于事实真相,忠实于法律,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 战胜

28、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 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3)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2、为什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填空(1)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 社会主义国家。(2)性质决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 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3)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

29、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 所系。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坚持坚决 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 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3、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自身角度)/中国共产党与宪法法律之间的关系。(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 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2)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 法律治国理政。4、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原则和我国的国家性质P3 填空(1)宪法的基本原

30、则:尊重和保障人权。(2)宪法的基本原则:一切权力属于人民。(3)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 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5、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P3-5宪法规定了国家性质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宪法规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以下为问答题:中华一人_中共和一国主席一行政机关(政府)分为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司法机关审判机关(人民法院) 分为:最高人 民法院地方 各级人民法院 专门人民法院法律监督机关 (人民检察院)分为最高 人民检察院 地方各级人民 检察院 专 门人民检察院权力机关分为:(人民

31、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监察委 员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职权人大代表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权力机关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国家主席公布法律、 发布命令任免权外事权授予荣誉权行政机关行政权监察机关监察职责调查职责处置职责审判机关审判权(审理民事、行政、刑事案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检察权,追诉犯罪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7.1自由平等的真谛7. 2自由平等的追求一、自由1.自由的含义及意义?(P98)含义: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

32、现,就 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意义(2点):(对个人)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对社会)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2,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P98, 3点)问答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规范自由: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法治保障自由: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3.我们应该如何珍视自由? (P102, 2点) 问答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为此,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 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

33、权利。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 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二、平等1 .在法律意义上平等的含义和意义(P99, 2点)(1)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 和得到特殊关照。意义(2点)问答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2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基本内容(P100-101, 2点) 问答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

34、教育程度、财产状况、 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 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3 .践行平等要求?(4点) 问答反对特权。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 人的合法权益。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 依法 维权O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35、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8. 1公平正义的价值8. 2公平正义的维护一、公平1 .公平的含义?它的内涵及具体要求是怎样的? (P107-108)(1)含义: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 式。(2)内涵(3种):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2 .公平的意义(P108, 2点) 问答(对个人)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 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对社会)公平是社

36、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 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 ZZZZiXZZZZZZVZV*/ZZXZZZZZXZXZZZX/V/wZ/ZXZ/V/S/iSZZVXZ/SyZZWZZZW*SZZSZSZZZSZZVZiWZZZZZZZZZZWXZ/ZZ/Z/VZZXZ/W*VV1XZZVZVZZZZWZZZVZZZZXZZZZX/ZZ/ZZZ/ZZZZZZV/ZZ/Z/ 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Z/SZZW*/W*v*VZZZWZVZZWZ/*/ZV*ZV/W/ZWZZW*ZWZWZZ

37、XrZWXZZVZZXZZZ1V*ZI*ZV/1ZXZVZWZ/1ZX/XZWZVZ1W*VZV3 .如何坚守公平?(怎么做)(P113-114, 3点) 问答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需要我们在 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个人维护公平。A、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事;B、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 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个人如何维护公平?) 制度保障公平。A、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

38、个人 得到他应得的;B、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如何通过制度保障公平?)二、正义L正义的含义及要求? (P109-110)含义:一般而言,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要求(3点):要求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要求人们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2 .正义的意义(价值,4点) 问答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P109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PHO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制度的生命在

39、于正义,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义。有了正义 的制度,即使是社会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适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P111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有利于恰当地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们 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Z51/ZKZI/ZI/ZZZKZI/ZZ1/%/KZ1/ZKZ1/ZKZSZZKZZ/ZZS/SZ*1/SZKZXZXlZZXZKZZZSZZXZZZXZSZZXZZZZKZNZZZNZZZKZbZy1ZZZNZZySZZZXI/1Z1/ZZ1/ZZX1/1ZZZZZZS/ZZM*ZXZ1ZZKZySZKZZKZ1/1

40、K/ZXK/ZXI/ZKZXI/ZKZSI/1Z/ZKZI/ZZ/Z1/Zww*Zv*V*w*v*Zv*vw/1wwww*ZZv*wXZv*ZSZZZV*SZZZSZZS/XZZV*SZ/ZXZZSZZZSZSZS/ZZ11/ZS/SZXZSZw*ZZS/Z/1ZZZ1ZXZ/SZXZ/SZXZZ1ZXZZZSZSZZZSZ1ZXZSZSZZS/XZXZZSZZZ/ZXZSZZZZXZZSZZXZSZZZSZX/*1ZZ/SZZZSZSZZSZXZS/1ZX/SZSZSZZSZXZSZSZZZZyZSZXZw*X1ZZZSZZ/SZZS/SZZ1l 义务教育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和课本费;建立最低生

41、活保障制度取消农业税;实施下岗职工再 ZZZZZSZXZv*SZXZSZSZXZS/SZZS/*Z/S/SZZw*Z/SZSZZZZSZ/XZXZZZZw*ZZZ/Zv*ZSZ*ZZZv*ZZw*SZZSZSZZZ/ZS/SZZS/Z/ZZS/Z1/ZS/ZZZZ/ZZZZZSZXZSZZZZw*XZZ/u/ZXZZZSZZZSZZZSZZZS/ZS/SZZZSZSZZSZS/ZSZZZSZSZw/1ZZZZX/SZZX/S/ZS/SZSZSZZZSZSZSZZZXZSZZXZS/ZZSZSZZSZZS/ZXZS/SZZ/SZw*X/SZXZw 就业工程等。ZZXZZSZZZZZS/ZXZZZ

42、XZZ/SZ/SZZZZSZZ-4 .如何守护正义?(P114-117, 2点).问答个人守护正义。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 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个人如何 守护正义?)司法维护正义。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 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 正。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 平正义。(司法如何维护正义?)宪法规定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43、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6、最大的人权是什么P6: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7、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P7:人权的主体:包括我国公民和外国人,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人权的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8、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P7-8 问答立法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 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执法方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 明执法

44、,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监察方面: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 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司法方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 公民合法权益;守法方面:国家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 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1.2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宪法是如何设置国家机构的?(国家机构是如何产生的)P11-13 问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 监督。宪法通过设置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