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资料】针灸学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讲座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资料】针灸学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讲座PPT.ppt(16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针灸学课件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讲座经络的概念经络的概念经经经脉,犹如途径,贯通上下,沟经脉,犹如途径,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络络脉,譬如网络,较经脉细小,络脉,譬如网络,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是经络系统中的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是经络系统中的分支。分支。经络的组成经络的组成经脉:十二经脉经脉:十二经脉手足三阴、三阳脉。手足三阴、三阳脉。奇经八脉奇经八脉任脉、督脉任脉、督脉经脉走向与交接“阴升阳降”手三阴经:胸手手三阳经:手头足三阳经:头足足三阴经:足胸交接:表里经相接,同名经相接。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及名称分类及表里属络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及名称分
2、类及表里属络阴经(属脏阴经(属脏络腑)络腑)阳经(属腑阳经(属腑络脏)络脏)循行部位循行部位(阴经在内侧,阳经在外(阴经在内侧,阳经在外侧)侧)手手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上肢上肢前线前线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中线中线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后线后线足足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下肢下肢前线前线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中线中线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后线后线。指导针灸治疗指导针灸治疗循经取穴,治疗疾病,如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第二节第二节
3、腧穴学说概述腧穴学说概述一、概念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治疗的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治疗的刺激点。刺激点。腧与腧与“输输”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穴”原指土室,引申为孔隙、空窍、凹陷的原指土室,引申为孔隙、空窍、凹陷的意思。意思。二、分类1、十四经穴十四经穴 简称“经穴”,即分布在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上的腧穴,有固定的名称、位置和归经。共309对 双穴,52个单穴,总共是361个。如内关、足三里、百会、膻中等穴。2、奇穴奇穴 又称“经外穴”、“经外奇穴”,是未归入十四经穴,是既有固定的名称
4、,又有明确的位置的经验效穴,对某些病证有着特殊的治疗作用。如太阳穴治疗头痛;腰眼穴治疗腰痛等。3 3、阿是穴、阿是穴 又叫“压痛点”、“天应穴”。它既无固定的位置,又无具体的名称,而是以有病痛时身体上出现的临时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腧穴的。如软组织损伤或肩周炎时出现的痛点。四、腧穴作用1、近治作用、近治作用 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这些腧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这些腧穴均能治疗该腧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局穴均能治疗该腧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局部病。如眼区的睛明(经穴)、太阳(奇穴)治疗部病。如眼区的睛明(经穴)、太阳(奇穴)治疗眼疾;腰眼(奇穴)、肾俞(
5、经穴)、腰部阿是穴眼疾;腰眼(奇穴)、肾俞(经穴)、腰部阿是穴治疗腰痛。治疗腰痛。2 2、远治作用、远治作用 这是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在十四这是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在十四经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经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则不仅能治局部病症,而且还能治疗下的腧穴,则不仅能治局部病症,而且还能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有的甚至具有影响全身的作用。如:合谷位症,有的甚至具有影响全身的作用。如:合谷位于上肢,能治疗颈部、头面部疾病、外感发热等;于上肢,能治疗颈部、头面部疾病
6、、外感发热等;足三里位于下肢,能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提高免足三里位于下肢,能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提高免疫功能等。疫功能等。3 3、特殊作用、特殊作用从临床实践证明,针刺某些腧穴,对机体的不同从临床实践证明,针刺某些腧穴,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可起着双重性的良性调整作用。如:天枢既状态,可起着双重性的良性调整作用。如:天枢既能止泻又能通便;内关既能减慢心率又能加速心率;能止泻又能通便;内关既能减慢心率又能加速心率;合谷既可止汗又可发汗。合谷既可止汗又可发汗。某些穴位所具有的特异性。如:大椎能退热;至某些穴位所具有的特异性。如:大椎能退热;至阴能矫正胎位。阴能矫正胎位。五、腧穴定位方法(一)自然标志取穴法
7、自然标志取穴法1、固定标志、固定标志以人体各种体表解剖标志作为取以人体各种体表解剖标志作为取穴的依据,它不受人体体位的影响。如五官、指穴的依据,它不受人体体位的影响。如五官、指(趾)甲、肋骨、脊椎棘突等。如(趾)甲、肋骨、脊椎棘突等。如:两眉中间定印两眉中间定印堂;两乳头之间定膻中。堂;两乳头之间定膻中。2、活动标志、活动标志姿势取穴法。以人体在某种特定姿势取穴法。以人体在某种特定姿势时所出现的沟纹、突起、凹陷等标志或手指端姿势时所出现的沟纹、突起、凹陷等标志或手指端所指的部位作为取穴依据。如取听宫、曲池等穴。所指的部位作为取穴依据。如取听宫、曲池等穴。6、近治作用:下肢疾患、中风1、脾胃疾患
8、:腹痛、腹胀、食欲不振、黄疸、霍乱吐泻、肠炎、细菌性痢疾、腹膜炎1、商阳*(LI1)井穴5、本经所过部位:膝痛、痿证、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疾患3、皮肤病3、电针对三叉神经痛有明显镇痛作用5、失眠、高血压;主治络络脉,譬如网络,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是经络系统中的分支。腧与“输”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一)脾脏生理功能功用:健脾利湿,调补肝肾。3、妇人疾患: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道炎如五官、指(趾)甲、肋骨、脊椎棘突等。以病人手指为标准来定取穴位的方法称为“手指同身寸取穴法。(二)骨度分寸取穴法骨度分寸取穴法常用骨度简表常用骨度简表起止点起止点长度长度量用法量用法说说明明头部头部前发际
9、至后发际前发际至后发际12寸寸直量直量胸胸腹腹部部胸剑联合至脐的中心胸剑联合至脐的中心8寸寸直量直量胸部直量胸部直量,一般以肋骨计算,一般以肋骨计算,每一肋骨为每一肋骨为1.6寸寸脐的中心至耻骨联合上缘脐的中心至耻骨联合上缘5寸寸直量直量两乳头之间两乳头之间8寸寸横量横量通用于胸腹部通用于胸腹部腰腰背背部部第一胸椎到骶尾联合第一胸椎到骶尾联合21椎椎直量直量背部直量背部直量两肩胛骨脊柱缘之间两肩胛骨脊柱缘之间6寸寸横量横量量时两手应下垂量时两手应下垂上上肢肢部部腋前皱襞到肘横纹腋前皱襞到肘横纹9寸寸直量直量通用于手三阴、手三阳通用于手三阴、手三阳肘横纹到腕横纹肘横纹到腕横纹12寸寸下下肢肢部部
10、臀横纹到国纹臀横纹到国纹14寸寸直量直量1、通用于足三阴、三阳经、通用于足三阴、三阳经2、外膝眼到外踝的中心适、外膝眼到外踝的中心适用于屈膝时,伸膝则以膝髌用于屈膝时,伸膝则以膝髌骨中央到踝中心计算骨中央到踝中心计算外膝眼至外踝的中心外膝眼至外踝的中心16寸寸外踝高点至足底外踝高点至足底3寸寸(三)手指同身寸取穴法手指同身寸取穴法以病人手指为标准来定取穴位的方法称为“手指同身寸取穴法。1、中指同身寸、中指同身寸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为1寸,可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寸,可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2、拇指
11、同身寸、拇指同身寸是以病人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是以病人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亦适用于寸,亦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四肢部的直寸取穴。3、横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又名又名“一夫法一夫法”,是令病人将食指、中指、无名指,是令病人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四指横量作为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四指横量作为3寸。寸。手手指指同同身身寸寸取取穴穴法法图图片片手手指指同同身身寸寸取取穴穴法法图图片片手手指指同同身身寸寸取取穴穴法法图图片片(四)简便取穴法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简便易行的一种取穴方法。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简便易行的一种取穴方法。例如两耳尖直上取百会;两手
12、虎口交叉取列缺;例如两耳尖直上取百会;两手虎口交叉取列缺;垂手中指端取风市等。垂手中指端取风市等。1体表穴位分布路线体表穴位分布路线本经起于胸前壁外上本经起于胸前壁外上方的中府穴,循上肢方的中府穴,循上肢内侧前缘,经大鱼际,内侧前缘,经大鱼际,止于拇指桡侧端的少止于拇指桡侧端的少商穴。商穴。循行小结循行小结 体内体内相关组织器官:本经相关组织器官:本经属肺,络大肠与肺系属肺,络大肠与肺系(气气管、咽喉等管、咽喉等)、胃有联系。、胃有联系。二、主治概要二、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要本经腧穴主要治疗肺、胸、喉咙治疗肺、胸、喉咙和经脉循行部位的和经脉循行部位的病证。病证。各经脉的循行,及其脏腑属络关系操作
13、:直刺或向下斜刺0.如:合谷位于上肢,能治疗颈部、头面部疾病、外感发热等;(LI 20)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交接:表里经相接,同名经相接。功效 疏风清热,通关利窍。功效:健脾统血,益气安神。功效:健脾统血,益气安神。简易取穴:肱二头肌桡侧,当天府穴下1寸处是穴。8、经渠(LU8)经穴咽痛、牙痛主治1、近治作用:眼疾(目赤痒痛、眼睑瞤动、口眼歪斜,现多用于结膜炎、近视、眼睑下垂、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隐 白 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定位正坐或仰卧,在胸壁前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下正中线6寸。三、主要病候三、主要病候、脏腑病:咳嗽,、脏腑病:咳嗽,气喘,气
14、急,胸部气喘,气急,胸部胀满,心烦,咳血胀满,心烦,咳血等。等。、经脉病:咽喉、经脉病:咽喉肿痛,肩背部冷痛、肿痛,肩背部冷痛、酸痛,上肢内侧前酸痛,上肢内侧前缘麻木疼痛,掌心缘麻木疼痛,掌心热等。热等。3、其他病:感冒。、其他病:感冒。第二节第二节手太阴肺经腧穴手太阴肺经腧穴本经共有本经共有11个穴位。个穴位。起止穴位:中府、少商起止穴位:中府、少商肺4(五)腧穴(共(五)腧穴(共11 11穴,左右穴,左右2222穴)穴)1 1、中府、中府*(LU1LU1)肺募穴)肺募穴,手、手、足太阴交会穴足太阴交会穴 定位定位 正坐或仰卧。在胸前壁的正坐或仰卧。在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下外上方,云门下1
15、1寸,平第寸,平第1 1肋间隙,肋间隙,跟前下中线跟前下中线6 6寸。寸。主治主治 (1)(1)咳嗽,气喘,胸痛,胸中烦满。咳嗽,气喘,胸痛,胸中烦满。(2 2)肩背痛,咽喉痛,腹痛。)肩背痛,咽喉痛,腹痛。(3 3)呕吐,浮肿。)呕吐,浮肿。(4 4)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炎。肺52 2、云门、云门 (LU2LU2)定位定位 正坐或仰卧,在正坐或仰卧,在胸壁前外上方,肩胛骨喙突胸壁前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下正中线前下正中线6 6寸。寸。简易取穴:当手叉腰时简易取穴:当手叉腰时在锁骨外端下缘出现一个三在锁骨外端下缘出
16、现一个三角形的凹陷,其中心即是云角形的凹陷,其中心即是云门。门。主治主治 (1 1)咳嗽,气喘,胸痛。咳嗽,气喘,胸痛。(2 2)肩关节内侧痛。)肩关节内侧痛。刺灸法刺灸法 向外斜刺向外斜刺0.50.80.50.8寸;可灸。寸;可灸。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不可向内侧不可向内侧深刺,以免伤及肺脏。深刺,以免伤及肺脏。肺63 3、天府、天府 (LU3LU3)定位定位 正坐,上臂正坐,上臂自然下垂。在臂内侧面,自然下垂。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纹头下3 3寸处。寸处。简易取穴:臂向前简易取穴:臂向前平举,俯头鼻尖接触上平举,俯头鼻尖接触上臂内侧面处是穴。臂内侧面处是穴。
17、主治主治(1 1)咳嗽,气喘。)咳嗽,气喘。(2 2)瘿气。)瘿气。(3 3)鼻衄。)鼻衄。(4 4)肩及上臂内侧痛。)肩及上臂内侧痛。肺74 4、侠白、侠白 (LU4LU4)定位定位 正坐上臂自然正坐上臂自然下垂。在臂内侧面,肱下垂。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头下4 4寸,或肘横纹上寸,或肘横纹上5 5寸处。寸处。简易取穴:肱二头简易取穴:肱二头肌桡侧,当天府穴下肌桡侧,当天府穴下1 1寸处是穴。寸处是穴。主治主治(1 1)咳嗽,气喘。)咳嗽,气喘。(2 2)干呕,烦满。)干呕,烦满。(3 3)上臂内侧痛。)上臂内侧痛。肺85 5、尺泽、尺泽*(LU5LU5)
18、合穴)合穴 定位定位 仰掌,微屈肘。在肘横纹中,肱二仰掌,微屈肘。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头肌腱桡侧凹陷处。主治主治(1 1)咳嗽,气喘,咯血,潮热,胸)咳嗽,气喘,咯血,潮热,胸 部胀满。部胀满。(2 2)咽喉肿痛。)咽喉肿痛。(3 3)急性腹痛吐泻,小儿惊风。)急性腹痛吐泻,小儿惊风。(4 4)肘臂挛痛。)肘臂挛痛。6 6、孔最、孔最*(LU6LU6)郄穴)郄穴 定位定位 微屈肘,掌心相对;或伸前微屈肘,掌心相对;或伸前臂仰掌。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臂仰掌。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 7寸。寸。主治主治(1 1)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咯血
19、,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咯血,鼻衄,热病无汗。衄,热病无汗。(2 2)痔血。)痔血。(3 3)肘臂挛痛。)肘臂挛痛。7 7列缺、列缺、*(LU7LU7)络穴)络穴 八脉交会穴八脉交会穴 通任脉通任脉 定位定位 微屈肘,侧腕掌心相对。在微屈肘,侧腕掌心相对。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上1.5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易取穴: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简易取穴: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食指尖端所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食指尖端所压处是穴。压处是穴。主治主治(1 1)咳嗽,气喘,咽喉痛。)咳嗽,气喘
20、,咽喉痛。(2 2)半身不遂,口眼)半身不遂,口眼喎喎斜,牙痛。斜,牙痛。(3 3)外感头痛,项头痛,项强痛。)外感头痛,项头痛,项强痛。(4 4)腕痛无力。)腕痛无力。l8 8、经渠、经渠 (LU8LU8)经穴)经穴l 定位定位 伸臂仰掌。在前臂掌面桡伸臂仰掌。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腕横纹上1 1寸。寸。l 主治主治 l(1 1)咳嗽,气喘。)咳嗽,气喘。l(2 2)胸痛,咽喉肿痛,手腕痛。)胸痛,咽喉肿痛,手腕痛。9 9、太渊、太渊*(LU9LU9)输穴)输穴 原穴原穴 八八会穴会穴 定位定位 伸臂仰掌。在腕掌侧横伸臂仰掌。在腕
21、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主治主治(1)(1)外感,咳嗽,气喘,咯血外感,咳嗽,气喘,咯血.(2)(2)胸痛,咽喉肿痛胸痛,咽喉肿痛.(3)(3)无脉症无脉症.(4)(4)手腕痛。手腕痛。刺灸法刺灸法 避开桡动脉,直刺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0.30.5寸;可灸。寸;可灸。1010、鱼际、鱼际*(LU10LU10)荥穴)荥穴 定位定位 侧腕掌心相对,自然半握侧腕掌心相对,自然半握拳。在手拇指本节(第一掌指关节)拳。在手拇指本节(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赤白肉际处。主治主治(1)(1)咳嗽,咯血,发热咳
22、嗽,咯血,发热.(2)(2)咽干,咽喉肿痛,失音咽干,咽喉肿痛,失音.(3)(3)乳痈乳痈,掌中热,小儿疳疾。掌中热,小儿疳疾。刺灸法刺灸法 直刺直刺0.50.80.50.8寸;可灸。寸;可灸。11 11、少商、少商*(LU11LU11)井穴)井穴 定位定位 伸拇指。在拇指末节桡侧,距指伸拇指。在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甲角0.10.1寸(指寸)。寸(指寸)。主治主治 (1)(1)咽喉肿痛,咳嗽,失音咽喉肿痛,咳嗽,失音.(2)(2)鼻衄,高热,中暑,呕吐鼻衄,高热,中暑,呕吐.(3)(3)癫狂,中风昏迷,小儿惊风。癫狂,中风昏迷,小儿惊风。(4)(4)指肿、麻木。指肿、麻木。少 商 (LU 1
23、1)在手拇指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末节桡侧,距指甲角指甲角0.1寸。寸。操作操作浅刺浅刺0.1-0.2寸,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或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不宜疤痕灸;可灸,不宜疤痕灸;此穴刺激强,孕妇此穴刺激强,孕妇慎刺。慎刺。咽喉肿痛2 一、经脉循行一、经脉循行 起于食指桡侧的商阳穴,沿起于食指桡侧的商阳穴,沿食指桡侧缘,出第一、二掌骨间食指桡侧缘,出第一、二掌骨间合谷穴、进入两筋之间,经上臂合谷穴、进入两筋之间,经上臂外侧前边,上肩,出肩峰部前边,外侧前边,上肩,出肩峰部前边,入颈部,下入缺盆,入颈部,下入缺盆,上面颊,上面颊,环口,交人中部,止于对侧鼻旁环口,交人中部,止于对侧鼻旁的迎香穴,
24、与足阳明胃经交接。的迎香穴,与足阳明胃经交接。大肠2(二)病候(二)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粟不复。(三)主要病候(三)主要病候 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咽喉肿痛、齿痛、鼻流清涕或出血和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肿或寒冷等症。(四)主治概要(四)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咽喉、热病、神志病和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大肠3(五)腧穴(共(五)腧穴(共2020穴,左右穴,左右4040穴)穴)1 1、商阳、商阳*(LI1LI1)井穴)井穴 定位定位 伸食指。在食指末节桡侧,伸食指
25、。在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距指甲角0.10.1寸(指寸)。寸(指寸)。主治主治(1 1)耳聋,齿痛,咽喉肿痛,颌)耳聋,齿痛,咽喉肿痛,颌肿。肿。(2)(2)热病,昏迷。热病,昏迷。(3)(3)手指麻木。手指麻木。2.合谷合谷定位:第一、二定位: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骨桡侧的中点处 功效功效 疏风解表,通络止痛疏风解表,通络止痛近治作用:近治作用:上肢疾患(疼、麻、屈伸不利、中风)腕关节、手指疾患上肢疾患(疼、麻、屈伸不利、中风)腕关节、手指疾患远治作用:远治作用:脏腑病证(胃肠病证):便秘、泄泻、腹胀脏腑病证(胃肠病证):便秘、泄泻、腹胀 经脉循行疾患(头面):头
26、痛、面瘫、目赤肿痛、经脉循行疾患(头面):头痛、面瘫、目赤肿痛、咽痛、牙痛咽痛、牙痛上肢疾患胃肠病证头面病证特殊作用特殊作用疼痛病证:疼痛病证:外感热病:外感热病:各种热病、汗证或无汗各种热病、汗证或无汗 妇科疾病:妇科疾病:经闭、痛经、滞产经闭、痛经、滞产 惊风抽搐:开四关惊风抽搐:开四关皮肤疾患:风疹、皮肤骚痒皮肤疾患:风疹、皮肤骚痒操作:直刺操作:直刺0.5-0.80.5-0.8寸,孕妇慎用(可导致流产),穴寸,孕妇慎用(可导致流产),穴位注射避开神经位注射避开神经疼痛病证外感热病妇科疾病惊风抽搐皮肤疾患 3.曲 池 (LI 11)在肘横纹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
27、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外上髁连线中点。点。功效功效疏风清热,调和营卫疏风清热,调和营卫主治主治1、近治:上肢疾患、近治:上肢疾患2、远治、远治:胃肠病胃肠病3、皮肤病、皮肤病4、高血压、高血压5、外感病:咳喘、咽喉痛、外感病:咳喘、咽喉痛6、泻热:热病、泻热:热病、昏迷、昏迷操作:直刺操作:直刺外感热病皮肤疾患肢体病证高血压病 肩 髃 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 (LI15)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功效:祛风湿,利关节功效:祛风湿,利关节主治主治1、近治:肩周炎,半身不遂,、近治:肩周炎,半身不遂,2、隐疹,瘰疬。、隐疹,瘰疬
28、。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可灸。寸;可灸。肩部疾患 5.迎 香 (LI 20)在鼻翼外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鼻唇沟中。功效:散风清热,宣通鼻窍功效:散风清热,宣通鼻窍主治主治1、鼻疾:鼻塞,鼻衄,鼻渊、鼻疾:鼻塞,鼻衄,鼻渊2、近治作用:口眼歪斜,面痛、近治作用:口眼歪斜,面痛3、胆道蛔虫症、胆道蛔虫症操作操作向上斜刺向上斜刺0.2-0.5寸;不宜灸。寸;不宜灸。鼻部疾患面部病证3一、经脉循行一、经脉循行 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从鼻旁开始从鼻旁开始,交交会鼻根中,旁边会足太阳经,会鼻根中,旁边会足太阳经,向下沿鼻外侧向下沿鼻外侧,进入上齿槽
29、中,进入上齿槽中,回出来夹口旁环绕口唇,向下回出来夹口旁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颏唇沟;退回来沿下颌交会于颏唇沟;退回来沿下颌出面动脉部,再沿下颌角,上出面动脉部,再沿下颌角,上耳前,经颧弓上,沿发际,至耳前,经颧弓上,沿发际,至额颅中部。额颅中部。它的支脉:从大迎前向下,它的支脉:从大迎前向下,经颈动脉部,沿喉咙,进入经颈动脉部,沿喉咙,进入缺盆,通过膈肌,属于胃,络缺盆,通过膈肌,属于胃,络于脾。于脾。外行的主干:从锁骨上窝向下,外行的主干:从锁骨上窝向下,经乳中,向下夹脐两旁,进入气经乳中,向下夹脐两旁,进入气街。街。它的支脉:从胃口向下,沿它的支脉:从胃口向下,沿腹里,至腹股沟动脉部与前者
30、会腹里,至腹股沟动脉部与前者会合。合。由此下行经髋关节前,到由此下行经髋关节前,到股四头肌隆起处,下向膝髌中,股四头肌隆起处,下向膝髌中,沿胫骨外侧,下行足背,进入中沿胫骨外侧,下行足背,进入中趾内侧趾缝,出次趾末端。趾内侧趾缝,出次趾末端。它的支脉:从膝下三寸处它的支脉: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分出,向下进入中趾(足三里)分出,向下进入中趾外侧趾缝,出中趾末端。外侧趾缝,出中趾末端。另一支脉:从足背部分出,另一支脉:从足背部分出,进大趾趾缝,出大趾末端,接足进大趾趾缝,出大趾末端,接足太阴脾经。太阴脾经。二、主治概要二、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胃肠病,头面、目、鼻、口,齿疾病和神本经腧穴主治胃肠
31、病,头面、目、鼻、口,齿疾病和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足阳明胃经腧穴足阳明胃经腧穴四四 白白定位定位 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主治主治 1 1、近治作用:眼疾(目赤痒痛、眼睑瞤动、口眼歪斜,现、近治作用:眼疾(目赤痒痛、眼睑瞤动、口眼歪斜,现多用于结膜炎、近视、眼睑下垂、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多用于结膜炎、近视、眼睑下垂、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2 2、远治作用:经脉循行(头痛、眩晕、面瘫、面肌痉挛)、远治作用:经脉循行(头痛、眩晕、面瘫、面肌痉挛)3 3、整体作用:胆道蛔虫症。、整体作用:胆道蛔虫症。
32、操作操作 直刺或斜刺直刺或斜刺配穴配穴 1 1、配阳白、地仓、颊车、合谷治口眼歪斜、配阳白、地仓、颊车、合谷治口眼歪斜 2 2、配攒竹、阳白治眼睑瞤动。、配攒竹、阳白治眼睑瞤动。地仓地仓定位定位口角外侧,瞳孔直下,口角旁约口角外侧,瞳孔直下,口角旁约0.40.4寸。寸。功效功效疏风活络。疏风活络。主治主治近治:近治:头面口齿病(口眼歪斜、齿痛、流涎、眼睑瞤动)头面口齿病(口眼歪斜、齿痛、流涎、眼睑瞤动)操作操作 平刺或斜刺平刺或斜刺 颊 车 (ST 6)在面颊部,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中约一横指(中指),当咀嚼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按之凹陷处。功
33、效功效开关活络,止痛消肿。开关活络,止痛消肿。主治主治 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颊肿、齿痛、面肌痉挛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颊肿、齿痛、面肌痉挛操作操作 直刺或透地仓。直刺或透地仓。进展进展1 1、按摩颊车整复颞颌关节脱位,几分钟后,病人即感明按摩颊车整复颞颌关节脱位,几分钟后,病人即感明显的酸胀麻木感,常在不知不觉中自行复位。显的酸胀麻木感,常在不知不觉中自行复位。2 2、针刺治疗牙痛。针刺治疗牙痛。3 3、电针对三叉神经痛有明显镇痛作用电针对三叉神经痛有明显镇痛作用口眼歪斜齿痛流涎下下 关(交会穴)关(交会穴)定位定位 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功效功效 疏风清热
34、,通关利窍。疏风清热,通关利窍。主治主治 1 1、近治:齿痛、下颌关节脱臼、面瘫、近治:齿痛、下颌关节脱臼、面瘫 2 2、耳疾:耳鸣、耳聋、耳疾:耳鸣、耳聋进展进展 1 1、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2 2、温针灸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温针灸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头头 维维功效功效 清头明目清头明目主治主治 1 1、近治作用:头痛、目眩、头晕、近治作用:头痛、目眩、头晕 2 2、经脉循行:眼疾(眼痛、迎风流泪、面瘫)、经脉循行:眼疾(眼痛、迎风流泪、面瘫)操作操作 向下或向后平刺向下或向后平刺0.5-10.5-1寸。寸。进展进展 1 1、针刺急救高血压脑病,急速持
35、续捻转、针刺急救高血压脑病,急速持续捻转3-53-5分钟,留针分钟,留针20-20-3030分钟。分钟。2 2、电针治疗癔症性瘫痪。、电针治疗癔症性瘫痪。3 3、脱发、脱发 天 枢 (ST 25)在腹中部,距在腹中部,距脐中脐中2寸寸。功效:功效:调和肠胃,理气止痛。调和肠胃,理气止痛。主治:主治:1 1、胃肠病:急、慢性胃肠炎(双向调节)、阑尾炎、腹膜、胃肠病:急、慢性胃肠炎(双向调节)、阑尾炎、腹膜炎(调整肠功能,增强白细胞吞噬功能)、便秘炎(调整肠功能,增强白细胞吞噬功能)、便秘 2 2、妇科疾病:月经不调、带下、痛经、妇科疾病:月经不调、带下、痛经 3 3、失眠(胃不和则卧不安)。、失
36、眠(胃不和则卧不安)。操作:操作:直刺直刺0.8-1.20.8-1.2寸。注意缓慢下针,切忌快速和用力提插,以寸。注意缓慢下针,切忌快速和用力提插,以防刺伤肠管而致肠穿孔,尤其是肠麻痹患者,因肠不能蠕动,防刺伤肠管而致肠穿孔,尤其是肠麻痹患者,因肠不能蠕动,更需谨慎。更需谨慎。腹泻痢疾便秘肠结妇科疾病 足三里 (ST 36)在小腿前外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一横指(中指)。功效功效:调理脾胃,扶正培元,通经活络。调理脾胃,扶正培元,通经活络。主治:主治:1 1、一切胃肠疾病(肚腹三里留)、一切胃肠疾病(肚腹三里留);2 2、强壮穴、保健穴
37、;、强壮穴、保健穴;3 3、本经所过:下肢痿痹、肿痛、预防中风、治疗中风后、本经所过:下肢痿痹、肿痛、预防中风、治疗中风后遗症;遗症;4 4、妇科病:经、带、胎、产;、妇科病:经、带、胎、产;5 5、神志病:心烦、心悸、失眠、颠狂、双向调整血压;、神志病:心烦、心悸、失眠、颠狂、双向调整血压;6 6、外科疾患:乳痈、肠痈、外科疾患:乳痈、肠痈操作:操作:脾胃病证防病保健下肢疾患 丰 隆 (ST 40)在小腿前外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指(中指)。功效:化痰利湿。功效:化痰利湿。主治主治 1 1、痰多引起的各种病证,
38、如哮喘,中风,神、痰多引起的各种病证,如哮喘,中风,神志病:癫狂痫等(化痰常用穴);志病:癫狂痫等(化痰常用穴);2 2、脾胃病;、脾胃病;3 3、下肢病。、下肢病。头痛眩晕痰喘呕逆心悸胸痹癫痫惊厥经经穴穴分分布布图图4一、经脉循行一、经脉循行 从大趾末端开始,沿大趾内侧从大趾末端开始,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经核骨(第一骨小头后赤白肉际,经核骨(第一骨小头后 ),上向内踝前边),上向内踝前边 ,上小腿内侧,上小腿内侧中线,沿胫骨后,交出足厥阴肝经中线,沿胫骨后,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膝股内侧前边,进入腹部,之前,上膝股内侧前边,进入腹部,属于脾,络于胃,通过膈肌,夹食属于脾,络于胃,通过膈肌,夹
39、食管旁,连舌根,散布舌下。管旁,连舌根,散布舌下。它的支脉:从胃部分出,上过它的支脉:从胃部分出,上过隔肌,流注心中,接手少阴心经。隔肌,流注心中,接手少阴心经。另有一分支,分布于胸腹部第另有一分支,分布于胸腹部第3 3侧线,经锁骨下,止于腋下大包侧线,经锁骨下,止于腋下大包穴。穴。二、主治概要二、主治概要(一)脾脏生理功能一)脾脏生理功能 (二)脾经主治(二)脾经主治 本经腧穴主治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本经腧穴主治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部位的其他病症。1.1.下肢部穴:脾胃病为主,其次为妇科、前阴疾患。下肢部穴:脾胃病为主,其次为妇科、前阴疾患。2
40、.2.腹部穴:脾胃病为主。腹部穴:脾胃病为主。3.3.胸部穴:胸肺疾患。胸部穴:胸肺疾患。足太阴脾经腧穴足太阴脾经腧穴脾脾经经脉脉主主要要腧腧穴穴 隐 白 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 (SP1)角角0.10.1寸。寸。功效:健脾统血,益气安神。功效:健脾统血,益气安神。主治:主治:1 1、各种血证:如月经过多,崩漏(灸)、功能性子、各种血证:如月经过多,崩漏(灸)、功能性子宫出血、便血、尿血、子宫肌瘤宫出血、便血、尿血、子宫肌瘤 2 2、神志病:癫狂、梦魇、多梦(十三鬼穴之一)、神志病:癫狂、梦魇、多梦(十三鬼穴之一)3 3、小儿惊风、小儿夜啼(灸)。、小儿惊风、小儿夜啼
41、(灸)。4 4、本经所过:足趾痛、足背痛、痛风、本经所过:足趾痛、足背痛、痛风 5 5、脾胃病:腹胀暴泻(急性肠炎)、消化不良、食、脾胃病:腹胀暴泻(急性肠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泄泻欲不振、便秘、泄泻;操作:浅刺操作:浅刺0.10.1寸或点刺出血。可灸。寸或点刺出血。可灸。崩漏出血梦魇惊啼 公 孙 在足内侧缘,当第在足内侧缘,当第1 1跖骨基底跖骨基底 (SP4)的前下方。的前下方。功用:健脾化湿。功用:健脾化湿。主治:主治:1、脾胃病;、脾胃病;2、妇科病:痛经、月经不调、带下;、妇科病:痛经、月经不调、带下;3、胃、心、胸的疾患(胸痛、胸闷、冠心病、心悸、胃、心、胸的疾患(胸痛、
42、胸闷、冠心病、心悸、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胃痛)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胃痛)4、冲脉病证:男子生殖(冲为血海);女子经、孕;、冲脉病证:男子生殖(冲为血海);女子经、孕;心痛、心烦、胸闷邪胀,腹痛里急(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心痛、心烦、胸闷邪胀,腹痛里急(冲脉为病,逆气、里急)5、本经所过:足肿疼痛。、本经所过:足肿疼痛。胃痛泄泻腹痛痛经 三阴交 (SP6)在小腿内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侧,当内踝尖上上3寸,胫骨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内侧缘后方。功用:健脾利湿,调补肝肾。功用:健脾利湿,调补肝肾。主治:主治:1、消化系统病:、消化系统病:2、泌尿生殖系统病:、泌尿生殖系统病:男性,女性生殖、小便不利男
43、性,女性生殖、小便不利3、妇科疾患(经、带、胎、产、杂病):月经不调、痛经、妇科疾患(经、带、胎、产、杂病):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带下、难产、阴挺、更年期)闭经、带下、难产、阴挺、更年期)4、皮肤病:黄褐斑、雀斑、皮肤病:黄褐斑、雀斑、痤疮、痤疮5、失眠、高血压;、失眠、高血压;6、近治作用:下肢疾患、中风、近治作用:下肢疾患、中风 7 7、阴虚诸证、阴虚诸证操作:直刺操作:直刺1-1.5寸(孕妇禁针)。略向后直刺寸(孕妇禁针)。略向后直刺1-1.5寸有麻电感寸有麻电感象足底放散,治疗足部病。象足底放散,治疗足部病。脾胃疾患妇科疾病遗精阳痿泌尿疾患心神疾患风疹疮疡下肢病证 阴陵泉 (SP 9
44、)在小腿内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侧髁后下方凹陷处。陷处。功用:健脾利湿,益肾固精功用:健脾利湿,益肾固精主治:主治:1 1、脾胃疾患:腹痛、腹胀、食欲不振、黄疸、霍乱吐泻、脾胃疾患:腹痛、腹胀、食欲不振、黄疸、霍乱吐泻、肠炎、细菌性痢疾、腹膜炎肠炎、细菌性痢疾、腹膜炎2 2、泌泌尿尿疾疾患患:水水肿肿、小小便便不不利利或或失失禁禁、遗遗尿尿、遗遗精精、阳阳痿、尿潴留、尿失禁、尿路感染痿、尿潴留、尿失禁、尿路感染3 3、妇人疾患: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道炎、妇人疾患: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道炎4 4、皮肤病:湿疹、荨麻疹、疥疮、神经性皮炎、牛皮癣、皮肤病:湿疹、荨麻疹、
45、疥疮、神经性皮炎、牛皮癣5 5、本经所过部位:膝痛、痿证、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疾患、本经所过部位:膝痛、痿证、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疾患 6 6、其它:心悸,多寐,头晕,头痛,咳嗽痰多。、其它:心悸,多寐,头晕,头痛,咳嗽痰多。操作:操作:水肿癃闭关节痹痛腹胀泄泻小结小结操作注意事项操作注意事项 尺泽尺泽、太渊太渊穴在关节、动脉处,一般不宜用直接灸,穴在关节、动脉处,一般不宜用直接灸,针刺应避开动脉。针刺应避开动脉。少商少商治实证、热证时,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治实证、热证时,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迎香迎香 向上斜刺向上斜刺 四白四白 面部腧穴一般不宜直接灸,以免引起瘢痕。面部腧穴一般不宜直接灸,以免引起瘢痕。授课要求授课要求掌握:掌握:各经脉的循行,及其脏腑属络关系各经脉的循行,及其脏腑属络关系 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归经、特殊的操作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归经、特殊的操作熟悉:熟悉:各经脉的主治概要各经脉的主治概要 了解了解 穴位的解剖穴位的解剖 二、主治概要二、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疾患和热病、皮肤病、肠胃病、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疾患和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手阳明大肠经腧穴手阳明大肠经腧穴谢谢观看!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