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高考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4高考|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天”和“人”可以说是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天人关系”问题则是历史上我国哲学讨论的最重要的问题。司马迁说他的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的书,宋朝的思想家邵雍说得很明白,“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对天人关系问题的认识有种种不同的理论,例如荀子提出“明天人之分”,道教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等等。但唯有“天人合一”学说影响最大,它不仅是一个根本性的哲学命题,而且构成了中国哲学的一种思维模
2、式。在中国哲学史上,讲“天人合一”的哲学家很多。也许成书于公元前三百年前的郭店楚简语丛一中的“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是关于“天人合一”思想最早最明确的表述。它的意思是说,易经是一部讲会通“天道”和“人道”的关系(即“天人合一”)的书。由易经开始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一种哲学的思考、一种思维模式,或可对我们解决当前生态问题有所启发。我们不能把“人”和“天”看成是对立的,这是由于“人”是“天”的一部分,“人之始生,得之于天”。“人”不仅应“知天”,而且应该“畏天”。现在人们强调“知天”,只是一味用“知识”来利用自然,以至于无序地破坏自然,把“天”看作是征服的对象,而不知对“天”应有所敬畏
3、,这无疑是“科学主义”极端发展的表现。“知天”和“畏天”是统一的,这种统一表现着“人”对“天”的一种内在的责任。我们不能把“天”和“人”的关系看成是一种外在关系,这是因为“天即人,人即天”,“天”和“人”是相即不离的。“人”离不开“天”,离开“天”则“人”无法生存;“天”离不开“人”,离开“人”则“天”的活泼的气象无以彰显。如果“人”与“天”是一种外在关系(即它们是相离且不相干的),那么“人”就可以向“天”无限制地索取,而把“天”看成敌对的力量,最终人将自取灭亡。“天”和“人”不仅不是对立的,而且存在着内在的相即不离的关系。所以说,“为天地立心”就是“为生民立命”,不可分为两截。“天”和“人”
4、之所以有着相即不离的内在关系,皆因“天”和“人”皆以“仁”为性。“天”有生长养育万物的功能,这是“天”的“仁”的表现。“人”既为“天”所生,又与“天”有着相即不离的内在关系,那么“人”之本性就不能不“仁”,故有“爱人利物之心”。如果“天”无生长养育万物的功能,“人”如何生存,又如何发展?如果“人”无“爱人利物之心”,无情地破坏着“天”的“生物之心”,同样“人”又如何生存?因此,中国哲学认为,不能把“天”和“人”看成是不相干的两截,不能“研究其中之一能够不牵涉另一个”。“天人合一”这一哲学命题体现着“天”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它不仅包含着“人”应如何认识“天”的方面,同样也包含“人”应该尊敬“
5、天”的方面,因为“天”有其神圣性(神性)。故而,虽然中国哲学(主要是儒家哲学)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宗教(如基督教、佛教),但它却有强烈的宗教性,可以起着某种宗教的功能。中国哲学(主要是儒家哲学)强调“天”和“人”存在着一种内在相即不离的有机联系,“天人合一”不仅意味着“人”对“天”的认知,还强调“人”应在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过程中达到“人”的自我超越。无论如何,这样一种思维路径对我们走出“天人二分”(或“天人对立”)的困境是十分有意义的。从上述四点中,我们可以看出,“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对解决“天人关系”无疑有其正面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它赋予了“人”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即“人”必须在追求
6、“同于天”的过程中,实现“人”的自身超越,达到理想的“天人合一”的 境界。(摘编自汤一介论“天人合一”,有删改)材料二:“天人合一”,语出张载正蒙乾称。作为一种表达天人之间关系的特殊思想,它成熟甚早,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是儒家等学派所阐发的宇宙观之核心理念之一.从儒家的“四书”、易传,到道家的老庄等,无不以天人相和谐为其思想旨归。但何为天?何为人?又如何相合?则各呈异说、内涵丰富,构成了先秦诸子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天人合一”的思想,历经秦汉、隋唐、宋明,下至晚清,经历了极为复杂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就儒学之主流而言,大致有汉儒的天人感应说、汉唐间的自然论、宋明时期的“天理”以及性即理、心即
7、理等,一直到近代西学传入,又有了科学诸解释。在现代学术研究的方式和视野之下,“天人合一”观念成为历史叙述的内容,同时也作为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化的重要资源之一被重新加以理解和阐释。总的说来,在科学宇宙观和自然进化论已经成为常识,并为一般大众所理解和接受的情形下,再来谈所谓“天人合一”,其论说的前提必然包含了对科学知识的承认,也预设了现代性批判的眼光,即对迷信观念的鄙夷和对宗教信仰的排斥,以及知识的分类意识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等等。在此背景之下,对“天人合一”的阐释,一般是用中西文化比较的方式来进行的,有意模糊了传统儒、释、道的思想界线,从中国文化之总体特性来确立其现代意义。其现代诠释,大略可概括为
8、三种模式:一是科学的理解;二是历史的解释;三是哲学的阐发。(摘编自景海峰“天人合一”观念的三种诠释模式,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与“人”的关系是历史上我国哲学讨论的最重要的问题,易经就开始涉及“天人合一”这一思想。B.“人”是“天”的一部分,应该“知天”“畏天”,人的生存得益于天的养育,应该像天一样以“仁”为本性。C.先秦诸子百家虽然各有主张,但在“天人合一”方面表述相同、理念相同,进而演变发展出复杂丰富的理论。D.在科学思想深入人心的今天,人们讨论“天人合一”,需要具有现代科学知识、批判的眼光和科学的研究方法。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
9、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古代学者对“天人关系”进行着孜孜不倦地探讨,有些甚至针锋相对,如司马迁与邵雍的认识。B.“天即人,人即天”,二者相即不离,“为天地立心”与“为生民立命”关联紧密,不能孤立理解。C.在对“天人合一”的认识上,儒家思想因其宗教属性而认为“天”具有神性,应该受到人们的尊敬。D.只有认识到传统儒、释、道思想并无本质区别,才能对“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进行现代化的阐释。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天人合一”思想的一项是()(3分)A.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C.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D.民,吾同胞:物,吾与也。4.
10、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梳理古今学者阐释“天人合一”思想的历史演变过程。(4分)5.请结合材料一古人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谈谈对我们当下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的启示。(4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像是影子,像是其他李浩偶尔,奶奶会只言片语地提到我的爷爷。在我的感觉中,奶奶嘴里的爷爷像是一道影子,或者别的什么反正,是一种稀薄的、抓不住也摸不到的“飘泊之物”,一种似乎不那么真实的存在。在奶奶的只言片语中,爷爷有太多的名字,譬如“你爷爷”;譬如, “他”;譬如,“不着家的”“睡窝棚的”;譬如,“死鬼”“痨病鬼”“胜儿他爹”“瘦兔子”“疯子”。还有的
11、时候,爷爷会被奶奶完全地省略掉,她直接从事件讲起,听着听着我才意识到,哦,原来她在说我的爷爷,原来,她又记起了他。那个痨病鬼。一天天就是咳,就是咳。他藏着钱呢。我早知道,他藏着呢。可就是不肯抓药。那个痨病鬼。什么也没给家里留下。他还给小花传上了病。我母亲说,这才是我奶奶心里的“症结”所在,奶奶对爷爷的怨气和愤恨皆是由此而起。母亲说,我爷爷的肺结核没有传给奶奶、我父亲和四叔,却传给了三姑。在三姑咳了几天的时候奶奶到村外的窝棚里去找我爷爷这并不好找,我爷爷居住的地方常换,十里八村废弃的窝棚都被他睡遍了,奶奶求他拿出几块银元来给女儿抓药,就算是借他的也行好说歹说,一脸难色的爷爷终于从一棵槐树的下面扒
12、出了一枚银元:“这不是咱的。你记得,咱得还。咱得还上。”我母亲说,爷爷的那块银元并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大夫来了,也抓了药,但我三姑还是一日病重一日。奶奶又去找爷爷要钱,爷爷告诉她已经没有了,一分也没有了,都发出去了“其实他有。你爷爷吧,这个人当年那些人,都这样。也不是他一 个.”爷爷是地下党。1996年出版的滨州市志上有他的名字,职务是中共地下党滨州区委副书记。他负责整个滨州区地下党的活动经费滨州市志曾专门提到,他在负责这部分“党的资产”的时候,没丢过一分钱,也没把一分钱用在自己的身上。在奶奶的描述中,爷爷在这个家的存在就像是淡淡的影子,有一种似有似无的飘忽感,他的心在别处,身在别处,尤其是后
13、来,日本人占领了之后,尤其是“紧张起来”之后“里里外外,都得我一个人。你找他?不着家的可不能让你找到。他忙着呢,瘦兔子似的。”奶奶一边纳着鞋底一边自言自语,油灯的细火苗一蹿一蹿,油烟中弥散着混杂了蓖麻油的灯油气味,它早已把整个屋子充满了。“受的那个罪哟。”奶奶说的这句没头没尾也没有主语,我不知道她是在说我爷爷还是说自己。我爷爷真的就像是一个时有时无、多数时候是无的影子,他在家的时候很少。即使回来,也都是夜间,甚至都是后半夜,那时候我的父亲、三姑和年幼的四叔都已睡去,只有正在纺线或者纳鞋底的奶奶还在油灯前醒着,墙上跳动的影子比她更瘦更长偶尔,被自己的身体压麻了手臂的父亲翻身,一睁眼,他看到爷爷坐
14、在炕沿上的影子他根本来不及说句什么就被自己沉重的眼皮压进了梦乡。我奶奶不止一次地提到爷爷的“换命”,这是她对爷爷耿耿于怀的另一个缘由,每次说起她都会咬到自己的牙“这个死鬼!自己的孩子都不管不顾!”把那些只言片语以及我父亲、母亲和四叔的讲述串联起来于是,我在自己的大脑里搭建了有关爷爷的那个故事。故事是这样的:我爷爷有四个兄弟两个妹妹,然而在兵荒马乱、缺衣少食的年代,到我爷爷十三岁那年家里就剩下了爷爷和三爷爷兄弟两个,他们相依为命。后来我爷爷去天津上学,而三爷爷则不知道为何离家出走,当起了土匪我们当地管土匪叫“仨儿”,三爷爷变成了“林仨儿”。林仨儿声名赫赫,几乎所有的恶行都有他的份儿,他的身上背着
15、数十条人命,而每条命的背后又各自有着一条流不尽的鲜血河流.奶奶一个对她很好的舅舅,在给她家送高粱米的时候被土匪劫了,没等家里凑上赎金就撕了票,可赎金一分也没少要。“这个林仨儿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区委书记梁朝河当着我爷爷的面儿签署了召开公判大会、会后将林仨儿一伙儿六名土匪枪决的命令,他命令我爷爷负责看押和枪决等事宜。据说,我爷爷找到梁书记,建议用活埋替代枪毙毕竟,子弹要省着点儿用;活埋会比枪毙更有震慑效果,也更能让那些受害人的家属出口恶气梁书记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好,就这么办吧!你组织咱们的民兵去挖坑!傍晚,爷爷回家了一趟,他拿走了家里最好用的那把铁锹。如果不是他取走铁锹,奶奶也许不
16、会把后来发生的事那么顺畅而迅速地和爷爷联系在一起第二天早上,有人发现,埋下林仨儿的那个土丘被人挖开了,里面那么招人恨的、应当挨千刀的林仨儿已经不知去向。爷爷受到了审查。据说,爷爷在第二天上午就向组织坦白了自己的所做;据说,同样是据说,我爷爷在牢房里,就和三爷爷商量了把三爷爷救下来的计划,不管怎么说,这个让他也咬牙切齿的土匪头目是他的亲兄弟,老奶奶临终前反复叮嘱过我爷爷,要看护好他,千万要看护好他。“你干吗要放他?你要想放他,别抓他啊,让他继续杀人放火多风光啊!这么多年,我真没想到你会是这样的人!”多年之后,奶奶提起这件事儿来话语里还是包含着怨恨和不满。她不肯原谅,这是直接扎到她心尖上的一件事儿
17、,直接让她感觉自己的身体硬生生被挖掉一块肉的一件事儿。“他的命你都能救,那咱家花儿的命就不是命了?也没见你用这么大的力气!咱家花儿,临死的时候就是喊爹,你那时在哪儿?”“我不信!我不信你这个人!你别回来啦!少了你我们一样过!”大约,我爷爷也没有想到奶奶的坚决,平日里她可不是这样。她被林仨儿脱逃这件事儿伤透了。再加上我花儿姑姑的死。爷爷在房子外面徘徊了几日,最后,在门口放下了一堆破破烂烂的东西和三斤小米,又退回到树园子的窝棚里。这一去,便是与家的永别。在讲述爷爷被拒之门外的片段时,奶奶的语气中怨愤的成分似乎会变得更多,可我母亲却觉得,“你奶奶应是后悔了。”母亲给出的理由是,我爷爷在不到两个月的时
18、间里突然病情恶化,他开始咳血,大口大口地咳,大口大口。奶奶被人叫去,她和我爷爷在窝棚里说了很久,然后,我父亲和四叔也被叫进了窝棚,爷爷就在荒郊的窝棚里咽了气。我知道的是,据我父亲的讲述而知道的是,奶奶从爷爷的窝棚里出来,径直走到蹲在门外的柳树下吸着旱烟的梁朝河面前:你给我找两个人。跟着我走。他们在果树下,生有三棵白蜡树的艾草地里,桥墩的缝里,以及河边老槐树生着虫子的树洞里,先后找到了二十几枚银元,和一小包被蓝布包裹着的东西。它们,被交到了梁朝河的手上。深陷于悲痛中的梁朝河显得更为悲痛。“我这林哥,这,这是.”“他没动过一分一厘,你清点一下。”奶奶认认真真地对梁朝河说着,“他说,等胜利了,就再也
19、没有穷苦人了,就都能有饭吃了是这样吗?”(出自小说月报2022年第5期,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奶奶最初深明大义,积极支持革命工作,后来因爷爷给小花传上病后变成埋怨,再后来因“换命”把爷爷赶出了家。B.在奶奶的嘴里,爷爷有很多名字,如“死鬼”“疯子”等,似怨实怜,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奶奶对一心为革命的爷爷的态度。C.跟奶奶对林仨儿的决绝态度不同,爷爷觉得林仨儿是有苦衷的,他对林仨儿还抱有一点同情,最终放走了他。D.文章反复强调爷爷像影子,是一种不真实的存在,由此可见爷爷干革命工作的坚定执着,游刃有余,卓有成效。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20、是()(3分)A.小说用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革命者、地下党,讲述了随时准备的牺牲和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这是这篇小说的基本底色。B.文章借助滨州市志,交代了爷爷的身份,呼应了奶奶借钱并对爷爷产生怨恨的原因,使人物形象在矛盾冲突中愈加鲜明。C.小说从平平淡淡的语言推进中,令读者心底不自觉升腾起一股灼热、炙痛的沉重。这种语言风格,与荷花淀有相似之处。D.小说结尾处,作者细致描写了爷爷藏银元的地方一都是些极易被人忽略的地方,从中可见爷爷的用心,对革命的忠诚。8.有批评家说,小说中“放走林仨儿”这一情节“勾勒出复杂和极端境遇下的人性”。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6分)9.结合全文,探究题目“像是影子,像是
21、其他”中“其他”的内涵。(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文本一:世之所谓智者,知天下之利害,而审乎计之得失,如斯而已矣。此其为智犹有所穷。唯见天下之利而为之,唯其害而不为,则是有时而穷焉,亦不能尽天下之利。古之所谓大智者,知天下利害得失之计,而权之以人。是故有所犯天下之至危而卒以成大功者,此以其人权之,轻敌者败,重敌者无成功。何者?天下未尝有百全之利也,举事而待其百全,则必有所格,是故知吾之所以胜人,而人不知其所以胜我者,天下莫能敌之。当汉氏之衰,豪杰并起而图天下,二袁、董、吕争为强暴,而孙权、刘备又已区区于一隅,其用
22、兵制胜,固不足以敌曹氏,然天下终于分裂,讫魏之世,而不能一。盖尝试论之。魏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刘备有盖世之才,而无应卒之机。方其新破刘璋,蜀人未附,一日而四五惊,斩之不能禁。释此时不取,而其后遂至于不敢加兵者终其身。孙权勇而有谋,此不可以声势恐喝取也。魏武不用中原之长,而与之争于舟楫之间,一日一夜,行三百里以争利。犯此二败以攻孙权,是以丧师于赤壁,以成吴之强。且夫刘备可以急取,而不可以缓图。方其危疑之间,卷甲而趋之,虽兵法之所忌,可以得志。孙权者,可以计取,而不可以势破也,而欲以荆州新附之卒,乘胜而取之,彼非不知其难,特欲侥幸于权之不敢抗也。此用之于新造之蜀,乃可以逞。故夫魏武重发于刘备
23、而丧其功,轻为于孙权而至于败。此不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之过欤?嗟夫!事之利害,计之得失,天下之能者举知之,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宋苏轼魏武帝论,有删节)文本二:观曹公明锐权略,神变不穷,兵折而意不衰,在危而听不惑,临事决机,举无遗悔,近古以来,未之有也。虽复名徽众寡,地小力穷,官渡受围,濮阳战屈。然天下精明之士,拓落之材,趋若百川之崇巨海,游尘之集高岳。故有荀彧、郭嘉等,或敛风长感,或一见尽怀。然后览英雄之心,骋熊罴之勇,挟天子以崇大顺,扶幼主而显至公,武功赫然,霸业成矣。(唐朱敬则魏武帝论,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4、3分)A.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B.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C.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D.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格”的意思是“阻止”,与大学之道中“致知在格物”的“格”意思不同。B.中原,又称华夏、中土、中州,多指以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C.“过”的意思是“过错”,与项脊轩志中“大母过余曰”的“过”意思不相同。D.“挟”的意思是“倚仗”,与赤壁赋中“
25、挟飞仙以遨游”的“挟”意思不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轼一开篇就肯定了明辨利害即为“智者”的看法,并认为“大智者”还必须善于权衡对手。B.苏轼认为,曹操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对刘备和孙权判断有误,因而错失统一的时机。C.朱敬则认为曹操在名望、实力上不占优势,又屡次战败,但最终扶持幼主,使朝廷稳定。D.两则选文以史论人,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观点鲜明,摆事实讲道理,文气充沛,很有说服力。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是故有所犯天下之至危而卒以成大功者,此以其人权之。(2)犯此二败以攻孙权,是以丧师于赤壁,以成吴之强。14.苏轼和
26、朱敬则对曹操的评价有什么不同之处?请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西河和王潜斋韵曹豳今日事,何人弄得如此!漫漫白骨蔽川原,恨何日已!关河万里寂无烟,月明空照芦苇。谩哀痛,无及矣。无情莫问江水。西风落日惨新亭,几人堕泪!战和何者是良筹,扶危但看天意。只今寂寞薮泽里,岂无人、高卧闾里,试问安危谁寄?定相将、有诏催公起。须信前书言犹未?【注释】王潜斋,南宋爱国词人,遭劾无奈隐居乡间。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日事,何人弄得如此!”,词一开篇,便慷慨激昂,直截了当地严厉责问,矛头所指,不言自明。B.“漫
27、漫白骨蔽川原”,形容白骨遍布川野,无边无际,与曹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有异曲同工之妙。C.“谩哀痛”,空哀痛,与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谩嗟荣辱”的“谩”相同,都包含着作者无尽的感慨。D.词人在词的后段生发感慨,在寂寞乡野之中,已经没有高洁、有才能的士人,也没有人再关心国家安危。16.请分析本词与姜夔的扬州慢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_,_”阐述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进一步强调国君要慎待百姓。(2)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羁鸟恋旧林”一句,与其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
28、”两句用意相似,都含蓄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的向往。(3)沧海指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古代诗人常用“沧海”的意象,表现宽阔的胸襟和乐观的精神,比如“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张岱最为人熟知的代表散文之一大概就是湖心亭看雪了。全文不过短短一百来字,就将一幅天地辽阔、万籁俱寂、人际相会的画面描写得。崇祯五年,当时张岱旅居杭州西湖。此时的西湖也是白茫茫一片,它展示了一幅独特的湖中雪景: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这样简单的景致也可以寄寓极为丰富的情感.时逢大雪,一个心思玲珑的雅致文人,总会做出一些的
29、事来。于是,他孤身一人,只披着一件毛衣,提着一盏炉火,伴着船桨荡开的圈圈涟漪,独自游走在这清朗的画卷里。这种事,在心意相通的人看来,就是玲珑剔透,当举杯对饮,浮一大白。而在不理解的人看来,一定觉得这人疯了。有趣的事,知己与旁人,张岱都遇到了,原本水天一白,只有长堤、孤舟与亭台,没想到竟然能在大雪后的湖心亭遇上和自己一样雪夜拥裘,乘舟赏雪的同好。这样的惊喜,就像当年的俞伯牙和钟子期,却倾盖如故,原本天地一孤客,内心总有“独一人而知天下有雪”的寂寞。但此刻却有人与自己心意相通,这大概是人世间最潇洒的事。即使旁人无法理解,“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崇祯五年十二月,西湖这一场大
30、雪,就这样下了四百年。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请选出与文本所写的意境最为接近的一项()(3分)A.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C.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D.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20.请仿照文中画波浪线句,从文中选择合适的意象,写一组排比句。(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同通灵玉之于贾宝玉一样,项上璎珞所挂之金锁也成为薛宝钗的个人标志。历来的画家
31、对此多有描绘,但也有不少画作中的宝钗形象恰与之相反: 。原著第八回,金锁第一次露面是宝玉央求宝钗赏玩她的金锁:“宝钗被缠不过.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作者写得十分清楚,宝钗并非直接从脖子上取下金锁。设想一下,宝玉又怎会从未见过,毫不知情呢?宝钗的性格是藏愚守拙,不露圭角。第五十七回宝钗见岫烟裙上系着碧玉佩,因说道:“这些妆饰原出于大官富贵之家的小姐,你看我从头至脚可有这些富丽闲妆?”这些可以反证宝钗不可能把金锁每日挂在衣外招摇。那项上外戴金锁的红楼画因何而来?凡看过红楼梦的读者都不会忘记宝钗拥有一块金锁,画家的最初身份也是读者,当他将对宝钗形象
32、的理解落于纸上时, ,甚至还要着重描绘。红楼梦是一部“使闺阁昭传”的作品,红楼画也难免常常涉及对年轻女性群体的描绘。此时画家无论有意或无意地将宝钗的金锁显露出来,自然都使得人群中她的身份明确、站观者一目了然,这体现了画家在创作中对画面处理的主观能动性:即“误读”及“重构”的行为。21.有人说,末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删去,对全段意思表达没有影响。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有人认为:“行有所止,言有所界,边界是个体成长的保护墙,
33、边界感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也有人认为:“融而后通,破而后立,要敢于打破边界、多向融合,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解析1. C2.B3. B4.先秦时期,儒家等学派将“天人合一”思想作为其宇宙观核心理念之一,但各有阐发;汉儒提出天人感应说,汉唐时有自然论,宋明时有“天理”以及性即理,心即理等学说,近代有科学诸解释;现代学术界通过已有的现代常识诠释“天人合一”思想,大略分为科学的理解、历史的解释、哲学的阐发三种模式。(每点1分,三点4分)5
34、.人不仅应“知天”,而且应该“畏天”,对大自然存敬畏之心,不应肆意破坏自然;“天即人,人即天”,“天”和“人”是相即不离的,对大自然的破坏就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因为“天”和“人”皆以“仁”为性,天“仁”而养育万物,人也应从“仁”出发去护佑自然。(一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6. B7.C8.公私的人性纠葛:放走林仨儿,于私是完成老奶奶的嘱托;于公,则是公然违犯纪律。手足之情与父女之情的纠葛:爷爷冒死放走林仨儿,却在女儿生命濒危之际坚持原则,这令奶奶感到特别愤怒和不可理解。手足之情与夫妻之情的纠葛:爷爷放走林仨儿,全了他的手足之情;但对于极其痛恨林仨儿的奶奶来说,是不顾两人的夫妻之情。(每点3分
35、,答出两点即给满分)9.忠于职守、大公无私的革命品质。爷爷掌管着经济大权,但即使是自己或是家人生病,都舍不得拿出一星半点来治病;即使拿出来一点,也说是“借”的。舍家为国、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爷爷有家,但为了革命,神出鬼没,只能趁深夜回家看上一眼,到后来是寄居在各处窝棚里。理想至上、心有大爱的精神坐标。爷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了奶奶,奶奶到后来也理解了爷爷,并用行动完成爷爷的嘱托。(每点3分,答出两点即给满分,意思相近即可。“影子”指爷爷的形象已经脱离了实体,“其他”应指向更抽象的精神层面)10.B11.D12. A13.(1)因此有时敢做天下极其危险的事,而能终于成就大功,这就是根据人的特点来
36、使用计谋。(得分点:是故,因此;至危,极其危险;卒,最终;权,衡量,使用计谋;各1分。)(2)(魏武帝)犯了这两个(导致失败的)错误来攻打孙权,因此在赤壁兵败,成就了孙吴的强大。(得分点:败,错误;是以,因此;丧师于赤壁,状语后置:成,成就;各1分。)14.苏轼认为曹操不是“大智者”,他不能准确地权衡对手,未能统一天下。朱敬则高度肯定了曹操的功业,认为曹操有谋略,善决断,意志坚定,以至吸引贤才归附,成就霸业。参考译文:文本一:世人所说的智者,能知道天下的利与害,能审察计谋的得与失,如此而已。这样的智慧,也有不能应付的时候。只做有利的事,不做有害的事,在有的时候就会无计可施,也不会尽得天下之利。
37、古人所说的有大智慧的人,他们既知道利害得失的计谋,又能根据人的特点来进行斟酌使用。因此有时敢做天下极其危险的事,而能终于成就大功,这就是根据人的特点来使用计谋。轻视敌人会导致失败,过于看重敌人往往又丧失成功的机会。为什么呢?因为天下没有万无一失的利益,做事情总想着万无一失,必然会阻止成功。所以,知道我如何战胜别人,而别人不知道如何战胜我,这种人没有谁能战胜他。当汉室衰微,豪杰并起,争夺天下,二袁、董卓、吕布,争相攻杀,而孙权、刘备,又屈居在一个角落里,他们在用兵取胜方面,当然无法和曹氏抗衡,然而天下终于四分五裂,一直到曹魏结束,也未能统一。就这件事,试着发表点意见。魏武帝擅长分析判断事,却不擅
38、长分析判断人。刘备有盖世的才能,却没有应付突发事件的机智。当他刚刚打败刘璋,占领益州的时候,蜀人没有完全归附,一日有四五次哗变,斩杀也无法控制局面。放弃这个机会不攻取他,后来就发展到不敢加兵攻打的地步,一直到死都是这种情况。孙权英勇而有谋略,这就不能依靠人多势众来攻取他。魏武帝不利用中原地区的优势,却用水军与孙权一决雌雄,一日一夜行军三百里前去争利。(魏武帝)犯了两个(导致失败的)错误来攻打孙权,因此在赤壁兵败,成就了孙吴的强大,攻取刘备贵在神速,不应该放长线。当蜀人不信任他,民心未附的时候,卷起铠甲快速追赶他,虽然犯兵家大忌,也可以达到目的。孙权,应以计谋巧取,不能用人多势众来强攻,想用刚刚
39、投降的荆州士兵,乘胜拿下孙权。魏武帝不是不知道这件事难,只是寄希望于侥幸孙权不敢抵抗。这种做法,用在刘备刚刚占领的西蜀,可以取得成功。所以说,魏武帝在攻打刘备这件事上过于谨慎,丧失了成功的机会,在攻打孙权时过于草率,从而导致失败。这不就是擅长分析判断事却不擅长分析判断人的过错吗?唉!事情的利与害,计谋的得与失,天下有才能的人都能知道。但仅仅知道这个,不能根据人的特点来斟酌使用,所以魏武帝有时胜,有时败,争雄一生,却没有看到他统一天下。(宋苏轼魏武帝论,有删节)文本二:看曹公聪明睿智擅长权力谋略,神机妙算变化无穷,虽然打了败仗,意气却丝毫不衰微,处在危险的境地可是视听一点都不受蒙蔽,面对大事决定
40、战机,只要行动就没有遗漏和后悔的,近古以来,没有这样的人才,虽然名声不大,兵力不强,地方狭小,实力弱小,官渡之战中受困,濮阳一战失败。然而天下精明的士人,落魄的才子,奔向曹公就像百川归向大海,漂浮的尘土向高高的山峰聚集一样。所以有荀彧、郭嘉等,或是被他的风采感动,或是对他一见倾心。然后获得英雄之心,驾驭熊罴之勇,挟持天子来使得国家顺遂,扶持幼主而彰显至公,功业显赫,霸业就完成了。(唐朱敬则魏武帝论,有删节)15.D16.同:本词与扬州慢都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对战争造成惨状的悲痛。异:本词还抒发了对南宋统治者丧权误国、无所作为的讽刺;表达了对友人东山再起、挽救国家危亡的期盼。扬州慢则抒发了昔盛今
41、衰的感慨。17.(1)载舟覆舟所宜深慎(2)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8.精美绝伦与众不同/出人意料萍水相逢19.A20.西湖这一痕长堤,就这样静默了四百年;湖中那一点湖心亭,就这样伫立了四百年;烟波中那一芥余舟,就这样漂泊了四百年。21.【参考答案】有影响。(1分)画家“无意识”地显露金锁是对作品的“误读”,“有意识”地显露则是有意对作品的“重构”(2分);这部分内容对段首设问进行了回应,使全段意思前呼后应,表达更加流畅。(1分)【补充细则】共4分;答“没有影响”不给分;“删去会改变表达的原意”“不删去更准确严谨”等答案归入最后一点。22.【
42、参考答案】项上并未外戴金锁【补充细则】第句答到“未戴金锁”的意思即可;如果金锁天天挂在衣外【补充细则】第句答“如果宝钗天天将金锁挂在衣外”亦可;很难放弃“金锁”标志(自然要画出金锁)【补充细则】第句答“不仅要画出金锁”等亦可。23.这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解读:1.角度选择2.对于这篇材料作文,可以从个人、社会、国家等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和解读。从个人角度来看,可以选择以个体发展为主线,探讨个体成长过程中如何把握边界和融合的关系,以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从社会角度来看,可以探讨社会不同领域之间的边界和融合问题,以及如何通过打破边界、多向融合,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国家角
43、度来看,可以探讨国家治理中如何处理边界和融合的关系,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和稳定。1.立意确定2.针对这篇材料作文,可以从“边界”和“融合”两个角度来确定立意。首先,可以从“边界”的角度出发,探讨个体发展中的自我认同、自我稳定、自我保护等问题,强调在保持独立性和独特性的基础上,明确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坚守自己的边界。其次,可以从“融合”的角度出发,强调个体发展中的自我突破、自我创新、自我拓展等问题,提倡在多向融合中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和能力,以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综合来看,应该在坚守边界的同时,勇于打破边界,进行多向融合,以实现个体的发展和价值的最大化。1.标题拟定2.根据以上分析,可以选择一个合适
44、的标题来表达文章的主旨。例如,“坚守边界,融合创新”、“边界与融合:个体发展的双螺旋”、“在边界中寻找融合,在融合中坚守边界”等。这些标题都能够准确表达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1.写作要求2.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结合材料:文章要紧密结合所给材料,围绕“边界”和“融合”两个角度展开论述。(2)选好角度: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来展开论述,可以从个人、社会、国家等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和解读。(3)确定立意:根据所选角度,确定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做到立意明确、观点鲜明。(4)文体合适:根据所选角度和立意,选择合适的文体进行写作,如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5)标题新颖:标题要新颖、简洁
45、、贴切,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并准确表达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6)字数要求:文章字数要在规定字数以内,不少于800字。例文:止与融之间,边界与创造力的平衡人言可畏,言语之剑有时亦能伤人,因此“言有所界”的止确有必要。言无止境,如同江河泛滥,毁坏生命田地;言而有止,即是筑起高墙,圈出安全疆界,使个体得以自由成长。由此观之,边界的存在对于个人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边界感实为人之修养的最佳体现。顾名思义,边界即是个体领域的限定,其存在为了保护个体成长不受侵害。如孔子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是告诫我们,要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不应无限制地容忍他人侵犯我们的权益。这种边界感的培养,有助于我们建
46、立自我保护机制,使我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然而,对于边界的过分强调,容易使我们忽视掉打破边界的重要性。世界因融合而精彩,科技因融合而发展。只有勇于打破边界,才能实现“破而后立”的质变,才能有更大的发展与成就。诸如李白豪放不羁,游历山水,突破地域边界,终成一代诗仙;爱因斯坦热衷理论物理,跨越学科边界,引领量子力学的发展。他们的成功,正是因为他们敢于突破边界,敢于融合,从而创造出了更大的价值。这就是止与融之间的平衡,也是我们在追求成长和创造价值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平衡。人生如同一座花园,而边界是花园的围墙,止是保护花园的安全界限;而融合则是花园中不同种类之间的交流,打破边界才能实现更大
47、的发展。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要进步就要有破坏”,这种破坏并不是无序的破坏,而是在止与融之间的平衡中寻求进步。对此,我们需要在行中寻找平衡点,既要坚守边界,也要敢于打破边界。我们不能因为害怕风险而固步自封,也不能为了突破而失去方向。只有找到这个平衡点,我们才能在追求成长和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再者,我们应当培养出对边界的敏感度,既要了解自己的需求和限制,也要理解他人的需求和限制。这种敏感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合作,从而实现“1+12”的效果。正如那句古老的谚语所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边界,才能更好地合作和竞争。如此说来,边界的建立和保护是必要的,但同时也不能忽视融合和打破的重要性。止与融之间的平衡是一种艺术,是一种人生的智慧。我们应该学会在边界之内自由成长,在边界之外勇敢探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好。总的来说,边界和融合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在追求成长和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取得最佳的效果。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止与融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用这份平衡去创造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27