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中测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中测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茂名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有人说:“皖南古村落与其他村落形态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古村落建设和发展在相当程度上 脱离了对农业的依赖。占村落居民的意识、生活方式及情趣方面,大大超越了农民思想意识 和一般市民阶层,而是保留和追求与文人、官宦阶层相一致,因此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J皖 南古村落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的根源是()A.当地居民普遍脱离农业生产B.明清时期徽商劲旅异军突起C.人们的意识和追求有所提高D.深受文人和官宦阶层的影响2 . 19
2、世纪初,英国乡村中的裁缝铺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城市里的成衣商店;靴匠不再做 鞋,人们购买从城镇市场运输而来的各种鞋子;面包师的生意也被城里的面包房挤垮了。这 说明A.交通发展实现城乡一体B.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C.传统手工业已不复存在D.工业革命加速全球化进程3 .明朝人聂豹(I4861563)认为“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于身心无所得者,往往有 之”,若有志于圣学,应“精察此心之天理,以充满吾良知本体之量”。材料反映出聂豹A.继承了程朱理学的方法论B.批判了儒家思想的神圣地位C.认可了王阳明心学的理论D.论述了清静无为的政治观点4 .下图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粮食总产量及人均占有量的柱状图。
3、据此可知o o o o o O o o o o O5 0 5 0 52 2 11粮食总产量隋唐 宋元 明代清前期单位:亿斤人均占有量150010005000秦投隋唐宋元明代清前期 口单位:斤A.古代农业生产模式未发生质变B. 土地兼并是古代农业发展的桎梏C.两宋时期农业生产发展水平高D.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5 .晚清时期,中国人惊奇地发现西方物理学揭示的一些原理,与墨子记载有相似之处。D项排除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有4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 分,共计52分。)17. (14 分)(1)理念:城市规划彰显统治权威;城市选址遵循应天顺民的原则;城市
4、布局符合社会治 理需要;遵循礼制,严格尊卑等级;顺应自然,因地制宜。(每点2分,任答3 点即可,共6分)(2)特点:发展不均衡,沿海通商口岸首先崛起;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具有半殖民地性。(每点2分,共4分)背景: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等。(每点2分,任 答2点即可,共4分)18. (14分)(1)特点:种类多;范围广;食物物种为主;双向交流;欧洲人是主要传播者(任意四 点,4分)(2)原因: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物种传入欧洲,进而传入中国;中国人地矛盾突出;玉 米、甘薯等作物产量高,适应性强。(4分)影响:积极影响:扩大了耕地面积,缓解了人地矛盾;丰富了食品资源,增加
5、了粮食 供应量;提高了中国社会的抗饥荒能力,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促进了商品经济 的发展等。(4分)消极影响:过度垦荒造田,导致水土流失,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2分)19. (12 分)示例一: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2分)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多融入中华文化。例如佛教传 入中国后,一方面实现本土化,一方面与儒、道融合,促进宋明理学产生,丰富中华文化 的内涵。同时中华文化并非单纯的汉民族文化或黄河流域文化,而是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 上有机地吸收中国境内各民族及不同地域文化,如楚文化、吴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 等,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华文化。中华各民族文化,例如历
6、史上的匈奴、鲜卑、羯、氐、 羌、契丹、女真等民族的文化,都融合于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正是因为这些融合,使得中华文化更具生命力。(8分)强大的包容性增强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也成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 动力和凝聚力。(2分)示例二:家国情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价值理念。(2分)中华文化提倡爱国,追求对国家对民族的社会责任。春秋战国时期孔孟儒学、墨家等 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是在强调提高自身修养的同时要肩 负起家国责任;理学家张载强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平”是对儒家家国责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
7、乐”强调将个人私欲和情感置于国家人民利益之后,主张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明清 进步思想家顾炎武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8 分)家国情怀根植于中国悠久的历史底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价值理念,也是提高中华民 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强大力量。(2分)示例三:中华文化根据时代需求不断发展。(2分)中华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流,随着时代需求不断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孟儒学主张 仁政、民本,当时未受到重视;汉代董仲舒在吸收法、道、阴阳各派的基础上,创立新儒 学,适应汉代大一统的需求,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魏晋以来,儒学 发展受到佛教、道教的挑战,宋明理学家吸收佛
8、、道思想,并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 怀联系起来,使儒学日益思辨化、世俗化;明清之际,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冲击下,一批进 步思想家批判继承传统儒学,主张限制君权、工商皆本、经世致用,为儒学发展注入新活 力。近代以来,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国文化的潮流;20世纪初兴起的新 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科学、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五四运动以后,马 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中华文化的进步。(8 分)中华文化根据时代需求内涵不断丰富,在守正创新中得到发展。(2分)20. (12 分)(1)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周密部署,构建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 防
9、疫工作制度化;防疫措施科学、进步(6分,任意三点即可,每点2分) (2)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央集权的加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兴起;人 文主义的发展(6分,任意三点即可,每点2分)自秦汉以来几乎被人遗忘的墨子重新引起国人的关注与研究。这一现象表明A.墨学复兴促进传统科技转型B.传统科技与近代科技一脉相承C.西学东渐促进了墨学的复兴D.中国古代的科技以实验为基础6 .严复的译作天演论既不同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又异于赫胥黎、斯宾塞的人文主 义进化学说,而是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生存竞争法则观察和阐释人类行为,并将其直接 与国际政治之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相联系。严复此举意在A.警醒国民变革图
10、强B.抨击列强弱肉强食C.宣传科学开启民智D.倡导革命救亡图存7 .济贫税是英国圈地运动后为救济贫民而征收的税。18021803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济 贫税年均为530万英镑;1813年,增长到860万英镑:从1802年到1833年,济贫税增长 了 62%.导致济贫税增加的主要因素是()A.社会贫困人口的增加B.宪章运动的推动C.社会福利体制的完善D.工业革命的发展8 .程朱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强调社会个体对纲常伦理的绝对遵守;王守仁提出“良 知即是心,即是理”,将个体意识与天理合一,肯定了个体自我的利益与价值。以上变化 本质上反映了A.对程朱理学的否定B.儒学危机的出现C.新社会条件
11、下儒学的新发展D.宋明理学内部的分歧9 . 1617世纪,西班牙在拉丁美洲以贵金属开发为核心,建立起封建性的大庄园种植经济 作物,粮食作物种植的不是玉米而是从欧洲引进的小麦。这一举措A.造成了殖民地经济的畸形发展B.促进了西班牙的资本原始积累C.以传播先进生产方式为出发点D.推动了国际经济贸易的均衡化10 . 1877年和1883年轮船招商局分别与在华的英国太古怡和轮船公司签订“齐价合同”,中 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价格,确定收入和货源分配方案。这一做法A.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侵略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C.实现了中外轮船航运业的公平竞争D.打破了列强对中国内河航运的垄断11
12、.互相学习、充实、传承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阿拉伯文化在整个中世纪是一个强 势文化,对东西方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并照亮了欧 洲黑暗的走廊”。材料表明A.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传播使者B.阿拉伯文化对文艺复兴有推动作用C.文化传播实现于国家统治范围内D.欧洲文明源自阿拉伯及东方国家12 . 1864年,英国决定以优惠的利率贷款给地方政府,用以建造公共设施。曼彻斯特利用这 一机遇,于1868年贷款购地建成了亚历山大公园及阿德威克绿地公园。在伯明翰,市议 会也从私人地产主手中购置土地,建成卡霍普公园、阿斯顿公园以及阿德利公园。这反映 出当时的英国A.政府积极干预经济
13、的发展B.城市的空间结构得以优化C.白由经济理沦逐渐被抛弃D.城市化进程出现逆转趋势13 .图4为19481970年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示意图。世界贸易呈现这一发展态 势的主要因素是图4A.世界贸易体系化发展B.新兴独立国家的推动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冷战格局的逐渐瓦解14 .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的佛教在不断发展中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明末,徐光启与来 华的传教士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科学著作;近代以来,男女平等的 思想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陈独秀、李大钊等开始接受马克思主 义,探寻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上述现象说明A.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B.近代向西方学习
14、的潮流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D.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15 .从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欧洲传教士不仅在中国传教和介绍科技知识,而且将中国文化 介绍到西方,用拉丁文翻译了 “四书”“五经等著作,多位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也从儒家经书译本中汲取思想因素。这一时期的中学西渐的原因是A.人文精神有利于打破天主教会控制B.中国某些思想得到启蒙思想家认可C.儒家思想有利于建立资本主义制度D.清朝的政治理念与启蒙思想家一致16 .在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维新”代替“洋务”再 到革命取代改良,这一系列变化主要是由于A. “西学东渐”的深人B.民族危机的加深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
15、展D.思想解放的推动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17题14分,18题14分,19题12分,20题12分,共52分。17. (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古代典籍中城市规划相关记述表“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周礼考工记“王城方九里,公城方七里,侯城方五里,爵城方二里左传隐公元年“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早,而 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 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J管子材料二官方传统:涉及地方府县城市皆须建置官方设施,如坛庙、救济场所、学校、仓库、旌表 申明设施等,对选址、规模、式样等有不同
16、程度的要求。民间传统:参与选址、择向、山水格局建构等工作处理人工建设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和 人工建设中的具体工程技术问题。土人传统:保障着官方法规以适当的方式落实于城市具体的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经济状 况之中,不懈追求和谐的社会秩序。一一摘编自孙诗萌浅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三个传统” 材料三中国城市告别传统城市形态走向近代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中国的城市近代化发初 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批有别于传统封建市镇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这些 通商城市以贸易为中介,并通过强行建立租界等手段,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城市建设 与管理、文化样式及价值观念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从而使这些
17、城市走出乡村社会及文化 的包围而开始了艰难的近代之旅。一一摘编自涂文学中国近代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论略(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理念。(6分)(2)根据材料三概括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8分)18. (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粮食作物玉米、马铃薯和甘薯,蔬菜作物番茄、辣 椒、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之后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地。美洲作物外传的 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如:小麦、大麦、水稻,苹果、葡萄、柠檬,黄瓜、甜瓜、 豌豆,甘蔗等。此外,欧洲移民还把牛、驴、羊、鸡等畜禽
18、传入美洲,或用作役畜,或用于食 用。材料二明代的疆域大于宋代,至少增加了西南、河北大部分与东北地区。但是,仅以这些地区生 产的粮食,犹不足维持明代中叶以后增加的人口。明代开始,有许多新的粮食作物引进中国, 最为重要者为甘薯与玉米。甘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初入中国时,地方官员当作 歉收时的救荒粮,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两者皆富含淀粉,可充主食,以补稻米与麦 类之不足,且不拘土壤与地形,或可在山地种植,或可在沙地栽培,将过去认为无法使用的土 地,一变为农田因为土地使用的方式改变,边缘土地的植被改变,也严重地改变了地貌与 生态。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1)据
19、材料一,概括指出16世纪以来物种传播的特点。(4分)(2)据材料二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玉米、甘薯在明代传入中国并得到广泛种植的原因,简析其对明清社会经济的影响。Q0分)19.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文化”是个内涵丰富、外延广阔的概念。就性质而言,她是中华民族赖以长期发展、 不断进步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就内容而言,她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并包括各个少数民族 文化在内的多元一体的文化;就学术流派而言,她是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佛家、阴 阳家、兵家、名家、杂家等在内的诸子百家分途发展而又相互碰撞交流吸收的结果;就时代性 而言,她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彰显时代精神的产物;就价值
20、取向而言,她是以中华民族精 神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导向,蕴涵团结统一、贵和尚中、守成创新、以人为本的一整套价值 理念的整合。一一摘编自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的一个角度以“中华文化”为中心拟定论题,予以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史实正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2分)20. (12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 伦敦于1499-1665年发生多次严重鼠疫疫情。随着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形成, 都铎王朝摆脱了中世纪消极无为的宗教防疫观念束缚,而以积极的姿态来处理防疫事务。为防 控疫情,1518年伦敦市政当局号召患病家庭主动进行隔离,后来隔
21、离措施在全国逐渐合法化 和制度化。政府严禁疫区人员流动,以防止疫情扩散。政府积极加强疫区公共卫生建设,以消 除疫病滋生条件。为确保法令有效实施,市政当局还专门任命几个临时委员会具体负责。在这 些法令基础上,英国政府初步构建了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为防疫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1572 年伊丽莎白女王签署法案,决定向全国征收“普通税”以建立济贫基金,来救助那些因为瘟疫、 灾荒等突发灾难四处流浪的乞丐和流民。由于有政府救济,许多家庭愿意接受隔离,这使得英 国的防疫工作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17世纪末期鼠疫逐渐从英国消退。据陈凯鹏近代早期鼠疫在英国消退原因探析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政府防
22、疫措施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政府防疫观产生的社会背景。(6分)茂名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奥校高二历史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BBCACADCAA题号111213141516答案BBADBB1 .【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反映出皖南古村落的建设和发展脱离了对农业的依赖,即村落的 居民主要从事商业买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徽商兴盛,故B项正确;A、C、D三项不 是根源,故均排除。2 .【答案】B【解析】材料列举了 19世纪初乡村传统行业消失的表现,这些传统行业被城市中 的相应行业所取代,这是工业革命在生产领域出
23、现变革所带来的结果,因此选B。城乡的联系 得益于交通的发展,但在19世纪初并未实现城乡一体,A项错误。材料中列举了一些传统手 工业逐渐消失,但并不能代表传统手工业不复存在,C项错误。本题是对英国城乡经济转型情 况的介绍,并没有涉及到全球化,D项错误。3 .【答案】C【解析】聂豹认为格物致知于身心无所得,主张精察内心,以发现天理,实现致 良知,说明其一定程度上认可了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故选C项;“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 于身心无所得者,往往有之”说明聂豹反对格物致知,批判程朱理学的方法论,排除A项;聂 豹批判了程朱理学的方法论,而不是儒家思想的神圣地位,排除B项;“清静无为”是道家的 观点,而“精
24、察此心之天理,以充满吾良知本体之量”说明聂豹是儒家思想,排除D项。4 .【答案】A【解析】据材料“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粮食总产量及人均占有量的柱状图”,可知 粮食总产量增多,人均占有量减少,这是因为人口增加的缘故,可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生产 模式未发生变化,故选A项;土地兼并与粮食产量、人均占有量关系不大,排除B项;宋元时 期人均粮食占有量上升主要原因是战乱导致人口减少,排除C项;宋朝时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排除D项。5 .【答案】C【解析】晚清时期,由于西学东渐,使得人们在关注西方物理学揭示的一些原理 时,注意到了与墨子的记载相似,从而引发了国人对墨子的关注与研究,所以说墨学 的复兴得益于西学东
25、渐的影响,故选c项;题干只是提到了墨学复兴的背景,并未提到其结果 和影响,排除A项;传统科技与近代科技本身并不是一脉相承的,因为其研究的方法和内容都 存在较大差异,排除B项;中国古代的科技以经验和观察为主,而不是以实验为主,排除D项。 6.【答案】A【解析】“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生存竞争法则观察和阐释人类行为,并将其直 接与国际政治之弱肉强食的从林法则相联系”表明严复此举意在警醒国民变革图强,故选A 项;严复是主张变法图强,改变被列强压迫的状况,而不主张革命,排除B.D两项;从材料 看,严复的主旨不是宣传科学,排除C项。7 .【答案】D【解析】A. “社会贫困人口的增加”是题干所给材料描述的历
26、史现象,而非原 因,这与题意不符。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宪章运动”同样是工业革命开展的结果,这与 题意不符。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福利体制的完善”是工人运动和社会发展的表现, 不是导致济贫税增加的因素,这与题意不符。D.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802年到1833年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而工业革命的开展导致了盆富差距的扩大,由此使 得英国为救济贫民的济贫税的增加。8 .【答案】C【解析】个体意识由抑制到肯定,从本质上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市民 阶层的发展壮大,个体意识增强,促进了新社会条件下儒学的新发展,C项正确;王守仁心学 是对程朱理学的发展,不能说是否定,排除A
27、项;王守仁心学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与发展,而 非儒学危机,排除B项;宋明理学内部的分歧是表象,不是木质,排除D项。9 .【答案】A【解析】根据“西班牙在拉丁美洲以贵金属开发为核心”“粮食作物种植的不是 玉米而是从欧洲引进的小麦”可知,西班牙在拉丁美洲主要是开采贵金属,并且建立的大庄园 种植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的种植也取代了当地本来种植的玉米,这一举措造成了殖民地经济的 畸形发展,故选A项;西班牙从拉丁美洲掠夺的黄金主要主要用于奢侈品的消费,没有促进本 国的资本原始积累,排除B项;西班牙上述举措的出发点是为了掠夺财富,封建性的大庄园经 济也不是先进的生产方式,排除C项;西班牙上述举措使拉丁美洲对其形
28、成了经济依附关系, 其结果是导致了国际经济贸易的失衡,排除D项。10 .【答案】A【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轮船招商局与英国两家轮船公司签订“齐价合同”, 统一定价确定收入和货源分配方案,说明轮船招商局的建立分润了英商在华利益,即一定程度 上抵制了列强的侵略,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洋务民用企业轮产招商局,与民族资本主义无 关,排除B项;受不平等条约影响,中外轮船航运业并不能公平竞争,排除C项;轮船招商局 冲击了列强对中国内河航运的垄断,排除D项。11 .【答案】B【解析】据“特别是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并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 可知,材料强调的是阿拉伯文化对西方的影响,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阿拉伯
29、文化对西方的 影响,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传播使者并不是材料主旨,排除A项;文化传播不仅仅局限于国 家统治范围之内,排除C项;阿拉伯和东方国家并不是欧洲文明的源头,排除D项。12 .【答案】B【解析】由材料“英国决定以优惠的利率贷款给地方政府,用以建造公共设 施”、“贷款购地建成了亚历山大公园及阿德威克绿地公园。在伯明翰,市议会也从私人地产主 手中购置土地,建成卡霍普公园、阿斯顿公园以及阿德利公园”可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并通过政府出资的方式不断优化城市结构,故选B项;罗斯福新政后政府 采取积极干预经济的策略,排除A项;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思潮兴起,排除C项:材料 强
30、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非逆转,排除D项。13 .【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 银行、关贸总协定的建立,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在此世界经济体系 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迅速发展,故选A项;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出现还是在20世纪60年代,大多 数力量比较弱小,不是推动世界贸易发展态势的原因,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20世纪50 60年代,世界多极化产生,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是在两极格局瓦解后,排除C项;据所学可 知,冷战格局的瓦解是在20世纪90年代,时空观念不符合,排除D项。14 .【答案】D【解析】分析材料可知材料主要体现了从古代到近代,中华文化都
31、在吸收外 来文化,在融合交流中不断发展,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文化的发展,不是中华文化对 世界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内容涉及古代和近代,B项不全面,排除B项;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发展只是材料一部分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15 .【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多位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也从儒家经书译本中汲 取思想因素”可知中国的某些思想得到了当时启蒙思想家的认可,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天 主教会对欧洲的控制,排除A项;儒家思想不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排除C项;清代强调 专制主义,启蒙思想强调民主,排除D项。故选B项。16 .【答案】B【解析】在近代中国,西方列强不断扩大侵华活动,导致中国民族危机不断 加深。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和层次不断发生变化,据此分析可 知B项正确。“西学东渐”的深入是对材料内容的概括,而非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师夷长 技以制夷”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思想,“师夷长技以自强”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思想,这一变 化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无关,排除C项;思想解放的推动不是材料所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