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使用手册,全站仪说明书.docx

上传人:1513****116 文档编号:92869738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7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站仪使用手册,全站仪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全站仪使用手册,全站仪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站仪使用手册,全站仪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站仪使用手册,全站仪说明书.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4.1 仪器部件名称提柄提柄固定螺丝粗瞄准器物镜电池光学对点器水平制动微动手轮键盘 脚螺旋三角基座制动掌握杆望远镜目镜望远镜调焦环长水准器显示窗底板垂直制动微动手轮数据通讯插口基座7. 架设仪器留意:整平仪器前应先装上电池,由于装上电池后仪器会发生微小的倾斜。(1) 将三脚架翻开,伸长到适当高度,拧紧三个固定螺丝。(2) 将仪器安装在三脚架上,然后拧紧连接螺丝。(3) 利用圆水准器粗略整平仪器旋转两个脚螺旋 A、B,使圆水准器气泡移到与上述两个脚螺旋连线垂直的水泡中心线上。旋转脚螺旋C,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角螺旋 C角螺旋 A角螺旋 B(4) 利用长水准器准确整平仪器:松开水平制动螺旋,水平

2、旋转仪器使长水准器平行于某一对脚螺旋的连线AB,旋转 A、B 两个脚螺旋使长水准器气泡居中。将仪器绕竖轴旋转90(100g),旋转第三个脚螺 旋C,使长水准器管气泡居中,再次旋转 90 (100g),重复、步骤,直至四个位置处的长 水准器管气泡始终居中为止。(5) 利用光学对点器对中:调整光学对点器的目镜,看清对点器分划板。松开三角架上的中心手把,轻移仪器,使光学对点器的中心标志对准测站 留意:尽量平移仪器,不要让仪器架头上有转动,以尽量削减气泡的移。测站点点。中心标记在偏(6) 最终准确整平仪器按第4步准确整平仪器,直到仪器旋转到任何位置时,长水准器气泡始终居中为止,最终拧紧中心手把。8.

3、调焦与照准留意:l 照准时如有猛烈阳光直接进入物镜可能会造成仪器功能失灵,此时应使用物镜遮光罩。l 当转变盘位观测时,用十字丝同一位置照准目标。(1) 目镜调焦:用望远镜观看一光明无地物的背景。将目镜顺时针旋到底,再逆时针渐渐旋转至十字丝成像最清楚目镜调焦不需要常常进展。(2) 照准目标:松开垂直和水平制动手轮,用粗瞄准器照准目标使其进入视场后固紧两制动手轮。(3) 物镜调焦:旋转望远镜调焦环至目标成像最清楚。用垂直和水平微动手轮使十字丝准确照准目标。(4) 再次调焦至无视差:再次进展调焦,直至使目标成像到十字丝间不存在视差。9. 开机(1) 按下开关键,听到一声鸣响,电源接通,仪器首先进展工

4、作是否正常的自检,随后显示仪器型号信息、版本号,并提示“转动望远镜,设置垂直角零位”。(2) 旋转望远镜,听到一声鸣响,垂直角零位设置完毕,仪器进入测量模式。留意:l 假设屏幕显示“倾斜超差”提示,说明仪器尚未整平,需重整平仪器。l 在受强风或振动影响的环境下观测而仪器无法保持稳定时,垂直角显示值可能发生不稳定现象。应在星键模式中关闭补偿器,或者在设置模式中将“观测条件”中的“倾斜改正”选项设置为“关”。11. 角度测量l 关于角度测量数据记录请参阅“22.2 记录角度测量数据”11.1 两点间角度测量利用水平角置零功能“置零”测定两点间的夹角,该功能可将任何方向的水平角度值设置为零。操作过程

5、1按右图所示照准目标点 1。操作键显示2. 在测量模式其次页菜单下按【置零】, 在【置零】闪动时再次按下该键。此时目标点 1 方向值已设置为零。【置零】【置零】【测量】HZA994313HAR00000P2置零坐标放样记录3. 照准目标点 2,所显示的“ HAR”即为两目标点间的夹角。【测量】HZA994313HAR1202112P2置零坐标放样记录11.2 将水平方向设置成所需方向值1.利用水平角设置功能“置角”,可将照准方向设置为所需值,然后进展角度测量。操作过程操作键1. 照准目标点 1,在测量模式第一页菜单下按【置角】。【置角】显示【置水平角】HAR: 120.0912定向2. 输入方

6、向值后,按【方向设置为所需值。】将照准【】【测量】HZA994313HAR1200912P1测距切换置角改正3. 照准目标点 2,所显示的“ HAR”即为目标点 2 的方向值,该值与目标 1 的设置值之差为两目标点间的夹角。【测量】HZA994313HAR1402010P1测距切换置角改正l 角度输入规章:度值和分值之间以以“.”间隔,分值和秒值之间不必间隔。当角度值 为 1200912,应输入120.0912。l 方位角计算: 按【定向】,详见“13.2 后视方位角设置”2.利用水平角锁定功能也可将照准方向设置为所需值。进展此项操作之前,应首先按“23.3 键功能定义”介绍的方法将水平角锁定

7、功能【锁定】键定义到测量模式下。操作过程1. 用水平制动钮和微动手轮使显示窗内显示出所需的方向值。操作键显示【测量】HZA994313HAR1202112P1测距切换锁定改正2. 按【锁定】,在【锁定】闪动时再次按下该键。此时水平角显示为 HAh 并被锁定。【锁定】【锁定】【测量】HZA994313HAh1202112P1测距切换锁定改正3. 照准目标点后按【锁定】,将照准方向设为所需方向值,同时水平角解锁。【锁定】【测量】HZA994313HAR1202112P1测距切换锁定改正11.3 水平方向显示选择左角/右角水平角显示具有两种形式供选择,即左角逆时针角和右角顺时针角。进展此项操作之前,

8、应首先依据“23.3 键功能定义”介绍的方法将【左右】键定义到测量模式下。操作过程操作键显示1按【左右】,水平角显示由右角HAR形式转换成左角HAL。【左右】【测量】HZA994313HAL2393848测距切换左右P1改正2再按【左右】,重转换成右角形式。【左右】【测量】HZA994313HAR1202112测距切换左右P1改正左角与右角的关系为:HAL=360- HA R11.4 坡度MTS-800 可按%形式显示坡度。进展此项操作之前,应首先按“23.3 键功能定义”介绍的方法将【A/%】键定义到测量模式下。操作过程操作键显示1按【A/%】,垂直角读数显示由角度转换成坡度。【A/%】【测

9、量】HZA-17.128 %HAL2393848测距切换A/%P1改正2再按【A/%】,恢复垂直角显示。【A/%】【测量】HZA994313HAR2393848测距切换A/%P1改正l 坡度显示范围: 300以内l 当垂直角格式设置为“水平 0”时,“ZA”显示为“VA”。11.5 水平角重复测量水平角重复测量可获得更高精度的水平角测量结果。目标点1后视第三次测量开头其次次测量开头第一次测量开头测站点目标点2前视第三次测量完毕(显示3次测量均值) 其次次测量完毕(显示2次测量均值)第一次测量完毕(显示两点间的角值)操作过程 1在测量模式第三页菜单下按【菜单】, 上下按动光标操纵键将光标移至“

10、8.角度复测”。操作键显示【菜单模式】【菜单】【5】【6】5. 悬高测量6. 面积计算7. 偏心测量8. 角度复测2. 按【】进入角度复测模式,照准目标点 1 后按【确定】。累计:00000【】次数:平均:000000【确定】照准目标点 1取消确定3. 照准目标点 2 后,按【确定】。角度累计:300000【确定】测角次数:1角度平均:300000 照准目标点 2取消确定4. 其次次照准目标点 1 后,按【确定】。【确定】角度累计:300000 测角次数:1角度平均:300000 照准目标点 1取消确定5其次次照准目标点 2 后,按【确定】,重复测量角度值之和与角度均值分别在“角度累计”和“角

11、度平均”中给出。【确定】角度累计:测角次数: 角度平均:6000022300001照准目标点 2取消确定6. 重复步骤 4 至 5 连续后面的测量。7. 完成测量后按【ESC】完毕。【ESC】l 除了在菜单下进展重复测量外,也可以将【角复】角度复测功能定义到测量模式下后选取进展。【角复】功能定义见“23.3 键功能定义”。l 按【取消】取消当前测量结果重测量。l 重复测量最大重复次数为 10 次。11.6 角度测量数据输出1. 用通讯电缆连接MTS-800 至计算机串口。2. 将【输出】功能定义至测量模式的软键上参见“23.3 键功能定义”,并正确设置通讯波特率参见“23.2 仪器设置”。3.

12、 照准目标点。4. 按【输出】将当前角度观测值向计算机输出。12距离测量12.1 距离测量设置进展距离测量前应首先完成以下设置:l 气象改正l 棱镜常数l 测距模式1. 气象改正值在进展高精度距离测量时,应使用准确的量测设备测定温度和气压值,以对测量结果施加气象改正。MTS 电子全站仪通过放射光束进展距离测量,光束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会因大气折射率不同而变化,而大气折射率与大气的温度和气压有亲热的关系。在通常的温度和气压环境 下,当气压保持不变,而温度变化 1;或者当温度保持不变,而气压变 3.6ha,都将引起所测距离 1mm 的变化,即每公里变化 1mm1ppm。因此,为了准确计算出气象改正数

13、,需要求取光束传播路径上的气温顺气压平均值。在山区测量作业时尤其要留意,不同高程的 点上其气象条件会有差异。l 仪器是按温度为 15、气压为 1013hPa 时,气象改正数为“0”设计的。l 仪器可依据输入的温度和气压值计算出相应的气象改正数并存储在内存中,计算公式如下:0.2904气压值hPa1+0.003661温度值Cppm = 278.96-l 不需进展气象改正时,请将ppm 值设为零。l 气象改正还可以从气象改正表中查取改正数ppm 值后直接输入来进展。2. 棱镜常数改正不同棱镜具有不同的棱镜常数改正值,测量前应将所用棱镜的常数改正值设置好。本仪器出厂前,棱镜常数设置为“0”3 距离测

14、量模式可选择如下几种距离测量模式l 单次精测l 重复精测l 精测均值l 单次快测l 重复快测l 跟踪测量操作过程1测量模式第 1 页菜单。操作键显示【测量】HZA994313HAR1202112P1测距切换左右改正2按【改正】进入测距参数设置。【改正】【测距条件设置】测距模式 单次精测折光改正 无棱镜常数 0P1确定3按【3】、【4】设置测距模式为重复快测。【测距条件设置】【3】【4】测距模式重复快测折光改正无棱镜常数 0P1确定4按【5】【6】或直接按【】至测距参数设置其次页温度输入行,输入温度为 25 度。【测距条件设置】【5】【6】温度气压251013改正值 0P20PPM确定操作过程操

15、作键5按【5】【6】移动光标至气压输入行,此时仪器自动显示: 大气改正值为 9PPM。【5】【6】显示【测距条件设置】温度25气压1013改正值 9P20PPM确定6. 按【确定】承受测距参数设置,退出至测量模式第一页。【确定】【测量】HZA994313HAR1202112P1测距切换左右改正l 直接输入大气改正值,此时显示的温度、气压值将被去除。l 按【0PPM】,将大气改正值设为 0PPM即不进展大气改正,同时将温度置为 15,气压置为 1013hPa。l 折光改正:即地球曲率及大气折光改正,可选项为:无、 0.14、0.20 。当在长距离高精度测量平距及高差时,需顾及此项改正。12.2

16、回光信号检测l 回光信号检测功能用于检查经棱镜反射回来的光信号强度是否足以进展距离测量,这对远距离测量尤为适用。l 在短距离测量时,即使照准稍稍偏离棱镜中心,返回的光信号也足够强并显示“”号,但这种状况下的测距结果精度难以保证,因此测量时必需准确照准棱镜中心。l 回光信号检测除了仪器处于星键功能界面外,可在任何状况下进展。操作过程操作键显示1按【SFT】再按【-】,进入回光检测。返回信号强弱由右图所示的计量条表示。llll计量条中的黑色局部越长表示返回信号越强。显示“*”号表示返回信号足以测距。【SFT】无“*”号显示,表示返回信号缺乏以 【-】测距,需重照准目标,或重设站。当检测到目标返回信

17、号时,仪器发出蜂鸣声,按【声关】可关闭蜂鸣器, 开启蜂鸣器按【声开】。【瞄准】*回光信号声关2按【ESC】完毕回光信号检测返回前一【ESC】状态。12.3 距离和角度测量仪器可同时对距离和角度进展测量。l 关于距离和角度测量数据的记录请参阅“22.1 记录距离测量数据”操作过程1. 照准目标。l 对不易照准目标可按【SFT】、【-】借助回光信号准确照准目标。2. 在测量模式第一页菜单下按【测距】开头距离测量。测距开头后,仪器闪动显示测距模式,操作键显示【测距】测距 pc= 0【测距】棱镜常数改正值 PC,气象改正值 PPM 等信息。3. 距离测量完成时,仪器发出一声短声响后屏幕上显示出距离“

18、H”,垂直角“ZA”和水平角“HAR”的测量值,并不断重复测【停顿】 量,更测量结果。按【停顿】,停顿重复测距,返回至测量模式下。4. 测量模式下显示出最距离测量结果ppm = 0 模式: 重复精测停顿【测距】H265.437m *ZA994313HAR1202112停顿【测量】H265.437mZA994313HAR1202112P1测距切换置角改正5. 按【切换】可使距离值的显示在同时显示斜距“S”、平距“H”及高差“ V”与单一显示之间转换。【切换】【测量】S269.303mH265.437mV-45.469mP1测距切换置角改正l 假设将测距模式设置为单次测量,则每次测距完成后测量自动

19、停顿。l 假设将测距模式后设置为精测均值,则显示的距离值为 H_1, H_2, H_9,测量完成后在 H 行上显示距离的平均值。12.4 距离测量数据输出1. 用通讯电缆连接MTS-800 及计算机串口。2. 将【输出】功能定义至测量模式的软键上参见“23.3 键功能定义”,并正确设置通讯波特率参见“23.2 仪器设置”。3. 照准目标点。4. 按【输出】将距离角度观测值向计算机输出。13坐标测量在输入测站点坐标、仪器高、目标高和后视方位角后,用坐标测量功能可以测定目标点的三维坐标。l 坐标测量前应首先进展电子测距的有关设置参阅12.1 距离测量设置。ZN目标高仪器高目标点测站点E13.1 输

20、入测站坐标13.1.1 键盘输入测站数据操作过程1. 在测量模式其次页菜单下按【坐标】进入坐标测量菜单屏幕。l 也可在菜单模式下选取“ 1.坐标测量”完成同样功能。操作键显示【坐标测量】1坐标测量2. 测站设置【坐标】3. 置方位角4. 仪器棱镜高2. 选取“2.测站设置”后按【】确认,进入测站坐标输入屏,输入测站坐标。l 假设需调用仪器内存中坐标数据,按【查找】。l 存储测站数据按【记录】。参见“在记录模式下进展数据记录”。【5】【6】【】【测站设置】N0m: 0.000 E0m: 0.000 Z0m: 0.000查找记录确定3. 按【确定】确认输入的测站坐标值,并返回上级菜单。【确定】【坐

21、标测量】1坐标测量2. 测站设置3. 置方位角4. 仪器棱镜高13.1.2 调用内存中坐标数据假设期望使用预先存入的坐标数据作为测站点的数据,可在测站数据输入屏下按【查找】读取所需的坐标数据。读取的既可以是内存点中的坐标数据,也可以是所选定的工作文件中的坐标数据及内存任意文件中的坐标数据。3输入坐标数据的点号,按【】操作过程操作键也可按【列表】,对文件中的坐标数1在输入测站数据时按【查找】 ,屏据记录列表,选取需要的坐标数据幕上显示出当前内存中用于读取坐标显示【查找坐标数据】【查文找件坐标当数前据文】件数据的文件。按【文件】可重选择坐标数据文件。【】【文件】文件点号:已2知点点号:文件列表文件

22、列表2. 按【5】、【6】可使光标上下移动选取测站数据所在的位置(点、当前文件或选取内存中其他文件), 按 【5】【】。例如:选择“当前文件”。【6】【】【选取文件】1.点2. 当前文件3. 文件列表4.仪器显示从当前文件中查找到坐标数据。按【确定】将该数据设置为仪器测站点坐标,并返回坐标测量菜单。【确定】【测站设置】N0m: 353.636 E0m: 237.358Z0m: 0000查找记录确定数据列表时:llll按【】或【】光标按行移动。按【切换】屏幕显示“”光标按页移按【第一】光标移动至数据列表开头处,按【最终】光标移动至数据列表完毕处。 按【查找】输入点号查阅数据。13.2 后视方位角

23、设置在输入测站点和后视点的坐标后,便可计算并设置后视点方向的方位角。照准后视点,通过按键操作,仪器便依据测站点和后视点的坐标,自动完成后视方位角的设置。N后视点0方位角测站点E操作过程1. 在坐标测量菜单屏幕下选取“3.置操作键显示方位角”后按【置。】,进入方位角设【】【坐标测量】1坐标测量2. 测站设置3. 置方位角4. 仪器棱镜高2. 此时可直接输入后视点的方位角 , 并照准后视点,按【 】确定后完成定向, 并返回坐标测量菜单, 参见“11.2 将水平方向设置成所需方向”l 按【定向】,通过输入后视点坐标,计算并设置方位角【定向】【置方位角】HAR:定向操作过程3. 输入后视点坐标,按【确

24、定】。l 如需调用内存坐标数据按【查找】。参阅 13.1.2 调用内存中已操作键显示【置角/输入后视点】N: 248.695知坐标数据。l 按【测站】输入测站坐标 .参阅“13.1 输入测站数据”【确定】E: 176.254Z:查找测站确定4. 仪器自动计算出后视方位角,并提示照准后视点。照准后视点后,按【确定】,设置方位角完毕,返回坐标测量菜单。【确定】【置水平角】方位角:994313照准后视点?取消确定13.3 输入棱镜高及仪器高如要测定目标的Z 坐标,还需要量取棱镜高及仪器高,输入仪器中。操作过程 1在坐标测量菜单中选取“4.仪器棱镜高”后按【】。操作键显示【坐标测量】在测量模式第三页下

25、,按【高程】 【5】1. 坐标测量完成同样功能。【6】【】2. 测站设置3. 置方位角4. 仪器棱镜高2.输入棱镜高和仪器高,按【确定】, 返回坐标测量菜单。【确定】【仪器及棱镜高】棱镜高:1.50仪器高:1.35确定13.4 三维坐标测量在测站及其后视方位角设置完成后便可测定目标点的三维坐标。目标点三维坐标计算公式:N1=N0+SsinZcosAz E1=E0+SsinZsinAz Z1=Z0+ScosZ+ih-fh式中:N0:测站点N 坐标S:斜距ih:仪器高E0:测站点E 坐标Z:天顶距fh:目标高Z0:测站点Z 坐标Az:坐标方位角Z天顶距仪器高目标点斜距目标点平距E测站点N0,E0,

26、Z0N坐标方位角操作过程1. 照准目标点上的棱镜 ,在坐标测量菜单屏幕下选取“ 1.坐标测量”后按【】,开头坐标测量操作键显示【坐标测量】1坐标测量【】2测站设置3. 置方位角4. 仪器棱镜高2. 测量完成,屏幕上显示出所测目标点的坐标值。l 当待测观测目标点的目标高不同时,开头观测前先按【高程】将目标高输入参阅“13.3 输入棱镜高及仪器高”。l 按【记录】可记录该测量结果参阅 “22.在记录模式下进展数据记录”。l 按【改正】可更改测距条件设置(参阅“12.1 距离测量设置”)。【坐标测量】N:156.760mE:148.540mZ:12.345m记录改正高程测量3照准下一目标点后按【测量】开头测量。用同样的方法对全部目标点进行测量。【测量】4按【ESC】完毕坐标测量返回坐标测量菜单屏幕。【ESC】【坐标测量】1. 坐标测量2. 测站设置3. 置方位角4. 仪器棱镜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