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听课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听课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2023听课报告【2023听课报告1】 有幸参加了在徐州市高级中学进展的观课活动,以下是关于本次活动我组成员的心得和感悟: 本课课程目标: 学问与力量:(1)概述孙中山为民主共和而斗争的主要史实: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辛亥革命、公布临时约法、保卫民主共和的斗争、促进国共合作。 (2)对孙中山及历史大事的图片展现、小组合作争论、材料分析等方式培育学 生沟通合作,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渠道猎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力量,培育学生通过图片材料等方式陈述观点的表达力量。 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倾听孙中山遗言,运用多媒体手段营造历史气氛,丰富学生的感性熟悉,使学生能够在此根底上能够对历史人物有一个
2、全面熟悉。 (2)在了解孙中山先生为民主共和而斗争的主要史实,感受孙中山的革命精神。 (3)通过小组合作沟通展现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孙中山的品质和他的历史功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孙中山组建兴中会、中国同盟会,进行广州起义等活动,展现一个革命先驱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不懈斗争的精神。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应积极继承和弘扬这种民族精神,培育顽强的意志和积极进取 的人生态度,树立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本科课程于4点5分开头 吴教师先是说明白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之先驱,然后通过一段语音片段即孙中山先生的临终遗言(PPT中穿插着许多图片,如临时约法等)引入本课,学生倾听完孙中山的遗言后,集体阅读了课标
3、要求,了解此课的三维目标。 第一步,吴教师用三个表格简要总结了孙中山先生的一生,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回忆必修局部进展填空,展现了他们对于孙中山先生必修局部根底学问的把握程度。不仅有利于复习,也有利于绽开整节课的内容。 其次步,吴教师将孙先生的一生分为“争取共和”、“维护共和”和“宏大转变”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争取共和 4点10分,教师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图片争论孙中山的奉献,学生通过沟通并结合图片总结得出兴中会、同盟会、临时约法等均是先生对于革命所做的不懈的努力。表达了学生对于必修局部学问的娴熟把握程度。 其次阶段:维护共和 4点13分,吴教师通过简明扼要的背景介绍(孙先生退位,袁世凯恢复帝制),导
4、入护国、护法运动,并由学生必修课所储藏的学问得出:两次运动均以失败告终。然后教师提问:孙中山为保卫民主共和的斗争失败的缘由是什么?并给出材料。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教师在学生答复的根底上赐予总结。 第三阶段:宏大转变 合作沟通(一) 4点17分开头,吴教师主要突出了新旧三民主义的比照,并让同学总结三民主义究竟新在什么地方。学生从新旧三民主义的内容方面来答复教师的问题,表达出对新旧三民主义学问点的把握。 4点20分,学生集体阅读孙中山先生的名言,吴教师通过孙中山先生的名言“革命尚未胜利,同志仍需努力”来引出学生对于其精神的思索,学生进展小组探讨,教师最终总结孙先生爱国、忧国忧民的宏大情
5、怀。 第三步,吴教师将更多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沟通展现的形式探究。 首先,第一个问题:孙中山先生和华盛顿、卢梭比,更像谁? 争论从4点23分开头,33分完毕,历时10分钟,学生在课前充分预备的资料的前提下,小组争论非常热闹,之后学生踊跃发言,将孙中山与华盛顿的各个年龄阶段比照,得出他们比拟像;有的同学将孙中山与卢梭的民主精神和浪漫主义精神相比,觉得他们比拟像。也呈现出了学生开拓的思维。 之后,其次个问题:依据材料指出孙中山辞职的缘由并加以评价。 争论于4点38分完毕,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多能从材料动身,得出正确的结论,而且能基于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分析史料力量得到提升。 合作
6、沟通(二) 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教师提问学生:观赏孙中山的什么地方,在情感沟通方面有哪些收获? 学生在进展小组探究沟通之后,由每一组派学生代表自主上台发表自己的看法,展现小组探究的结论。这是对本节课的一个升华,小组争论结果以一个完整的形式在全班展现,有助于集体学习和学问拓展。 课堂最终,教师用PPT展现课堂小结,总结孙中山先生的功绩及其精神遗产。 4点50分,下课。 总结:全课吴教师充分运用图文、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将课程的学问清楚完整的展现给学生,而学生与能够通过自主参加到课程活动中、课前预习也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学讲规划”贯彻的很彻底,但是,如此紧凑的讲或开放的学习,对于学生重难点的把握
7、是否有利,这样会不会无法突出本课重难点,过多的开放式教学是否学生最终只把握住了整体,细节之处并未过多说明? 整堂课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倾听音频,观看图片以及小组探究沟通,自主演讲展现等形式,充分的融入了课堂,也凸显了新课改所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求,也充分贯彻了“学讲规划”,培育了学生小组合作的力量,以及探究问题的历史思维,提高了学生分析史料的力量和表达的力量,使学生养成“论从史出”的习惯。但课堂争论有一个很明显的缺陷就是无法“面面俱到”,有些学生在争论中并不积极参加,那么在这样一堂几乎以学生自己探究为主的课堂上,那些参加不强的学生是否就被无视了呢?他们又能在课堂上学到些什么呢? 另,在整堂
8、课完毕后,我组成员随机对参课同学进展了回访和调查,在问到“你觉得本堂课学到了什么呢?”的时候,同学的第一反响是一愣,然后说了句“孙中山是个伟人”。而当我们想了解他们是否有更多的收获时,都说“没有”。由此可见这堂课在形式上是胜利的,但在实际上收效并不大。 思索 教师能否赐予学生一个正确的理论方向? 1、在争论孙中山和卢梭的相像之处时,有一个女同学提出孙中山的浪漫主义,而之后的同学在总结孙中山辞职缘由也多离不开浪漫主义。但孙中山是否有浪漫主义,教师并未给一个正确的解答,如若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如电脑可联网),教师是否应当准时解决呢?而不是任由学生在不准确的状况下肆意总结。并且在之后的课堂争论中吴教师
9、曾几次想将话题引到孙中山先生的浪漫主义,但都失败了,由此可见在合作争论的课堂中,教师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力量特别重要。 2、在最终一个问题“你观赏孙中山的地方”中,有一个细节:有同学在板书中提到,植树节是由于孙中山先生于3月12日逝世才定为植树节的,但事实是植树节的由来可追溯到3000年前,那时候已有清明节插柳的习俗,1928年时,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三周年,国明政府行植树式,真正的植树节还是在清明时分,直到1979年2月23日,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才打算3月12日为植树节。 所以,无论在课堂还是在课后,盼望教师能够留意细节之处,准时订正学生的错误或不完备之处。 在这样一堂几乎以
10、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课堂之中,学生根底学问的把握是他们进展问题探究的根本条件。虽然在课堂学生发言的状况来看,局部学生的根底学问是足以支撑他们进展更深层次的沟通的,但那些根底学问把握的并不是的很坚固的同学,在这样一堂课上是不是就无法积极的参加到争论探究里面?在小组探究沟通的时候我观看到有的学生参加度并不高,窃窃私语或者自己干自己的事,这种现象产生的缘由是否就是我上面所提到的由于没有根底学问的支撑所以不能更好的争论呢?或者是由于学生本身觉得这样的课堂很无趣?这可能照旧是需要我们去关注学生的一个点。再有我发觉许多学生在课前都查询了许多资料,但学生是否就能把这些资料内化,变成自己的学问贮备,抑或是只是为
11、了课堂而搜寻的资料,用完就扔?假如是这样就失去了探究学习的意义。这也是需要我们所关注的。 【2023听课报告2】 在为期一周“走进星级教师”的听课活动中,我有幸走进星级教师施国琴教师的课堂。此次难得的时机让我领会到施教师扎实的语文教学功底、精彩的讲学风采、严谨的教学态度“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虽然,短短的五天观摩可能根本学不到施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力,但能收获到的是我看到自己的浅薄和缺乏。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自己的听课报告: 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施教师本周的语文课内容主要包括:新闻类中考试题分析、半开放式作文题型分析、月考试卷分析等。几堂课下来,我发觉施教师的课层
12、次清楚,各个教学环节连接自然、恰当,逐步深入。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施教师的试卷分析课。在我看来,试卷分析课是难上的。就以我为例,试卷分析课一般的流程如下:首先是总结该次考试状况,然后讲解学生易错或者错误率高的题目,其次是学生自主提问的方式分析剩余的题目,最终是学生自我反思、整理错题、进展消化。我的这种方法存在不少问题:一、很多学生不敢在课堂上提问,往往是将错就错、不懂装懂;二、因试卷分析课缺乏乐趣,学生听课没有积极性,“左耳进、右耳出”,所以试卷分析课的效果不佳;一堂课下来,教师口干舌燥、学生昏昏欲睡。但施教师在分析试卷时针对性极强,过程中有题目分值、层次的拆分,有答题方法的探讨,有赏析
13、步骤的介绍,有考试技巧的传授等。确实,方法比学问更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思维方法是否合理、正确,影响着学习效率的凹凸。施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制造时机,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使他们不但能学会,而且能“会学”,把握语文学习方法,进展思维,形成力量,能独立解决问题应对中考。 二、浮华已随风飘去去,课堂本色显朴实。 虽然施教师带给我们的都是常态课,但每堂课细细地听下来后,我感觉她每天都是煞费苦心地作了周密而细致的预备,教学课件都是自己认仔细真制作的,教学环节既真又实,真正复原了课堂本色。教学功底如此深厚的优秀教师能十几年如一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细心设计课堂,仔细钻研教材实属不易。记得去年在见习
14、时就有幸和施教师在同一办公室工作,因所教学科不同,沟通不多,但她仔细、严谨的工作态度早已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此次听课更是对其有了进一步的熟悉,让我这初涉教坛尤为佩服。 三、恰如其分的课堂评价,时常的鼓舞促成长。 课堂评价,是师生沟通的一种有效方式,它不仅是某个环节的终结,更重要的是能调动学生参加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更剧烈的求知欲望。而课堂准时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方面,进展适时鼓舞和评价。在施教师的课堂中,你能常常听到“你真棒!”“特别精彩。”“下回再接再厉”等鼓舞语,除了这种准时性的评价,她还充分运用自己的体态语言、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摩挲、一个微笑等对学生的表现赐予评价。此外,施教师能鼓舞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让B、C、D等若干名同学评论同学A的答复如何,好在哪或者不好在哪,这样能积极带动学生思索,主动参加教学过程中来,真正做课堂中的仆人。相比之下,我在点拨功夫上还是欠缺得很,尤其是课堂评价语言,我更是单调,没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 听课完毕后,我好好地反思过自己。有很多的不到位需要让我渐渐地去做到位,或许是需要时间的,但请信任坚持幻想的我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由于拂晓前还有漫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