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教案优秀范文3篇 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教案优秀范文3篇 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知识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中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教案优秀范文3篇 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知识点初中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教案优秀范文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浮力为九年级第十三章压强和浮力的五、六二节,本章知识是以前力学的延伸扩展,是初中力学部分的一个重点。浮力则主要讲述浮力的概念、浮力的大小以及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是对密度、力、力的平衡、压强等知识的深化。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新教材力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课程理念。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了解浮力的现象,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
2、,了解浮力的产生。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养成协作、探究问题的意识,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浮力的应用和物体的浮沉条件。 4、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弹簧秤、细线、水、大烧杯、食盐、鸡蛋、金属块等 二、说教法 通过设置情景,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把各知识点涉及的内容、问题展示给学生,以学生讨论、分析解决问题为主,通过学生活动,把浮力知识有机地进行归纳,串联起来。得出解决浮力问题的一般方法,形成
3、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对知识系统整理归纳和提炼的能力,以及知识应用能力。采用多媒体和实验相结合,可以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及突破教学难点,同时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说学法 本节课通过学生参与探究,相互交流,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上台演示实验,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让学生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和学法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对本节课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创设“死海不死”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兴趣,
4、 诱发探索欲望,引入复习课。采用多媒体,生动活泼,交互性好,能调动学生全部感官,程度地激发学生兴趣。 2、实验质疑,合作探究 (1)建立浮力概念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举浮力现象,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出示问题1:如何证明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增强学生的研究和探索欲望。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得出结论,并由多媒体展现实验过程,得到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方法。这样在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过程中,复习了浮力的概念,突出了重点。 (2)探究浮力的大小 首先利用多媒体简单回顾阿基米德原理,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教师出示问题2:小东的爸爸买了一个玉制
5、实心工艺品,小东想知道它的密度,他利用了一个弹簧秤、一根细线和一盘清水,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方案。此题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来测密度,通过学生分组设计实验,体现学生探究意识,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既复习了实验,又突破了难点。 (3)探究浮沉的条件 教师出示问题3:鸡蛋放在清水中会怎样?怎样使鸡蛋上浮?设置悬念,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有趣,学生会主动参与,从而分析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解决这一问题要运用力、密度、二力平衡等知识,体现知识的整体性。 (4)浮力的应用 教师出示问题4:浮力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钢铁的密度比水大,为什么钢铁制造的轮船会漂浮在水面上呢?设置这一问题,体现从物理走向
6、生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边分析边利用多媒体展示: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密度计。这部分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对于潜水艇及飞艇的技术问题不必纠缠。 A_8N/K#v (5)浮力知识小结 学习了浮力知识后,你有哪些收获?请把你的收获与同学交流分享。通过回顾交流来复习浮力主要知识点,可以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相互补充,把课堂的主阵地还给了学生。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浮力知识点,让学生对浮力的内容形成知识体系。 3、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为了加深学生对浮力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上设计了三个典型习题,一道计算题,帮助学生学会利用浮力进行简单的计算,理清解题思路
7、,一道有关吹泡泡的问题,体现物理与生活的联系,一道将弹簧秤改装成测浮力装置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采用内容式板书,使学生对本节知识一目了然,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 浮力的大小 (注意:浸没和部分浸入) 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的方向 适用条件 液体和气体 从力的角度: 从密度角度(实心) 浮 F浮G 上浮 物 液 力 浮沉的条件 F浮=G 悬浮 物 =液 =-F= F浮 液 轮船、密度计(漂浮) 称重法:F浮=G物-F 应用 潜水艇 计算 排液法:F浮=G排=液gV排 气球和飞艇 平衡法:F 浮=G物(漂浮或悬浮) 六、说教学效果评估 本节课内容多,概念性强,学生复习时,有一定
8、的难度。复习中,既要注重知识的复习巩固,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设计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学生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积极参与探究,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学习就是生活,物理就在身边。阿基米德原理是一条重要规律,虽然实验简单,但对初中生的思维难度较大,复习演示,对提高潜能生、优秀生都有很大帮助。在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浸入”、“露出”、“上浮”、“漂浮”等词的认识模糊,对物理状态不知道就急于下结论,我通过习题澄清认识,释疑解惑。课堂上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以新课程理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让学生热爱生活,让课堂充满活力。 附:例题和习题 例题: (
9、1)质量为1000千克,体积为800分米的鱼雷,在水中上浮还是下沉? (2)一艘轮船从海面驶入到河面上,它所的受的浮力怎么变化?它从海面驶入河面船身是浮起来一些还是沉下去一些? 习题: (1)质量为250克的物体静止在水中,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这个物体的体积是多少,它的密度是多少? (2)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小朋友用吸管吹泡泡,开始时上升,随后便下降,这是为什么? (3)将弹簧秤改造成一个可以直接测浮力大小的装置。 初中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教案优秀范文2 教学目标 1.会设计实验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2.了解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重难点 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产生的原因;设计实验,归纳出实验
10、定律。 教学过程 学习指导:阿基米德原理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53、54、55、56面,完成下列填空: (1)两千多年以前,阿基米德发现:物体浸在液体的体积就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2)排开的液体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则排开的液体的质量就越大,因此,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排开液体的质量密切相关,而液体的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因此,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密切相关; (3)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用公式表示:F浮=G排。 小组讨论 各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完成下列实验: (1)将装满水的烧杯放在盘子里,再把易拉罐按入
11、水中,在手感受到浮力的同时,会看到排开的水溢至盘中。注意观察比较排开水的多少与手的体验。 (2)实验探究: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力有什么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塑料小桶、水 实验步骤: 1.测出物体所受到的重力G物; 2.测出空桶重力G桶; 3.把物体浸入液体中,用小桶收集溢出的水读出此时测力计的示数G物; 4.测出溢出的水的重力G排. 计算对比: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 . 实验结论:浸在液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用公式表示为F浮=G排=液gV排. 教师点拨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先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
12、再读出物体浸在液体中时测力计的读数,两者之差就是浮力的大小; 2.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可以用溢水杯和测力计测出。此处,应注意物体排开的液体会有丢失,不易全部收集,引起测量的误差产生; 3.阿基米德原理适用于物体受到的液体或气体对它的浮力的计算,浮力大小只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和排开的液体密度有关,与其它因素(如:物体体积等)没有关系. 跟踪训练 1.鱼缸中装满水,在水中轻轻放入一只小船,小船漂浮在水面上,从鱼缸中溢出510-4m3的水,则小船受到的浮力是 5 N,小船所受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是平衡力 (g=1O N/kg)。 2.2023年7月2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
13、成功突破5000米水深大关,这标志着我国的深海载潜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1)“蛟龙号”在下潜过程中,所受压强将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蛟龙号”潜水器在下潜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约为23米3,则潜水器受到的浮力为2.3105牛(海水的密度取=1.0103千克/米3). 3.一同学在岸上最多只能搬得起质量是30kg的鹅卵石.如果鹅卵石的密度是2.5103kg/m3,则该同学在水中最多能搬得起质量是 5050 kg的鹅卵石(石头不露出水面).这时石头受到的浮力是 200200 N(水=1.0103kg/m3,取g=10N/kg)。 4.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
14、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下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图B、C、D,说明浮力大小跟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 (2)分析图D、E,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2.4N. 5.某教师在“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过程中,做了如下演示实验. (1)在弹簧下端挂上小筒和金属块,记下弹簧伸长后指针位置O,如图甲所示. (2)溢水杯中装满水,把金属块全部浸入溢水杯的水中,用烧杯收集排开的水,弹簧缩短,如图乙所示. (3)把烧杯中的水全倒入小筒中,弹簧指针又恢复到原来位置O,如图丙所示.乙图的弹簧比甲图的弹
15、簧缩短了,说明金属块受到浮力的作用;丙图弹?簧指针又恢复到位置O,说明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水所受的重力. 初中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教案优秀范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情况下物体受浮力;知道与浮力大小有关的因素;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过程和方法 1.能用已掌握的知识,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完成实验,得出实验结论并归纳出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出物理规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爱科学,探求真理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产生的原因;设计实验,
16、归纳出实验定律。 教学工具 弹簧测力计、溢水杯、水、圆柱形金属物(铅块)、石块、细线、小桶、杠杆、篮球、打气筒、气针、气球、长圆柱形玻璃筒、烧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讲述:万吨巨轮,在水中为什么不下沉?热气球为什么能腾空而起?这些现象都与浮力有关。这是一个有关浮力的问题。那么什么是浮力?它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跟浮力有关的阿基米德原理。 二、进行新课 1、 什么是浮力? 设置情景:如图1所示。 置疑:为什么金属块沉在水底,木块浮在水面? 充分让学生猜想假设,学生可能会有如下想法: 木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所以浮了起来。 金属块比木块重,不受浮力。 金属块比木块密度大,不受浮
17、力。 金属块沉在水底,所以未受到水的浮力。 图2弹簧测力计有示数;图3木块放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无示数; 图4木块比金属块重,却浮在水面; 图5金属块沉入水底,金属盒却浮在水面; 图6加水前后弹簧的形变不同。 图2、图3探究说明猜想正确,木块在水中受浮力; 图4探究说明猜想错误; 图5探究说明猜想错误; 图6探究说明猜想错误,金属块在水中也受浮力。 探究表明,无论物体是沉是浮、是轻是重、密度是大是小,在液体中都受到一个向上的托力。 结论:物理学中把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的向上的托力叫做浮力。 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归纳出两个实验结论: 液体和气体都会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竖直向上的浮力; 称重法测浮力:
18、浮力=物体重-物体在液体中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即F=G-F。 再置疑:不同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否相同,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 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由死海不死及日常经验引发学生思考,再提出猜想与假设。 教师在这里要注意学生发散性思维,学生除了提出浮力的大小和液体的密度及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以外,还可能提出浮力和物体的重力、体积等有关,教师应予以鼓励。 进行课本中P125实验探究2阶段,一定在先使学生弄清实验目的和方法,然后再动手实验。 对鸡蛋加盐上浮实验,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力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关系来认识,鸡蛋由静止到运动是浮力增大,而浮力增大又是由于加盐导致液体密度增大的结果。 观察物体
19、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变化时,浮力是否变化的实验,教师要向学生讲明什么是物体浸入部分的体积、排开液体的体积。(学生动手实验) 师生共同归纳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还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3、 探究浮力的大小 课本中P126实验探究3是在前面两个探究实验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定量分析,从而进入更高层次的研究。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更应发挥指导作用,由浮力的大小和液体的密度及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浮力的大小应和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这样才能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实验探究。 由于学生第一次使用溢水杯,教师也应作一介绍,并示范使用溢水杯的方法。 为了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总结规律应具有普遍意义,课本中安排了石块和金属块的两组实验。有条件的还可以用不同的液体及体积相同的不同的金属块去进行比较实验。 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评估、分析在探究过程中哪一环节出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了实验探究过程后,由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结论。教师要全面准确地介绍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对学生实验及时进行肯定与表扬,使学生充分感受探究的发现并获成功的一种愉悦。 课后小结 引导学生归纳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1.什么是浮力 2.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及相关因素 3.求浮力的方法弹簧测力计法(称量法),阿基米德原理法(公式法)。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