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云南省玉溪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云南省玉溪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秘密启用前玉溪市2022-2023学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 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 角“条形码粘贴处”。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
2、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 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国强化中西医结合,促进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及时推广有效 方药和中成药,有效减少轻型和普通型向重型、重型向危重型发展,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受到国际 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在这次抗击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参与面之广、参与度之深、受关注程度之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 未有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派出5批近800人的
3、专业队伍驰援武汉,全国支援武汉的医疗队里有4900 余人来自中医药系统。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新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占 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0.6%。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90%以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纳入国家卫健委第三版诊疗方案,并在后面几版不断完善。第五版新冠肺炎诊疗 方案专门设置了中医治疗内容,针对医学观察期、临床治疗期和恢复期列出了中医诊疗方案。发挥中医药 独特作用,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中国抗疫实践受到世界关注。国际临床评价指标认为,对于新冠肺炎轻症患者,真正反映疗效的关键指标是转重率。临床发现,中 医验方在减
4、轻发热咳嗽症状、控制病情进展、提升人体免疫力方面有独特优势。德国病毒学家奇纳特尔近 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中西医结合疗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中医药在防止病毒吸附细胞、病毒复制等方面万福使轻兵驰入颍川界讨之。贼不意万福至,忙迫不得战,万福悉聚而诛之,尽得其所亡物,并得前后所掠人妻子财物牛马万计,悉还其家。为淮南节度崔圆所忌,失刺史,改鸿胪卿,以节度副使将兵千人镇寿州。万福不以为恨。许杲以平卢 行军司马,将卒三千人驻濠州不去,有藏淮南意。圆令万福摄濠州刺史,杲闻即提卒去,止当涂陈庄。贼陷舒州,圆又以万福为舒州刺史,督淮南岸盗贼,连破其党。大历三年,召赴京师。代宗谓:“闻卿名,久欲一识卿,且将累卿以许杲
5、。“万福拜谢,因前日:“陛下以许杲召臣,如河北贼诸将叛,以属何人? ”代宗笑曰:“且欲议许杲事,方当大用卿。”即以为 和州刺史行营防御使督淮南岸盗贼至州杲惧移军上元。杲至楚州大掠,节度使书元甫命万福讨之。未至淮 阴,杲为其将康自勤所逐。自勤拥兵继掠,循淮而东。万福信道追而杀之,免者十二三,尽得其所虏掠金 银妇女等,皆护致其家。代宗诏以本州兵千五百人防秋京西,遂带和州刺史镇咸阳。李正已反,将断江淮路,令兵守涌桥涡口,江淮进奉船千余只,泊涡口不敢进。德宗以方福为濠州刺史,万福驰至涡口,立马岸上,发进奉船,淄、青将士停岸睥皖,不敢动,诸道继进。改泗州刺史,为杜 亚所忌,征拜左金吾卫将军。召见,德宗惊
6、日:“杜亚言卿昏耄,卿乃如是健耶!”图形凌烟阁,数赐酒 馔衣服,并敕度支籍口畜,给其费。至贺,阳城等于延英门外,天下益重其名。二十一年,以左散骑常 侍致仕。(选自韩愈韩昌黎文集,有删改)【注】防秋:古代西北各游牧部落往往趁秋高马肥时南侵。届时边军特加警卫,调兵防守,称为“防秋”。阳城:与张万福同时的大臣。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即以为和州刺史/行营防御使/督淮南岸/盗贼至州/杲惧/移军上元B.即以为和州刺史/行营防御/使督淮南岸/盗贼至州/杲惧/移军上元C.即以为和州刺史/行营防御使/督淮南岸盗贼/至州/杲惧/移军上元D.即以为和州刺史/行营防御/使督淮南岸盗贼
7、/至州/杲惧/移军上元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经:汉武帝时期开始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者必须明习经学,故得此名。B.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C.摄:指兼任官职。古汉语中,此类词语还有“行”“署”“权”“假”等。D.倍道:意思是指以加倍的速度行军或赶行,一日走两日的路程来完成任务。12 .下列对全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万福的曾祖父和父亲都以儒学为业,但仕途不显达,所以他不喜欢读书,喜欢习武,年轻时就立下战功。B.张万福虽被淮南节度使崔圆嫉妒,失去了刺史的职位,却并未因此不满,听从崔圆的任命连续
8、击败了 叛贼。C.许杲非常忌惮张万福的威名,不论是在濠州还是在和州时,只要听说张万福担任刺史他就率兵离开或 转移。D.大历三年,张万福被召前往京城,代宗希望他能平定许杲的叛乱,万福却依然担心黄河以北的将领要 叛变。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贼不意万福至,忙迫不得战,万福悉聚而诛之,尽得其所亡物。(2)许杲以平卢行军司马,将卒三千人驻濠州不去,有窥淮南意。14 .张万福声威远著,受到上至天子,下至对手的尊重。请简要概括天下重其名的原因。【答案】10.C11. C 12. A13 . (1)贼人没料到万福会到,仓皇紧张之下无法应战,万福将他们全都聚在一起杀掉了他们。张万福把
9、盗贼掠走的东西全都追缴回来。(2)许杲凭着平卢行军司马的身份率领三千士兵驻守在濠州不离开,有窥探淮南之意。14 .英勇善战,军事才能显著;胸襟开阔,不计个人得失;忠诚爱国,不避困难。【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为:当即任命万福担任和州刺史、行营防御使,督察淮河南岸的叛贼。万福到了和州,许杲害怕,把 军队转移到上元。句中“和州刺史”和“行营防御使”都为官职名,故应在“行营防御使”后断开,排除BD。“督淮南岸盗贼”,句意:督察淮河南岸的叛贼。“督”的主语是“张万福”,“督”作谓语,“淮南岸 盗贼”作宾语,故应在“盗贼”后断句,排除A。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
10、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 ”摄:指兼任官职”错误。“摄”应是指代理官职。故选Co【12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A. “张万福的曾祖父和父亲都以儒学为业”说法错误。原文为“自曾祖至父皆明经”,说明他曾祖父、 祖父、父亲都是明经;“业儒皆不达”的是他的祖父和父亲,原文的表述是“万福以祖父业儒皆不达,不 喜书,学骑射”。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第(1)句得分点为:“意”,想到,料到;“忙迫”,仓皇紧张;“亡”,丢失,掠走。第(2)句得分点为:“以”,凭着的身份;“将”,率领;“去”,离开;“窥”,窥探。【14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文
11、章相关内容的能力。(1)由“万福使轻兵驰入颍州界讨之尽得其所亡物”“圆令万福摄濠州刺史,杲闻即提卒去”“圆 又以万福为舒州刺史,督淮南岸盗贼,连破其党”等内容可知,张万福英勇善战,军事才能显著,屡立战 功,多次击败叛军和盗贼,威名大震,受到各界的尊重。(2)由“为淮南节度崔圆所忌,失刺史,改鸿胪卿,以节度副使将兵千人镇寿州。万福不以为恨”可 知,他具有开阔的胸怀,不计较个人的一时得失,受人尊敬。(3)由“李正已反,将断江淮路,兵守涌桥涡口。江淮进奉船千余只,泊涡口不敢进。德宗以万福为濠 州刺史,万福驰至涡口,立马岸上,发进奉船,淄,青将士停岸睥睨,不敢动,诸道继进”等内容可知, 张万福忠诚爱国
12、,不避困难,受到别人的尊敬。参考译文:张万福,是魏州元城人,从曾祖父到父亲都是明经出身,但官职只到县令、州佐等。张万福因为祖父 和父亲都以儒学为业,但仕途都不显达,(所以)不喜欢读书,而去学习骑马和射箭。在十七八岁的时 候,(张万福)到辽东参军,得了战功,被提升为将领回来了。多次升迁后官至寿州刺史。州府押送租税 到京城,走到颍州地界,被盗贼掠夺,张万福派精锐士兵骑马奔入颍州的地界讨伐盗贼。贼人没料到张万 福会到,仓皇紧张之下无法应战,张万福将他们全都聚在一起杀掉了他们。张万福把盗贼掠走的东西全都 追缴回来,并把贼人前前后后掠夺来的别人的妻子和孩子以及数以万计的财物、牛马等,都归还给其家 人。张
13、万福被淮南节度使崔圆妒忌,失去了刺史的职位,改任鸿胪卿,凭着节度副使的身份率领一千名士 兵镇守寿州。张万福并没有因为这个而不满。许呆凭着平卢行军司马的身份率领三千士兵驻守在濠州不离 开,有窥探淮南之意。崔圆命令万福代理濠州刺史,许杲听说后就率领士兵离开了,驻扎在当涂陈庄。贼 人攻克了舒州,崔圆又让万福担任舒州刺史,督察淮河南岸的叛贼,张万福连续打败了这伙叛贼。大历三年,(张万福)被召前往京城。代宗对他说:“听说你的大名,想认识你很久了,并且还要因为许杲叛乱的事烦劳你。”万福跪拜感谢,趁机上前说:“陛下因为讨伐许杲的事召见我,如果黄河以北 那些心怀不轨的将领要叛变,将托付给谁? ”代宗笑着说:“
14、我们暂且先讨论关于许杲的事,朝廷正要重 用你。”当即任命万福担任和州刺史、行营防御使,督察淮河南岸的叛贼。万福到了和州,许杲害怕,把 军队转移到上元。许杲到楚州大肆掠夺,节度使韦元甫命令万福讨伐许杲。万福还没到淮阴,许杲被他的 将领康自勤赶走。康自勤聚集军队继续掠夺,沿着淮河一路向东,张万福日夜兼程追赶捕杀他们,幸存的 人有十分之二三。把他们掳掠的金银妇女等全部缴获,并把这些全都送还各自的家。代宗下诏让本州一千 五百名士兵在京西驻防,万福于是兼任和州刺史镇守咸阳。李正己造反,打算截断江淮路,命令士兵守住涌桥涡口,江淮水路上载有进献财物的船只有一千多 只,都停泊在涡口不敢前进。德宗让万福担任濠州
15、刺史,万福骑马奔到涡口,让马停在岸上,命令进奉船 出发,(李正己率领的)淄青的将士停留在岸上窥视着,不敢有所行动,各路船只相继进发。(又)改任泗 州刺史。因被杜亚嫉妒,被任命为左金吾卫将军。(皇帝)召见万福,德宗(见到他后)惊讶地说:“杜 亚说你老迈,你竟然是这样康健啊! ”把他的形貌画在凌烟阁上,多次赏赐他酒馔衣服,并下令让度支登 记他家里的人口和牲畜,供给其支出费用。到庆祝的时候,阳城在延英门外等候,天下的人更加尊重张万 福。贞元二十一年,万福在左散骑常侍职位上退休。(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送梓州李使君王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
16、杪百重泉。汉女输槿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注)本诗为送李使君入蜀赴任而作。梓州:隋唐州名,治所在今四川。李使君:李叔明,先任东川节度 使、遂州刺史,后移镇梓州。输槿布:织布纳税。槿木花织成的布,为梓州特产。芋田,蜀中产芋,当 时为主粮之一。文翁:汉景帝时为蜀郡太守,政尚宽宏,见蜀地僻陋,乃建造学宫,教育人才,使巴蜀日 渐开化。教授:此处指教化百姓。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互文见义,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想象雄奇壮阔,令人耳目应接不暇。B.颔联描绘了深山夜雨及山间飞泉悬空而下的景象,远远望去,远处泉瀑就如同从树梢上倾泻下来似 的,境界幽深秀丽
17、。C.颈联写蜀中民俗民情,“汉女”“巴人” “槿布”“芋田”,紧扣蜀地特点和李使君要掌管的职事, 表达了对李使君重任在肩、前途艰难的深深忧虑。D.全诗没有一般送别诗的感伤气氛,情绪积极,格调明快,境界高远,是唐诗中的送别名篇。16 .结合全诗,谈谈诗歌是如何表现作者丰富的情感的。【答案】15.C16.借景抒情。描绘巴蜀雄秀的山川风光,流露出诗人对李氏即将前往赴任的梓州风光的赞美,以及对友人赴任的祝福。叙事抒情。既表现了蜀地的物产、民风,也说明蜀地僻远经济落后,人民穷困而且缺乏教化,含蓄地提醒 李使君,治蜀任重道远,有激励之意。用典抒情。真诚勉励并殷切期望李使君以汉代蜀郡太守文翁为榜样,在梓州重
18、施教化,翻新吏治,大展宏 图。【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 ”表达了对李使君重任在肩、前途艰难的深深忧虑”说法错误。颈联写汉女辛劳织布纳税,巴人地少诉 讼争田,是为了表现蜀地僻远,经济落后,人民穷困。诗人借此来含蓄地提醒李使君:治蜀并非易事,而 是任重道远。这是对友人奋发有为、大展宏图的期待和勉励。故选Co【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抒情手法的能力。前两联写景,“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勾勒出巴蜀层峦叠嶂的群山、无数险峻深邃的岩壑、高耸云 天的林木,同时还有一片杜鹃热闹如沸的啼鸣,使万壑千岩为之振响。如同展开一卷气势磅礴的山水画, 令人为之一振。“山中一
19、半雨,树杪百重泉”,更扣紧蜀地山高林密、雨水充沛的特点,先描绘深山冥 晦,千岩万壑中晴雨参半的奇景,再绘出雨中山间道道飞泉,悬空而下。这两联表现出山中景物的层次、 纵深、高远,使画面富于立体感,把人带入一个雄奇、壮阔而又幽深、秀丽的境界。作者以欣羡的笔调描 绘蜀地山水景物,表达了诗人对梓州风光的热烈向往,对李使君即将前往赴任的祝福之情。此处是借景抒 情。第三联“汉女输槿布,巴人讼芋田”叙事,写蜀中民情和使君政事,“汉女”“巴人” “槿布”“芋 田”,处处紧扣蜀地特点,而征收赋税,处理讼案,又都是李使君就任梓州刺史以后所掌管的职事,写在 诗里,非常贴切,含蓄地提醒李使君,治蜀任重道远,这是对友人
20、奋发有为、大展宏图的期待和勉励。此 处是叙事抒情。最后一联“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运用有关治蜀的典故。“文翁”是汉景帝时的蜀郡太守,他曾兴 办学校,教育人才,使蜀郡“由是大化”。王维以此勉励李使君,希望他效法文翁,翻新教化,而不要倚 仗文翁等先贤原有的政绩,泰然无为。用典故以传达出自己真诚、殷切的期望之意。此处是用典抒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前人也曾把 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2)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从长江对岸“, ”的祥和场景中,敏锐的意识到 失地若再不
21、收复,百姓将失去斗志,从而心生担忧。(3)有些同学在阅读经典时,只摘抄妙语警句,而不注重领会思想、汲取智慧。用俗话来说,这叫“捡了 芝麻丢了西瓜”。用古诗文名句来说,可谓“,。【答案】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的字有:猿,啸,哀,渚,佛,狸,祠,鸦,遗。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春风拂过,大地一片绿意盎然、万紫千红。然而,春风唤醒的 不是植食者饥肠辘辘的一群,而是红花绿叶
22、。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植物与植食者之间早已充满了错综复杂 的爱恨情仇。植物与植食者斗智斗勇的现象 ,然而,它们之间并非只有 的仇恨。有的植 食者在满足自身存活的必要需求下,不会对植物赶尽杀绝,而是懂得“收敛”也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既然 植食者做出让步,植物也懂得“妥协”,往往不再 ,而是愿意做出一部分牺牲作为回馈。双 方做出的让步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实现和睦相处,甚至双方还能不计前嫌,建立起互利共生的合作关系。头 细蛾与叶下珠就建立了这样一种协同进化的关系。在叶下珠的种子成熟时,头细蛾幼虫也刚好从叶下珠的果实里孵化出来,并依靠取食种子成长。此时, 叶下珠并没有做出反抗,而是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一部
23、分种子拿来饲养头细蛾的幼虫,直至其化蛹。到了第 二年开春,破茧变为能够飞翔的头细蛾成虫时,又为叶下珠提供传粉服务,帮助其完成繁衍后代的使命。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耍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答案】18 .不胜枚举;势不两立;斤斤计较。19 .春风唤醒的不仅是红花绿叶,还有一群饥肠辘辘的植食者。20 .画横线句把叶下珠当作人来写,句中的“反抗”“心甘情愿”“拿来”等词语赋予了叶下珠以人的心理 与动作,形象地写出了叶下珠与头细蛾之间的协同进
24、化的关系。【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空,强调植物与植食者斗智斗勇的现象很多,可填写“不胜枚举”。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部列 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第空强调植物与植食者之间的矛盾看似不可调和,可填“势不两立”。势不两立: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 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第空,强调植物对植食者做出了让步,不再跟植食者计较一些小事,可填“斤斤计较”。斤斤计较:形 容一丝一毫也要计较。【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子语病有:一是关联词使用不当,“春风唤醒的”包含后面两类,“不是而是”不符合事理逻辑,应将“不是而是”改为不仅还”;二是语序不
25、当,应将“植食者饥肠辘辘的一群”改为“一群饥肠辘辘的植食者”;三是逻辑混乱,先唤醒“红花绿叶”才有“植食者”以此为食物,应将“红花绿叶”放在前半句,“一群饥肠辘辘 植食者”放在后半句。故句子修改为:春风唤醒的不仅是红花绿叶,还有一群饥肠辘辘的植食者。【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能力。分析拟人修辞的构成,主要指出本体和拟体;分析拟人的表达效果,主要是使描写的事物更形象生动逼真。“叶下珠并没有做出反抗”“心甘情愿”“拿来”把叶下珠人格化,本体是“叶下珠”,拟体是人。其中 “反抗”“拿来”从动作的角度,“心甘情愿”从心理的角度描写叶下珠,赋予叶下珠人的情态动作,形 象地写出了叶
26、下珠与头细蛾之间的协同进化的关系。(二)语言文字运用n (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不崩的” “这个西红柿有一股番茄 味” “三人行,必有三人” “七日不见,如隔一周” “台上一分钟,台下60秒”近期,,引起年轻人的极大兴趣。说起“废话文学”,它和文学沾边,少不了一些名人 的帮衬。比如孤独苦闷的鲁迅在秋夜里写的那句“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 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就是著名的“废话”。朱自清甚至专门写过一篇论废话,其中便提到:“所有的 话到头儿来全是废话。”由此可见,废话源远流长,并非今日之网络才
27、独有的现象。,或许 也和当下较为普遍的社交焦虑不无关系。很多人活跃于网络,面对看不见的陌生人侃侃而谈、毫无戒备,但 是在面对面的现实交流中,却小心翼翼起来,甚至还有了 “社交恐惧症” 一说。这样看来,有的人在现实中 畏惧表达,到了网络便会有一种找补心态,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哪怕是废话连篇。“废话文学”最大的特点就是“说了又好像没说”,往往用来形容那些文不对题、不知所云、模棱两 可、打太极式的媒介信息。废话或许是无用的,但可有趣。金圣叹说:“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林语堂也曾表示过: “得有点废话,我们的生活才有意思。”因此,,就是在包容一种宽松的说话空间、轻松的 交流心态,以及由此带来
28、的松弛、融洽的人际关系。一句话:废话也是话,不必废除它。21 .下列选项中,和文中划线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桃之夭夭,灼灼其华。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C.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 字。【答案】21. C22.“废话文学”悄然流行于社交网络而“废话文学”之所以流行我们包容废话【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例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为反复。A.运用了叠音(叠字)的修辞手法。“夭夭”
29、“灼灼”为叠音。B.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溅泪”“惊心”赋予“花” “鸟”以人的情态。C.运用了设问和反复的修辞手法。“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自问自答,是设问,两处“知否”属于 反复。D.运用了设问、比喻、夸张 修辞手法。“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问自答,是设问; 把“愁”比作“江水”,为比喻;极言愁如江水之多,为夸张。故选C。【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空,根据后面“说起废话文学”分析,前面举例的“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雪崩的时候, 没有一片雪花是不崩的” “这个西红柿有一股番茄味”“三人行,必有三人”等内容属于“废话文学”, 此处主要讲“废
30、话文学”流行于社交网络,且“废话文学”作为后面“引起年轻人的极大兴趣”的主语。第空,前面说“废话源远流长,并非今日之网络才独有的现象”,而此句与后文有关,后面说“或许也 和当下较为普遍的社交焦虑不无关系”,这是分析当下“废话文学”流行的原因,据此填“而废话文 学之所以流行”。第空,前面说的是“废话”也有其价值,而后面说“就是在包容一种宽松的说话空间、轻松的交流心 态,以及由此带来的松弛、融洽的人际关系”,这半句应是针对我们应当包容废话这样的现象说的,据此 填“我们包容废话”。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一位妈妈带着女儿去买寿司,寿司只剩一份了,小女孩表示愿意让给后面一
31、位一脸渴望的陌生小男孩。妈妈却一手“反转” 了剧情,不仅付款拿下寿司,还就势教育女儿:“明明吃不到想吃的东西会不快乐,但 就因为让一个不认识的人满足了愿望,就觉得自己也跟着快乐了吗? 她告诉女儿,这是应该得到的,没必 要用“让”来换取夸奖。妈妈继而感慨:“这是一次至关重要的教育,我们的社会从来都鼓励女孩子要善 良、要温柔,却没有给予女生不善良、不温柔的权利。儿子可以去善良,哪怕他成长为一个毫不利己、专门 利人的人也没关系。但是我的女儿,不需要善良”。这位妈妈在自媒体平台上分享了她和女儿的小做事,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有人支持妈妈的做法,也 有人反对。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请你从女孩、妈妈、网友中
32、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中的妈妈,之所以一反常态,教育女儿拥有“不善良”的权利,一方面是因为之前社会一直有对男女 性别的刻板印象。女儿和儿子做相同的事,却会出现不同评价,比如男孩和女孩抢玩具,家长会说男孩太 淘气,说女孩的话就是像个“假小子”,没有一点姑娘样,而这些就是性别刻板印象的开始。一提起女 孩,人们往往联系的就是“善良”“温柔”“好说话”这些词,如果一个女孩稍微表现自私一些,
33、就会受 到别人的抨击,因为在他们的印象里,女孩就应该是善良到大公无私的。并且很多家长们教育“女孩”的 要求与方式罕有变动,仿佛“善良”“温柔”就应该是女孩的特性。另一方面,对所有人特别是女性而 言,过于善良往往会让我们太容易相信别人,无法认识到社会的黑暗面,反而被有心人利用而导致受到伤 害。就比如映射社会现实的电影盲山与素媛,讲述的就是女孩子过于善良,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反 而被伤害的事例。此外,有时候人们表现出的善良只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而产生的一种对 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很多人碍于面子,宁愿让渡自己的权益,甚至在面对别人的过 失时,宁愿让自己的利益
34、受损,也不愿意去追究。但他们心里,真的拥有这份善良吗?也许未必。所以, 新闻中妈妈的教育方式有其合理性。但是,拥有“不善良”的权利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完全走向自私自 利,而是要认清,我们内心中仍然需要拥有善良的底色,与此同时我们追求的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善良,而 不是虚伪和妥协另一方面,我们再学会善良的同时也要学会辨别好坏、保护自己。这才是真正促进个人 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善良。试题要求从女孩、妈妈、网友中任选一个角度写自己的认识与思考。对此,若从女孩的角度,可阐释“善 良”的本质,此外重点可放在不必为了他人的评价而学会表现善良,“你的人生不是用来讨好所有人,而 是善待自己”,在善良的同时学会保护自己。
35、若选择妈妈的角度,则首先可肯定其敢于在教育方式上做出 突破和尝试,但同时应说明也可能导致女儿成为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所以,作为母亲可以教育女儿,不要 过于追求他人评价而扼杀真实表达自己的自由,在善良的同时要具备保护自己的能力。若选择网友的角 度,则应针对他们支持或反对的声音展开论证,说明我们应该理性、全面地看待这件事。立意:1 .不是不必善良,而是不必表现善良。2 .在追求善良的时候学会保护好自己。有明显效果。”作为欧洲第一个实现中医药立法的国家,匈牙利在抗击疫情之初就非常重视中医药的作用。今年2月 底,在匈中医师就开始熬煮可以增强免疫力的中药茶饮,并免费向当地民众发放。“中医药能因人而异地 进
36、行针对性治疗,帮助病人减轻病症,作用显著,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获得越来越广泛认可。”匈牙利前 总理迈杰希彼得认为,“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已经是抗击疫情的重要方案,中医药正为全球抗疫做出贡 献。”匈牙利卫生部补充医学工作委员会主任艾瑞阿扬道克表示:“相信中医药会在匈牙利抗击疫情中发 挥积极作用。中医药和西医药可以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维护和增进民众健康。”中国及时主动同世界分享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的有关经验。在一些国家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药同 样发挥着独特作用。据介绍,目前,中国已向意大利、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捐赠中成药、饮片、针灸 针等药品和器械,并选派中医师前往有关国家支援抗疫。(摘编自国际社
37、会积极评价中医药抗疫,人民日报) 材料二:有人质疑,面对一个新发疾病,西医没有特效药,中医为啥有方子?其实,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二者看待人体和疾病的角度不同,治病方法也不相同。例如, 面对新冠病毒,西医的重点是寻找有效药物,直接消灭病原体;而中医则着眼于病因和病机,通过整体调 节,清除病原体的生存环境,调动人体的自我痊愈机能,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本次疫情初期, 我国中医专家对患者进行诊察分析以后,结合武汉气候特点,得出一个基本判断:新冠肺炎属于“寒湿 疫”,在治疗上应主要针对寒和湿,用辛温解表之法。为此,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推荐“清 肺排毒汤”。此方是对张仲景相关经方
38、的融合创新运用,既祛寒闭,又利小便祛湿;既防疫邪入里,又调 肝和胃。除了通用方,还有针对不同病情、不同症型的其他方剂和中成药。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一把钥匙。回望中华民族历史,中国人和 疫病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说文解字云“疫,民皆疾也。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疫”的记载。东 汉中后期,张仲景著成的伤寒杂病论,创立六经辨证体系,不仅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而且也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治疗传染病的专著。明代医学家吴又可写出了我国温病学第一部专论疫病的著作 温疫论。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在传染病防治中起到积极作用。凭借浩如烟海的中医经典和针、灸、 及、药、按跷、导引等医术
39、,中华民族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凶险疫情。中医药组方的关键,在于精准找到 病因病机,明确治则治法。无论什么疾病,中医只要找到致病原因,就能从古代经典中找到答案,从而制 定出诊疗方案。全科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坚持中 西医并重,中西医并用,是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法宝”。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中医和西医是战友。只有 互相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才能降伏病魔,造福患者。我们应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看待中西医的差异,3 .让善意的芬芳感化他人。不可厚此薄彼,更不可盲目否定中医。(摘编自白剑峰用疗效证明中医实力,人民日报)1 .
4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强化中西医结合,积极推广中药,赢得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肯定。B.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面对新冠病毒,中医着眼于病因和病机,西医的重点是寻找有效药 物,直接消灭病原体。C.匈牙利是第一个实现中医药立法的国家,在抗击新冠之初就十分重视中医药的作用。D.我们要明确中医和西医的治病方法,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发挥中医独特作用,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 药并用。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在这次抗击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参与面广、参与度深,是前所未有的。截至目前,中国新冠肺炎确诊 病例都使用了中医药。B.在中医药参与疫情
41、防控的有关经验方面,中国承担大国责任,不仅及时主动分享信息,还捐赠药品和 器械。C.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治疗传染病的专著,自其问世后人们才对传染病有了正确、全面 的认识。D.无论何种疾病,中医都能从浩如烟海的中医经典中找到答案,制定出诊疗方案,帮助患者战胜病魔。3 .下列表述中,与材料二论述的中医诊疗原则不相符的一项是()A. “多吃杂粮,不生杂病。”B. “治心火以苦寒,治肾火以咸寒”C. “治病求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D.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4 .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5 .中医药在新冠疫情的治疗中不断凸显其地位和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2、答案】1.C2. B 3. A4 .先以面对新发疾病人们对中医的质疑为引子,引发人们的思考。接着写中西医属于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面对新冠病毒,中医和西医有不同的治疗方法。然后写中医药学在中国古代科学、中华文明中的地位与价值,肯定其在与人类疫病的斗争中的作用。最后引用习总书记的话,强调中西医并重和并用,并呼应开头,强调不要盲目否定中医。5 .中国积极推广的有效方药和中成药,有效减少轻型和普通型向重型、重型向危重型发展,受到国际社会 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全国支援武汉的医疗队里有4900余人来自中医药系统,中医药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以上。中医验方在减轻发热咳嗽症状、控制病情进展、提升人体免疫力方面
43、有独特优势。匈牙利非常重视中医药的作用,在匈中医师免费向当地民众发放中药茶饮,中医药的贡献得到官方人士-Li=士 。【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 “匈牙利是第一个实现中医药立法的国家”错,扩大了范围,原文是“欧洲第一个实现中医药立法的国 家”。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A. “都使用了中医药”错,根据原文“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 医药,占91.5%”可知:是绝大部分人使用了中医药,而非都使用了。C. “自其问世后人们才对传染病有了正确、全面的认知”错误。原文只是说“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
44、论,创立六经辨证体系,不仅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而且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治疗传染病的专 著”。并且原文说“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疫的记载”。D. “无论何种疾病,中医都能从浩如烟海的中医经典中找到答案”错,曲解文意。根据原文“无论什么疾 病,中医只要找到致病原因,就能从古代经典中找到答案,从而制定出诊疗方案。”可知,“能从古代经 典中找到答案”的前提是“找到致病原因”。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与运用的能力。A. “多吃杂粮,不生杂病”错,曲解文意,材料二论述的中医诊疗原则是“着眼于病因和病机,通过整体 调节,清除病原体的生存环境,调动人体的自我痊愈机能,所谓正气存内,
45、邪不可干”。主要说的是 吃粗杂粮的好处,是对疾病的预防,不是诊疗。故选Ao【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本写作思路的能力。考生答题时注意归纳每段的内容要点以及段落层次。第一段“有人质疑,面对一个新发疾病,西医没有特效药,中医为啥有方子”这个质疑起到引子的作用, 以面对新发疾病人们对中医的质疑为引子,引发人们的思考。第二段主要由两个层面的内容。面对质疑,先提出“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二者看待人体和疾病 的角度不同,治病方法也不相同”,接着举例细致说明中医和西医不同的治疗方法。第三段回溯历史,“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一把钥匙”,突出了中医 药学在中国古代科学、中
46、华文明中的地位与价值回望中华民族历史,“中国人和疫病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 过”“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疫”的记载。东汉中后期,明代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在传 染病防治中起到积极作用。凭借浩如烟海的中医经典和针、灸、硬、药、按跷、导引等医术,中华民族战 胜了一次又一次的凶险疫情”作者列举了从古至今中医药与人类疫病的斗争,肯定了它的作用。第四段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表明“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并用”的观点,最后“我们应以更加开放 包容的态度看待中西医的差异,不可厚此薄彼,更不可盲目否定中医”强调不要盲目否定中医,也呼应了 开头提出的质疑。【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材料一主要列举
47、了中医药在新冠疫情的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本题答案主要在材料一中筛选。第一段总说中国运用中医药抗疫的成果。“中国强化中西医结合,促进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及时 推广有效方药和中成药,有效减少轻型和普通型向重型、重型向危重型发展,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第二段用数据说话,具体阐述中医药在抗疫中参与面之广、参与度之深、受关注程度之高,“全国支援武 汉的医疗队里有4900余人来自中医药系统”,说明中医药人员深度参与抗疫,“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 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 90%以上”说明中医药在抗疫中疗效好,作用不容忽视。第三段共三句话,第一句先介绍国际临床评价指标,“对于新冠肺炎轻症患者,真正反映疗效的关键指标 是转重率。”接着第二句指出“中医验方在减轻发热咳嗽症状、控制病情进展、提升人体免疫力方面有独 特优势。”最后引用德国病毒学家奇纳特尔的话证明“中医药在防止病毒吸附细胞、病毒复制等方面有明 显效果。”所以第二句话是重点信息,突出中医药的地位与作用。第四段介绍了匈牙利在抗击疫情中非常重视中医药的治疗作用。“欧洲第一个实现中医药立法的国家” “在匈中医师就开始熬煮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