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工作计划.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92784589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PDF 页数:185 大小:2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工作计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5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工作计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工作计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工作计划.pdf(18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学工作计划一、本学科教学目的要求1、基础知识和技能: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 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

2、测量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 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2、解决问题和方法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

3、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堂、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二、学生情况分析小石桥小学五年级共有三个教学班,1 3 5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少

4、数民族 人,借读生 人。借读生分别来自外省、外州及文山州的各县,本地生来自小石桥、中寨、河湾、下寨、戈白等村寨。由回族、苗族、彝族、汉族等民族组成。学生方面,主要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如计算方面,好多学生整数乘除就没有学好,计算错误率高,以至平均分不高,优生不多,差生不少。学生的作业习惯不好,上学期开学初有几位学生作业经常没有按时做,到期末还有几位习惯不好,要班主任齐抓共管,按时完成还成问题。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利用第三节课的时间,重点辅导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同时抓好优生,

5、使本班更多学生争取考到9 0分以上。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1)多利用多媒体小平台,创设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的教学情境。(2)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特别是计算能力的培养,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3)要求学生能预习教材,上课能更好接受新知。(4)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培优补差工作。组织好一对一帮教学习,抓好后百分之二十学生的学习。(5)加强课堂练习时间,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6)加强单元检测,及时让学生及教师自己反馈教学情况,以便查漏补缺。(7)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8)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

6、虚心向同事学习,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9)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水平,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利用4 0分钟,让课堂事半功倍。(10)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利用学校星卡激励制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开展”优秀作业本评比“、”每周学习表现良好学生评比等活动,让学生们在竞赛评比和表扬中获得进步。四、课时计划总计 1 4 4课时其中:讲授 课 时 练 习(作文)40 课时测验 区 课 时 复 习20 课时实验 课时 机 动12 课时教学进度表周次起止月日教学内容教时13月4日至3

7、月8日1、轴对称的特征2、画轴对称图形3、旋转的特征4、把一个图形旋转90度823月1 1日至3月1 5日1、因数和倍数2、2,3,5的倍数的特征3、质数和合数833月1 8日至3月2 2日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843月2 5日至3月2 9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854月1日至4月5日机动课时864月8日至4月1 2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8教学进度表周次起止月日教学内容教时74月1 5日至4月1 9日1 .分数的产生2 .分数的意义3 .分数与除法884月2 2日至4月2 6日1 .真分数和假分数2 .分数的基本性质894月2 9日至5月3日1.约分2.最小公倍数

8、机动4新课4105月6日至5月1 0日1.通分2.分数和小数的互化3.整理和复习8115月1 3日至5月1 7日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125月2 0日至5月2 4日1.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复习教学进度表周次起止月日教学内容教时135月2 7日至5月3 1日统计146月3日至6月7日数学广角156 月 10日至6 月 1 4 日分单元复习166 月 1 7 日至6 月 2 1 日重点复习176 月 2 4 日至6 月 2 8 日系统复习187 月 1 日至7 月 5 日迎接检测教师执教教案课题:轴对称图形设计者:杜云兰教学内容:教材第3 4 页 例 1 和 例 20说课与辩课教

9、学目标: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2.掌握己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学重、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自学提纲:找出课本上的对称图形知道什么是对称轴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唐代花丹纹锦(2)学生相互交流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4)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

10、的性质:例 题1: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交流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二、课内练习。1 .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三、教学画对称图形。例题2:(1)引导学生思考: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2)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3)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四、练习:1、课内练习-第 1、2 题。2、课外作业:板书设计:轴对称如果一

11、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教师执教教案课题:旋转设计者:杜云兰教学内容:教材第5 5页 例3和例题4说课与辩课教学目标: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 1、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难点: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自学提纲:会在方格纸上画出

12、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教学过程:一、导入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而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 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旋转”。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生活中的平移。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

13、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说得真棒,瞧,我们见过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2、生活中的旋转: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旋转可

14、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3.学习例题3:(1)与学生共同完成其中的一道题,余下的由学生独立完成。(2)对于有错误的学生,在全班进行讲评。4.学习例题4:(1)引导学生数时要找准物体的一个点,再看这个点通过旋转后到什么位置,再来数一数经过多少格。(2)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3)让学生学会先选择几个点,把位置定下来,再来画图。(4)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并帮助学生订正。5.课内练习:2.第 6 页 2 题。3.第 9 页 4 题、课后作业:板书设计:旋 转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

15、动。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教学反思:教师执教教案课题:欣赏与设计设计者:杜云兰教学内容:教材第711页说课与辩课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2.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3.学生感受图形的美,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教学重、难点:1.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2.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自学提纲:知道美丽的图案是由图形的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成的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利用课件显示课本第7页四幅美丽的图案,配音乐,让学生欣赏。二、学习

16、新课(一)图案欣赏:1、伴着动听的音乐,我们欣赏了这四幅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2、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感受。(二)说一说:1、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2.上面哪幅图是对称的?先让学生边观察讨论,再进行交流。三、巩固练习(-)反馈练习:完成第8页3题。1、这个图案我们应该怎样画?2、仔 细 观 察 这 几 个 图 案 是 由 哪 个 图 形 经 过 什 么 变 换 得 到的?(二)拓展练习:1、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2、交流并欣赏。说一说好在哪里?四、全课总结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及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

17、们平时注意观察,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五、布置作业:教材第9页第5题。板书设计:欣赏和设计图案1图案2图案3图案4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有广泛的应用。教学反思:教师执教教案课题:欣赏与设计练习课设计者:杜云兰教学内容:欣赏与设计练习课教材第811页。说课与辩课教学目标:1.通过收集图案,小组交流,感受图案的美,并为自己以后创作图案提供借鉴。2 .通过欣赏图案,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空间观念。3 .自己经历创作实践的整个过程,感受创作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1.进一步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2.加深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

18、件、方格纸、正方形白板纸、手工纸三张及剪刀等课时安排:1 课时自学提纲:感受图形的内在美教学过程:一、展览导入课前让学生收集图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思考: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它有什么特点?指名介绍本组中最美的图案,并结合思考说一说它的特点。二、学习新课(一)尝试创造:让学生做第8 页第1、2 题。1、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图形设计图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2、交流时,教师对有创意、绘图美观的同学给予表扬和激励。(二)设计图案:做第1 0 页“实践活动”7 题。1、提出三个步骤:(1)先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2)再确定你选用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3)动手绘制图案。2、分别利用对称、

19、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后,全班交流。三、巩固练习(一)反馈练习:1、制 作“雪花”:取一张正方形纸,按书上所示的方法对折和剪裁。可以经过多次练习,直到会剪一朵美丽的“雪花”。2.作品展示。3、独立观察并尝试做第9 页第5 题。四、全课总结全班交流各自的作品,选出好的作品互相评价,全班展览。板书设计:欣赏和设计练习课图片1图片2教学反思:教师执教教案课题因数和倍数设计者:杜云兰教学内容:因数和倍数说课与辩课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

20、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 课时自学提纲: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2、师:看你能不能读懂下面的算式?出示:因为2 X 6=1 2所以2 是 1 2 的因数,6也是1 2 的因数;1 2 是 2的倍数,1 2 也是6的倍数。3、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指名生说一说)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那你还能找出1 2 的其他因数吗?4、你能不能写一个算式来考考同桌?学生写算式。师:谁来出一个算式考考全班同学?5、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因数和倍数。(出示课

21、题:因数 倍数)齐读P 1 2 的注意。二、新授:(-)找因数:1、出示例1:1 8 的因数有哪几个?从 1 2 的因数可以看得出,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那我们一起找找看18 的因数有哪些?学生尝试完成:汇报(18 的因数有:1,2,3,6,9,18)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 +1=18,18 +2=9,18 4-3=6,18 4-4 =-;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 1 义 18=18,2 X 9=1 8-)师:1 8 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 6 的因数有那些?汇报 3 6 的因数有:1,2

22、,3,4,6,9,12,18,3 6师:你是怎么找的?举错例(1,2,3,4,6,6,9,12,18,3 6)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仔细看看,3 6 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看来,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一定是(),而最大的一定是()。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4 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练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如 18 的因数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

23、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二)找倍数:1、我们一起找到了 18 的因数,那 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汇 报:2、4、6、8、10、16、.师:为什么找不完?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生:只要用2 去乘1、乘 2、乘3、乘 4、)那么2 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的你能找到吗?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1、2 小题:找 3 和 5的倍数。汇报 3的倍数有:3,6,9,12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应该怎么改呢?改写成:3的倍数有:3,6,9,12,你是怎么找的?(用 3 分别乘以1,2,3,倍)5的倍数有:5,10,15,2 0,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集

24、合来表示2的 倍 数 3的 倍 数 5的倍数师: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三、课堂小结: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四、独立作业:完成练习二1 4 题教学反思:教师执教教案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设计者:杜云兰教学内容:2、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与辩课教学目标:1、掌 握 2、5倍数的特征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3、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4、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1、是 2、5倍数的数的特征。2、奇数和偶数的概念。教学准备:投

25、影片。课时安排:1课时自学提纲:认识2、5倍数的数的特征。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提问。说 出 2 0 的全部因数。说 出 5个 8的倍数。2 6 的最小因数是几?最大因数是几?最小的倍数是几?2、按要求在集合圈里填上数。二、学习新课:(一)2的倍数的特征。1、教师:(练 习 2)右边集合圈里的数与左边圈里的数是什么关系?教师:请观察右边圈里的数,它们的个位数有什么特点?(个位上是0,2,4,6,8 o )教师:请再举出几个2的倍数,看看符不符合这个特点?学生随口举例。教师:谁能说一说是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学生答后老师板书: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 是 2的倍数。2、答练习:(投影

26、片)请把下面的数按要求填在圈内(是 2的倍数,不是2的倍数)1,3,4,11,14,20,23,24,28,31,401,826,740,1000,6431o学生口答完后,老师介绍:奇数和偶数的定义板书:上面两个集合圈上补写出“偶 数”,奇 数 二教师:上面两个集合圈里该不该打省略号?为什么?学生讨论后老师说明:在本题所列的有限个数里,奇数、偶数都是有限的,但是自然数是无限的,奇数、偶数也是无限的,所以集合圈里要写上省略号。教师:奇数、偶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吗?习惯上称它们为什么数?(单数、双数。)3、练习:(先分小组小说,再全班统一回答。)说 出 5 个 2 的倍数。(要求:两位数。)

27、说 出 3 个不是2 的倍数的三位数。说 出 1 5 3 5 以内的偶数。5 0 以内的偶数有多少个?奇数有多少个?(二)5 的倍数的特征。1、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集合圈,然后提出要求:你们能不能 用 与 研 究 2 的倍数的特征的相同方法,找 出 5 的倍数的特征?学生自己动手填数、观察、讨论。老师巡视过程中选一位同学板书填空。教师:说一说5 的倍数的特征?教师:请举几个多位数验证。教师:再说一说什么样的数是5 的倍数。板书:个位上是0 或 者 5 的数,都 是 5 的倍数。2、练习: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 出 5 0 以内5 的倍数。(投影片)下面哪些数是5 的倍数?240,345,431

28、,490,545,543,709,725,815,922,986,990 o(投影片)从下面的数中挑出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这些数有什么特点?12,25,40,80,275,320,694,720,886,3100,3125,3004。学生答后教师板书:个位数字是0。教师随口说出数,请立即说出这个数是2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或者同时是2和5的倍数,并说明判断的依据。三、巩固反馈:1、在1 100的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个,5的倍数数有()个。2、比75小,比50大的奇数有()。3、个位是()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4、用0,7,4,5,9五个数字组成2的倍数;5的倍数;同时是2和5的

29、倍数的数。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教师执教教案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设计者:杜云兰教学内容: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与辩课教学目标:1、经历在1 0 0 以内的自然数表中找3的倍数的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感悟3的倍数的特征,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特征。2、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奥妙;在运用规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教学重、难点:是 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 课时自学提纲:感悟3的倍数的特征,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特征。教学过程:一、提出课题,寻找3的特征。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 2、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呢?谁能猜测一下

30、?生 1: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 的倍数。生 2:不对,个位上是3、6、9的数不定是3 的倍数,如 1 3、16、1 9 都不是3 的倍数。生 3:另外,像 6 0、1 2、2 4、2 7、1 8 等数个位上不是3、6、9,但这些数都是3 的倍数。师:看来只观察个位不能确定是不是3 的倍数,那么3 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揭示课题)师: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 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学生人手一张。在学生的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呈现学生已圈出3 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如下图)二、自主探索,总结3 的特征师: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 的倍数,并做上记

31、号。(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学生利用P 1 8 的表。在学生的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呈现学生已圈出3 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如下图)师:请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3 的倍数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学生同桌交流后,再组织全班交流。生 1:我发现10以内的数只有3、6、9 是 3 的倍数。生 2:我发现不管横的看或竖的看,3 的倍数都是隔两个数出现一次。生 3:我全部看了一下,刚才前面这位同学的猜想是不对的,3的倍数个位上09 这十个数字都有可能。师:个位上的数字没有什么规律,那么十位上的数有规律吗?生:也没有规律,19 这些数字都出现了。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发现吗?生:我发

32、现3 的倍数按一条一条斜线排列很有规律。师:你观察的角度与其他同学不同,那么每条斜线上的数有规律吗?生:从上往下观察,连续两数都是十位数增加1,而个位数减少lo师:十位数加1、个位数减1组成的数与原来的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我发现“3”的那条斜线,另外两个数12和 21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加起来都等于30师: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其他斜线呢?生 1:我发现“6”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等于6。生 2:“9”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等于9。生 3:我发现另外几列,除了边上的30、60、9 0 两个数字的和是 3、6、9,另外的数两个数字的和是12、15、18。师:现在谁

33、能归纳一下3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生: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等于3、6、9、12、15、18等,这个数就一定是3 的倍数。师:实际上3、6、9、12、15、18等数都是3的倍数,所以这句还可以怎么说呢?生: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师:刚才是从100以内数中发现了规律,得出了 3的倍数的特征,如果是三位数甚至更大的数,3的倍数的特征是否也相同呢?请大家再找几个数来验证一下。学生先自己写数并验证,然后小组交流,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全班齐读书上的结论。三、巩固练习:完成p l9做一做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教师执教教案课题:质数和合数设计者:杜云

34、兰教学内容:质数和合数说课与辩课教学目标: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3、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科学之谜的精神,充分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教学重、难点:1、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2、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自学提纲: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教学过程:一、探究发现,总结概念:1、师:(出示三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用这样的三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2、师:这样的四个小正

35、方形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学生各自独立思考,想像后举手回答。3、师:同学们再想一下,如果有12个这样的小正方形,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师:我看到许多同学不用画就已经知道了。(指名说一说)4、师:同学们,如果给出的正方形的个数越多,那拼出的不同的长方形的个数一一,你觉得会怎么样?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会越多。师:确定吗?(引导学生展开讨论。)5、师:同学们,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有时只能拼出一种,有时拼出的长方形不止一种。你觉得当小正方形的个数是什么数的时候,只能拼一种?什么情况下拼得的长方形不止一种?并举例说明。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师:同学们,像上面这些

36、数(板书的3、13、7、5、11等数),在数学上我们把它们叫做质数,下面的这些数(4、6、8、9、10、12、14、15等数)我们把它们叫做合数。那究竟什么样的数叫质数,什么样的数叫合数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总结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略)6、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并说出理由。7、师:那你们认为“1”是什么数?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二、动手操作,制质数表。1、师出示:73。让学生思考着它是不是质数。师:要想马上知道73是什么数还真不容易。如果有质数表可查就方便了。(同学们都说“是呀”。)师:这表从哪来呢?(教

37、师出示百以内数表)这上面是1 至 IJ 100这 100个数,它不是质数表,你们能不能想办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制成质数表?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2、让学生动手制作质数表。3、集体交流方法。三、练习巩固:完成练习四第1、2 题。四、课题小结:这节课你在激烈的讨论中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教师执教教案课题:长方体的认识设计者:张树福教学内容:长方体的认识说课与辩课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难点:长方体的特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自学提纲: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

38、方体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观察后回答: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有意归类弗板中。一 平面图跖/J _ _ _ ,Y立体图形指着左边问:这些都是什么图形?(并在上面板书:平面图形)指着右边问:这又都是什么图形?(并在上面板书:立体图形)2.实验用两个同样大小的量筒装600毫升的水。然后往其中一只里放入一块石头,让学生观察,这只量筒里水面的变化情况?小组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空间”这一概念。从今天开始,我们的数学课主要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课我们首先学习长方体的认识,并板书课题。二、探索实践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

39、它们的特征。(1)认识长方体的面。(让学生分组讨论)用手摸一摸它有几个面(注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注意出示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哪些面完全相等?(演示给学生看)再根据学生的发言用投影归纳出: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2)认识长方体的棱。让学生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意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摸)。这些地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军故,最后统一为“棱”)再让学生分小组去数和量:_ _ _ _ _ _ _ _ _ _ _数:装3 体有多少条棱?(要说出数的方法)量:动手量一量每

40、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有什么规律?)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出:(投影显示)长方体有1 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让学生拿一个长方体纸盒,用手摸长方体每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并提问: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顶点)长方体有几个顶点?(8个)(4)拿一个长方体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最多能看到几个面?(3个面)讲:所以我们通常把长方体画成这样。(投影出示)(5)用填空的形式小结长方体的特征。(投影显示)长方体是由 个 长 方 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形)围成的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相对的棱的长度 o2、教学长方体的长、宽、高。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下的两个问

41、题:(1)它 的1 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2)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找几名代表将测量结果告诉大家。想一想:(1)你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什么吗?(长、宽、高)(2)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短与这个长方体有没有关系?(投影显示出几个长、宽、高不同的长方体)结论:长方体的大小和形状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三、课堂实践1 .量一量教科书的长、宽、高。2.练习五的第2题。3 .练习五的第3题。五、课堂小结由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口诀:长方体立体形,8顶6面十二棱;棱分长、宽、高,每组四条要记好;6个面对着放,对应面都一样。六、课外延伸在家里找一个自己喜

42、欢的长方体玩具或物体,仔细观察一下它的面、棱、顶点;或是找一些材料自己做一个长方体并涂上或画上喜欢的图案。教学反思:教师执教教案课题:正方体的认识设计者:张树福教学内容:正方体的认识说课与辩课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难点:正方体的特征及长、正方体的异同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自学提纲: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请大家拿出昨天做好的长方体,边观察边填写下表:(投影显示)形体面棱顶点面的形状长方体2、填好表后请回答

43、:(投影显示)(1)什么叫做棱?(2)什么叫做顶点?(3)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这个长方体的什么?以上是长方体的特征及有关知识,(拿出一个正方体)你知道它有什么特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正方体的特征,并板书课题。二、探索实践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小组合作学习。(1)观察并回答:它们的形状都是什么体?(正方体)正方体还有一个名称你知道吗?(立方体)(2)小组讨论。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好的正方体,观察和讨论一下正方体有什么特征。然后选一个代表说出你们观察讨论的结果,最后将学生的发言归纳在下表中。(投影出示)形体面棱顶点面的形状正方体(3)用填空的形式小结。正方体是由一个

44、的正方形围成的_ _ _ _ 图形。正方体也有 一 条 棱,它 们 的 长 度 正 方 体 也 有 一 个 顶 点。(4)做 第2 2页 的“做一做”。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展开图的硬纸片,动手将它折、贴成一个正方体,再量出它的棱长,并标出它的棱长。2.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首先将复习与新课的两张表合在一起如下图:(投影显示)形体面棱顶点面的形状长方体61 286个 面 都是 长 方 形(特 殊 时有 两 个 相对 的 面 是正方形)正方体61 28都是正方形(1)请你观察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看它们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根据学生的回答填完上表。(2)想一想:长方体和正方体

45、有什么关系?结论:正方体可以说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用图表示。(投影显示)长方体正方体三、课堂实践1.练习五的第5题。2.练习五的第6题。3.练习五的第7题。先让学生口述出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的的长和宽,再让学生观察后归纳出相对的两个面的长和宽。四、课堂小结让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1)正方体的特征。(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五、课堂作业1.练习五的第8题。2.练习五的第9*、10*题。教学反思:教师执教教案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设计者:张树福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与辩课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

46、算方法。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推导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难点:表面积的意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 课时自学提纲: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说出长方形,2、看图回答。L 积的计算公式。/2I t04 厘案(1)指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2)哪些面的面积相等?(3)填空:上、下两个面的长是 宽这个长方体左、右两个面t前、后两个面的长是_ _ _ _ 宽里解高各是多少?,是_ _ _ _ O向长是_ _ _ _ _ 宽是_ _ _ _ _ O1 是_ _ _ _ O3、想一想。长

47、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几个面?4.老师现在做了一个“长6 c m,宽5 c m,高4 c m”的长方体架,要在它的六个面上贴上薄塑料片,你说应该准备多少平方厘米的塑料片呢?二、实践探索1 .个别学习-表面积的概念(1)老师和同学们都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在上面分别用“上”、“下”、“左”、“右”、前“、“后”标 在6个面上。(2)沿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剪开并展平。(3)你知道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什么吗?学生试着说一说。2.小 组合作学习-计算塑料片的面积(1)想: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要我们求什么?使学生明确:就是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2)学生分组研究计算的方法。(3)找几

48、名代表说一说所在小组的意见。解 法(一):(是分别算出上、下,前、后,左、右面的面积之和,然后算总和。)6 X 5 X 2+6 X 4 X 2+5 X 4 X 2=6 0+4 8+4 0=1 4 8 (平方厘米)解 法(二):(是先算出上、前、左这三个面的面积之和,再乘以2)(6 X 5+6 X 4 +5 X 4)X 2=7 4 X 2=1 4 8 (平方厘米)(4)比较上面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三、课 堂 实 践J做第2 6页的“彳 立 一 做”,学生独立列式算出后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你发现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了吗?结论:=长乂宽X2+长X高X2+宽X高X2长方体的表面

49、积=(长X宽+长X高+宽X高)X2五、课堂练习做练习六的第1、2题,学生口答,学生讲评。七、课后实践做练习六的第3、4题在作业本上。教学反思:教师执教教案课题:长方体和正文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设计者:张树福教学内容: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以及长方体和正文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说课与辩课教学目标:1、根据正方体特征,推导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问题。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难点: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 课时自学提纲:1、根据正方体特征,推导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

50、面积的计算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 .看图并回答。(投影显示)(1)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2)怎样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2.看看各自准备的正方体回答问题。(1)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2)正方体6 个面的面积怎样?(3)如果给你正方体一条棱的长度,你能算出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吗?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板书课题)二、实践探索1 .小 组合作学习一一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题中的棱长就是每个面的什么?你能算出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吗?小组合作,寻找计算方法。3X3X6 或者 32 X 6=9X6=9X6=54(平方厘米)=54(平方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