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评课稿2篇 核舟记优质课课件.docx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92771693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舟记》评课稿2篇 核舟记优质课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核舟记》评课稿2篇 核舟记优质课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核舟记》评课稿2篇 核舟记优质课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舟记》评课稿2篇 核舟记优质课课件.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核舟记评课稿2篇 核舟记优质课课件核舟记评课稿1 从核舟记的教学流程可以看出,这节课,环节相当完整和明晰,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执教者独具匠心。教师能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学生主体性得到很好的发挥,寓教于乐,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挖掘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是新课改下一堂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性优质课。 纵观本节课我认为主要体现了以下四个特点: (1)课前备课准备充分,导入课文的方式直接精彩。 纵观整堂课,我们可以了解到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核舟的精巧。而在导入课文时,教师并没有简单而笼统地向学生阐述“核舟是什么?”而是向学生展示

2、了与课文描写相同的橄榄核,让学生体验核之小,然后让学生把课文的内容画到课外折的纸船上,对照课文的“核舟”谈谈自己的感受。这个导入相当的直观而具有冲击力,比简单地向学生阐述一种概念或定义的效果好。可以说极大地激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把握住了课堂教学的目的即“体验”核舟的精巧。 (2)教学环节完整、流畅、有新意。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本堂课的教学思路符合教学内容设计,从导入让学生看橄榄核,感受核舟之小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氛围;到让学生画纸船,悟雕核舟之难;再到赏核舟记,让学生直接在课文中找出对“核舟”之精巧进行描述的语句,品味作者的赞美之情;最后品核舟之名,达成共

3、识。几个环节,环环相扣,节节加深,非常精彩。从核舟记的课堂实录来看,其中最精彩的就是教师以活动的方式(“看橄榄核”“画纸船”这两个环节)让学生对核舟以及核舟记之美、之精、之绝的体会极其到位,而且深入人心。让学生把核舟记的内容画到纸船上,让学生有兴趣学,使得课堂不闷不僵,学生有活力,进而会主动地去认真读课文,分析课文。教学的效果相当好,可以说是活用了“教材例子”并完美地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本节课让我深刻地了解到一个观点语文课堂,以活动的形式呈现,这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策略,更是让语文课活起来的法宝之一。 (3)课文朗读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方法得当。 学习文言文

4、,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朗读。我们平常的教学往往把朗读和理解人为地分离开来,早自习就要求学生预习、熟读至背诵,然后再上课也许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背诵课文,但对于理解文意却存在问题。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本节课的教师就做得非常好,特别是在品味文中作者对王叔远的赞佩之情的语句的时候,让学生适时地带着感情去朗诵。如生:从最后一段的“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可以看出,王叔远雕刻那么多东西,只用一枚小小的修长的桃核,作者为他这种高超精湛的技艺表达出钦佩的感情。师:钦佩之情你能读出来吗? 生:“珠可历历数也”,用了一个破折号,是对前面念珠刻画得精细发表赞叹,念珠甚至可以一粒一粒地数出来。师:好的,你来读一遍,要把这种

5、由衷的赞叹的感觉读出来。师:王叔远雕刻得如此精细。魏学洢在看的时候禁不住击节赞叹,好像他也在一粒一粒数的感觉,我们一起来把这种赞叹之情读出来好吗? (师生一齐带着感情朗诵)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再品读,通过朗读进行品味对学生理解本文的思想情感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可以说教师教得自然,学生读得也自然,我觉得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4)问题设计巧妙。 如在“品核舟之名”这一环节,对“大苏泛赤壁”的讲解过程中。师:那么“泛”字在哪里呢?老师看不到啊!师:“泛”字本义是漂浮。哪里表现出舟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呢?生:“舟尾横卧一楫。”舟子并没有在划船,而是让船自己在漂。师:舟子在干什么?生:烧茶和摇

6、蒲葵扇。师:(笑)烧茶和摇蒲葵扇,这是一个人吧?还有一个人在干什么?生:啸呼。师:那么这两个人有没有在划船?生:没有。师:舟子没有司其职,说明船是怎样的?生:随波逐流。师:对,是漂在水上的。那么“泛”字也有了。教师对“泛”字的引导非常地流畅而巧妙。 核舟记教学设计 核舟记读后感500字 核舟记读后感(共8篇) 二氧化碳的性质评课稿2篇 观评课记录 核舟记评课稿2 新学期第二天,语文组教师听了何*老师的一节随堂课,课题是文言文章核舟记。一节课下来,感触很多,但从心里一直不停地涌出一个词语“朴素之美”。 美在教师的举手投足。何老师是今年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但是在课堂上却表现出一种沉着和镇定

7、、毫无遮掩的朴实和朴素。授课语言规范、简练,轻柔的语音加上温和的眼神,给学生一种很亲近的感觉。真实而不张扬,一如她的为人品质。 美在教师的教学理念。现在,我们都大力提倡“学生主体,学习本位”的教学理念,何老师在课堂的教学设计上,正是最大限度地体现着这一理念。“先学后教”,在学生做了预习之后,再完成教学知识点的落实,所以,整个课堂上,教师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对文章中生难字的读音的落实,用检测、补充的形式来完成。其次,在翻译文章的时候,先是小组合作,对预习中遇到的困难进行集中,再进行小组展示。小组展示的时候,有小组代表同学的试译、有其他同学的补充、有同学们的提问,也有老师的点评。总之,教

8、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无不渗透着“学生是学习主人”的理念。灵活而不花哨,一如她的为人品质。 美在教师的爱与尊重。教师只做首席者,不做统治者;只做平易近人的朋友,不做高高在上的指挥官。这是这节课上,何老师表现出来的对学生的爱与尊重的极好体现,也是对教育的爱与尊重。课堂上,她能适时的对学生进行肯定和鼓励,给学生快乐与希望,并且,评价真实具体,指向性很明确。这让孩子们在内心很容易接受她,接受她的课堂。华东师大教授周彬来学校讲座,曾说过一句话:“课上得好不好,对老师很重要,对学生不重要。老师对学生好不好,对学生才重要。”我们在丽舒老师的身上,看到了她对孩子的信任和尊重。我想,这是她教育工作的一块开门砖。真诚而不做作,一如她的为人品质。 当然,课堂只有精彩的,没有完美的。就本节课而言,也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1、 课堂流程很清晰、构思也很巧妙,但要加强技巧的落实。 2、 学生展示的面要放大,让多数同学都能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看法,才能达到课堂气氛的融洽,所以,预习工作一定要做到位。 3、 文言文的学习中,可以关注“文”和“言”的巧妙结合。 4、 课堂小结、作业的布置要有呈现。 最后,相信,凭借何老师的勤奋好学、灵动钻研,教坛上,一颗闪亮的新星会闪亮升起!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试题库答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