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南县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2789902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辉南县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辉南县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辉南县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辉南县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辉南县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单选题1、尚书酒诰记载,周公对卫康叔说,从前殷先王惧怕上天和小民的力量,所以 恒久保持他们的德行,执守他们的恭敬。这表明,周公()A.强调君主要修养道德B.要求官员了解百姓疾苦C.重视对诸侯王的控制D.具有“明德慎罚”的思想2、论语记载,孔子的雅言仅用于诗、书和执礼,孔子提出“兴于 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主张。他“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 有二人”。由此可知,孔子的思想及实践()A.适应了社会现实的需要B.体现了一定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C.注重借鉴外来思想成果D.兼具学术研究和政治

2、统治双重功能3、韩愈在原道中说:“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 道。”由此可知,韩愈对“道”的解释意在()A.复兴儒学B.推动佛教本土化 C.传播道教D.阐明天理的内涵4、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南宋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出 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气节。对这种民族精神产生影响的思想是()A.黄老之学B.董仲舒新儒学 C.佛道思想D.理学思想5、南宋末年,文天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279年,崖山之战, 大臣陆秀夫宁死不降蒙古铁骑,携小皇

3、帝赵曷蹈海而逝。这些言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宋代社会危机严重后果B.理学对士人品格的塑造C.民本思想影响深远D.儒学积极入世的价值观6、新文化运动期间,李大钊提出道德是有阶级性的,认为“离开众庶,则无英雄”。他 又说:“真正的解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三面,把我们解放出来,而是要靠自己的力量,抗 拒冲决,把它打破,从那黑暗的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李大钊的这一思想()A.强调伦理道德和社会革命同等重要 B.表明新文化运动性质发生变化C认同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D.符合当时社会形势发展的要求7、近代中国在文化反思上,经历了“文化自卑”向“文化自强”的转变,从认为“技不如6、答案:D解析:根据材

4、料“真正的解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三面,把我们解放出来,而是要靠自己 的力量,抗拒冲决,把它打破,从那黑暗的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可知,李大钊提 出“道德是有阶级性”的主张,认为“离开众庶,无英雄”,说明其认识到劳工阶级 是社会革命和道德建设中的主体和道德体系的创造者。李大钊将民族解放和个性解放 结合起来,指出个性解放的出路在于改天换地的社会革命,李大钊的这一思想有利于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社会的进步,在当时是符合中国社会形势发展要求的,D项 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对伦理道德和社会革命的比较,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性质 没有发生转变,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涉及李大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排除C 项。故

5、选:D。7、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描述,可知近代中国面对民族危机,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 之道。可知,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兼收并蓄,丰富和发 展了中华文化。故选B。本土行是指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具有民族特色,故A项不 符合题意;连续性是指中华文化绵延不息,传承至今,故C项不符合题意:多样性是 指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故D项不符合题 屈、o8、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传教士的文献不只是翻译,而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工作一译 述”,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强调了传教士所做的“不只是翻译”而是“创造性工作”,就 是翻译的同时,增加了主观自身的理

6、解和客观需要的内容,即弥合文化差异的努力, 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中西交流的不断深化,排除B项;“推动了基督文化在华的普 及”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冲击了广大民众的传统意识”与史实不符,排除D 项。9、答案:B解析:10、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莎草纸作为一种书写媒介,从埃及传播到希腊再传播到罗马帝 国境内,这促进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故C项正确。在莎草 纸传播过程中,埃及先后被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征服,其国际地位并没有提升, 排除A项;莎草纸的传播过程是否经历了贸易销售,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得不出B 项结论;莎草纸并不是成熟的造纸技术,排除D项。11、答案:B解

7、析:根据“对欧洲经院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被西方称为阿维罗伊的伊本鲁 世德影响最大,他的著作被规定为巴黎大学和其他高等学校的教科书。”可得出阿拉 伯文化传入欧洲,被欧洲人重视及使用,促进了欧洲教育的发展,推动了欧洲社会的 进步,B项正确;文艺复兴是14世纪,材料没有涉及到文艺复兴,排除A项;材料没 有比较谁的更先进,排除C项;D项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12、答案:D解析:概括材料可知,诞生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化对希腊哲学、文学、农学等都有影 响。D项正确;古代西方文化的源头是古希腊。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了对希腊的影 响,并没有扩及到其他地区。排除B项;材料反应的是苏美尔文化对希腊文化的单

8、方 向影响。排除C项。故选:Do13、答案:B解析:14、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平安朝时期日本热衷于研究白居易的诗集,这也对日本文学产 生了重要影响,诞生了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一一源氏物语,可见白居易的作品对日 本文化影响很大,故A项正确。日本研究白居易诗集不是儒家化的表现,排除B项; 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体现的是日本文化的融合性创造性,不涉及多样 性,排除D项。15、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来到希腊半岛的中部和南部。他们完全接纳了发展程度较高的希腊 克里特岛文明”可知,印欧人的迁徙有利于印欧文明接受发展程度较高的希腊文明, 这就扩大了先进文明的传播范围,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印欧

9、文明与希腊文明的交 融,而非统一希腊和北非的文明,排除A项;“消亡”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希腊 化时代的时间是公元前330年到公元前30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 Do16、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日尔曼人迁徙过程中建立的诸多王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耳曼 人在迁徙的过程中,促进了区域文化的交融与认同,c项正确;日耳曼人的迁徙并没 有打断欧洲的农耕文明进程,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对区域文化的影响,排除B 项;该迁徙并没有征服古代罗马帝国的文化,排除D项。故选C项。17、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7世纪中期后,以天主教圣母形象为原型、糅合墨西哥本土文化元 素的瓜达卢佩圣母像却逐渐流行开

10、来,成为墨西哥的象征之一。”可知,材料以墨西哥 的象征之一瓜达卢佩圣母像叙述了西班牙殖民者极力推广天主教与墨西哥本土宗教信 仰,从冲突到兼容的史实。殖民势力的持续侵略改造着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改 变了墨西哥人口结构,A项正确;瓜达卢佩圣母像糅合墨西哥本土文化元素,排除B 项;材料与欧洲宗教改革没有关系,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征服墨西哥,时 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8、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唐人街”曾居住着很多华工,这些华工最初因列强招募出国成为苦 力,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保留和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但并不会因此提升 中国的国际政治地位,C项正确;错误,排除ABD项。故

11、选C项。19、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看出,美国的移民来源较广,来自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这种 移民格局推动美国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通过材料无法看出白人主导的地位被改变, 移民并未解决美国主流文化内在矛盾,美国种族问题依然很突出,故选A项。20、答案:D解析:新加坡在教育上兼顾多种语言,同时又把英语作为第一教学语言,这既尊重了 语言的多样性,又有利于交流的顺畅一致,说明强调了文化的多元一体,D项正确。 把英语作为第一教学语言是因为英语在国际上运用的广泛性,而非推崇英国文化,排 除A项;兼顾各种语言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团结,排除B项;C项与材料相悖,排除C 项。21、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2、,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繁荣,涌现了一批思想家,如智者学 派、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公元前5世纪人文主义产生,人文主义是一种理论体系, 该主义倾向于对人性的关怀,C项正确。日本通过明治维新逐渐强大起来,明治维新 主要涉及军事和政治制度的改革,并未涉及到人文主义思想,与材料的“人性”无 关,A项错误。意大利是14、15世纪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文艺复兴肯定人的价值和尊 严提倡追求自由和幸福,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文艺复兴复兴的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人文 主义,人文主义得到发展,并不是源点,B项错误。法国的巴黎是17、18世纪启蒙运 动的重要阵地之一,启蒙运动强调人的尊严,追求自由平等主张理性主义,独立思 考,人文主义

13、思想达到新的高度,不是源点,D项错误。故选:Co 22、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被正式任命的狱官或仲裁员”因受贿而司法舞弊的,要处以死刑, 实际上是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据材料“夜间行窃,如当场被杀,视为合法”可知,其非 常重视保护私有财产。这说明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法律平等,故选D 项。据材料“第八表第十二款规定夜间行窃,如当场被杀,视为合法”可知,罗马法非常 重视保护私有财产,并非仅维护奴隶主贵族的财产权,排除A项。十二铜表法保留 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比如同态复仇),但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项。十二铜 表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法律,排除C项。23、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汉谟拉比

14、法典中的相关规定可知,该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 私有财产,严厉镇压奴隶的反抗,从中反映了该法典制定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主阶 级的利益,故D项正确。材料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法典具有极端性和残酷性, 但并未认识其本质,故排除A项。汉谟拉比法典内容全面,但材料信息并未体现 其内容的全面性和可操作性,故排除B项。该法典严厉镇压奴隶反抗的说法也未认识 到其制定的本质,故排除C项。24、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摩诃婆罗多是经过古印度人长期积累加工而成的,虽 然其内容以神话传说为主,但是必然能从侧面反映当时印度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等 社会风貌,故C项正确。摩诃婆罗多内容多为神话传说,但也反映了

15、当时的历史 内容,不能绝对否定或者肯定,要客观看待其史料价值,故A项排除。写作年代是否 久远并不能决定其史料价值的高低,故B项排除。文学作品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也 可以反映历史的部分内容,故D项排除。故选:Co25、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体现了拜占庭文明对俄罗斯建筑、造型艺术、国徽等方面的影响,其 主要原因在于拜占庭融合和创新文明,对斯拉夫文化的影响深远而广泛,为俄罗斯文 明奠定了精神基础,故C项正确;A材料未体现,排除;B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拜 占庭与俄罗斯没有相同的历史传统,故D错误。故选:Co26、答案:(1)内涵:重视以人为本;政治伦理上体现民本思想;崇尚天人合 一;提倡爱国,追求家国

16、情怀;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崇尚自强不息,厚 德载物;主张和而不同。特点:本土性;多样性;凝聚性;连续性;包容性。(2)表现:高度发展的文化,先进精湛的工艺,有效的官僚机构,具有社会 凝聚力的儒家信仰,成熟的科技成果。(3)贡献:中国先进的科技成果,为欧洲开辟新航路和海外扩张,科技的发展及其 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提供了重要条件;中国的儒学思想成为他们作为批判专制王 权,提出开明政治等主张的重要依据。解析:(1)内涵:依据材料“敬天保民”,得出重视以人为本;政治伦理上体现民本 思想;依据材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得出崇尚天人合一;依据 材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得出提倡爱国,追

17、求家国情怀;依据材料“贤者举而 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得出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依据材料“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得出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依据材料“君子和而不同,小人 同而不和”,得出主张和而不同。特点: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分析,得出本土性; 依据材料“老子提出孟子提出孔孟视和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得出多样 性;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凝聚性;连续性;依据材料“君子和而不同”,得出包容性。(2)表现:依据材料”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中国人享 有先进的工艺、以功绩为基础的有效的官僚机构”,得出高度发展的文化,先进 精湛的工艺,有效的官僚机构,具有社会凝聚力的儒家信

18、仰,成熟的科技成果。(3)贡献:从中国科技对欧洲的影响分析,得出中国先进的科技成果,为欧洲开辟新 航路和海外扩张,科技的发展及其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提供了重要条件,依据材料“成为伏尔泰等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 想,更是人们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精模”,得出中国的儒学思想成为他们作为 批判专制王权,提出开明政治等主张的重要依据。27、答案:(1)相同:持续时间长;受到统治者的政策影响;产生了民族分布 的变化;少数民族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加速了民族交融。(2)不同:基本维持并巩固了统一的语言一汉语;丰富了原有的中华文明,宋时 期少数民族对中华文明有强烈的认同感。原因

19、:秦汉时期已形成了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使其具有较 强的包容性;中国较早形成了统一的语言、文字,成为各民族交流的重要工具; 中原地区先进的制度和文化,使少数民族对中华文明有更强的制度认同、文化认同; 中原地区先进的农耕经济创造了发达的物质文明。解析:(1)相同之处:根据材料一 “东汉以来”和材料二“公元元年前后”可知,持 续时间长;根据材料一 “统治者为补充内地劳动力和加强军事实力,招引或强制边疆 少数民族入居内地”和材料二“罗马人允许甚至鼓励日耳曼人越过边境来当兵和务 农”可知,受到统治者的政策影响;根据材料一 “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户口, 戎狄居半”和材料二“欧洲的人种

20、分布发生剧变,西欧为日耳曼人各分支所占据”可 知,产生了民族分布的剧变;根据材料一“有些胡人政权的主政者是汉人一些汉 人政权的决策层中也有不少胡人”和材料二“他们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可知,少数 民族得以进入政权或建立自己的政权;从材料各处推出两者都加速了民族交融。(2)不同:根据材料“西欧的语言也随之改变,形成日耳曼语、拉丁语两大语系”并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民族迁徙基本维持并巩固了统一的语言一汉语”;根据材 料“日耳曼人对旧罗马帝国文明发达地区的统治结果是产生了一种新的文明。它既不 是罗马文明,也不是日耳曼文明”可知,魏晋民族迁徙丰富了原有的中华文明,少数 民族对中华文明有强烈认同;原因

2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自秦汉以来建立 并不断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中原地区建立先进的封建制度与文化,因此少数民 族对中华文明有着极强的认同感,秦汉以来,中国境内形成了通用的语言、文字,成 为各民族交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和载体,因此,得出“秦汉时期已形成的统一多 民族国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使得中华文明具有较好的包 容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较早形成了统一的语言、文字成为各民族交流、交融 的重要工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原地区具有先进的封建制度和文化,使得少数民 族对中华文明有更强的制度认同、文化认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原地区先进的农 耕经济创造了发达的物质

22、文明”。28、答案:示例论题:一个民族或国家文化的进步,依赖文化传播的健康进行。阐述:以迁徙、聚合、民族战争为中介,华夏族及以后的汉族与周边民族交往、融 合,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历数千年,构成了气象恢宏的中华文化。汉唐间陆上丝绸之 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使中华文化与外部世界接触。佛学传入后,在汉唐至宋明的 千余年间,中国人将儒、道思想融入佛学中,使之本土化、哲理化。又“援佛入 儒”,产生了宋明理学。中国文化不仅吸收、消化印度佛教文化,而且还将中国化佛 学输出给周边国家,这也是这一时期中华文化昌盛的重要原因之一。16世纪以后,当 欧洲因商品经济发展、海运事业拓展而获得活跃的文化传播机制时,中华文化

23、因封闭 而趋于僵化的被动状态,国家发展也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综上所述,开放的、兼收并蓄的文化策略有利于一个民族或国家的进步和发展。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 有理即可。如根据“人类历史的进步,与文化传播关系甚大”、“一个生机勃勃的文 化,必须拥有健全的转出一一接受机制,方能获取文化补偿,赢得空间上的拓宽和时 间上的延展;反之,如果转出一一接受机制发生严重阻碍,该文化就可能渐趋衰微” 等信息可知,一个民族或国家文化的进步,依赖文化传播的健康进行。结合所学内容 可知,以迁徙、聚合、民族战争为中介,华夏族及以后的汉族与周边民族交往、融 合,不断吸收新鲜

24、血液,历数千年,构成了气象恢宏的中华文化,汉唐间陆上丝绸之 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使中华文化与外部世界接触,佛学传入后,在汉唐至宋明的 千余年间,中国人将儒、道思想融入佛学中,使之本土化、暂理化,又“援佛入 儒”,产生了宋明理学。中国文化不仅吸收、消化印度佛教文化,而且还将中国化佛 学输出给周边国家,这也是这一时期中华文化昌盛的重要原因之一。16世纪以后,当 欧洲因商品经济发展、海运事业拓展而获得活跃的文化传播机制时,中华文化因封闭 而趋于僵化的被动状态,国家发展也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综上所述,开放的、兼收 并蓄的文化策略有利于一个民族或国家的进步和发展。从其他的角度总结论点进行阐 述,言之有

25、理亦可。人”,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搞“洋务运动”,到认为“制不如人”,搞“戊戌变法”,再 到认为“文化不如人”,开启“新文化运动”,“古今”“中西”之争异常激烈,中国传统文化 的发展也由此进入了一个衰落、蜕变与新生并存的历史阶段。这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 ()A.本土性B.包容性C.连续性D.多样性8、明清时期基督教入华,不仅具有宗教传播的意义,而且也是中西文化双向交通的肇 始。而当时传教士的文献不只是翻译,而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工作一译述。这() A.体现了弥合文化差异的努力B.反映了中西交流的不断深化C.推动了基督文化在华的普及D.冲击了广大民众的传统意识9、高丽成宗时代(981年一997年

26、),某大臣主张:“华夏之制,不可不遵,然四方习 俗,各随土性。其礼乐诗书之教、君臣父子之道,宜法中华;其余车马衣服制度,可 因土风,不必苟同。”下列哪一选项反映该官员的主张()A.主张全盘吸收中国文化B.注意有选择性地对外学习C.承认本国处于藩属地位D.认为本国习俗比华夏文明10、莎草纸起源于古代埃及,大约在公元前650年左右传入希腊并很快成为古代地中 海地区一种通用的书写材料。罗马帝国时代,对埃及的占领使莎草纸很快遍及帝国境 内,从不列颠到两河流域的广袤疆域里都使用莎草纸。据此可知,莎草纸()A.提升了古埃及国际地位B.是古埃及重要的经济来源C.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传播D.是最早的成熟的造纸技术

27、11、12-13世纪,阿拉伯哲学家的著作传入欧洲,对欧洲经院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尤 其被西方称为阿维罗伊的伊本鲁世德影响最大,他的著作被规定为巴黎大学和其他高 等学校的教科书。这表明中世纪()A.阿拉伯文化促进文艺复兴的到来B.阿拉伯文化的传入推动欧洲社会发展C.阿拉伯哲学比欧洲哲学更加先进D.西方教育发展取决于阿拉伯文化传入12、在希腊哲学里,也有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的原型。伊索寓言中的几个故事在苏美 尔传说中都有原型。公元前18世纪两河流域农人历书版本中的劝导词与希西阿德 的田功农时惊人地相似。这表明()A.两河流域是古代西方文化的源头B.两河流域文化对西方世界的文化影响广泛C.两河流域文化与

28、希腊文化相互影响D.两河流域文化对希腊文化产生一定影响13、下图分别为埃及最高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由打磨整齐的巨石堆砌而成,高度 近140米,建于公元前26世纪)和美洲最高的金字塔(提卡尔神庙金字塔,由石灰岩 堆砌而成,高度约70米,建于公元8世纪)。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A.世界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B.区域文明发展兼具共性和个性C.金字塔建筑都承担祭祀的功能D.古埃及科技水平高于古代美洲14、日本平安朝时期(794-1192年),白居易的诗集在日本广为流传,“凡谈及诗文者,言必称白氏文集,朝廷设立了白氏文集的讲座,而参与者就有日本天 皇。同一时期,日本诞生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作品-源氏物

29、语。这说明()A.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B.日本文化开始儒家化C.源氏物语抄袭白氏文集D.日本文化具有多样性15、公元前2000年前后,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使用青铜武器,乘着马拉战车从 小亚细亚等地来到希腊半岛的中部和南部。他们完全接纳了发展程度较高的希腊克里 特岛文明。这说明印欧人的迁徙()A.统一了希腊和北非的文明B.加速了游牧民族的文化消亡C.促成了希腊化世界的诞生D.扩大了先进文明的传播范围16、如图是日尔曼人迁徙过程中建立的诸多王国的示意图,据此可以推知,日耳曼人 的迁徙()日斗量J二拉搐H苏硝众加克A问金学 4_曲母小工田 一7 西班王, 今一:二。oA.打断了欧洲的农耕文

30、明进程B.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C.促进了区域文化交融与认同D.征服了古代罗马帝国的文化17、16世纪,西班牙征服墨西哥后极力推广天主教,排斥当地宗教信仰,遭到当地人 的强烈反对。17世纪中期后,以天主教圣母形象为原型、糅合墨西哥本土文化元素的 瓜达卢佩圣母像却逐渐流行开来,成为墨西哥的象征之一。据此推知,西班牙的殖民 ()A.改变了区域人口结构B.摧毁了美洲本土文化C.影响了欧洲宗教改革D.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18、海外华侨华人往往称自己是“唐人”,他们聚居的地方便称为“唐人街唐人街最早叫 “大唐街1875年,张德彝在欧美环游记中称唐人街为“唐人城”,其通英语,英语 称唐人街为Chinato

31、wn。“唐人街”曾居住着很多华工,这些华工()最初因列强招募出国成为苦力提升了中国的国际政治地位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保留和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A.B.C.D.19、下图为美国不同时期主要移民来源和移民结构示意图。由此可推知()A.移民推动美国多元化文化格局形成 B.白人移民占主导地位状况日益改变C.移民解决了美国主流文化内在矛盾 D.移民解决了美国以往种族歧视问题20、在当今的新加坡,人口由华人、马来人、印度人、苏格兰人等东、西方各民族组 成。在教育上,政府规定每个学校把英文作为第一语言,对于其他的华文、泰米尔 文、马来文作为可以任选的一种第二语言,从而给予4种语言平等的地位,兼顾到了 各

32、族的感情。这种方式()A.说明对英国文化的推崇B.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团结C.说明语言文化的不平等D.强调了文化的多元一体 21、“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座 小庙;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里供奉 的是人性”作家沈从文先生想设计心目中小庙的“源点”是()A.日本的东京B.意大利的罗马 C.希腊的雅典D.法国的巴黎22、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款规定,被正式任命的狱官或仲裁员在执行职务期间收 受贿赂的,处以死刑;第八表第十二款规定夜间行窃,如当场被杀,视为合法。这说明十 二铜表法()A.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私有产权B.保留了比较野

33、蛮的习惯法内容C.是对罗马帝国社会现实的反映D.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法律平等23、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凡拐带奴隶、藏匿他人奴隶者均被处死;剃去奴隶标志者 要断其指,骗理发师这么做者要处死;奴隶否认自己主人者要割去耳朵。这在实质上反映 了该法典()A.具有极端性和残酷性B.内容全面且具有操作性C.严厉镇压奴隶的反抗D.体现了奴隶主阶级意志24、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的作者,传说是毗耶娑,书名的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 故事”。该史诗大约定型于2-4世纪,是漫长的历史积累的产物,是许多人不断加工扩充 的结果,其中内容多为神话传说。从中可得出,该书()A.荒诞离奇完全没有史料价值B.写作年代久远可以看作历

34、史C.侧面反映古代印度社会风貌D.是文学瑰宝,但与真实历史无关25、俄罗斯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莫斯科红场上的圣瓦西里大教堂带有典型的拜占庭风格; 俄罗斯的造型艺术,尤其是圣像画别具特色,与拜占庭的画像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俄罗 斯的国徽,也渊源于拜占庭文明。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A.俄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宗教影响 B.俄罗斯的兴起晚于拜占庭C.拜占庭文明对俄罗斯的影响D.拜占庭与俄罗斯具有相同的历史传统二、材料题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商朝人每 遇事必祭天地、祖先。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 的礼

35、乐制度。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 “敬德”。周易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 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 法自然”。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孔子提倡“仁” “为政以德”。孟子提出“仁政”“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 官长”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尊贤使 能,俊杰在位”等思想主张。而对于和的主张,西周太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 继“,孔孟视和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提出了 “和为贵”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 不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摘编自普通高中

36、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3材料二 在从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 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 国的发达起了使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中国人享有先进的工艺、以功绩为基础 的有效的官僚机构。中国人很自然地认为他们的文明优于其他任何文明,并认为 外国人是“野蛮人”,这种态度虽然是可理解的,但却使中国人在一个巨变的时代没 有发生变化。相形之下,西欧人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 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这一模式表 明,历史的发展并不像通常所说的“一事成功百事顺”,人

37、类学家们将此称为“受到 阻的领先的法则”。(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 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汲取精神力量的源 泉。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人们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 的社会精模。霍尔巴赫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 家。”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蕴含了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中华 先进传统文化又有哪些特点?(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指出500年至1500年间中国文明在哪些方面表现突 出。(3)根据材料二、三

38、,评述中国元素为世界文明的转变所做的贡献。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东汉以来,统治者为补充内地劳动力和加强军事实力,经常招引或强制边 疆少数民族入居内地,同时由于我国天气有了逐渐寒冷的趋势,少数民族逐水草而居 逐渐南下,到了魏晋时期,出现了少数民族内迁的高潮,“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 其少多,戎狄居半”。“汉胡共政”的局面也逐渐确立,在十六国时代,有些胡人政 权的主政者是汉人,如氏族君主苻坚重用汉人谋士王猛,一些汉人政权的决策层中也 有不少胡人。许多少数民族上层极力推崇汉文化。如后赵的建立者羯人石勒“增置宣 文、宣教、崇儒、崇训十余小学于襄国四门“,安排贵族子弟学习汉语和儒学。汉人

39、的服饰也深受胡人影响,比如汉人头上戴冠旧习逐渐改为使用头巾。少数民族政权还 十分重视族源的追溯,如匈奴人刘渊建立汉国(前赵),是因为当年刘邦曾以公主“妻冒顿”,因此匈奴成了 “汉氏之甥”。摘编自李学勤等碰撞中的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朝材料二 从公元元年开始,罗马人允许甚至鼓励日耳曼人越过边境来当兵和务农, 罗马的产品、技术和思想影响着日耳曼社会的许多领域。3世纪,在西迁的匈奴人的 压迫下,日耳曼各部族被迫西移,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民族大迁移由此而生。 日耳曼人逐渐成了罗马的军队将领、政府官员,罗马帝国在蛮族的冲击下最终走向瓦 解。民族大迁徙结束时,欧洲的人种分布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欧为日耳曼人

40、各分支所 占据,包括哥特人、汪达尔人、伦巴第人、法兰克人等,他们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 西欧的语言也随之改变,形成日耳曼语、拉丁语两大语系。日耳曼人对旧罗马帝国文 明发达地区的统治结果是产生了一种新的文明。它既不是罗马文明,也不是日耳曼文 明。正如恩格斯所言,日耳曼的文明“固然效仿了罗马人的样式,然而却完全独立地 发展起来”。摘编自李秀珍主编西方文明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民族迁徙和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的相同 之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相比,魏晋南北朝民族迁徙 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三、论述题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人类历史

41、的进步,与文化传播关系甚大。传播机制(包括“文化转出”与“文化 接受”两个互动方面)好比是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水分、无机盐,通过叶绿素实 现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累积有机物的接受一转出双向过程。一个生机勃勃的文化,必须拥有健全的转出一接受机制,方能获取文化补偿,赢得空间上的拓宽和时间上的 延展;反之,如果转出一接受机制发生严重阻碍,该文化就可能淅趋衰微。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生态论钢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文化传播与社会进步”,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殷先王”“恒久保持他们的德行,执守他们的恭敬”可知,周公以 “殷先王”

42、的做法来告诫君主要重视小民,提高自身德行,强调君主要修养道德,A 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官员了解百姓疾苦,排除B项;材料不能看出周公对诸侯王的 态度,C项错误;材料和“慎罚”无关,排除D。故选:Ao 2、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推崇西周以来的礼乐文明,尤其是对其核 心内容诗、礼、乐最为热爱。正是在对传统文明自信的基础上,孔子自觉参与到 时代的文化建设中,包括传播传统文明、整理早期文献,以及对社会问题进行思考与 论述,B项正确;在当时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孔子的思想不能适应社会现 实的需要,排除A项;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故排除C项;孔子思想的功能不是 材料强调的重点

43、,排除D项。故选B项。3、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 “行而宜之之谓义”并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儒家讲究仁义,韩愈对道的解释也落脚于仁义,体现了其对复兴儒学的期望,故选A 项。材料并未涉及佛教、道教思想,排除B、C两项;天理是宋明理学的范畴,当时理学尚未产 生,排除D项。4、答案:D解析:5、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看出范仲淹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 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陆秀夫抱 幼主壮烈蹈海、以死殉国的爱国情怀。这些言行形成与理学对士人品格的塑造分不 开,理学重气节道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 特征,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士人优良的品质,并不是宋代社会危机造成的严重后 果,排除A项;材料中不仅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还体现了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民本思想不能完全说明这些言行的原因,排除C项;儒学积极入世的价值观是直面社 会现实,针对现实而提出一系列具有强烈务实思想的具体措施,与材料主旨无关,排 除D项。故选B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