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师的人生追问: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位教师的人生追问: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位教师的人生追问: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对此,佛教认为人会有轮回转世,基督教认为人死后会进天堂或地狱。我们姑且不论答案何如,至少佛教和基督教引导我们去面对,去思考。而这种思考多少能帮助每个人建立起对人生最基本的认识,缓解人生的迷茫和痛苦。另外,虽然从经验看,回避对人生的思考也不意味着人生就没有快乐可言,但是,作为一个老师,这却是我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因为几乎每一个孩子,都会问父母或老师:人,为什么要活着?人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曾经,我尽力鼓励学生努力向上,积极进取,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学习知识因此,对学生的思想工作也就围绕一个逻辑:如果你们这样做了,以后将会如何。然而,只要学生一句老师,我就不
2、,怎么啦?或者老师,你说的都对,但我就是不愿意去做。我除了恼羞成怒,就是无可奈何,却又不得不承认学生回答的合理之处。因为学生按照老师说的去做可以更好地成长,不代表着学生不听老师的话就不能更好地成长。不努力向上,不积极进取,不会为人处世,不愿学习知识一时半会,也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而如果跟学生说得太远,一来自己没底气,二来学生也不信,毕竟以后的事谁说得准?正因如此,我反思了对学生思想工作的逻辑:除了对他们说如果你们这样做了,以后将会如何,还应该对他们说如果你们不这样做,以后将会如何。而且,很多时候,后者比前者更重要。想来想去,对学生最有威胁性的话,也许就是如果你不这样做,你的人生是不会幸福的。这
3、句话有两个问题:一、必须假定每个人都希望人生幸福,并相信自己有资格有能力去获得幸福。如果有学生说人生不幸福没有关系,那教师确实无能为力。一开始当老师,是因为觉得自己除了做老师,不知道还能做什么,毕竟面对学生,至少有知识储备和人生阅历的优势,而且不用在社会上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各种突发的情况。由于成长的道路上有良师益友,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慢慢地觉得自己可以成为一个成功的老师:能把课讲精彩,学生喜欢;学生考试成绩好;学生纪律好,言行好;思想端正,积极向上;受学生欢迎;自己能受到同事、领导和同事的认可。我朝着成功努力,也取得了小小的成就。但这种追求所谓成功的想法,却让我感到迷惑,从而促使我去反思自己
4、对教育的想法:1、我把受学生欢迎、学生听话当成自己的成功。那么,我到底是为了学生,还只是让自己有成就感?2、希望受学生欢迎,那么我就会去讨好学生(曾经这么做过),而忘记了自己老师的身份;希望学生听话,那我又会去严厉要求学生,学生一有抵触情绪就发脾气,以前就有学生说我很难相处,有时候觉得很亲切,有时候觉得很恐怖。3、以前上课喜欢自己讲个滔滔不绝,师生互动较少,回想起来,当时多少是因为心里自卑,所以喜欢炫耀。4、就算我最后取得了所谓的成功,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真的符合教学原则吗?我到底是为了自己的成功,还是为了更好地教学?按照中国人三不朽的价值观,孔子无疑是一个成功的人。但是,孔子的人生幸福吗?早年
5、丧亲,中年去鲁,与妻子不复相见,晚年丧子;政治抱负在生前始终难以实现;周游列国困于陈蔡累累若丧家之犬相信这是人人都想尽可能避免的。所以,对孔子自身来说,后世人的评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人生的过程中,他自己接受了不幸的际遇,选择理想的道路,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而且至死不悔。最后一点,尤为重要。而中国现代的文学巨匠鲁迅,和孔子也有类似之处:成功的背后,是悲苦的人生。鲁迅所受的赞誉,很大程度是由于他对中国文化的深刻批判:中国社会太老了,像一个黑色的大染缸,中国文明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中国历史,满本写着吃人两个字而这种批判,也让他走到了精神的荒原。从鲁迅的很多作品,都可以看出其消极、
6、颓废和孤寂的心境,即使呐喊,也是叫喊于生人之中,但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荒原,无可措手了。另外,鲁迅的人生际遇,也多是孤独和痛苦。童年家道中落,当铺药铺两头跑也救不了父亲;留学日本饱受冷眼;拒绝包办婚姻,孤身一人直到人生最后十年;再回故乡,美丽的记忆也已面目全非现实的生活很难让他觉得生活处处有美好,人生其实也可以轻松点,应该把世界看得光明些。然而,和孔子不同的是,鲁迅后悔了。到生命最后的时光,作为一个享誉海内的文学家,居然立下遗嘱: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文学家或美术家。可见,思想性的事业,给鲁迅带来了莫大的痛苦,让他终生呐喊,至死彷徨。想想回
7、到校园之后心境的变化:不刻意追求成功;不刻意讨好学生;不过分严厉地要求学生听话;不再喜欢炫耀;教育学生不再凭自己一时的情绪和想法,而是先反思是不是符合教育的原则和成长的规律;最重要的,能让我的内心笃定的,是我喜欢作为一个老师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看看三年后重新面对学生的学生,现在的学生确实如人们所说的:不好教!然而,抱怨之余,我进一步思考:学生为什么是现在的样子?比起我们,他们享受着更丰富的物质生活,接触到更多彩的娱乐方式,拥有着更便捷的社会服务既然有吃的,有玩的,还有人伺候着,那不接受老师的教导又有什么关系呢?可是,吃垃圾食品、玩手机游戏、出门坐车、回家躺床.只会让身体虚弱,精神空虚。可以说,现
8、在的学生是不受教、不健康、不快乐。而其原因所在,就是他们从来很少去思考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因为在没有目标的情况下,过着优裕的生活,是否努力学习,确实是无关紧要的事。正因如此,我感觉到,引导学生去面对、思考人生问题,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他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确实可以让他们过上不受教、不健康、不快乐的生活。但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每个人都必须自己去面对、去思考,去寻找。在这个问题上,同样是成功的名人,孔子能至死不悔,是因为他笃定自己的理想,也就能既努力追求目标又从容面对失意。反观鲁迅,享有的成就和赞誉,并没能减轻他内心的痛苦。如果我们能够比较好地引导学生去面对生活,思考人生,并寻
9、找自己的答案。那么,老师,我们学了这些究竟有什么用?这个永久的问题,就能得到妥善的解答。教育中的的很多问题,也就能够迎刃而解。3、 鼓励学生打开内心,勇敢尝试,丰富生活,在各种体验中去寻找和思考。遇到对自己感兴趣的、喜欢的,就努力付出,用心经营。4、 尽可能地接纳和陪伴,不要把学生一时情绪和性格特点视为道德问题。毕竟学生成为现在的样子,总有着我们不知道的过往,而面对人生的迷茫,他们都很无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