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悠远 文档编号:92832034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德阳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四川省德阳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德阳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德阳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四川省德阳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语 文 试 题【试卷综析】四川省德阳市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试题的命制严格遵循了课程标准和国家考试中心新颁布的考试纲要的要求,准确把握了高考的命题方向,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主干知识和考生能力的考查,导向准确,有很强的仿真性和实战性,体现了发现问题和诊断调整的检测要求。试卷总体难度接近2014年的高考,没有偏、怪之类的题目,并且有一定的梯度。整体来看,具有以下特色。第一,题型稳定。词语、病句和连贯题等常规题型依然存在,与高考完全一致,文本类阅读依然采用选考题,适合不同考生去选用。第二,所选素材具有很强的文化信息和较强的现实感。如论述类文本就选了“巴蜀文明”,既有

2、文化的内涵,又有现实的意义;文学类文本阅读选了我知道自己丢了什么,富有生活哲理,又有一定的思想深度。第三,注重学生能力考查。表达题都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在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同时,还注重考生概括能力的和分析能力的考查。第四,作文题选择材料作文“生命的意义”,对学生来说很有现实意义,考生较易找到立意,不易跑题。应该说,这份试卷有助于高考考生临考前的备考,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第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题文】A0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巨擘(b) 脖颈(gng) 龃龉(y) 扪心自问(mn)B痈疽(j) 豆萁(j) 僭越(jin) 呶呶不休(no)C刹

3、那(sh) 粮囤(dn) 枕藉(ji) 莺啼鸟啭(zhun)D强劲(jng) 濒临(bn) 烘焙(bi) 波光潋滟(lin)【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识记)。【答案解析】D 解析:A项,“巨擘(b)”应为“巨擘(b)”;B项,“豆萁(j)”应为“豆萁(q)”;C项,“刹那(sh)”应为“刹那(ch)”。【思路点拨】容易误读字的辨读方法: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由于习惯原因,尤其是方言的原因,人们在生活中常常无意识地把一些字“约定俗成”地读错。分类整理,适时复习。我们平时要有意识地注意这些习惯性误读字。一是注重分类整理。注意收集生活中的习惯性误读字,从

4、易错点入手分声母、韵母、声调三类进行整理。二是讲究即时记忆。一经发现,即时记忆,今天掌握一点,明天掌握一点,积少成多,不能等收集到一定的量才去突击强记。三是注意适时复习。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拿出来看看、读读,反复记忆,加深印象,直到真正掌握。【题文】B0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喝彩 笑眯眯 悬梁刺股 各行其事B坐落 敲竹杠 不胫而走 长年累月C既使 放暗箭 截长补短 因噎废食D发轫 暴冷门 关怀备至 积毁销骨【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识记)。【答案解析】B 解析:A项,“各行其事”应为“各行其是”;C项,“既使”应为“即使”;D项,“暴冷门”

5、应为“爆冷门”。【思路点拨】如何辨析熟语中的易错字:结构分析法。对四字成语中的错别字,可以根据词语结构,借助词语中相关汉字的对应关系来判断有没有错别字。溯流探源法。有许多词语尤其是成语往往都有一定的来源,如古代寓言、历史故事、文史典籍等。不了解出处及特定的文化内涵容易望文生义导致误写。所以要识记典故及文化常识需结合其最初的来源。词义代入法。对有些成语中个别字字形的辨析,还可以采用“词义代入”鉴别。牢记熟读法。对有些熟语、成语,由于年代久远,或有通假现象,或因其他原因,有些字看似不合现代汉语规范,又一时难以解释,就只好牢记熟读。【题文】D0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投资者出于对欧洲

6、债务危机的担忧加剧,导致纽约股市大幅下跌。看来,欧洲债务问题,不只是欧盟27个国家的事,而是全球经济的大事。B年末将至,商家大战又将上演,个别商家特意在一些媒体上打出“凡在本店购货满一千元者,本店将惠赠一份精美礼品”的广告来吸引顾客。C现在的一些图书内容庸俗,可令人担忧的是,有的出版社出了不好的作品还不置可否,听不进批评意见,看来对我国的出版业还必须加强监管。D我早说过新一代中国女排能够发扬“女排精神”,果不其然,力挫劲敌德国队,夺取了女排世界杯的第三名,拿到了明年伦敦奥运会的门票。【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答案解析】D 解析:“果不其

7、然”强调不出所料。A项,“而”表示转折,“而且”表示递进,此处表递进关系,应该用“而且”。B项,谦敬失当,“惠赠”是敬辞,用于对方,此处应用“敬赠”。C项,不符合语境,“不置可否”,意思是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思路点拨】高考中,实词考查的主要形式是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为句子选择词语,它要求考生能利用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及它们不同的语言色彩来认识其不同的表达效果,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或者考查对一定语境下词语使用正误的判断。【题文】E0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之后,是否已经成为亚洲第一强国,进而在世界上实力仅次于美国,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B研究表明,阅读是儿童获取知识

8、,习得生存技能的重要的途径,更是儿童促进其终身发展和创造其个体生命经验的过程。C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制造”是改革开放几十年风风雨雨中不断努力打造出来的,食品制造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D近来,个别官员凭借手中的公共权力和垄断资源成为既得利益者,导致普通公众的心理落差和相对剥夺感日渐增强的事实。【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答案解析】A 解析:B项,语序不当,“促进其终身发展”应和“创造其个体生命经验的过程”交换位置;C项,成分残缺,应在“改革开放几十年风风雨雨中”前加上“在”;D项,赘余,“的事实”多余。【思路点拨】语病题做题思路通常是:疏理出句

9、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即定、状、补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题文】M0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巴蜀文明的历史特征 开放性 早在巴蜀文明的初生时期,它就是一个善于容纳和集结的开放性体系。三星堆文化一、 二期出土的铜牌饰与二里头夏文化相同,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玉琮、牙璋与东方的良渚文化 相似都表明了巴蜀文明的开放交流。这一地区是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传输的集散中心, 三星堆遗址的海贝、金杖,表明与中亚、西亚应海洋文明有联系

10、;新都画像砖上的翼形兽、 雅安高颐阙前有翼的石狮形象,明显受安息艺术的影响;欧洲的罗柯柯艺术,同巴蜀唐宋时 期的瓷器艺术也有着一定的关系这类文化交流例证可谓数不胜数。正如四川的地形一 样,崇山峻岭屏闭盘地,使之易于成为相对独立、自具特色的文化区域;同时,盆地又犹如 聚宝盆,使巴蜀文化易于成为南北文化特征交汇和集结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复合体。 巴蜀虽为盆地,虽为“内陆大省”,但它有很早就发达的“货贿山积”的工商业城市和 充满向外扩张活力的水文化,努力冲破盆地的束缚,尝试突破传统、变异自我、超越自我。正是这种静态的农业社会的小农生活方式与动态的工商社会的古典城市生活方式的矛盾运 动,构成了巴蜀文

11、化既善于交流和开放,又善于长期保持稳定和安定的多彩画面。 整体性 从数千年的历史进程看,巴蜀文化始源独立发展的时期相对甚短,而其与汉文化融合融 汇的时期则较长,表明巴蜀人历代对于母体文化体系有最广泛的文化认同。在巴蜀文化体系 下,巴文化和蜀文化本是两支各具个性特色的文化。古语说;“巴人出将,蜀人出相”。四 川所出四大元帅,三个是巴人。而四川的著名文人则多数出于西蜀。这表明巴人和蜀人的文 化性格是不同的。蜀人自古即柔弱褊 ,狡黠多智,而巴人则历来强悍劲勇,朴直率真。但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巴人和蜀人都能将迥然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品位整合、融铸在一起, 相辅而又相成。这种整体性的文化内涵说明巴蜀人

12、善于将不同因素加以整合,善于恰当地将 矛盾的因素融汇整合为突破传统、锲而不舍、奋发进取的积极力量。 特色性 特色性在于开创性与完美性的结合,在于顺应社会结构转型和更新的超前性、冒险性精 神。“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四川人在历史上一个突出的思想特征是先乱后 治的精神。这一说法起初带有一定的贬意,是说四川人难治、刁顽。但如从文化学角度看, 它说明巴蜀人的先乱后治精神是一种建设性的竞争思想。郭沫若认为“能够先乱是说革命性 丰富,必须后治是说建设性彻底”,连两方面结合起来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的精神。他还认为“四川人的丰富的革命性和彻底的建设性是由李冰启发出来的”, 是“

13、李冰的建设、文翁的教经、诸葛武侯的治绩、杜工部的创作”感化和启迪的结果。这是 很有见地的。今天看来,先乱后治的精神,说明四川人的开创性、超前性和风险性意识强。 它的社会根基正同巴人的冒险进取性、超前性与蜀人的追求完美性、稳定性的结合有密切关 系。这种精神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5下列关于巴蜀文明“文化复合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各类遗址和文物表明巴蜀文明作为“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集散中心,与各种文明有充 分交流。B欧洲的罗柯柯艺术,同巴蜀唐宋时期的瓷器艺术有一定的关系,说明其受到巴蜀文明 的影响。C特殊的地理特征是使巴蜀文明成为相对独立和善于交汇集结的自具特色的文化区域的原因

14、。 D静态的农业社会的小农生活方式和动态的工商社会的古典城市生活方式交织在巴蜀人的生活中。 【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答案解析】B 与题干无关。【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的思路为:先审好题干。首先要审准修饰语;其次要审准判断的性质,有的是选出“正确”选项,有的是选出“不正确”选项,有的是选出“最恰当”选项;再次要审准题干的“潜台词”。要养成全文搜寻、逐段圈点的阅读习惯。“重要概念的含义”大都不会集中出现在某一处或某一段,而是有序地分布在多个段落中。要养成回文对照、辨同析异的做题习惯。选择题的众多选项基本上都来自于原文,因此辨析原文语句与选项的差别是正

15、确解答的前提。最后甄别筛选。对概念含义的理解,首先必须建立在对概念本质的把握上,内涵一定要严格界定,也就是要严格审读一些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其次是比照分析,比照分析是将选项与原文相关内容比较看是否有转述错误,与题干比照看是否符合题干要求。6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巴蜀文明在初生时期及发展的过程中,都体现了它与外在文化的融合融汇,以及注重与母体文化交融的特点。 B巴蜀文化与其他文化有充分的交流,这源于巴蜀文明从诞生时起,就是一种不独立发 展、不保守封闭的文明。 C郭沫若认为川人丰富的革命性和彻底的建设性以及突破传统、锲而不舍、奋发进取的精神是李冰催生的。 D“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

16、”这一说法,起初是对四川人的否定,现在却是 对四川人的赞美。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次是C级(分析综合)。【答案解析】A 解析:B项,“不独立发展”错,不符文意,原文是“巴蜀文化始源独立发展的时期相对甚短”;C项,“是李冰催生的”错,以偏概全,原文还提及文翁、诸葛武侯、杜工部等;D项,“起初是对四川人的否定”错,扩大了范围,原文说的是“起初带有一定的贬意”。【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

17、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阅读题干的设置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前两者是显性的,而后者是隐性的,但又是最关键的,审题时要通过分析前两者把握命题意图。信息筛选的主要依据是题干和文本。明确题干要求后,就要回到文本上来,迅速找到筛选区域,找准与试题的选项对应的原句。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

18、一项是 A四川的地形特征是崇山峻岭屏闭盆地,这使它相对独立和稳定,各种文化的影响又使它总是能开风气之先。 B从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巴蜀文化会将各具个性特色的巴文化和蜀文化整合成一种没有差别的文化。 C先乱后治的精神体现了四川人开创性、超前性和风险性意识强的特点,其精神在今天 将会体现得更充分。 D巴蜀文明的开放性、整体性决定了它能融合各种文明,整合各种矛盾,最终成为具有浓厚区域特色的文明。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答案解析】C 解析:A项,“总是能开风气之先”错,扩大了范围;B项,“一种没有差别的文化”错,不合情理;D项,“融合各种

19、文明,整合各种矛盾”错,绝对化。【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目时,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2)根据命题要求或者题目暗示来从上下文语境中筛选或获得信息,找准与试题或选项对应的原句,将原文有关语句与选项对照,从中找到正确的信息。(3)寻章摘句,认真辨别,查找“蛛丝马迹”,去芜存精,去伪存真。(4)注意命题中常常出现的偷换概念、以偏赅全、绝对化、扩大化等现象。【题文】J0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 题。(9 分,每小题3 分) 朱异,字彦和,吴郡钱唐人也。父巽,以义烈知名,官至齐江夏王参军、吴平令。异年数岁,外祖顾欢抚之,谓异祖昭之曰:“此儿非常器,当成卿门

20、户。”年十余岁,好群聚蒲博,颇为乡党所患。既长,乃折节从师,遍治五经,尤明礼、易,涉猎文史,兼通杂艺,博弈书算,皆其所长。年二十,诣都,尚书令沈约面试之,因戏异曰:“卿年少,何乃不廉?”异逡巡未达其旨。约乃曰:“天下唯有文义棋书,卿一时将去,可谓不廉也。”其年,上书言建康宜置狱司,比廷尉。敕付尚书详议,从之。旧制,年二十五方得释褐。时异适二十一,特敕擢为扬州议曹从事史。寻有诏求异能之士,五经博士明山宾表荐异曰:“窃见钱唐硃异,年时尚少,德备老成。在独无散逸之想,处暗有对宾之色,器宇弘深,神表峰峻。金山万丈,缘陟未登;玉海千寻,窥映不测。加以珪璋新琢,锦组初构,触响铿锵,值采便发。观其信行,非惟

21、十室所稀,若使负重遥途,必有千里之用。”高祖召见,使说孝经、周易义,甚悦之,谓左右曰:“硃异实异。”后见明山宾,谓曰:“卿所举殊得其人。”仍召异直西省,俄兼太学博士。其年,高祖自讲孝经,使异执读。迁尚书仪曹郎,入兼中书通事舍人,累迁鸿胪卿,太子右卫率,寻加员外常侍。 普通五年,大举北伐,魏徐州刺史元法僧遣使请举地内属,诏有司议其虚实。异曰:“自王师北讨,克获相继,徐州地转削弱,咸愿归罪法僧,法僧惧祸之至,其降必非伪也。”高祖仍遣异报法僧,并敕众军应接,受异节度。既至,法僧遵承朝旨,如异策焉。中大通元年,迁散骑常侍。自周舍卒后,异代掌机谋,方镇改换,朝仪国典,诏诰敕书,并兼掌之。每四方表疏,当局

22、簿领,谘询详断,填委于前。异属辞落纸,览事下议,纵横敏赡,不暂停笔,顷刻之间,诸事便了。 初,景谋反,合州刺史鄱阳王范、司州刺史羊鸦仁并累有启闻,异以景孤立寄命,必不应尔,乃谓使者:“鄱阳王遂不许国家有一客!”并抑而不奏,故朝廷不为之备。及寇至,城内文武咸尤之。皇太子又制围城赋,其末章云:“彼高冠及厚履,并鼎食而乘肥,升紫霄之丹地,排玉殿之金扉,陈谋谟之启沃,宣政刑之福威,四郊以之多垒,万邦以之未绥。问豺狼其何者?访虺蜴之为谁?”盖以指异。异因惭愤,发病卒,时年六十七。旧尚书官不以为赠,及异卒,高祖惜之,方议赠事。左右有善异者,乃启曰:“异忝历虽多,然平生所怀,愿得执法。”高祖因其宿志,特有此

23、赠焉。 (选自梁书,有删节)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异逡巡未达其旨 旨:意思 B比廷尉 比:等同 C高祖仍遣异报法僧 报:报答 D并累有启闻 启:奏章【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答案解析】B 解析:“报”是“报复”的意思。【思路点拨】解答此类试题时可采用联想(联想课文语句)推断、语言结构推断、辨析词性推断、语法分析推断、语境分析推断、邻字(同义复词、偏义复词)帮助推断等方法。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法僧惧祸之至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必不应尔,乃谓使者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C盖以指异 夫夷以

24、近,则游者众D高祖因其宿志 因宾客至蔺相如谢罪【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答案解析】B 解析:A,前一个是“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个是“定语后置的标志”;B项,副词,于是,就;C项,前一个是“介词,用来”,后一个是“连词,并且”;D项,前一个是“介词,按照”,后一个是“介词,经由,通过”。【思路点拨】近几年来,文言虚词题考查的主要形式是把文言选段中包含某文言虚词的句子,与课文中含有同样文言虚词的句子进行比较,辨析异同。这其实是典型的考查知识迁移能力的题目。考生解题时,应准确回忆所学课文中的文言虚词词义,并联想这

25、个文言虚词在其他课文中的词义,然后把文段中的文言虚词与之进行比较,分析异同,从而作出准确判断。10把第I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谓异祖昭之曰:“此儿非常器,当成卿门户。”年十余岁,好群聚蒲博,颇为乡党所患。(4分) (2)左右有善异者,乃启曰:“异忝历虽多,然平生所怀,愿得执法”(4分)【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级(理解)。【答案解析】对他祖父昭之说:“此儿不是平常的人,当会成就您家门户。”年十余岁,喜好群聚赌博,极被乡党所厌恨。左右有与朱异友好的人,便启奏说:“朱异担任的职官虽多,然他平生所希望的,愿能得到执法官职。” 解析:“

26、非常器”,不是平常的人;“门户”,您家门户;“蒲博”,赌博;被动句式,各1分。 “善”,与友好;“忝历”,担任的职官;“怀”,希望;“执法”,执法官职;一词一分。【思路点拨】高考文言翻译,要求直译为主,意译只是辅助。因此,除非你有足够的理由,否则一定要讲究字字落实。专用名词如地名人名官职名等照抄,省略要补出,词类活用要准确,特殊句式要调整。尤其要有得分点意识,学会抓关键词,书写要工整,语句要通顺,杜绝错别字。11第I卷文言文中,哪些方面表现了朱异“异”于常人?请简要概括。(6分)【知识点】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答案解析】少年不才,青年转性;博学多才,多人推

27、崇;高祖赏识,升迁迅速;料事如神,才能卓越;晚年误国,反获追赠。 解析:先通读文本了解大意,再根据题干要求找朱异“异”于常人的相关信息。【思路点拨】我们答题时要注意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的阅读,要把握住其主要内容,只有这样,才可能保证对相关内容的分析有一个基本的思路和倾向。这要求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养成“处处留心,句句在意”的好习惯和整体认知的习惯,必须对整个文段或中心段(针对某一问题的相关段落)有深入的理解,甚至不能忽视那些很不起眼的有时误以为只是补充性质的加注文字。还要注意要把篇章或语段内容有条理地分列成若干要点,然后根据考题的要求对筛选的内容进行简要的梳理,分清有关

28、与无关、主要与次要。舍弃次要和无关的部分,再加以概括,即可确认“文中重要的信息”,找出答案。【参考译文】朱异字彦和,是吴郡钱唐人。父亲朱巽,因忠义节烈而知名,官作到齐朝江夏王参军、吴平令。朱异年龄敷岁,外祖父颅欢抚摸着朱异对他祖父昭之说:“此儿不是平常的人,当会成就您家门户。”年十余岁,喜好群聚赌博,极被乡党所厌恨。长大之后,便强自克制改变恶习从师学习,遍学五经,尤其明晓礼、易,涉猎文史,兼通杂艺,博戏、围棋、书法、算术,都是所擅长的。年二十岁,至京城,尚书令沈约面试他,因而舆他开玩笑说:“你年轻,为什么不廉洁?”朱异心中迟疑没有明白此话的意思。沈约于是说:“天下惟有文史经义围棋书法这些技艺,

29、你一时都拿了过去,可称作不廉洁呀。”这年,上书言建康宜设狱司,舆廷尉品级相同,诏令交舆尚书详议,同意他的意见。 旧的制度,年二十五岁才能做官。此时朱异二十一岁,朝廷破例下令提拔他任扬州议曹从事史。不久有韶令寻求有特殊才能的人士,五经博士明山宾上表推荐朱异说:“我见到钱唐人朱异,年纪尚轻,但品德完备办事精明练达,在独处时没有散逸的想法,在没有人看见自己的时候仍然神色恭敬有如面对宾客,胸怀博大深沉,神态仪表高拔不凡。譬如名山高万丈,难以攀援登上巅峰;碧海深千丈,难以窥视它的深处。再譬如珪璋刚刚雕琢,佩带的锦组开始编织,一触动便发出很洪亮的声音,饰以文彩便会显现于世。观察他诚信的品行,不祇十户人家所

30、稀有,如果让他负重驰骋于远道,必有千里马的功用。”高祖召见他,让他解说孝经、周易的义理,听后极为高兴,对左右的人说:“朱异确实特异。”后来见到明山宾,对他说:“您推举的人确是极得当的人才。”于是召朱异在西省当值,不久兼太学博士。这一年,高祖亲自讲解孝经,让朱异执经诵读。迁任尚书仪曹郎,入兼中书通事舍人,累经升迁任鸿胪卿,太子右卫率,不久加任员外常侍。 普通五年,大举北伐,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遣使者请求带着土地百姓归附,韶令有司商议此事虚实。朱异说:“自从王师北讨,不断取得胜利,徐州地方势力转而削弱,都想归罪法僧,法僧惧祸将至,他的投降必不会是假的。”高祖便遣朱异报告法僧,并敕令众军应接,均受朱异

31、指挥。既至,法僧遵承朝廷旨意,正如朱异所预测的。中大通元年,迁任散骑常侍。自从周舍去世后,朱异代替他掌管朝廷机谋,军事长官的改换,朝仪国典,韶诰敕书起草,他一并兼管。每当四方进呈表疏,本管职司的文簿,咨询详断,全都堆积在他面前,朱异挥笔行文,览事决议,才华奔放机敏多智,手中笔一刻不停,顷刻之间,诸事便办妥了。初,侯景阴谋反叛,合州刺史鄱阳王萧范、司州刺史羊鸦仁并多次奏报,朱异认为侯景孤身寄命梁朝,必不会那样做,便对使者说:“鄱阳王就是不允许国家有一客人!”并压下启奏不上报,所以朝廷没有对此事做防备。当侯景来侵犯,城内文武官员都责怪他。皇太子又写了围城赋,其末章说:“他戴着高冠穿着厚底鞋,并列鼎

32、而食乘坐肥马,登上皇帝居住的宫殿,打开皇室的金门,陈述谋略辅佐君王,宣布政刑的福威,四郊因此修筑许多城垒,万邦因此不得安定。试问豺狼他是谁?试问虺蜴他为谁?”这是指朱异。朱异因此惭愤,发病死去,时年六十七岁。过去大臣故去不追赠尚书官,当朱异故去,高祖惋惜他,在商议追赠事宜时,左右有舆朱异友好的人,便启奏说:“朱异担任的职官虽多,然他平生所希望的,愿能得到执法官职。”高祖按照他的宿志,特有此追赠。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4分)凡人所以立身行正应事接物莫大乎诚敬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也敬者何不怠慢不放荡之谓也 (朱熹朱子语类)【知识点】本题考查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及正确断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33、分析综合)。【答案解析】凡人所以立身行正/应事接物/莫大乎诚敬/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敬者何/不怠慢/不放荡之谓也。 解析:先通读语段了解大意,再根据“也”“不”等标志词断句。【思路点拨】断句要依据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通读文段,整体把握文段的内容大意及主题;第二步,找出标志性的词语,如名词、动词、句首句末虚词、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第三步,先易后难,逐步断句(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第四步,诵读全文,详加验证。语段断好后,再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语感,根据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结合文段意思,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译文凡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身做事,对待各种事物(待人接物),没有

34、比诚和敬更重要的事了。什么叫诚呢?不自己欺骗自己,不做不该做的事情的意思。什么叫敬呢?不对人怠慢,不纵情放荡自己的行为的意思。【题文】K013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鹧鸪天鹅湖归 病起作辛弃疾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注:鹅湖:在江西铅山县,辛弃疾曾谪居于此,后卒于此。溪堂:水边的楼台亭阁。咄咄:语出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为叹息、愤慨、惊诧的典实。休休:指算了吧。唐司空图晚号“耐辱居士”,隐居建乡王官谷,

35、建“休休亭”。 (1)请赏析上阕“红莲相依浑如醉”中“醉”的表达效果。(4分)【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重点考查炼字。【答案解析】运用拟人、比喻手法移情与景(2分);“醉”字由莲花之红引出(1分),把莲花比喻成喝醉酒的人脸,并写出盛开的红莲互相偎倚的情景,想象丰富、画面优美(1分)。 解析:先理解句意,再把“醉”在句中的意义解释一下;可从修辞等角度来赏析,比如本题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最后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即可。【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一看字词是否传神。所谓“传神”就是要分析词语在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凝练形象、鲜明生动的特点。特别要注意对动词、形容词、副

36、词的咀嚼。在鉴字赏词中要学会结合语境去揣摩词语的生动形象、凝练传神,进而体会词语在全句或整篇中的表达效果。二看字词是否表情。所谓“表情”就是要分析词语传达出来的情感意愿。诗歌语言既注重凝练生动、形象传神更注重借助动词、副词来表情达意。要善于结合全诗来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意愿。三看字词是否造境。所谓“造境”就是利用词语的凝练与含蓄来营造诗歌的意境。古人写诗很讲究意境,而词的妙用就能给全诗创造美好的意境。四看字词是否显性。所谓“显性”就是词语里能凸现人物的性格特征。(2)下阕表达了词人什么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知识点】考查考生鉴赏作者的情感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答案解析】悲

37、愤。(1分)下阕的前两句用典,借前人被贬的悲愤来抒写自己的悲愤,第三句以“一丘一壑也风流”的故作旷达之辞来更深刻的表达自己的悲愤之情(2分)。后两句通过描写看似写病后衰弱的寻常感觉,实则委婉含蓄地抒发了“英雄易老”的悲愤(1分)。 解析:项通读全词确定情感;再抓下阕主要内容来分析,要注意注释的提示作用,“咄咄”“休休”“衰”“懒”这些关键词语要重点分析其情感。【思路点拨】分析诗词的情感,一要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二要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三要紧

38、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四要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五要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题文】L0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分) (1) ,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亭亭净植, 。(周敦颐爱莲说) (3)本图宦达,。(李密陈情表) (4)舸舰弥津,。(王勃滕王阁序) (5)凄凄不似向前声,。(白居易并序) (6)自经丧乱少睡眠,(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9、) (7),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 (8),不宜异同。(诸葛亮前出师表)【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名家名篇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级(识记)。【答案解析】云无心以出岫;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不矜名节;青雀黄龙之舳;满座重闻皆掩泣;长夜沾湿何由彻;一觞一咏;陟罚臧否。 解析:注意“岫”“亵”“矜”“觞”“陟”的写法。【思路点拨】默写时要正确写对句子中的每一个字。在记忆积累名篇名句的时候,要先理解文意,这样才能快速准确地记忆。名篇名句中那些极易和其同音异义的字相混淆的字,往往是命题人设题的热点,复习时应有意识地加以辨析。在默写古诗文时,像“而”“也”“之”一类的虚词,也是学生丢分的原因。背诵

40、时要加以注意。默写时有时候记忆错了,用同音或近义的字代替,也是不正确的,当然,切忌添字、漏字,弄错了顺序。有些难写的字平时必须要多写,巩固记忆,否则到考试时就会出现暂时遗忘。依上句推知下句,难度小些,可是有时候依据下句推出上句,却容易出错,平时要注意。背诵时,不能一次性到位,而要“学而时习之”,一段时间巩固一下,这样就能记得牢固。有时句子在平时作文或日记中,可以常引用一下,既有兴趣,又能帮助记忆,还能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题文】N1五、(22分)我知道自己丢失了什么沿着荒芜的古徽道走了将近两小时,才看到人家,然而却不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这是一个只有三四户人家的小村庄,我忘了村名。有人在山边采

41、茶,狗吠着,空气中弥漫着烧粪的幽香。很想坐下来喝一口水,但前面的人催着说:“得赶紧啊,还有很长的山路要走。”这时,一个四十来岁的女人很快向我们走来,女人的手中握着一张小小的纸片,问我们说:“请问你们是记者吗?”我们觉得很奇怪,这女人怎么知道我们一行是记者的呢?问她有什么事,女人便把手中的纸片向我们展示。纸片已经破损,那上面用圆珠笔歪歪扭扭地写着几行字,看了几遍,终于明白,大抵是说她儿子在浙江温岭打工,曾借给别人一笔钱,可前去讨钱时、却被对方打了一顿。她儿子不服这口气,邀集一帮同乡去打架,导致对方一人重伤,当地公安遂以故意伤害罪将她#儿子抓捕入狱,至今已一月有余。女人说:“我儿子是冤枉的,记者同

42、志,求你们帮帮我好吗?”我们说:“我们只是本省一个地市小报的记者,浙江温岭发生的案子,我们哪问得到呢?你还是去找浙江温岭的记者吧。”说完,我们就走了。走了很远,回过头来,看到那女人仍站在那山路上,眼巴巴地看着我们。看着女人失望的身影,忽然觉得哪处不妥,却又想不出错来,于是坦然,继续追赶前面的人。很快忘了这件事。回家后上班,看书,写作。偶尔读禅宗公案,这是我喜欢的事。忽然读到慧能与石头希迁的一段事。慧能在五祖弘忍处得法后,在南方的山林避难多年,终于在曹溪开坛演法,弟子云涌。后人称之为“曹溪一滴水”者,是说凡到过曹溪向慧能问过法的人,哪怕只得到一滴水,也得到了犹如太阳一般的辉煌智慧。当时有一个叫希

43、迁的和尚,直到慧能临终时才辗转来到曹溪,慧能虽见希迁为大根器,却无力施之于法了。希迁哭着说:“师父圆寂后,我去何地问法?”慧能说:“寻思。”说完就真的圆寂了。慧能圆寂后,希迁整天都坐在山门前苦苦寻思,仍不得究竟。后来有一个小和尚问他为什么整天坐在那里发呆,希迁便把慧能的话告诉小和尚。小和尚说;“傻瓜,师父是让你去江西青原山找他的弟子行思大师去啊。”希迁恍然大悟,于是立即来到江西,师徒二人有一番对话。青原行思:从哪儿来?希迁:曹溪来。青原行思:既从曹溪来,可曾得到什么?希迁:去曹溪前也不曾失去什么(心性里的东西,那是人人都有的)。青原行思:那你为什么还要去曹溪呢?希迁:我不去曹溪,又怎么知道自己

44、从来就不曾失去什么呢?这是禅宗史上一段很著名的公案,不料再读它时,忽然想起那条古徽道上的中年妇女。想着她握着的那张小纸片,守侯在山路旁边,怀着一丝渺茫的希望,为了儿子,一遍遍地向进山来的人询问:“请问你们是记者吗?”“记者同志,求你们帮帮我好吗?”从那张破损的纸片来看,我们不是她第一个询问的人,那么,她的失望又该有多少次了呢?走进那样一座大山里的记者并不会很多,那天当她知道我们是真正的记者时,心里的激动可想而知,然而我们给予她的仍然是失望。现在想来,我们完全可以再多逗留一会#儿,告诉她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案子,最多,孩子得到一次人生的教训。我们还可以告诉她要弄清案件真相所必备的程序,或者,我们

45、再耐着性子,替她把那张纸片上的内容重新整理一下,以便其他能够帮助她的人看得更加清楚。但我们却走了,我们去追赶自己的目标,追赶自己的快乐去了,而把一个母亲的期待生硬地扔在那条山路上。这些年来,每当听到有人批评我们的新闻时,我总能聊以自慰的是,我从来没写过一篇失实报道,我甚至曾冒着极大的风险,替108户农民打雇赢了一场民告官的官司。就像那个石头希迁一样,我觉得自己从来都没有丢失什么。然而在那条古徽道上,我终于知道自已去失了什么。(有删节)1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本文用“丢失什么了”设计标题,为情节的波澜起伏巧妙设置了伏笔,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与联想想象,

46、同时也作为全文线索串起了全篇。 B文章开篇叙述古徽道荒芜,沿途人家少,一行人走的路途长、时间久,行色匆匆,这样写的目的是为自己后面不帮女人的行为作解释说明。 C文章通过对这个四十来岁的农村女人的动作、语言、神情的描写,表现了一位母亲想要救出儿子却又无能为力的急切、期盼以及无助之情。 D文章第段中,写我拒绝女人之后,坦然追赶前面的人,既写出了自己拒绝女人的理由让自己心安理得,又强调了自己无需愧疚的心态。 E“把一个母亲的期待冷硬地扔在那条山路上”一句,运用拟物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自己行为对这位母亲的伤害,体现出作者深深的反思自责。【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答案解析】B、D 解析:B项,“这样写的目的是为自己后面不帮女人的行为作解释说明”有误,作者不帮的原因是因为认为自己是本省的小报记者,帮不了女人,而非题干所说的原因。D项,“强调了自己无需愧疚的心态”属于无中生有,因为文中说“忽然觉得哪处不妥,却又想不出错来”,是一时没有想明白不妥在哪里,不是无需愧疚。 解析:本题的答题关键是找到各个选项的答题区间,再与选项进行认真比对即可,主要在文章第4段。【思路点拨】内容概括题是考查考生对文章整体的把握能力。解题时,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