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本科毕业设计.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92823577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本科毕业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哈尔滨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本科毕业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哈尔滨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本科毕业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本科毕业设计.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东北林业大学毕业论文哈尔滨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1引言在21世纪的今天,在“十一五”建设阶段,黑龙江省的省会哈尔滨市进入了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在这一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最快,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质量最高,市民得到的切实利益最多,尤其是在推进和谐社会能源利用和资源节约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哈尔滨市探索在快速的发展的时期积极探索,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探索出独具地方特色的不同类型的多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今后的开展农业循环经济试点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但是,从某种角度看来,哈尔滨市的农业循环经济并没有完全的形成体系与规模,在循环经济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的过程中,哈尔滨市的农

2、业循环经济受到体制机制的诸多制约,并未发挥充分其应有的作用。哈尔滨市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环境资源代价任然巨大,经济增长模式粗放型增长的现状仍然存在。哈尔滨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现状是必须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速度,尽快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这个时候提出的大力发展哈尔滨市农业循环经济,以最小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最小的环境破坏为代价,实现农业资源“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构建哈尔滨市地域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最大化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效益。基于以上原因和背景,针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减少哈尔滨市环境污染、改善哈尔滨市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哈尔滨市农业资源的利用率,构建哈尔滨市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

3、对哈尔滨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十分必要和重要。本文依据哈尔滨城市的地理特色和地域特色以及城市经济的发展状况水平,对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进行结构分析和综合分析,力求通过哈尔滨市农业经济循环发展的实施途径和保障措施,探索出一条适应哈尔滨市的高效、合理的农业经济循环发展模式,推动哈尔滨市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1.1国外研究现状生态农业于1924年最早在欧洲被提出,20世纪30年代在英国、瑞士和日本等国家有所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欧洲很多大农场已经全面转向生态耕作。美国的著名经济学家肯尼迪不拉丁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Spaceship Economy(空间飞船经济)理论,是最早的循环经济理论

4、。该理论提出假设:我们生活的地球就如同一艘空间飞船,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且只能源取于空间飞船的内部,而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只有通过在空间飞船内部资源的不间断循环利用,才能满足资源的有限和需求的无限之间的矛盾。因此肯尼迪不拉丁提出的空间飞船理论为早期提出的生态农业提供了发展理论基础。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的戴维皮尔斯,东南亚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逐渐也开始研究生态农业,到了90年代世界各国的生态农业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各国在1969年率先成立了专门的委员会,处理所有的有关环境问题的实验项目,在这些项目中最重要的项目至于就是生态农业项目。美国

5、的加利福尼亚州的科学家在1975年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并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所,这一体现农业发展新思维的发展模式迅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对于“可持续的发展观”的系统阐释是美国的科学家拉斯特布朗在Building a Sustainable Society上提出的。1985年格拉单道格拉斯最早提出关于农业的可持续性问题,并在同年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应用于农业。1987年,世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the United Nations world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WCED)针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出了“2000年转向可持续

6、农业的全球政策”。1989年联合国世界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在第25次大会上,讨论通过了关于发展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活动的决策内容。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关于“全球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上,研究通过了21世纪议程和21世纪行动纲领,这两个声明中明确提出“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的概念,从此循环经济与生态农业发展真正走上了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2国内研究现状国外目前有关循环经济的研究早已涉及到农业领域,但是却一直没有提出“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从这个角度来说,“农业循环经济”是中国的创新。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提

7、出正式研究“农业循环经济”,这一理论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理论和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的,并由环保专家正式参加研讨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在我国,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县(中国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试验示范县)是在1991年展开的建设工作,同年国内展开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农村发展理论的实践和研究的重大科研项目,项目设计内容包括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体系中的国家政策、现有技术和国内资源能源的可持续利用管理的战略体系。除了在国家级的项目中有所体现外,在我国的期刊文献中,最早提出“农业循环经济”概念的是在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文中,在2002年由吴天马,首次提出,但是文中也只是对农业循环经济做了简单介

8、绍,未得出准确的结论定义。2004年,学术界在国内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有关农业循环经济的大讨论,自此之后有关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在我国逐渐展开。2农业循环经济概述2.1循环经济的定义“新经济”的概念由两大部分构成,其中一部分是“知识经济”,另一部分就是文中所提到的概念“循环经济”。顾名思义,“知识经济”指的是一种替代,是资本在运转的过程中,物质资源被智力资源所替换的;“循环经济”本质上指的是一种生态经济,是利用自然活动规律指导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换句话说就是一种经济形式,把生产废弃物和清洁生产活动综合利用结合到一体的经济形式。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差别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是

9、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流动经济。在这种传统经济模式中,人类越来越压榨地球上的能源资源和物质,在开发的过程中,又通过生产加工活动和消费活动把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到大气环境中。传统经济就是运用资源的消耗和减少,废弃物的持续不断增加来换取社会经济的在数量上的不断增长,传统经济的这种增长方式必然导致了自然能源与资源的消耗与枯竭,终将酿成毁灭性的地球环境污染。与之相对的循环经济则是这样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要求的是按照生态自然的系统模式安排经济社会活动,并将其建立在物质资源不断改善、不断循环、不断利用的基础上,变成一个“资源产品可再生资源”不断循环的可持续发展过程,将全部的经济社会系统变成消费与生

10、产相循环的集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循环经济基本上极少甚至不产生所谓的污染废弃物。为了区分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概念,列表如下(见表2-1):表2-1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比较表传统经济循环经济“资源生产废弃物排放”单向流动的线形经济“资源生产可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经济增长,依靠高强度的消费能源和高强度地破坏生态环境资源重复利用比例相对很高,同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小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本文所研究的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运用的规律是生态学规律,通过对思想的理解和对规律的把握,利用循环经济重新构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与活动,从而实现社

11、会主义和谐社会对能源和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的目标。那么就可以吧循环经济的定义概括为:所谓的循环经济是一种封闭循环的流动经济形式,在这种经济形式下人类社会可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并意在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保护地球环境,区别于单向流动(资源产品废弃物)的传统经济,体现在资源与能源的“资源产品再资源”反馈式流动形式。2.2影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国内外对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与整理,多数的学者认同和研究成果显示,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倾斜以及政府的引导方向是影响农业循环经济的几个最主要的因素。结合上文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定义,本文作者认为以下三个方面是影响哈尔滨市农业循环经

12、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他们分别是:构建评价体系方面,技术支撑方面和理念创新方面。2.2.1构建评价体系方面构建农业循环经济的评价体系指的是,在设计成型的指标体系中能够体现出可以衡量出农业循环经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该体系能够通过评估,明确指出农业发展中现实存在的问题,同时可以正确指明该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目前发展程度和改进的方向。当然,目前我国,特别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政府领导对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单一的对农业循环经济的社会评价体系之外,我们还应该构建关于对地方政府官员的相对应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与经济发展一样,可以专门评估地方官员对当地的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视和利用

13、程度。2.2.2技术支撑方面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良好运行的最主要的先决条件是保护人类社会生存环境,在此基础上才是最大限度的提高农业的农产品产量,这两方面都需要依靠先进的科技力量加以支持。只有依靠先进的科技力量,我们才能将土地、河流、自然能源与自然资源同人类的社会劳动力完美的进行整合,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他们的作用,换句话说就是运用科技,改变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两者之间的排列组合方式,并通过改变将他们的生产能力达到最大化的状态。除此之外,我们要运用科技手段找到最佳的污染物与废弃物的能源资源转换方式,并通过这种转换将废弃物加以利用,转换成其他产业的能力来源。2.2.3理念创新方面理念创新在近几年来越

14、来越受到重视,我们都知道即便是最完善的理论如果没有时间,那么也是一纸空文,关于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需要广大领导干部带领农民进行有计划的落实与实施,这样才能发挥出农业循环经济的实际现实作用。同理,如果地方的领导干部思想理念意识落后、地方上的农民群众文化素质又低下,那么显而易见,农业循环的经济模式很难保证在该地方上大规模成功实施,那么也就不能发挥农业循环经济理论的实际现实作用。综上所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创新地方上领导干部的理念意识和提高地方上农民的文化程度。3哈尔滨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3.1是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关键和基础表 3-1 是根据 2011 年哈尔滨市统计年鉴得出。从

15、表 3-1 可看出哈尔滨市的农业总产值由2008年的650.1亿元增加到2011年1054.3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从2008年的 6111.8亿元增加到 2011 的 8188 亿元;农业总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8 年的12.28%上升到211年的14.93%。表3-1 哈尔滨市农业总产值、地区总产值及其比重(单位:亿元,%)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农业总产值650.1815.4988.91054.3地区生产总产值6111.869148214.48188农业占地区总产值12.2813.0513.119.93下文用图示形象分析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农业总产值发展趋势,以及农

16、业生产总值在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变化情况。(见图3-1,图3-2)图3-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08-2011年农业总产值增长趋势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3-2 哈尔滨市农业总产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由哈尔滨市统计年鉴资料可以直接分析得出,自2008年至2011年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农业总产值的发展趋势是不断增长的,但是对比哈尔滨市农业总产值占哈尔滨市地区总产值的比重也在逐年变大的趋势上来看,哈尔滨市的农业生产总值占哈尔滨市的总产值的比重并不是占有绝对的优势。然而哈尔滨市作为东北三省的重镇城市,农业在其经济发展的地位重要性不言自明。要想提高哈尔滨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必须加大

17、哈尔滨市的农业经济发展力度。通过上面的分析得出,哈尔滨市在全面建设资源能源循环性社会、全面发展循环经济的进程中,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程度与结果的好坏直接对哈尔滨市城市经济起着决定和基础性作用。农业循环经济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多功能产业,其基础农业与社会的自然生态环境休戚相关,紧密相连。农业是哈尔滨市的基础产业,体现着基础作用,不仅仅表现在农业是城市中最重要的生产部门,还体现在农业具有保护自然环境、稳定生态系统和促进人与自然相处和谐的多种方面。虽然人类处于整个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最顶端,但是人类也参与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生态物质能量循环与转换的过程中,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人类与农业的关系是最为密切贴近的

18、,同时也要求农业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问题,实现人类社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3.2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和提高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途径科技的发展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前提条件,在农业循环经济的展开过程中,需要第二产业工业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先进的生产要素,从而推动第一产业农业的向循环经济的变革,这其中包括播种、施肥、灌溉节水、植物保护和收割技术革命等等一系列的变革,是转变传统农业生产基本方式,加快推进传统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要途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可以将粪便和农作物的秸秆进行深加工,是将这些废弃物再利用成为循环过程的重要方向,农业循环经济将传统意义

19、上的直接利用粪便与农作物秸秆转变为作为原料,进行加工和再利用后加以利用为主的生产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农业产业链条与传统农业相比被拉长和延伸出去,农业循环经济实现了社会资源的有效、高效利用,降低了农业的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成本和资源,转变了社会第一产业农业的增长形式与方式。3.3是农产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前提现阶段,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在农业生产的进程中还存在着普遍使用农药和化肥的情况,并且大部分的农业产品中的残留农药和化肥远远超过欧美国家的最高标准,使得哈尔滨市的农业产品出口,很难通过农药、化肥检疫关卡,成为哈尔滨市难以战胜国际市场中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和难以扩大农产品出口量的制约因素之一。反观国内,

20、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居民愈加重视农作物产品的安全性保证和质量保障。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将全部取代传统意义上的化肥,而采用有机肥料,并采用农业生态措施和农业机械设施来控制和一直害虫的成长,为哈尔滨市创建无农药、无化肥的健康农业生产环境,将极大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数量,提高哈尔滨市农产品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绝对竞争力。4哈尔滨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SWOT分析SWOT分析中对应的英文分别是: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以及Threats(威胁),SWOT是其缩写。4.1优势分析(Strengths)(1)

21、哈尔滨市的资源能源优势,为城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优势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的省会城市。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东北北部,省内有丰富的土地资源,闻名世界的三大黑土带其中之一就是位于我国的黑龙江省,就其土地条件而言,黑龙江省在国内排名第一,我国十分之一以上的耕地面积和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位于黑龙江省内;结合黑龙江省内的居民数量情况,农民人均耕地和省内人均耕地是全国人均耕地水平的大约3倍以上;黑龙江省内具有稳定并且丰富的降水资源,省内的年平均降水量在400毫米和650毫米之间,甚至与长江流域附近的降水量相当。充沛的降水可以为省内的农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养料以及养分。黑龙江省的农作物自2005年起已经连续7年大丰

22、收,2011年的黑龙江省的粮食总产量延续了2010年的记录,超过了千亿斤,为全国首例。除此之外,黑龙江省内也有非常丰富的草原资源,拥有432万公顷的草原,其中世界三大草原之一的松嫩平原草原也在黑龙江省,其中草原不仅为农业牲畜提供大量的优质草料,还为饲养牲畜提供营养价值极高的稻草,优质的草场使得黑龙江省具有了得天独厚的发展畜牧业的优势条件,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质、大量的牲畜的粪便。另外,黑龙江省具有资源丰富的风动能,充足的光动能,全年获得的太阳辐射总能量高达50*108焦耳/平方米。这些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为黑龙江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构建具有哈尔滨市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提供了充分的优势条件。4.

23、2劣势分析(Weaknesses)(1)思想认识不到位目前,哈尔滨市的人们缺乏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足够认识,其中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是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忽视人文、资源、环境等指标,违背规律地索取自然,不考虑自然资源以及生态承载力的限度问题;第二是对利用和开发资源的价值度量认识不足,任意过度开采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失衡;三是对发展经济技术与保护环境之间关系认识的不足,缺乏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行为规则和公正道德标准。(2)资金不足近几年来,哈尔滨市在经济上有了快速的发展,然而整体水平仍然较低。由于资金上的投入不足,哈尔滨市很多农业循环经济项目都得不到实施,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哈

24、尔滨市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3)法律法规不健全农业循环经济是对经济、农业、环保和社会的重大变革,需要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作支撑。只有加强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法律调整,加大立法力度,明确其法律地位和运作程序,严格区分各个环节中生产者、管理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各自的权责,才能保证管理部门依法行政,保障农业循环经济有序运行、维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农业循环经济的持续、高效、稳定发展。哈尔滨市循环经济立法工作相对滞后,不完善的法律环境己成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与健全依赖于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4.3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20世纪以来,人类开采了

25、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来发展经济,在导致资源匮乏、能源消耗殆尽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尤其是近几年来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经济日益发达的巨大代价就是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走实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了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转变人类原有的以生态为代价的破坏性经济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性经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已经迫在眉睫。这样的大环境使哈尔滨市农民意识到并重视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改变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低产出的农业发展模式,为尽快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同步发展,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势在必行。从国内环境看,国家大力支持循环经济建设,使得21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方式正发生实

26、质性转变。2005年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中央十七届四中全会已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十二五”规划的战略,六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第一批)工作通知。在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践中,各地区结合自身特点,摸索出了许多代表性的观点和模式,这些实践模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推广应用价值。面对新形势,2007 年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了黑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制定了以2011年至2015年为试点期限的黑龙江省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方案,并补充了黑龙江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进行了循环经济实践的试点工作,并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决策,为黑龙

27、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4.4威胁分析(Threats)目前,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发展循环型农业经济的威胁来自于投入资金的不足和农民淡薄的发展循环农业意识。因此,发展循环型农业经济的威胁主要来自于发展中国家。本文以哈尔滨市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哈尔滨市发展循环型农业经济的威胁,一方面来自于农民较低的循环经济意识,在没有见到循环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好处之前,他们很难主动改变旧的生产方式,这也是循环型农业经济很难在哈尔滨市立足和发展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来自于循环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成效的滞后性。实施农业循环经济的效果和回报可能不会在短时间内明显体现,这可能会使农民失去继续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

28、信心,进而影响全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和成果。综合以上 SWOT 分析,哈尔滨市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已经找到了发展农业经济的途径,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创造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模式。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方面的原因,目前哈尔滨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面临着严峻挑战。总体说来,哈尔滨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优势,抓住机遇,规避劣势,应对挑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哈尔滨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模式分析和保障措施5.1哈尔滨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模式分析农业循环经济起源在西方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此之前西方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29、由于工业发展的过程中未实现循环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和资源能源的未完全利用,正是这一现实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形成于发展的条件。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70%以上的,农业大国的特殊国情,与工业化程度及高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情有着很大的不同,哈尔滨市存在农业效率低下、农民人均资源贫乏、农村污染这些严重的“三农”问题,都有待循环经济解决。5.1.1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图5-1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模式结构:秸秆还田化,秸秆还田是一条最快捷、大批量处理剩余秸秆的有效途径,通过一定的技术将其转变为增强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的无污染肥料。由东北农业大学联合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

30、农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共同承担研究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三江平原区机械化秸秆还田循环利用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通过国家鉴定,这极大地优化了哈尔滨市农田秸秆综合利用模式;秸秆饲料化,通过青贮、微储及氨化等技术过程,将花生、玉米等农作物秸秆加工成便于畜禽消化吸收的精饲料;秸秆的电化,利用秸秆燃烧后产生的热量发电;秸秆气化,农作物秸秆发酵产生沼气用于生产生活。模式功能:秸秆还田不但具有抗旱、保墒节水和抗风蚀、抗水蚀作用,长期培肥土壤、弥补磷、钾肥的不足,减少化肥应用,消除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净化农村环境;秸秆经饲料化后,可增加采食量和消化率,提高营养价值,对家畜

31、的生长和增重有良好的作用,也是喂养草食家畜或作为配制全价饲料的基础用粮,提高饲料报酬和经济效益;秸秆经电化和气化后,可以作为清洁的能源用于家庭的生产和生活,一方面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污染气体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营造生态家园,另一方面节省了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提高了农户的生活质量。模式效益:该模式将生产和生态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秸秆还田、秸秆饲化、秸秆经电化和气化可以达到提高土壤肥力、减少了农业废物排放量、为农饲养业提供饲料、农户提供了优质清洁的能源的目的,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5.1.2生态农业园模式模式结构:生态农业园模式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利用人文环境和农业自然环境,融合农业生

32、产、生态环境、农业生活三者为一体,形成集生产、科研、销售、科普、观赏、度假、娱乐、咨询为一体的体现综合性休闲观光的农业园区。哈尔滨市应融合历史、民俗、农产品、冰雪、避暑、历史古迹、湿地旅游、边境等资源特色于一体,形成以各大农业园区、林场、水库、草场等农业景点为依托,点线面相结合的农业观光旅游格局,构建设施完善、风格独特的农业观光旅游链,打造哈尔滨市“绿色农业、特色文化”的品牌。模式功能:生态农业园模式改变了仅专注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传统经营思想,拓展农业发展思路到结合农业和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旅游业的理想模式,这为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找到了一个重要切入点。通过结合农业和旅游业,扩大了农

33、业生产经营范围,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推进循环型农业的全面快速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技术合作交流,增强人们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的意识。模式效益:在当前农村劳动力四处寻找出路的情形下,该模式有利于缓解农产品市场疲软、扩大内需,在增加农民就业出路的同时提高农民收入;有利于提高城市对农村在资金、人力、技术等全方位的投入,能够有效保护和发展农村旅游环境,促进城乡一体化。5.2优化哈尔滨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保障措施5.2.1建立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农户、企业进入农业循环体系会面临资金、技术等障碍,在现有经济核算体系下,国内外实践表明,成本呈抛

34、物线形状变化,初期会引起成本的上涨,短暂上升后会下滑至比原来更低的水平,这种进入成本的表象严重影响了企业、农户的积极性。因此,哈尔滨市发展上述农业循环经济优化模式,需要政府有相应的政策体系来重新建立经济社会的运行机制。实施优惠的税收、信贷等金融政策。黑龙江应运用经济杠杆加强宏观调控,出台一些新时期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一是在进行全面预测和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全区经济特点和发展要求制定出优惠的农业经济、金融政策,加大力度促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二是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税务部门应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优化模式逐步从投资引导转向税收优惠。三是加大信贷投入。对于使用循环再生

35、资源生产的企业和农户,财政部门应采取低息、贴息贷款、延长还款期限甚至无息贷款等优惠措施,降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压力,鼓励企业、农民使用循环再生资源,提高他们投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5.2.2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力度哈尔滨市政府应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来宣传和推广农业循环经济优化模式,达到提高人们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的目的。利用报刊杂志、电视、互联网、广播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农业循环经济,向全社会讲解哈尔滨市农业资源的短缺性与局限性,全市传统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重危害性。宣传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在降本增收、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改善人居环境方面的重要性,让广大民

36、众真正意识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激发全社会人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得新型的农业循环经济优化模式深入人心,早日付诸实践。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环保意识,增加一些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组织,自发志愿地为保护农村环境、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做贡献,在农民身边身体力行的宣传农业循环经济。加强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使非政府组织成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推动力。5.2.3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科技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需要强有

37、力的科技支撑。加强农业循环经济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围绕黑龙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组织开发和示范有普遍推广意义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技术,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重点发展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零排放技术和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建立农业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成立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开发减少环境污染或无公害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再生资源的回收处理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的替代技术及绿色再制造等技术,有利于生态平衡的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农林牧渔结合的综合技术体系。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科学技术交流与推广力度。通过组织开展科技成果洽谈会、优质农副产品博览会等科技经贸活动,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农业

38、生产技术交流与合作的舞台。充分利用各种民间科技组织力量,发挥农民技术协会、科技示范户、研究会的作用,组成一个完善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推广网络,此网络是以国家技术服务部门为骨干,各种专业队伍与广大群众共同参与构成,以加快农业循环经济适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发达国家具有较高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应加强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引进国外的新观念和先进技术,为哈尔滨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技术。同时,农业生产还要积极与国际标准化接轨,例如国际绿色食品质量标准、15014000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有机食品OCIA质量标准等,实施这些标准有助于推动哈尔滨市农业循环经济向国际化

39、方向发展。结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出经济、社会、自然三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相互关联的关系,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消耗水平、要求社会进步水平、环境质量和承载能力三者之间相互协调。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也是农业大省,哈尔滨市作为黑龙江省的省会城市也具有雄厚的农业基础。近年来哈尔滨市资源环境破坏较为严重,因此,保持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哈尔滨市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哈尔滨市解决目前农业难题的必然选择,也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哈尔滨市农业循环经济进行多方面的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目前哈尔滨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优化模式及其实施途径

40、和保障措施。(1)农业是社会的根本,在农业生产中推行循环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建立循环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本论文对循环经济内涵、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内涵、特点、基本原则、主要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较为完善的阐释,形成了本文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2)论文针对性的分析研究哈尔滨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采用 SWOT 分析法定性分析了哈尔滨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3)根据哈尔滨市农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的结果,提出使原有系统结构优化、功能提升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生态农业园、草畜粮林等3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新方案。同时提出了农业循环经济实施途径。从政策法规、宣传教育、技术支撑等几方面提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保障措施,确保哈尔滨市农业循环经济的正常发展。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