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四).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四).pdf(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四)一、选 择 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商朝甲骨文中有卜问天雨、卜禾(谷熟之意)的记载,如 帝令雨足年”。还有王亲自从事农作的记载,如“王黍于南”等。这些卜辞说明()A.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时期B.占卜活动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C.农业生产是商朝重要的经济活动D.重农抑商政策从商朝开始推行2.钱 穆 在 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 大同 观念来。这说明封建制 度
2、()A.催生了中央集权制度 B.形成了对 王权至上的认同C.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 D.与宗法制互为表里3.主父偃曾上书汉武帝说,“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和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A.郡县制、设 置 中 朝B.郡国并行制、推恩令C.郡国并行制、封异姓王 D.郡县制、设刺史4.司马光说:“光武中兴,身亲庶务,事归台阁,尚书始重,而汉公卿稍已失职矣。(魏)文帝受禅,改尚书为中书。有令有监,而亦不废尚书。然中书亲近,而尚书疏外矣。东晋以后,天子以侍中常在左右,多与之议政事,不独任中书,于是又有门下,而中书权始分矣。降及南北期,大抵
3、皆循此制。”材料反映了()A.西汉以后宰相开始退出政治舞台B.汉魏以来国家权力的日渐分散C.君主近臣逐渐掌控国家权力中枢D.汉魏以来行政效率的不断下降5.2004年1月,湖南长沙走马楼发现1万余枚汉代的简牍。经初步考证,这些简牍是汉武帝时期的行政文书,其性质大部分属于司法文书,涉及到汉代的诉讼制度、法制改革、统计制度、交通邮驿制度及汉长沙国的历史、法律、职官、郡县、疆域等诸多方面”。由以上材料可以推断()简牍文字应是使用楷书书写汉武帝时期湖南仍存在封国考古资料可弥补史籍的不足完整的司法制度形成于汉朝。A.B.C.D.6.下列关于均田制的表述正确的是()北魏推行均田制的前提是政府手中掌握大量无主
4、的荒地北魏均田制客观上推动鲜卑族的封建化均田制随着北魏政权的结束而终止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A.B.C.D.7.农民在先秦时期多称 臣 人 众 野人,秦汉时称 夫 仆,魏晋时称 田客 部曲,宋元时称 庄客 农户 佃。这种变化主要源于()A.小农经济的形成B.赋税制度的变革C.土地制度的变化D.重农抑商的推行8.武则天当皇帝时,有人诬告宰相刘祎之受贿,武则天很生气,下令刘祎之停职审查。办案人员奉命向刘祎之出示了皇帝签发的敕书(命令).结果刘祎之很愤怒也很不屑地说了一句:“不经凤阁鸾台(即中书省和门下省),何得为敕!”武则天大怒,干脆下令刘祎之“即家赐死”。对上述事件认识正确的是()A.体现
5、了君主权力至高无上B.三省体制导致宰相专权C.中书门下执掌最高决策权D.三省六部体制名存实亡9.余 秋 雨 在 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促成了大批文学家的出现C.造成了官僚机构的庞大D.维护了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10.(宋)国初未尝务虚外郡以实京师。虽创方镇专赋之弊,以天下留州钱物尽名系省,然非尽取之也。故边将皆养士足以得死力,用间足以得敌情,以居则安,以动则胜,此可谓富之以财矣。”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A.中央对地方的财政监控趋向松弛B.地方政府的自主性
6、逐渐被削弱C.分权基础上的集权消除边疆隐患D.集权制度下的地方自主维护统一11.史学家陈锋、张建民主编的 中国经济史纲指出 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 下列符合 第一次商业革命”的 是()A.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B.商业活动的群体商帮形成C.远洋贸易开始使用指南针D.烟草等经济作物开始传入12.北宋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迅速贬值,到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白银的使用日益普遍,并最终作为主要支付手段获得政府认可。从力推纸币到最终使用
7、白银主要反映了()A.重农抑商”政 策 的 破 产B.政府对贸易的控制加强C.政府对贸易的控制遇挫D.中国的银矿产资源丰富13.有学者指出,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即中书省)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这因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由此可见,元代行省是为 了()A.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控制地方C.缓解民族矛盾 D.提高汉族官僚地位14.“亲亲相隐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也就是指亲属之间可以藏匿、包庇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如以严苛著称的 大明律中规定“同居亲属有罪互相容隐 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此 司 法 原 则()A.确保了
8、明代司法活动的公正 B.体现了宗法观对法制的影响C.损 害 了 明 代 法 律 的 权 威 性D.认可了家庭在司法中的地位15.自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仁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也出现在江南其他一些城市。这种现象出现反 映 了()A.生产力的发展B.粮食产量增加富裕了一定的劳动力C.劳动力专业化出现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1 6.世界文明史表 述,“据 估 算,16-1 7世纪明朝白银流入量约 合3000吨许,而外国人估算更多,认为这一时期美洲I、日本生产的 白 银3.8万吨,其中流入 中 国 的 有70
9、00或1万 吨。”下列问题与材料 信 息 相 符 的 是()明代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明朝商品经济发展新航路开辟起到了推动作用明清时期大量白银转化为工业资本。A.B.C.D.17.杨 慎 在 文字之衰中提到明代中期的文学评价,“宋人曰是,今人亦曰是;宋人曰非,今人亦曰非。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未达到宋朝的高度B.明代对士人的践踏消磨了文人的创作才能C.程朱理学在明代取得了统治地位D.明代科举实行八股取士压制士人思想18.“凡有司官私役使部民,及监工官私役使夫匠,出百里之外,及久占在家使唤者,一名笞四十,每五名加一等,罪止杖八十。(大清律例)该规定主要反映了当时()A
10、.赋役沉重B.刑罚严酷C.社会矛盾尖锐 D.人身控制严格19.古代中国某一时期曾施行以六部为主体的行政管理制度。在这一时期,六部地位虽有所上升,但基本上还是在辅政部门协调或指导下行使权力。这些辅政部门有()尚书省中书省内阁军机处。A.B.C.D.20.晚明时期姚旅才提出了“二十四民之说。所谓的二十四民,就是在士、农、工、商、兵、僧之外,新添了“十八民,如道士、医者、卜者、星命、相面、相地、奕师、驰偿、修脚等。这新增的十八民,全都是 不稼不稽 之民。从传统的“四民 或 六民 向 二十四民 的转化 反 映 了()A.工商皆本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B.重农抑商政策松弛,自然经济解体C.商品经济发
11、展,明清时期社会流动频繁D.政府的赋税改革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二、材 料 题(本大题共3 道小题6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规定区域内.)2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国时期,封建的君臣关系趋向瓦解,封建等级制日益败坏,各等级之间的流动日益加剧。礼崩乐坏,下克上,公室衰而私门强大,一些国家的卿大夫逐渐取得了国君的地位。-马 克 强 世界文明史(1)材料一中反映的问题实质是什么?除材料内容之外,战国时期其他领域还有哪些重大变化?材料二: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
12、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2)材料二中所说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具体说明该制度与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具体有什么进步?材料三:(北 宋)规定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 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 抚 使(管军事)、提单 常 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 利 等)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是安抚使有用武人的。-朱绍侯 主 编 中国古代史(3)材料三中的地方官制有何显著特点?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2 2.随着时代的变迁,婚姻制度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阅读
13、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兰芝 被 休(强迫离婚)后: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 三 郎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 婚。遣丞为媒人,主薄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 义,故遣来贵门。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 何 不 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南 北 朝 时 期 乐 府 民 歌 孔雀东南飞材料 二:“闽中少妇丧夫,不能存活,则遍告之亲戚,言将以某 日 自 裁(自杀),而为之亲戚者,亦引为荣,则 鸠(筹)资为之治格。前三日,彩舆鼓吹,如迎神人。少妇冠帔衮服,端坐舆中,游历坊 市,观者如堵,有力者
14、设宴饮之,少妇手鲜花一束,凡少年之未诞子 者,则就其手中乞花,用为生子之兆。三 日游宴既尽,当路结彩棚,悬彩绳其上,少妇辞别亲戚,慨然登台,履小凳,以颈就绳而殁,万众拍手称美。-清 代 林 纾 畏庐琐记材料三:古今图书集成统计的烈女节妇人数唐代 宋代 明代51 人 267 人 36000 人朱熹:“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一 朱子语类明清时代,内训、古今列女传、规范等女教读物铺天盖地,明清帝王都曾下过不少诸如此类的诏书、制文。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请回答:人们(南北朝时期)对妇女再婚持何态度?并阐述持此态度的理由。(2)依据材料二,概括寡妇殉难的原因。(3)请依据材料三,
15、分析 烈女节妇由少到多的原因。2 3.经济政策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作出调整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武帝时期,由于财政危机,国家取消行之已久的盐铁 特许制度,由政府自行经营盐铁。其时,王国的问题 已经解决,山海资源的垄断权已全部收归朝廷。盐铁官营,国家不仅占有原有盐铁商人的利润,而且把农民对盐铁的消费纳入到国家的财政时常。国家一旦控制了盐铁,大量为豪族地主所隐占的人口,在盐铁 官营之下,不得不出高价食官盐、用官铁,等于是向国家交税。天下之利尽由国家掌握,将商人排斥于流通领域之外,本质上是国家通过商业独占以榨取农业赋 税的一种方式。-摘编自程念琪 国家力量与中国经济的历史变迁
16、(1)结合材料,分析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专营的背景和作用。材料二至两宋时,国家建立了渐趋 完善的商税制度,从而以法律的形式承认了民营商业的存在及其合法性,而商税也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国家维持庞大的官僚机构正常运行和两宋王朝赡军养兵的巨额费用。以朝廷雄富,犹言采山煮海,一年商利不入,则或阙均需。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唐宋以来,商业镇 市的崛起和繁荣所带来的商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宋代设镇 的标准是“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者,则为镇。官府积极促进镇 市的设置。州县官凡有所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摘 编 自 冯 芸 吴 臣 辉 宋代商税制度的确立与国家商业政策的调整(2)结合材
17、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时期政府商业政策的调整并分析其原因。材料三 清朝前期,统治者坚持认为: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要避免 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为此,对工商业实行重税政策,全国各地税关税卡林立,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地之税”。-摘编自白寿彝 中国通史(3)结合材料概括清朝的经济政策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影响。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 择 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商朝甲骨文中有卜问天雨、卜禾(谷熟之意)的记载,如“帝令雨足年。还有王亲自从事农作的记载,如“王黍于南等。这些卜辞说明()A.商朝
18、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时期B.占卜活动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C.农业生产是商朝重要的经济活动D.重农抑商政策从商朝开始推行【考点】25: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生 产 模 式-精耕细作;生产规模-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经营方式-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解答】本题材料提到,甲骨文中有卜问天雨、卜禾(谷熟之意)的记载,如“帝令雨足年.还有王亲自从事农作的记载,如 王黍于南等.这反映了农业生产活动在商朝的重要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故C正确;A
19、BD都不符合材料及知识,排除.故选C.2.钱 穆 在 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 大同 观念来。”这说明封建制 度()A.催生了中央集权制度 B.形成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C.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 D.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考点】12:西周的分封制.【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分封制的作用.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解答】材料中的“封建制度”是指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从材料中“同
20、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 可以看出,这种思想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故C项符合题意;从材料中看不出有关“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A项不正确;王权至上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不正确;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但是题干结尾是封建制度,封建制度与宗法制互为表里,D项不正确.故选C.3.主父偃曾上书汉武帝说,“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和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A.郡县制、设 置 中 朝B.郡国并行制、推恩令C.郡国并行制、封异姓王 D.郡县制、设刺史【考点】1B: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析】本题考查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制,西汉
21、初年,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两制并行.【解答】A.设置中朝同材料无关,排除;B.从材料 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看出,汉武帝时期王国问题日益突出,威胁到中央集权.这一问题出现的根源是汉初鉴于亡秦 孤立之败,地方上除了推行郡县制外,还分封一些同姓子弟为王,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为解决王国问题,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无力与中央抗衡,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据此可知B项符合题.Vr.后、;C.封异姓王不符合史实和题干要求,排除;D.设刺史是监察,
22、同材料无关,排除.故 选B.4.司马光说:“光武中兴,身亲庶务,事归台阁,尚书始重,而汉公卿稍已失职矣。(魏)文帝受禅,改尚书为中书。有令有监,而亦不废尚书。然中书亲近,而尚书疏外矣。东晋以后,天子以侍中常在左右,多与之议政事,不独任中书,于是又有门下,而中书权始分矣。降及南北期,大抵皆循此制。材料反映了()A.西汉以后宰相开始退出政治舞台B.汉魏以来国家权力的日渐分散C.君主近臣逐渐掌控国家权力中枢D.汉魏以来行政效率的不断下降【考点】IV: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演变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
23、权力不断削弱.【解答】A.明太祖废除丞相,故A项错误;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演变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故B项错误;C.题干所给材料通过描述汉武帝到南北朝时期中央官制的变化,反映了君主近臣逐渐掌握了国家权力中枢,故c项正确;D.汉魏以来行政效率的不断下降 在题干所给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故D项与材料不符.故选C.5.2004年1月,湖南长沙走马楼发现1万余枚汉代的简牍。“经初步考证,这些简牍是汉武帝时期的行政文书,其性质大部分属于司法文书,涉及到汉代的诉讼制度、法制改革、统计制度、交通邮驿制度及汉长沙国的历史、法律、职官、郡县、疆 域 等 诸 多 方
24、 面 由 以 上材料可以推断()简牍文字应是使用楷书书写汉武帝时期湖南仍存在封国考古资料可弥补史籍的不足完整的司法制度形成于汉朝。A.B.C.D.【考点】12:西周的分封制;Y4:史料的重要作用.【分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并逐步构织出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国林立的状态.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解答】本题材料“这些简牍是汉武帝时期的行政文书,其性质大部分属于司法文书,涉及到汉代的诉讼制度、法制改革、统计制度、交通邮驿制度及汉长沙国的历史
25、、法律、职官、郡县、疆域等诸多方面反映了汉武帝时期湖南仍存在封国,这些考古资料可弥补史籍的不足,故正确;简牍文字应是使用楷书书写,错在楷书,西汉时应是隶书,排除;完整的司法制度形成于汉朝,错在 完整,排除.故选B.6.下列关于均田制的表述正确的是()北魏推行均田制的前提是政府手中掌握大量无主的荒地北魏均田制客观上推动鲜卑族的封建化均田制随着北魏政权的结束而终止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A.B.C.D.【考点】K8: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身死后还给官府.到了
26、唐朝中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至唐天宝年间,根本无法实行土地还授,故至德宗年间被 两税法 取代.【解答】均田制从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被后代隋唐继续沿用.故错误,排除;表述正确.故 选D.7.农民在先秦时期多称 臣 人 众 野人,秦汉时称 夫 仆,魏晋时称 田客 部曲,宋元时称 庄客 农户 佃。这种变化主要源于()A.小农经济的形成B.赋税制度的变革C.土地制度的变化D.重农抑商的推行【考点】2 4: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土地制度.考查秦汉到宋元时期的土地制度的变化【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小农经济形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与题干先秦时期说法不符,故 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赋税
27、制度的变革,故 B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农民在先秦时期多称 臣 人众 野人”,秦汉到宋元的 佃”,体现的是小农经济下土地私有制,因此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制度的变化,故 C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 D项错误.故选C.8.武则天当皇帝时,有人诬告宰相刘祎之受贿,武则天很生气,下令刘祎之停职审查。办案人员奉命向刘祎之出示了皇帝签发的敕书(命令).结果刘祎之很愤怒也很不屑地说了一句:“不经凤阁鸾台(即中书省和门下省),何得为敕!”武则天大怒,干脆下令刘祎之“即家赐死”。对上述事件认识正确的是()A.体 现 了 君 主 权 力 至 高 无 上 B.三省体制导致宰相专权C.中书门下
28、执掌最高决策权D.三省六部体制名存实亡【考点】1 U: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 G:隋唐三省六部制.【分析】本题以武则天赐死刘祎全家为考查背景,考查对古代政治制度特点知识的把握与理解.【解答】A、刘祎最终全家赐死,这说明虽然三省六部制度存在,但是君主的权力仍然是至高无上的,正确;B、材料体现皇权至高,排除;C、材料中可以看出皇权的至高,排除;D、三省六部制度仍然尤其重要的作用,排除;故选A.9.余 秋 雨 在 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 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促成了大批文学家的出现
29、C.造成了官僚机构的庞大D.维护了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考点】1 0:科举制.【分析】本题考查科举制,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解答】“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表明科举制度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故 A正确;BC均不能体现材料的主旨,故BC错误;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官员也有很多是贪官污吏,故D错误.故选A.
30、1 0.(宋)国初未尝务虚外郡以实京师。虽创方镇专赋之弊,以天下留州钱物尽名系省,然非尽取之也。故边将皆养士足以得死力,用间足以得敌情,以居则安,以动则胜,此可谓富之以财矣。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A.中央对地方的财政监控趋向松弛B.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C.分权基础上的集权消除边疆隐患D.集权制度下的地方自主维护统一【考点】1H: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分析】本题以宋朝的财政赋税政策为考查切入点,考查了对宋朝加强君主专制措施知识点的掌握.【解答】A、由材料中得“虚外郡实京师”可以看出对地方财政控制加强,故错误;B、材料中未涉及地方政府自主性的有关信息点,故错误;C、宋朝在对边疆实施抑制
31、武人,收兵权的措施之后,又给予材料中描述的各种经济特权,使得边疆将领 皆富与财,是在分权的过程中,又授予特权,消除边疆隐患,故正确;D、材料中主要描述的是财政政策,与统一无关,故排除;故选c.1 1.史学家陈锋、张建民主编的 中国经济史纲指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下列符合“第一次商业革命”的 是()A.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B.商业活动的群体商帮形成C.远洋贸易开始使用指南针D.烟草等经济作物开始传入【考点】3B: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四大发明对商业发展的影响.关键是对“
32、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解答】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商帮形成是在明清时期,故AB项错误.宋代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故C项正确.D项是在明朝中后期,新航路开辟以后,故D项错误.故选C.1 2.北宋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迅速贬值,到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白银的使用日益普遍,并最终作为主要支付手段获得政府认可。从力推纸币到最终使用白银主要反映了()A.重农抑商”政 策 的 破 产B.政府对贸易的控制加强C.政府对贸易的控制遇挫D.中国的银矿产资源丰富【考点】2W: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
33、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 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迅速贬值,到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可知明政府曾大力推行纸币,而后放弃纸币改用白银,相反应该是受挫.【解答】A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坚持的经济政策,破产”说法有误,故A项错误;B材料主要说明政府曾大力推行纸币,而后放弃纸币改用白银,并不能说明政府对贸易的控制加强,相反应该是受挫,故B项错误;C项由材料 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迅速贬值,到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可知正确;D白银成为一种主要的流通货币是在明代以后,材料主要是体现一个转变的过程,故
34、D项错误.故选C1 3.有学者指出,“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即中书省)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这因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由此可见,元代行省是为 了()A.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控制地方C.缓解民族矛盾 D.提高汉族官僚地位【考 点】1E:元朝行省制度.【分 析】本题元朝行省制度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 这因蒙古人征服 中 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解 答】材料指出:元代的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就是一个 行 动 的 中 书 省 元 朝 统 治 者 实 行 行 省 制 度 的 目 的 是 为 了 把 地 方 权力完
35、全集中在中央,故B项正确.君主专制涉及的中央权力的控制,故 排 除A.C说法片面,故排除.D材料不能体现,而且元朝对汉人是采取打压的态度的,故排除.故 选B.14.“亲亲相隐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也就是指亲属之间可以藏匿、包庇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如以严苛著称的 大明律中规定“同居亲属有罪互相容隐 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此 司 法 原 则()A.确保了明代司法活动的公正 B.体现了宗法观对法制的影响C.损 害 了 明 代 法 律 的 权 威 性D.认可了家庭在司法中的地位【考 点】13:西周的宗法制.【分 析】本题旨在考查西周的宗法制,主要考查了宗法制的意义.【解 答】从材
36、料信息可知,亲亲相隐”的特点是“亲属之间可以藏匿、包庇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其目的是彰显孝道、注重孝悌,加强宗族团结,体现了对人情伦理的关怀,有助于维护当时的社会稳定.这一原则本质上体现了宗法制对法制观念的影响,亲亲相隐 原则虽然不能确保司法活动的公正,但并未损害明代法律的权威性,这只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做出特别的法律规定.故B答案正确.故选B.1 5.自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 仁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 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也出现在江南其他一些城市。这种现象出现反 映 了()A.生产力的发展B.粮食产量增加富裕了一定的劳动力C.劳
37、动力专业化出现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考点】2Z: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缓慢发展.【分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缓慢发展,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1)产生:时间、地点、部 门-明中后期、江南地区、纺织业;标志: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雇佣关系.(2)明清时期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自给自足经济在全国范围内仍居主导地位.【解答】材料表明当时苏州出现了劳动力市场,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反映,故 D 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故 ABC错误.故选D.1 6.世界文明史表述,“据估算,16-1 7 世纪明朝白银流入量约 合 3000吨许,而外国人估算更多,认为这一时
38、期美洲I、日本生产的白银3.8万吨,其中流入中国的有7000或 1 万吨。”下列问题与材料信息相符的是()明代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明朝商品经济发展新航路开辟起到了推动作用明清时期大量白银转化为工业资本。A.B.C.D.【考点】5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2P: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需要掌握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的特点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16-17世纪、明朝白银流入量约合3000吨许、流入中国的有7000或1 万吨进行分析,结合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的特点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解答即可.【解答】依据题干时间“16-1 7 世纪可知,处于明朝,西方处于新
39、航路开辟时期;“明朝白银流入量约合3000吨许、流入中国的有7000或1万吨可知,明代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反映了明朝商品经济发展,故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促进了当时白银流入中国,但在当时并没有转化为工业资本,一方面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一方面受传统观念影响,商人的收入一般用于买田置地,故正确,错误,故A项正确.故选A.1 7.杨 慎 在 文字之衰中提到明代中期的文学评价,“宋人曰是,今人亦曰是;宋人曰非,今人亦曰非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未达到宋朝的高度B.明代对士人的践踏消磨了文人的创作才能C.程朱理学在明代取得了统治地位D.明代科举实行八股取士压制士人
40、思想【考点】36:宋明理学.【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程朱理学.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 宋人曰是,今人亦曰是;宋人曰非,今人亦曰非的意思.【解答】程朱理学在明初取得统治地位,明朝中期的文学以宋代文学的褒贬是非为标准,正是适应这种统治思想的需要,故C项符合题意;明代中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商品经济发展到新的高度,故A项表述不正确;元代统治者采取对士人压制的策略,明朝统治的建立恰是对士人精神的解放,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B项所述不正确;D项是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的具体表现.故选C.18.“凡有司官私役使部民,及监工官私役使夫匠,出百里之外,及久占在家使唤者,一名笞四十,每五名加一等,罪止杖八
41、十。(大清律例)该规定主要反映了当时()A.赋役沉重B.刑罚严酷C.社会矛盾尖锐 D.人身控制严格【考点】1Q: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大清律例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法典.清朝的传世基本法典 大清律例 的制定工作,开始于顺治元年,经过顺治、康熙和雍正三朝君臣的努力,到高宗乾隆皇帝即位时,命三泰为律令总裁官,重 修 大清律例,在经过乾隆御览鉴定后,正式 刊布中外,永远遵行,形成清朝的基本法典.【解答】材料中文字的大体含义是对官员违规使用下级仆役的各种情况予以严厉的惩处,由此反映出明清时代仆役除了要受到正常的差役之外还要经常受到官员额外的差遣,人身自由遭受极
42、大的限制和约束,即答案选D;A B C三项含义材料无法直接体现,排除.故 选D.19.古代中国某一时期曾施行以六部为主体的行政管理制度。在这一时期,六部地位虽有所上升,但基本上还是在辅政部门协调或指导下行使权力。这些辅政部门有()尚书省中书省内阁军机处。A.B.C.D.【考点】1S:明朝的内阁;1T:清朝的军机处.【分析】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使君主独揽一切大权,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解答】材料中 以六部为主体的行政管理制度”,反映出这一时期已经废除丞相.从秦时设丞相制度,到明朝废除.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作为行政主
43、体,后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故符合要求,D项正确;尚书省和中书省作为丞相机构在明朝之前,故排除.故选D.2 0.晚明时期姚旅才提出了“二十四民之说。所谓的二十四民,就是在士、农、工、商、兵、僧之外,新添了“十八民,如道士、医者、卜者、星命、相面、相地、奕师、驰偿、修脚等。这新增的十八民,全都是 不稼不置 之民。从传统的“四民或 六民 向 二十四民 的转化 反 映 了()A.工商皆本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B.重农抑商政策松弛,自然经济解体C.商品经济发展,明清时期社会流动频繁D.政府的赋税改革加重了农民的负担【考点】2P: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分析】本题以 二十四民 的说法为考查背景材料,考
44、查对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解答】A、二十四民的产生反映了行业的增加,未体现出工商皆本的思想,故错误;B、明清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未松弛,自然经济没有解体,与历史史实不符合,故错误;C、材料体现了社会行业的增加,这说明了社会流动的频繁,故正确;D、材料未涉及有关的赋税问题信息,故错误;故选C.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 道小题6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规定区域内.)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国时期,封建的君臣关系趋向瓦解,封建等级制日益败坏,各等级之间的流动日益加剧。礼崩乐坏,下克上,公室衰而私门强大,一些国家的卿大夫逐渐取得了国君的地位。-马
45、克 强 世界文明史(1)材料一中反映的问题实质是什么?除材料内容之外,战国时期其他领域还有哪些重大变化?材料二:他(秦 始 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美)斯 塔 夫 里 阿 诺 斯 全球通史(2)材料二中所说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具体说明该制度与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具体有什么进步?材料三:(北 宋)规定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 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 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 抚 使
46、(管 军 事)、提 单 常 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 利 等)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是安抚使有用武人的。-朱 绍 侯 主 编 中国古代史(3)材料三中的地方官制有何显著特点?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考 点】13:西周的宗法制;18:郡县制;1H: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分 析】本题旨在考查西周的宗法制,郡县制和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 施,主要考查了宗法制的瓦解,郡县制取代宗法制的进步性和宋代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解 答】(1)从材料“封建的君臣关系趋向瓦解,封建等级制日益败坏,各等级之间的流动日益加剧 礼崩乐坏 可以知道,宗法制、分封制趋向瓦解;结合所学,我们知道战国时期,随着生
47、产力的发展,铁质工具取代了木质、石质工具,土地私有制取代了国有制,私学和各种流派的思想兴起;(2)从材料(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可知,这是郡县制.结合所学,郡县制取代宗法制,以地域关系取代血缘关系;中央政府(皇帝)掌握地方人事任免权;职业官僚取代世卿世禄制;地方服从中央;军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3)从材料(北宋)规定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 通判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 抚 使(管军事)、提单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可知,
48、宋代任用文臣担任地方官,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分散地方官吏的职权;结束了藩镇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宋代经济文化的发展;故答案为:(1)实质是:宗法制、分封制趋向瓦解;战国时期的其它变化有:铁质工具取代了木质、石质工具;土地私有制取代了国有制;私学和各种流派的思想兴起;(2)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县制;进步性是:以地域关系取代血缘关系;中央政府(皇帝)掌握地方人事任免权;职业官僚取代世卿世禄制;地方服从中央;军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3)地方官制的显著特点是:任用文臣担任地方官,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分散地方官吏的职权;积极作用是:结束了藩镇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
49、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宋代经济文化的发展.2 2.随着时代的变迁,婚姻制度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兰芝被休(强迫离婚)后: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 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薄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南北朝时期乐府民歌 孔雀东南飞材料二:“闽中少妇丧夫,不能存活,则遍告之亲戚,言将以某 日 自 裁(自杀),而为之亲戚者,亦引为荣,则 鸠(筹)资
50、为之治格。前三日,彩舆鼓吹,如迎神人。少妇冠帔衮服,端坐舆中,游历坊市,观者如堵一,有力者设宴饮之,少妇手鲜花一束,凡少年之未诞子者,则就其手中乞花,用为生子之兆。三 日游宴既尽,当路结彩棚,悬彩绳其上,少妇辞别亲戚,慨然登台,履小凳,以颈就绳而殁,万众拍手称美。”-清 代 林 纾 畏庐琐记材料三:古今图书集成统计的烈女节妇人数唐代 宋代 明代51 人 267 人 36000 人朱熹:“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一 朱子语类明清时代,内训、古今列女传、规范等女教读物铺天盖地,明清帝王都曾下过不少诸如此类的诏书、制文。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请回答:人 们(南北朝时期)对妇女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