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学课件3篇(爱莲说课文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莲说》教学课件3篇(爱莲说课文讲解).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爱莲说教学课件3篇(爱莲说课文讲解)爱莲说教学课件1 教学目标: 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主旨,品味文章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情景导入 有感情地诵读席慕容的莲的心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预习检测 1、请一位同学当老师检查本课生字。 蕃(fn)颐(y)濯(zho)淤(y)涟(lin) 蔓(mn)亵(xi)噫(
2、y)鲜(xin)有闻 2、解释加点的词语。 (1)可爱者甚蕃(2)濯清涟而不妖 (3)香远益清(4)亭亭净植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6)陶后鲜有闻 (7)宜乎众矣 3、介绍本文的作者、写作背景及体裁。 ?(用课件打出周敦颐的介绍)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周敦颐任职南康郡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4、朗
3、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己轻声把课文读一遍,做到读准字音,疏通文意。 ?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齐读课文。这一遍的要求是:读通课文,感情充沛,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三、课文分析,探究文意 1、请同学们找出自己喜欢的、有独特见解句子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2、合作探究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师明确:作者是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描写莲花的。(板书)他把莲花比做君子,赋予了莲高洁、质朴(洁身自好)、品行端正(正直、通情达理)、美名远扬、端庄令人敬重(仪态庄重)等品格。 (2)、作者借花喻人,抒情言志。那么他把菊花比作什么?把牡丹比作什么?写菊
4、、写牡丹的目的是什么? 师明确: ?菊是隐逸者,就像那些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离群索居、隐遁山林的逸民高士牡丹是富贵者,贪图享乐。它雍容华贵,绚丽多姿,就像达官显贵和攀附富贵的庸碌之辈。 ?以菊、牡丹、莲喻三种人,以三种爱象征三种生活态度。既婉曲地批判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又通过菊的正面衬托和牡丹的反面衬托突出自己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节操的生活态度。 (3)、文章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说说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莲,花之君子者也 ?作者把莲比作花中的君子,他是要赞美君子形象,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借赞花来赞人,这种写法就叫作借物喻人和托物言志。(板书:托物言志) ?
5、归纳主题:作者以莲自况,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的高尚品格,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逐富贵的世风。 (4)、本文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 师明确:对偶,排比,比喻,拟人。 3、学生再读课文,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课文后有哪些收获呢? 四、拓展延伸:莲文化的魅力 1、请欣赏几幅莲花的图片。 2、积累古诗文中描写莲花的诗句 3、仿写:我心中的莲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仿句:我爱莲花,因为它濯清涟而不妖,恰如品行端正,美名远扬的少女。 我爱莲花,因为它中通外直,恰如风度翩翩,高洁正直的雅士。 4、根据文章内容、意境、情感完成下面对联 (1)
6、世人爱牡丹富贵茂叔敬莲花高洁 (2)、周敦颐爱莲说明志柳宗元小石潭抒怀 五、课堂检测 1、爱莲说的主旨句是。文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句子 是。 2、予独爱莲的原因是。 3、生活中,感叹知音甚少,我们常引用文中的一句话是。 六、课堂总结 七、板书 爱莲说教学课件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借助工具书,结合解释,理解文章的内容。 2、能力目标:学习文中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内容。 2、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1、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2、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
7、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对照解释,阅读课文,了解大意。 教师准备:课件一: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诗词内容。 课件二:以荷花为背景的一组图片。 课件三:四个讨论题。 1、课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莲?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作者把莲比做什么? 2、课文中作者还列出了哪两种花?分别比做什么? 3、陶渊明为何独爱菊? 4、文中为什么要写牡丹,作者的态度如何? 爱莲说 随堂练习 教学方法: 朗读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语言导入:我们曾经学过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有哪位同学还记得吗?(一生背,再齐背,然后多媒体展示诗词内容)这首诗写的是六月西湖的美丽风光,它
8、着重描写了哪一种花?(生答:荷花)(多媒体展示以荷花为背景的一组图片)它也称芙蕖、莲花,在我国古代,就被人们所推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以荷花为题材的文言文,课题是爱莲说。(板书课题:爱莲说) 二、分析题目,简介作者。 1、分析题目。 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但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这篇“说”,是作者在南康郡任职时写的。任职期间,他曾亲自率领属下开辟一块池塘种莲,名曰“爱莲池”。夏秋之际,莲花盛开,作者凭栏放目,触景生情,写下了本文。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本文题目是什么意思呢?(指生说一说,然后师小结:题目“爱莲说”意思就是论说作者喜爱莲的道理) 2、简介作者(让学生
9、先自由介绍,然后教师小结) 本文作者是周敦颐,字茂叔,宋朝人,哲学家,谥号“元公”,世称濂溪先生。 三、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1、示范读。让学生注意字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 2、指生个别读,然后让学生正音。(师强调指出:鲜读第三声 xian。) 3、自由诵读。 4、齐读。做到读准字音、停顿正确。 四、分组自学,交流讨论。 1、借助于工具书,再结合解释,通读全文,弄懂文章的主要内容。 2、质疑。(向老师提问不能理解的字词句的解释或翻译) 3、带着爱莲的感情齐读课文。(语言导入:我们已了解了文章的内容,知道作者为什么爱莲了,这次再读课文就要带着爱莲的感情来读) 4、男女生分组比赛读。(及时给予评价)
10、 五、品位赏析,把握主题。(多媒体出示4个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决) 1、 课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莲?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作者把莲比做什么? (生口答,师进行小结) (板书:莲 君子(不同流合污、正直、声名远扬、庄重、令人敬重)(师指出:在这里,作者把莲比作花中的君子,原来他是要赞美君子形象,像这种借赞花来赞人的写法,我们叫它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边板书:托物言志) 2课文中作者还列出了哪两种花?分别比做什么? (生答:菊和牡丹 分别比做隐逸者和富贵者)(板书:菊 隐逸者 牡丹 富贵者)(师指出:这里也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3、陶渊明为何独爱菊? (提示: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
11、品格高尚,菊花又是花中的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本文写莲就是为了正面衬托莲的形象。) 4、文中为什么要写牡丹,作者的态度如何? (提示历来人们都把牡丹当作富贵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人们追求富贵,追求名利。牡丹在文中是一个反面形象,作者写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作者对此是持否定的批判态度) 六、总结全文,概括中心。 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格的描写,赞美了品德高尚的君子形象,鄙弃了追逐名利、贪图富贵的世风,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七、随堂练习,进行巩固。 八、布置课外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搜集有关写莲花的古诗句。 爱莲说教学课件3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句:甚
12、、自、予、焉、者、鲜。 2、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心中中正耿直的君子之道。 3、理解作者通过描写莲花美好形象来表达作者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从而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并体会对比烘托的作用。 重点难点: 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学习烘托的写法。 教学工具: PPT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新课爱莲说,说说课文题目是什么意思? 明确:解题:爱莲说,阐述喜爱莲花的道理。“说”, 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或阐述道理。 2、请学生看插图,问:图片上是一朵(学生说莲花/荷花);了解莲花的多个别名,体现世人对莲花的喜爱。请学生用一句诗形容图片中的荷花: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爱莲的红艳,而理
13、学家眼中的莲又有什么可爱之处? 简介作者,理学鼻祖。重思考,讲道理。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说说作者为什么“爱”莲? 1、抽读课文,抽查难译的字词句。 正音:明确:蕃(fn)、淤(y)、濯(zhu)、清涟(lin)、亵(xi)、隐逸(y) 正义:可、者、甚、蕃、独、自、出、濯、中、通、蔓、枝、植、亵、焉、谓、鲜 特殊句型:判断句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2、快速浏览课文,圈画出课文中描写莲花的语句,说说莲花有哪些特点是作者“独爱”的? 明确: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作者所喜爱的莲花形象: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齐读) 释义: 染:沾染。 濯:洗涤。 清涟: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亭亭:耸立的样子。 净:洁净。 植:树立。 亵玩:玩弄。 归纳: 莲花:高洁(不同流合污、不攀附、挺拔、笔直)、亭亭玉立(端庄)、表里如一。 作者对莲的喜爱,不仅仅是把莲当花一样来喜爱,而且把莲比作人中的君子来爱。 三、知识学习,深入课文 1、快速阅读课文,交流讨论,具体说说作者眼中莲花有哪些可爱之处?抓住特点,概括。 主要从外形、香气、气质来阐述。 外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中间是空心的,贯通(儒道佛通畅)。外面是笔直的茎秆,一茎一花,专一,不牵牵连连
15、,不枝枝节节。“亭亭净植”,植:树立,具有特立独形的外表特征,高挺也告诉我们作者具有独特的、表里如一的性格。 香气:“香远益清”,莲花香淡而不俗,在清风的吹送下发出清幽的香气。暗示着作者的高尚品质。 气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清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端庄,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但是不沾染污秽,在清水中被洗涤过,也不显得妖媚,只可以让人远远地观赏,而不能被人玩弄。从这两句话中我们体会到作者喜爱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行,也暗示着作者的性格。 2、托物言志” 归纳概念 古人常用的写作手法,它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在文中,描写莲花的句子和君子有很多相似之处。 拓展延伸: 为学生提供其他“托物言志”类文章。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问松高直,待到雪化时。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中。 四、本文为什么还要写牡丹、菊花?它们分别比喻什么? 明确:对比,烘托出莲花的高洁。牡丹,喻权贵;菊花,喻隐士。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