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完整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完整版).pdf(6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习提升能力第 1 页(共 63 页)知识改变命运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第一篇: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和范畴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本章重点难点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与阶级性学习目的了解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A、揭示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科学 B、反映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科学C、为各阶级共同利益服务的科学 D、揭示社会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2、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A、17 世纪初期产生的 B、17 世纪中叶产生的C、18 世纪初期
2、产生的 D、18 世纪中叶产生的3、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社会生产关系也就是()A、政治法律关系 B、神会历史关系C、人文教育关系 D、经济利益关系4、在人类的各种社会关系中起支配与制约作用的是()A、宗教关系 B、生产关系C、政治关系 D、家族关系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A、利益性的统一 B、科学性的统一C、抽象性的统一 D、规范性的统一6、具有高度科学性和真理性的政治经济学是()A、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B、古典政治经济学C、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D、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7、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整个思想体系是为()A、各个阶级的共同利益服务的 B、无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的C、资产阶级
3、的经济利益服务的 D、小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参考答案:1、D 2、B 3、D 4、B 5、B 6、C 7、C 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A、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诸环节和谐方面的关系B、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诸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C、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体系D、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E、包括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QQ374289236学习提升能力第 2 页(共 63 页)知识改变命运A、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 B、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政治经济学C、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 D、在 19 世纪中叶所建立的E、阶级
4、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3、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在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同时研究()A、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C、资源配置方式 D、经济增长与发展E、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4、政治经济学之所以有鲜明的阶级性是因为()A、它所研究的内容涉及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 B、经济利益关系会表现为阶级利益关系C、对一定性质的经济关系和对阶级有不同的态度 D、它研究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规律E、它是具有高度科学性的学科5、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的关系是()A、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阶级性和科学性B、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阶级性,没有科学性C、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科学性,没有阶级性D
5、、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E、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参考答案:1、ABCDE 2、ABCDE 3、ABCDE 4、ABC 5、DE 三、简答题1、马克思为什么侧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答:(1)马克思要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发展历史趋势,为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运动和最终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提供理论武器。(2)马克思并不是孤立地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同时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但这是服从于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3)马克思也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与经济运行机制,这也是服从于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2、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答:(1)
6、它是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武器。(2)它是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坚定社会主义理性信念和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科学依据。(3)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4)它是提高马克思主义自觉性和改造世界观的指导思想。四、论述题1.政治经济学要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的原因是什么?答:(1)这是我国改革发展的需要。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我国加入WTO,国内经济融入国际经济的条件下,研究我国的改革与发展,需要联系国际间的经济关系,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与运行方面的经济和成果。(2)资本主义经济有新的发展变化。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一些新现象,新变化,新特点,需要加以研究。
7、2.政治经济学为什么不是既研究政治又研究经济的学科?答:(1)政治经济学最初称为经济学,经济学是在古希腊奴隶社会时出现的,着重研究努力的家庭经济管理或庄园经济管理。17 世纪时出现了政治经济学,它突破了家庭或庄园经济管理,将研究的内容拓展到整个社会既国民经济,因而称为政治经济学,以别于过去只研究家庭或庄园经济的经济学。因而政治经济学,不是既研究政治又研究经济的学科。(2)政治经济学现在简称经济学。我国现在将政治经济学作为理论经济学科,以区别于应用或管理等经济学科。第二章物质资料生产和社会生产方式本章重点难点QQ374289236学习提升能力第 3 页(共 63 页)知识改变命运社会生产力的构成
8、及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以及经济规律的特点和类型学习目的了解物质资料生产的作用,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形成和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变,掌握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创造先进生产力的主体是()A、人民群众 B、劳动资料C、生产资料 D、科学技术2、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A、劳动者的劳动,劳动对象,生产资料 B、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生产工具C、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D、劳动者的劳动,生产工具,生产资料3、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
9、)A、主要是文化活动 B、改造经济体制的过程C、经济结构调整的表现 D、最基本的实践活动4、生产资料包括()A、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 B、劳动资料和劳动工具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D、机器设备和劳动对象5、生产力状况包括()A、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力性质 B、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力水平C、生产力性质和生产力水平 D、生产力变化和生产力发展6、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最根本的方面是()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影响 D、生产力反作用于生产关系7、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表明它是()A、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B、不可能被人们所认识C、不可能被人们所利用 D、
10、不可能被人们发现其作用的8、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A、生产要素 B、生产工具C、劳动对象 D、生产过程参考答案:1、A 2、C 3、D 4、C 5、C 6、A 7、A 8、B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社会物质资料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是因为()A、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必须具备人的因素和物质的因素C、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D、社会生产关系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E、物质资料生产是布点重复进行的再生产过程2、社会生产力()A、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 B、表示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水平C、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D、包括人的因素
11、和物的因素E、是社会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反映3、社会生产关系()A、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B、是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C、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方面的关系QQ374289236学习提升能力第 4 页(共 63 页)知识改变命运D、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E、是社会生产方式的一个方面4、分工协作的产生和发展可以()A、促进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B、使生产资料得到更好的利用和节约C、使生产力的诸因素更有效结合 D、在较短时期内完成某种规模较大的工作E、提高劳动生产率5、经济规律的类型有()A、各个社会形态的基本经济规律 B、各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C、某种社会形
12、态全部的经济规律 D、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E、某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6、任何一个社会形态的经济规律体系包括()A、共有的经济规律 B、特有的经济规律C、基本经济规律 D、价值规律E、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参考答案:1、ACD 2、ABCD 3、ABCDE 4、BCDE 5、BDE 6、ABCE 三、简答题1、劳动过程中的简单要素是什么?答:(1)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简单的生产要素:劳动者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它们是劳动过程中最一般,最基本,最普遍适用性要素,任何劳动产品都是这三个生产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结果。(2)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在劳动
13、过程简单的要素的基础上,会逐步加入某些新的生产要素,如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济信息等,它们是现代化大生产劳动过程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2、怎样理解生产力中生产工具的作用?答:(1)生产工具是人们用来影响或者改变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是把人的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的重要条件。(2)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性质的最主要标志。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发展变化开始的,生产力发展的状况,集中表现在生产工具的发展和变化上。3、社会生产力的构成是怎样的?答:社会生产力是由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所构成的。(1)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并实现着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的主体和首
14、要的生产力,在生产力中人的因素起着最根本的和主导作用。(2)物的因素是指生产资料,即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总和。4、怎样理解分工的社会性质?答(1)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分工,具有不同的社会性质。(2)在剥削的社会制度下,分工被剥削阶级所利用,作为剥削劳动者或者强国剥削弱国的一种手段,使分工带有了阶级对抗的性质。(3)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分工不再具有阶级对抗的性质,但仍然存在旧社会分工,突出表现为工农业分工,城乡分工,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所形成的三大差别。5、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体系?答;生产关系体系是指广义的生产关系,它是相对狭义的生产关系而言的。(1)狭义的生产关系就
15、是指在直接生产过程(即现实的生产过程,如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或者农业的耕种过程)中人们结成的相互关系。(2)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也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所形成的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方面的经济关系,这就是生产关系体系。6、人类社会经济制度是怎样演变的?答:(1)社会经济制度是体现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基本经济制度。(2)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制度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渐发展。(3)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五种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即五种基本社会生产关系,包括原始公社制度,奴隶制经济制度,封建主义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7、怎样认识经济规律的类型
16、?QQ374289236学习提升能力第 5 页(共 63 页)知识改变命运答:经济规律有三种类型:(1)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共有的经济规律,它表明一切社会生产的某种共同的,本质的联系。(2)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它表明现某几个社会在生产关系方面的共同的,本质的联系。(3)某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该社会生产关系的特有本质联系。四、论述题1、怎样认识简单协作和复杂协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答:(1)简单协作是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之间没有分工,知识共同协力完成同一种工作。复杂协作是许多劳动者在分工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协同劳动。(2)简单协作并非许多个别劳动的叠加,而是克服了个别劳动的局
17、限性,通过劳动的结合,创造出胜过个别劳动的集体生产力。复杂协作则能使劳动专业化和工具专业化,大大提高劳动效率,创造出更高的社会生产力。(3)随着分工的发展,劳动协作从生产单位内部协作,发展为国家内部协作,进而发展为国际协作,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如何认识分工与协作的关系及其作用?答:(1)分工与协作是劳动过程的俩个侧面,有分工就有协作,分工越是发展,生产专业化程度越是高,协作也就越加发展和密切。(2)分工协作的作用和意义。分工协作的产生和发展,可以使生产资料得到更好的利用和节约,促进生产力的各个因素得到更有效的结合,在短期内完成某种工作,降低单位产品的劳动消耗,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所以,分
18、工协作的产生和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3、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容是怎样的?答:(1)生产关系首先是指在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们结成的相互关系,这是狭义的生产关系。(2)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或社会生产总过程来看,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因为从直接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产品,一般要经过分配和交换,才能最终进入消费,从而形成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方面的关系,这就是广义的生产关系,或称生产关系体系。4、如何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答: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应该从以下方面认识:(1)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不适合
19、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旧的过时的生产关系,迟早要被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关系所替代,建立合适生产力状况的新型的生产关系。(2)新的生产关系只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建立。超越看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不可能长久的保持下去。(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5经济规律体系是怎样构成的?答:(1)经济规律体系是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发生作用的各种经济规律的总和。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中都有多种经济规律存在和起作用,组成该社会的经济规律体系,其中既有为各个社会形态或几个社会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规律,也有该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2)在一个社会形态的经济规律体系中,有一个基本经济规律。基
20、本经济规律决定着该社会生产的实质和发展方向,对该社会生产总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都是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一个社会的经济规律体系中,基本经济规律是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其他经济规律作用的范围和程度,都要服从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受基本经济规律的制约。而其他经济规律的作用,又能促使基本经济规律更好地实现。第三章社会再生产与经济增长本章重点难点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区分,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区分。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及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联系和区别以及经济增长的两种方式学习目的QQ374289236学习提升能力第
21、6 页(共 63 页)知识改变命运了解社会再生产及其类型,认识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和产业结构对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实现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掌握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方式等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再生产按照其规模来划分,可分为()A、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内涵再生产和外延再生产C、物质资料再生产和劳动力再生产 D、生产关系再生产和劳动力再生产2、生产规模不变的再生产就是()A、简单再生产 B、扩大再生产C、物质资料再生产 D、劳动力再生产3、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方式看分为()A、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 B、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C、简单再生产和超原有规模再生产 D、国内再生产和对
22、外再生产4.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再生产各环节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数量表现就是()A、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 B、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益C、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 D、国民经济的循环周转5、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比例属于()A、综合性比例 B、部门之间的比例C、部门内部的比例 D、地区之间的比例6、从三次产业的划分来看农业属于()A、要素产业 B、第三产业C、第二产业 D、第一产业7、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A、出发点和归宿 B、前提和基础C、全部内容 D、最终目标8、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实质上是()A、外延型经济增长方式 B、质量效益型增长方式C、数量扩张型增长方式 D、生产要素大量投入型增
23、长方式参考答案:1、A 2、A 3、B 4、C 5、A 6、D 7、B 8、B二、多项选择题1、任何社会生产过程()A、都不是孤立的一次生产过程 B、都是上一个生产过程的重复和更新C、都是相互连续和不断进行 D、都是外延型扩大再生产过程E、都是简单再生产过程2、再生产就是生产过程的()A、不断积累 B、不断重复C、不断更新 D、不断调节E、不断扩展3、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单纯依靠()A、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来实现经济增长 B、扩大生产场所,铺新摊子来实现经济增长C、简单协作,封闭式生产来实现经济增长 D、增加机器设备,上新项目来实现经济增长E、增加劳动力的投入来实现经济增长4、内涵扩大再生产就是依
24、靠()A、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来实现经济增长B、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实现经济增长C、扩大生产场所和劳动力人数来实现经济增长QQ374289236学习提升能力第 7 页(共 63 页)知识改变命运D、提高资金,设备,原材料的利用率来实现经济增长E、技术的不断进步来实现经济增长5、广义的产业结构划分为()A、两大部类产业结构 B、农轻重产业结构C、传统与新兴产业结构 D、生产要素密集产业结构E、三次产业结构6、传统与新兴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是()A、传统产业保持主导地位 B、传统产业逐步被新兴产业所代替C、新兴产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 D、传统产业很快就会消失E、新兴产业必然是跳跃式发展7、一个国家按人口平
25、均计算的国民收入的多少反映着这个国家的()A、生产力发展水平 B、经济实力的大小C、人民生活的富裕程度 D、地区差别的大小E、贫富分化的程度参考答案:1、ABC 2、BC 3、ABDE 4、ABDE 5、ABCDE 6、BC 7、ABC 三、简答题1、社会再生产的内容是怎样的?答:(1)再生产是不断重复和更新的社会生产。(2)再生产的内容一是指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即在生产过程中要消耗掉一定的物质资料,并又生出出一定的物质资料。(3)再生产的另一个内容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任何生产过程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条件下进行的,随着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这种生产关系也会不断得到维持和发展。2如何认识产业结
26、构的类型?答:(1)产业结构首先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之间及其部门之间的组合构成状况,以及它们在社会生产总体中所占的比重。广义的产业结构,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构成在内。(2)狭义的产业结构分为四种类型:意识两大部类产业结构,二是农轻重产业结构,三是传统与新兴产业结构,四是生产要素密集度产业结构。(3)广义的产业结构是指一,二,三,产业的产业结构。一般来说第一产业就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他产业。3、什么是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的主要因素?答: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主要经济因素是:(1)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者的素质。(2)科学技术及其应用。(3)生
27、产管理和劳动组织。(4)生产资料的规模和能效。(5)自然条件。(6)产业结构和比例关系。(7)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四、论述题1、一个国家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有哪些?答:(1)综合性比例。即对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具有综合性个重大影响的比例关系,如两大部类的比例,积累和消费的比例等。(2)部门之间的比例。包括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之间,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之间,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与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之间比例等。(3)部门内部的比例。(4)地区之间的比例。(5)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比例。如生产与分配,生产与交换的比例。2、怎样理解国民收入及其增长率的重要意义?答:(1)国民收入是从社会总产品中,扣除补偿生产过程
28、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以后,所剩下的那部分社会总产品。它是由物质生产部门所创造的。(2)国民收入是反映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实力的一项重要综合指标。国民收入总量的增长率,标志着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效益的好坏。特别是一个国家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收入的多少,基本上反映着这个国家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的富裕程度。3、如何认识经济增长方式的划分依据和类型?QQ374289236学习提升能力第 8 页(共 63 页)知识改变命运答:(1)划分经济增长方式的依据。根据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作用的方式不同,相应地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二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29、。(2)粗放型增长方式是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扩张来实现经济增长。即单纯数量扩张型经济增长方式。(3)集约型增长方式是依靠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来实现经济的增长。即质量效益型经济增长方式。(4)人类社会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变化的总趋势,是逐步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第四章商品经济和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本章重点难点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商品价值的形成和创造,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作用形式以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学习目的在了解劳动联系的三种经济形式的基础上,掌握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30、商品和价值体现一定的经济关系等一般原理。即掌握马克思以商品价值的形成、价值的创造、价值形式、价值量、以及价值规律为基本内容的劳动价值论一、单项选择题1、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的发展过程是()A、自然经济,产品交换经济,商品经济 B、商品经济,自然经济,产品交换经济C、产品交换经济,商品经济。自然经济 D、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交换经济2、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是()A、商品生产 B、商品交换C、商品流通 D、商品经济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B、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C、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A、商品的质量决定的 B、商品的供
31、求关系决定的C、商品中包含转移的劳动量大小决定的 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5、商品的最本质的因素是()A、价值 B、使用价值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6、能够创造出新价值的劳动是()A、个别劳动 B、具体劳动C、活的抽象的劳动 D、物化的劳动7、私人劳动或者局部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A、私有制经济的基本矛盾 B、公有制经济的基本矛盾C、垄断经济的基本矛盾 D、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8、商品生产者实现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必须通过()A、商品的生产 B、商品的销售C、商品的价格 D、商品的购买9、商品的价格是()A、价值的基础 B、价值的货币表现C、价值的实体 D、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参
32、考答案:1、D 2、A 3、A 4、D 5、A 6、C 7、D 8、B 9、B 二、多项选择题QQ374289236学习提升能力第 9 页(共 63 页)知识改变命运1、商品经济的类型有()A、简单商品经济 B、封建商品经济C、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D、社会主义商品经济E、一般商品经济2、商品经济()A、是通过市场交换而进行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 B、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统称C、不能表明任何社会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 D、产生的一般前提条件是社会分工E、生产商品的直接目的是用于交换3、商品的使用价值是()A、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B、物品的有用性C、商品的社会属性 D、商品的自然属性E、由具体
33、劳动所创造的4、商品的价值是()A、商品的因素之一 B、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C、交换价值的基础 D、商品的社会属性E、商品最本质的因素5、具体劳动是()A、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 B、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C、人类社会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D、人们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E、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反映6、作为商品价值唯一源泉的活劳动包括生产商品的()A、体力劳动 B、脑力劳动C、管理人员的劳动 D、技术人员的劳动E、工人和农民的劳动7、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是()A、商品价值的实体 B、人类劳动力的支出C、人们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 D、无差别的人类劳动E、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8、货币
34、的产生是()A、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B、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C、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D、金银的天然属性的形成E、人们进行协商的产物参考答案:1、ACD 2、ABCDE 3、ABDE 4、ABCDE 5、ABCE 6、ABCDE 7、ABCDE 8、ABC 三、简答题1、如何认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相互关系?答: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它们的相互关系是:(1)二者是相统一的。它们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莱钢方面,不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二者都是不可分割的,商品生产者在进行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是支出了抽象劳动。(2)二者是不同的,矛盾的。具体劳动反映的是
35、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切社会形态存在的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2、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是怎样的关系?答:(1)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一QQ374289236学习提升能力第 10 页(共 63 页)知识改变命运般劳动。(3)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
36、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3、怎样理解商品价值的形成?答:(1)形成商品价值的因素,最基本的是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称为生产资料。(2)形成商品价值的,首先是生产商品时的具体劳动所转移的生产资料的原价值。生产商品时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它的价值就转移到了新产品中,成为商品价值的一部分,它的价值只能转移,不会发生增值。(3)形成商品价值的,其次是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抽象劳动能够创造出新价值,这个新创出的价值,成为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抽象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即抽象劳动所创造出新的价值,实现了价值的增值。4、什么是货币流通规律
37、?答:(1)货币流通规律,就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货币量的规律。取决于参加流通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三个因素,前俩个因素的乘积就是商品价格总额。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这就是金属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的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2)纸币流通规律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金属货币量为限。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就会贬值,物价便会上涨,出现通货膨胀现象。5、怎样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答: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普遍规律。它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
38、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价值老进行。这就意味,价值规律的内容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1)价值的决定。即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2)商品按照其价值进行等价交换。即不同的商品进行交换,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来进行,也就是实行等价交换。6、如何认识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答: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因为,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也就是要求商品的价格与价值一致。但由于受市场上商品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商品的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是,一方面,从较长时期看价格的上涨部分和下落部分可以相互抵
39、消,一定时期内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相等,另外一方面,商品价格总是以价值为基础而变动。所以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表现形式。四、论述题1、自然经济的特点是怎样的?答:自然经济作为人类社会劳动联系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和劳动交换方式,有以下特点:(1)自然经济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相适应,人们的经济联系和经济活动基本局限在经济单位内部,生产规模十分狭小,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紧密集合。(2)自然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目的,没有或很少有多余的产品用于交换,是一种封闭,保守的经济形式,各个经济单位处于分散和彼此孤立状态。(3)自然经济的劳动 家换和经济联系时直接的,劳动产品无需经过流通进行交换就成为自然
40、经济单位的共同产品,生产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2、商品经济的特点是怎样的?答:商品经济作为人类社会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和劳动交换方式,有以下特点:(1)商品经济以社会分工发展为条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2)商品经济中生产商品的直接目的是用于交换,以实现商品的价值,并换回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它是不以自然地域和经济单位为界限的开放式经济。(3)商品经济中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是间接的,是通过商品交换而实现。(4)商品经济本身不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它可以与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相结合。3、产品交换经济的特点是怎样的?答:产品交换经济作为人类社会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和劳动交换方式,是在社会分工条件下,
41、通过产品的直接交换来进行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它存在于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它的主要特点是:QQ374289236学习提升能力第 11 页(共 63 页)知识改变命运(1)产品交换经济以旧的社会分工和三大差别消灭为条件,与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相适应。(2)产品交换经济的根本目的是直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按需分配需要。(3)产品交换经济中的经济联系形式是直接的产品交换,不通过市场和价值关系而进行劳动交换。4、商品的两个因素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答: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俩个因素,它们的相互关系是:(1)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因素,二者是统一的。这种统一集中表现在二者统一于
42、商品体中,缺一就不成为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2)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相矛盾的,这种矛盾表现在:第一,第二者是不同的。使用价值作为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作为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使用价值是一切物品包括商品所具有的属性,是永恒的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经济的范畴。第二,二者是互相矛盾。互相排斥的。一切商品,对于生产者来说,重要的是其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重要的是其使用价值。生产者要得到商品的价值必须让渡其使用价值,消费者要得到商品的使用,就要先支付其价值。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商品
43、交换才能解决。5、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怎样形成的?答:(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2)社会要劳动时间,由两方面的条件决定:一方面,由生产的客观标砖条件,即现有的社会正常是生产条件决定。这是指现某一生产部门中占大多数的商品生产者使用的生产资料条件,以及所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另一方面,是由生产的主观标砖条件,即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决定。经验多,技术熟练的劳动,是熟练劳动,操作紧张,单位时间内体力和脑力消耗多,意味着劳动强度大
44、,否则意味着劳动强度小。生产同一种商品,由于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不同,所消耗的劳动时间不同。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但由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决定,而且由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决定。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就是商品的社会价值。第五章市场经济和资源配置方式本章重点难点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市场机制的内容即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以及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学习目的了解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认识市场经济的特征、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市场调节的实现条件,以及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一、单项选择题1、市场配置资源的
45、决策依据主要是()A、利率信息 B、需求信息C、价格信息 D、税率信息2、商品经济发展为市场经济的主要标志是()A、市场中各种商品价格基本稳定。B、市场竞争广泛开展C、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其基础性作用 D、市场中各种商品供应比较充足3、价格机制是通过市场价格变动与市场供求变动之间()A、相互背离和对立运动而发挥作用的机制 B、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而发挥作用的机制C、相互协调和完全平衡而发挥作用的机制 D、在时间上交替占优势而发挥作用的机制4、市场供求机制是()A、需求经常超过供给的机制 B、供给总是大于需求的机制C、供求关系长期固定不变的机制 D、供求关系变化运动的机制QQ374289236学习
46、提升能力第 12 页(共 63 页)知识改变命运5、市场调节是指()A、市场机制的调节 B、价格机制的调节 C、竞争机制的调节 D、供求机制的调节6、构成市场体系的市场是()A、资本市场和技术信息市场 B、资金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C、劳动力市场和房地产市场 D、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7、商品市场包括()A、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B、消费品市场和劳动资料市场C、生产资料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 D、劳动力市场和资金市场参考答案:1、C 2、C 3、B 4、D 5、A 6、D 7、A二、多项选择题1、经济发展所必须的社会资源包括()A、自然资源 B、劳动资源C、资本资源 D、科技资源E、信息资源2、社
47、会资源的配置方式有()A、自给方式 B、行政方式C、计划方式 D、传销方式E、市场方式3、市场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是()A、企业成为真正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B、企业能在竞争中获利C、建立起开放的,完善的市场体系 D、建立和健全完善的竞争法制和规则E、消除各种垄断4、市场调节发挥作用的条件是()A、企业有经营自主权和完善的经营机制 B、市场借个既反映价值又反映供求关C、企业的经济利益与市场经营效果密切相联系 D、企业真正参与竞争成为市场竞争主体E、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实现平衡5、市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在于()A、市场是商品生产者之间发生联系的纽带 B、市场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C、市场是联结生产
48、和消费的环节 D、市场自发调节实现公平分配E、市场交换实现社会资源的配置6、市场是商品交换的()A、机制 B、场所C、渠道 D、领域E、环节参考答案:1、ABCDE 2、CE 3、ABCDE 4、ABCDE 5、ABCE 6、BCD四、简答题1、怎样认识社会资源配置的原因?答:(1)资源配置就是将现有的社会资源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各个地区,乃至各种产品生产上。(2)资源配置的原因。社会资源的种类和数量是有限的,只有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才能使各个部门,各地区,均衡发展,保持经济快速增长,满足社会需求,取得最佳社会经济效益。2、如何理解社会资源配置的任务,要素和目标?答:
49、(1)资源配置的任务。分配资源的任务,就是在不同时间,不同部门和地区之间分配资源使用的数量。QQ374289236学习提升能力第 13 页(共 63 页)知识改变命运(2)资源配置的三个基本要素就是资源使用的时间,空间和数量。(3)资源配置的目标,是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使有限的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包括消费个人效益,企业效益,国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3、什么是市场机制及其核心?答:(1)市场机制,就是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或者说就是市场各种要素包括价格,供求和竞争等因素之间互为因果,互相制约,各自发挥功能,又共同发挥功能的这种联系和作用。各种市场要素的联系和作用,构成统一的市场
50、机制。(2)市场机制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4、市场和发展的过程及其作用是怎样的?答:(1)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渠道和领域。(2)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市场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必然存在市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的范围和规模也相应扩大。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中,整个社会经济过程都要依赖市场才能进行。(3)市场的作用。市场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一是市场是商品生产者之间发生联系的纽带,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二是市场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环节,三是社会资源的配置通过市场交换进行的。5、怎样理解市场体系及其构成?答:(1)市场体系是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