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6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教案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6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教案数).docx(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6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教案数)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
2、10分,爱护人民币。 5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通过期末复习,系统整理一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对不同领域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
3、,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难点: 1、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数学思维的训练。 3、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4、用数学。 5、发展空间观念。 三、学生情况分析 这学期两班学生共有68人。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为94分,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学生中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爱表现自己,自控力差等。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因此本学期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
4、基本形成的兴趣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灵活性、学习的兴趣的的保持,进一步获得成功体验。这学期我将和孩子们更加愉快地学习数学,让孩子们在数学课堂上喜笑颜开,时常产生思维的碰撞。 教学中还存在大量的不利因素:如个别学生基础和能力都较差,难以完成学习任务;另外,学生年龄小,好说好动,精力难以集中,思维跳跃性大。学生的课堂常规较差,尤其是倾听的习惯和随便插嘴的习惯。本学期要在扎实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四、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
5、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交流习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8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重视课堂上辅导督促工作。 9培养认真、仔细的计算和及时进行检验的学习习惯,特别要重视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培养 10.作
6、为教师首先以身作则,以饱满的精神上课,以良好的教风影响学风,做到认真研究教材,挖掘生活素材,如多种形式的图片、卡通等,设立“动手、动口、动脑”等合作交流的栏目,备好每一堂课,顾及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提高40分钟效益。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2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元与角之间的进率:l元=l0角。 一、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看一看,想一想。 师:刚才小朋友说课余时
7、间有的喜欢唱歌,有的喜欢画画知道老师工作了一天后回家最喜欢干什么吗?(让学生猜) 师:有的小朋友猜对了,老师最喜欢通过看好看的动画片来休息休息了,小朋友们喜不喜欢? 生(齐声):我们也喜欢看动画片。 师:现在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欣赏一段动画片,好吗? 生:好。 (课件演示“猪猪侠”的动画故事:猪猪侠先到超市买食品,交钱;又去药店买药,交钱,投币乘公共汽车回家;最后把剩下的零钱放进储蓄罐。) 师:看完刚才的动画片,你想到了什么? (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做出评价) 师:小朋友说得真好,我们从小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老师还听蓝猫说了一句话:“生活中用钱的地方可真多呀!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
8、到钱吗? 设计意途:”猪猪侠“是所有小学生所熟悉和喜欢的卡通形象。把日常生活中买食品、买药、乘车等经常用钱的事情用一定的故事情节串连起来,把蓝猫作为故事的主角制成动画课件,一上课就使学生的情绪进入一种亢奋的状态。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和精神高度兴奋状态下,动画课件的故事情节使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了人民币的作用: 日常生活中处处要用到人民币,人民币是人的生活、学习不可缺少的。小学生不仅要认识人民币,还要会用人民币,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师:看来钱的用处非常大,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要用到钱。小朋友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 生:人民币。 师:对,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9、人民币。 (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 1.认一认,说一说。 师:小朋友认识人民币吗? 生:认识。 师:谁能告诉老师你都认识哪些人民币? 让学生回答,老师小结。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认识这么多人民币。现在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很多人民币,咱们一起来认一认,说一说,不认识的请小组的同学帮忙,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认得多,认得准。人民币就在桌子上的钱包里,小组长负责倒在桌子上。 (小组活动,初步认识人民币) 设计意途:一年级的小学生对人民币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前提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初步认识人民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给了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的时间和空间,突出了学
10、生的主人翁地位。同时,每一小组一袋人民币,学生既可以独立认一认、看一看,不认识的又可以和同伴商量,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不失为培养合作意识的最佳时机。 2.分一分,理一理。 让学生整理好桌子上的人民币。 师:这么多的人民币小朋友都能认识,真棒!不过,老师觉得这些人民币这样放在桌子上是不是太乱了? 师:行,咱们就按这两个同学说的方法,把这些人民币分一分,整齐地整理到你们的钱包里,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又快又好。 (小组活动,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人民币。给整理快的小组奖励一个”笑脸“。) 汇报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一个你们组的整理结果?做得最好的这一小组上来吧! (指名小组
11、代表上台展示) 设计意途:要整理好本组的钱包,就要对人民币进行仔细、全面的辨认、区分和归类。在这里归类整理是手段,进一步辨析、区别各种人民币是目的。教师正是通过整理钱包这一常见的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使学生自主地、情不自禁地对人民币又一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通过这一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每一种人民币的直观印象,而且在潜意识里感悟到了各种人民币(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硬币与纸币)的区别,是对人民币的再认识,是对这部分知识认识上的质的飞跃。 师:小朋友们整理得都不错!不过小朋友们要注意,人民币因为很多人都用过,上面难免留下病毒与细菌,所以为了保障小朋友的健康,要养成用完人民币及时洗手的卫生习惯
12、。 (教师出示新版的5元和5角) 师:老师这儿还有两种人民币,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谁认识呀? 指名回答。 师:小朋友们知道的可真多呀,真棒。这是20xx年1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 5套新版的5元纸币和5角硬币,小朋友可要看清楚了,以后再见到能认识吗? 设计意途:第5套新版5元和5角人民币是本节课前刚刚发行的,教材中没有涉及。在这里,联系实际及时把这一知识介绍给学生,这是教师运用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突出体现。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内容要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教学内容要有意义等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师(小结):这一次老师发现这一小组的同学不仅说得好,而且还能认真听别人发
13、言,这一组得一朵小花。通过整理钱包,我发现小朋友能认识这么多的人民币可真了不起,那你用人民币买过东西吗? 师: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看谁的本领最大。 3.猜一猜,摆一摆。 (1)出示一枝铅笔。 师:请你来猜猜它的价格,只猜三次,看谁猜得最准或最接近。 师;每个小朋友用人民币学具摆出铅笔的价格,摆在老师发的纸上,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摆法多。 (学生活动,摆价格)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2)出示转笔刀。 (学生猜价格) 师:老师是这样摆的(出示1个5角),你能摆出和老师不一样的人民币吗? (学生活动) (3)出示铅笔盒。 猜价格、摆价格同上。 (教师展示学生作品3个:1个1元、2个 5角、10个1
14、角) 师:老师刚才让小朋友摆的是1元的,他们摆的都对吗?为什么? 小结:1元和 10角是一样多的。(板书1元=10角,齐读。)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3 一、学情分析 我班共有20名学生,10名男生,10名女生。学生的来源很广,每个孩子都活泼可爱,有着较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他们纯洁善良,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但是由于年龄小,自制能力差,时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课时爱随便说话或者做小动作。很多行为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具体单元安排为: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认识10以内的数;认识图形(一);分与合;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认识1120各数;20以内的进位加法;期末复习
15、;有趣的拼搭和丰收的果园两个综合实践活动。 1、“数与代数”领域安排了6个单元。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认数,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单元数一数、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第七单元分与合,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第二部分是计算,安排在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十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些内容是学生今后计算学习的重要基础,教材编排时不但课时有所增加,而且增设了“思考题”和“你知道吗”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拓展认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丰富对数的认识,增强探索规律的意识和简单应用知识的能力。 2、“图形与几何”领域安排了3个单元。即第二单元比一比、第四单元认位置、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
16、一方面利用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轻重、远近等,初步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另一方面,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学生分辨自己的前后、上下、左右,并初步应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再一方面,通过实物、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感知这些几何体的基本特征,为今后学习几何图形奠定初步的基础,也有利于学生积累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初步经验。 3、“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了1个单元。即第三单元分一分,要求学生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初步体验简单的分类活动,学习分类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为以后学习统计和概率领域的内容打好基础。 4、“综合与实践”
17、领域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分别安排在第六、八单元里,结合认识物体安排了有趣的拼搭,结合1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安排了丰收的果园。让学生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体验,激发开展数学活动的兴趣,并能联系现实情境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结合现实场景,经历数数并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在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中,体会加法和减法的含义,探索10以内的加法、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应的加法、减法计算;能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简单的求和与求剩余(或另一部分)的实际问题,能
18、探索一些简单的物体、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长短、高矮;联系生活经验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通过观察、比较,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3)能根据物体的数量、形状、颜色或其他标准,对熟悉的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2、数学思考。 (1)在认数过程中建立初步的数感,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在数物体个数的活动中,认识数的含义,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简单的事物;在操作学具的活动中感受数的组成,具有初步的“分”与“合”的思想,体会分与合的数学意义,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比较两种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体会初步的对应思想,掌握简单的比较方法,具有用语言或符号描述数的
19、大小关系的初步能力。 (2)在理解加法和减法含义以及探索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运算能力。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简单数量关系,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计算,初步体会有根据地进行思考;通过对计算方法的探索、交流,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初步感受思维活动的条理性;通过在多样化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培体会思维过程的灵活性,发展思维能力。 (3)在认识常见几何形体的活动中,感知物体的形状、大小等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在把不同物体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初步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意识和观察、比较的能力。 (5)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际情境和问题
20、,初步感受数学抽象和简单推理的意义。 3、问题解决。 (1)初步学会从事物的数量多少,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等方面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初步学会通过简单的数数、比较大小、加减计算以及观察、操作、分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初步学会用20以内的数描述和交流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能与同学交流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方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情感态度。 (1)在教师的帮助与鼓励下,对数数、比较、分类、计算等与数学有关的活动感兴趣,具有喜欢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2)在建立数的概念、认识物体形状、讨论计算方法、表达思考过程等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初步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
21、,初步具有独立思考并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 (3)在用简单的数表示事物的多少、用加减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以及用文字、符号表示简单规律等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知道用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4)知道在计算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等数学活动中有可能会出现错误,并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教学建议。 1、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一年级学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认真的学习态度。要求他们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倾听、积极发言、准确表达、认真作业。 学生在写作业时,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作业质量,更要关注学生的坐姿、握笔的方法,保护学生的视力。严
22、格要求学生按格式书写、字迹端正不涂改,认真听题、细心计算、耐心检查,逐步养成书写规范的良好习惯。说到书写规范,不仅要求学生数字写得清楚、美观,还要注意写数字的笔顺,比如:经常有学生把“0”、“8”的笔顺写错。 2、丰富问题情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1)创设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 教材在选择素材时注重创设形象、生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游数学知识的“海洋”,进行有趣的数学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实际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从而引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如“数一数”教学中,选择了儿
23、童乐园的场景,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观察、数数、初步感受数的实际意义。再如教学“10以内加法和减法”时,用学生熟悉的场景(浇花、植树、游泳、跳高、踢球、乘公交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2)编写生动的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一些童话故事的情境,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有趣的童话故事中学习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以“森林运动会”为素材,引导学生学习数的大小比较;在教学5以内的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时,通过“小朋友浇花”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提出“现在一共有几人”“还剩几个人”的问题,让学生产生数一数、算一算的冲动,主动
24、去探索计算的方法,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3)设计丰富的活动提高计算能力。 在上一年级前,学生已经积累了有关1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等方面的经验,所以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基本没有问题。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稍有难度,这是后续学习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生必须学好,并达到熟练计算的程度,学期末速度要求大约为每分钟8道一步计算式题(直接写得数),正确率要达到90%95%。由于低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而计算练习又比较枯燥,因此,教师在强调计算的同时,也要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 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
25、练(数学扑克、登山夺红旗、数学医院、摘苹果、开火车、接力赛等);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同桌自编计算题交换算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提高计算正确率,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3、经历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给学生锻炼数学思维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判断、分析,发展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获得发展。 (1)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探索与合作的空间。 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创设探索的机会,留给学生足够的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数学。真正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
26、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如在学习加、减法计算,特别是20以内进位加法时,鼓励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并交流算法,实现算法多样化,并引导学生对不同计算方法进行比较,感受每种计算方法的优劣,选择适合自己或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优化计算方法。 (2)要注重突出数学基本思想在知识形成和应用中的作用。 一是要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数学抽象过程,初步体会数学抽象的意义。例如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先让学生数出现实场景中人或物的数量,再引导他们用相应颗数的算珠表示“一类等价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最后由相应颗数的算珠抽象出数,并借助直尺和图形使他们初步感受直线上的点与数是一一对应的,明确数的顺
27、序和大小。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侧重引导学生经历“用小棒摆出十几在计数器上拨出十几写数”这样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初步感受不同数位上的数可以表示不同的数值,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的特点。 二是要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体会数学思考的条理性和确定性。例如,组织“比一比”的活动时,增加了比“3支笔的长短”、比“3种水果的轻重”、比“3杯水的多少”等问题,引导学生在确定最长最短、最轻最重、最多最少等活动中,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 4、注重习题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可选择性。 一是要适当增加有助于提高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练习。例如,为了给学生多提供一些练习写数的机会,在学习“认识15”和“认识69”这
28、两个部分内容后分别增加了1课时的练习,同时还在练习一和练习二中适当增加了习题的容量。另外,考虑到学生熟练掌握8、9的分与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历一个适当的过程,把8、9的分与合分开编排,并增加了1课时的练习。 二是进一步加强相近、相似或容易混淆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比较。例如,教学10以内的加、减计算时,让学生把得数相同的算式连起来,说出指定得数的若干不同算式,启发他们在此过程中自主体会相关加、减式题的联系和区别。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通过题组形式,多次引导学生比较“得数相同的不同算式”和“得数不同的相近算式”,启发他们在比较中进一步把握相关式题的内在关联,提高计算的灵活性,并形成必要的技能。
29、 5、适量补充安排思考题和自主阅读材料。 本册教科书一共安排了12道思考题,这些题目涉及数和运算的意义、计算的方法和技巧、简单的实际问题和数学规律、简单的判断和推理等内容。解答这些思考题,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拓宽知识视野、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自身的价值与魅力、锻炼思维的逻辑性和灵活性。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二、全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认数和计算,
30、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内容分析: 20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计算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学习较大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本册教科书还安排了简单的分类、认识常见的物体和实践活动等内容。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他们加深对20以内数的认识、计算的理解与掌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1、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领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解决问题领域 1、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
32、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开始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2、学生初步了解到同意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 4、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领域 1、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2、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学生可以用20以内的数和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球等几何体,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33、 5、学生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五、教学对象分析: 我任教的一(1)、一(3)两个班的数学,他们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即将踏入正式的、正规的教育学习。我任教的这两个班,他们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他们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对学校的一切充满好奇,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但是他们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班上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时间较短,孩子普遍好动,行为习惯还有待规范。针对以上情况,我本学期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注意调
34、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上课,喜欢数学。在课堂上,教师应从课堂常规训练开始,因为课堂常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过程,怎样收拾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习用品、怎样举手回答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什么是家庭作业、怎样记家庭作业,上课什么时间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这个学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习惯的,特别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都是需要我们开始进行引导和培养的。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610的加减法。 2、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难点:1、10以内数的组成 2、凑10法。 七、主要教学策略: 1、加强直观教学,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通
35、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4、加强知识的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小教学步子。 八、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入学常规训练 4课时 (一)数一数 4课时 (二)比一比 6课时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一二单元检查卷 2课时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 (20课时) 1、15的认识 8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8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4课时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单元检查 2课时 (四)认识
36、物体和图形 6课时 (五)分类 6课时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单元检查 2课时 期中检查 2课时 (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38课时)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 12课时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 10课时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8课时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8课时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实践活动 1课时 单元检查 2课时 (七)1120各数的认识 6课时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单元检查 2课时 (八)认识钟表 6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2课时) 1、9加几 8课时 2、8、7、6加几 8课时 3、5、4、3、2加几 6课时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单
37、元检查 2课时 实践活动 1课时 (十)总复习 8课时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新课标人教版),希望同学们阅读后会对自己有所帮助,祝大家阅读愉快。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5 一、班级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继续任教一年级(2)班,学生人数是36人,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新教材学习,已经初步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按时去完成学习任务。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38、,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本册教材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 5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
39、法多样化。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 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三、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
4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41、,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
42、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
43、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8、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重视课堂上辅导督促工作。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6 教学计划 一、全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钟表
44、,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图形,100以内的加减法(一),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减法(二),厘米、米的认识,统计,数学实践活动。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一班44人,二班42人。经过了一学期数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对课堂常规有所了解,他们的自制能力、自立能力、及自学能力在上学期基础上有所提高,但他们天真、好动,好奇、好问、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也有浓厚的兴趣,并且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理解力稍差,需要教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