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探索我国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建立.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2802671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探索我国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建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探索我国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建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探索我国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建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探索我国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建立.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关于探索我国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建立【摘要】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是一种事前弥补缺陷以减少损害的措施,该法律制度的建立在我国已是当务之急。本文介绍了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概念对我国目前缺陷产品召回的立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述评,并进一步提出建立我国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的,z-性和构想。【关键词】缺陷产品 召回 法律制度前言 缺陷产品召回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并不陌生,如2004年安徽阜阳奶粉事件、2005年亨氏爆出的“苏丹红”事件、雀巢奶粉案、问题医疗器械事件及“2006年笔记本召回事件”、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等等。 如何保证产品质量、确保消费者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我们必须把“说真话讲真情”的道德呼唤

2、转变为一种法律制度,从而能从制度上保障社会公益和个人权益的实现,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作为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结合,其意义正在于此。更为重要的是: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属于一种事前弥补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损害的发生。因此,建立我国的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已是当务之急。 1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概念 11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含义 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是指产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等在得知其生产、销售或者进口的产品存在缺陷可能或者已经危害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时。依法向主管机构报告并及时通知消费者,对缺陷产品进行免费维修、更换或收回,主管机构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的制度。 12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特征 第一,缺陷产品召回的前

3、提是产品存在系统性缺陷。即产品召回不是因为产品瑕疵、产品质量不合格,而是在设计、制造、销售过程中由于受到技术水平、设计能力及当时的生产状况等因素制约,导致产品存在着不合理的危险,以致可能危害人身财产安全或造成污染。且这种缺陷是在产品的某一批次、型号或类别中普遍存在的系统性缺陷,而不是个别的、偶然性的缺陷。第二,缺陷产品召回的义务主体是生产者或产品提供者。这就使责任主体的范围包括了生产者、销售者、进口者、出租者等所有涉及产品流通的市场主体。第三,政府主管部门在召回程序中依法承担监督和管理职能。在召回过程中,政府一直作为第三方参与整个法律关系。第四,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体现对公共利益的保护。召回制度确

4、立的初衷以对未来危险预防为取向。召回制度还可以有效促使企业不断变革和更新现有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性能。如此循环下来,消费者权益维护和企业自身效益的双重目的能相得益彰,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自然也就得到最好的维护。近年来发达国家把对环境的损害也作为认定产品是否应该召回的标准之一,该制度的社会公益性体现得更为突出。 2我国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我国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的立法现状 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的缺陷产品召回立法,相关内容散见于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各地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及特定行业产品召回制度。 具体来讲,就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两部全国性法律

5、规范而言,二者虽有缺陷产品的内容,但没有明确提出“缺陷产品召回”的概念。而且二者均存在对缺陷产品召回规定内容过于简单,缺乏可操作性。就地方性法规而言,2002年,上海市颁布了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其他省市也纷纷效仿。地方性法规对缺陷产品召回作了较详细的规定,但它们都属于地方性法规,仅适用于特定的地区适用范围狭窄,效力层次低。而且,将缺陷产品召回作为一项制度这些规定仍显粗略,不够具体。就特定行业产品召回制度而言,2004年lO月1日施行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第一次在具体的行业制定了完整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2007年8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了儿童玩具召回管理规定、食品召回管理规定,

6、这是我国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制定后对缺陷产品实施召回管理的又一举措。特定行业产品召回制度只是一个部门规章,只适用于一定的行业,效力层次低且不具有普遍适用性。“三鹿奶粉事件”迫使-中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出台提速。 22我国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221缺乏对缺陷产品召回的基本法律规定,现行规定立法层次过低。 虽然我国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经营者应承担的义务,但过于笼统,难于操作,很难据此直接要求经营者召回缺陷产品。我国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则是一个部门规章,无法对其他部门产生法律效力,也使得与其相关的认证制度缺乏法律基础。而各地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中也是仅有几条涉及召回

7、,规定比较粗梳,且仅适用于特定地区。 222现行规定召回对象类型单一。 就我国目前有关召回的规定来看,仅仅涉及到汽车、食品行业,其他行业的产品存在缺陷的(尤其是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药品等),召回制度仍然缺位。 22_3召回法律责任不明,缺乏威慑力。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仅设定了经营者的相关义务,但违反这些义务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承担多大的法律责任、如何承担法律责任,等等,却没有说明。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规定的最高5万元罚款,罚则太轻,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召回制度中制定的罚则相差甚远,难以产生召回动力。 224相关行政部门职权分工不清,影响政府的管理效力。 在我国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政府部门职权重叠交叉

8、,在缺陷产品的管理上有很多部门。在缺陷产品召回中政府部门必须适时介入,可以最大程度地消除数量庞大的缺陷产品存在的安全隐患,还可以减少全社会解决缺陷产品危害问题的管理成本,避免和减少司法诉讼、保险赔偿等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 3我国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的构建 31建立我国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311有利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首先,建立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将促使企业不断改进产品质量使产品的档次不断提高,从而降低造成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性。其次,建立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有利于消费者权益维护的实现。“消费者有寻求安全的权利即保护消费者生命健康免受危险商品危害的权利。”I】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建立

9、无疑将避免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大范围的侵害。最后,建立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有利于维护我国消费者的国际利益,改观“中外有别”。另外,我国已经加入了WTO,更多的外国产品进入我国市场。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缺位。中国市场准入门坎很低,将使“洋垃圾”毫无阻碍地进入中国市场。 312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规范市场秩序。 实现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因其给企业带来巨额的成本代价,因而企业为了避免破产倒闭,必然不断通过改进技术来提高自己产品的质量,这样,自然又使自己的生产率得以提高降低自己产品的成本,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企业规模得以不断的扩大而规模效益又使得企业的成本再次降低,在市场竞争中再次取得优势,如此循环反复

10、,使得企业不断地发展,做大做强。而企业的这种公平竞争,促使规范正常的市场秩序得以建立。 313有利于我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实行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可以促使厂商改进生产过程,消除或减少问题产品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同时。召回制度的实施,通过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检测认定,可以把那些可能污染环境的问题产品拒于市场之外。而对于出现缺陷问题污染生态环境的产品。通过召回可以使其避免继续污染。 32建立我国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的建议 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有关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法律规定,结合我有关该制度的立法现状,对我国建立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提出以建议 321制定召回法律。 完善的经济立法是建立产品召回法律

11、制度的前提。首先,完善已的相关法律。即对我国现有的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一些不足,尤其是其中有关缺陷产品召回的内容进一步、完善使其为科学、合理,更具操作性。此外,对我国现有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规定存在的一些问题做适当调整和修改。其次,加快缺陷产品召回度的立法步伐 322设立独立、公正、权威的监测机构,制定产品质量检测认定准。 当前我国缺陷产品管理上的困窘不仅来自立法的空白和执法的区,还在于没有独立公正的监督机构,更无从谈及相关的检测技术段。 我们还应制定我们自己的产品质量检测认定标准,这样才能对问产品进行判定和处罚,使厂商强制召回。 323加大处罚力度,保障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实施。 为了使

12、缺陷产品召回制度顺利实施,一方面要依靠企业对待产品量的清醒认识和对召回制度到的自觉遵守,另一方面要依靠严厉的罚制度对不愿意按照制度召回缺陷产品的生产商进行处罚。很多学者建议,我们应引入英美法系中的惩罚性赔偿,改变我国目前对违反缺陷产品召回的生产商处罚数额过低的现状,加大处罚力度,使企业接受惩戒的成本比召回的成本高,这样,一旦出现缺陷产品,企业必然愿意选择召回。 324明确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分工,严格执行监督职能。 目前我国在缺陷产品管理上存在有很多部门同时管理,这种职能交叉或重叠增加了召回制度实施的困难。因此,各个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分工。 325建立缺陷产品召回责任保险制度。 由于产品召回成本高昂,单靠生产商和销售商自身的实力难以承受其巨额费用,国外通常的做法是购买召回保险来转嫁风险即将召回费用转嫁给保险公司。为了减轻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给国内制造企业带来的压力,我们应积极发展产品召回保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