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放包容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开放包容发展.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关于开放 包容 发展摘要: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经济体制转型成长起来的流动工人,现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通过对他们的流向、人口结构、家庭消费的现状分析和户籍制度、价值追求、城市经济发展的流动原因分析后,得出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在市民化的过程中加强了城乡交流,促进了生产的流通,起到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流动人口;现状;流动原因;分析 大规模的流动人口让城市化发展的指标像魔法师变戏法一样得到处处落实,“人多力量大”暗示了作为城市发展的第一推动者的背后,人们更多关注如何安全、合理的释放这股巨大的能量为社会发展服务的问题。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古来有之,管子四时记载:“禁迁
2、徙,止流民,圉分异。”指的是因生活贫困而无所依归的人群,对这部分人群以止迁徙、按属地分化的管制办法来化解流动、聚集带来的巨大民力。当今,农民大量涌入城市成为“新工人”与古代流民有着本质的不同,城市 “新工人”成为我国城市化研究的新对象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一、城市流动人口的现状分析 我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发展是一个从少到多、逐渐增加的过程。20 世纪80 年代,全国的流动人口大约有2000人,90 年代发展到1.2亿 人,随着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规模向中小城镇倾斜,尤其是沿海对外经济开放地带,工商业城市、交通枢纽、旅游胜地所在的城市的流动人口迅速增长。 (一)从人口流动的方向
3、上分析 上海市流动人口总数达到209万,比1987年的134万增长了55%以上,北京市1988年的日流动人口数上升到130万,比1987年的115万增长14%,广州市流动人口1988年增到130万1,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以及户籍制度改革的进行和农民观念的转变,流动人口逐年增加,现正处于一个新的高峰期(见表1)。 表1 我国城市流动人口增长情况表(单位:万人) 流动向城市外出农民工增长人数 1978年1998年 上海13420975 北京11513015 广州1261304 (二)从流动人口结构上分析 我国流动人口的主体仍是农民工,而制造业和建筑业仍然是
4、农民工的主要就业领域,这种流动人口构成格局,决定了人口大的流向受产业布局影响很大(见表2)。 表2 流动人口就业情况统计表 职 业外来人口常住人口 合 计100674 1056995 制造业3491.9 建筑业11177.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643.4 批发和零售业520.8 住宿和餐饮业202.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90.5 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编制 从上表1和表2可以看出:中国已经明显形成了吸纳流动人口就业最大的行业是建筑业,尤其是以上海为龙头的江三角洲为核心地区,以北京、天津和辽宁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其中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流动人口比重最多。根据我国人口流动的动向和就业的情况分
5、析,可预测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仍然以劳动密集行为主,流动人口在短期内和长期内会保持较大规模的增长。 (三)从农村居民家庭平均生活消费支出分析 城市的消费市场商品齐全,品种繁多,价格适中,易受各地流入人口接纳,外来人口进入城市直接消费,无形中扩大了城市的市场,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城市财政收入(见表3)。 表3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表 项 目低收入户中等收入户高收入户 生活消费总支出2354.923546.047485.71 食品1106.771549.732601.79 衣着135.43209.50436.50 居住430.48655.381731.07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1
6、17.96178.46384.65 交通通讯190.31327.66910.75 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156.03296.09722.31 医疗保健176.50256.27521.12 其他商品及服务41.4472.95177.53 来源: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二、大规模流动人口涌入城市的原因分析 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广大农村铺开,大大刺激了农民的积极性,带来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居民收入提高的同时扩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在市场参与的合同订购制、等多种配套措施联合推动下,松动了农村人口的户籍控制,给农民进入非农业的自由,扩大了农民的择业空间。 (一)城乡关系的改善 在农村改革取得成功,产业结
7、构进行调整的同时,城乡关系也从以往的近于隔绝逐步走向开放,这对于农民向城市流动来说,也是一个激发因素。在经济体制改革后,城乡隔绝的局面得到了突破:国家调整了轻农重工的策略,大幅度的提高了农副产品的价格,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这使得产业结构得以调整,就业岗位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应的增加,因而产业结构的调整无疑是目前我国流动人口猛增的原因。 (二)我国农村人口的户籍制度并没有根本上得到改变 国家允许农村人口在一定条件下移居城市,但在大、中城市,政府为了控制城市的福利面积和福利负担,依然严格控制人口的农转非,但是却以“有控制的人口迁移,较自由开放的人口流动态度,默许甚至欢迎农民进城务工、经商,这
8、些进城的农村劳动人口,只能以流动人口的形式在城市存在。 (三)大城市发展的自身因素 一方面城市发展速度较快,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有能力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发展机遇和工作岗位给人,并且相对农村和中小城市而言,在大城市工作经济收入相对可观,这一切都吸引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以及流动人口迁入大城市,追求经济利益。 另一方面,大城市由于发展较全面,它的医疗卫生条件,社会保障制度以及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而言较完整和丰富,重要的还有较高的文化教育水平,可以给流动人口提高良好的教育环境,这是大城市自身魅力的因素。 (四)遵循父辈守土的思想让位于个人价值的追求 社会经济的发展,让经商富农的思想认识逐渐取代农村致富靠天的
9、观念。面对城乡差距日益增大,贫富悬殊差距日益拉大,农民也不愿意“静观其变”,特别是经过高等教育青年,他们不愿意和父辈守着土地过了一辈子,希望抓住年轻时机在城市里有所作为(见表4)。即使打工失败,他们也要为自己争一争。 表4:新生代农民工未来的打算2(%) 未来的打算新生代农民工 合计已婚未婚 男性女性男性女性 坚决不回农村8.15.35.67.612.5 尽量留在城市,实在不行再回农村37.031.732.238.840.4 挣够钱就回农村22.227.929.421.315.6 一定会回农村11.215.113.711.37.1 不好说21.520.119.121.024.5 来源:国家统计
10、局 上表4说明了人口迁移的一个规律: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人口流动朝着生活物质条件优越,就业机会良好的地方迁移。这种迁移是自发的,目前世界上绝大数经济发达或欠发达国家所表现出的首都或特大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和高度集中的现象就是这种规律的反映。 三、结论 大批流动人口进入城市,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客观上促进了就业体制的改革;刺激了城市的消费市场,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城市财政收入;促进了城市的交通、邮电、通讯、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加强了城乡交流,促进了生产和流通,起到了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梦白.流动人口对大城市的影响及对策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4 2 王冉.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国家统计局201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